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专题教案—明清时期(人民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教案—明清时期(人民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第 4 讲 明清时期 一、全国卷考情分析 ‎ 考试 大纲 ‎2011年 ‎(新课标卷)‎ ‎2012年 ‎(新课标卷)‎ ‎2013年 ‎(新课标Ⅰ、Ⅱ)‎ ‎2014年 ‎(新课标Ⅰ、Ⅱ)‎ ‎2015年 ‎(新课标Ⅰ、Ⅱ)‎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8. 清代内阁 ‎(卷Ⅱ)41. 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卷Ⅱ)27. 明代内阁制 ‎(卷Ⅱ)40.清朝东北地区移民政策 ‎(1)农业耕作和土地制度 ‎(卷Ⅰ)27.明清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文化兴盛)‎ ‎(2)手工业 ‎(3)商业 ‎26.明代工商业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 ‎(卷Ⅱ)26.明代商业的发展 ‎(卷Ⅰ)27. 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 ‎(卷Ⅱ)27. 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跨区域贸易)‎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卷Ⅰ)41.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洋利用)‎ 明朝理学 ‎27.王阳明的心学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6.黄宗羲的思想 ‎(1)科技成就 ‎(2)汉字书画 ‎(3)文学成就 ‎(卷Ⅱ)27明清小说 ‎(卷Ⅱ)28京剧艺术 ‎1、就考查频度来说,近五年全国卷年年都有考题涉及。‎ ‎2、就考查内容来说,重点考查比较典型反映明清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两大表现: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就考查形式来说,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呈现。选择题以表述性材料为主,比较直白,基本没有阅读障碍;非选择题以原始性材料为主,阅读量适中。‎ ‎4、就考查角度来说,往往选取历史现象中一个点,切口比较小,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设问形式来说,主要考查背景类、原因类、说明类、概括类、比较类、影响类。 ‎ ‎5、值得关注:明清时期的科技。‎ 二、历史发展阶段特征 明清时期(从1368---1840年(清前期)) 是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和日趋腐朽衰落,封建社会正在走向衰落。‎ 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的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发展缓慢,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 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中国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外交上:海禁、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尖锐,发展为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文化上:传统科技步入总结,仍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没产生近代科技;西学东渐开始;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市民文学发展,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项了新的成就,出现鞭挞封建礼教,反映封建制度没落的小说和戏剧作品;文艺大众化、世俗化。‎ 思想上:理学的僵化、传统文化禁锢思想,产生批判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三、主干知识深度理解 ‎1.明朝专制皇权的强化 朱元璋在位时期,罢中书省,废丞相制,由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为了控制军权,朱元璋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领在京和在外的都司、卫所。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互相牵制,掌军旅之事,但无选任升迁军官和调动军队之权,兵部有人事、调遣和发布命令之权,但不得过问全国军马之数。遇有征战,由皇帝命帅出征。全国的军、政大权遂归于皇帝。‎ 明太祖官制改革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扩充监察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朱元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充实了机构,加强其职权,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与六部权力并重,负责纠察百司。其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在京城内有监视文、武、钱、谷之权,在外称巡按,代表皇帝巡行各地,“大事奏裁,小事立断”。都察院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使司法部门也互相牵制,避免某一个部门独断专行。朱元璋又于六部之外设六科给事中,直接对皇帝负责,一方面协助皇帝监督六部,另一方面抑制御史权力过大。‎ 为了确保臣下的绝对忠心,朱元璋经常派人采用特务手段侦察臣僚的私下言行。1382年,朱元璋设锦衣卫,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从事侦察、逮捕、审问、判刑等活动,称为“诏狱”。‎ 经过明太祖的全面改革,明代的官制和前代有了很大的不同,突出的特点是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丞相、三省制为府、部、院、寺所替代,从地方到中央都是军、政、司法三权分离,由一卿独尊变为六部、通政司、都察院、大理寺九卿并列。专制主义集权统治的确立,在明初特定的环境下,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对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社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加以考察,这种高度的君主极权政治及与之相应的各种极端残酷而落后的高压手段窒息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必须予以否定。‎ ‎2.内阁体制的变迁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后,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在皇权空前加强的同时,也带来许多不便。