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根据习作提示,明确习作的题材——一件感动的事,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听到的感人事件为内容进行习作,能把感人事件的经过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在习作的表达和修改过程中,感受到人世间的真、善、美。通过对事件的经过和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感动之情。 3、在习作中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通过修改,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点: 选择自己最感动的一件事来写,能通过完整的叙述和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在习作中能运用一些本组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图片,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口语交际中,大家一起分享了很多感人的故事,那些故事感人至深、动人心弦,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这节课,让我们把感动延续,把感动留住,用我们的笔记下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 2、板书:写令自己感动的事 二、明确要求,选材构思 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师:我们先来看看本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1)学生自读课本87页内容,了解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小组内说一说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3)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板书要点(课件出示)。 ①习作内容: a、你亲眼看到的一件感人至深的事。 b、你听别人讲述的感动的事情。 c、你亲身经历的、令你感动万分的事。 ②习作要求: a、通过感人的事例表达出人世间的真、善、美,要突出“感动”,将事情写具体。 b、事情叙述要完整,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刻画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感动、感激之情。 c、写完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换,看看能否感动他们。 2、选择材料。 分组交流素材。 (1)根据习作内容,小组交流在口语交际课上让自己感动的事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感人的事。 (2)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点拨并总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在生活中让我们感动的事真的很多,那就仔细回想一下,动手写一写,把你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事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可以写一些在口语交际课上讲过的事,可以写其他感人的事。只要是让人感动的事,只要用心去写、去感悟,就会写出感人的好文章。 三、思路引领,拟纲布局 1、展示例文。 例文: 那一刻,我哭了…… 感动,有很多种,有对一句关爱话语的感动,有对一个简单动作的感动,有对一个善意眼神的感动,也有对一个画面的感动…… 2008年的汶川地震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当然,我也不例外,每日关注救援情况。一天,在镜头上,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年轻的母亲,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身体被压得变形……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救援人员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救援的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边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的庇护,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给孩子做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这个时候的我,也已经是泪流满面,咸咸的泪水滑过脸庞,路过嘴角,落到地上…… 这就是人间最伟大的情——母爱!在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时,年轻的母亲将生的希望毅然决然地留给了自己的孩子,就是因为“我爱你”! 2、学生围绕例文讨论写法,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 3、写法借鉴。 (1)开头设疑法:文章的开头用排比的句式设疑“有对一句关爱话语的感动,有对一个简单动作的感动,有对一个善意眼神的感动,也有对一个画面的感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留下了悬念。 (2)叙事完整、具体,尤其是“感动”点,抓得很准。文章把事情的经过叙述得很具体,尤其是短信这个“感动点”抓得很准,达到了让自己和读者都感动的目的。 (3)真情表达:习作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怎么想的就怎么写,要真实。如例文的第2自然段这样写的:“这个时候的我,也已经是泪流满面,咸咸的泪水滑过脸庞,路过嘴角,落到地上……”这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 4、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习作内容拟提纲。 5、小组内交流讨论,完善提纲。 四、动笔表达,片段欣赏 1、学生动笔写文,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文题和“感动点”。 2、指生读一读写好的习作片段,集体评议。 第二课时 一、回忆旧知,谈话导入 导入:上节课我们在感动之中完成了一篇篇感人的习作,那么,现在你是否还记得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学生回答,互相补充。)这节课我们就依据这些要求,进一步来修改、完善我们的习作。 二、完善习作,自行修改 1、谈话:我们平时常用的修改方法有哪些? 2、学生汇报,互相补充,教师点拨:先整体,后部分,再到字里行间。 3、学生按习作要求及修改习作的方法,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小组交流,互批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同伴的习作,教师出示修改建议:事件是否完整、具体,是否突出“感动点”,是否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将感动之情表达出来。 2、选取有突出特点的习作,集体修改。 3、同桌修改习作。 四、欣赏习作,完善提高 1、将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段落读给大家听。 2、欣赏本次习作中的佳作,并让佳作的作者谈谈写作体会。 3、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习作,并将其誊写在作文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