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学习导言】
亲情本是血浓于水的关系 ,给人以关爱和温馨。然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却把我们带到了19世纪后半 叶的法国社会,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小市民的生活,体验当时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让我们随大师一 起,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线索,赏析人物性格特征。
课前尝试:读读课文、读读资料、抄抄写写、想想写写、评改订正
【读读课文】
我把课文读了( )遍,读通了课文。
【读读资料】
1.莫泊桑,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品有《羊脂球》、《项链》、《漂亮朋友》、《一生》等。本文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8226;亨利合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作品重视结构的布局,行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巧妙真实,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学法指导:
欣赏小说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赏析情节;二是评价人物;三是品味语言;四是赏析技巧。
【抄抄写写】
读一读,查一查,写一写(每词写三遍),并给加点字注音。
拮据( )( ) 栈桥( ) 阔绰( ) 煞白( )
牡蛎( )( ) 褴褛( )( ) 别墅( ) 狼狈( )
【想想写写】
1.小说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认为______是本文的主人公,我的理由是
2.读完文章后,我的感悟是:
【读读说说】
初读——把握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我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复述时应注意在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各个阶段人物的不同表现。)
2.这个故事让我感慨良多,学会了很多,我将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和同桌进行交流。
【读读理理】
品读——理清情节
1.课文中出现了众多人物,谁应该是本文的主人公?把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和同桌交流一下。
2.读完课文,我发现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完全不同,单是对于勒的称呼就五花八门,
① 从文中划出这些不同的称呼,想一想,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来变去的原因是什么?其中不变的又是什么?对此我们该作何评价?(和组内成员讨论,把自己小组的评价总结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② 如果从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叔叔的态度看,课文的情节可以这样简单概括:
菲利普夫妇: 盼于勒——( )于勒——( )于勒——( )于勒
3.再读课文后,我试着从于勒叔叔的遭遇这个角度来概括 情节:
于勒: 挥霍家产——( )——( )
第二课时
【学习导言】
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和于 勒,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更突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作为目击者的“我”,目睹了这样残酷 的现实,又该作何感想呢?让我们深入探究课文,体会叙事者“我”的内心感受,评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和写作意图。
课前尝试:读读填填、做做练练、评改订正
【读读填填】
于勒这个人物,成就了这篇小说,值得细说。熟读课文后,试着填写下表。
“我”的叔叔履历表
姓 名 原籍
家庭关系
主要经历
人物形象鉴定
【做做练练】
1.《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 国著名小说家 。本文选自短篇小说集《 》。作者与俄国的 和美国的 并称为“ ”。
2.画线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B.她的吃法很文雅。
C.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D.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 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B.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C.我父亲好象不安起来。
D.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
【读读品品】
跳读——赏析人物形象
1.朗读“赞于勒”“遇于勒”两部分,读出人物的身份和口吻。(可分角色朗读,请老师和同学评价)
2.在文中划出表现描写菲利普夫妇性格特征的语句,概括这夫妇俩性格特点 的异同点。
母亲:
父亲:
性格共同点:
【读读评评】
研读——探究小说标题
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而小说的标题却是《我的叔叔于勒》,想一想,这是从谁的口气出发的称呼?用第一人称写有什么好处 ?
赏读——评析小说手法
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环境点染方面都很有特点,试着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进行深入赏析。
【想想写写】
思读——揣摩写作意图
想一想,这篇小说表现的主题。(交流后,记下同学们的观点)
1.完成作业本P36—37,第7—12题。
2.放飞想象:
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的是发了大财的于勒,或者于勒在卖牡蛎时认出了哥哥菲利普,前来相认,会是怎样的情形呢?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作者运用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写一个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