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共五节,核心内容是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等探究过程,形成较为清晰的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教材第一节介绍透镜,第二节介绍生活中的透镜,使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及其成像的情况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这两节的作用是从知识方面和探究过程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作铺垫。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在知识层面,学生知道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获得了透镜及其成像情况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具有了一定的光学知识;在探究技能方面,学生通过前面几章学习,知道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了收集数据的方法,经历了对数据的分析与论证的过程。本课时探究,仍然需要收据数据,但与反射规律(角度相等)和平面镜成像规律(距离相等)不同,凸透镜成像规律,并不是简单的等量关系,需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分类和归纳才能得出规律。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不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培养学生数据处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收集实验数据过程,体验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避免对于规律的死记硬背。2. 经历从实验数据中总结规律、从数据中发现问题的过程,感悟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2. 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
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做实验之一,也是初中物理很难的探究实验之一,主要原因有:学生难以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像;常用光源——蜡烛不稳定,而且难以记录、较为准确地比较像与物大小之间的关系;学生需要观察的现象、测量的数据太多,对其动手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提出了挑战;实验时是在众多点上观察、记录像的特点,最终需要归结到区域来表示,像的倒正、缩放、虚实的不断转换,对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思维转换(从具体的点到抽象的区域)提出了挑战。为突破以上重、难点,本课时教学设计尝试了如下改进与创新: 1、从改进实验光源入手,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为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视性,增加实验操作的有效性,光源改为发光的“F”,光屏上加贴坐标纸。摒弃了教材上使用蜡烛做物体的做法,“F”型字符,增加了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更稳定、更容易判断像物的大小关系、 实验更安全,提高了实验现象的可观性和准确性。2、从探究课题特点入手,设计可强化的科学探究要素。课程标准要求: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为解决“时间与内容”、“自主与指导”之间的矛盾,根据本课时内容特点,强化“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这一探究要素。根据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带着“物距在什么范围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在什么范围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在什么范围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三大问题分三组探究。3、从科学探究能力入手,优化数据分析过程。 由于本实验得到的数据量大,数据中蕴藏的规律属于界定范围的定性规律,学生从来没有遇到,所以分析数据是本节课的最大难点。如果直接告之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的分界点,又失去了探究的意义,这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十分不利。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如下处理:让各大组学生把实验中物和像画在纸带上的相应位置;通过分析得到成各种像时u的大致范围,再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变化以及像的大小变化趋势,理论推导出由缩小实像到放大实像必然有一个过渡环节,实像到虚像必然有一个突变点;猜想这个过渡环节的分界点和突变点的位置,再通过实验给以验证。通过优化探究、数据分析过程,使学生感到探究更加完善,且通过探究得到的规律更真实更可信。纸带的运用,使抽象的数据变得形象直观。整个分析过程,学生主动参与、活而不乱,教师导若行云流水、引至水到渠成。
重难点
重 点
经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难 点
数据的分析与论证
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
1、课件展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情况;2、问题: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各有什么特点?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自主发言,交流自己获取的信息。
遵循教材编写意图,通过复习,以旧引新。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提出问题
1、活动:利用迎客松、放大镜和光屏演示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情景。2、问题: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师生互动,不断尝试。
设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像的“模样”,进一步激发求知欲望,又为学生猜想提供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
设计实验方案
1、初步探究(1)介绍实验器材。(2)设计实验方案:讨论:怎样改变物距?操作:尝试在光屏上寻找最清晰的像。明确各组的探究任务。分组讨论:具体的实验方案。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实践操作。2、讨论交流具体的实验方案。
1、通过在光屏上寻找清晰的像,为后续探究中实验操作做好铺垫。2、通过讨论交流方案,明确具体做法,为探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做好铺垫。
进行实验
2、分组探究第一组:u在什么范围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第二组:u在什么范围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第三组:u在什么范围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师巡回指导,提示操作要点;学生分组实验,根据各自特长,合理分工;
分三组探究,解决“时间与内容”、“自主与指导”之间的矛盾。
分析与论证
3、分析与论证(1)各组汇报展示;(2)推理:由缩小实像到放大实像的过渡环节,实像到虚像的突变点;猜想:两个分界点的位置。(3)实验验证:当物体位置2f处、焦点处,凸透镜成像情况;(4)利用flash动态演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全程。(5)各组尝试总结规律;
学生汇报探究过程和结论,师生互动操作动态演示,发现问题后再探究。
1、纸带的运用,使抽象的数据变得形象直观。2、利用实验模拟课件对本实验规律进行归纳与总结,以加深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面认识。
知识反馈
解释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分析回答
首尾呼应,使学生学以致用,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
课堂小结
尝试让学生总结收获与困惑。
谈收获、质疑
作业布置
利用光路图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板书设计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 f2、倒立放大的实像 f2f 投影仪3、正立放大的虚像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