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下)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下)》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教与学互动设计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导语] 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哪些变化?溶液的温度是否也发生变化了?‎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一、预习导学 ‎1、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 ‎2、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这里食盐所起的作用是( )‎ A、与坚冰发生化学反应使之融化 ‎ B、使冰的熔点降低从而促使其融化 ‎ C、主要为了加大摩擦力防止人们滑倒 ‎ ‎ D、起消毒杀菌作用 通过预习,你对本节课内容有何疑问? ‎ ‎ ‎ 二、交流探究 合作探究一:物质溶于水时能量的变化 3‎ ‎1、问题讨论:物质溶于水时:‎ ‎①温度不变②温度升高③温度下降 水中加入的溶质分别是NaCl、NH4NO3、NaOH ‎2、交流:实验方案:将温度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温度并记录;向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读出温度计的刻度并记录。对另两种固体做同样的实验。‎ 溶解现象;用手触摸各烧杯外壁,NaCl溶液的烧杯无明显变化,盛NH4NO3溶液的烧杯较冷,盛NaOH溶液的烧杯壁较热。‎ ‎3、展示:结论:NaCl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NH4NO3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溶解时吸收热量;NaOH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溶解时放出热量。‎ ‎[引导学生思考]同样都是溶解过程,为什么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量?‎ ‎4、分析:溶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在水的作用之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被拆开,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给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此溶解过程向环境放出热量;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此溶解过程从环境吸收热量。‎ 三、精导精讲 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现象 综合效应 ‎ ‎ 水合:放热 放热:氢氧化钠 扩散:吸热 温度不变:氯化钠 ‎ 吸热:硝酸铵 四、运用提升 ‎1、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通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使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 B.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 C.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便于充分吸收 D.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 ‎2.如下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 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 3‎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蔗糖固体 D.氧化钙固体 五、课堂小结:溶解过程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分子的扩散,要吸热;另一种是溶质分子的水合,要放热。吸热、放热之差,表现为溶液温度的变化。‎ 六、课后反思:‎ 3‎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