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竖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2页例3【教材分析】例3是借助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与横式的对比,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理解除法竖式中的每个数所对应的操作中的具体对象。为以后的试商教学做好了准备。【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的竖式写法,对除法竖式比较陌生,充满了好奇与疑问。【教学目标】1、 掌握用竖式书写除法算式的方法。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3、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并体会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式。【教学难点】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为什么除法竖式和加、减、乘法的竖式不一样呢?【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13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2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师:(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没有剩余,正好分完)(2)怎样列式表示? 12÷4=3(组)(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时候,除了 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竖式)师: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二、探究新知1. 学生自主尝试。师:除法竖式,你认为应该是怎样写的呢?学生自主尝试,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作品,形成讨论基础。12 3÷ 4 4 )1 2 3 12 0(1) (2)2.展现思考冲突,引领思考深度。师:你认为哪种写法是正确的?为什么?生1:我认为(1)是对的,因为加法、减法、乘法的算式就是这样写的,所以除法算式也应该这样写。生2:我认为(2)是对的,因为书上就是这样写的。我妈妈也是这样教我的。3.重温除法意义,体验运算记录师:我们现在重新想一下,12÷4表示什么意义呢?生: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个。师:我这里有12本书,平均分给4个学生,每个学生分到几本?请1个学生上来分一下。学生分完了12本书,教师剩下0本。教师的12是一个12,学生的12是4个3。两个12是有区别的。师:根据这个分的过程,你觉得两种竖式的写法,哪一种比较合理呢?生:第(2)个竖式比较符合分的过程。师:为什么第(2)个竖式比较符合?生:因为它把分的过程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师:就是这样的,第(2)个竖式看起来比较麻烦,但是它很好的体现了两个12所表示的不同意思。第一个12表示老师手中的12本书,第二个12表示学生分走了12本书。看来,书上的写法是有依据的,这种写法很好的体现了除法本身分的过程。4. 巩固除法竖式的正确写法,理解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师:大家现在都认同第(2)种竖式的正确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除法竖式的写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教师板书竖式的规范写法,学生认真观察。师:谁看清楚了,老师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生:先写 ) ,然后写被除数12,接着写4,把3写在了横线上,然后又写了一遍12,画横线,写0.师:你观察的很认真,我把被除数12写在了竖式 ) 除号的下面,把除数4写在了竖式除号的外面,把商3写在了哪里?生:3写在竖式除号的上面。师:3和被除数12的哪一位对齐?生:和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师:为什么和个位上的2对齐?能不能和十位上的1对齐呢?生:因为是12里面有3个4,不是10里面有3个4.师:第二个12是怎么得来的呢?生:把被除数再抄一遍。生2:12是3乘4的积。师:对,12是3乘4的积,表示分走了12本书。它和被除数12的意义不同。被除数12表示老师有12本书,第二个12表示同学们分走了12本书。师:最下面的0表示什么意思?生:老师剩下0本书。三、尝试练习,进行巩固。1. 出示课本第62页“做一做”第1题。请学生分完之后写除法竖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典型案例并组织交流汇报。师:这个除法竖式的意思你明白吗?师:竖式中的11,9分别表示什么?师:你发现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师:分完之后有剩余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表示?2. 独立完成课本64页第3题。 四、回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什么好处?【板书】 除法竖式 3 (商) (每人3本书) (除数) 4 )1 2 (被除数)(老师有 12本书) 1 2 (3×4的积)(学生分走了12本书) 0 3 (商) (分了3组) (除数) 3 )1 1 (被除数)(有 11根小棒) 9 (3×3的积)(分走了9根小棒) 2 (余数) (还剩2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