全国政务最后都集中到皇帝身上,使朱元璋深感分身乏术。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置春夏秋冬四辅官,负责“协赞政事”,但不久就废罢不设。洪武十五年(1382) 朱元璋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但不参与机密决策,这是后来内阁制的雏形。‎ 内阁制度的初步形成,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朱棣命翰林院官员进入文渊阁,参预机务,谓之“内阁”。从此以后,阁臣的设置成为常制,内阁成为一个稳定的官僚机构。然而,此时阁臣只是中级官员,权位远远不及六部尚书,在很多情况下,内阁不过是一个“备顾问”的办事机构,没有多大实权。其后,内阁制度进一步发展,权力超过六部。明成祖以后,不断提升阁臣官阶,其地位与权力也相应改变,阁职渐崇。同时出现了内阁的“票拟”,即阁臣有权草拟对臣僚各种章奏的处理意见,这是内阁的最大权力所在。阁臣获得票拟权,也就是直接掌握了处理国家政事的大权,因此,人们把明代内阁之职比作古之丞相。‎ 明代内阁的作用,关键在于阁臣能否得到皇帝重用及其办事效能的高低。自正统以后近百年间,内阁并无多少实权,权力操于宦官之手。自嘉靖中叶迄万历初年的五十余年间,大学士夏言、严嵩、张居正相继入阁为首辅,总揽政务,其他官员不过奉行而已,内阁真正成为国家中枢机构,达到鼎盛时期。张居正死后,阁材乏人,宦官逐渐窃持权柄,魏忠贤擅权乱政,组成阉党内阁。到崇祯一朝,内阁已徒具形式,有名无实。‎ 作为一项新出现的政治措施,明代内阁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发挥过一定作用,但更多情况下却助长了皇帝的惰性,对社会进步并没有什么积极意义。清代承袭了内阁之制,直到雍正七年(1729)创设军机处时废止。‎ ‎3.赋役制度的改革 ‎(1)明代初期的两税制 明代的赋税制度基本沿袭了唐宋以来的两税制,田赋分“夏税”、“秋粮”两次缴纳,前者最迟不得超过八月,后者最迟不超过次年二月。所纳之物以米麦为主,次以丝绢和钱钞。‎ 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到明朝中叶,赋役制度遭到严重破坏。赋税征收出现严重的混乱和不均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赋役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2)明朝后期的一条鞭法 明朝后期赋役制度的变革有两种显著的趋势,一是将赋和役合并起来征收,二是用货币税代替实物税,其中贯穿了均平赋役、简化征收手续的意图。万历年间,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了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 一条鞭法上承唐宋两税法,下启清代“摊丁入亩”,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它将赋、役合而为一,简化了征收项目和手续,抑制了豪强漏税和官吏贪污。役银从以户、丁为征收对象变为以丁、田分担,有利于赋役的均平,也使商人减轻了负担。赋役征银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相对减轻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因此,一条鞭法的推行既是统治阶级解决财政危机、稳定社会经济的需要,也适应了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4、资本主义萌芽 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到明代中后期,若干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从地域上看,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要素主要出现在江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出现但尚未在全部生产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阶段。‎ 资本主义萌芽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它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明清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主要是量的积累,而不是质的提高,不能估计过高,这也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虽然产生,但却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中国古代传统的生产关系进入了一个松弛化时期。在农业领域表现为土地所有权与耕作权分离的扩大和地租形态的变化,如永佃制和押租制的发展,分成租向定额租进而货币租的过渡,等等。这加强了佃农的经济独立性,扩大了他们从事生产的自由。‎ 上层建筑方面则表现为国家对人民的控制削弱,劳动者社会地位提高,如户籍制的松弛和匠籍制的废除,佃农、雇工法律地位提升,等等。因此,明清时期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由雇工劳动,出现了构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劳动力市场。这些变化同西欧农奴制的废除一样,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就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情况来看,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相当薄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此时中国内部存在着四种市场模式,即地方市场、城市市场、区域市场和全国性市场。只有全国性市场的流通,包括海外贸易才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重要前提。‎ ‎5、“海禁”政策 自元代开始,中国就不断遭受来自海上的倭寇之患。明初,方国珍、张士诚余党亡命海外,勾结倭寇侵扰大陆沿海。洪武七年(1374),朱元璋下令废撤市舶司,禁止商船出海贸易,开始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明成祖时恢复市舶司,从事官办贸易,并派郑和率庞大船队出海贸易。郑和船队规模虽然浩大,但对当时中国与沿途国家的商贸往来并无多大裨益,终因徒耗钱粮,于国无益而成绝响。此后,海禁政策再度盛行,仁宗即位之日就下诏禁止下西洋诸蕃国宝船,宣德年间,不仅不再建造远洋巨舶,下西洋的档案也被销毁。直到嘉靖中后期戚继光平息倭患后,海禁政策才又有所松弛,私人出海贸易得到默许,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使民间海上活动成为明代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清朝初年,为了对付郑成功,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寸板不许下海”。台湾统一后,清政府部分开放海禁,允许沿海居民出海贸易,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四处为外国商人来华通商口岸。但从康熙五十六年(1717)开始,再度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人来华,不许中国人前往贸易。