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1 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
“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 8 个词语,8 个短
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
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
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
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
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
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
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 冬 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
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3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
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
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
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4
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
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
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
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
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设计意图: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
了解生字的结构。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
一笔一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5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
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 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 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 夏雨——夏雨落 秋霜——秋霜降
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多样的朗读形式,通过重组朗读,使识字语境更加丰富多
彩,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画面感。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
比较好的。
1.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轻松快乐识字。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学生对
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
2.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
新的识字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就抓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
掌握识字方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去比较,发现异同。同时鼓励学生根据
自我经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6
慢慢地根据这个特点去认识更多的汉字,培养了识字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
得有趣。
2 姓氏歌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
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
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
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
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
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
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7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
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
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
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
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
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
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8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
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
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
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9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10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
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
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
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11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
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
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
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
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
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
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
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
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12
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
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
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
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
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3 小青蛙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小青蛙》是一首儿歌韵文。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
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本课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
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
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同时采用归类识字、字谜识字、看图识字、
组词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识字,能
主动识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并有
意识地将识字教学引向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在生活中识字。
课前准备
1.(1)课文相关图片。(2)辅助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 课时。13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孩子们,
猜猜看,它是谁?(青蛙)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
3.课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导学:同学们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
4.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着绿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的是绿色的意思吗?(青)
6.导入: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小青蛙还为咱们带来一首儿歌呢!(学生齐读
课题)
设计意图:用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小青蛙的距离,既让学
生感到新奇,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为整堂课的学习做了
铺垫。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你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那
该怎么办呢?(查字典、问老师、问同桌、借助拼音)读完后,请你们把圈画出的
生字、词读三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14
(二)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句。
1.指生读第一句。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领读生字。
(2)先引导学生小组内观察;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几个字;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发现
了什么。
(3)汇报交流:
预设一:
“清、晴、睛”三个字的读音有点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
①导学: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我们把它们放回课文里读一读,再看看图,好吗?
预设:“清”,清水的“清”。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导学:带“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谁还能说出带“三点水旁”的字。
师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浑水,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晴”:太阳出来就表示天气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出示
晴天的图片)
导学:谁能给“晴”找个相对的朋友?(出示阴天的图片)
扩词:雨过天晴、晴空万里。(练习说话)15
“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我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一
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②导学:怎样区分“睛”和“晴”?
③想想还能给“青”加上什么部首,组成哪些字。(发现生字中的“请、情”)
预设二:
“眼、睛”都是“目字旁”。
①说说这两个字都和什么有关。
②请眨眨你们的小眼睛。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一句。
★学习第二句。
1.指生读第二句。
2.相机学习生字“保、护、害、事、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全班比读第二句。
★学习第三句。
1.指生读第三句。
2.指生评议朗读。16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请、让、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小组比读第三句。
(三)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
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
第二关:擦掉拼音认读。
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老师。
第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
第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
2.找朋友游戏。
一名同学手中拿着一张生字卡片,其他同学要快速找到这个生字的形近字卡片,
然后站在一起,同时要用自己的生字卡片上的字组一个词语。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老师对生字的教学非常扎实。在读
准字音、识记字形等方面花了很多时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
并使学生能够采用多种方法主动识字。用“游戏”加以检测,更有效地调动了学
生识字的动力和兴趣。
三、指导书写17
1.课件出示生字:“青、清、气、晴、情、请、生”。
2.学生读字。
3.导学: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一下类吗?
上下结构:青
左右结构:清 晴 情 请
独体字:气 生
4.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青、请、气。
(1)教师指导书写“青”。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青”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
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
的横在横中线上。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青”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 2 个“青”字。
(2)教师指导书写“请”。
①导学:想想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
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请”字,教师巡视指导。18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书写“气”。重点强调第四笔的写法。
设计意图:一年级是书写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要抓住每一次时机指导学生写
字。在进行写字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读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以及笔画的书写,提升学生的汉字审美能力,再通过书空、描红等美观地书写生
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总结延伸
1.同学们,学了这首儿歌,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
(交流怎样保护小青蛙)
2.总结:对呀,青蛙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更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一起保护小青
蛙,好吗?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
吧!
