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滕王阁序》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ID:90028

大小:20.3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3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理解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2.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 优美的语言。 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通读教材,理解文本内容。 2.阅读导学案:了解相关内容,完成导学案。 预学案 一. 知识链接 1.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名楼诗作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3.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4.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5.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二.朗读指导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要注意朗读的节奏: (1)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2)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孟学士/之词宗;王将军/之武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 (3)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阅读全文,完成以下自学题目。 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崇阿(    )   骇瞩(     )  天高地迥(  )  云销雨霁(     )   盛筵(  )  梓泽(  ) 2.通假字:云销雨霁(销,通“消”。) 3.一词多义 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全,都)   潦水尽而寒潭清(没,干) 则智者尽其谋(竭尽,全部用出) 聊乘化以归尽(完,尽头) 怀 怀帝阍而不见(动词,想念) 有怀投笔(名词,心思)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揣着) 怀敌附远《论积贮疏》(动词,安抚) 舍 舍簪笏于百龄(动词,舍弃) 至舍四肢强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名词,客舍、住所)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动词,筑舍定居) 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战》(量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崤之战》(动词,释放) 临 临别赠言(副词,将要) 临帝子之长洲(动词,来到,面对) 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劝学》(动词,俯视,从高处向低处看) 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动词,走近) 引 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恭疏短引(名词,序) 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4.古今异义 (1)俨骖騑于上路(上路:古义,在,是。今义,走上路程。) (2)穷且益坚(穷:古义,困厄,处境艰难。今义,没有钱,穷困。) (3)所赖君子见机(见机: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看机会,看形式。) (4)盛宴难再(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5.词类活用 (1)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形容词作动词,全都是。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钟、鼎:名词作状语,用钟、用鼎。) (3)梓泽丘墟(丘墟:名词作动词,变成丘墟。) 6.特殊句式 (1)纤歌凝而白云遏(遏,表被动。) (2)奏流水以何惭(宾语前置) 7.成语积累 1、【物华天宝】华:精华。宝:宝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灵:特别好。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座:座位。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腾:腾越。起:起舞。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6、【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最早见于《史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8、【响遏行云】遏:阻止。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最早见于《列子 汤问》。  9、【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 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汉书 马援传》。  14、【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出处是《庄子 外物》。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出处是《后汉书 冯异传》。  1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18、【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 班超传》。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出处是《列子 汤问》。  20、【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1、【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8.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扣“洪府”,叙宾主之美,述盛况——  地势雄伟、物产珍异、 人才杰出、宾主尊贵。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绘山川美景—— 楼阁壮丽、山川胜景, 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第三部分(4、5):扣“饯”,谢宴会盛况,书人生感慨—— 宴会胜况,人生遇合, 借古勉今,穷且益坚。 第四部分(6、7):扣“别”,自述遭际,谢主引宾——  知己难遇,盛宴难再 怀才不遇,不甘沉沦。 导学案 一、阅读第一部分完成以下探究: 1.作者是如何写人才俊美的,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2.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二、阅读第二部分完成以下探究: 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你最喜欢哪些句子?找出来,并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2.这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明确: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例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朦胧秋景,给人以天衣无缝、妙和无垠之感。 3. 翻译并赏析名句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翻译: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 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人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翻译: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赏析: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总结: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 “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三、阅读第三、四部分完成以下探究: 1.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事典),有的是前人文句(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如文中的“人杰地灵”、“高朋满座”、 “老当益壮”等成语,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读这些成语,你又有什么感慨呢?请就文中的一个或两个成语发表自己的感想。 2. 如何理解“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思想意义? 明确: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就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 3.探讨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自述际遇,述说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与抑郁,并感叹盛宴难再。 四、探究写作特色:分析此文在写景和语言上的特点。 1、《滕王阁序》写景“四美” 《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1)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2)远近变化之美。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作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3)上下浑成之美。“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4)虚实相衬之美。“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5)情景交融。 作者善于铺叙,抒情写景,以景写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登上滕王高阁,把酒临风,“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远山近水,既有晚秋飘零的寒意,又有日薄西山的美景,以此总结秋意,概括而形象,诗意浓郁。“落霞”与“秋水”句中,清澈的秋水,霭霭的暮色,缀上红彤彤的“落霞”,给这幅清淡素雅的山水画添上了几笔彩色。在这旷远的山川间又响起了“唱晚”的渔歌和“惊寒”的雁鸣,形成了一幅富庶太平的人间图画。读者也恍如走进这画中,为恬淡优美的景色所陶醉。面对“四美”,作者越发感到自己的落魄失意;宴饮的热烈、众人的欢欣更衬托他内心的窘迫、孤寂。文章就是这样很自然地由写景转入抒情议论,景物描写很好地铺垫出感情的抒发,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 语言特色: (1)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的开始或转折。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四六句或六四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分。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顿。这样,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转。 (2)骈俪藻饰,辞采华美 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之意,骈俪就是使用对偶句,是骈文的共同特点,但这篇序文尤为突出。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间,平节与仄节相对。下面举几个句式。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为:平平仄仄,仄仄仄(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仄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对偶句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 藻饰是指运用色彩浓艳、华丽典雅的词语,来装饰文句。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清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使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 (3)运用典故,简练含蓄 用典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五、作业 1.背诵第二、三段。 2.做《长江作业本》。 3.扩展语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00字左右)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