从此,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正式开始。乾隆年间,规定只保留广州通商,从此,对外贸易的门户越来越小,限制越来越严。‎ 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虽然在短期内保障了沿海社会的安定,但从长期来看,这一政策使中国与世界更加疏远,逐步陷入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的境地,远远落后于西方诸国。它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社会的解体过程,造成了明清几百年的落后状态。它阻隔了中外文化交流,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使中国传统科技停滞不前,外国科技成就无法引进,中国此后由先进转为落后。海禁政策并不能真正起到防御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目的,这种消极、落后的政策不能改变侵略者的本性,也不能防止侵略力量的增长,只能作茧自缚,束缚中国人民,阻碍中国的发展,扼杀中国的生机和进取精神,使中国和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 ‎6.早期殖民主义的东来及其影响 西方势力入侵中国最早是在16世纪,这与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上升密切相关。1514年,第一个踏上中国国土的西方国家是葡萄牙。此后,西班牙紧随而至,荷兰、英国联袂东来。遥远的东方成为他们寻找市场和海外殖民地的重要目的地。他们制造各种借口进行挑衅,形迹有如“海盗”。澳门、澎湖岛、台湾等地都在这一时期遭到殖民国家一定程度上的蹂躏,但慑于中国当时的强大,西方国家的殖民意图未能得逞。‎ ‎1793年,英国马噶尔尼使团来华,提出开放通商口岸、建立商馆、提供舟山群岛以“晾晒货物”等一系列无理要求,遭到清政府的严词拒绝。其间,发生了著名的中英“礼仪之争”,即因马噶尔尼坚决不遵守“朝贡体制”下中国藩属向皇帝朝贡时的礼仪而引起的外交交涉事件。1816年,英国又派出以阿美士德为首的使团,重提当年诸要求,再次因为双方觐见礼仪而发生僵持,嘉庆皇帝干脆未予接见。然而,外交挫败没有打消英国扩大对华贸易的意图,他们开始了新的图谋。‎ ‎(1)天朝朝贡体系的变化 马噶尔尼和阿美士德的“傲慢”行为,“触犯”的不仅是皇帝的面子和个人尊严,而且是中国数千年以来一贯的文化传统。清政府的“固执”也不仅是傲慢与自大的体现,它们与根深蒂固的“朝贡体系”密切关联。中国近代外交的诸多现象多可以从这一体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它既是一种国际关系,又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政治秩序。‎ 朝贡体系的雏形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畿服制度,在唐代走向发展和成熟,到明代完全成熟。明时,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即政府遣使至海外诸国(主要是东南亚国家),颁赐明朝正朔,邀其入明朝贡,明政府对朝贡国以正贡回赐。“朝贡”的目的往往是强势的中央政权向周边民族和国家宣示自己的国力,带有赏赐和炫耀的意味,经济上受益与否则无关紧要。‎ 在朝贡体系的长期影响之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书写汉字、尊奉儒家、信仰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以经济实力为支撑的朝贡制度明显会随着国力的衰落而衰落。顺治、康熙、乾隆朝的“恩威并施”、“怀德为上”的方针到嘉道时期演变为“羁縻防范”、“不开边衅”和“不失国体”,经济上的炫耀所剩无几。此时,朝贡关系已经不再是经济关系,而转化为政治举措,是一种强调“华夷之辨”的中外关系。这其间的变化,一方面与中国国力趋于衰落相关,一方面也与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活动密切相连。清廷将西洋国家从朝贡范围内逐渐剔除,转而对这些国家采取严加防范的政策,如禁止其在中国传播天主教、限制其在中国的贸易活动等。至于中国境内的周边民族,则以内附的形式退出了朝贡行列。“西洋国家的退出”大致说明:一方面,根据传统的观念,清朝统治者摆脱不了“天朝上国”、皇帝是“天下共主”的观念,尽管“远洋小国”不服朝贡体系的管理,但清王朝决不能放下这个架子,“剔除”较为清静。另一方面,根据外商来华的表现,清朝统治者感到,西方人来华似乎只是为了“通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朝贡。而“通商”这一层次是不需要用“天朝”的官员直接管理的,因此改由广州十三行商代为管理,在等级上就降了一格。‎ 对清王朝来说,国家之间的条约制度是不可接受的,其思想还沉浸在“朝贡体系”的自我满足中。1793年马噶尔尼来华的态度与所提出的要求无疑会被看做是不可理喻的。这种外交体制在造成盲目塞听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西洋国家用武力强行打开中国大门提供了借口。‎ ‎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签署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经历资本主义国家一系列的条约冲击,朝贡体系逐渐瓦解,至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宣布放弃对朝鲜的保护,这一体系最终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2)闭关政策 早期殖民主义的东来,一方面造成了清朝朝贡体系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迫使清政府开始“闭关锁国”,既限制中国人出洋,也限制来华外国人的活动,仅允许外国商人在广州一处进行商业活动。清政府意图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中国免遭外国势力的入侵。闭关政策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具有自卫性质,但更重要的是隔绝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渠道,阻碍了外国的先进工业文明及时传入中国,失去了学习与进步的良好时机。总之,闭关政策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诸国的一个直接原因。。‎ 这种“一口通商”的对外贸易,加上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和中国特产在外国市场上的畅销,使中国始终处于出超的地位,引起了一心打开中国广阔市场的英国的恐慌,于是它开始向中国进行罪恶的鸦片输入。‎ ‎7.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文化专制是专制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伸和表现,它服从和服务于当时的政治,目的无非是为了彻底清除文人的不满情绪,维护统治者的威严,加强新建王朝的统治地位。综观中国古代文化史,文化专制制度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到明清时代达到顶峰。‎ 第一,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恐怖政策。明朝初年,朱元璋首开因文字治罪于人的先例,往往由于文人不慎使用犯忌文字而大开杀戒。清代文字狱较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满清政权对汉族士大夫的防范心理及凭借暴力诛杀以稳定政权的一贯立场外,还带有严重的民族歧视等政治文化因素,明显具有针对南方汉族士大夫的倾向。