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四》精品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回顾拓展四》精品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ID:89133

大小:16.7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五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四》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就课内与课外的学习与活动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实现思维的碰撞,知道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别人,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被感动。    教学重点:    在学习和交流活动中受到写作和阅读方法的启示。    教学难点:    交流总结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引入主题    导入:同学们,在第四单元中,我们通过几篇感人的文章体会到了人间最真挚、最伟大的情感,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什么让我们能走进文本与作者一起激动、一起悲伤?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二、回顾旧知,分析对话    1、出示交流平台中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生自由读,说一说: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补充评议。    3、师生总结对话要点:    (1)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设身处地地想,入情入境地读。    (2)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4、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典型段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2)“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3)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5、谈话:表达感情的方法你还知道哪些?    6、小结:借景抒情、咏物抒情等。    三、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1、出示课前准备的感人的文章段落,引导学生分组有感情朗读。    2、学生汇报,谈一谈:这段话中哪一点最让你感动?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3、学生交流在课外书中发现的一些表达方法。    四、总结提高,提出要求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我们了解掌握一些好的写作方法,是为了在习作中更好地运用。希望同学们在习作中多加运用,在运用中体会这些写法的好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16个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    积累。    2、了解“程门立雪”这个典故,并练习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积累成语,并了解每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快速记住这些成语,并能运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朵奇葩。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相传,每一个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积累成语,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语言,还能让我们了解历史,通达事理。这节课我们就来积累一些成语,了解一个成语故事。    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中交流自己熟悉的成语以及成语的意思,然后试着给这些词语分类。    精卫填海: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来用“精卫填海”指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愚公移山: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儿就少一点儿,终有一天要凿平的。”借指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含辛茹苦:忍受种种辛苦。    任劳任怨:办事不辞劳苦,不计较别人的埋怨。    艰苦卓绝:艰苦到了极点。形容极其艰苦。    百折不挠:不管经受多少挫折,决不屈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刚毅。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很遥远。    肝胆相照:表示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风雨无阻:刮风下雨也阻挡不住,照常进行。泛指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均按原定计划照常进行。    坚贞不屈:形容有节操,坚定不变,绝不向恶势力屈服。    赤胆忠心:形容非常忠诚。    全心全意:只有一个念头,丝毫不夹杂其他念头,多表示很忠诚。    鞠躬尽瘁:表示小心谨慎,不辞劳苦,竭尽全力。    扶危济困: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冲锋陷阵:对敌人冲锋,深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非常勇敢。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集体评议。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成语,熟读成诵。    5、利用所学成语写一段话,比一比谁用上的成语多。    三、成语故事    1、导入:同学们,在刚刚的“日积月累”中看出大家积累的成语还真不少,有很多的成语背后还有很多有趣、感人的小故事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    2、(板书课题)程门立雪。    3、自由读故事,边读边思考:故事讲了谁的什么事?    4、同桌互说,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故事写的是杨时和游酢为了解决疑难问题,冒着大雪赶到程颐老师家,当时老师正在午睡,他们便站在门外等候,等老师醒来,他俩已成了雪人的故事。    5、再读故事,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杨时尊敬老师?想象一下,程颐醒来后看见门外的两位“雪人”,会说什么?    6、说一说班级里同学尊敬老师的事迹。    7、教师小结: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做向杨时那样的人,做一个尊敬老师的人。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朗读、积累关于永不放弃的相关成语。    3.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    教学重点:    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教学难点:    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以前学过的课文和课外作品,以供交流。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在学习小组里,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几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    形式A:小组内,从上述几方面按顺序逐一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B:每个小组,按上述几方面进行分配交流,小组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2.就本组课文学习,交流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    (1)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你知道有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谁愿意把你感受最深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获得这样的收获的?把你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别人也学到好方法,行吗?    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    注意: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觉得欠缺的地方,请大家帮助。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然后谈谈各自对这些成语的理解。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给成语分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正确使用这些成语。    2.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个成语,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3.请学生在摘抄本上,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    三、展示台    1.组织学生读课外阅读中令人感动的文章,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多分析归纳习作中的表达方法。    四、成语故事    1.阅读成语故事,想想讲了什么,成语的寓意是什么?    2.交流。    (1)故事讲了什么,“程门立雪”的寓意是什么?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分组讲讲你课外收集到的成语故事,然后把评出的故事大王推荐给全班同学。    4.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成语故事。    5.总结。    俗话说,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徜徉在成语故事里,品读着精妙的语言文字,感受着耐人寻味的寓意,让我们受益匪浅。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巩固学习本组课文的所得,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别人,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    2.积累16个成语。    3.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朗读对话,畅谈发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师:请学生们自由大声地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想想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对话。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发现?    3.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    教师将学生发言归纳为:    (1)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设身处地地想,入情入境地读。    (2)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要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选择典型的句段,朗读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    (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直接抒发感情。    (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儿子。(《桥》)——在故事的叙述中表达感情。    4.回忆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感情的?    5.还有哪些其他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给出实例体会,比如借景抒情,咏物抒情……    二、总结学法,课外拓展。    1.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听说大家在课外也收集了一些感人的文章,请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学生出示自己平时阅读时比较喜欢的文章),老师提两点建议:    (1)朗读文章时,要入情入境地读,用自己的朗读打动听者。    (2)听的同学要边听边思考: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动?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2.学生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朗读文章,学生交流听后的感受与体会。    第二课时    一、教学“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词语。    2.小组中交流哪些词语自己认识,让学生较快地从熟悉的成语中产生亲近感。    3.再读课文,按自己的方法把词语进行归类。    (1)比较适用于形容和平时代的精神。    (2)比较适用于形容战争时代的精神。    (3)比较适用于形容坚强意志的成语。    (4)比较适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语。    4.再次诵读。    5.开展“小组故事会”活动。    (1)自由选择文中的三个成语,讲述自己熟悉的历史名人或生活中的劳动者的故事。    (2)小组要评出“故事大王”,推荐参加全班“故事大王”比赛。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成语接龙游戏好吗?    2.看来同学们积累的成语还不少。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成语,都来源于生动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程门立雪。    3.齐读课题。注意“程”是后鼻音,“门”是前鼻音。    三、初读故事,概括。    1.自由读,思考: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用一两句话把“程门立雪”的故事说明白。    提示:用上“谁和谁”、“为了……”、“结果”、“后来,杨时成为……”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杨时和游酢为了解决疑难问题,冒着大雪赶到程颐门前,当时老师正在午睡,他们便站在门外等候,等老师醒来,他俩已成了雪人。)    3.想象程颐醒来后看见门外的两位“雪人”会说些什么?    四、总结延伸,课外拓展。    1.齐读第二段。    2.“程门立雪”现在多用来称赞什么精神?    3.速读全文,找出从哪些地方看出杨时尊敬老师?    4.全班畅谈班级中尊敬老师的典型事例。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好朋友听。    2.继续收集成语故事,与同学互相交流。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