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 ‎ 单元初步感知 授 课 提 要 课 时 ‎ 9 古诗三首 ‎《从军行》融情于景,表现了远征将士的爱国之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融情于景,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现了诗人无比喜悦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3‎ ‎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本文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怀和伟大的胸怀。‎ ‎2‎ ‎ 11 军神 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 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 ‎2‎ ‎ 12* 清贫 本文是革命传统名篇,主要写了方志敏身为我党领导人却一生清贫,被捕时身无分文的故事。‎ ‎1‎ ‎ 习作:‎ ‎ 他____了 ‎ 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2‎ ‎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词句段运用: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体会写人物与平时不同表现的表达效果,并照样子写一写。‎ 书写提示: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 日积月累:朗读、背诵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和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的训练要素有:(1)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2)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有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去分析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从而让学生从中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 授 课 方法探究 ‎ 9 古诗三首 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场景,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 11 军神 让学生自主找出文章中对刘伯承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正面描写:抓住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主线,读懂描写刘伯承的重点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侧面描写:感悟文中着重写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的变化来衬托刘伯承坚强意志的写作方法。‎ ‎ 12* 清贫 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感受方志敏甘于清贫、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典案 ‎9 古 诗 三 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能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远征将士的爱国之心,破敌之志。‎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从 军 行 ‎【课时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从军行》,背诵《从军行》,理解诗句的意思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介绍边塞诗。‎ 告诉学生“边塞”指“边关”“边界”,边塞诗就是描写边疆军事生活的诗。有的展示雄伟苍茫的边塞风光和战争场面,有的表现将士们英勇无畏,许身报国的英雄气概。‎ ‎2.解释“从军行”。“从军行”即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3.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尤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设计意图:‎ 从介绍边塞诗入手导入新课是为了让学生对这类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总体感知边塞诗的风格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品读《从军行》时能更快地融入此诗特有的情境。‎ 二、品诗句,明诗意。‎ ‎1.初读,读准字音。‎ ‎2.再读,整体感知。‎ ‎(1)指名读,教师读,齐读。‎ ‎(2)通过朗读,你们能不能感受到诗人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3.研读,读懂诗意。‎ ‎(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初步感知,把诗读懂。‎ ‎(2)指名谈对诗句的理解。‎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设计意图:‎ 古诗教学最重要的是领悟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而把诗初步读懂是前提,此环节给了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时间,感悟理解诗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情感。此环节还注重了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最后大家将自读自悟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逐步置身于古诗的意境当中,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三、想意境,悟诗情。‎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指名读,说说写了哪些景物,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起到渲染作用,烘托出边塞环境恶劣,守边战士戍边之苦。)‎ ‎(2)透过这两句诗,教师随手将“暗”“孤”加上点,透过“暗”“孤”,你的脑海中有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让你的脑海中又涌现出哪些词?‎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品读此句,读出沉重压抑之感。“孤城”“遥望”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读出孤寂的语气。‎ ‎(4)假如你是那个遥望玉门关的战士,你心中会想些什么?‎ ‎(5)过渡语: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你从这两句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1)“黄沙”“百战”“穿金甲”分别说明了什么?“黄沙”形象地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战斗时间之长。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短短七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险恶,战争的频繁,以及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品读第三句,读出低深、忧郁的语气。‎ ‎(2)指导朗读:尽管金甲磨穿了,但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没有被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将士们豪壮的誓言。齐读末句,读出激昂、坚定的语气。‎ ‎3.感受此诗的艺术技巧。‎ ‎(1)一、二句的景物描写对表现边疆将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2)小结: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的高度统一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突出特点。‎ ‎4.配乐朗诵,背诵。‎ 设计意图:‎ 古诗的用词极其精妙,所以这个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在反复诵读中走进诗的画面,从而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碰撞,去理解、感悟文字背后的意思。