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ID:93655

大小:161.44 KB

页数:84页

时间:2019-09-1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 1.草原 【教学目标】 1.会写 8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 自然段。 3.理清课文行文思路,借助文中语言文字的描述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 景。 4.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热爱草 原和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文中语言文字的描述展开想象,感受草原之美,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播放关于草原的歌曲)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们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受 呢?谁能谈一谈草原在你心中的印象?(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自由交流) 当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 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去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二、自主学习,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弄懂词义。(教师重点指导“勾勒、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的意思。) 2.再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1)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小结:作者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作者感受到了 一种境界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主人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用“蒙汉情深何忍 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来收束全文。 (板书:初到草原——远迎客人——热情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 (2)作者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印象,可与读此文之前对 草原的印象进行对比并探讨。)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老舍初到草原时的感受是独特的,指名读课文的第 1 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 写草原之美的?画出优美的词句,印象深刻的地方可以作上批注。 2.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 下语句: (1)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①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②“茫茫”是什么意思?老舍先生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写出了草原什么样的特点 呢?(广阔) (2)课件出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①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②“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而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 说说“渲染”和“勾勒”分别是什么意思吗?(渲染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 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勾勒是用线条画出轮廓。) ③轻声读读这句话,想象“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课件出示:这种境界……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是什么“使人惊叹”?又是什么“叫人舒服”?你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②“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课件出示:在这境界里……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②你认为草原还有哪些乐趣? 这句话里的“绿毯”指的是,“白色的大花”指的是。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的情景。 四、视频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了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 想看一看吗?(播放有关草原的视频资料,自由交流感受)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 3.试着背诵第 1 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作者围绕草原写了哪两部分的内容吗?(草原的景色美,草原的 人情美。)(欣赏草原风光图)师: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现在我们就走 进草原,走进蒙古包,去了解那里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之“大” 1.作者初入草原,欣赏了草原美丽的风光,还感受到了草原的另一个特点。请你快速浏览第 2 自然段,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的特点。(大) 2.品读句子。 课件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1)理解“洒脱”一词。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人情之美 1.师: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 让我们跟作者一道,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族同胞。 2.自由朗读课文第 2~5 自然段,边读边想:蒙古族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要你用一个 词语来概括,你会用哪个词?(热情好客) 3.指名读,思考: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4.交流讨论。 出示句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1)(出示图片,体会“襟飘带舞”一词)师:瞧,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身着盛装,骑着 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写法: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出示句 2:太阳已经偏西……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3)师:蒙古族人民热情款待远方的客人,与客人一起联欢,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太阳已经 偏西,可是谁也不肯走。这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4)体会句意: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 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5)师: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也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文中从迎客、款待、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 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四、总结全文,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景色美和蒙古 族人民欢迎客人、款待客人、热情欢腾的人情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本文在写作中成功地运用了情景交融法,作者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 情。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使文章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与景融为一体。 【教学板书】1.草原 草原景色美 天空:明朗 空气:清鲜 草地:一碧千里 人情美 远迎客人、热情相见 盛情款待、联欢话别 2.丁香结 【教学目标】 1.会写 13 个生字。识记本课要掌握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中心。 3.品读优美句子,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培养学生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 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从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3.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学生以豁达的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课件出示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 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丁香结》, 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作者简介。 宗璞,1928 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 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 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中篇小说《三生石》。《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 优秀短篇小说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自学字词。(1)出示自学提示。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学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学。 3.交流学习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2)学写字词,师指导书写。学生练写,个别展示。集体评议。 (3)理解词语。 幽雅:幽静而雅致。 笨拙: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 单薄:指身体瘦弱;不强壮。 愁怨:忧愁怨恨。 断断续续:不连续的。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答,全班交流) 小结:《丁香结》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 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了“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 的人生感悟。从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 感悟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 3.理清文章脉络。 思考: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描写了 丁香花。(主要写丁香花样貌。) 第二部分(第 4~6 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浮想联翩描写了 丁香花。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意义深远,告诉读者要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主要写 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四、总结感悟 1.师: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从多个角度 展现了丁香花的形象,丰富了丁香花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香花。这是一篇 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指名交流自己喜欢的原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课,设疑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宗璞领略了丁香花的美丽,丁香花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里。 那么,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样描写丁香花的?又赋予了丁香花什么样的情感 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二、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 1~3 自然段。 2.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里的丁香花,各是怎样的?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3.全班交流。 小结:第 1 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第 2 自然段描写的是校园里的丁香花,第 3 自然段描写的是“我”住的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4.重点句子分析。(课件出示) (1)有的宅院里……还要回头望。(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丁香花呈现的样貌,“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突出了丁 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人。 (2)月光下白的潇洒……这是丁香。 这句话描写了丁香花的颜色、仪态风姿和气味。正是因为丁香花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在夜 色中也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檐前积雪”指的是什么?(丁香花)“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说明香气浓郁。)为什么 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单个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 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夺目。) 5.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指名答) 小结:(1)形状(视觉),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2)颜色(视觉),紫色、白色; (3)气味(嗅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6.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结合课文,圈画出关键词,总结归纳) 小结:灵动幽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思考:在这部分中,哪些是作者对丁香花的具体描写?哪些是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指名读第 4~6 自然段,全班交流感受) 2.研读第 4 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 (1)师:雨中的丁香是怎样的?(指名答) (2)师:在这几句话中,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格外妩媚)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 现雨中的丁香?(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雨中的丁香色彩仿 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3)思考: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 (课件出示“阅读链接”,指名交流) 示例:“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把花蕾丛生的丁香比喻为人的忧愁,丁香在古人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3.研读第 5 自然段,思考: (1)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齐读,指名交流) 明确:丁香结本义指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象征意义是指人生中不顺 心的事(愁怨)。本文中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 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2)作者赏花多年,为什么今年突然明白了丁香结的内涵?(雨后赏花的触动) 补充介绍:作者自身经历的感悟。(经受病痛折磨。) 4.研读第 6 自然段。 (1)默读第 6 自然段,思考:作者对丁香结是什么态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小组讨论,全 班交流) 小结:古人寄托在丁香结里的情感是愁思,是愁怨,这从“阅读链接”中的诗句中可以体会到。而 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 “丁香结”全新的艺术 境界。 (2)思考:“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这 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指名读、齐读,同桌讨论) 小结: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永远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 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加灿烂。 (3)师: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学完了课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中的挫折和不幸?(学 生自由发言) (4)全班齐读第 6 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教师总结: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多少年 了,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然而,一次雨中的 偶然发现,给了作者新的感悟——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然而,正是这解不完 的结,才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挑战,充满了乐趣。这正是我们要找的答案。 2.揭示主题。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不顺心的事是经常的,我们应该正视 这些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生命既需要 春光无限的阳春,需要幽雅甜香的丁香;同时,也需要细雨中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教学板书】 2.丁香结 赏花:色彩、气味、形状 悟花:“结”乃常态,坦然面对 3.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 1.会写 3 个生字,能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情感和古诗词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领略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宿建德江》。(板书:宿建德江。齐读课题) 这首诗是孟浩然为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漫游吴越时写下的。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速度) 2.指名读,正音。 3.自由读古诗。(教师强调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三、理解诗意,质疑问难 1.师:平时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一般有哪些方法?(学生自由说一说,如多读、边看插图边想象、借 助注释、查阅工具书、与别人交流等。) 2.师:这些方法都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意。如果有不懂的 地方,请打上小问号。开始吧!(自学) 3.师:同学们都读懂了哪些诗句?把你读懂的地方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尝试理解诗意。(学生汇 报。) 4.质疑问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野旷天低树”“愁新”“月近人”。) 5.出示图片,理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师:同学们,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 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这幅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孤独、沧桑、 凄凉。)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融入到诗的字里行间。 7.讨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教师板书,齐读。 四、入境悟情,体验升华 师:“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诗人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你是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 来的?(客)“客”是指谁?(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的他正身处异乡。诗人孑然独身漫游他乡,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不免顿生愁绪,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指名 读)教师指导:读出思亲之愁、寂寞之愁和思乡之愁。 此时,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 的情景,然而,这里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五、全诗回读,情感回顾 让我们再读读古诗,体会诗人愁肠百转的孤独与寂寞。下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孟浩然的其他诗 作,互相传诵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有人说夏季的天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就乌云滚滚,大雨倾盆,有 时雨还在下着,太阳就出来了。这就是夏天的阵雨的特点。 2.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古诗,看看他是如何写夏日里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 书课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写诗的时间、地点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诗。) 二、初读释疑,理解诗意 (一)熟读古诗,读准字音。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翻墨:指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跳珠:指跳动的水珠。诗中指雨点大,杂乱无序。 3.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小声跟读。 4.比赛朗读古诗。(指名读、男女生分组赛读。) (二)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1.指名读诗题。(教师强调读准朗读节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师:如何理解诗题?(这首诗是在望湖楼酒醉之后所作。) 这个“醉”有似醉非醉之意。 3.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由交流。 三、咬文嚼字,感悟诗境美 1.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一场雨的特点,思考: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个 特点能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未遮山”“忽吹散”“水如天”等)2.师: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有什么好处? (“黑云翻墨”“白雨跳珠”“水如天”。比喻恰当,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感,逼真可感。) 3.师:这首诗除了运用比喻,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仗:“黑云”对“白雨”,“翻墨”对“跳珠”,“未遮山”对“乱入船”。) 四、激发兴趣,吟读成诵 1.(课件出示)教师指导朗读。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齐读古诗。(注意朗读节奏) 3.同桌互读,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词人简介。(出示词人辛弃疾的介绍) 2.我们还学过他的哪首词?(《清平乐·村居》)能背出来吗?(指名背诵) 3.上节课我们跟随苏轼去西湖游玩了一番,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辛弃疾去欣赏黄沙岭的风光吧。(板 书课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齐读。 (2)要把这首词读好,要注意什么?