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一、课程标准相关描述1.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2.科学知识目标7.2 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14.3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活着的动物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教材分析以《蚂蚁》为研究对象,重点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为将来建立昆虫概念积累认知基础。本课还将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到大自然中去探访蚂蚁。同时,通过观察蚂蚁的邻居-----周围的土壤上生活着的动物,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活着的动物这一学习目标。学情分析观察蚂蚁也是孩子们乐意做的事。但蚂蚁个头小,不易观察,需要借助放大镜。关于蚂蚁身体结构的观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部分学生对蚂蚁的身体结构认识较为模糊,各部分的样子,更是不够清楚,需要教师细致地指导。学习目标观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征,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活着什么动物。知道观察时可借助工具提高观察能力。具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学习重难点观察蚂蚁的身体特征,准确画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评价任务能够细心观察,准确画出蚂蚁的身体结构能够举例说出土壤上生活的其它小动物的名称和外形特征能够进行同桌合作观察和有效交流教学准备:生:画的蚂蚁、铅笔、橡皮师:课件、分组观察的蚂蚁、记录单学习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1猜谜引入主题画图明确目的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个动物朋友,看看谁能猜出来(别看身材小, 团结又勤劳, 又能搬粮食,又能打地道)学生活动1:猜谜师:在课下,同学们都画出了自己见到的蚂蚁学生活动2:展示自己画的小蚂蚁师:这两位同学画得不太一样呢!谁画得正确呢?蚂蚁到底长什么样?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
学生能够从“画蚂蚁”发现不同,聚焦观察目的“蚂蚁到底长什么样”
环节2讨论观察方法同桌合作观察
师:蚂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但蚂蚁很小,爬得又快,很难观察,怎么办呢?生:说一说利用工具师:介绍昆虫观察盒提出活动要求1.边观察边画出蚂蚁2.同桌交流: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构成?各部分都长了些什么?生:同桌合作观察交流并画一画小蚂蚁
学生能够知道可以借助合适的工具进行观察 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细致观察蚂蚁,如实用画图记录自己的发现 能够和同桌针对问题进行有效讨论
环节3聚焦矛盾问题明确蚂蚁结构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观察的蚂蚁生:展示画的蚂蚁,并交流生:提出不同意见师:到底蚂蚁身体有几部分?“脚”长在哪里?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生:针对生成问题,再观察生:交流分享,达成一致生:正确贴出蚂蚁模型师:我们把蚂蚁的三部分分别叫“头、胸、腹”,头部长有2只触角,胸部长有6只足。
在教师引导下,清晰如实地表达自己的观察内容 能够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通过再次观察,能够自我修正自己的记录
环节4交流课外发现视频学习补充
师:同学们已经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了室外观察,我们来看一看吧!(播放照片)你在室外观察时,有什么新发现呢?生:引导交流蚂蚁住在哪儿?蚂蚁在哪儿活动?蚂蚁在做些什么活动?师:很多同学都观察到了蚂蚁在搬运粮食,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搬运食物的?(播放视频)生:分享交流
在教师的引导下,勇于表达交流自己的室外观察发现 借助视频,能够完善对蚂蚁的认知(储存食物,口器)
环节5分享生活认知了解蚂蚁邻居
师:蚂蚁生活的土壤上还生活着其它小动物,你知道都有谁呢?生:表达交流师:我们来认识这几种动物,它们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生:表达交流
在教师的引导下,勇于表达交流自己对“土壤上的动物”的认知
环节6送走蚂蚁回家渗透关爱动物
师:小蚂蚁很高兴,大家那么了解它,还认识了它的邻居!那今天观察过的蚂蚁怎么办呢?生:交流我们一起送小蚂蚁回家吧!
能够关注蚂蚁的生存,关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