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精品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加入VIP免费下载

《装在套子里的人》精品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ID:89983

大小:14.6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教材分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新人教版必修5第一单元第二课,一篇精读文章。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把握主题,一是要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了解作者的意图,二是要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作用。此外,针对《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还要注意细节描写,体会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特色。 学情分析: 教材所面对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对小说的要素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准确的找到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对于主题的把握有一定的理解力,但是不够熟练,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也不够深刻,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一定分析人物的方法和对小说主题把握的方法。 二、【三维目标】 1.培养学生结合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2.学习本文的讽刺语言与作者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 3.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领悟到因循守旧的危害性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 1.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社会典型性,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2.思考小说主题,并联系实际扩展其丰富的内涵,认识因循守旧的危害性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3.揣摩作品语言的讽刺意味,体味契诃夫作品幽默,讽 刺夸张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 1.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准确深入把握小说主题。 2.幽默、讽刺的艺术手法。 五、【教学策略】 研读课文,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学重点,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契柯夫的著名小说。学习这篇小说,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进而揣摩作品语言的讽刺意味,最终通过学习,还要使学生认识到胆小保守的危害性。 七、【教学环节】 1、课堂导人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有一个装在套子中的人,他的“套子”是什么呢?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位特殊的人物 。 2、课堂讲授 (1)作者及背景介绍: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是俄国著名作家契河夫的代表作之一。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俄罗斯,沙皇政府实行专制统治,这种专制主义,剥夺控制了人们的自由,而且到处都有耳目,稍有越轨,就会遭到无情的迫害;但是,在当时,民主和自由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要求。 别里科夫这个形 象是作家以故乡塔于洛格初级学校的一个教员兼学监狄河诺夫为原型塑造的。契诃夫对黑暗的沙皇专制制度下的知识界做了长期的、深入细致的观察,把知识分子中的“狄河诺夫”们的思想性格和习惯集中起来进行艺术概括,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史上少见的典型形象。 (2)整体感知作品,了解故事情节,说说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4自然段):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惯和思想性格。  第二部分(5一倒数第3自然段):写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的恋爱及最后失败。(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第三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写别里科夫之死。埋葬了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别里科夫”。 (3)带着问题分析课文 提问:细读第一部分,讨论文中写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学生默读,找出关键词语,然后展开讨论。) 明确: 生活方面的“套子”(有形的): ①衣着打扮:晴天穿雨鞋和棉大衣、带雨伞;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耳朵眼。 ②生活习惯:把雨伞、表、削铅笔的小刀等统统装在套子里;一坐上马车,总要支起车篷;睡觉蒙头;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 思想方面的“套子”(无形的): 喜欢歌颂过去;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 ;只相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 装在套中的原因 : 别里科夫之所以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是因为他顽固地维护旧制度旧秩序,害怕和反对一切新生的进步的事物,因循守旧,保守反动。 提问;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辖制全城呢? 明确: 他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 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旧秩序。他自觉地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跟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也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也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能够辖制全城。 4、课堂活动 1、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 2、同学们讨论划分出这一部分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明确] 第二部分:写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的婚事。 开端(从“可是”到“就讨厌他”):结识华连卡 发展(从“现在”到“回家去了”):漫画、骑车事件 高潮(从“第二天”到“哈哈哈”):与柯瓦连科争吵 结局(从“这响亮”到“从此再也没起过床):恋爱最后失败 提问:作家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写别里科夫的婚事,初看起来,好像与前文连接不紧,这一故事情节的设置妙在何处?