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新闻两篇
一、教学目标
了解消息的特点,学习课文简明生动的语言;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检查生字词。
荻dí港 获huò得 锐不可当dāng 当dàng真 要塞sài阻塞sè
堵塞sè 歼jiān灭 阡qiān陌 纤xiān维 溃kuì退 匮kuì乏 馈kuì赠
2.学生介绍收集的有关渡江战役的资料。
【目标展示】
了解消息的特点,学习课文简明生动的语言;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
【导入新课】
师朗诵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师讲解:诗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就是著名的渡江战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 篇报道渡江战役的新闻。(板书课题。)
【新知研习】
(一)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阅读课文,找出文章的导语部分,分析主体部分的层次。
本文按消息的结构特点来写,标题、导语、主体,层次清楚,堪称典范。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句),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这一部分是导语。
第二部分(从"20日夜起"到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大意义。
这是主体部分,以具体的时间、地点、人数说明我军兵分三路渡江的情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渡江人
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到文末),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提问:这篇消息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的标题只有正题,没有引题、副题。这个标题明确、简练、突出,传递了全文最主要的信息。“百万大军”“横渡”的用语,表现了磅礴的气势,充满了胜利的豪情。
2.电头起什么作用?
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3.主体部分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为什幺将中路军与西路军放在一起写?先从中路军写起?
(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师生评价。)
5
本文除按时间顺序外,也按事件本身的特点安排结构顺序。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敌人的抵抗,均甚微弱,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却较为顽强,所以中路\西路放在一起先写,东路后写。而中路军渡江行动在前,西路军在后,况且新华社前已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因此先写中路军,后写西路军。
4.本文对西路军渡江情况进行了评论,评论分两方面,为何一略一详?分析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
⑴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挡。不言而喻。
⑵敌人拒绝签订和平协议。为了把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
【归纳总结】
详略得当,写法有同有异,是这篇新闻的主要特点。
中路军写得简略,西路军写得较详,除具有中路军所记的内容外,还记叙了我军占领南岸广大地区、进军方向以及敌军溃退的情节,分析了我军胜利的原因。东路军写得更详细,叙述战况基本上与西路军相同,同时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战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
【拓展实践】
揣摩语言的准确鲜明。
如叙述东路军的战果,对抵抗之敌,用"歼灭及击溃",对地区和要塞分别说"占领"和"控制";对长江是"封锁",对铁路线则用"切断"。
完成练习三(1)。
【预习指导】
预习《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比较两则消息的异同。
四、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主体:详述三路大军战斗经过
五、教学反思
22 新闻两篇 教案2
一、教学目标
进一步学习新闻的体裁特点。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
二、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学习新闻(消息)的体裁特点。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让学生上黑板书写,并检查学案完成情况。)
沧海桑(sāng)田 举世瞩(zhǔ)目 崭(zhǎn)新
总督(dū) 琛(chēn) 噙(qín)
金融(róng) 媒(méi)体
【目标展示】
进一步学习新闻的体裁特点。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导入新课】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离开了祖国一百多年的香港 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新闻,这则新闻就是报道这件激动人心振奋国威的事件的。(板书课题。)
【新知研习】
(一)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 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根据新闻的有关知识,请找出本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部分,想一想,主体部分重点讲了什幺?
4.拓宽思维,比较阅读。
要求:根据新闻特点,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两篇课文作较为全面地比较分析。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二)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根据新闻的有关知识,请找出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部分,想一想,主体部分 重点讲了什幺?
明确:标题浓缩了所要报道的事实,简洁明了,鲜明醒目,“中英香港政权交接 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是个主谓短语。隆重,即是盛大庄重。“隆重”一词与“政权交 接”的语体色彩一致,表明了交接仪式的氛围,体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是永载中华民族 史册的盛事。
导语:第l~5段,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
主体:第6~25段,具体叙述交接仪式举行的全过程。
查尔斯王子的讲话。
重点叙述降旗、升旗仪式。(特写。)
5
江泽民主席的讲话。(重点。)
结语:第26~29段,交代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国记者的人数。(作必要的交代,使报道事实完整。)
3.拓宽思维,比较阅读。
要求:根据新闻特点,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府交接仪 式在港隆重举行》这两篇课文作较为全面地比较分析。
明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及时鼓励,多肯定,在谈话中归纳出答案。)
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5.重点研讨课文第3—5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这是中华民族长期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②第4自然段中转引了江泽民主席讲话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③第5自然段中两个“传向”呼应上文的 一词,高度概括了在国内外的影响。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指出这个“瞬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②着重说明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
③举世瞩目。
【归纳总结】
结合课后练习三归纳:
新闻的语言讲究准确的表达内容,体会词语的准确性。
【拓展实践】
★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课后练习一、二)
1.这两则消息报道的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它们的重大意义吗?
2.消息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部分。比较两则消息,讨论问题:
(1)标题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2)导语在语言表述上有什么不同?
(3)主体部分各突出地叙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预习指导】
预习《荷》专题,阅读相关材料。
四、板书设计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5
导语: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两个“这是”,两个“传向”。
主体:叙述交接仪式的全过程。
结语:出席仪式的其他成员及各国记者人数。
(时效性 真实性 简明性)
五、教学反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