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用诵读去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与诗境融为一体,并自然而然地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边塞诗是唐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些雄浑开阔的边塞诗让我们透过历史再次感受到了那些弃家入塞,许身报国的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 ‎2.简介其他的边塞诗人,引导学生课下继续收集资料,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此类资料的兴趣。‎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与新课开始时首尾呼应,以简介边塞诗开头,以继续了解边塞诗结束,前后照应,并自然地把对古诗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展示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这不仅是在丰富学生的积累,也希望学生在大量的搜集与阅读中对边塞诗有更多的了解,对诗中蕴含的爱国情感有更深入的感悟。‎ ‎【板书设计】‎ 从军行边塞景物:青海、长云、雪山、‎‎    孤城、玉门关战斗之苦抒发感情: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决心之坚 第二课时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课时目标】‎ 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认识作者,理解诗题。‎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诗人——陆游。(板书:陆游)‎ ‎2.陆游简介。‎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创作读歌很多,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教师板书诗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诗题,注意朗读节奏。‎ ‎5.题目意思:在这秋风习习的清晨,诗人有心事,他辗转反侧睡不着,起床走出篱门,迎着凉风,写下了这首诗。‎ 设计意图:‎ 理解题目,针对课题质疑,设置悬念,走入文本的学习。‎ 二、读通全诗,初悟诗语形象美。‎ ‎1.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如果能把诗的节奏和韵律也读出来,就更好了。‎ ‎2.指多名学生读。‎ ‎3.齐读整首诗。‎ 设计意图:‎ 只有读准古诗,才能更好地学习古诗的意思。‎ 三、理解古诗意思。‎ ‎1.师:同学们,现在你知道在这漫漫长夜,诗人为什么睡不着了吧!他在想什么呢?‎ ‎2.学生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古诗意思。(先自学,再交流)‎ ‎3.学生汇报: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己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品悟诗情。‎ ‎1.前两句: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 ‎(1)师:诗人笔下的黄河、华山是怎样的呢?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生自由读前两句诗,边读边想。‎ ‎(2)指名学生说黄河、华山给自己的感受,分别是从哪些词中感受到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讲解:“摩”,说说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个字,讲解“摩”的字义,扩词。‎ ‎(3)师:想想黄河真的是三万里那么长,华山真的是五千仞那么高吗?这里诗人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呢?(生回答夸张)‎ 师:这是古诗中常见的写法,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虚指,这种虚指方法的运用,让黄河与华山的豪迈气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谁能不慨叹这河山的壮美呢!(板书:壮美河山)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两句,读出心中的赞美,读出黄河和华山的气势。‎ ‎(4)学生多次读,指导学生读出气势。‎ ‎(5)我们一起看一看这奔腾不息的黄河,巍峨高耸的华山,看完以后说说你的感受。(播放一组画面)‎ ‎(6)学生汇报,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前两句诗。‎ 设计意图:‎ 抓住“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体会祖国的壮丽河山。‎ ‎2.后两句: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1)出示时代背景:公元1126年,当时陆游只有2岁,金兵南下,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汴州被占,北宋从此灭亡。康王赵构躲过这场劫难,逃到了杭州,建立小朝廷,称为南宋。赵构软弱无能,不肯收复中原,不顾中原百姓的苦难生活,只顾每天饮酒作乐。‎ ‎(2)师:陆游2岁时,奔腾的黄河,巍峨的华山……大片的中原领土沦陷敌手(板书:沦陷),陆游68岁时写下了这首诗。当你了解了这段历史,你觉得南宋的统治者会去收复这壮丽河山吗?(不会!)师:现在当你再读到这两句诗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感想?生:很悲愤,祖国的山河被金兵侵占了,而当权者却不思收复。‎ ‎(3)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诗人为什么要写黄河、华山了吧?诗人是在借景抒情,借景物抒发了自己的忧国情怀。(板书:忧国)‎ ‎(4)师:诗人想到了祖国的山河,还想到了谁?生:遗民。‎ 师:遗民是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 ‎(5)北宋的遗民在流泪……这一滴滴的泪是怎样的泪啊?(板书:泪)生:是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失去祖国的泪,是不甘心任人宰割的泪。‎ 师:这一滴滴泪,怎不让诗人陆游为遗民的命运担忧!(板书:忧民)‎ ‎(6)同学们,此时不仅是遗民在流泪,诗人在流泪,我们的心也在流泪,请再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总结:黄河向大海悲泣,华山向苍天哭诉,遗民在向南宋朝廷军队哭诉。请再读古诗。‎ 设计意图:‎ 补充资料,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五、升华情感,拓展阅读。‎ ‎1.师:是呀,山河在望,诗人在望,老百姓在望,他们多么希望南宋的军队能来解救他们呀!可一年过去了——生读:南望王师又一年!(板书:望)‎ ‎2.“又”说明了什么?‎ 生:不止一年,一年又一年,一直在苦苦盼望着。(板书:又一年)‎ ‎3.补充资料:陆游53岁作《关山月》;61岁作《书愤》;67岁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8岁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85岁作绝笔诗《示儿》,你能从这些具体数字中感受到什么呢?(陆游一生都在关注着国家的命运,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4.整整一辈子的盼望,你看出诗人有一颗怎样的心?生:忧国忧民之心!‎ ‎5.师:说得真好,秋夜漫漫,诗人站在篱门外,想起国家,想起人民,他心中感慨万分,他怎么睡得着呢?‎ ‎6.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设计意图:‎ 补充作者写的其他古诗,进一步感受作者是爱国诗人,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古诗阅读量。‎ ‎【板书设计】‎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忧国      忧民 壮丽河山    遗民 ‎ 沦陷      泪、望(又一年)‎ 第三课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课时目标】‎ ‎  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在中国文坛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伟大诗人(课件出示:杜甫画像),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杜甫)‎ ‎2.简介作者: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映,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 ‎3.