设计意图: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在学生识字学文之后问“你们喜欢小青蛙吗?
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这几个问题,让学生更加明晰“青蛙是益虫,
我们应该保护它”。而“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既巩固了儿歌的学习,
又将保护青蛙的思想传递给更多的人,可谓“一举多得”。
教学反思
1.导入新课时采用猜谜语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了解了“青”
的意思,为使用“形声字识字法”进行识字做好铺垫。
2.能够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在读文识字中抓住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字形与字义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19
3.本文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同学比读等多种
形式,达到了让学生感悟语文内容,感知形声字特点的效果。
4 猜字谜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猜字谜》一课有两则谜语,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本
设计力争让学生在“读读,想想,猜猜,写写”的活动中主动识字,在朗读中总
结猜谜窍门,在朗读中巩固生字新词,启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开
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用字谜法识字的兴趣,激发创编字谜的欲望,
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教师)
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2.导学: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
么?(谜底)
3.教师说猜谜的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
谜底就在话里藏。”20
4.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学生齐
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教给学生猜字谜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字谜的探究欲望,也
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探究的基调。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多
读几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则字谜。
1.指生读第一则字谜。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相、遇、喜、欢、怕”,认识“又字旁”。
(1)指多个学生领读词语:相遇 喜欢 最怕
(2)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
(3)学生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导学:谜语中说的是“谁和谁相遇?”“什么喜欢什么?”“什么最怕什
么?”
(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21
(6)汇报交流。
相机指导:
①“相、欢、怕、遇”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②“喜”可以用“猜字谜”“扩词”等方法识记。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你们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一则字谜。
6.指导猜谜。
(1)导学:谁来猜猜谜底?(生:秋)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猜。
(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
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
怎样猜出来的。
★学习第二则字谜。
1.指生读第二则字谜。
2.相机学习生字“言、互、令、动、万、纯、净”。
(1)指多个学生领读短语。
互相尊重 令人感动 万里无云 纯净透明
(2)同桌互读四个短语,选择喜欢的两个短语说话。
(3)学生用喜欢的短语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导学:把四个短语放回到谜语中还能读好吗?22
(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6)汇报交流。
相机指导:
①“动、纯、净”是左右结构的字,“令”是上下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
“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②“言、互、万”是独体字,可以用“扩词”“识记笔画”等方法识记。
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二则字谜。
4.指导猜谜。
(1)导学:谁能猜出谜底?(生:青)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猜。
(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
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
怎样猜出来的。
(三)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
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
第二关:擦掉拼音认字。
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
第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23
第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
2.创编字谜。
(1)导学:你能尝试着把今天的生字编个字谜吗?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编字谜。(只要学生敢于编就及时鼓励)
(3)交流字谜。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今天回家就把课文中的字谜和你编的字谜说给你喜
欢的人猜,比一比谁说得最准确!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教师对生字的教学非常扎实。通过
各种形式,将识字学词落到实处。用“闯关”加以检测,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识字
的动力和兴趣。“把课文中的字谜和你编的字谜说给你喜欢的人猜”既巩固了字
谜的学习,又激发了学生猜字谜、编字谜的兴趣。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
2.学生读字。
3.导学: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类吗?