(停顿和重音)(课件出示字词) 3.自由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如果能自己把每句话的意思弄懂,那就更棒了。 三、再读课文,理解词意 1.默读词句。师: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如借助注释、看图、单音变双音字、调换顺序、 补充词语等)有疑问、不懂的地方标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1)指名说词语的意思。(课件出示重点词语意思) (2)指名说句子意思。(课件出示句子意思)4.重点指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是谁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它会说些什么呢?又是谁“听取蛙声一片”? (2)讨论:这句话该如何解释? 四、感悟词情 1.思考,指名回答: (1)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夏季;鸣蝉、稻花香、蛙声。) (2)词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 2.指导朗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心体会作者情感。用“/”标出停顿,用“·”标出重音。 (2)按照停顿和重音的提示,指名读,尝试背诵,师生评议。 五、总结拓展 1.多么迷人的景色啊,齐读。(配乐师生合作串读) 2.积累其他田园诗或辛弃疾的其他词。 3.把这幅美景画下来,做成诗配画。 【教学板书】 3.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移、泊、旷、低、近 孤寂、愁闷、思乡、旅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雨前:黑云未遮山 雨中:跳珠乱入船 雨后:景色水如天 句句写景 句句含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景:以动衬静(迷人)热爱大自然 情:说丰年(喜悦)关心人民生活 4. * 花之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的丰富的哲理。 3.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象,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4.感受花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花渴饮朝露、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理解作者笔下的花的形象。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主学习 在诗人笔下花有生命,有灵气,充满了智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 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感受作者那颗敏感而多情的心,进而体会花 的精神。(板书课题:花之歌。齐读课题) 1.作者简介: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2.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交流学习情况,教师适时指导。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简要说一说作者将花比作什么。(学生讨论后 发言) (提示: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 冠冕以及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2.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找出文中体现奇特想象的句子。(学生自由 说一说) 3.分小组讨论: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小组派代表交流) 预设:(赏析句子)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 三、细读品析 ,合作探究 1.师:同学们齐读课文第 1~3 自然段。思考:作者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和“诸元素之女”, 共同暗示了一个什么样的自然现象?(花在自然界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 2.思考: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学生合作交流后发言)3.指名朗读最后一段,思考:最后一段中“这些哲理”指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些哲理的?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体现了花的精神品质。) 4.师:在这首为花儿唱的赞歌里,花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小结:花儿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它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 四、课堂小结 纪伯伦的《花之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 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花之歌》 里,花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理 想追求和信念。 五、拓展延伸 1.仿写句子,要求写出一定的哲理内涵。例:花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花是婚礼的冠冕,花是生 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2.教师向学生推荐纪伯伦《组歌》中的其他四首:《美之歌》《幸福之歌》《浪之歌》《雨之歌》。 【教学板书】 4*花之歌 花的形象:奉献者和使者 花的精神:渴饮朝露,向往光明, 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能够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鉴赏文学作品。 2.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体会其应用上的妙处。 3.说说句子中分号的作用,掌握分号的具体用法。 4.积累并背诵《过故人庄》,体会诗歌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2.体会排比句的好处,掌握句子中分号的用法。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针对两篇类似的文章,同学们有没有好的阅读方法?另外,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特点与好处、 分号该如何使用等,都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逐一进行交流。 二、交流反馈 1.师:阅读文章时,在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还要能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那么,具体有哪些方法呢? 明确: (1)阅读的时候,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比如,阅读《丁香结》。通过阅读, 我们了解到课文写了丁香花的颜色、样子和气味,这时候,可以联想我们自己在生活中见到其 他植物,如桂花、梅花、栀子花,它们都是什么颜色,有什么气味。 (2)也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联想。比如阅读老舍的《草原》,我们可以想到老舍的其他 作品,或者其他作家写草原的作品;读懂了文中主客聚会的欢快场景,可以联想到如果自己置 身于这个场景中会怎样;等等。 2.教师小结:阅读的时候,既要读进去,又要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 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3.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所读的文章想开去的例子,教师总结。 三、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文中排比句)师:读一读排比句,体会排比句的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自由交流) 2.从课外阅读中找出一两个精彩的排比句进行赏析,体会排比句的好处。 明确: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 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用排比来抒情, 节奏和谐,显得感情充沛;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师:说说分号的用法。 明确:下列几种情况使用分号:①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 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②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 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③句 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注意,排比 句不是一定要用分号隔开。 4.(课件出示路牌标志)师:在路上行走时或者坐车到异地时,你注意过路牌吗? 如果路牌上有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借助拼音认识地名。 明确:每一条路都有路牌,上面有路的汉字名称,汉字下面是路名的拼音大写,声母和 韵母均大写,但无声调。我们可以借助拼音认识路名,除此之外,路牌上还有指示方向的箭头, 这样,我们通过看路牌就可以辨识方向了。 当然,公路上还有一种路牌,当距离某一个地点还有比较长的路程时,通常以千米作单位, 千米也叫公里,用来告诉我们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地名也是汉字和拼音大写相结合的形式。 教师小结:正确认识路牌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辨识方向。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可以像路牌那 样,用拼音拼写你的名字吗?(学生自由交流)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过故人庄》,教师指导朗读。 2.齐读,要求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理解古诗《过故人庄》。 (1)借助资料,用自己的话试着翻译诗句。 (2)小组成员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检查交流。(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对古诗主题思想的理解。 4.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第二单元教案 5.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会写 3 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掌握七言律诗的体裁特点,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4.了解诗歌语言的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5.了解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长征 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吗?你们知道哪些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故事? (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结合“资料袋”内容,教师简单介绍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背景知识。 3.师:毛主席在长征途中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今天让我们跟随毛主席一起走 进《七律·长征》。(板书课题) 二、自学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学习要求。(1)自由朗读诗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生字的书写规则。 (3)根据注释或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分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学成果。 三、细读诗歌,理解诗意 1.教师指导:读每一句诗时,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 2.再读诗句,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 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 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 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 的山崖,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十三根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 江面上,让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 山,从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3.朗读全诗。 四、指导朗读,总结全诗 1.教师指导: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 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指导朗读:教师先范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学生练 习,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3.师总结:这首《七律·长征》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向我们展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 途中的一幅幅图画。下节课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烘托氛围 1.课件播放歌曲《七律长征》,学生仔细欣赏。 2.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歌写于 1935 年 10 月,当时长征 即将结束。回顾长征途中红军战胜的艰难险阻,毛主席挥毫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 篇。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领会诗歌所饱含的精神气概。二、诵读诗歌,整体感悟 1.指名朗诵《七律·长征》边读边思考:全诗是围绕哪一句写的?(第一句) 2.学生自由举手朗读第一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齐读第一句,你从中体会出红军的什么精神?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红军 的精神的? (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从“只等闲”一词中体会出来的。) 过渡:我们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呢?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体 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精读诗歌,体会感情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学 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研读诗句,体会诗句饱含的感情。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师: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红军长征艰难?(万水千山,远征难) ②师:你又从哪里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难呢?(只等闲) ③指名读,齐读。 ④教师小结:这句诗高度概括了红军战士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 中所表现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 命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给全诗奠定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师:这句诗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长征艰难?(指名答) ②师:红军战士们害怕吗?(自由答)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的不怕难呢?(腾细浪、 走泥丸) ③思考: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翻腾的细浪、滚动的泥丸,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④小结:这句诗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先具体写山。这样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 正是为了反衬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师:这句诗中,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云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课件出示泸定桥图片)教师简要介绍泸定桥。 ③师:你又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困难呢?(暖) ④教师引导:金沙江,大渡河,这一暖一寒,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男女生互读) ⑤小结:这句诗是写水,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 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师: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千里雪) ②师:那你又是怎么感受到红军战士的“只等闲”呢?(喜) ③默读诗歌。思考: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喜”?“更喜”指什么?(翻过雪山,就 迎来了长征的胜利。齐读) ④小结: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二字,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 其艰苦的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又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队伍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四、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1.师: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明确:五幅“征难图”——越五岭、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 雪。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景和事例的描述,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 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2.小结诗歌主题:本诗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 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拥有无比顽强的生命 力和战斗力。 五、总结拓展 伟大的长征虽然早已结束,但红军的英雄形象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课后请同学们阅 读毛主席的另外一首歌颂长征的词《忆秦娥·娄山关》。 【教学板书】 5.七律·长征 远征难→只等闲(总起) 万水千山→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分述) 三军过后→尽开颜(总结) (藐视困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会写 15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等词 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五壮士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的大 无畏精神。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2.体会五壮士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狼牙山风景图)师:同学们,这是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风景区。在这里, 有一座特别的建筑,狼牙山壮士纪念塔,它记录着五位英雄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一起学 习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一起去认识这五位英雄。(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扫清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根据自学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规范书写,注重积累。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标出不理解的语句,与大家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2)认清字形,规范书写。 三、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五壮士”是哪 五个人?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 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五壮士” 是指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2.再次默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每一部分的意思是什么?(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3.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六班五位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第 3 自然段):五位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 4、5 自然段):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第 6~9 自然段):五位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 4.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请同学们试着给每部分内容拟一个小标题,突出每一部分的 重点,完成填空。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题目中的“五壮士”可以换成“五战士”吗?谈谈自己看法。 (不能换,因为文中的五位战士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 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所以用“壮士”。) 2.师:一个“壮”字,已经让我们对他们油然生起崇敬之情。下面让我们在课文中去 感受他们的英雄气概吧! 二、精读课文,体会精神 1.师: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五壮士英勇奋战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结合当时的 背景,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说一说) 2.师: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指名答) 3.研读重点语句,体会感情。 (1)痛击敌人。(课件出示: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 击。) ①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指名说) 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以及他们英勇杀敌的无畏精神。 (2)引上绝路。(课件出示: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紧跟在班长后面。) ①朗读这一部分,想一想五位壮士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 棋盘陀转移。(学生自由交流) ②读一读描写班长和战士们在面临生死抉择时的表现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指 名说) ③用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出他们的崇高精神。(坚定不移、勇于献身。) (3)顶峰歼敌。(课件出示: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①朗读课文,说一说顶峰歼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学生自由交流) ②找出五壮士共同英勇歼敌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指名说) ③在这部分,你又能用什么词语概括他们的精神呢?(英勇顽强、坚强不屈。)(4)跳下悬崖。(课件出示:五位壮士屹立在……露出胜利的喜悦。) ①联系上下文,说说“屹立”的意思。(“屹立”本义是像山峰一样高耸、稳固地立 着。这里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突出他们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②五壮士站在狼牙山顶峰,知道自己将要牺牲了,为什么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他 们当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班长马宝玉激动地……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③找出五壮士是怎样跳崖的语句,你从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中体会出什么? (从班长马宝玉把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体会出他不给敌人留下一枪一弹,也 表明了他跳崖的决心。