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物质的密度》教学案例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质的密度》教学案例

ID:99406

大小:7.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0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质的密度》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一种特性。(2)知道密度单位、含义及写法读法,会进行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3)了解常见物体的密度大小。知道水的密度大小。(4)初步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密度的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方法,认识到某中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3.情感态度目标:用实验探究引起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直觉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密度是物质本身特性的讨论,对生活中有关密度的知识或现象产生关注。二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及策略(1) 重点:是密度概念理解。(2) 难点:是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物理属性”。三 教学资源教师演示器材:天平,相同烧杯两个,水、牛奶,两个体积不同的长方体木块,螺母,铁球学生实验器材:天平,刻度尺,两个体积不同的长方体木块,螺母,铁球,各10组。四 教学过程1. 复习回忆物质与物体,指出下列几种物体所含的物质名称:螺母、铁球。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演示:辨别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学生分析小结: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一般不相等。再演示:外形相同,表面包裹相同纸张的铁块和铝块(体积相同),在不损坏的情况下,思考如何辨别?    学生分析小结: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等。进而提出问题:同种物质而言,它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3.设计实验,合作探究为了进一步研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请学生利用分组实验器材,进行如下实验:用提供天平称出长木条、长木块、铁球、螺母的质量,并求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并把数据填入下表:  m/gV/cm3m/V/(g/cm3)铁柱螺母   铁球   长木条   长木块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组织学生围绕实验测得的数据进行分组讨论,看看能得出什么规律?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得出:木块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即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铁块也存在同样的结果。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发现:木块和铁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引申:(1)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定值;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等。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确实不同,这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从而物理学上有必要引入一个物理量“密度”来表示这种特性。5.密度(1)了解密度的定义、单位及换算、读法、物理意义。(2)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3)引导学生查密度表,熟记水的密度值6.自主归纳,巩固练习六、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 [课例分析]:物理概念是某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它反映的不再是个别的物理现象和具体的物理过程,而是物理世界中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的一类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它是人类对物理世界探究的综合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能使人们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物质的密度这节课是典型的概念教学课。本节课我采用探究式概念教学实施课堂教学。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即我们所说的探究式教学。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这种学习方式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对知识和学习过程本身产生兴趣。探究式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概念引入——体验——形成概念——巩固——深化 “密度”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陌生的概念,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设置一系列的台阶(即丰富的感性材料),从学生已经熟悉的,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过度到密度这一概念上来。密度是用来辨别物质的,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学生对于物质与物体不怎么会分,在生活中经常将它们混淆。所以,引入时就让学生回忆质量那一节所介绍的物质与物体的概念(即物体是东西,物质是组成该东西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识别螺母与铁球的物质,学生经过辨析会发现这两种物体的材料即物质是相同的,再引导学生观察该两个物体的体积不同,质量也不相同。再出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水与酒精,观察发现它们的体积不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铜块与铁块,观察发现它们质量不相同。通过分析水与酒精,铜块与铁块的例子得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自然过度到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经过以上三个例子的分析以及实验的体验,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铁螺母与铁球的物质相同,且最后计算发现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相同。从而得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再通过计算铁与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发现不相同,得出: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为了表征物质的这种特性,引入密度。可见对于学生特别陌生的概念,我们应该提供大量的学生熟悉的感性材料,来帮助他们对陌生概念的建构。 经过丰富的体验过程,学生只要稍加思维概括,就能得出物理概念。但此时学生对概念只是停留在表面理解的程度,理解的比较浅显。如要深刻理解形成概念,还需要对概念进行丰富。像带领学生了解密度的定义、单位及换算、读法、物理意义以及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就属于形成概念的过程。接着利用认识密度表这一活动来深化密度概念。最后用练习巩固和深化密度概念,也就是加深密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