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课程标准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材分析 《古诗三首》编排了3首古诗。《浪淘沙(其一)》以雄奇的想象,描绘了黄河波翻浪涌,扶摇直上的壮丽景象;杜牧的《江南春》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春天的明媚秀美、烟雨迷离;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乡间风景的清新自然,生动活泼。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借助注释及搜集的背景资料,理解诗词内容,但是学生对诗的感受力不是很强,怎样让学生走进作者感受诗词中的深刻内涵,使其与诗词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在理解通读古诗的同时,抓住关键句整体感知景色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和谐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园的情感。学习目标1.会写“涯、莺”个生字。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浪淘沙(其一)》,《江南春》理解诗句的意思。3.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两首诗的大意,理解故事中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1.通过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2.通过小组结合,背诵并默写《浪淘沙(其一)》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扫除障碍(4分)
活动一 1、 自由朗读《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三首古诗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正音.(2)连读.(3)指名读,师生评述是否正确.(完成目标一)
能认读2个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并关注生字的关键笔画。(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学习古诗(31分)
活动一学习《浪淘沙(其一)》 1、 揭示课题,简介作者.(1) 出示课件:刘禹锡的资料.(2) 解诗题,读诗题.2、 教师范读,学生听清节奏。 (完成目标二) 3、 理解一、二句。(事物的形状、状态。)4、 理解三、四句。(景物的形状、状态。)5、 学生连起来说一说诗意,想象牛郎织女家什么样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完成目标三)活动一学习《江南春》1.揭示课题,简介作者。2. 师有感情的范读古诗,学生听清节奏,并说出,师再出示标明节奏的古诗.(完成目标二)3.合作探究,领悟诗情.(过程同第一课时)4.交流汇报,PPT指导.(1)《江南春》这首诗写的是什么?(2)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春天的明媚秀美、烟雨迷离。说说江南春美在哪里?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莺 绿树 红花 水村 山郭 酒旗 寺庙 楼台 烟雨)
学生清楚刘禹锡的主要作品及题意。(评价目标二) 在讨论中学习诗词,对诗中描写的画面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评价目标三)
环节三 品读古诗 感受情感(5分)
5.再读古诗,悟诗情.(完成目标三)
朗读时要理解诗句内涵,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注意停顿。
附:板书设计浪淘沙 浪淘风簸 直上银河(写实) (想象)气势雄伟 豪迈浪漫 江南春 写今 景色迷人 怀古 寓情于景 ,《江南春》。3.通过学习诗词,对描写的画面展开想象,体会黄河雄伟的气势以及江南风光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