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1.认识有序数对,感受它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
2.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能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3.掌握点的坐标变化与点的左右或上下平移间的关系,并能解决与平移有关的问题.
4.能够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
1.要正确理解有序实数对的含义,熟悉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组成.对于平面内点的表示和直线上的点的表示要正确区别,在用有序实数对表示点时,要注意数的先后顺序.
2.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注重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确定坐标原点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体验和领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章是研究函数及其图象的入门篇,介绍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相关知识.直角坐标系是由两个互相垂直的数轴组成的,它不但是联系有序实数对和平面内点的对应关系的桥梁,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经常运用的工具.在本章将学到用坐标的方法表示地理位置和平移,通过用有序实数对确定位置,从中体会位置的确定与坐标变换之间的关系,探索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变换过程中,相应的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
【重点】
1.掌握平面内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及求法.
2.能够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描述点所处的位置.
【难点】 用坐标表示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及判断坐标平面上点的坐标.
1.复习数轴的有关知识,加深对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认识,要注意弄清有序实数对的概念.
2.突出识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和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征.增强空间意识,掌握图形的基本规律.
3.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比较多,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紧密结合图形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不要死记硬背定义.
54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
7.1.1 有序数对(1课时)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1课时)
2课时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1课时)
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1课时)
2课时
单元概括整合
1课时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
1.了解有序实数对的含义及其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
2.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感受点和坐标一一对应的关系.
通过生活实例领会有序实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重点】
1.有序实数对对确定点的位置的作用.
2.借助于直角坐标系描述点的位置.
3.根据位置关系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事物位置.
【难点】
1.理解有序实数对和点的一一对应.
2.根据事物的位置建立直角坐标系.
7.1.1 有序数对
54
了解有序数对,感受它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经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体验有序数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逐步建立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点】 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 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唯一性.
【教师准备】 课堂教学所用的教学图片.
【学生准备】 复习小学数学学过的有关数对的知识.
导入一:
出示围棋棋盘图片,提出问题:怎么说明各个棋子的位置呢?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领会引入“有序数对”的必要,初步领会怎样用实数去描述事物的位置.
导入二:
出示飞行员方队图片,提出问题:方队内的每位队员,怎样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54
[设计意图] 学生在想各种办法的时候,会联想到小学学过的“数对”,再次感受“数对”对于说明位置的准确性.
[过渡语] 刚才我们体验了怎样明确确定事物的位置,接下来我们就研究一下具体的办法吧!
1.有序数对.
生活体验
问题1:如果你持有这张电影票,怎样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处理方式:学生观察后可以随意说出,肯定学生根据座位号找到位置的回答.
问题2:出示教材图7.1-1,根据要求做活动.
活动一 假如这是班级的座位图,请你任意选择一个位置当做自己的座位,怎样向同学说明你的位置?
处理方式:学生在“选定”自己的位置后,根据学习经验会用“横排”“竖排”的概念描述自己的位置,可是这种描述还是文字性的,不是用数字的抽象描述,需要提示学生用“数字”的方式描述自己的位置.
活动二 教材第65页思考中的问题
提示:可以利用排、列的方式确定教室里座位的位置;排数和列数的先后顺序对位置是有影响的;图略.(1,5)表示的位置是第1列第5排,(2,4)表示的位置是第2列第4排,(4,2)表示的位置是第4列第2排,(3,3)表示的位置是第3列第3排,(5,6)表示的位置是第5列第6排.
总结:上面的问题都是通过像“9排7号”“第1列第5排”这样含有两个数的表达方式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例如前边的表示“排数”,后边的表示“号数”.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2.例题讲解.
(补充)如图所示,在A处观察B物体,横着相距3格,竖着相距2格,B点表示为(4,3),在A处观察C物体,横着相距 格,竖着相距 格,C点表示为 .
54
〔解析〕 从A点看C点,横着相距6格,竖着相距1格,要确定C点的表示方法,应以B为标准,从B点数,向右数3个格,向下数1个格,故C点可表示为(7,2).
〔答案〕 6 1 (7,2)
[知识拓展] 对“有序”要准确理解,即两个数的位置不能随意交换,(a,b)与(b,a)顺序不同,含义就不同.当a=b时,它们表示同一有序数对,当a≠b时,它们表示不同的有序数对.
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1.如图所示,已知某城市A在地图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城市A的位置在 ( )
A.东经120°,北纬30°
B.东经30°,北纬120°
C.东经110°,北纬30°
D.东经20°,北纬120°
解析:地图上是通过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城市的位置的,由图可知城市A所在的位置是东经120°,北纬30°.故选A.
2.如图所示,观察小岛A相对于灯塔O的位置,描述准确的是 ( )
A.北偏东60°
B.距灯塔20 km处
C.北偏东30°且距灯塔20 km处
D.北偏东60°且距灯塔20 km处
解析:由题意可知,观察小岛A相对于灯塔O的位置,需要方位角大小和小岛与O点的距离两个量.所以小岛A可以表示为北偏东60°且距灯塔20 km处.故选D.