你知道关于杜甫的哪些古诗?‎ 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如:《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 ‎4.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解诗题:‎ ‎(1)杜甫听说了唐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 ‎(2)那“河南河北”指的是什么?(其实“河”在古代专指黄河,河南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地区)‎ ‎(3)谁来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杜甫听到了唐朝军队收复了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地区的消息)‎ ‎6.简介背景: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最兴奋的时候写下的诗。‎ 安史之乱爆发于河北省,叛军一路南下,攻陷了洛阳。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成废墟,出现了千里人烟断绝的惨景。无数受苦受难的百姓背井离乡,逃离了家园。杜甫随着逃难的人群离开了他的故乡,一路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四川。 “安史之乱”是唐朝的不幸,但对于唐诗的创作却是一个大幸。‎ 因为这七年多是杜甫一生最痛苦的一段经历,也是他写进诗歌的重要内容。这一期间的诗,虽也有关于个人穷困潦倒的感慨,更多的是描述百姓的苦难。用心读,相信你会有所收获的。‎ 设计意图:‎ 开头介绍作者,并及时介绍背景资料,给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做了铺垫。‎ 二、读准古诗,理解诗意。‎ ‎1.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要求:前两遍声音略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三遍放声朗读,读出诗的韵律来。(生自由读,然后指名读,师示范读,齐读)‎ ‎2.你们能凭借文中注释理解诗意吗?哪些词语在理解上还有困难呢?难点预设:地名,以及古今异义的词。‎ ‎(1)如“剑外”: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蓟北”:泛指唐朝蓟州北部地区,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 ‎“巴峡”:白水段的江峡,因其曲曲折折,形如巴字,故称巴峡,又称巴江。‎ ‎“襄阳”:在湖北省。从襄阳到洛阳,要改走陆路,所以用“向”字。‎ ‎(2)古今异义的词。‎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青春:指春天。‎ ‎3.小组交流诗意,教师点拨诗意。‎ 剑外忽然间传扬着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泪就洒满了衣裳。‎ 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的忧愁,‎ 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读自悟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感悟诗情。‎ ‎1.理解了诗意,诗中有个词最能反映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心情?你知道吗?(喜欲狂)‎ ‎2.“喜”到什么程度?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的时候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 ‎3.从这首诗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杜甫“喜欲狂”的心情?用波浪线画出来。(学生交流)‎ ‎4.学生汇报。‎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预设:这是喜悦的泪,一切苦难终于像噩梦一样过去了,他终于可以重返故乡了,他喜极而泣。‎ 师:真是悲喜交加。(板书:悲喜交加)‎ ‎(2)他“漫卷诗书”,胡乱地将书籍一卷,再也无心伏案读书了。‎ 师述:杜甫曾经写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这么爱读书的人现在竟无心读书了,这是多么反常的举动呀。从他这种反常的表现,我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欲狂”。(板书:欣喜若狂)‎ ‎(3)从“放歌、纵酒”中,也可以看出杜甫的“喜欲狂”。‎ 师:杜甫当时已经52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既要尽情歌唱,还要开怀畅饮,真是“喜欲狂”呀!(板书:放歌纵酒)‎ ‎(4)杜甫还想象了具体的还乡路线:“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仿佛觉得,他已经很快地乘船从巴峡出发,穿越巫峡,马上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老师补充资料:‎ 师:你们知道杜甫当时在哪儿?‎ 现实与狂想之间的距离是多大呀,现实是路途遥远而在狂想中那么快就到家了,真是“喜欲狂”啊。从这里可以看出洛阳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他真是归心似箭啊!(板书:归心似箭)‎ ‎(5)我还从“青春作伴好还乡”中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欲狂”。旅途有宜人的景色伴随,那么快那么顺畅就可以返回故乡,想到这里,杜甫又怎能不“喜欲狂”呢?‎ ‎5.同学们找到的这些诗句,都充分地体现了诗人的“喜欲狂”,这时不仅仅是杜甫特别的开心,还有谁也一扫愁容,喜气洋洋呢?‎ 预设:他的夫人和孩子也处在极度的兴奋之中。‎ ‎6.在这个春天,杜甫即将结束漂泊的生活,返回日夜思念的故乡。让我们试着把这种“喜欲狂”的感受通过我们的朗读表达出来,读出诗歌的韵味。‎ 设计意图:‎ 抓住“喜欲狂”三个字,抓住课文中的句子、词语,体会作者思念家乡、极度兴奋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 ‎1.杜甫只是因为自己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重返故乡而喜吗?师补充资料:‎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从这些诗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喜欲狂”是为谁而喜为谁而狂?‎ 预设1:他为战争结束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而喜。‎ 预设2:他为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而喜。‎ ‎3.他为战乱平息,祖国重归统一而喜;他为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居乐业而喜。这“喜欲狂”里,包含着他浓浓的爱国之情。(板书:爱国)‎ ‎4.总结:杜甫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始终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这位伟大的诗人,一生写下了一千五百多首诗,被人尊称为“诗圣”。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背诵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学生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设计意图:‎ 通过拓展,使学生深入体会杜甫的爱国情怀,并引导学生背诵。‎ ‎【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喜若狂悲喜交加欣喜若狂放歌纵酒归心似箭爱国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自学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到毛主席丧子之后极度悲伤的心情以及常人难有的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毛主席的资料。‎ ‎2.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悟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毛主席吗?你对毛主席了解多少呢?‎ ‎2.是啊,毛主席在我们心中是一代伟人,但他也是普通的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走近毛主席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3.