清代文字狱网罗之密、株连之广及杀戮之酷,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第二,加强思想控制。明朝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士人发挥个人见解,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清朝建立后,沿袭明朝的这种传统,向全国学校颁发卧碑,要求学生成为顺民,并在中央国子监设置绳愆厅,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控制。同时,严厉禁止士大夫谈论政治,甚至不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辩难。读书人没有言论、结社的自由,也不能就国家利病上书言事,否则就会受到严惩。‎ 第三,强化理学主导地位。理学作为官方的正统思想,明清时期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高度重视,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科举取士的准则。清代科举考试中,士子的文字稍有不合程朱之说者,即被视为离经叛道,甚至招来杀身之祸。此外,明清统治者还采取其他一些措施加强学术专制,明初朱元璋亲自删定《孟子》,清代修纂《四库全书》时“寓禁于修”,被禁毁的书籍达到数千种。‎ 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文化和文化交流的态度的主线是走向专制和封闭,即内部对文化发展的专制逐渐强化,对外则封闭和隔绝外来文化。这种政策对当时乃至后世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 首先,它严重抑制了中国社会的自由思想,窒息了近代的学术空气,扼杀了适应时代的民主、自由、科学精神,进而也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科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延缓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其次,它极大地扭曲、摧残了文化。在高度的文化专制之下,大批书籍被禁毁,大量学人遭到戕害,思想文化严重扭曲。学者不敢再涉及时政,治学目的由“经世”转向“避世”,促成了乾嘉学派的出现。这一学派只重训诂之学,不顾社会现实,虽然对古文化的整理作出了贡献,但就中国文化发展进程而言,毕竟是一种畸形状态。中国文明自古以来就有深厚的基础,可是近代却与西方差距越拉越大,虽说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与中国社会长期的专制主义统治,尤其是明清期间文字狱盛行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反思这一段历史可知,政治民主和学术自由是发展经济和科学文化的首要前提。‎ ‎8.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 明王朝覆亡的现实,促使许多进步的思想家和广大的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晚明理学的空疏实质,是导致明王朝覆亡的重要根源之一。他们在痛苦的反思过程中提出,必须以有用之“实学”取代“明心见性”之空谈,这就将实学思潮推向了高峰。因此,地主阶级革新派和新兴市民阶层两股势力的汇合,构成了实学思潮高涨的主要社会基础。除此之外,“西学东渐”,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客观上也对实学思潮的高涨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思潮遍及政治、经济、学术、科学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其基本特点是力倡务实之风,主张改革,重实证、实测,讲求“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心性。‎ 明清之际至清康熙中期是实学思潮的高涨时期,其代表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和颜元等思想家。他们关心国是,抨击时弊,主张革新朝政以救世济民,甚至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专制君主。他们揭露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弊政,设计各种改革方案,提倡“工商皆本”,反对抑商以利于发展资本主义,这些都是进步的主张。‎ 在学术上,他们从“务为有用”‎ ‎ 出发,提倡通经治世之学。黄宗羲潜心于各种实际学问的研究,倡导注重研究史料和通经致用的风尚,所著《明儒学案》等,是我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开山巨著。方以智在自然科学的研究、实践中,会通古今中西,融汇自然科学和哲学,创“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其中蕴涵着早期启蒙思想的睿智。顾炎武“以复古作维新”,在批评宋明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思想。他一生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孜孜不倦的学术实践,为清代汉学开创了多种治学门径。王夫之在对经学、史学、天文历算等实际学问的刻苦钻研中,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建立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为实学思潮的高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和学者们,尽管在学术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使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但有两点是共同的:第一,他们深感宋明理学空疏误国,空谈心性,力倡务实之风;第二,面对心学的禅宗化以至整个理学的衰败,多数学者在自我反思和抨击理学的过程中,自觉地探索和开辟治学新路以求济世。‎ 继晚明早期启蒙思想的萌发,这一时期不少思想家的理论中也闪现着启蒙的光芒。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初步要求“人”的权利和男女平等,提出“工商皆本”理念,揭露揭发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病,宣传学校议政的主张,等等,这些都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政治和经济要求。虽然还缺乏广泛传播和更多的实践机会,且在各个领域仍存在着旧传统的束缚,但毕竟萌发了早期启蒙思想的新芽,对我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9、乾嘉学派 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发展到康熙中期之后,逐渐失去了批判的锋芒和启蒙精神的色彩,由“说经皆主实证”的乾嘉汉学占据了学术界的主导地位。乾嘉汉学亦称“专门汉学”,“取汉代经师治经重家法而贵专门之义”。其治经“主实证”,专事文字训诂、名物考证,与注重义理的宋学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也称考据学或朴学。由于它在乾隆、嘉庆时期达到鼎盛,又被人称为乾嘉汉学或乾嘉学派。