3.如图所示,进行“找宝”游戏,如果宝藏藏在(3,2)字母牌的下面,那么应该在字母L的下面寻找,如果宝藏藏在(4,5)字母牌的下面,那么应该在字母 的下面寻找.
54
解析:先理解(4,5)表示4排5列,然后在图中找出对应的字母即可.因为(4,5)表示4排5列,而图中4排5列的字母为J,所以宝藏藏在J字母牌的下面.故填J.
4.在电影票上,将“7排6号”简记作(7,6).
(1)6排7号可表示为 .
(2)(8,6)表示的意义是 .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将“7排6号”表示为(7,6),对比看出前数表示排号,后数表示位号,用小括号括起来,中间用“,”隔开.所以6排7号可表示为(6,7).(8,6)表示的意义是8排6号.
答案:(6,7) 8排6号
7.1.1 有序数对
1.有序数对
2.例题讲解
例题
一、教材作业
【选做题】
教材第65页练习.
【选做题】
教材68页习题7.1第1题.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在平面内,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 )
A.3楼5号
B.北偏西40°
C.解放路30号
D.东经120°,北纬30°
2.如图所示的为一方队的示意图,A的位置为三列四行,表示为(3,4),那么B的位置是 ( )
A.(4,5) B.(5,4) C.(4,2) D.(4,3)
3.如果电影票上的“3排4号”记作(3,4),那么(4,3)表示 排 号.
54
4.用有序数对(2,9)表示某住户住2单元9号房,那么(3,11)表示住户住几单元几号房?
5.如图所示,小海龟位于图中点A(2,1)处,按下述路线移动:(2,1)→(2,4)→(7,4)→(7,7)→(1,7)→(1,1)→(2,1).用粗线将小海龟经过的路线描出来,看一看像什么图形.
【能力提升】
6.下列关于有序数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3,2)与(2,3)表示的位置相同
B.(a,b)与(b,a)表示的位置不同
C.(3,2)与(2,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
D.(4,4)与(4,4)表示两个不同的位置
7.如图所示,将正整数按下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用有序数对(n,m)表示n排从左到右第m个数.如(4,3)表示9,则(10,3)表示 ( )
A.46 B.47
C.48 D.49
8.如图所示,A表示三经路与一纬路的十字路口,B表示一经路与三纬路的十字路口,如果用(3,1)⇒(3,2)⇒(3,3)⇒(2,3)⇒(1,3)表示由A到B的一条路径,用同样的方式写出一条由A到B的路径:(3,1)⇒( )⇒( )⇒( )⇒(1,3).
9.小明和小亮同去市科技馆参加科技报告会,小明的入场券写着5排6号,而小亮的入场券写着6排5号,若小明的座位记作(5,6),那么小亮的座位记作 .
10.如图所示,点M表示王昊的座位,点N表示李乐的座位,点F表示赵明的座位.
(1)王昊的座位是第5组第3个,表示为M(5,3);
(2)点C表示班上年龄最小的同学的座位,表示为C( , );
(3)把李乐的座位向左平移3个座位后,表示为( , );
(4)赵明西面相邻同学的座位表示为( , );赵明南面相邻同学的座位表示为( , ).
54
【拓展探究】
11.如图所示,从2街4巷到4街2巷,走最短的路线的走法共有多少种?请写出来.
利用方格图和有序实数对表示出所有最短的路线的走法.
12.如图所示的为某城市的街道平面图,图中的线段表示道路.
(1)若A点所在的2街5大道的十字路口的位置可用(2,5)表示,那么B点可用什么方式表示?
(2)找出从A点到B点的一条最短线路,并用适当的方式表示这条最短线路.
(3)想一想,从A到B的最短线路共有多少条?
【答案与解析】
1.B(解析:A.3楼5号,物体的位置明确,故本选项错误;B.北偏西40°,无法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故本选项正确;C.解放路30号,物体的位置明确,故本选项错误;D.东经120°,北纬30°,物体的位置明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2.A(解析:根据A的位置为三列四行,表示为(3,4)可知列写在前面,行写在后面,据此可以得到B的位置.由图形可以看出:B点的位置为四列五行,故知B点可以表示为(4,5).故选A.)
3.4 3(解析:根据题意知前一个数表示排数,后一个数表示号数,所以(4,3)表示的座位是4排3号.)
4.解:(3,11)表示住户住3单元11号房.
5.解:如图所示,小海龟经过的路线图形像一面小旗.
54
6.C(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序数对.由有序数对的定义知:A.(3,2)与(2,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故此项错误;B.(a,b)与(b,a)当a≠b时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故此项错误;C.(3,2)与(2,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故此项正确;D.(4,4)与(4,4)是表示相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故此项错误.故选C.)
7.C(解析:从图中可以发现,第n排的最后的数为n(n+1),所以第9排最后的数为×9×(9+1)=45,(10,3)表示第10排第3个数,则第10排第3个数为45+3=48.故选C.)
8.(2,1) (2,2) (2,3)(解析:此题首先根据题意明确横坐标表示经路,纵坐标表示纬路.然后结合图形画出路线,写出对应的坐标即可.根据题意,答案不唯一,可依次填(2,1)⇒(2,2)⇒(2,3)等.)
