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课程标准】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一)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二)奴隶社会--井田制(夏商出现,西周盛行,春秋瓦解,战国废除)
1.内容
(1)性质: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2)土地属于国家,层层分封,不得买卖;
(3)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2.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1)铁器和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根本)
(2)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破坏。
(3)诸侯国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
(鲁国初税亩,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 规定公田、私田都按亩收税)
(三)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1.确立:战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2.影响:(1)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2)造成土地兼并,两极分化。
3.限制土地兼并措施
(1)均田制: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封建国有制,规定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2)明 朝:按人丁和田亩收取赋税。(明朝“鱼鳞图册”)
二、“重农抑商”
(一)原因
1.经济:保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地租征派。
2.政治:稳定社会,巩固封建君主统治。
(二)表现
1.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农业为本,工商为末,重本抑末。
2.西汉以后:
(1)货币官铸,盐铁酒等的专卖制度;
(2)“贱商令”,限制商人社会地位;
(3)对民营商业征收重税,破坏工商业正当经营。
(三)影响
1.封建早期:保护小农经济(封建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2.封建晚期(明清)
(1)经济:强化自然经济,阻碍生产力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2)政治:巩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社会:违背历史发展潮流,造成中国社会的封闭落后。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一)背景
1.政治: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3.文化:理学僵化,妄自尊大的“天朝上国”意识。
(二)表现
1.明朝“海禁”:禁止民间与外国互市,外贸只能由官方主持。
2.清朝厉行海禁,实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三)影响
1.经济:阻碍生产力发展;
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2.社会: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思维拓展】
一.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人与人的生产关系
分配关系
原始社会
前2027年前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平等
平均分配
奴隶社会
前2027-前476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层层分封,不得买卖。
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
剥削奴役
封建社会
前475-公元1840
封建土地私有制
租佃关系,人身依附
地租剥削关系
(劳役-实物-货币)
二.中国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差异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迅速
产生
明朝中后期
14、15世纪
表现
发展缓慢,只出现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中;基本没有渗入农村。
发展迅速,进入手工工场时代;
在英国等广泛渗透到农村。
原因
经济:小农经济,剥削沉重,影响资本原始积累和市场扩大。
政治: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抑制资本原始积累,妨碍市场的开拓。
文化:思想文化专制。
经济: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
政治:重商主义,促进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逐步建立起代议制。
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科技发展。
影响
没有能够引起自然经济的解体和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没有促成中国社会转型。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科技和文化思想的全面进步;
推动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1) 经济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生产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3) 生产方式:铁犁牛耕,封建土地私有制(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3.文化:儒家思想(意识形态)
四.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表现在:
经济
(1)小农经济、自然经济:阻碍资本原始积累,限制国内市场发展。
政治
(2)重农抑商政策、官营手工业、专卖制度等:强化了自然经济,限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空间。
(3)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