上下结构:字
半包围结构:左 右
左右结构:红 时 动
独体字:万
4.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字、右、红”的书写。
(1)教师指导书写“字”。24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这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
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子”的写法。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字”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两个“字”字。
(2)教师指导书写“右”。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这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说书写时需要
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丿”和“口”的写法。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右”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两个“右”字。
(3)教师指导书写“红”。
①导学:思考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观察“红”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
的位置,并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红”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25
(4)尝试练写其他生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重点指导不同结构中的一个字的形式,使学生对生字的笔
画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主动观察,这要比教师的客观描述效果好,同时能检
验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
教学反思
1.导入新课时采用谈话的形式,不仅了解了字谜的特点,也初步感知了猜字谜的
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能够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从读词、读短语识字,到小组内互助识
字,再到游戏闯关巩固识字等,认字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
生对字词的识记得到了巩固。
“听故事,讲故事”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教材借助《老鼠嫁
女》的故事,激发学生看图片,听故事的兴趣。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聆听,掌握
听故事的要领;再以连环画为载体学习讲故事,做到声音洪亮,让别人听清楚,
从而学会如何听故事和讲故事。最终达到训练口语表达,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认真倾听《老鼠嫁女》的故事,听后能够复述故事。(重点)
2.掌握并运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要领,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培养学生倾听
与表达的习惯。(难点)
课前准备
1.相关图片、视频、录音、头饰等。(教师)26
2.了解生活中各种角色最强和最弱的方面。(学生)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师:(播放敲锣打鼓的喜庆音乐)注意听听这段音乐,人们好像在干什么?
生:好像是在办喜事!
师:哦,原来是老鼠在嫁女儿,(边说边出示图片)老鼠爸爸要把女儿嫁给最神气
的人。他找到了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猫,到底哪个是最神气的新郎呢?
师:(出示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猫的图片)猜猜看,新郎会是谁呢?
生 1:新郎是太阳,因为太阳最了不起,能给地球带来温暖!
生 2:我猜新郎是老鼠,因为老鼠和新娘是同类。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这里有一个故事,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们就知道新
郎到底是谁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在喜庆的音乐中感受故事的主题,自
然而然地引出《老鼠嫁女》的故事。再引导学生猜想老鼠嫁女的新郎是谁,意在
启发学生想象,也激发起学生听故事的浓厚兴趣。
二、倾听故事,了解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边看书上的图画,边听故事录音,想一想,故事中的老鼠夫妇想
把女儿嫁给谁呢?最后谁成了老鼠夫妇心目中最强的新郎呢?
(教师播放故事录音)
生:故事中老鼠想把女儿嫁给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和猫。
师:你听得真仔细!你知道谁最后成了新郎吗?
生:最后猫成了老鼠的新郎。27
师:看来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很轻松地就找到了故事中的所有角色,还知道谁
是最后的新郎了。真了不起!
师:听故事就应该听仔细,才能记得牢。
师:瞧,老师把这些新郎人选都请到了黑板上(一一贴出故事中出现的形象),你
们能结合生活,说说这些形象最强的本领是什么吗?
生 1:我知道太阳最强的本领是带给大地温暖和光明。
生 2:太阳虽然很强大,但是乌云可以遮住太阳,这是乌云最强大的地方。
生 3:风可以吹散乌云,所以说风很强大。
生 4:围墙能挡住风,围墙就比风还强大。
生 5:围墙虽然结实,但是老鼠可以在墙角钻洞,老鼠会钻洞是它最强大的本领。
生 6:老鼠却害怕猫,猫能捉住老鼠。这是猫最强大的本领。
师:小朋友们不仅听得仔细,还能联系生活说出每种事物最强大的本领,真令我
佩服!下面请你和同桌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内容。
(学生同桌交流,自由说说主要内容。)
生:老鼠夫妇打算嫁女儿,他们找了太阳、乌云、风、墙、老鼠,最后把女儿嫁
给了最强大的猫,结果女儿被猫吃掉了,真是太愚蠢了,怎么能把女儿嫁给天敌
呢?
师:你说得很准确,情节也比较完整,看来你不仅听得仔细,而且记得牢固,真
棒!
