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2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能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了解化归思想在推导中的作用;
2. 能正确运用(顺向、逆向、变形运用)二倍角公式求值、化简、证明,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3.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4.结合三角函数值域求函数值域问题.
教学重点: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公式的变形,二倍角公式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二倍角的理解及其灵活运用(公式的逆向运用及变式训练).
教学过程
备课札记
一. 问题情境
1.这里,三角函数值为特殊值,可以先求出角再求解.若不是特殊值呢?
2..
3.那么如何由一些已知的条件来求 呢?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因此可以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 建构数学
因此,在这些公式中,我们只要令 后,就可以得到角的三角函数值了.即
4
在三角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等式 ,用这个等式进行代换的话,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又可以得到这样两个形式:
以上这些公式都叫做倍角公式,从上面的推导过程来看,倍角公式是和角公式的特例.
注意点:
①对“二倍角”的认识,如是的二倍,是的二倍,是 的二倍,是的二倍,的二倍是等等.理解二倍角是相对的.
②余弦二倍角公式有三种形式,要恰当地选择以便简化运算过程.
③对二倍角公式要学会灵活应用(顺用、逆用、变用).
其次,在对二倍角公式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讲解例题.
三、 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
说明 在没有具体的知道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时,一般并不能惟一确定角的三角函数值,需要讨论.
例2 求证:.
消除角的差异,把不同的角化为相同的角,在化简的过程中注意选取合适的公式.
4
例3
这里,要求的值,先得求出的三角函数值来.可以逆用公式来求或直接展开来求.因此,对于“二倍角”,应有广义的理解,如是的二倍角,是的二倍角.
2.练习.
(1)利用倍角公式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 ②
③ 1- ④
(2)已知
(3)已知
(4)证明:
① ②
③ ④
4
四、小结
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二倍角的几组公式:
(1)
(2)
=1-
=.
(3).
2. 我们一起推导了二倍角的公式,明白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并运用二倍角公式解题.在解题的时候要注意分析三角函数名称、角的关系,选择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以达到优化解题过程的目的.
教学反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