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及结果 匈牙利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外政策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①通过学习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全面评价苏联改革的得与失,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和正确评价问题的能力。
②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理解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内容,通过讨论、对比等方式逐渐认清历史事物的本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感知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匈牙利改革的过程及结果,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否从实际出发,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②组织学生收集有关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的资料,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依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因而是必要的,以此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思想感情和敢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
②赫鲁晓夫改革很多方面脱离了苏联国情,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基本方向,结果都失败了。这说明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东欧各国改革虽然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始终未能彻底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且多有失误,改革遇到了重大挫折甚至失败,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改革的艰巨性。
重点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什么体制?这种体制存在着哪些严重弊端?“二战”后,又有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们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
学生回答后指出:随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趋严重,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20世纪40—50年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入改革时期。
新课教学
一、赫鲁晓夫改革
本子目设计以下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参照课前所收集的资料完成:
1.赫鲁晓夫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改革的?
2.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政治上的弊端主要有哪些?对此,赫鲁晓夫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2
3.赫鲁晓夫是怎样评价斯大林的?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说说你心中的斯大林。
4.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产生了什么影响?你怎样看待赫鲁晓夫批判个人崇拜?
5.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经济方面的弊端主要有哪些?对此,赫鲁晓夫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6.对于赫鲁晓夫改革,我们应如何认识?
二、匈牙利改革
1.东欧各国改革的原因
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8个。
改革的原因:各国大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经济建设,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随着这种体制的弊端不断暴露,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因而各国纷纷进行改革。
2.匈牙利改革
3.东欧各国改革的结果
都未找到一条真正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结果都遇到挫折甚至失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内外交困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新思维”
经济上,企业实行“三自一全”;以指导性计划取代指令性计划,实行大部分生产资料自由买卖等。
政治上,对政治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并把民主化、公开性和多元论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三大要素。
3.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
核心内容: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这一理论的提出,意味着苏联将放弃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
(动脑筋:按照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新思维”,你能猜猜不久后的苏联可能会是什么情况吗?)
小结巩固
提问一: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请说说这些改革的结果有什么相似之处?
提问二: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以来,中国也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什么中国和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会出现这种不同的结果?请谈谈你的看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