板书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齐读课题 ‎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两句古诗,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 忠骨:忠臣的遗骨。‎ 马革裹尸: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5.文中“青山处处埋忠骨”指的是谁?(毛岸英)‎ ‎6.课件出示毛岸英简介。‎ ‎7.课件出示,简介抗美援朝的背景。‎ 设计意图:‎ 及时补充资料为学生学习语文拓宽了学习的平台。‎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词语:拟定 奔赴 踌躇 黯然 词语理解:‎ 踌躇:犹豫。‎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3.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中光荣牺牲,毛主席内心极度痛苦和其对毛岸英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的交流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感悟“悲痛”,领略慈父情怀。‎ 出示自学提示(一):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学生自学、批注、交流)‎ ‎1.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评引导。‎ 预设一: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动作描写)‎ 预设二: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心理描写)‎ ‎(1)课件出示补充资料,请学生读资料,说说从资料中读懂了什么。(补充资料:毛岸英生平)‎ ‎  幼年丧母,毛岸英的童年历经磨难,与父亲聚少离多;想起毛岸英曲折的童年,想起父子聚少离多的日子,作为一个父亲,毛主席心中有愧……‎ ‎(2)“这次怎么会……”请学生尝试补充省略号省略的内容。(体会毛主席痛失爱子、悲痛欲绝的心情)‎ 预设三:“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语言、动作描写)‎ ‎2.学法小结:刚才,我们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深切地体会到了毛主席失去爱子时悲痛欲绝的心情。读到这儿,你对毛主席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毛主席也和普通人一样,也有丧子之痛,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他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慈父的情怀。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地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自学交流,抓住描写毛主席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毛主席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深切地体会毛主席失去爱子时悲痛欲绝的心情。那么关于毛岸英的尸体,毛主席又是如何抉择的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 设计意图:‎ 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快速走进文本。‎ 二、品味“抉择”,讴歌伟人胸襟。‎ ‎1.出示自学提示(二):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用横线画出文中对毛主席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的句子,把令你感动或印象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结合关键词句, 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学生自学,批注,然后小组交流)‎ ‎2.明晓:两份电报,两种选择。‎ ‎3.毛主席想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吗?文章的哪一句话最能体现毛主席的这种愿望?‎ 交流以后出示:‎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 从毛主席的心理活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表现出毛主席的悲痛。‎ ‎4.毛主席要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吗?‎ ‎“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从中感悟主席博大的胸怀!‎ ‎5.反复对比读,感受思想斗争的激烈。‎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心理描写)‎ ‎“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语言描写)‎ ‎(毛主席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他强忍着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感情。)‎ ‎6.重点交流: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踌躇”是什么意思?毛主席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为什么还会“踌躇”?‎ ‎7.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说说诗句意思。‎ ‎(2)岸英已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即使长眠于异国他乡又有何妨呢!(青山到处都埋葬着忠诚战士的尸骨,又何必要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运回家乡呢?)‎ ‎(3)领悟批示中的情感,有感情地引读。‎ ‎8.小结:课文读到这里,你对毛主席又有了怎样新的认识呢?(他以国家大局为重,强忍悲痛,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表现了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毛主席用他强大的意志力告诉我们:他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9.尝试表达,积累运用。‎ 同学们,课文学习到这里,我们已经被毛主席的博大胸怀所感动,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1)补充资料:二十年后,毛主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历程。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毛主席遗物时意外发现平时对个人生活物品基本不上心的毛主席的衣橱里有一叠叠得整整齐齐的衣物。那是两件棉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原来这是毛岸英的遗物……‎ ‎(2)文章没有一处写眼泪,最后却写道:“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课堂练笔:通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这一夜,毛主席    ,仿佛听到了他    。老年丧子谁不悲痛!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变得苍白无力,以这句话收笔,留给我们深深的震撼: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这样的结尾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来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充分走进文本,感受毛主席的伟人情怀。‎ 三、小练笔。‎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通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个片段,抓住毛主席的动作、神态等,把那个不眠之夜的情境写出来。‎ 四、结课。‎ 这篇课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使毛主席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更丰盈了。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更是一个伟人。让我们记住这个慈父的名字,他叫——毛泽东;让我们铭记这个伟人的名字,他叫——毛泽东。‎ 五、课外拓展。‎ 向大家推荐一部电影——《毛泽东的故事》和一本书——《毛岸英在朝鲜战场》。