从“纵身”“相继”“昂首挺胸”这三个词语中体会出五壮士坚强不 屈、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 ④同学们,此时你们有怎样的感受呢?(五壮士的口号,体现出他们对日本帝国主义 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三、课堂小结 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他们的名字传遍了大 江南北,他们的名字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斗志,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 上永放光彩,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 【教学板书】 6.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敌众我寡(略) 诱敌上山:英勇奋战(详) 引上绝路:斩钉截铁(略) 顶峰歼敌:决一死战(详) 跳下悬崖:壮烈豪迈(详) 英勇顽强不畏牺牲 7.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会写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汇集、宣告、旗帜、检阅”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3.学习文章中有关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4.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 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2.通过学习文中描写毛主席和群众的点面结合的写法,学习场面描写。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 1949 年的 10 月 1 日是什么日子吗?(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简单说一说。) 2.师:1949 年 10 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 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课件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现在,就 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看当时的情景,感受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二、自学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拼读几遍。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 (3)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做上标记。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指名交流自学成果。 三、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哪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内容?(课 文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的。典礼进行时的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2.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 1~4 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 5~10 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 第三部分(第 11~13 自然段):阅兵式盛况。 第四部分(第 14 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的情况。 第五部分(第 15 自然段):开国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3.朗读第二部分,思考:这部分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典礼开始,奏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公 告。)4.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指名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本文先讲了典礼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接着讲的盛况,最后讲。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总结读后感受。 2.积累文中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影片导入,烘托氛围 1.播放《开国大典》的影片片段。谈一谈影片中哪一个镜头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预设: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时,全场人们一齐欢呼的场 面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激动、自豪的感情。) 2.今天,我们一起穿梭时空隧道回到那一天,感受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广场上的壮观场景。 二、想象场景,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课文,回忆开国大典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 况?(学生自由说一说)预设: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阅兵式群 众游行 2.师:课文中的场面描写较多,请同学们在文中标出场面描写的部分,并思考场面描写的作用。 (指名说) 预设:表现出了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对毛主席的崇敬与爱戴。 3.体会重点语句。 (1)课件出示 1: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从这两句话 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的工人,以及 “五更天”摸黑步行四五十里路的农民,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的急切心情,他们是那样的激动与兴 奋,他们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 (2)课件出示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表达了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3)课件出示 3: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 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 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他为主席正合 民意。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的主席时全场热烈欢呼。) (4)课件出示 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 的欢喜和激动。(群众看到自己国家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 和掌声表达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 激动到了极点。) (5)课件出示 5: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 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这句话是写毛主席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毛主席对人民的热爱, 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主席的领袖风采。) 4.在众多的场面描写中,我们学习到了哪些场面描写的方法呢? (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的综合构成了场面,对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 描写就是场面描写。①有点有面,点面结合。②突出重点,写出气氛。③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三、总结全文 师:难忘的 1949 年 10 月 1 日,人们难忘那历历在目、激动人心的场面,更难忘那些为新中国 的成立而献身的英雄们,作为 21 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应努力进取,迎接新世纪的 挑战,使国家更加富强、昌盛。 【教学板书】 7.开国大典 会场情景盛大 典礼盛况隆重 阅兵式威武 群众游行壮观 中国人民无比自豪、激动 8.* 灯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天安门前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的 火光三者之间的联系。 3.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的关系,并感受作者这样写的深意。 4.体会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受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懂得珍惜。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郝副营长的憧憬、壮 举及其精神品质。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1.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 (1)你见过什么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2)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有了这些灯生 活又变得怎样? 二、重点解读 1.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 (“我”与郝副营长,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目标一致,即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 全中国。) 2.读课文,弄清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 光三者之间的联系。(课件出示重点语句) (1)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 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 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作者借游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这一代人对现实美好生活的赞美与欣慰,同时也暗示 着祖国的未来前程一片光明。) (2)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 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多好啊!”他在自 言自语。 (郝副营长借着现实中微弱的火光,对书中所描绘的虚拟的幸福生活表现出由衷的羡 慕与向往之情。) (3)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 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 杀声。 (正是借着郝副营长点燃的那一簇微弱的火光,才使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但郝副营 长却因此暴露了自己而被敌人发现,光荣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此处的灯光,旨在歌 颂郝副营长舍身为部队前进引路的伟大壮举。) (4)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 战友来。 (这是文中最后一处写到的“灯光”,与课文开头相呼应,这种写法叫作首尾呼应。 再次告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数不清的烈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换来的,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指导学生读回忆部分。 (郝副营长的话要读出沉思、询问、回忆、憧憬的语气;激战部分要读出“猛烈”“焦 急”的感受;战斗结束部分,语速放慢,读出对战友的无限崇敬之情。可采取学生自由举 手读、组内读、齐读等形式。)2.指导朗读课文首尾段。 (这部分要读出对战友深沉的怀念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当中自然能感受到当前生活的幸福,联想到先烈的献身精神和 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四、提升感悟 同学们,郝副营长为了心中美好的憧憬,为了人民能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不惜献出 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却连电灯都没有来得及看一眼。大家想想,每当夜幕降临, 我们能坐在灯下学习,这种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这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 来的,我们怎能忘记这些舍生忘死的英雄们呢?我们要努力学习,发愤图强,加倍珍惜今 天的美好生活,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教学板书】 8*灯光 漫步天安门广场—灯光勾起回忆 回忆往事战斗前—憧憬未来 战斗时—燃书指路,壮烈牺牲 战斗后—胜利 回到现实看华灯,忆战友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明确场面描写的内涵,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场面描写的能力。 2.读句子,体会用加点字词描写景物的好处。 3.读句子,了解“说”的不同表达形式,并仿照句子写一写。 4.了解书法展览的意义,养成正确、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5.积累有关爱国主义的名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 1.自主探究得出场面描写的方法以及写好场面中的“点”的方法。 2.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场面描写的能力。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你了解场面描写的概念吗?场面描写的方法有哪些?“说”有哪些具体的表达形式呢…… 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究。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语文园地吧! 二、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资料,思考:什么是场面描写?怎样理解点面结合的写法? (学生自由交流) 明确: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 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 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 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 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2.师:请举例说明《开国大典》是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的,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指 名说) 明确:《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的那种整齐 威武的情景,这便是所谓的“面”;同时,又用某些细节去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便是所谓的 “点”。这篇课文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 们对各具特色的队伍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三、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1)句写出了场面肃静的程度之深;(2)句写出了空气清鲜的程度,以及天空明朗的 程度。这充分体现了副词的修饰和限制作用。 2.(课件出示例句)师: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试着体会其表达效果。 明确:“说”可以借助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而没有“说”的字眼出现,如例句(1)、(4)。 “说”也可以通过自己和别人的对话内容来体现,而没有“说”的字眼出现,如例句(2)、(3)。 四、书写提示 1.教师引导学生,举办一次书写作品展览。在展览中让学生选出自己认为好的作品,并说 明理由。(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预设:如孟郊的《游子吟》×××书写得好,原因是书写行款整齐,书写工整、规范,布局合 理等。 2.教师对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认真辨认字体间架结构、不出现错 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提高书写水平等。 五、日积月累 1.出示有关爱国主义的名言警句,教师指导朗读。 2.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名言警句。 3.理解并背诵名言警句。 (1)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名言警句的出处,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2)小组成员针对名言警句的理解进行检查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名言警句所渗透的思想感情。 4.学生正确、流利地练习朗读背诵,同桌相互抽查背诵情况。 5.搜集资料,看谁积累的有关爱国主义思想的名言警句最多。小组内展示交流。 第三单元教案 9.竹节人 【教学目标】 1.会写 15 个生字。正确认读理解“挨揍、俨然、一绺、盔甲、鏖战”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有目的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 3.体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语文学习要素。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体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 法”的语文学习要素。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有亲自动手制作玩具的经历吗?回忆一下,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乐趣?(学生自由说一 说)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走进作者的童年时代,看一看他在童年时制作玩具的故事。 (课件出示课题及竹节人图片) 二、检查预习 1.齐读本课重点生字词。 2.教师检查一下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学生认读生字词。 3.联系上文或查找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教师适时指导。 威风凛凛 叱咤风云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弄巧成拙 虎视眈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竹节人》这篇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完成阅读任务一,介绍“竹节人” 的制作过程。(生讨论后发言) 制作指南: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 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2.师:围绕“竹节人”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明确:“我们 ”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老师没收学生的玩具、玩玩具的事。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以至全校。 (2)于是,我跟同桌,虽两手空空,但,轻手轻脚地溜了。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自由读课文第 1~14 自然段,品味语言,体会乐趣。 (1)师: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的原因是什 么? (买毛笔的学生很多,他们用毛笔杆做玩具——竹节人。) (2)作者是怎样教我们玩“竹节人”这种玩具的?有哪些好玩的游戏可以做?(生合作交 流后发言) 明确:第 8、9 自然段介绍作者怎样教我们玩“竹节人”这种玩具。第 11~13 自然段作者为 我们介绍了有哪些好玩的游戏可以做。 (3)作者在制作竹节人及玩竹节人的过程中,联系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窦尔敦的虎头双 钩,还有偃月刀、蛇矛等兵器,并且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 什么? 明确:间接地体现了竹节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符合“我们”当时的心理 特点,激发了“我们”做游戏的兴趣。 (4)课文中有这样一句:“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 的?(破课桌的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做各种战斗性的游戏。) (5)赏析句子: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 着肚子净挨揍。(在玩“竹节人”游戏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现象和问题,同时体现了作者用 语巧妙,描写生动逼真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学生再读课文,书写训练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竹节人》,进一步了解作者玩玩具的故事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 二、品读体会,感受乐趣 1.“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于是对方 大呼胜利。”这一段描写起什么作用? 明确:写出了大家玩“竹节人”游戏的生动有趣,烘托出了大家玩玩具的欢快心情和高昂情绪。2.赏析句子: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提示:反映了“竹节人”游戏备受人们的欢迎与喜爱,侧面烘托出这个游戏的有趣。 3.作者为何在课堂上也玩起了“竹节人”的游戏?为何竟被老师发现了?(学生自由交流) 三、精读课文,问题探究 1.师:作者的“竹节人”被老师没收后,他是怎么做的?当时的心情怎样? 明确: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 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心情沮丧,悻悻然。 2.师:当作者发现老师在自己的办公室也玩着“竹节人”的游戏时,为什么心中的那份小 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明确:因为老师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竹节人”游戏入迷时一模一样。于是“我们” 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满足。 3.师:为什么要写老师玩竹节人这一部分?它和主题有什么关系? 明确:突出竹节人这个童年玩具的有趣,它甚至受到了老师的青睐,抒发了“我们”内心 的喜悦、满足与自豪。这部分内容深化了主旨,使“竹节人”游戏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 童年的美好回忆。 四、课堂小结 学生交流学完本课后的感受及收获。 【教学板书】 9.竹节人 竹节人的制作过程 竹节人的玩法 玩“竹节人”游戏的场面 老师玩“竹节人”游戏 10.宇宙生命之谜 【教学目标】 1.会写 13 个生字,认读“嫦娥、磁场、陨石、干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所讲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 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交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了解人类探索宇 宙生命之谜的过程。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浩瀚无垠的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上还有生命存在吗?多少年来这 一直是一个谜。《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 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正确认读下列词语。 嫦娥 磁场 陨石 土壤 辐射 沧海一粟 2.齐读、指名读重点生字词。 3.借助资料解释关键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生字词)同桌互读,并试着解释关键词语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认读生 字的情况,强调易读错的字的读音。并对学生解释词语的意思进行补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宇宙生命之谜》这篇文章,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 内容。(指名说) 2.师:判断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的依据是什么。(学生交流) 明确:生命存在的条件有: a.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 b.必要的水分。c.适当成分的大气。d.足够的光和热。 3.天体具备哪些条件,才可以有生命存在? 4.说说在围绕太阳运动的八大行星中,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为什么? 四、再读课文,分析理解 1.快速地浏览课文。 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讨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 明确:第 2~9 自然段。 