设计意图:借助录音播放故事,使学生在观察图画的过程中,倾听故事,很好地
将故事与图画内容结合在一起。听后,点拨倾听的要领,并将学生所获得的信息
初步整理,为下一环节的讲故事做好充分的准备。28
三、学讲故事,把握内容
1.教师示范讲故事,学生发现要领。
师:下面请你们再听老师讲一遍故事,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样讲故事的。
(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生:老师讲故事时声音很洪亮,我们听得很清楚。
师:谢谢你的赞美!你听得真仔细。同学们要记住,讲故事时的语言一定要清楚。
生:我还注意到老师讲故事时表情很丰富,有的地方还加上了动作。
师: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讲故事时的要领。
2.学生试讲第一节,师生评议。
师:请你自己试着讲讲第一幅图画上的内容。
生:从前,有一对老鼠夫妇,他们养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他们看着女儿一天
天长大,就想,一定要给女儿找个最好的新郎,嫁出去。
师:你讲得真好,“从前”这个词用在故事的开头,很恰当。这个故事开头不错,
下面我们按照图画上的内容继续讲故事,请你们先自己试着讲一讲,再讲给同学
们听。
3.学生结合图画自主讲故事,学生评价。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的语言。)
师:谁愿意先来讲讲这个故事?(学生跃跃欲试)你的小手举得最高,你来试试。
生:大家好,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又是敲锣鼓又
是吹喇叭,咦,这是谁家在办喜事啊?原来是老鼠家有个女儿要出嫁。老鼠妈妈
问老鼠爸爸:“我们的女儿嫁给谁啊?”老鼠爸爸是个老糊涂,说了一句糊涂话:
“谁最神气,我们的女儿就嫁给谁。”老鼠爸爸去问太阳:“太阳,太阳,你是29
不是世界上最神气的人呀?”太阳说:“乌云会遮住我,看见乌云我就害怕。”
老鼠爸爸又去问乌云,乌云说:“大风会吹走我,看见大风我就害怕。”老鼠爸
爸又去问大风,大风说:“围墙会挡住我,看见围墙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
问围墙,围墙说:“老鼠会打洞,看见老鼠我就害怕。”“噢!太阳怕乌云,乌
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我们老鼠怕谁呀?”老鼠爸爸想了想,乐
得笑哈哈:原来猫咪最神气,女儿应该嫁给他。又是敲锣鼓,又是吹喇叭,老鼠
女儿坐花轿,一抬抬到猫咪家。过了几天,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到猫咪家去看女
儿,可是女儿在哪儿呀?他们就去问猫咪,猫咪拍拍肚子说:“我怕别人欺负她,
啊呜一口吞下了她。”
(全班响起掌声!)
师:这个故事讲得太精彩了!谁能说说精彩在哪里呢?
生 1:讲故事的声音很洪亮,我们听得很清楚,故事的内容十分生动,让大家越
听越爱听。
生 2:他讲故事时先问好,又说了故事的名字,这样做很有礼貌。
生 3:他按照图画顺序讲故事,结尾处是自己想象着加上去的。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听出了这么多讲故事的小窍门,尤其是讲故事时自己发
挥想象这一条,值得我们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发现讲故事的一般要领。再由第一幅图切入,
讲好开头,接着为学生创建自主讲故事的平台,将学到的讲故事要领应用到实践
中,使学生全面把握故事内容并为下一环节表演故事做好准备。
四、表演故事,升华理解30
师: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生齐说:喜欢!)既然这么喜欢,下面我们来试着
演一演这个故事,好不好?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表演这个故事吧!
(学生自主选定角色,教师把各种角色的头饰分发给每个学生,同时深入小组表
演的活动中。)
师:小朋友们,我看到大家在小组中表演得绘声绘色,十分热烈,下面哪一个小
组愿意到前面来为大家表演故事?老师来做音响师,帮忙放音乐。
(指一组到前面表演故事,师生评议。)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们学会了怎样听故事,讲故事,只有会听才能会讲,
希望你们成为善于倾听,乐于交际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有了前几个环节的铺垫,本环节延续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
的表演欲望,为学生创建自主交流、表演故事的平台,培养学生表达与表演的能
力。
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口语交际课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因为有了兴
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因为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在教学中,利
用喜庆的音乐导入新课,让学生猜想并感受故事的主题——嫁女办喜事。由此,
激发求知的兴趣。在表演故事的环节中,分发各种角色的头饰,既引导学生更好
地进入情境,又能大大增加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从而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园地一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31
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正确书写“八、
十”。(重点)
2.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
准确性。(难点)
3.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四个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
“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重点)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
诗。(难点)
5.和大人一起朗读儿歌,明白儿歌主要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并受到一个人在家不
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教育。
6.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带有插图的课件。(教师)
2.“六、七、八、九、十”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引言:(课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
做客。32
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积极
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
1.引言: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
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
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
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
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
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
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雪花。“一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
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
(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
6.教师利用课件圈出 10 个数字,交流识字:
(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
(2)还有哪些数字不认识,指给你的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请他们教教你。
(3)你认为哪些数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请你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
(4)开火车读数字,并组词语,或者说一句话。
7.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书写内容,交流写字:
(1)你会写哪一个生字?它的笔顺是怎样的?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把你观察到的和小组同伴说一说。33
(2)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
(3)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作品,师生评议:哪一笔写得好?好在哪里?