9.(6,5)(解析:因为小明的入场券写着5排6号用(5,6)表示,即排数在前,列数在后,所以小亮的入场券写着6排5号,就可以表示为(6,5).)
10.(2)(2,1) (3)(2,4) (4)(2,6) (3,5)(解析: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观察图形可知王昊的座位是第5组第3个,表示为M(5,3),则(2)点C表示班上年龄最小的同学的座位,表示为C(2,1),(3)把李乐的座位向左平移3个座位后,表示为(2,4),(4)赵明西面相邻同学的座位表示为(2,6);赵明南面相邻同学的座位表示为(3,5).)
11.解:从2街4巷到4街2巷,走最短的路线的走法有:①(2,4)→(4,4)→(4,2);②(2,4)→(3,4)→(3,2)→(4,2);③(2,4)→(3,4)→(3,3)→(4,3)→(4,2);④(2,4)→(2,3)→(4,3)→(4,2);⑤(2,4)→(2,2)→(4,2);⑥(2,4)→(2,3)→(3,3)→(3,2)→(4,2).
12.解:(1)因为B点所在的位置是5街3大道的十字路口,所以B点可用(5,3)表示. (2)答案不唯一,如(2,5)→(5,5)→(5,3). (3)从A到B的最短线路共有10条.
本课时通过生活实例帮助学生领会了“有序数对”对于描述事物位置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仅靠语言描述事物位置还是不够的,并且初步学会了用“数对”描述事物的位置.
对于有序实数对的作用的准确性和唯一性没有做出特别重点的强调,在交代了有序数对定义后,没有让学生进行举例,少了生活体验这个环节.
有针对性地纠正本课时的不足之处,重点强调有序数对的准确性和唯一性,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的角度体验有序数对的重要作用.可以再补充一个例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练习(教材第65页)
54
解:“(2,5)→(2,4)→(2,3)→(2,2)→(3,2)→(4,2)→(5,2)”,“(2,5)→(2,4)→(3,4)→(3,3)→(3,2)→(4,2)→(5,2)”,“(2,5)→(3,5)→(4,5)→(4,4)→(4,3)→(4,2)→(5,2)”等,答案不唯一.
如图所示的是中国象棋一次对局时的部分示意图,若“帅”所在的位置用有序数对(5,1)表示,请你用有序数对表示其他棋子的位置.
〔解析〕 由示例可知,有序数对(a,b)中a代表棋子所处的纵列数,b表示棋子所处的横排数.
解:兵(2,5),车(3,1),仕(5,2),马(6,4),炮(8,3),相(9,3).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的坐标的意义,会用坐标表示点,能画出点的坐标位置.
渗透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数感.
体验数、符号是对描述现实生活的重要手段.
【重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的坐标.
【难点】 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教师准备】 教材图7.1-3,7.1-4,7.1-5,7.1-6的投影图片.
54
【学生准备】 复习有序数对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导入一:
如图是一条数轴,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数轴上每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这个实数叫做这个点在数轴上的坐标.例如,点A在数轴上的坐标为-4,点B在数轴上的坐标为2.反过来,知道数轴上一个点的坐标,这个点在数轴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例如,数轴上坐标为5的点是点C.
导入二:
数学家笛卡儿潜心研究能否用代数中的计算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有一天,在梦中他用金钥匙打开了数学宫殿的大门,遍地的珠子光彩夺目,他看见窗框角上有一只蜘蛛正忙着结网,顺着吐出的丝在空中飘动,一个念头闪过脑际:眼前这一条条的横线和竖线不正是自己全力研究的直线和曲线吗?
由此笛卡儿发明了直角坐标系,你是不是很想知道什么是直角坐标系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吧!
[过渡语] 数轴上的点是与实数一一对应的,但这种对应有个弊端,就是无法准确确定点的位置.直角坐标系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1.建立直角坐标系.
出示教材图7.1-3,回答问题:
(1)你如何表示A,B,C,D这四个点的位置?
(2)用一条数轴能否表示这四个点的位置?
(3)用两个原点互相重合、垂直的数轴,能表示这四个点的位置吗?
活动方式:学生交流、讨论、动手操作.
问题预设:第(1)问学生可能会想到用上个课时的“有序数对”的知识进行说明,采取横纵标上数字的办法.对于学生的这种做法要给予积极的肯定,鼓励学生再去尝试其他的方法.第(2)问,从A,B,C,D这四个点的位置看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用一个数轴只能表示出两个点的位置.第(3)问首先介绍了利用两条数轴的方法,也就是原点重合、互相垂直,这也是直角坐标系建立的基本条件.两个这样的坐标轴放到图7.1-3上,注意相应的横线和竖线分别与坐标轴重合,这样就可以读出A,B,C,D四个点的坐标.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
(1)建立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54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点.
把直角坐标系如下图建立起来,就可以读出A,B,C,D四个点的坐标.
问题1:由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4,我们说点A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4,有序数对(3,4)就叫做点A的坐标,记作A(3,4).类似地,请你写出点B,C,D的坐标:B( , ),C( , ),D( , ).
处理方式:学生交流讨论完成,老师巡视指导.