师: 课文第 1 自然段和最后两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归纳:第 1 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最 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 在探索这个宇宙生命之谜。 2.分析理解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明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生合作交流后发言) 师: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说说在围绕太阳运动的八大行星中,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为什么? 学生交流: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 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 使得金星表面湿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 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那么, 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五、课堂小结 关于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的问题,人类一直在思考,发展到近代,科学家们利用 科学技术进一步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但从落入 地球上的陨石中包含着有机分子的情况看,我们仍然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有生命存在的 可能性,这还有待人类去进一步探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那 么火星上到底是否存在生命呢?让我们继续学习。 二、合作探究 教师指导学生建立五人学习小组,分小组讨论问题并汇报。一、二小组探讨第(1) 小题;三、四小组探讨第(2)小题;五、六小组探讨第(3)小题。从第一小题开始依次 选取小组代表汇报。 (1)火星与地球有哪些相似之处?科学家对火星有哪些猜测? (2)科学家采取了什么措施对两种猜测进行了揭秘,结果怎样? (3)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火星上没有生命? (4)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谈自己的感想。(学生畅所欲言) 三、交流展示 (1)小组代表展示:火星与地球的相似点:1.自转一圈时间相似;2.昼夜长短相近, 有四季更替。科学家的两种猜测:1.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2.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 变化,认为那是植物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2)小组代表展示:科学家就两种猜测进行了揭秘,并且过程很真实,一是拍照, 二是近距离观测。这两种结果证实了火星上有运河和植物的说法是错误的。 (3)小组代表展示:作者为进一步证实火星上没有生命,阐述了宇宙飞船的发现。 采用摆事实,列数字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层稀薄,温度低,无磁场且大气 层中没有臭氧层,无法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这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同时科学家通过对火星进行实地考察,得出了两个结果:1.土壤中无有机分子,没有 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2.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 明,在飞船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4)教师总结。 四、问题研究与拓展 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但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人类不知道的星系。人们确信:在 不断的探索中,一定会解开这个“宇宙生命之谜”。大家课后可以阅读《少儿科普百科》 《宇宙的奥秘》等书籍,了解更多的宇宙奥秘。 【教学板书】 10.宇宙生命之谜 生命存在的条件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和发现 ①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②必要的水分 ③适当成分的大气 ④足够的光热火星的探秘 11.*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理清材料一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2.体会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3.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阅读材料的方法。 4.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 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材料一的说明顺序,学习材料中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2.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阅读材料。 3.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 殿建筑群。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今天,我们一起走 进故宫博物院,了解它的相关知识。 二、自读材料,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四则材料,初步了解四则材料的内容。 2.学生自由读课文,标注材料一的自然段序号,注意材料中方位词语的运用。 3.交流探讨: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故宫博物院)(2)材料一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主要建筑及其特色。) (3)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修复太和殿) (4)材料三是故宫博物院官网,你从页面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5)根据材料四中的平面示意图,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设计参观故宫的路线。 三、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不同的材料阅读 1.师:如果你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现在需要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该如何选择 阅读材料?(指名说,学生动手画一画。) 明确:结合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内容。材料一按照空间顺序,依据游览参加路 线,沿中轴线由南北逐步介绍故宫博物院,材料三是故宫博物院官网的页面,不仅对故宫 博物院作了简要介绍,还说明了故宫博物院目前实行的自南向北单向参观方案,材料四是 故宫平面示意图,可以清楚看到景点分布以及尚未开放的区域。三则材料内容相结合有助 于我为家人绘制参观路线图。 故宫参观路线: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2.师:在游览故宫时,如果你要向家人讲解其中的一两个景点,应该重点阅读哪则材 料?(指名说) 明确: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一对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特色内容做了比较详细的 介绍,我可以选择其中的内容作为景点讲解的材料。 四、拓展延伸 1.思考:在讲解故宫的景点时,怎样才能使讲解更加生动有趣?(学生自由交流) 示例:介绍太和殿时,我们可以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进行讲解。介绍太和殿的 外观和内部装饰的内容时,穿插材料二中关于太和殿的历史故事,可以增强讲解的趣味性。 不仅能够吸引游客,也使太和殿的建筑更具有传奇色彩。 2.讨论交流:在参观故宫博物院之前,为使游览更方便,体验更丰富,我们还需要做 好攻略。如果现在要做游览攻略,你认为我们应该选择重点阅读哪则材料? 小结:应该选择重点阅读材料三,材料三是故宫博物院的官网,页面中简要介绍了故 宫博物院,以及自南向北的单向参观方案。从页面中,我们还可以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开放 时间、票务政策等相关游览信息,以及故宫博物院的相关介绍。这样,有助于我们做好游 览攻略,能使游览更方便,体验更丰富。 五、总结归纳 1. 课文内容包含了四则材料,内容各不相同,但又有一定的关联性。我们 在阅读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材料阅读。 2. 材料一中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材料一在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物及其特色时,详细介绍了太和殿的内容,这是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 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 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是材料一介绍的重点。 六、课堂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 统和独特风格。值得参观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 档案材料),我们可以依据课文中的四则材料,对故宫博物院做一些了解。我国的建筑艺 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它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件出示有关 传统建筑的图片)以后有机会,大家可以去实地参观。 【教学板书】 11*故宫博物院 总起一 位置 名称 历史 总体概况 分述二 建筑宏大 大殿风貌 前三殿(详写) 后三殿(略写) 分述三 珍贵文物 总结四 永恒的文化殿堂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如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2.了解怎样在句子中写出人物入迷的样子。 3.体会顺序词在表达上的妙处。 4.积累背诵《春日》一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学会如何描写人在入迷时的样子。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你是怎样理解阅读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人在入迷时的样子该怎样 描写等,都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逐一进行学习和交流。 二、交流反馈 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了解到阅读方面的哪些知识?对不同的阅读材料我们应该采用哪些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明确:学习到这个单元,我们知道了要根据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 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使精读与快速阅读能有效结合。 2.课件出示具体的问题和阅读材料,思考:怎样选择阅读方法?哪部分详读?哪部分略读? 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自由交流) 明确:读书时要养成一个习惯,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和任务,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3.学生自由交流有关阅读的具体方法、步骤,教师总结。 小结:可以从阅读目的、任务、阅读材料的性质、阅读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总结。 三、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课文例句,思考:怎样才能将人入迷的样子写生动? 明确: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去写,也可以写当时的场景、氛围等。 2.读课文中的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思考: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课件出示) 明确:加点的部分采用序数词,分条罗列了几项内容,对生命的存在条件进行了说明,显 得思路清晰,一目了然,逻辑性强。 四、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春日》,教师指导朗读。 2.正确、有感情地齐读古诗《春日》。 3.出示作者简介。 4.理解并背诵古诗《春日》。 (1)借助资料,小组内成员用自己的话试着翻译诗句,教师适时指导。 (2)全班交流诗句描述的场景。 (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古诗中的哲理。 5.通过对古诗《春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第四单元教案 12.桥 【教学目标】 1.会写 8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沙哑、呻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短句。 3.了解课文语言及谋篇布局、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4.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桥有看得见的,如木桥、石桥;也有看不见的,如心灵的桥、生命的桥、友谊的桥。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将会是一座怎样的桥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交流) (黎明时分,当洪水袭来时,老汉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人有秩序地 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 2.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梳理课文结构。 (突遇山洪 1~6;疏导撤离 7~13;桥塌殉职 14~23;祭奠英灵 24~27) 三、深入学习,感受洪水的狂野 1.洪水来了,洪水要摧毁这座让村民安全逃生的桥,老汉为了村民,舍生忘死,这座 桥见证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 2.谈话交流: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①仔细分析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像泼。像倒。”两个字就是一句话。 ②平时我们写作,都要求把句子写具体。那么,如果让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像泼。 像倒”,可以怎么说?用一个句子呢? ③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把句子写具体呢?(因为当时情况危急)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①自由朗读这句话,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洪水来势凶猛) ②思考:“势不可当”是什么意思?你还从哪里读出了洪水的来势凶猛?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哪个词可以体现出来?(跳舞) ②此时的洪水跳的可不是优雅的舞蹈,而是——死亡之舞。 ③像这样的拟人句,文中还有哪些?(学生交流) 3.师小结:是呀,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 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洪水的凶猛吧。(齐读所有描写洪水的句子) 洪水迅猛地向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人们需要做的是什么?(逃生) 4.(课件出示)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师:此时,桥就是人们的希望,而这时的人们是什么表现呢?(自由读,在文中画出 相关句子) 四、课堂小结 夺命的桥,断桥,通往死亡之路的桥。但最后乡亲们都得救了,对吗?是谁创造了这 个奇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衔接导入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人们都在惊恐、慌乱地逃生,唯独谁例外?(老汉)老 汉早已先群众一步站在了木桥前。 二、走近老支书 1.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 7~27 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表现老支书语言、神态、 动作的词语或句子,认真读,仔细想,你觉得老支书是一个怎样的人? 2.交流: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从这 儿可以看出老汉非常镇定。) (2)“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可以看出老汉说话简短有力,为了 能让群众快速地脱离洪水,老汉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局面,组织群众有序地撤 离。)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这句话的意思是党员就必须把 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前面,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4)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 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①老汉此时是什么心情?(焦急,恼火) ②这个小伙子是谁?你是从哪儿得知的?(课文最后)他像一座山一样守护着人民群 众的生命,哪怕这个人是自己唯一的儿子。(不徇私情,舍己为人) (5)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父爱如山)3.此时此刻,在你的心中,老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归纳:临危不惧、坚定果断、舍己为人、不徇私情……) 师:那么就让我们带着临危不惧、坚定果断的语气读出老支书先人后己、沉着冷静的 气概吧!(学生齐读描写老汉的句子) 4.指名读课文最后 4 个自然段。(配乐) ①课文为什么到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巧设悬念) ②假如你是获救的村民,你现在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一说) 三、理解题意,总结全文 1.课文以《桥》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2.总结:在灾难面前,一座窄窄的木桥引渡人们走过危险,走向安全。后来,这座木 桥倒塌了,可是另一座高大雄伟的桥却在人们的心中建立起来,那就是——老支书,全村 人都拥戴的老支书,在人民群众生死攸关的时刻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老共产 党员! 【教学板书】 12.桥 老支书 窄窄的木桥像一座山 痛苦呻吟冲上去揪出一个小伙子 开始发抖用力推小伙子上桥 轰地塌了被洪水吞没了 (不朽的生命之桥) 13.穷 人 【教学目标】 1.会写 15 个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 困和悲惨。 5.通过学习感悟穷人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学生解题。 2.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4.抽查生字,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 5.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 归来。 第二部分(第 3~11 自然段):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 便把西蒙的两 个孩子抱回自己的家。 第三部分(第 12~27 自然段):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 两个孩子。 三、抓住关键词,了解桑娜的心理活动 1.自由读课文第 1~11 自然段。了解人物桑娜,最能体现桑娜从邻居家抱回孩子后的 心情的词语是什么?(忐忑不安) 2.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学生自由交流) 四、归纳小结 教师:这些心理描写深刻地反映了桑娜矛盾的心理,表现了她宁愿自己承担痛苦和劳 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长大的朴实、善良的美好品质。下节课我们将走进渔夫一 家,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情节,理清了文章脉络。这节课,我们 将走进渔夫一家,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感受人物形象。二、研读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崇高的品德 1.课件出示环境描写的句子:屋外寒风呼啸……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这些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烘托桑娜虽然贫穷,但她十分勤劳,而且她热爱家人,热爱生活。) 2.课件出示:她的心跳得很厉害……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分男女读) (1)“这样做”是指什么?“非这样做不可”是什么意思? (2)你觉得为什么桑娜会这样做? (作为母亲,她可怜两个孩子;作为邻居,她必然要关心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而作 为需要抚养五个孩子的家庭主妇,她会为今后的生活担忧。因为桑娜看到两个可爱的小孩 没有了母亲的抚养,十分可怜,所以没有多考虑,就把他们抱回了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 出桑娜善良的品质。) 3.师:桑娜看到西蒙的两个孩子,想都没有想就把他们抱回家,她有担忧吗? 课件出示描写桑娜内心活动的句子: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我 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教师指导读这段话,抓住“忐忑不安、自作自受”等词语来理解,想一想这段话 的大致意思。 (2)师:这段话里出现了几个省略号?请你想象此时桑娜的内心活动。(学生自由 交流) 4.教师总结:作者细致地刻画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矛 盾心理。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 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作者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和直接描 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了桑娜善良而崇高的品德。 三、研读渔夫的高尚品德 1.师:桑娜是善良的,那么,渔夫听到邻居去世的噩耗,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2.课件出示课文的重点句: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总能熬过去的”是说一定能度过艰难的日子,家里虽穷,生活困难,但能熬过去。 一个“熬”字,很恰当地写出了渔夫的苦日子,也很准确地表现了渔夫的坚强性格。从这 里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 3.教师小结:这段话既是渔夫和桑娜的对话,也是渔夫心理活动的写照。写出了渔夫 在决定抱回两个孤儿之前的一番深思熟虑。最后,他下定决心,宁可自己吃苦,也要把两 个孤儿抱回来抚养。“熬”字恰当地表现了他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 四、课堂总结 《穷人》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个读者。列夫·托尔斯泰抓住环境、人物内心活动进行描 写,反衬出穷人高贵的品质,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列夫·托尔斯泰一生写下了很多作 品,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同学们只要用心去阅读,一定会受益匪浅。【教学板书】 13.穷人 桑娜:朴实善良 渔夫:朴实善良 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14.*在柏林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微型小说微言大义、留白想象的文体特点。 3.领会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4.领会课文深刻的主旨,体会课文对残酷战争的控诉,深入思考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中的词句,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 2.领会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生命是一种奇迹。在茫茫宇宙中,据说只有这个蓝色的地球才存在生命,但是战争的 铁蹄无情地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千百年来,人们渴望和平,对于战争深恶痛绝。下面我 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描写战争给人们造成灾难的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探究标题,想象畅谈。(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精神 带来的苦难和摧残的资料介绍。) 师:战争的发生是因为统治阶级利益的驱使,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 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未读课文之前,可以先探究标题《在柏林》,利用已有的 知识,想象战争中人们的生活状况。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思考: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提示:可用关键词提炼,如老兵、老妇人、小女孩、车厢、战争。) 4.用“——”画出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语,这些词语揭示了德国人民怎 样的境况?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明确:这些词语揭示了德国人民当时承受的苦难。“头发灰白”“身体虚弱而多病” 年 老了还要去打仗,战争给人们带来饥饿、苦难,揭露了战争的罪恶。