(4)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借助情景动画,引领学生在趣味中体会小诗的内容,在跟读中认识生
字。在此基础上的认字和写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
提升了识字实效,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三、情境活动,对比差异
1.引言:瞧,天晴了!汉字王国的居民们在欢迎我们呢!(课件出示 6 个居民,
身上分别写着:人、天、口、田、日、目。)
2.小组交流:看,每对双胞胎兄弟长得都很像,你能区分他们吗?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书空练习。
预设:“人”和“天”——一个“人”伸直胳膊,头上顶着一块木板就是
“天”。一“人”不变,二人为“天”。
“口”和“田”——张开“口”,里面没有东西。“田”地中间有交叉的小路。
“日”和“目”——太阳有一个中心,所以“日”里有一横。“目”是人的眼睛,
眼睛里有两滴眼泪,所以“目”里面有两横。
4.巩固应用:请同学们大声说出这六个居民的名字,并选择喜欢的一组居民,分
别组词语或者说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读读比比,了解汉字形近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激发学生学习汉
字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汉字的字形,才能把汉字写得准确无
误。
四、书写提示,指导规则34
1.课件播放动画。汉字王国里的教书先生正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二、三”,学
生认真观察教书先生的书写顺序。
2.集体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上“先”“后”等表示顺序
的词语来回答。
3.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一条笔顺规则就是“从上到下”。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十、禾”,学生观察后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
什么顺序写的?
5.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二条笔顺规则就是“先横后竖”。
6.互动活动:我们在写汉字的时候,除了要根据正确的笔顺规则认真书写外,还
要注意书写姿势。什么样的书写姿势是标准的呢?请大家一边做动作,一边说。
7.学生自主练习,先书空,一边书空一边说笔顺规则,再描红,最后练写。注意
坐姿端正,握好笔。
8.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针对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画书写
的长短进行点评。
9.教师小结:要想把字写得美观,不仅笔顺要正确,同时要注意笔画的位置,书
写的长短等,这样才能把字写得美观、大方。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
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写字姿势是否正确,学生写字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
从细节之处明确要求,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五、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教师播放教书先生正在教孩子读古诗《咏鹅》的动画视频,会读的同学可以跟
着视频一起诵读。35
2.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播放教书先生读古诗的视频动画,组织学生模仿教书先生的节奏和语调练
习诵读。
5.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写的。他在写这首古诗的时候,眼前出
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6.课件播放《咏鹅》画面,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7.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学前基础差异较大,如果仅仅停留在背诵古诗的层面上,
必定让一部分基础厚实的孩子没有“食物”可吸收。此环节正是关注到了这一点,
引导学生构建画面,理解诗意,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收获。
六、共同阅读,作业拓展
1.引言:下课了,汉字王国的小孩子们在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呢!
2.课件播放《小兔子乖乖》,学生一边听一边想:儿歌里都有谁?它们之间发生
了什么事?
3.自由读《小兔子乖乖》,遇到不会的字可以圈起来,问问老师,再多读几次。
4.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5.思考交流:第一次,小兔子为什么不开门?如果你就是小兔子,你怎样说这段
话?第二次,小兔子为什么开门了?如果你就是小兔子,你怎样说这段话?