‎ 设计意图:‎ 语文与生活的接轨让学生体会语文在生活中的体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板书设计】‎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悲痛眷恋慈爱的父亲 ‎ ‎ 踌躇泪水胸怀宽大的领袖 ‎ 描写方法:神态、语言、动作、心理 ‎11 军  神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6个词语。‎ ‎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抓住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4.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抓住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要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感悟文中着重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来衬托刘伯承顽强意志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以前的学习,你们知道哪些英雄人物?‎ 预设:学生可能想到: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刘胡兰……‎ ‎2.他们虽为普通的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他堪称“军神”。(板书:军神)‎ ‎3.由课题你想到什么?谁是“军神”,文中讲了关于他的什么事?‎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由课题质疑,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求治(第1—10自然段)——术前(第11—15自然段)——术中(第16—17自然段)——术后(第18—26自然段)”来写的。‎ ‎3.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刘伯承同志在重庆的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进行手术的时候,拒绝使用麻醉剂的故事。手术过程中他的惊人表现使沃克医生称赞他为“军神”。‎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初步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正面描写:悟“军神”。‎ ‎1.沃克医生是怎样称赞刘伯承同志的?‎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生齐读,师板书:男子汉——钢板)‎ ‎2.自学提示:请读一读手术中“军神”的表现,看哪些地方是一般的军人做不到的,而他做到了。(学生自由读、汇报,谈自己的体会)‎ ‎(1)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①从拒用麻药的原因中感受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刘伯承这样的决定意味着什么?(他要忍受手术时的剧痛)‎ 作为将军,他需要有一个清醒的大脑。可是此刻,他要为此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剧烈疼痛,请大家再读这句话,感受军神坚强的意志。‎ ‎②从“平静”一词中体会军神的意志。‎ 这种疼痛是常人难以忍受,也是难以想象的,可是刘伯承却“平静”地说出这番话,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他深思熟虑,为了革命的需要,早已作好了忍受剧痛的准备。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到刘伯承的坚强意志,真不愧是真正的男子汉。‎ ‎③自由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2)感悟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认真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的体会)‎ ‎①学生能够找到“紧紧抓住”“抓破”的动作描写,“汗如雨下”的神态描写来体会。剧烈的疼痛使刘伯承汗如雨下,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但他却一声不吭,这段话生动地描写出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②教师引导:从“居然”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没有想到白床单会被刘伯承抓破,同时也说明了手术中他所忍受的剧烈疼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③想想刘伯承忍受的剧痛,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吗?(痛入骨髓、痛不欲生……)‎ ‎④请大家带着这份感情齐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手术时的画面。‎ ‎3.从“数刀数”中感悟军神的意志。‎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七十二刀。”‎ ‎4.利用视频资料感悟军神的意志。‎ 让我们来看看这位英雄是怎样与痛苦抗争的!‎ 目睹了刘伯承忍受剧痛的一幕,你能说说你此时的心情吗?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并对其产生敬仰之情。‎ ‎5.结合实际,感悟“军神”。‎ 同学们,你们有过受伤的经历吗?(学生可能说膝盖磕伤,割破手指……)‎ 教师顺势补充资料:摘除眼球的手术要比我们割破手指疼上百倍,上千倍。而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整整承受了七十二刀。(联系下文体会)‎ ‎6.升华情感,诵读沃克医生的赞叹。‎ ‎(1)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2)所有伤痛摧不垮刘伯承,沃克医生大声嚷道——(学生齐读)‎ ‎(3)一切困难击不倒刘伯承,沃克医生大声嚷道——(学生齐读)‎ ‎7.小结:从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中感受到了他的意志非凡。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品质。‎ 设计意图:‎ 抓住能体现刘伯承钢铁般意志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体会、朗读。‎ 四、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从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中感悟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从沃克医生的语言、神态中感受“军神”的镇定和顽强的意志。‎ ‎2.赞美军神、学习军神。‎ ‎【教学过程】‎ 一、直奔中心,突破全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军神》,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说一说谁是军神。‎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 ‎3.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出示课件)‎ ‎4.沃克医生是带着怎样的感情说这句话的?(激动、赞美、敬佩)带体会读。‎ ‎5.上节课我们从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中感受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其实,从沃克医生的语言、神态中也能感受到“军神”刚强的意志。‎ 设计意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由正面描写军神,顺势引导侧面描写军神。‎ 二、侧面描写:从沃克医生的语言、神态感受“军神”的镇定和其顽强的意志。‎ ‎1.自学提示: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先自学——勾画——批注——交流)‎ ‎2.学生汇报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冷冷地——愣住了、惊疑——目光柔和下来——生气——再一次愣住了——惊呆了——慈祥——肃然起敬 ‎3.点拨重点句子。‎ ‎(1)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 ‎①理解“惊疑”。(惊讶疑惑)伤这么重,可刘伯承却这么坚强,引导学生体会沃克惊疑的原因(刘伯承的伤势很重,但他很坚强。)‎ ‎②引入资料,了解伤势来历。刘伯承眼部受伤是在讨伐袁世凯时在丰都之战中了一枪,当时子弹射穿了他的颅骨,从右太阳穴射入,从右眼射出。很多人都以为他死了,他的好友甚至为他建了一座空坟,还立了墓碑,可是他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2)“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①抓住词语“从容镇定”,初步感知军神品质。