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用价态铁的相互转化
分析教材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本节内容在苏教版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三第二单元。铁及其氧化物初中时学生理论上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储备,再者关于铁的化合物在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现在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学生容易接受,铁的重要化合物是对金属化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通过对Fe3+ 与Fe2+ 的检验和转化实验的学习,总结出物质的基本检验方法,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氧化还原反应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学情分析
高中生心理特点是处于发展成熟期,思维特点是处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而这节课是高一学生学习完化学实验和化学性质及变化后接触到金属元素化合物其中一个内容,要求学生对这些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有所了解、掌握,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作为联系前面知识,设计这节课意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及总结归纳知识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的习惯,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问题。通过验证实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掌握相关知识,并通过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实验,正确分析各种现象,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Fe2+ 、Fe3+的检验方法,理解Fe3+的氧化性、Fe3+ 与Fe2+的相互转化,巩固、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②了解基本的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和制备的方法。
③能够熟练地书写本节所学化学方程式,并巩固、丰富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认识。
⑵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学会运用已知物质的性质推断未知物质的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假设的科学研究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②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Fe3+ 、Fe2+的检验,Fe3+ 、Fe2+的相互转化;
本节课教学难点:Fe3+ 、Fe2+的相互转化;
教法和学法
对于这节课我会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事实材料作为学习新知识的支点,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以引导学生深入到铁的氢氧化物和铁盐的学习中。同时,我采用“问题教学”的方式,在学生实验操作和进行实验探究时设计大量的疑问,不断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和理解,发挥其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样也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在这种教学过程中,结合互动,调动气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真正做到“两个主体”的效果,体现现代教学的思想。
通过化学小魔术、情境创设等环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实验探究、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等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设计这节课时,注重的是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
教具准备
分组实验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引入】有关钢铁的视频以及有关缺铁性贫血的新闻报道。
【投影】各种补血剂。
思考:缺铁性贫血怎么治疗?
思考:补血剂中铁的存在形式?
从生活中的化学入手
【提问】根据有关铁的化学性质,如何制备补血剂?也就是如何将0价转化为+2价?
【学生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提问】铁在Cl2中燃烧生成氯化铁,你怎么知道是FeCl2,而不是FeCl3,思考Fe2+和Fe3+有何区别?现在给你一瓶FeCl2,一瓶FeCl3,如何将它们区别开来?
【信息提示】Fe3+的检验
【指导学生实验】
【阅读】信息提示Fe3+的检验
【实验】
1、观察FeCl2、FeCl3的颜色
2、FeCl3溶液中加KSCN溶液
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阳离子检验为下面Fe2+与Fe3+转化实验探究作铺垫。
【提问】你预计Fe2+与Fe3+之间能否相互转化呢?
【板书】三、探究Fe2+ Fe3+的转化
【学生思考】如何实现Fe2+与Fe3+之间的相互转化?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探究】实现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
【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学生展示方案】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多角度评价能力
【小结】归纳Fe2+、Fe3+相互转化的条件
【学生小结】实现Fe2+转化为Fe3+和实现Fe3+转化为Fe2+的条件。
归纳能力的培养和学法的养成
【过渡】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
【演示】 Fe3+腐蚀印刷线路板
【板书】四、拓展与应用
【巩固练习】1、2
【学生阅读】
教后反思
这节课想通过化学小魔术情境创设等环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实验探究、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等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注重探究式教学,合作是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掌握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但是由于时间原因,可能会出现时间比较紧,学生会感到知识容量有点大,但这在实际的教学中也都是可以解决的。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