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罗斯福新政
的目的、手段和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①通过对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罗斯福及其新政的介绍,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导读提纲阅读教材,并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图片、引文及小字部分生动的描述,从理论方面一般性地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理解这次危机的特点,进而认识到这次危机所带来的影响。
②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客观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经济危机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矛盾尖锐化.同时,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危机不惜大量销毁产品,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②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克服了危机,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引导学生会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
③通过讲述罗斯福的故事,感知挫折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磨砺作用,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繁荣局面。然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却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面对这场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哪些对策或措施?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新课教学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盲目生产造成产品的供给与市场的需求脱节,导致生产过剩。
2.经济危机的爆发(1929年,美国)
2
3.经济危机的特点
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4.经济危机的影响
①大量销毁产品,劳动成果遭到极大破坏。②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③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和其他矛盾。
二、美国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1933年)
2.新政的手段和目的
手段:国家干预经济
目的:使美国经济尽快复苏
3.新政的主要内容
①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②整顿农业。政府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由政府补偿农场主的损失。
③中心措施是调整工业。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防止企业盲目竞争。
④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
4.新政的评价
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对新政的评价,可从两个方面进行:①由于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因此,包括罗斯福新政在内的任何改革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②罗斯福新政由于采取了得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经济上看,避免了经济的崩溃,走出了经济的死胡同,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从政治上看,新政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从影响上看,这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结巩固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在20年代的繁荣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危机。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美国通过实施新政,恢复了生产,稳定了社会秩序,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