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下列问题:((1)、(2)题为第一组;(3)、(4)题为第二组;(5)、 (6)题为第三组) (1)为什么“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2)为什么老兵在三个儿子死了、妻子疯了之后还要上战场? (3)为什么文中多次提到老妇人数“一、二、三”? (4)无论如何火车声一定比老妇人的声音大,但为什么后面写声音盖过了车轮声? (5)为什么小说中多次提到小姑娘笑老妇人? (6)文中写到车厢中两次静下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最后一段写车厢里“静得可 怕”?(车厢里的人都在想些什么?) 问题特点:关注到了文中反复出现或反复过程中有变化的词句。 2.小组交流。其他小组补充。(注意关注细微文字背后的留白。) 预设:问题(1):健壮的男子都上战场战死了,暗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问题(2):老兵上战场是无奈之举,不是他自愿的。 问题(3):老人有三个儿子;暗示老妇人不正常;三个儿子的战死,给老妇人带来 难以弥合的心灵创伤。 问题(4):实际上是不可能盖过车轮声,但老妇人的声音给人很强的冲击力。 问题(5):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的无知;战争对这些孩子们目前的影响。 问题(6):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 是摄入人心的震撼和伤痛。 3.作者有意在创作中留给欣赏者通过有形部分(有限的语言)引起驰骋想象的艺术空 间叫“留白”。小说的结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正是由于前面的蓄势和铺垫,结尾时 老兵满含血泪的控诉,才更显沉重。你能找出前面有哪些铺垫吗? 四、再探文题,品味主旨 课文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学生自由交流) 明确: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课文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 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 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 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的家庭的缩影。 说明反对战争不仅仅是受害国家的人民的呼声,也是战争发起国的人们的心声。 【教学板书】 14*在柏林 微小静、一二三……微言大义 留白 蓄势铺陈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读经典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能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3.积累背诵《回乡偶书》一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读经典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你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吗?它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什么作用?阅读小说精彩的故 事情节,你的感受如何?能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二、交流反馈 1.师: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桑娜。那么我 们应该怎样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 明确:我们以《穷人》为例来谈一谈。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 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如,关注写桑娜语言、心理、动作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 丈夫的担忧、体贴,以及对邻居的关心。我们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从桑娜把 两个孤儿抱回家的情节中,可以体会到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孤儿的善良。小说还会借环境 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如《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于表现 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热心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 2.课件出示一则阅读材料,教师引导学生试着从小说三要素分析人物形象。(学生自由交流) 3.同桌间交流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步骤,教师总结。 三、词句段运用 1.师:《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有许多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起 到了很好的作用。(课件出示“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片段)指名读,要求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小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所起到的 重要作用。 2.(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二的片段)师:自由朗读,边读边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明确:第一个片段描写了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忐忑)的心情,最后通过一句“嗯,揍我一顿也好”又表达了桑娜(极度不安)的心情,为了充分体现桑娜的心情,这一句要读出 (紧张,害怕)的语气。 第二个片段描写了“我”看着自己的战友被火烧,“我”明明可以上前施救却不能施救时 (痛苦而无奈)的心情。让我们感受到了邱少云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体会到了他严守纪律、英 勇献身的精神。这段心理描写起到了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师:你能试着写一写表现人物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吗?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回乡偶书》,学生自由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2.指名读,齐读,正音。研读感悟。 (1)学生查找资料,用自己的话试着翻译诗句。(学生自由交流) (2)教师归纳,思考: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和久别回乡的 亲切感)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3.学生正确、流利地练习朗读背诵。 第五单元教案 15.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目标】 1.会写 8 个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 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3.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 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 情感的方法。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硕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用力地生长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 会有秋日的丰收。现在,请大家谈一谈你对夏天的印象或感受。(自由交流) 2.(板书课题:夏天里的成长)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来共同体会“夏天里的成长。”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学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标出课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教师重点指导写好“蕾”“缝”“藓”“谚”四个字,掌握“蔗”字的笔顺。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思考: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学生自由讨 论,指名说) 2.快速浏览课文,讨论、交流: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生长的时期? (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3.找出文中至少两处你认为比较关键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四、布置作业 1.品读课文,了解夏天里万物生长的特点。 2.书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把握整体内容 师: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 讲述的呢?(教师相机板书: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二、研读文本,感受生长 (一)(课件出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结合这个句子,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夏 天哪些事物在生长?它们有什么特点?然后组内交流。 (二)全班交流。 1.师:谁能说一说,夏天里哪些事物在生长?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2.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第 2 自然段交流提示。 1.这些生物在夏天生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指名说,教师适时指导) 小结:生物在夏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你从哪句话、哪个词能看出生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学生自由发言) (1)引导学生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夏天动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 (2)“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能用“昨天…… 今天……明天……”说一句话吗?3.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段写得这么形象呢? 明确:这是因为作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在写作文时,我们也要抓住有代表性的事物的特点去写。 4.指名朗读: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生物,读出生长的特点。(教师适时指导) (四)第 3 自然段交流提示。 1.师:像这些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在夏天里都在生长,那么没有生命的山水、铁轨、马路在夏天里 是否也在生长呢?(指名读第 3 自然段) 2.(课件出示)师:你能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将文中提到的无生命的事物生长的特 点说出来吗? 3.夏天,连柏油路也软绵绵的,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软绵绵的? (五)第 4 自然段交流提示。 1.师:那么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呢?(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 2.理解两句谚语。(课件出示) 3.师:正如文中所说,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热天”“长”分别指什 么?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提示: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定要在 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的增长,不要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三、回顾课文,归纳语言特点 1.思考:作者为什么选取这几种事物来写? (典型事物,抓住特点,指导写作方法) 2.归纳:本文语言的特点。(文章使用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浅显易懂,这种表达虽没有华 丽的词汇,却用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四、总结全文 是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在夏天都有力量的生长着,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自己人生中的夏天同样有 力量的生长,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再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教学板书】 15.夏天里的成长 植物 山水 动物 铁轨 马 路人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16.盼 【教学目标】1.会写 12 个生字。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学习作者描写心理活动的技巧。 3.把握课文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 2.揣摩作者在叙事时的内心活动,体会文章心理描写的好处。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童年像一束花朵,绚丽多彩,童年像一只小鸟,欢快成长,童年是美丽的,童年有许 许多多的幻想和梦想!盼望沐浴着春天的阳光,盼望在秋天里收获丰硕的果实,而作者小 时候又“盼”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者的“盼”。(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重点生字词。 2.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3.同桌互查生字词认读,教师巡视指导。 4.结合课文,查找工具书,理解下面词语。 窸窸窣窣 厚墩墩 小心翼翼 玛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我”盼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地“盼”?课文是通过哪些 事情来写“盼”的? 2.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自由说一说) 3.请找出至少两处描写“我”“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认真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自由读 1~3 自然段,思考: (1)妈妈送给“我”一件雨衣,“我”是怎么做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我”穿上雨衣,被妈妈看到后,她有什么反应?体现了什么? 2.齐读课文第 3 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盼望天气变化,画出描写作者“盼”的心理 活动。(学生自由交流) 3.指名读第 4 自然段。 (1)赏析句子: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间接地写出了天气变化给自己带来的欢快心情。) (2)思考:天变了脸色,“我”有哪些具体表现?“我”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学 生自由说一说) 4.“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你从 句中的两个“安安静静”体会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再读课文,体会文中描写“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检查生字词书写情况,继续学习课文《盼》,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品读体会 1.自由读 5~15 自然段,体会“我”“盼”的内心活动。思考: (1)“我”在听到妈妈让她听英语讲座时,有什么表现?她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认 为她以前也是这样的表现吗?为什么? (2)为了能够达成自己小小的心愿——雨天穿上雨衣到外面玩耍,“我”想了什么 办法?对妈妈说了哪些话?她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2.齐读第 17 自然段。说说作者描写了雨停之后的景象。 3.下雨了,为什么“我”的心像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而且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 雨衣,体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活动?(激动、兴奋) 4.文章结尾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体现了“我”欢快自豪的心情。) 5.你从“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系好扣,戴上帽子”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6.面对外边正在下着的雨,“我”为什么会有担心?“我”在担心什么? 三、写作特点归纳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我”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心情。) 2.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 3.语言浅显精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情节有趣。 【教学板书】 16.盼 试穿绿雨衣 盼望下雨穿绿雨衣下雨穿绿雨衣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教学目标】 1.根据习作提示,从提示的 12 个汉字(或从其他汉字)中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 写作。 2.能围绕所选择的汉字,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能围绕中心意思精心 选材。 3.在写作之前,应先确立中心,并列出提纲。 【教学重难点】 1.确立习作的中心意思,并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写作。 2.精选典型的材料或事例,以突出习作的中心意思。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当你写作时,你是如何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进行选材的?你认为确立文 章的中心是否重要,为什么?下面我们就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二、初试身手 1.(课件出示“初试身手一”)思考:习作中怎样选择合适的材料? 明确:根据确立的中心思想,选择与中心意思有关的,突出主题思想的素材。 2.(课件出示“初试身手二”)师:从出示的题目中选一两个,想想可以选择哪些事 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学生自由交流) 三、审题 1.学生自读本次习作要求(课件出示),思考:你要选择哪一个汉字? 2.指名说自己选取的汉字及选择的理由。(学生自由交流) 3.师生共同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 四、习作指导 1.学生选择一个汉字作为题目并进行相互交流,思考习作中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教 师适时指导) 2.选择了主题,要先确立文章的体裁,再进行选材,并围绕文章的中心来选。 明确:可以采取记叙文的形式,记叙某件事,也可以采取小说或讲故事的形式,但选 材一定要典型,且能体现中心。 3.教师归纳习作重点:(1)写作之前要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2)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3)注意选取典型的事例。将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深 刻的印象。 (4)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故事。 (5)在写作之前,可以先拟个提纲,看看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 五、习作例文赏析 1.师:阅读习作《爸爸的计划》,试着说一说习作是怎样凸显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的。 (学生自由交流)作者为什么将订暑假计划这个事写得很具体? 2.师:阅读习作《小站》,说说习作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表 达自己出来的。(分小组讨论,指名说) 六、自主成文,小组互评 1.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 2.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教师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学生习作的 优点,并进行推荐。 七、习作修改 1.学生重读自己的习作,自主修改。教师巡回指导。 2.修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第六单元教案 17.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江南春》。 2.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内容,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出示黄河的视频)师:看见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这节课,让我们一 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交流) 2.朗读古诗。(指名读、齐读,同桌对读)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4.简介作者刘禹锡。(课件出示)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学习第 1、2 句。 (1)(课件出示)指名读、齐读诗句。 (2)师: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随机解疑释惑,总结。) 明确: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3)师:黄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气势雄伟) (4)师:说说诗歌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5)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要求读出黄河雄伟壮丽的气势。) 2.学习第 3、4 句。 (1)(出示 3、4 句诗)齐读。展开想象,思考: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同桌交流) (2)师: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而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 女生分组读诗句) 3.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4.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四、小结 这首诗中,诗人用淘金者的口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样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的生活 恬静而美好,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如今他们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 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憧憬。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概。 五、拓展延伸,保护黄河 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图片) 2.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1.(出示春天美好景象的图片)师:你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自由交流) 2.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这首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思考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齐读,注意停顿。 4.再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自由诵读古诗,同桌互相交流对“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等词语的理解。 2.理解第一句诗的意思。(指名说) 明确: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 酒旗。(其中“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里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1.师:诗歌的后两行还是在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指名答,雨景) 2.默读后两行诗,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翻译诗句。(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3.体会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补充背景知识:当时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 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世事变迁,当年的寺庙,又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 茫的烟雨之中呢?作者在赞美江南春景的同时,也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 4.