问题2:原点O的坐标是什么?x轴和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提示:原点O的坐标为(0,0);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例如(1,0),(-1,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例如(0,1),(0,-1),….
(3)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象限.
问题:什么是象限?坐标原点属于哪个象限?
提示: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成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图7.1-5),每个部分称为象限,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3.例题讲解.
(补充)如图所示,其中所画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符合要求的是 ( )
54
〔解析〕 A选项中x轴与y轴不互相垂直,故此选项不正确,B选项中两数轴的交点不对,故B选项也不正确;D选项中没有标明坐标原点及x轴与y轴,故也排除.故选C.
(教材例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4,5),B(-2,3),C(-4,-1),D(2.5,-2),E(0,-4).
解:先在x轴上找出表示4的点,再在y轴上找出表示5的点,过这两个点分别作x轴和y轴的垂线,垂线的交点就是点A.类似地,在图上描出点B,C,D,E.
4.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坐标平面内的点与一对有序实数是一一对应的吗?
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M,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x,y)(即点M的坐标)和它对应;反过来,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x,y),在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知识拓展] (1)求点的坐标时,横坐标要写在前面,纵坐标写在后面,中间用逗号隔开,再把它们括起来.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x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a|的点的坐标为(±a,0),y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b|的点的坐标为(0,±b).可类比数轴上的点与实数的关系来研究.
(3)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不同,同一个点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是不同的.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横轴、纵轴、原点、象限.
2.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1.点(-2,1)所在的象限是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解析:点(-2,1)的横坐标在x轴的负半轴上,纵坐标在y的正半轴上,所以点(-2,1)在第二象限.故选B.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x轴的距离为 ( )
54
A.3 B.-3
C.4 D.-4
解析:点到x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为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因为|4|=4,所以点P(-3,4)到x轴距离为4.故选C.
3.如图所示,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解析:首先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可知点A的坐标为(-5,3),再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可得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5,3).故填(5,3).
4.如图所示,根据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分别写出图中点A,B,E的坐标.
解: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1,3),E(3,3).
7.2.2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建立直角坐标系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
3.例题讲解
例1
例2
4.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
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
教材第68页练习第1,2题.
【选做题】
教材第68页习题7.1第14题.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有以下三个说法:①坐标的思想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儿首先建立的;②除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③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所有点都属于四个象限.其中错误的是 (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
54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于第三象限的点是 ( )
A.(0,-1) B.(1,-2)
C.(-1,-2) D.(-1,2)
3.若点A(2,n)在x轴上,则点B(n-2,n+1)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2014·张家界中考)若点A(m+2,3)与点B(-4,n+5)关于y轴对称,则m+n= .
5.如果点A的坐标为(-a2-3,b2+3),那么点A在第几象限?说说你的理由.
【能力提升】
6.若点P(x,y)满足xy=0,则点P在 ( )
A.原点处
B.四个象限中的某一个
C.y轴上
D.x轴上或y轴上或原点处
7.若点P(m,1-2m)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点P一定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8.点A在y轴的左侧,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2和3,则点A的坐标是 ( )
A.(-3,2) B.(-3,-2)
C.(3,2)或(-3,2) D.(-3,2)或(-3,-2)
9.已知点P在第四象限,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3,则点P的坐标是 .(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点即可)
10.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2),B(0,3),C(-3,2),求△ABC的面积.
【拓展探究】
11.如图所示,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2015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 .
12.如图所示.
(1)写出五边形ABCDEF的顶点A,B,C,D,E,F的坐标;
(2)C,E两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
(3)直线CE与两条坐标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54
【答案与解析】
1.C(解析:说法①②正确,说法③错误,因为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即把坐标平面分为四个不同象限,而在坐标轴上的点是不属于任何象限的.故选C.)
2.C(解析:因为第三象限点的坐标特点是横纵坐标均为负数,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条件.故选C.)
3.B(解析:由于点A(2,n)在x轴上,则n=0,那么点B的坐标为(-2,1),所以点B在第二象限.故选B.)
4.0(解析:因为点A(m+2,3)与点B(-4,n+5)关于y轴对称,所以m+2=4,3=n+5,解得m=2,n=-2,所以m+n=0,故答案为0.)
5.解:因为-a2≤0,所以-a2-3≤-3,而b2≥0,所以b2+3≥3,即点A的横坐标一定小于零,而纵坐标一定大于零,所以点A一定在第二象限.
6.D(解析:由xy=0可知x=0或y=0或x=y=0,所以该点位于x轴上或y轴上或原点处.)
7.D(解析:因为点P(m,1-2m)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所以m=-(1-2m),解得m=1,即1-2m=-1,所以点P的坐标是(1,-1),所以点P在第四象限.故选D.)
8.D(解析:因为点A在y轴的左侧,所以该点位于第二或第四象限,又因为该点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2和3,所以其坐标为(-3,2)或(-3,-2).)