乾嘉汉学是继清初的批判、总结理学思潮之后兴盛起来的,旨在恢复汉代古文经学家的治经传统,其实是一场经学复兴运动。‎ 乾嘉汉学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着密切联系。‎ 首先,随着全国的统一和政局的稳定,清王朝的统治进一步稳固和加强。在这种情况下,旨在匡世的经世致用之学不再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重“经世”的探求转向了贵“专门”的研究。‎ 其次,清政府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政策,屡兴文字狱残害士人,窒息了整个学术界。学者们为了避祸,不得不摒弃经世之学而务专门之学,躲进脱离现实生活的故纸堆中。‎ 第三,就思想渊源来看,乾嘉汉学与实学思想有着直接关系,主要表现在继承和发扬了清初学者的尊经复古思想及主实证、重考据的治经传统。正因为乾嘉学术这种轻经世、贵专门的特点,有利于清廷在知识界推行思想文化专制政策,因而为其所利用和提倡。‎ 乾嘉学派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但也应该看到,该学派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在研究方法上,乾嘉学派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而论证的过程和方法也过于机械和烦琐。此外,乾嘉学派内部存在着壁垒森严的门户之见,这是它的另一个弊端。‎ 四、主题知识综合探究 探究一: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历史的不同发展趋势及认识 ‎(1)趋势:‎ ‎①17、18世纪的中国在政治上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在经济上重农抑商;在外交上闭关锁国,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文化上实行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②17、18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通过加强君主专制来反对罗马教廷的控制,实行君主开明专制;在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在外交上鼓励对外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文化上,启蒙思想蓬勃发展。‎ ‎(2)认识:加强君主专制和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的初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益显现,成为历史发展的阻碍,中国已落后于世界潮流。‎ 探究二: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 ① 废丞相 原因: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历史原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具体原因:废行省设三司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影响:利——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弊——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内阁制应运而生。‎ ‎②设内阁 原因: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发展过程:确立(明太祖)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出现(明成祖)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发展(明宣宗)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大权尽归内阁(神宗时张居正)。‎ 内阁的主要特点:非法定机构;没有决策权;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不是事实上的宰相。(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2)清朝设置军机处(雍正时)‎ ‎①原因: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严重影响了皇权集中。(康熙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集权于皇帝)‎ ‎②职能:由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军机大臣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③特点:由皇帝挑选亲信的大臣充任;机构非常简单,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只是负责“跪受笔录”,决策大臣集中于皇帝。(简、速、密)‎ ‎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探究三: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1)相同点: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2)不同点:‎ ‎①地位不同。丞相是国家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明朝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臣也只是皇帝的侍从。‎ ‎②与皇权的关系不同。丞相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形成制约;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职权大小、地位高低完全由皇帝决定,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探究四:明清加强专制的措施为什么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因为它标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从而只得依靠用强权、靠用皇权的绝对化及特务机构来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上的控制。一方面,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违背了历史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统治基础,表现了更加的消极作用。‎ 探究五: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具体表现在:‎ ‎(1)积极作用:‎ ‎①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 ‎③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④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2)消极作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社会进步,导致近代落后西方。