‎ ‎②在读中体会军神的“从容镇定”。‎ 面对这样重的伤势,刘伯承却如此从容镇定,是多么了不起啊!请大家自由读这段话来感受军神的镇定。‎ ‎(3)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①沃克医生为什么再一次愣住了?学生会说出乎意料、惊讶。出乎意料的是什么?病人做手术会打麻醉剂,可是刘伯承的决定却出乎沃克的意料。‎ ‎②沃克医生为什么“竟有点儿口吃”?(不仅有惊讶,还有点担心。)结合他对刘伯承说的话谈感受。“你能忍受吗?”说明刘伯承在拒绝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必须忍受“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的剧烈疼痛。沃克医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也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事,他自然惊讶不已。‎ ‎③指导学生朗读。‎ ‎④面对沃克医生的疑问,刘伯承的回答只有简单的四个字——“试试看吧。”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早有准备、自信、勇敢等)此时此刻,沃克医生心中油然而生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4)抓住沃克的动作和神态,感受“军神”钢铁般的意志。‎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①从“一向从容镇定”到“双手却有些颤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中感受到沃克医生非常紧张。究其原因学生可能谈道:他担心刘伯承忍受不了剧痛;自己是第一次做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手术等。‎ ‎②引导学生体会侧面描写。沃克医生一向从容镇定,可是这次经验丰富的他却眼睛闪过惊疑的神情,说话口吃,双手颤抖,额上汗珠滚滚。文中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沃克医生的神态,可是主要人物是刘伯承,写沃克医生有什么作用呢?引出侧面描写及其作用:衬托刘伯承的顽强意志。‎ ‎③在习作中我们也可以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④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沃克医生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语言和神态的句子来仔细琢磨,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赞“军神”。‎ ‎1.师:为了治伤,刘伯承深入虎穴;为了保持非常清醒的头脑,刘伯承坚持做手术不用麻醉剂;为了不影响手术效果,刘伯承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正因为如此,沃克医生才会由衷地发出了:“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这样的赞誉。‎ ‎2.如果军神刘伯承此时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3.让我们带着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一起读课题“军神”。(师生齐读)‎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赞军神,既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 四、学“军神”。‎ 刘伯承是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他以刚强的意志和非凡的毅力告诉我们每个人:只要勇于战胜自我,具有刚强的意志、非凡的毅力,你同样能拥有一个光辉的明天!‎ 同学们,请牢牢记住这样一个光辉而灿烂的名字,他叫……(生齐说:刘伯承)‎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习刘伯承刚强的意志。‎ 五、阅读链接“丰碑”。‎ ‎1.学生快速读文章,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画出描写将军情感变化的句子。‎ ‎3.将军为什么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4.找出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你体会到了军需处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 ‎5.题目为什么是“丰碑”?‎ 一方面,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像一座晶莹的丰碑。另一方面,象征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这精神是不朽的,就像屹立不倒的“丰碑”。‎ ‎【板书设计】‎ ‎11 军  神 刘伯承从容镇定拒绝麻醉数清刀数正面描写 ‎ 沃克医生惊疑 颤抖 汗珠滚滚大声嚷道 肃然起敬侧面描写 ‎ 钢铁般的顽强意志 ‎12* 清  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用对话、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性格及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学生要牢记清贫的本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感受方志敏甘于清贫、矜持不苟、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 ‎【教学难点】‎ 感悟方志敏的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们觉得“清贫”是什么意思?(“清”——清廉、清苦,“贫”——贫穷、贫寒,“清贫”按照字面意思解释就是清寒贫苦,一无所有。)‎ ‎2.同学们知道“清贫”这一词在文中是用来形容谁的吗?(方志敏)‎ ‎3.课件出示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 整体了解方志敏,感受方志敏的崇高精神,为下文学习打好基础。‎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矜持不苟:“矜持”,庄重,严肃;“不苟”,不随便,不马虎。约束自己,恪守清贫,不随便放弃操守。‎ ‎2.整体感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方志敏身为我党领导人克己奉公、一生清贫,被捕时身无分文的故事。‎ 设计意图:‎ 读通、读懂课文,才能更好地领悟方志敏的崇高精神。‎ 三、正面感悟“清贫”。‎ ‎1.出示自学提示。‎ 你从文章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高尚情操?请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并把感想写在旁边。(先自学,再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 预设一:第1自然段中“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的。”(引导学生从“十余年”“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中,感悟方志敏克己奉公、甘于清贫的品质。)‎ 预设二:第2自然段中“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引导学生从“满肚子热望”“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感受清贫。)‎ 预设三:第9自然段补叙内容。师:故事到第8自然段看似已经结束了,作者为什么还要补叙第9自然段的内容呢?‎ ‎(引导学生理解交代方志敏的全部家当只有“汗褂裤”和“上底的线袜”,进一步说明了方志敏的清贫。)‎ 设计意图:‎ 通过重点句段感悟方志敏的清贫,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四、侧面烘托“清贫”。‎ ‎(一)一桩“趣”事,“趣”在哪里?画出国方兵士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他们的人物形象,在旁边标注出来。‎ ‎(二)学生汇报。‎ ‎1.“趣”在两个兵士的动作上:搜、摸、捏、抢,生动地刻画了两个富有经验的贪婪的兵士形象。‎ ‎2.“趣”在语言上。‎ ‎(1)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极尽威胁、恐吓之嘴脸,野蛮、丑陋之至。‎ ‎(2)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老奸巨猾的嘴脸跃然纸上。‎ ‎3.“趣”在两个兵士的心理上。‎ ‎  先是热望,继而企望,最后是失望。——这既是对两个兵士的心理变化的刻画又是对方志敏“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形象的赞美。‎ ‎(三)作者借助两个国方兵士的行动及语言侧面烘托方志敏的廉洁。