9.答案不唯一,如(1,-4)(解析:点P在第四象限,横坐标大于0,纵坐标小于0.先确定一个坐标的值,进而根据和为-3求解.设点P的坐标是(x,y),则x>0,y0. (2)C,D为第二、四象限内的点,坐标满足xy0)个单位长度,坐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点A向左平移n(n>0)个单位长度时,横坐标减少n,纵坐标不变,向下平移n(n>0)个单位长度时,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少n.
(4)根据上述过程,你能总结出点的平移变化规律吗?
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a>0)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b>0)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
【处理方式】 教师利用投影出示问题,学生观察、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反复尝试,通过反复尝试去发现点的平移规律.可指导学生将平移前点的坐标写成一列,再将平移后点的坐标写成一列,对应写成两列,然后再去观察点的平移的规律.
[设计意图] 通过反复尝试,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
[知识拓展] 点的平移规律:
(1)将点左右平移纵坐标不变,上下平移横坐标不变;
(2)将点向右或向上平移几个单位长度,横坐标或纵坐标就相应地增加几个单位长度;将点向左或向下平移几个单位长度,横坐标或纵坐标就相应地减少几个单位长度.
如图所示,将点A(-1,-1)的横坐标减去2,纵坐标减去1,变为A'(-3,-2),即将点A(-1,-1)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就得到A'(-3,-2),将点A(-1,-1)的横坐标加上3,纵坐标加上2,就变为A″(2,1),即将点A(-1,-1)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就得到A″(2,1).
54
2.探究2 图形的平移
[过渡语] 刚才我们研究的是点的平移规律,在直角坐标系中平移图形的时候,相应的坐标是怎样变化的呢?
思路一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4),B(-2,3),C(-1,3),D(-1,4),将正方形ABCD向下平移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8个单位长度,两次平移后四个顶点相应变为点E,F,G,H.
(1)第一次平移后,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提示:A'(-2,-3),B'(-2,-4),C'(-1,-4),D'(-1,-3).
(2)第二次平移后,正方形的四个相应顶点E,F,G,H的坐标分别是什么?
提示:E(6,-3),F(6,-4),G(7,-4),H(7,-3).
(3)如果直接平移正方形ABCD,使点A移到点E,它和我们前面得到的正方形位置相同吗?
提示:如果直接平移正方形ABCD,使点A移到点E,它和我们前面得到的正方形位置相同.
总结:一般地,将一个图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所得到的图形,可以通过将原来的图形作一次平移得到.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思路二
出示教材第76页探究的内容.
出示探究问题.
(1)第一次平移后,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2)第二次平移后,正方形的四个相应顶点E,F,G,H的坐标分别是什么?
54
(3)如果直接平移正方形ABCD,使点A移到点E,它和我们前面得到的正方形位置相同吗?
(4)根据图形点的变化,你能知道图形是怎么平移的吗?
活动方式:全班同学分为两组,第一组用操作的办法写出平移后的对应点,第二组根据对平移的理解直接写出相应点的坐标,然后把两组同学得出的相应点的坐标进行比较.
提示:第1问对应点的坐标:(-2,-3),(-2,-4),(-1,-4),(-1,-3);第2问对应点的坐标(6,-3),(6,-4),(7,-4),(7,-3);第3问与思路一第3问相同;第4问,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设计意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位置变化与坐标的变化规律:
(1)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k,当k>0时,原图形形状、大小不变,向右平移k个单位长度,当k0时,原图形形状、大小不变,向上平移k个单位长度,当k0,
(x,y)(x+a,y);
(x,y)(x,y+a)
2.一般地,将一个图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所得到的图形,可以通过将原来的图形作一次平移得到.
3.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4.图形的平移实质就是点的平移.
1.点A(1,2)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对应点A',则点A'的坐标是 ( )
A.(1,4) B.(1,0)
C.(-1,2) D.(3,2)
解析:由点A的平移规律可知,此题规律是(x+2,y),照此规律计算可知点A'的坐标是(3,2).故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图形平移后,它各点的横、纵坐标都发生变化
B.一个图形平移后,它的大小发生变化,形状不变
C.把一个图形沿y轴平移若干个单位长度后,与原图形相比各点的横坐标没有发生变化
D.图形平移后,一些点的坐标可以不发生变化
解析:利用平移的性质逐一判断后即可得到结论.A.一个图形平移后有时候横坐标不变,有时候纵坐标不变,也有可能横、纵坐标都改变,故错误;B.一个图形平移后其大小形状均不变,故错误;C.正确;D.图形平移后,一些点的坐标必然会发生变化.故选C.
3.(2014·呼和浩特)已知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 )
A.(1,2) B.(2,9)
C.(5,3) D.(-9,-4)
54
解析: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因为点A(-1,4)的对应点为C(4,7),所以平移规律为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因为点B(-4,-1),所以点D的坐标为(1,2).故选A.
4.如图所示,右边的图案是左边的图案经过平移变换得到的.左边图案中的左、右眼睛,嘴角左、右端点的坐标分别是(-4,3),(-2,3),(-4,1),(-2,1),右边图案中右眼的坐标是(4,3).
(1)右边图案中左眼及左、右嘴角端点的坐标分别是多少?
(2)如果要把左边图形的右眼的坐标变为(5,-5),需要把左边的图案作怎样的平移变换?此时另外三点的坐标又分别是多少?