‎ ‎ ①经济上: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②政治上: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长期以来人民毫无政治权力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早期的资产阶级亦受到压制和打击;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③思想上: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 探究六: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比较 ‎(1)相同点: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开始采取的政策,目的都是维护专制统治,内容上都采取限制商品经济发展的措施,都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 ‎(2)不同点:‎ ‎①实施时期不同:重农抑商政策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闭关锁国政策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②目的不同: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闭关锁国政策的目的是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③内容不同:重农抑商政策是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闭关锁国政策则是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④影响不同:重农抑商政策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闭关锁国政策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探究七: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1)原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 ‎(2)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评价:‎ ‎①性质: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表社会发展趋势。‎ ‎②作用:对自然经济有瓦解作用,表明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为明清文化发展和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③局限性:地域仅仅局限于江南、广东地区;行业上局限于丝织业等少数生产部门;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发展缓慢,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封建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 ‎(4)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②经济:明清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政治: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④思想: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没有形成社会思潮,缺乏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需的民主政治环境。‎ ‎⑤文化:统治者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知识分子脱离实际,培养不出务实的科技人才。‎ ‎⑥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使中国丧失了吸引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的条件。‎ 探究八:中国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比较 ‎(1)相同点: ‎ ‎①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都是在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于同一时代产生,西欧产生在11世纪-15世纪,中国在明朝中后期; ‎ ‎②都产生在沿海或沿江交通发达、贸易频繁地区; ‎ ‎③都宣告了封建社会的开始衰落解体。 ‎ ‎(2)不同点: ‎ ‎①发展程度不同,中国只是出现于江南个别地区和个别手工业部门,而欧洲产生途径更广泛,既有城市手工作坊转化为手工工场,也有商业资本的重要作用。还有农村资本主义农场的出现。  ‎ ‎②社会环境不同,中国封建制度发展顽固,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封建政府压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欧洲封建制度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容易突破封建主义束缚兴起发展。 ‎ ‎③结局和影响不同,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起来,形成强大的历史潮流,推动欧洲各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冲击着东方落后制度,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受到封建主义扼杀,止步不前,拉大了与欧洲的差距。造成落后挨打的局面。‎ 探究九:经世致用 ‎(1)背景:出现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的空疏学风。‎ ‎(2)含义: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 ‎ ‎(3)其特点是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 探究十: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思想的异同 ‎(1)共同的观点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 ‎②学术思想上: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主张“经世致用”,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和经世致用等思想,为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不同的思想 ‎①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 ‎③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探究十一: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评价,并分析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没能实现社会的转型?