(衬托)‎ 设计意图:‎ 抓住国方兵士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其丑恶的嘴脸。‎ ‎(四)分角色扮演。‎ 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表演一下,要把兵士的动作、神态演出来,同时也要把兵士的话、方志敏的话说好。‎ 设计意图:‎ 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对比人物性格。‎ ‎(五)方志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坚定从容、充满浩然正气……‎ 设计意图:‎ 整体评价方志敏,感受方志敏的崇高精神。‎ 五、总结“清贫”。‎ ‎1.“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到底有什么重大意义呢?方志敏为什么要一直坚持这种生活态度?请大家一起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总结:这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共产党员品质的揭示,同时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那个革命战争的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国家解放,民族独立的事业,在艰苦的环境中与敌人斗争,经受种种考验,一直坚守着清贫的生活。他们把有限的钱财投入无限的革命事业中,这样才有了革命的胜利。我们再一次朗读这一句话,体会共产党员的美德和品质。‎ 六、再谈清贫,升华情感。‎ ‎1.师:同学们,学完这篇文章,此时此刻你对“清贫”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 ‎(清贫是一种价值观念,一种品德修养。清贫是最伟大的财富。)‎ ‎2.方志敏清贫的一生用八个字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那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透过他的清贫,我们看到了他伟大人格的富有。‎ ‎3.清贫,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需要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需要它。因为有了它,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设计意图:‎ 深化对“清贫”的理解。‎ ‎【板书设计】‎ ‎12* 清  贫 方志敏  甘于清贫 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 ‎ 国方兵士 贪婪 自私 习作:他    了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重点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选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教学难点】‎ 引导选材,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一个人陶醉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写一篇作文《他陶醉了》。‎ 二、明确习作的目标。‎ ‎1.写一个人陶醉的样子。可以写得意、吃惊、兴奋时的样子。‎ ‎2.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下来,特别要把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 设计意图:‎ 了解这次习作的目的。‎ 三、习作指导。‎ ‎1.理解题目。‎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陶醉时,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眼神与平时一样吗?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他说了哪些话?说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 学生只有深入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才能更好地写习作。‎ ‎2.引导选材。‎ ‎(1)这次作文要求写一件事,要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写清楚。这件事可以是开心的事,惊奇的事、得意的事等。所以首先要想好写什么内容,什么让他陶醉了,主人公是他,第三人称。‎ ‎(2)可以写读书让他陶醉了;画画让他陶醉了;老师的关爱让他陶醉了;妈妈的爱让他陶醉了;电影让他陶醉了……‎ ‎(3)重点写出他陶醉时与平时不一样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选材。‎ ‎3.开头指导。‎ ‎(1)开头:①有人陶醉于如诗如画的美景,有人陶醉于优美动听的歌声,有人陶醉于振奋人心的影片……而他却陶醉于……‎ ‎②回首往事,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苦,有纵情的欢笑,也有恣意的泪水……那种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一次次沉浸在陶醉之中。‎ ‎(2)结尾:①书使他陶醉,书是他的伴侣,因为书给了他一片无拘无束的天地。‎ ‎②一次次陶醉,让他更加热爱生活;一次次陶醉,让他更加珍爱生命;一次次陶醉,让他更加充满信心地面对未来。‎ 设计意图:‎ 示范开头和结尾,进一步强调要紧扣文题去写,不能跑题。‎ 四、小组交流习作话题。‎ ‎1.小组交流习作话题,并说说该如何写,重点说说他是如何陶醉的,及其陶醉其中的样子。‎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 组内交流,让学生选材,讨论写法。‎ 五、例文指导。‎ ‎1.出示例文《他陶醉了》。‎ 他从小就喜欢阅读,他陶醉在书的世界里,恨不得钻到书里去遨游一番。阅读让他变得聪明,让他觉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他爱在冬日的午后,懒懒地坐在靠窗的椅子上看书,尽情地翱翔在知识的天空里;他爱在夏日夕阳西沉的傍晚,在阳台的竹椅上,听着蝉鸣,捧着一本书,陶醉在书的海洋里。‎ 那次,他正在床上捧着一本书看得起劲,妈妈走进他的房间,让他关灯睡觉,任他怎么说都没用。等妈妈走后,他找来一个小手电筒,用被子把自己蒙得严严实实,借着手电筒的光,继续看书。他深深地陶醉在这书里了。忽然,被子被人掀起,一只手抓住他的书,夺了过去,他抬头看,原来是妈妈。“你这小伎俩还想骗我?瞧你一脑门子汗!”书被没收了,他只得睡觉。‎ 还有一次,一大早他就抱着书读,谁知一读进去他就被一篇篇文章吸引了,他感到自己也成了书中的一个角色。咦?怎么,地震了吗?他抬头一看,是爸爸在抓住他的肩膀前后摇晃。爸爸笑着说:“吃早饭了!”‎ 阅读让他陶醉,他喜欢书,他就是一个“小书虫”,时时刻刻都准备抱着他的书“细嚼”一番,好填饱他饥饿的肚子。‎ ‎2.文章是如何写他陶醉的?‎ 第3、4自然段通过两件小事写他陶醉于书海。‎ 设计意图:‎ 例文指导,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紧扣“陶醉”两字来写,重点写人物陶醉时的表现。‎ 六、学生列提纲,构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教师讲评习作,学生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教师整体介绍这次的习作。‎ 一、师生交流习作。‎ ‎1.出示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说说这篇习作好在哪里。(①可以从字词方面评价;②文章是否围绕主题“陶醉”来写。③陶醉时的神态、语言描写等。)‎ 设计意图:‎ 欣赏优秀作文,让学生体会习作的构思及写法,反思自己的不足。‎ ‎2.出示比较差的习作。‎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 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 二、小组交流修改习作。‎ 三、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析书设计】‎ 他 陶 醉 了 ‎1.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 2.重点写人物陶醉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语 文 园 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2.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及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并仿写句子。‎ ‎3.书写练习。‎ ‎4.积累古诗。‎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书法。‎ ‎2.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这一单元我们要训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2.