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 5.练习背诵古诗。 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1.小组交流探讨:古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2.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师: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了解了诗人是将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这首诗,诗题可以怎样理解?(学生自由说一说,教师相机板书)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课件出示)简要介绍作者王安石。 2.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采用边读边画边批注的方式 学习。 3.小组讨论、交流并反馈。理解重点词的意思,正音。 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净:干净。 畦:读音 qí,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排闼:读音 tà,推开门,排为推,闼为门。 4.小组讨论,理解诗意。(1、2 小组解释前两句诗,3、4 小组解释后两句诗) 明确前两句诗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 栽种。 后两句诗意: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境 1.(出示课件)教师指导学生划分朗读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深入理解诗句,感悟诗境。(课件出示) (1)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2)本诗哪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全诗哪一句诗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哪一句诗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重点引导。) ①“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 (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 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清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 适。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这两 句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愉快的心情。) ②“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手法。(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 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一水” “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 样。)③“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 闼送青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品质。 3.学生在此基础上自读、小组交流读,感悟诗境。 4.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 四、总结中心,升华主题 1.课堂小结:《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庭院的清幽,院内、院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 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以及对湖阴先生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情。 2.师:同学们,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简朴的居室,院外的山水农田,青绿有情,不仅表现 了诗人对美丽的田园风光的赞美,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 【教学板书】 17.古诗三首 浪淘沙 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迈浪漫的气魄 江南春 江南美景:烟雨楼台忧国忧民之情 书湖阴先生壁 院里:茅檐花木高雅 院外:一水两山高洁 18.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11 个生字,读准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体会说明文用词的严谨、准确,学习文章的说明 方法。 4.联系实际,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 的星球上去。 2.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播放从太空鸟瞰地球的视频片段)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 园、人类唯一能够生存的家园——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学生齐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反馈字词 1.(出示地球图)大家看,这就是咱们脚下的地球,关于地球,你都知道哪些知识呢?(学生自由 交流)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地球,你会用什么词语? 2.师:那么,课文是怎样介绍我们的地球的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本。根据初读要求,自由读 课文。 3.出示初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思考:进入太空中的宇航员看见地球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4.反馈:(1)出示读写的词语,认读、正音。 (2)(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学生讨论:为什么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 了”?(学生自由说一说) 三、梳理内容,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2.小组内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交流反馈:(提示: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方面说一说。) 第一部分:(1~2 自然段)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 第二部分:(3~4 自然段)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 第三部分:(5~7 自然段)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 第四部分:(8~9 自然段)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 4.根据梳理的几方面内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5.联系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课文标题说“只有一个地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它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 又显得非常——(渺小)。它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它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 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课文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二、感悟地球的美丽与渺小(理解“可爱”) 1.过渡: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感慨地球是那么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你们想知道地球母亲是什 么样子的吗?(让学生回答)好的,让我们一起去揭开地球母亲的神秘面纱吧! 2.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 1 自然段,并尝试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地球可爱的一面。(学生自由 举手回答) 3.课件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思考: (1)读到“母亲”“摇篮”这两个词时,你会想起什么? (教师借机分析表示颜色的词以及“纱衣”等,以表现地球的美。) (2)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什么? (3)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句子在表达方面有哪些好处? 4.宇航员说地球很可爱,不只是因为它很美丽,大家想一想,还有什么原因呢? (1)学生自由举手回答,教师相机写下“慷慨”,并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地球母亲是慷慨的。 5.再次发出感叹。师引读:同学们,地球不仅是那么美丽,还那么慷慨,所以,它被人们称为“人 类的母亲”。 6.学生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思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有什么特点?(渺小) 7.师:地球的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作者却说地球“渺小”,你认为有道理吗?根据课文内容, 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交流) 8.师小结: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类相比,就十分庞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就显得渺小 了。如果可以把学校看成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恐怕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 三、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理解“易碎”) 1.学习第 3 自然段,理解矿产资源面临的危机。 (1)明白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2)从“几百万年、几亿年”中体会矿产资源形成时间之长及它的来之不易。 (3)从“不加节制”等词语感悟人类无知的破坏。 2.学习第 4 自然段,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资源遭受的破坏。 (1)理解“本来”一词在句中的作用。(“本来”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它突出了这些 资源原本可以再生的特点,强调了现在已经不可再生。) (2)品读句子: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 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3.师小结:面对这么多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有人提出移居其他星球的想法,这样行吗?为什 么? 四、感悟无法移居的事实 1.(课件出示)品读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别的星球上去。 (1)理解“至少”在句中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这个词说明了“四十万亿千米”是目 前可以确定的最小的范围,也就是告诉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科学家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用 词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感悟范围,即“四十万亿千米”有多远?(太阳离地球约 1.5 亿千米,坐飞机去大约要二十几 年,这么一估计,40 万亿千米坐飞机得五六百万年才能到达。) 2.教师引导:这部分告诉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实际上是说什么?(地球是我们唯一可以生存 的星球。) 3.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指名说) (因为地球是渺小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科学家已经证明了目前地球是适合人类 居住的唯一星球,这些都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4.师:学了这篇课文,联系我们身边的实际。思考: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地球?(学生自由交流) 五、读写结合,提升情感 教师:相信每一个同学了解到这些,心情都是沉重的。这时,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地球母亲说,对 人类说,或者对自己说,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吧! 【教学板书】 18.只有一个地球 美、小 自然资源有限 不能移居别处 精心保护地球 19.*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很多人在为保护家园而默默地奉献着。 4.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画,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2.师:同学们,瞧,参天的杨柳,劲挺在山洼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 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的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着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你们 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并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2.课件出示重点词,指名读、齐读。 3.师:自由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五个,用这五个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扛上 肆虐 盘踞 绿洲 归宿 奇迹 宏伟 价值 命运 三、以文入情,感受奇迹 1.抓“奇迹”。 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执着地坚守着大山。从他的事迹中,用一个词语概括你受到 的震撼。(奇迹) 2.感“奇迹”。 课件出示: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找出相关句子,齐读) 3.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学生之间交流相关内容。(第 1 自然段和第 5 自然段。)这一 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自由读课文并进行概括。 (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学习第 2 自然段)联系课文,结合资料和图片,了解恶劣 的自然环境。 (2)出示: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学习第 3 自然段)交流分享:概括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 自己对老人的看法。 4.默读课文第 6、7 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 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思考: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2.师:同学们,如今这位老人已离开了我们,再看看这一片青山,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呢?用几句话写 一写。 【教学板书】 19.*青山不老 了不起的奇迹 (对比) (险恶)大环境——小环境(幽雅) 生活艰辛——业绩不凡 青山常绿 精神永存 20.*三黑和土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2.了解有关作者苏金伞的文学常识,了解土地改革的背景。 3.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之情以及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之情。对脚下的土地有 新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掌握诗歌的朗读方法,在朗读中品悟诗歌的语言特色。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土地,对农民来说,是“命根子”,是生存权益最集中的体现。土地,是农民 的生存来源。今天,我们要学习著名诗人苏金伞的一首现代诗《三黑和土地》,来深切体 会以诗歌主人公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的那份感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解读诗题: 诗歌以“三黑和土地”为题,交代了写作对象,“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 以生存的支柱。 3.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苏金伞诗选》。苏金伞从小生活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 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触处皆诗。新中国成立前, 在老解放区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新近解放的地区继续开展土地改革运 动。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写于新中国土改时期,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 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注意朗读节奏。(教师适时指导,引导学 生边朗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 2.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思考:诗歌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桌讨论、交流) 明确:这是一首格律化诗歌,共 15 节,每节四句,偶句押韵,诗句均齐,很是严整。 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 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深入品析,讨论交流 1.(指名朗读诗歌第 1~3 节)思考: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感受农民对土地有怎样 的感情。(结合生活实际,自由交流) 小结:诗歌第 1 节用旱天的鹅见了水的情景来比喻有了土地的农民的样子,充分表现 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写出了农民对获得土地的迫切心情,也写出了农民内心极度的欢喜 之情。喻体的选择和“连头带尾巴”这样的说法极具农村生活特色,语言显得朴实、亲切。 第 2 节和第 3 节用了两个“恨不得”,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之深。 2.师:三黑是千千万万的农民的代表,他又是怎样对待土地的?(自由朗读诗歌第 4~15 节) (1)重点句子理解。(课件出示,指名答) 句子一:“从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一句,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三黑对土地的珍视,土地失而复得之后,他沉浸在无限的喜悦之 中。 句子二:怎样理解“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 的头”? 明确:“耙得又平又顺溜”用富有口语特点的语言写农村生活,很好地体现了苏金伞 “坚持用生活中语言写诗,不矫揉造作,不故作深奥”的诗歌创作特点。 (2)师:三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有怎样的感受?(同桌讨论交流) 示例:三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感到那样的幸福和满足。他精心照料土地,甚至想 象着才耙完的地已经开满荞麦花,这片土地是属于他的,他是土地的主人,这是自由的滋 味。他可以任由蝈蝈在地里叫唤,还可以招呼小孩子来逮蝈蝈,他甚至对如何更好地耕种 土地有新的计划,他还想象着获得大丰收之后的甜蜜生活。他边劳动边尽情享受着重新获 得土地之后的快乐。 教师小结:三黑和所有农民一样,视土地为生命,在获得土地之后,他将自己的整个 生命都投入到土地中去,精心地侍弄它,照料它。他是土地的主人,他想象着这片土地会 带给他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3.师: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形象?(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到特别能感动你的句子 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明确:诗歌塑造了三黑这样一个勤劳的、深切热爱着土地的普通农民形象,表现了他 在获得自己的土地之后无边的幸福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憧憬。 四、体会诗歌语言特色 1.师:这首诗歌中,作者在表情达意上有哪些特色?试举例说明。(教师提示:如诗 歌所用的修辞手法)明确:诗歌第 5、6、7 节,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三黑对土地的精心 照料;第 11、12 节,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凸显了土地改革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 的主人之后的幸福感。 2.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 小结: 如苏金伞在 1982 年所写的《我与新诗》一文中,总结了他始终未改的诗歌观, 即“始终保持着朴素无华的风格,争取做到深厚蕴含中透出清新;坚持用生活中的语言写 诗,不矫情造作,不故作深奥,使人感到晦涩难懂;坚持现实主义。生活是诗的基础,诗 是生活的升华。” 五、拓展延伸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分小组讨论,小组派代 表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可以围绕土地的重要性,如何珍惜土地或者你对脚下的土地的理 解等内容交流。 六、教师小结 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学板书】 20*三黑和土地 三黑热爱土地 比喻、拟人 想象对比 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注释和文学常识积累,理解古诗词的意思。有画面感的诗句要善于展开想象, 体会诗歌的美。 2.学习如何从一段话中,提取作者所表达的观点。 3.乘坐公交时,能根据出行路线和时间要求,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 4.了解“五行”“五谷”“五音”“五彩”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 1.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诗歌的美。 2.能够从一段话中,提取作者所表达的观点。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如何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体会诗歌的美,如何从一段话中提炼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怎样根 据自己的出行路线,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等都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逐一进 行交流。 二、交流平台 1.师:读古诗词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或不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你是怎样做的?(学 生自由交流) 明确:借助注释,查字典词典和相关资料等。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也有助于我们理 解古诗词的意思。 2.师:如果读到有画面感的诗句,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去体会。(课件出示,学生自由交流) 三、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一)思考: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明确:为了生活环境更舒适,人们应该种植大量的花草树木。 2.师:读下面文段,提取中心意思。 示例:在人口集中,交通、工矿企业发展很快的城镇,噪声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据 资料记载,噪声在 50 分贝以下,对人没有什么影响,当噪声达到 70 分贝,对人会有明显危害, 如果噪声超过 90 分贝,人就无法持久工作了。目前在我国很多城市,噪声超过 70 分贝的环境 很多,因此,噪声作为一种公害,已引起人类普遍重视。 明确:噪声作为一种公害,已引起人类普遍重视。 3.公交车是常用交通工具,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能保证出行更顺利、更快捷。自由读材 料,了解公交车出行路线,并结合小林要到达的目的地,为其选择合适的乘车线路。(指名说) 四、日积月累 1.出示“五行”“五谷”“五音”“五彩”相关知识。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稻、麦、黍、菽、稷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彩:黄、青、赤、白、黑 2.师:借助资料,进一步了解“五行”“五谷”“五音”“五彩”等知识内容。 明确:五行是中国古代道教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 等方面。平常俗称的“五谷”所指的五种谷物。五声音阶的意思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 音开始到羽音。五彩泛指各种颜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 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 3.