解:(1)左眼(2,3),嘴角左端点(2,1),嘴角右端点(4,1). (2)向右平移7个单位长度,然后向下平移8个单位长度,其他三点依次为左眼(3,-5),嘴角左端点(3,-7),嘴角右端点(5,-7).
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
探究1 点的平移
点的平移规律
探究2 图形的平移
例题
图形平移规律
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
教材78页练习.
【选做题】
教材78页习题7.2第8题.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在直角坐标系中,将某一个图形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形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少4
B.图形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增加4
C.图形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减少4
D.图形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增加4
2.若使三角形ABC各顶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比原来都小5,则此三角形 ( )
A.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
54
B.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
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
3.(2014·宜宾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是 .
4.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A(2,1),若将点A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则点A1的坐标是 .
5.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5,0),B(4,0),C(2,5),将三角形ABC沿x轴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沿负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EFG.求三角形EFG的三个顶点坐标.
【能力提升】
6.如图所示,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 ( )
A.2 B.3 C.4 D.5
7.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在透明胶片上的平行四边形ABCD,点A的坐标是(0,2).现将这张胶片平移,使点A落在点A'(5,-1)处,则此平移可以是 ( )
A.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B.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D.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8.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保持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减去2,则得到的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比向 平移了 个单位长度.
9.将点P(-3,y)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Q(x,-1),则xy= .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5),B(-1,0),C(-4,3).
54
(1)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
(2)在图中画出三角形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三角形A1B1C1;
(3)写出点A1,B1,C1的坐标.
【拓展探究】
11.如图所示,2015年某日,青岛市海事局海上救护中心收到一艘遇难船只的求救信号,发现该船位于某海域的点A(4,-3)处,且正以缓慢的速度向北漂移,而此时救护中心有两艘救护船分别位于该海域的点B(4,2)和点C(-1,-3)处,如果两艘救护船的速度相同,那么救护中心应派哪艘船前去救护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靠近遇难船?
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各顶点的坐标是A(6,8),B(-2,0),C(-5,-3),三角形DEF各顶点的坐标是D(0,3),E(8,11),F(-3,0),请仔细观察这两个三角形各顶点的坐标关系,判断三角形DEF是不是由三角形ABC平移得到的,如果是,是怎么样平移的?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
1.C(解析:在直角坐标系中,要将图形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时,只需将图形上的每一个点的横坐标减4,纵坐标不变即可.故选C.)
2.B(解析:要使三角形ABC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比原来小5,则三角形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故选B.)
3.(2,-2)(解析:点A(-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B的坐标为(-1+3,2),即(2,2),则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是(2,-2),故答案为(2,-2).)
4.(-2,-1)(解析:原来点A的横坐标是2,纵坐标是1,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点的横坐标是2-4=-2,纵坐标为1-2=-1,则点A1的坐标是(-2,-1).)
5.解:E(-3,-1),F(6,-1),G(4,4).
6.A(解析:由B点平移前后的纵坐标分别为1,2,可得B点向上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由A点平移前后的横坐标分别是为2,3,可得A点向右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由此得线段AB的平移的过程是: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以点A,B均按此规律平移,由此可得a=0+1=1,b=0+1=1,故a+b=2.故选A.)
7.B(解析:点A(0,2)平移到点A'(5,-1),显然是向
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平移结果与先后次序无关,所以B选项正确.)
54
8.下 2(解析:因为纵坐标减小,所以是向下平移,因为纵坐标都减去2,所以得到的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比向下平移了2个单位长度.)
9.-10(解析:此题规律是将(a,b)平移到(a-2,b-3),照此规律计算可知-3-2=x,y-3=-1,所以x=-5,y=2,则xy=-10.)
10.解:(1)S△ABC=×5×3=(平方单位). (2)如图所示. (3)A1(3,3),B1(3,-2),C1(0,1).
11.解:由A,B,C处三艘船的坐标可知,AB=2-(-3)=5,AC=4-(-1)=5.B,C两处救护船与A处遇难船的距离都是5个单位长度,但由于A处的遇难船只在缓慢向北漂移,所以派B处的救护船前去救护可以更快地靠近遇难船只.
12.解:分别观察三角形ABC各顶点坐标与三角形DEF各顶点坐标,寻找相同的变化关系.对于点A和D,B和E,C和F来说,把点A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点D,但把点B,C进行同样的平移不能得到点E,F.此时注意不要仅凭这一点就否定两个三角形不能相互平移而得到.考虑点A和点E的关系,可以发现,把三角形ABC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对应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8,11),(0,3),(-3,0),恰好是三角形EDF三个顶点的坐标,因此,把三角形ABC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可得到三角形DEF.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展开,从点的坐标变化到图形的坐标变化,这是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从坐标点的变化感知图形平移的变化,这是遵循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本课时的知识结论不是直接交代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操作、思考、交流的过程得来的.这就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受学习内容和操作条件的限制,学生的操作更多是一种模拟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操作的实效性.对图形的平移实质没有特别的总结强调,会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课时的两个探究活动,部分可以交给学生独立去完成.如教材75页的探究问题,在做出示范之后,教材例题的第2问也可以交给学生独立去完成.