读读交流平台,分析《军神》这篇课文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内心的。‎ ‎3.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4.这一单元的其他课文中,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的。‎ ‎5.老师要求几个小组分别交流《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这些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并说说当时人物的内心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平台,学生更能深入地感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的这一写法,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到以后的习作当中去。‎ 二、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1.学生讨论交流,要求首先找出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从动作中体会毛主席见到这封电报起,悲伤得说不出话,吃不下饭,借烟消愁,这是他最心爱的长子,他悲恸欲绝。‎ ‎(2)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通过黄继光的神态“愤怒、注视、坚定”,理解黄继光对敌人的恨。‎ ‎(3)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从将军的语言、动作中,看出他被岛上战士不畏艰苦、热爱海岛、建设海岛的决心感动。‎ ‎3.学生交流“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时的情景。‎ 焦急地等人:等了好久都不见人影,他焦急地望着不远处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如热锅上的蚂蚁般来回走动。‎ 期待落空:当听到他期待已久的愿望落空时,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呆呆地望着远处,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 久别重逢:他终于见到了十几年未见的老父亲,高兴地飞跑过去,紧紧地抱住了父亲。‎ 设计意图:‎ 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内心。‎ ‎(二)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一说。‎ ‎1.先读读这两句话,说说前后有什么变化。‎ ‎2.学生汇报:‎ ‎(1)沃克医生:“一向从容镇定”——“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沃克医生前后表现的对比,更突出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2)“我”之前对不顺心的事“一笑而过”,现在对这件事却“无法释然”。前后对比,表现出这件事对“我”影响之大。‎ ‎3.小组交流这样的句子。‎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 通过前后对比,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 三、书写提示。‎ ‎1.学生欣赏书法。‎ ‎2.书写时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热爱书法,并能工整临摹。‎ 四、日积月累。‎ ‎(一)学习《凉州词》。‎ ‎1.简介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盛唐时期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善写边塞诗,留下来的诗很少,《全唐诗》仅存6首,但《登鹳雀楼》和《凉州词》足以使王之涣跻身唐代一流诗人的行列。‎ ‎2.“凉州词”不是诗题,是凉州歌的唱词,它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3.读诗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读得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4.小组交流古诗意思: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5.悟诗情。‎ ‎(1)①“黄河”。‎ 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 ‎②“孤城”。‎ 这座孤孤单单的城,指的是哪座城?师补充介绍玉门关。(出示图片) ‎ 为什么作者称之为“孤城”? ‎ 看荒漠图景,感受玉门关的荒凉与寂寞 。玉门关在茫茫戈壁滩上,四周荒无人烟,显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这就是诗句中所说的“孤城”。 ‎ ‎(2)理解“杨柳”的双关。‎ ‎①理解“怨”,思考:埋怨杨柳什么?(不发芽)为什么杨柳不发芽呢?——“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吹不到,杨柳自然不会发芽。战士们是多么盼望见到春风轻拂,杨柳吐绿啊?但在这茫茫高原,那只是奢望。埋怨杨柳有用吗?所以作者说——读后两句。‎ ‎②杨柳在这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指的是战士吹奏的是曲子《折杨柳》。介绍古人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③当戍边将士听到羌笛吹奏的悲凉的《折杨柳》时,会是怎样的心情?理解后两句的意思。‎ ‎④指导读后两句。‎ ‎(3)感悟“春风” 的深意。‎ 春风,表面指的是自然界的风。它的另一种意思是朝廷的恩惠和关心。‎ ‎(4)从这些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盼望着春天早日到来,盼着战争尽早结束,盼望着朝廷早点让他们回家,可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朝廷似乎忘记了戍边战士的存在,根本不顾他们的安危。)‎ ‎(5)结课升华:连年的战争,长年的戍边,毁掉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战争带给人们多少苦难啊!让我们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让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安宁!‎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1)解题: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2)补充:湖北的黄鹤楼是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被称为三大名楼。‎ ‎(3)简介。李白年轻的时候风流潇洒,挎一把宝剑、带一个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异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他们一见如故,‎ 相见恨晚,整天在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李白在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有一年春天,孟浩然要到扬州做事,这对于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对于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来说,真是难舍难分呀!‎ ‎(4)你知道广陵在哪里吗?它就是现在江苏省的扬州市。‎ ‎2.读诗,注意朗读节奏。‎ ‎3.理解诗意。‎ ‎(1)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2)诗意: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4.感悟诗情。‎ 那孤帆远影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可李白却仍然久久地伫立着,他可能在想什么?(再也没有人与我……再也没有人……再也……)师:李白站在岸边,看着孤帆离开,由近到远,远到消失,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朋友之间的友情是多么感人啊!‎ ‎5.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语 文 园 地 ‎(一)交流平台。‎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二)词句段运用。‎ ‎1.体会人物的内心。‎ ‎2.通过前后不同的表现,体会表达效果。‎ ‎(三)书写提示。‎ ‎1.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 ‎2.段落要分明。‎ ‎(四)日积月累。‎ ‎1.《凉州词》‎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