小组成员针对“五行”“五谷”“五音”“五彩”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交流。 第七单元教案 21 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个故事。 3.通过感受伯牙与锺子期之间的真挚情谊,明白“知音”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4.体会牧童善于观察、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 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2.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3.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播放古筝曲)同学们,我们听到的这支优美动人的曲子,名字叫作《高山流水》。这支曲子的背 后,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了解这个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师范读,配乐。 3.自由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课件出示朗读节奏划分) 4.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5.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师:课文读得很有古文的韵味了,我们现在就来读懂其中的意思吧!想想我们以前有哪些理解古 文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 2.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合作讨论,弄懂课文意思,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课文意思。(课件出示译文) 四、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一)何为“知音”? 1.什么叫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从哪里看出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在文中画 出相关句子。 2.指名读。 3.师: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4.伯牙鼓琴。思考:他的琴艺怎么样呢?在文中如何表现出来的?(指名答)伯牙能通过琴声把自 己心里想的东西表达出来。 5.锺子期听之。他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到了什么呢?用“——”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明确:“善哉”是表赞叹之意。(教师指导读好赞叹的句子)这句话表明,伯牙隐藏在琴声中的想 法,锺子期能心领神会。 6.如果你是锺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回答: 徐徐清风、皎皎明月、依依杨柳……) 7.师:大家一起想象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的画面。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志在明月,锺子 期会怎样赞叹?教师引导学生说句子。 示例:“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8.师小结:只有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只有他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这就是——知音。 知音相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快乐、激动、兴奋……) 9.指导朗读。(自由读、分组读) 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体会到了真正的知音欢聚时的那一份融洽,那一份欢乐!的确,多么欢乐 的相聚,多么难忘的时光!无奈世事难料,锺子期不幸去世。 (二)知音之死。 课件出示:(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锺子期死了,伯牙为什么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锺子期死了,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 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3.齐读。(教师指导,要求读出伯牙此时的心情。) 4.为何锺子期死了,伯牙要绝弦呢?好不容易苦练学会的琴技就这样放弃了? 5.在遇到锺子期前,有没有人赞美伯牙呢?那些人会怎样赞美伯牙?锺子期又是怎样赞美的呢? 6.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锺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锺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 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会对锺子期说什么? 五、拓展延伸,回味“绝弦” 1.师:锺子期死后,伯牙到他的墓前悼念。面对锺子期的坟墓,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出示短歌: 伴低沉悲凉的古典音乐,师范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 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 三尺瑶琴为君死! 2.你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 明确:悲恸欲绝、痛不欲生……3.锺子期一死,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 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教师播放《高山流水》乐曲,指导学生齐读课文。 六、教师小结 自古以来,“良朋易求,知音难觅”。一曲“高山流水”成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知音佳话,至今,仍 为世人津津乐道。这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千古知音最难觅”。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出示插图,质疑:图上画了些什么? 2.教师相机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 3.“书”是什么意思?“戴嵩”是谁?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学生自由交流) 二、疏通文句,理解内容 1.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1)学生对照注释,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圈点批注,标出不懂的地方。) (2)学生自由交流对文章的理解。 (3)(课件出示全文注释)学生对应古文,整体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指名概括课文内容。 3.感受人物精神。 (1)默读课文,思考:牧童是怎样评价这幅画的?他的理由是什么?(指名说) (2)师:你觉得牧童身上有一种什么精神?(牧童有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3)师:处士面对牧童的话有什么表现?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处士是一个敢于应战、乐于 接受别人意见的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注意读出牧童的语气。) 三、再读课文,领悟主题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哪句话揭示了这篇课文蕴含的道理?(指名说) 2.归纳: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课件出示: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 求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 3.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四、课堂小结。 初读文言文,我们一定有了新的体验,快快总结,作为经验积累吧! 22 月光曲【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8 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陶醉、霎时间”等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9 自然段。 3.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 辑思维能力。 4.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关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 生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钢琴曲导入,引入情境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共同欣赏一首钢琴曲——《月光曲》(课件播放《月光曲》)。大家知道关 于这首曲子的美丽传说吗?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月光曲》就会有所了解。(教师相机板书:月 光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们是否都认识了呢?(检查字词) 2.指名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 纠正学生的读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总起介绍贝多芬,点名题意。 第二部分(第 2~10 自然段):详细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2.按起因、经过、结果给第二部分分层,并归纳层意。 第二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 2、3 自然段):写贝多芬散步时听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钢琴声和兄妹的谈话声 第二层(第 4~7 自然段):写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 第三层(第 8~10 自然段):写贝多芬弹奏并记录《月光曲》。 2.全文可分为部分,主要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为弹琴,并即兴创作出的故事。 四、自读自悟,合作探究1.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课件出示问题): (1)《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创作出来的? (2)乐曲表现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学生勾画出文中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与同桌交流。 4.师:是什么激发贝多芬创作出了《月光曲》?这中间有什么动人的故事?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引入留疑,激趣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理清了全文脉络。那么,《月光曲》的背后有着怎样 动人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领略《月光曲》的美好意境。 二、走进课文,品味探讨 1.课件出示一: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弹的正是他的曲子。思考:“断断续续”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这琴声会引起他的注意? 明确:“断断续续”,说明钢琴弹得不熟练。因为环境幽静,所以贝多芬能听到琴声。又因为弹的 是贝多芬的曲子,所以才引起贝多芬的注意,为下文做了铺垫。 小结: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和疑惑的心情,贝多芬最终走进茅屋,为姑娘弹曲子。 2.课件出示二: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明确:这句话表明盲姑娘既想听贝多芬的演奏,又不想让哥哥因为这件事为难。 3.课件出示三: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指名读, 思考:盲姑娘怎么知道弹琴的人是贝多芬呢? 明确:“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如此高超的演 奏技巧,加之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所以盲姑娘猜想弹奏者便是贝多芬。盲姑娘的话说明她对音乐 有很强的理解力,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 4.课件出示四:月光照进窗子,……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明确:“好像披上了银纱”“清幽”描写出了清亮如水的月光下,茅屋里的美好景象。这样的美, 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贝多芬“望了望”兄妹俩,寄予深深的同情。此情此景,使贝多芬想到, 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爱好音乐的人们,就像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一样。这样的联想,使他按起琴 键来。 5.课件出示五:月光正照在……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明确:“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仿佛”,指 哥哥从妹妹的神情中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的想象画面中。 小结:多么美好而清幽的月夜呀!正是这个美丽的夜晚让贝多芬有了创作的灵感,于是,他借着清 幽的月光又一次按起了琴键,此时他弹奏的这首曲子就是著名的《月光曲》! 6.课件出示六: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明确:“陶醉”指完全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之中了。说明贝多芬弹奏的曲子十分美妙! 三、再读想象,体会意境 1.(指名读第 8 自然段)思考:月光怎么清幽,茅屋里是什么情景,屋子里人物的形象什么样的。用 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图画。(学生自由交流) 2.师:月光是这样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却看不见。贝多芬的琴声给这对穷兄妹带来了什么呢?课文 上没有写,但是从哪儿我们可以知道? 预设:课文是通过贝多芬的琴声,引起皮鞋匠、盲姑娘的美妙的联想来写的。 3.(音乐起,课件出示图片)齐读第 9 自然段,思考: (1)这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情景真的是皮鞋匠亲眼见到的吗?月亮的升起、升高,海 面由微波粼粼变得波涛汹涌,真的是刚才发生的事实吗? (2)哪些句子所写的内容是联想?哪些句子所写的内容是写实?请在文中分别用“——”和“” 画出来。 4.交流反馈: (1)指名读写实的部分:皮鞋匠静静地听着。皮鞋匠看看妹妹……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2)指名读联想部分,体会情境。 ①想象第一幅画面:月光照耀下的微波粼粼的海面。 ②体会第二幅画面:月亮越升越高……轻纱似的微云。 ③随着音乐体会第三幅画面: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想一想皮鞋匠听了琴声,仿佛觉得 大海卷起了巨浪,贝多芬在怎样弹琴?琴声是怎样的?(贝多芬越弹越激动……节奏也越来越快。) 【教学板书】 22 月光曲 贝多芬听到琴声→走进茅屋 兄妹对话→进屋演奏 巧遇知音→再弹一曲海上升明月 月光海啸图→《月光曲》 23* 京剧趣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有哪些艺术特色。 2.学习课文,了解京剧更多的奥秘,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鉴赏京剧艺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有哪些奥秘及艺术特色。体会课文表达的条理性。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鉴赏京剧艺术的能力。【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作者简介 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资料,你了解到了哪些?你认为京剧有哪些艺术和奥秘? 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学生畅谈,教师指导。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并反复认读: 驰骋 尴尬 彻底 虚拟 绱鞋底 仆人 凸显 戛然而止 2.小组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教师抽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京剧趣谈》这篇课文。阅读结束后,请简要说一说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京 剧哪些方面的艺术。(指名答) 2.师:“马鞭”和“亮相”在京剧艺术中有何妙用?请结合课文列举相关语句自由交流。(课件出 示相关句子)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可以高扬,可以;可以,可以。 (2)俗话说“”,古诗也说“”。 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第 1~3 自然段——介绍马鞭的内容。 (1)师: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原因是什么? 京剧表演中是通过什 么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为什么说马鞭可以漂亮地解决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的问题?请结合课文举例说明。(学生 合作交流后发言) (3)作者介绍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为什么还要介绍京剧中一些虚拟的道具呢?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与本课的第一个小标题——马鞭,是否冲突?(指名说) 明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京剧的表演艺术,与马鞭这种实在的道具互相衬托,相得益 彰。因而与小标题不冲突。 2.自由朗读课文第 4~6 自然段——介绍亮相的内容。 (1)静态亮相是如何体现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的?请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学生合作交流后发言) 明确:课文第 4 自然段便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印证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的,同时作者通过俗语和古诗,进一步论证静态亮相的妙处。 (2)京剧中动态亮相有何高妙之处,作者是怎样论述的?(指名说) 明确:课文第 6 自然段便是具体论述动态亮相的高妙之处的,作者通过动态亮相的具体表现,引出 杂技表演的艺术,以此印证动态亮相不愧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五、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学生交流) 归纳:(1)语言通俗幽默,亲切自然;(2)舞台场景描写生动传神;(3)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 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六、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京剧表演艺术的资料,或观看一些京剧戏曲视频,了解更多有关京剧的知识和奥秘。同学 之间进一步交流。 【教学板书】 23*京剧趣谈 马鞭亮相 马鞭的功用 静态 亮相——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虚拟的马鞭 动态 亮相——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装饰的美 实在的道具 虚拟的道具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与戏曲有关的词语,了解其含义,并学会用这些词语造句。积累描述书法、 音乐、艺术作品的词语,了解其含义。 2.了解做课堂笔记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做课堂笔记的重要意义,掌握做课堂笔记的具体方法。 3.了解怎样将说明书写清楚,学会修改说明书。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做课堂笔记应注意的事项,掌握做课堂笔记的具体方法。 2.了解怎样将说明书写清楚,学会修改说明书。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会做课堂笔记吗?做课堂笔记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有哪些?让我们赶紧走进今天的课堂吧。二、交流平台 1.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课堂笔记有哪些好处?(指名说) 明确:做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记忆,还能促进我们积极思考。另 外,它还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等。 2.师:结合课文,请具体介绍你在课堂上做笔记的例子。(学生自由交流) 3.师: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一文时,你是怎样做课堂笔记的?学生间展开合作讨论,并选出小 组代表进行举例说明。 三、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同桌互相交流它们的意思,再选一两个说句子。 2.小组内成员交流,教师抽查学生并总结反馈。(课件出示词语意思) 3.教师小结,并适当拓展戏曲知识。 4.师:说明书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文体,如果写得不够清楚,会给实际应用带来很多 不便。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说明书的相关知识。 (1)简介说明书。 说明书属于应用文,按事物的种类分:产品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安装说明书、演出说明书。课本 中小台灯制作说明书属于安装说明书。 (2)课件出示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 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包括材料和做法两部分,具体内容见课本 106 页。教师引导学生对玩具小台 灯的材料和具体做法进行分析。 (3)师生合作研读材料部分。(指名说) (学生记录存在的问题:如何获得半个乒乓球,瓶盖的大小,铅丝的长短、粗细要与乒乓球所做的 灯罩配合适中。) (4)研读做法部分。 ①指名读做法,边听边想象每一步骤制作的画面。 ②说明书给我们介绍了制作玩具的三个步骤,思考:如果让你制作,在制作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 困难或迷惑? 示例:如何钻小洞?钻多大的小洞? 铅丝的另一头是从里面还是从外面插进乒乓球的小洞里? 5.探讨修改方法: (1)学生自由讨论,师归纳总结: ①材料和工具制定不全。 ②材料规格交代不清楚。 ③制作过程交代简单。④制作的步骤交代不清。 (2)探讨修改方法。(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小结:①补充材料和工具;②可通过具体数字或进行实物比较交代材料规格;③补充交代制作注意事 项;④出示制作步骤示意图。 (3)学生自主修改说明书。 (4)课件出示修改后的范例。 (5)学生自读范例后,对自己修改后的说明书进行二次修改。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有关描述书法、音乐、艺术作品的词语及其释义,分小组朗读出示的词语,并查找有关 资料,谈谈对词语的理解。(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高山流水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黄钟大吕 轻歌曼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工惟妙惟肖 画龙点睛笔走龙蛇妙笔生花栩栩如生 2.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选择词语造句。(小组派代表发言) 第八单元教案 24. 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13 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 自然段。 3. 学习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4.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5. 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感受“我”热爱劳动人 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言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师: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 2.(课件出示鲁迅简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板 书课题:少年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词语,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思考:“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我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画 出相关句子。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生字词) (2)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4.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明确这篇课文共 17 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写“我”记忆中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 2~3 自然段):这段主要交代了“我”和闰土认识的缘由。 第三部分(第 4~5 自然段):写“我”第一次跟闰土见面的情形。 第四部分(第 6~16 自然段):写闰土给“我”讲述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 和看跳鱼儿的趣事。 第五部分(第 17 自然段):写“我”和闰土的分别与友谊。 三、初识闰土 1.师:在鲁迅的记忆深处,有一幅美丽而神奇的图画。文中是怎么描写的?(指名读 第 1 自然段) 2.师:鲁迅记忆中的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呢?快速浏览课文,用“——”画出描写闰土 的句子。