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及反思(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及反思(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5.最苦与最乐 一、教材分析 ‎《最苦与最乐》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议论文,作者先谈未尽责任之苦,进而引出尽责任之乐,阐明了苦与乐对立统一的关系,从而提出具体做法“人生应当勇于承担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鼓励人们勇于负责,学习待人处世的正确态度。文章在结构上论证严密,语言流畅而又凝练,同时给人以思想品德的教育——对国对民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1.在掌握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 ‎2.学习作者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3.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 ‎4.体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树立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 ‎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2.体会本文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四、教学策略 ‎1、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提出问题。‎ ‎2、画出你对课文感悟最深的地方,并写上评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导入。‎ 世界上什么最苦?什么最乐?这个问题,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答案。宋代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以天下苍生的忧乐为己任,当天下苍生俱欢颜时,他就会快乐。因此,有人认为人生苦乐在于责任,这也是梁启超的苦乐观。今天,就让我们看一看这位大学者是如何具体阐述的吧。‎ ‎(二)了解作者的基本信息。‎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广东新会人。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全集》,‎ 5‎ 代表作有《李鸿章传》《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恩惠(  ) 如释重负(  ) 契约(  )‎ 揽(  ) 悲天悯人(  ) 卸却(  )‎ 监督(  ) 凡属(  ) 纵然(  )‎ ‎〔答案〕 huì shì qì lǎn mǐn xiè dū fán zòng ‎(2)掌握词语 达观:                                   ‎ 契约:                                  ‎ 死而后已:                                  ‎ 心安得:                                  ‎ 失意:                                  ‎ 悲天悯人:                                 ‎ 任重而道远:                                ‎ 仁人志士:                                 ‎ 如释重负:                                 ‎ ‎〔答案〕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买卖房地产等的文书,也是所有权的凭证。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不得志。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仁爱而有节操的人。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三、初读文章,感知内容 ‎1.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明确〕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像是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2.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明确〕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 5‎ 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3.作者把苦乐与责任联系起来,提出了自己的苦乐观。他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他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尽,因为未尽责任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并且无法逃避;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责任,因为只有从痛苦中得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结论: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4.结合上述问题,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把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四、再读文章,品析语言 ‎1.品味精彩语段,体会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 ‎①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在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②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明确〕①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②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任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本文的语言凝重,却轻捷自如。语言的灵活表现在多种句式、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上,请具体分析。‎ ‎〔明确〕例如:就句式而言,开头运用了设问句“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这五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令人信服。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除此还有陈述句和感叹句等。‎ 本文语言的简洁在于作者使用了概括性强、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例如:用“海阔天空,‎ 5‎ 心安理得”形容尽责任后的轻松愉快喜悦的心情,接着概括说“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3.文中运用了很多修辞方法,请举例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示例:文章的开篇用了一连串排比设问,提出了关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许多答案:贫、失意、老、死,这正是许多人的想法和说法。作者再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显得不突兀了。‎ 第四自然段引用孟子、曾子的话,论证“人应当敢于负责任,因为责任越大,痛苦越大,最后得到的快乐也就越大”。引语典型,极具说服力。的惊喜之情。“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梨花使“我们”产生了希望。“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进一步描写出梨树林中的如画境界,表现了“我们”满怀希望在林中寻找人家的心情。‎ ‎4.“我们”首先看到了小屋的什么情况?产生了什么疑问?这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我们”首先看到小屋“没有灯也没有人声”,不禁产生了“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的疑问,设置了悬念。‎ 五、跳读文章,难点探究 ‎1.文章第一部分是如何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这一分论点的?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明确〕第一自然段作者采用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从理论方面论证了“人生当勇于负责任”。紧接着第二自然段指出“最苦”的内涵。作者首先从正面展开论述: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接下来从反面展开论述: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从而得出“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这一分论点。‎ ‎2.第五自然段说明了什么内容?为什么?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题目中的“最苦”和“最乐”?‎ ‎〔明确〕本段说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因为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责任不能逃避,责任只有大小的区别。想逃避责任,只会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呼应“最苦”的句子有: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呼应“最乐”的句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3.一般以一对互为反义的范畴为题的文章,往往是把正面的概念放在前面,那么可否把文题改为“最乐与最苦”?‎ 5‎ ‎〔明确〕作者认为“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那么只有先论述“最苦”,后论述“最乐”才顺理成章,既然行文是这样的顺序,那么题目自然也该是这样的顺序。‎ 六、拓展延伸 记得在毕淑敏的《孝心无价》一文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联系本文的观点,说说毕淑敏为什么不喜欢这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 ‎〔明确〕示例:因为这个苦孩子只是想着自己的理想,并没有想到尽自己的责任。人应学着尽到自己的责任,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七、小结 本文通过简洁流畅的语言和各种论证方式,论述了人在面对责任时是逃避还是承担的问题,告诉我们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 最苦←责任→最乐 ‎ ‎      ↓ ‎ 勇于负责不能逃避 ‎ 七、作业布置 ‎1.预习下课字词和课文。‎ ‎2.完成同步练习。‎ 八、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观点和基本内容,理清文章结构,采用座谈、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通过语言欣赏、自主活动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以及创新的精神。‎ 5‎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