4.走进纽约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写景的顺序和方法(用不同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反映描写对象)。 2.学习和掌握修辞方法的运用。
3.学习和掌握节奏急促的语言和句式变换的作用。
教学重点:
把握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及修辞方法、句式变换的运用。
教学难点: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体会文中反映出来的作者在纽约生活的心理 状态。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展示一纽约街景:画面上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 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也 可播放《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歌《千万次地问》)
二、学习课文
1.弄清结构及游踪:
本文通过描写纽约繁荣的景象,表现了纽约城的勃勃生机,也反映了纽约人 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的现实。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纽约高楼林立,街道稠密,但作者心向祖国。
第二部分(第4段):纽约车水马龙,交通发达,生活节奏快。
第三部分(第5段)纽约夜晚灯光如昼,万紫千红,纽约人的夜生活。
结构图表如下:
2.分析写法:
①文中的语言节奏急促,恰当地反映出纽约紧张的生活节奏。纽约快节奏 的现实生活,只有用快节奏的语言来表现,才相吻合。文中为了表达勃发的生命 激情,使用一连串短句。
如“顾客的嘈杂、黑人的鼓声、警车和救护车的尖叫……”表现出纽约的喧 嚣嘈杂。再如用“路、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隐没的线、圆圈……” 勾勒出纽约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发达。几字一顿,语句简洁,铿锵有力,气 势激越、昂奋。
②文中善于运用叠词、叠句、排比句等手法,加强气势与力量。
如“好像全球五大洲将近二百个国家的一切山、一切岳、一切岭、一切峰峦, 都一齐汇拢到这儿来了!” “左看是沟壑,右看是沟壑,目光前移后移,仍然是沟 壑,沟壑,沟壑。”这样的语气,汪洋恣肆,充分表现出纽约高楼大厦耸立如群
3
山的雄伟场面,气势迫促,令读者有透不过气来之感。
③文中大量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想象奇伟,意境雄浑,绘声绘色, 将纽约的形象描绘得十分逼真,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
如文中开头将纽约的高大建筑物与街道,比喻为高山与沟壑。但其与帝国大 厦与世贸中心大厦相比,只似“一片蒿草” “一堆玩具”,而帝国大厦与世贸中心 大厦,则是“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比喻贴切而新颖。此外,将万里长 风比作“透明的长天巨龙”,将地铁的眶当声比作“地震”,将汽车比喻为争先恐 后奔跑的“甲虫”,等等,都十分形象生动。
④描写景物,可以用静态描写,也可以用动态描写,还可以用动静结合的 方法。课文作者娴熟地运用了前两种方法,描绘了纽约的都市风光,读来使人目 不暇接。
文中“静态描写”,如:
第1段中写纽约的高楼大厦,“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中……也映照出朵朵白
云。”
第2段中写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以及在上面俯看到的景物,“俯首望去…… 很像一颗画在纸上的地球。”
第5段写纽约的夜景。这些静态描写,勾勒出纽约景物的轮廓,让读者比较 完整清晰地看到客观景物的真实面貌。
文中“动态描写”,如:
第2段写巨风,“万里长风…无法站稳。”这样描写,充分表现了纽约上空风 力之猛,也衬托出大厦之高。
第4段写纽约的交通状况,“乘电梯耳膜受着压强……尽可以坐在街心岛上 享受免费按摩。” “甲虫以铁为甲…美丽动听。”
这些动态描写将景物写活,充分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3.体味思想情感:
①“我知道我不属于纽约。我的家乡在地球的那一边。我出生在北中国的 一个飘荡着最美的民歌的地方。那是一片被老镢头和暴风雨剥夺得缺少生命之色 缺少植被的黄土高原。”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身在异邦,虽然处在繁华的大都市,但依然时时心向 祖国,心系落后、封闭的家乡,希望她能早日繁荣富强。
②“啊,纽约,这就是纽约!面对它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 明,我必须调整我的乡野放羊人一般的呼吸和脚步。”
作者看到纽约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深感必须调整脚 步,学习其先进之处,力争赶上。
4.小结
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纽约充满勃勃生机。同时文中也反映了纽约的另 一方面: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文中写只有小松鼠“没有追求,没有压力”, 反衬出生活在纽约这样环境的人们,“远不像小松鼠那么自在”;褒中有贬。
三、拓展延伸
你能不能也找出一篇文章,在写繁华的同时,和常人不一样,采用新奇的构 思?
板书设计:
走进纽约
3
纽约:
世界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华尔街:
大名冲天,全是沟壑
帝国大厦:
如越过雪线 气温骤降
市贸中心:
寒气砭骨
作者心态:
我不属于纽约 调整脚步
纽约交通:
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五彩莲花(立交桥)
纽约人:
拼命三郎、争分夺秒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