‎ ‎(1)评价:‎ 积极性:‎ ‎①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推动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使之构建起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从而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②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经世致用的思想,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源头,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局限性:(根本原因: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 ‎①从内容看:早期的民主思想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 ‎②从地位看: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③从影响看:未能使中国社会实现社会的转型,影响有限 ‎(2)原因:‎ ‎①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根本原因)。‎ ‎②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政治基础。‎ ‎③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 ‎④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探究十二: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 ‎(1)产生条件:‎ ‎①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②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③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2)内容: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欧洲启蒙运动批判封建制度,并为之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3)本质:由于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经济,这就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而欧洲启蒙运动时,资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因而其思想主张是纯粹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 ‎(4)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辛亥革命只起了一定的影响;欧洲启蒙运动则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一定作用。‎ 探究十三:西学东渐 ‎ ‎(1)目的:来华传教,发展天主教势力 ‎(2)方式:用敬献西洋工艺品来争取统治者的支持;说华语,着儒服,与士大夫交游,传授西学来争取开明封建士大夫的好感。‎ ‎(3)作用:他们在当时承担起了西学东渐的历史使命,他们具有开拓性的工作,构建了中国近代科学基础的主要方面。传教士们还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到了西方,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贡献。‎ 探究十四:明清时期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及成因 ‎(1)中西方科学技术成果在内容和方法上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中国主要成就大多属于应用科学,仍是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总结经验的方法,满足于实际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西方科学的发展主要是理论科学,大多数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是观察、实验以及逻辑推导,努力的重点,不在于实际的应用,而在于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 ‎(2)成因:‎ ‎①政治方面:西方的专制王权打击封建教会势力,普遍实行重商主义和海外贸易,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中国明清时期极力强化封建皇权,继续推行重农抑商,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限制和阻挠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 ‎②经济方面:西方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下,在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中国落后分散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使近代科学失去了产生和应用的土壤。‎ ‎③思想方面: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主义,使近代科学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 ‎④文化教育方面:西欧产生了一些综合性大学,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而中国的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主要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 总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出现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五、学术动态前沿知识 ‎1.关于明清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原因 对于明清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原因,学术界的看法各异。经过长期的争论,比较多的学者认为,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进入晚期阶段,地主阶级的腐朽性以及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统治很不稳固。而宋元以来地主土地所有制与租佃制的普遍发展,又使地主的身份以及地主与佃户的租佃关系变得很不稳定。中国地主制的封建土地关系,具有土地买卖自由和等级结构不严格的鲜明特点。在我国,历代实行的是官僚政治而非贵族政治,官位是通过考选获致的,因而官宦门第经常处于变动的状态。士族门阀制度瓦解后,世族地主独占高官厚禄的特权已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唐代实行科举制度后,布衣变成官僚的事已屡见不鲜,地主的身份更是经常发生变动。