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习目标
1.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了解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3.学会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自主探究
1.你知道什么叫噪声吗?
2.通过阅读课本内容你能完成下列练习吗?
在工厂里,噪声主要来源于 ,在公路上,噪声主要来源于 .
3.声音的等级是用 来表示的.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 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 减弱、在 减弱、在 减弱.
(阅读课本找到合适的词语完成填空)
合作探究
思考:作为学生,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当课堂纪律很好时,我们会对老师所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较为深刻;但是当某一节课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课堂纪律较差时,这节课的听讲效果也就特别差,好像对老师讲过的知识没有什么印象.这是为什么呢?
知识点一:噪声举例
1.工地机器的轰鸣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
2.在音乐厅听音乐;
3.入睡时有人放声歌唱.
问题:上述声音是否是噪声?应如何界定噪声?(阅读课本P42的相关内容.应明确:噪声应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两个角度来认识.)
知识点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阅读课本P43“小资料”,了解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的感觉.
通过阅读资料,你是否能感受到:噪声是我们人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给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我们要有环保意识及社会公德意识,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另外,在现代化都市中,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重大公害,因此减弱噪声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知识点三:噪声的控制
与第一节教材中相应知识进行联系:
在第一节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关于人耳听到声音所经过的物理过程:
(空气)的传播→引起神经反应而听到声音
联系这个物理过程,思考:针对上述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可以从哪几个环节减弱噪声?(阅读课本P44有关控制噪声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列举出生活中不同的噪声并提出减弱噪声的方案)
课堂检测
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噪声的音色差
B.乐音的音色好
3
C.乐音有时也可以成为噪声
D.噪声的音调高
2.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3.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
4.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5.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 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6.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7.“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1.物理学定义: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环保学定义: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以及对要听的声音有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机器轰鸣 汽车发动机及鸣笛
3.分贝 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 要听的声音
4.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音乐厅内听音乐是乐音,其他都是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凡是干扰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知识点三
3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接收.
课堂检测
1.C 解析:乐音也是可以成为噪声的,噪声的音色不一定差,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音色是发声体本身具有的一种特性,有的乐音的音色不一定好,选项B错误;噪声的振动频率有时也低,音调低,选项D错误.
2.A 解析:在校园周围植树,可以把噪声挡在校外,从而减小噪声的干扰,选项A正确;将教室的窗户打开,噪声更容易进入教室,会增加噪声的干扰,选项B错误;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装置,并不能减小噪声或阻断噪声,选项C错误;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虽然可以让噪声无法进入学生的耳朵,但是教师讲课的声音,也无法进入学生耳朵,选项D错误.
3.C 4.B 5.D 6.C 7.产生 传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