练习(教材第78页)
54
解:如图所示.A'(-3,1),B'(1,1),C'(2,4),D'(-2,4).
习题7.2(教材第78页)
1.解:P(-1,1),Q(-3,1),R(-1,-1).P'(4,3),Q'(2,3),R'(4,1).
3.解: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坐标变为A'(-5,2),B'(-5,-2),C'(1,-2),D'(1,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坐标变为A″(-3,5),B″(-3,1),C″(3,1),D″(3,5).如图所示.
4.C[提示:将三点的横坐标都加2,纵坐标都加3,得(-2,2),(3,4),(1,7).]
5.提示:以国旗杆为坐标原点,则教学楼(3,0),图书馆(2,3),校门(-3,0),实验楼(3,-3),国旗杆(0,0).另外也可以以其他设施为坐标原点,答案不唯一.
6.解:2班在1班的南偏西40°方向,距1班5 km处;1班在2班的北偏东40°方向,距2班5 km处.
7.解:A→B(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B→C(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C→D(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8.解:因为P(x0,y0)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1(x0+5,y0+3),说明平移方法是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故A(-2,3)→A1(3,6),B(-4,-1)→B1(1,2),C(2,0)→C1(7,3).
9.解:如图所示,过A,B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分别交y轴、x轴于C,E.CA与EB交于点D,则四边形COED为长方形.因为A,B的坐标分别为(2,4),(6,2),所以C(0,4),E(6,0),D(6,4),所以S三角形AOB=S长方形COED-S三角形ACO-S三角形ADB-S三角形OBE=4×6-×4×2-×4×2-×6×2=10.
54
10.解:A'(2,0),B'(5,0),C'(5,-),D'(2,-).
11.解.A的坐标为(2,3),C的坐标为(2,-3),点A与点C关于x轴对称,三角形AOB与三角形COB关于x轴对称,所以点M(x,y)与点N关于x轴对称,所以点N的坐标为(x,-y).
12.解:因为猴山与狮虎山的坐标分别为(2,1),(8,2),过猴山作东西方向线(水平线),过狮虎山作东西方向线的垂线(铅垂线),所以狮虎山到水平线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将猴山位置左移2个单位长度、下移1个单位长度即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因为熊猫馆的坐标为(6,6),所以描出此点即可,如图所示.
复习题7(教材第84页)
1.解:如下表:
横坐标
纵坐标
所在象限
A(2,3)
2
3
一
B(-2,3)
-2
3
二
C(-2,-3)
-2
-3
三
D(2,-3)
2
-3
四
2.解:八边形的各顶点坐标依次为(2,4),(-2,4),(-4,2),(-4,-2),(-2,-4),(2,-4),(4,-2),(4,2).
3.解:如图所示,像风车.
4.解:(1)书店的坐标为(100,300),邮局的坐标为(-300,-100). (2)糖果店、公交车站、电影院、消防站、宠物店、姥姥家. (3)得到一个箭头.
54
5.解:(1)蓝色图形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红色图形,平移前的各点的横坐标都减去3,纵坐标都减去6,就得到平移后各对应点的坐标. (2)蓝色图形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8个单位长度得到红色图形,平移前各点的横坐标都加上6,纵坐标都加上8,就得到平移后各对应点的坐标.
6.解:(1)是在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与x轴平行. (2)是在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与x轴垂直.
7.解:(1)各点的坐标分别为(1,6),(1,9),(2,7),(3,5),(4,2),(5,5),(6,4),(7,3),(7,2),(9,1).
(2)表示该同学用于阅读和用于看电视的时间相同. (3)左上方的点表示该同学用于阅读的时间多于用于看电视的时间;右下方的点表示该同学用于阅读的时间少于用于看电视的时间. (4)略.
8.解:以村委会为坐标原点,正东、正北分别为x轴、y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其中1单位长度代表实际距离500 m.
9.解:A'(0,),B'(2,),C'(,0),O(-,0).
10.解:如图所示,中点的横坐标为两个端点的横坐标的和的一半,中点的纵坐标为两个端点的纵坐标的和的一半.
11.解:A(4,3),P(-4,-3);B(3,1),Q(-3,-1);C(1,2),R(-1,-2).它们的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M(x,y)的对应点为N(-x,-y).
54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那么平移后对应的点A'的坐标是 ( )
A.(-2,-3) B.(-2,6)
C.(1,3) D.(-2,1)
〔解析〕 根据题意知从点A平移到点A',点A'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是-2+3=1,故点A'的坐标
是(1,3).故选C.
已知点A(-4,0),B(0,2),现将线段AB向右平移,使点A与原点O重合,则点B平移后的坐标是 .
〔解析〕 已知点A(-4,0),B(0,2),现将线段AB向右平移,使点A与原点O重合,所以A点的横坐标加4,纵坐标不变,B点的横坐标也加4,纵坐标也不变,因此点B平移后的坐标为(4,2).故填(4,2).
三角形A1B1C1是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得到的,三角形ABC中的任意一点P(x1,y1)经过平移后得到的对应点P1的坐标为(x1+3,y1+1),已知三角形ABC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2,2),C(0,0),则三角形A1B1C1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 , .