(齐读) 3.过渡: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要认识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要认识这个人的什么呢?(学 生自由交流,如先看他的外貌。) 4.(课件出示相关句子)交流:①少年闰土是什么样子呢?(指名说)②从这些描写 中,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小结:在习作中,如果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少年。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深入了解他,看看“我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二、探究深读,了解闰土1.默读课文第 6~16 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闰土向“我”讲了几件事。 2.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3.你们能想象出闰土向“我”讲述他的海边生活时的语气、神态吗?请你试着用成语 描述一下。(绘声绘色、眉飞色舞等) 4.学生自由朗读。 (1)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适时指导。 (每件事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指导朗读。如“雪地捕鸟”可让学生边朗读边表演;“看 瓜刺猹”教师可扮成“我”引导朗读,调动学生情绪。) (2)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教师板书:聪明能干勇敢见多识广) (3)想象画面,指导背诵第 1 自然段。(课件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 三、解疑释惑,升华认识 1.师: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指名答。小结:不,他还有无穷无尽 的稀奇事……) 2.师: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学生自由交流) 3.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说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 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好这句话?(高兴、 佩服、羡慕、惊奇、自叹不如……) 4.思考: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受?(学生自由交流) 5.课件出示,想象说话。 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 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闰土在( )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 ),不知道( )。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我们”才相聚了 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三十年来,“我”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 情景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出示“看瓜刺猹” 图)。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感情地齐读课文的第 1 自然段。 2.师:闰土走了,那么“我”和闰土建立的友谊还能持续下去吗?“我”和他还会见 面吗?请在课下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教学板书】 雪地捕鸟 24 少年闰土 海边拾贝 能干 聪明 看瓜刺猹 勇敢 见多识广看跳鱼儿 “我”期望 喜欢 羡慕 佩服 向往 难舍难分 25. 好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会写 1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文章超现实想象和情感层次性变化,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4. 能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美好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1. 读懂“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找出这个故事中的“美丽 、幽雅、有趣”体现在 什么地方。 2. 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爱看好的故事,而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又为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呢?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为我们营造的故事世界。(板书课题好 的故事)(课件出示作者作品简介) 二、检查预习 1. 教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2. 同桌互查生字认读情况,并解释重要词语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强调易读错的字的读音,并对学生解释的词语意思进行补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好的故事》这篇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为我们讲 的“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指导:好的故 事其实是一个梦境。) 2. 师:结合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好的故事”美丽 、幽雅、有趣?(指名说) 四、再读课文,分析理解 1. 齐读第 1~3 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在第 1 自然中描写了“昏沉的夜”的情景,在这里“昏沉的夜”有什么特殊 含义?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合作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课件出示:该文写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当时北京笼罩在极其混沌、黑暗、恐怖的气氛 中。封建军阀卖身投靠帝国主义,把中国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在苦难的深渊里 挣扎,因此“昏沉的夜”象征了当时的封建军阀统治。 (2)作者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看到了一个好的故事,你能判断这“好的故事”指的 是什么吗?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指名说) 2.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 4 自然段,说出“这个故事”给作者的总的印象是什么,有什 么特点? 课件出示: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有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交织,飞动扩 展,以至无穷,十分壮美。 五、布置作业 再次通读全文,画出难理解的句子,练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以及这个故事的整体 特征。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进一步了解“好的故事”的具体内容。 二、读文赏析,合作交流 1. 自由朗读第 5 自然段,思考:作者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描写时 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作者描写了山阴道两岸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 伽蓝等景物,以及澄碧的小河。在作者的笔下不仅有静景,还有动景,作者用生动形象、 简洁明快的语言,写出了江南美景的如诗如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幸福生 活的向往。可以说达到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效果。 2. 品析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课件出示) 示例:都倒影在澄碧……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明确:“倒影”表现了大面积的、相对静止的景物;“夹带”则表现了斑斑点点的动 态;而“荡漾”则表达了作者对河水、对水乡浓浓的、沉醉的爱。 3. 思考:第 6 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启下) 4. 指名读第 7 自然段,体会作者所描写的自然风光的特点。(学生自由交流) 明确:作者将所有的景物都和水联系在一起,写出了浓浓的、醉人的江南水乡风光。 5. 师: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用词十分巧妙,而且能够将各种事物联系起来,找到他 们的相似点或共同处。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河水为什么是“胭脂水”,那“红锦 带”指的是什么?(学生合作交流) 明确:大红花和斑红花的倒影在水里面浮动的情景,河水看起来便如“胭脂水”,“红锦带”则是指大红花的倒影被拉长了的样子。 6. 思考:课文第 8 自然段和第 4 自然段有些词句是重复的,如“美丽,幽雅,有趣” “美的人和美的事”。对此你该如何理解? 明确:一是前后照应,二是突出了景色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7. 思考:作者正要凝视这些自然景物时,出现了什么景象?作者又是如何做的? 8. 谈谈你对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的理解。 明确: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次提到“昏沉的夜”,他用“昏沉的夜”暗喻旧 中国的黑暗。但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种期盼,既是昏沉的“夜”,总会过去的,天,总是要 亮的,太阳终究会照亮大地的。 三、问题研究与拓展 思考:现实是否像鲁迅先生的梦境一样美好?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梦?这个 梦有什么含义?(学生自由交流) 课件出示:文中两次提到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描绘的其实就是鲁迅先生当 时内心的一种美好的向往与憧憬。鲁迅先生将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景寄托于他梦中看到的情 景。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作品中少有的表现美好的文章。文中描写了很多美好的意象,但 最后鲁迅先生心中的梦醒了,他想要记录下这美好的梦境,奈何眼前已没有了“一丝碎 影”,只有“昏暗的灯光”,表现了作者心中的失望和怅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0.课外可以写一下关于《好的故事》的读后感,同学间进行交流学习。 【教学板书】 25. 好的故事 现实——昏沉的夜 乌桕、野花…… 好的故事 梦境 天、云…… 美好的向往和憧憬 一丈红、大红花…… 现实——昏沉的夜 2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1. 能简单说说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哪几件事,并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 通过理解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写作背景 1. 导入: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1936 年 10 月 19 日,鲁迅先生在上海不幸病逝,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之际,他的侄女周晔怀着对鲁迅 先生的怀念之情写了一篇回忆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记录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 件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师:题中“我”指谁?(生答,周晔)鲁迅是她的伯父,她为何还称他为先生? (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 3. 师:受人尊敬的鲁迅先生走了,周晔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至爱关怀了,这怎能不万 分悲痛呢?(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指名读,体会周晔的感受。 4. 师:站在伯父的灵柩前,周晔可能会想起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周晔 的回忆。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主要回忆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你能试着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吗? 2. 师:大家发现本课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吗?(隔行分段,一些长文用隔行分成几部 分,使文章条理更清楚。) 3. 用最简单凝练的语言给四件事加小标题。 (1)学生自由加小标题,并交流。 (2)教师小结: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板书) 4. 过渡:这四件事情说明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一说。 (他总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三、感悟品质 1. 读第二、四、五部分,思考: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 得多”?找出相关的句子,结合相关资料思考原因,在文中做批注。 2. 学习“谈《水浒传》”这件事。 (1)课件出示:伯父摸着胡子……我还保存着。 (2)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鲁迅的风趣幽默) (3)你听懂了“我”的伯父的话了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4)送给“我”两本书,又说明了什么?(勉励作者要认真读书) 小结:伯父委婉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我”两本书,让“我”感受到伯父关心 晚辈,善于启发、教育晚辈。3. 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1)学生自由读第四部分。 (2)课件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上的内容。 (3)结合资料,理解鲁迅的身份;对照插图,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自由交流) 4. 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 (1)指名读,思考:阿三回忆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交流明确: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5. 学习“笑谈‘碰壁’”这件事。 (1)引导学生理解“把鼻子碰扁了”“几次”“四周黑洞洞的”等重难点词句。 (2)引导体会鲁迅不怕挫折,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总结升华 1.学完了课文,说说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总结提升:鲁迅为革命、为人民鞠躬尽瘁,积劳成疾,“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牛”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27*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明白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 的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鲁迅走了,但他 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很多,有怀念,更有深深的思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纪念鲁迅的 文章,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经典诗篇《有的人》。(板书课题,齐 读)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自读诗歌。要求: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 2. 再读诗歌,将诗歌读流畅。 3 .教师指导学生划分朗读节奏(课件出示),指导读好停顿和重音。(教师示范第 1 小 节,指名读第 2 小节,自由读第 3 到 7 小节。) 4. 自由朗读。 三、对比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1. 默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对比的写法。第 2、3、4 小节对比的是有的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第 5、6、7 小节对比的是有的人的不同结果。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又是一一对照的,写出了两种人的不 同结局。 2.(课件出示插图和文字)小组对比朗读,交流探讨: (1)“有的人”指的是哪两种人?这两种人本质的不同是什么?(虽生犹死,虽死 犹生) (2)对这两种人,你认为作者的态度一样吗?你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呢?(学生自 由说一说) 小结:是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人民更爱戴、敬仰、怀念……损害人民利益 的人,人民更痛恨、鄙视、憎恶…… 3. 这首诗歌颂了鲁迅先生的可贵精神。 四、研读品悟,升华情感 1. 师:诗歌的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齐读),但诗中却没有提到鲁迅的名字。诗人 忘了吗?(学生自由说一说) 2.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鲁迅精神:这首诗仅仅只是在赞扬鲁迅先生一个人吗?在我们的 记忆中,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和鲁迅先生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课件出示) 五、课堂小结,总结写作手法 1. 从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说一说) 2. 写作手法归纳:诗歌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对比是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诗歌 中使用对比,能产生强烈的感情冲击。 3. 小结: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 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4.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打算做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板书】 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虽死犹生记住人民爱有的人 对比 虽生犹死摔垮人民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永生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 掌握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2. 通过分析课文拟题的方法,能合理地修改自己的习作题目。 3. 能通过一个词语进行联想,并写一段话。 4. 了解柳公权的书法特点,进一步提高鉴赏书法艺术的水平。 5. 积累鲁迅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 通过分析课文拟题的方法,能合理地修改自己的习作题目。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当你阅读文章时,你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吗?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到底有哪些具体方法呢?下面,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语文园地八,来了解这些内容。 二、交流平台 1. 师:阅读文章时,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具体方法?(学生自由交流讨论) (课件出示“交流平台”内容)教师补充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如下: (1)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 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夏天里的成长》一文。 (2)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 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 (3)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宇宙生命之谜》 一课。 (4)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 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如《故宫博物院》一文。 (5)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事件来 概括它的主要内容,如《竹节人》一文。2. 请结合《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分析该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名答) 小结:关注文章的题目抓关键词,对了解主要内容也有帮助。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我们要灵活运用。 三、词句段运用 1. 师:读课件出示的各组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样拟题好在哪里,再修改自己的 习作题目。 (1)少年闰土狼牙山五壮士军神 (2)开国大典草船借箭“诺曼底”号遇难记。 (3)竹节人桥冰项链 (4)“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明确:(1)是用文中的主要人物作题目; (2)是用文中的主要事件作题目; (3)是用文中的线索作题目; (4)是采用拟人,夸张或对比的手法拟题。 2. 思考:读课件出示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 下来。(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饱经风霜的脸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 树林的深处 秋天的深处 心灵的深处 四、书写提示 1. 课件出示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柳公权的书法特点。 小结: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 妙。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书法创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柳体”书法的完全成熟, 历来作为初学书法者的正宗范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五、日积月累 1. 课件出示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名言警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鉴赏这些句 子,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特点。 明确:(1)从字面上理解:没有感情的人不见得可称为英雄豪杰,爱怜子女的人怎 么可能不是大丈夫呢?这段话的内涵是:真正的英雄都有丰富的感情,爱怜子女的人同样 是大丈夫。 (2)这句话意思是:“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消极等待,决无希望可言;努力争 取,希望才能实现。 (3)鲁迅先生认为民族精神是最宝贵的,只有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中国才有真进步。 (4)埋头苦干:为国家、民族的利益,执着于一项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 包括广大劳动人民,知识分子。 拼命硬干:置身家性命于不顾,揭竿而起,斩木为兵的民族领袖和精忠报国、反对外 来侵略的革命战士、民族英雄。 为民请命:为老百姓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疾苦,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为追求某一种规范、公平、正义等不惜牺牲生命、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 人。作者所列举的这几种人都是中国的脊梁,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3. 搜集有关鲁迅的个人资料和其文学作品,从其文学作品中找出更多富有哲理的句子。 示例: (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2)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 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3)走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 4. 下列句子出自于鲁迅先生的作品,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1)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空谈》 (2)我们中国人总喜欢说自己爱和平,但其实,是爱斗争的,爱看别的 东西斗争,也爱看自己们斗争。 ——《观斗》 4.下列句子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的笔是投枪,是匕首,鲁迅先生的骨头是最硬的,是最任性的。 B. 鲁迅先生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 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C. 鲁迅先生的作品数量不多,因此意义并不大。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