而且我国的土地,很早就可以自由买卖,地主对土地的占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到了宋代,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土地的买卖更加频繁,随着地权的转移,地主身份的变动也更加频繁。由于地主身份的不稳定,他们对佃农的占有也不稳定。宋代以后,随着租佃制的普遍推行,这种不稳定性变得尤其明显。到明清时期,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不仅有了退佃和离主的自由,而且有了转佃权与永佃权,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削弱,地主对佃农的超经济强制相对削弱,行政管理权、诉讼裁决权和军事指挥权与地主土地所有权的分离,即所谓“食土而不临民”的状况更加突显。但是,没有超经济强制,也就没有封建剥削。超经济强制是地主阶级借以实现他们对佃农榨取剩余劳动的必要手段。因此,地主阶级就要求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封建政权集中更大的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对农民实行更加严酷的超经济强制,把农民牢固地束缚在土地之上,以保证他们对农民剩余劳动的榨取。明清封建专制的高度发展,正是适应地主阶级的这种需要而出现的。明太祖有次召见各郡富民时说:“汝等居田里、安享富税者,汝知之乎?……今朕为尔主,立法定制,使富者得以保其富”。这话就道出了封建王朝为地主阶级承担对农民实行超经济强制的职能的奥秘。‎ ‎2.八股取士 八股文取土被认为是明清科举制度最为严重的弊病。所以它一直是研究明清科举制度的一个重点。一般学者认为,八股取士是为了施行文化专制主义和传播理学名教、钳制知识分子的思想,以维护封建统治。有人提出,八股文是窒息一切生动活泼思想的僵硬模式,而知识分子对八股的顶礼膜拜最后又必然归结为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顶礼膜拜。他同时分析了以八股文取士的严重后果,认为其在政治、文化上起着进一步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的作用。社会后果则有两个方面:首先是阻碍社会进步,使明清封建社会变得更加腐朽僵化、停滞不前;其次是严重摧残人才,限制了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这种观点代表了学界对八股文的一般评价。‎ ‎3.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 学术界曾就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这一问题多次进行专题讨沦.主流观点是传统经济(有些人称为地主制经济、封建经济)与商品经济(有些人说商品生产)并不冲突,且后者是前者的必要补充。但在具体评估时则有不少分歧,或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本质联系,或说既相排斥又相补充,有人提出要具体分析,不可概而言之,有人则坚持地主制下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与浓厚的封建性。‎ 明清时期的市场是学术界近年来十分关注的论题,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明清市场的论著相继出版,除总体概论外,主要是对区域市场的具体分析。学术界普遍肯定明清时期市场变迁在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方面的巨大意义,但在估计发展水平时存在一定差异。一部分人充分肯定明清时期市场的发育程度。如有人从区域考察出发,对明清山东商品经济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市场化水平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这是中国近代化的内在发展动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另一种看法则持保留态度,认为明清时期江南的劳动力市场很不健全、很不成熟,不具备近代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与性能。吴慧等认为,其实在清代的粮食调剂中,政府实行粜米等诸多措施,国家发挥了最大可能的调节作用,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还有一种看法则对市场问题区别对待、具体分析。例如吴承明指出,从商路、城镇、商人资本、长距离贩运及市场结构的变化反映出国内市场显著扩大,但粮食、布等仍是小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在长距离贸易中所占比例较小,从而造成了市场的狭隘性与长距离贸易的局限性。‎ 商业资本一直是明清史研究的重点,而讨论的核心是商业资本的转化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这是产生并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原因。另一种观点认为,商业资本基本上未转化为产业资本,因而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学者们或从官府的征收掠夺出发,认为各种捐输、盐课负担以及官吏的需索消耗了绝大多数商业资本,商人可支配的商业利润相当有限;或认为大多数生产部门的利润率低于商业利润率、土地资本的某些固有属性对商业利润有巨大的吸引力;或认为封建生产方式将商人资本纳入自己的轨道,使商人转化为地主,商人资本转化为土地资本,这又涉及商人购置土地问题。学术界一般认为,商人兼并土地,商业资本转化为土地资本,不仅造成土地集中,而且使商业资本受损,是大量商业资本未能转化为产业资本的主因。但有人指出,对此应作进一步分析,在对商业资本的含义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全面地论述了商业资本的循环过程及作用,认为商业利润的分割未必损伤商业资本,重视研究商业资本自身积累及其在流通、生产中的具体形式与整个过程。‎ ‎4.明代赋役制度与社会经济的联系 唐文基《明代赋役制度史》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经济结构总体特征的宏观角度出发,抓住政治与经济、所有制与分配、赋役制度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等的内在关系,指出明代赋役制度属于典型的封建课税制,具有明显的超经济强制和古老的原始性两个基本特征。关于一条鞭法与明代社会变化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一条鞭法表明了货币经济的发展,显示出16世纪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历史发展趋向,将之与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甚至资本主义萌芽联系起来看待。‎ ‎5.清代赋役改革对社会现实的影响 袁良义《清一条鞭法》指出,一条鞭法改革的是赋役制度,但它反映的问题超越了赋役制度的界限,改变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明朝一条鞭法主要照顾的是一般地主阶层的利益,涉及下层人民的问题和反映社会现实的面比较有限;清朝的一条鞭法关系到农民、手工业者、商人、作坊主和一般地主多种阶级和阶层的利益,反映社会现实的面就广阔得多了。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从一般改革发展成一场变革社会的革命,改变了农民、手工业者类似农奴的地位。‎ ‎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