〔解析〕 由点P(x1,y1)平移后得到点P1(x1+3,y1+1)可知:将三角形ABC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或先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三角形A1B1C1,所以三角形A1B1C1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2,2),B1(1,3),C1(3,1).
〔答案〕 (2,2) (1,3) (3,1)
1.在直角坐标系内,能够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根据坐标系内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2.能够通过建立坐标系或者其他方法说明事物的位置.
3.在直角坐标系内,感受图形平移后点的坐标变化,并能够根据坐标的变化说明图形的平移.
54
1.通过知识的整合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系统性知识.
2.通过习题的演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养成认真思考、细心操作的习惯.
【重点】 在直角坐标系内点和坐标的对应关系.
【难点】 领会图形的平移实际就是图形点的坐标的变化.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与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平面内一点有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和它相对应;反过来对于任意一个有序实数对(x,y),在坐标平面内都有唯一的点和它对应.平面内点的坐标由横坐标和纵坐标确定,横、纵坐标的符号决定点所在的象限,横坐标为0或纵坐标为0,说明点在y轴上或x轴上.
二、图形的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对应点就是把原来的点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这个点的纵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对应点就是把原来的点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反之亦然.
专题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
【专题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函数学习的重要基础,在中考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多年中考命题的常考点.本专题知识在中考中重点考查确定点的坐标、点所处的象限,以及根据坐标描点或根据要求确定点的坐标.中考命题中多以选择、填空等题型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5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m2+1,-2)关于x轴对称的点在第 象限;关于y轴对称的点在第 象限.
〔解析〕 因为P(m2+1,-2)中,m2+1>0,-20,所以纵坐标m2+1>0,因为点A的横坐标2>0,所以点A一定在第一象限.)
13.3(解析:因为点A到x轴的距离为|y|=3,而OB=2,所以S=×2×3=3.)
14.(1,2)(解析:根据向右移动,横坐标加,纵坐标不变;向上移动,纵坐标加,横坐标不变解答.点A(-1,0)向右跳2个单位长度,即-1+2=1,向上跳2个单位,即0+2=2,所以点A'的坐标为(1,2).)
15.(D,6)(解析:由题意可知白棋⑨在纵线对应D,横线对应6的位置,故记作(D,6).)
16.答案不唯一,如(0,0)(解析:因为点P(x,y)的坐标满足x+y=xy,所以x,y符号相同,代入数字进行验证,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有(0,0),(2,2)等.)
17.-4或6(解析:因为点M(1,3)与点N(x,3)之间的距离是5,所以|x-1|=5,解得x=-4或6.)
18.66(解析:根据新定义的规则,将(-2,3)放入魔术盒会得到(-2)2+3+1=8,再将(m,1)也就是(8,1)放入魔术盒,得到实数82+1+1=66.)
19.解:(1)观察图形知,正门北偏东30°的方向上的动物景点有蝴蝶馆、大象馆.要想确定蝴蝶馆的位置,还需知道蝴蝶馆与原点(正门)的距离或蝴蝶馆所在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2)距正门图上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的景点是长颈鹿馆. (3)要确定每个景点的位置,需要知道各景点的横、纵坐标.
20.解: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依次连接点(1,0),(1,3),(7,3),(7,0),(1,0)和点(0,3),(8,3),(4,5),(0,3),则共同组成的图形是“小房子”.
54
若将上面各点的横坐标都加上1,纵坐标都减1,再连接相应各点,所得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变,只是位置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一个单位长度.
21.解:(1)答案不唯一,如湖心亭(-300,200),望春亭(-200,-100),音乐台(0,400),牡丹园(300,200),游乐园(200,-200). (2)西门→望春亭→牡丹园→东门.
22.解:(1)设另一个顶点D的坐标为(a,b).因为AB∥CD∥x轴,所以点D的纵坐标与点C的纵坐标相同,即b=5.又因为AD∥BC∥y轴,所以点D的横坐标与点A的横坐标相同,即a=-4.故点D的坐标为(-4,5). (2)观察可知,纵坐标相同的各点的连线平行于x轴,横坐标相同的各点的连线平行于y轴. (3)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等.
23.解:(1)学校的坐标为(1,3);邮局的坐标为(0,-1). (2)李明家-商店-公园-汽车站-水果店-学校-游乐场-邮局-李明家. (3)连接他在(2)中经过的地点,得到的图形如图,是一艘帆船.
24.解:第一种情况:警车向正西行驶到点(3,-1),然后尾随逃犯,这样也可以追上,但这一条路从直观上来看显然需要追捕较长的时间才能追上,也就是说需要20分钟才能追上,此时在点(8,6)处追上;第二种情况:警车直接向正北方向行驶到点(5,6),这时再看逃犯是否通过点(5,6)来决定进一步追捕的方向.显然,警车到达点(5,6)需要的时间是10分钟,此时逃犯到达点(3,6),警车应改为向西行驶,只需再过2÷1.2≈1.7(分钟)就可以追捕到逃犯,其地点大约是(3.85,6).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