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减数分裂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如何减半,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探索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②通过观察精子形成过程的flash动态演示,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把自己的猜想与实际事实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认同观察、假说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②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难点:①探究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这需要较强的想象推理能力。②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动态变化行为,因其为微观、动态、连续的变化过程,给学生的认知带来困难。
【学习流程】
■问题引导(自主学习)
1、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几条?
2、人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
3、在受精卵发育成人的过程中发生什么方式的细胞分裂?
4、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
5、要保持生物前后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预测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阅读】P9-10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一)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二)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三)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四)场所: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睾丸或卵巢。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1个精原细胞 个初级精母细胞
个次级精母细胞。
(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个次级精母细胞
个精细胞 4个精子。
■诱思讨论(合作学习)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 。
教师二次备课栏
(二)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 。
■重点点拨(方法学习):减数分裂中的规律性变化
(一)数量变化曲线
(二)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
项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间期是否复制
分裂过程中
细胞名称
性原细胞经复制形成初级
母细胞,
再经分裂形成次级 母细胞
次级 母细胞经分裂形成 细胞
着丝点变化
染色体数目
N→N(减半)
N→ N→N
DNA分子数目
N→ N→ N
→ (减半)
染色体
主要行为
有 现象; 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染色体分离,
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分裂, 分开
染色单体
无(0)→有( N)→有( N)
→
同源染色体
有( 对)
■及时训练(巩固学习)
例题:下图A、B、C、D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a、b、c、d表示某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
(1)根据a、b、c、d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a、b、c、d分别是指什么结构或物质:a ;b ;c ;d 。
(2)A可能表示的细胞是 。
(3)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主要是在图中的哪个细胞完成? (用字母表示)。
(4)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细胞是 (用字母表示)。
■课堂小结
教师二次备课栏
课后复习心得
课题: 减数分裂 (第1课时)
【阅读】P9-10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一)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二)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三)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四)场所: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睾丸或卵巢。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
(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
4个精细胞 4个精子。
■诱思讨论(合作学习)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二)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重点点拨(方法学习):减数分裂中的规律性变化
(二)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
项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间期是否复制
复制
不复制
分裂过程中
细胞名称
性原细胞经复制形成初级性母细胞,
再经分裂形成次级性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次级性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经分
裂形成精细胞或卵细胞与第二极体
(或第二极体)
着丝点变化
不分裂
分裂
染色体数目
2N→N(减半)
N→2N→N
DNA分子数目
2N→4N→2N
2N→N(减半)
染色体
主要行为
有联会现象;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染色单体
无(0)→有(4N)→有(2N)
有(2N)→无(0)
同源染色体
有(N对)
无
例题:(1)细胞个数\ DNA分子\染色体\染色单体(2)精原细胞(3)B(4)C、D(缺一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