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 作家把他的主人公放在婚事的面前加以描绘和议论,对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本质,对于突出和深化作品的主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就连“结婚”的义务和责任“别里科夫”都不敢承担了!”甚至连“求婚”“允婚”的勇气都没有了!在别里科夫枯竭了的心灵里,连“该结婚”的念头也产生不出来了!至于真正的爱情,那就更是别里科夫所无法理解的。仅仅是一个“该结婚”的念头就弄得他一命呜呼了。——这就有力地突出了别里科夫的性格。在这里,作家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是意味深长的。别里科夫跟真正的爱情是无缘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契诃夫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多么深入细致,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真实。 提问:总结别里科夫这一形象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 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他的“套子”就是沙皇 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一切陈规陋习。他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凡是违背法令,不合常规的事,都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他认为自己有责任用套子去约束别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其一“套中 人”其本质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产物, 小说描写的社会环境,代表了两股历史潮流:专制主义的潮流和民主自由的潮流。在民主自由的新潮流面前,专制主义显得更加反动,别里科夫为专制主义所辖制,又辖制他人,遏制着民主自由潮流的发展;其二“别里科夫”又代表沙皇专制统治的 社会基础,他把沙皇政府的一切看作是天经地义的,把沙皇的政令当作评价是非的标准。他还以教育者自居,管得很宽,唯恐别人出乱子,认为自己有责任向别人进忠告。这样他把整个中学乃至全城辖制了整整十五年。别里科夫之类的套中人是一种社会现象,这类人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一种社会基础,他们实际上充当了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犬;其三“别里科夫”既是令人畏惧的人物,又是弱不禁风的可怜虫,他狐假虎威,辖制着整个中学,辖制着全城。但是他又是如此虚弱,尽管他把一切都藏在套子里,自以为“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正人君子”,但是他还是惶惶不可终日,战战兢兢,六神不安,他丧失了一切生活之乐趣,成为一具活僵尸。 总之“别里科夫”是一个完全漫画化了的象征性形象,又是一个 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作家把别里科夫写成一个怪物,“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连睡觉也藏在套子里。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怪人。作家把别里科夫完全漫画化了,显 示他的套子何等荒诞,他唯沙皇意志是从,没有丝毫主见。他也曾恋爱,而且差点结了婚。他也有自尊心,遭到柯瓦连科的训斥,他心慌意乱;被华连卡大笑,他无地自容,以致一命呜呼。他有他的思想感情,他有他的个性气质,他有他的生活逻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提问:本文在语言方面的特色 〔先由学生概括归纳,然后教师明确 。〕 〔明确〕 契河夫是幽默讽刺大师,《装在套子里的人》表现出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 1.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造成幽默讽刺效果。 描写套中人的外貌,就竭尽夸张之能事,特别是“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还要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你看,简直是个神经病,荒唐、滑观可笑。这是艺术的夸张变形,然而正符合套中人的本质特征,因而具有辛辣的讽刺效果。 小说写一个促狭鬼画的一张漫画,“画着别里科夫打了雨伞,穿了雨鞋,卷起裤腿,正在走路,臂弯里挽着华连卡”,使得别里科夫的形象更加滑稽可笑。 此外,写他睡觉时的惊恐,写他滚到楼下安然无恙,而响亮清脆的几声“哈哈哈”却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都是够夸张的,够幽默的。 2.荒谬绝伦的言论和一本正经的口吻,构成强烈的讽刺。 例如别里科夫正儿八经地对何瓦连科说的一段话,判断是荒诞的判断,推理是荒唐的推理,但在别里科夫看来却是理所当然,而且出于善意,声称“忠告”。荒谬的言论与一本正经的口吻,构成强烈的反差,加强了讽刺力量,令人捧腹大笑。 3.将套中人与新派人物联系起来,造成幽默讽刺的效果。 柯瓦连科与华连卡很新潮,把套中人跟他们联系起来,幽默讽刺就掀起高潮。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恋爱,两个根本不般配的人却凑到了一块儿,是奇事一桩;这边骑自行车兴高采烈,那边脸色却从发青变成发白;这边诚恳忠告却是满嘴荒唐,那边毫不领教,严词斥责,把别里科夫推下楼梯,这边一脸尴尬, 那边纵声大笑;凡此种种,都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讽刺画。 5、课堂小结 最后一部分是写埋葬了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说明只要沙皇专制制度存在,就有别里科夫的存在。要消灭这种装在套子里的胆小保守的人,就要消灭适合他们生存的那种制度。任何一个时代,胆小、保守是要不得的,应该勇于开拓创新,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潮流,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通过上面问题,明确胆小保守的危害性及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6、布置作业 根据本文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 生活方面(有形的套子)   衣着 打扮  生活习惯 思想方面(无形的套子)   歌颂过去  躲避生活  信守死板  扼杀一切新思想 结果        因循守旧 畏首畏尾 保 守反动 【教学反思】 本文篇幅较长,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读完一遍有可能就感到索然乏味,但是却不能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如何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并挖掘其现实意义,就成为本节课教学中的重点,从内容上,以探讨人物形象为主线,由点及面,由浅入深,有人物到主题 。从能力上,以生为本,重在让学生养成自己的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中学生虽然粗略地领略了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但我感觉学生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学生通过本文学习在分析总结能力方面有一定提升,但对于文章本质的认识和现实意义还是把握的不够深入。 课堂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尤其是在师生碰撞的动态过程中,具有不可预料性,但是我也坚信未来的路还很长,只要有追求,理想就会实现。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