6.分角色朗读。
7.讨论:如果你遇到和小兔子一样的情况,你怎么做呢?
8.布置作业:回家和父母一起分角色表演这首小儿歌。36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的能力。一年
级的孩子虽有些小,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充分给予
他们思考、表达与交流的空间。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容,在交流
中明白道理。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减少《语文园地》内容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我设计了
“汉字王国做客”的一系列情境。
1.情境示范。课件动画里的人物更容易贴近学生的情感需要,因此,以动画人物
为主体的示范朗读,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与倾听上,迅速提升了示范
的作用。
2.情境理解。《咏鹅》这首古诗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前基础好的同学早已
熟读成诵,但是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却十分浅薄,机械的诗意理解只能是“蜻蜓点
水”,而动画产生的情境却生动地再现了古诗内容。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欣赏中就
理解了诗意,领悟到了诗情。
“读读童谣和儿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产生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
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童谣和儿歌的良好习惯。(重点)37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
素养。(难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
2.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并准备一本童谣或儿歌的书带到学校。(学生)
教学过程
一、背诵童谣,激发情感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谣或儿歌吗?把你喜欢的一首童谣或儿歌背给大
家听听,好吗?
2.导学:一首好的童谣就是一首美妙的诗,一首好的儿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从
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可以看出,儿歌和童谣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让我
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吧》,分享童谣和儿歌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设计意图:学生对儿歌和童谣的学习不是零起点,新课伊始,通过互动交流,引
导学生初步交流儿歌和童谣带来的乐趣,从而乐于阅读更多的童谣和儿歌。为学
生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尝试提问,感受阅读
(一)学习童谣——《摇摇船》。
1.导入:同学们,童谣《摇摇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幸福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童
谣《摇摇船》。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谁在摇船?
他要摇船去哪儿?38
他是怎么摇的呢?
…………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
读读童谣,看看能不能从童谣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童谣。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童谣,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童谣。
6.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童谣。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
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预设一:
外婆为什么叫“我”好宝宝?
①导学:你的外婆都什么时候叫你好宝宝呢?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小结:对呀,你们的想法都对。这么懂事的宝宝外婆怎么能不喜欢呢?
预设二:
摇船怎么会摇出那么多好吃的?39
①导学:对呀,明明是摇船,怎么还摇出好吃的了?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教师追问:如果是你摇船,摇到外婆家,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你高兴吗?读出
你此刻的心情。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童谣。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童谣。
8.学生边背童谣边做动作。
(二)学习儿歌——《小刺猬理发》。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刺猬吗?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小刺猬为什么要去理发?
谁给小刺猬理的发?
小刺猬理完发漂亮吗?
…………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
读读儿歌,看看能不能从儿歌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儿歌,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看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40
6.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儿歌。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
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预设:为什么小刺猬最后成了小娃娃呢?(如果学生提不出来这个问题可以教师
问。)
①导学:你真聪明,问题提得真好,是呀,明明是小刺猬,最后怎么成了小娃娃
呢?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教师追问:男孩子头发长了就像小刺猬,你看见过谁的头发像小刺猬吗?这样
好看吗?(出示刺猬头型的男孩)
④导学:对呀,男孩子头发长了就要去理发,那女孩子头发长了,又一直不理发
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要留长头发的话,平时要勤洗头。)
⑤小结:天气渐渐热了,小朋友的头发长了,容易出汗,也容易生小虫子,有的
头发弄到眼睛里,细菌也会影响我们的视力,所以我们要经常洗头、经常理发。
预设:
小刺猬是怎样理发的?
①学生尝试解答。
②导学:你们有没有去过理发店理发呢?理发师是怎么给你理发的?(学生自由
说,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嚓嚓嚓,引导学生边说边做动作。)41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小刺猬去理发后
变干净变漂亮了,我们以后可一定要经常洗头发,经常理发,这样你们才能健健
康康、漂漂亮亮的!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儿歌。
8.听儿歌,边跟着做动作边唱。
三、借助插图,学会分享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
2.导学:对呀,与人分享是一种快乐,下面就和小组同学像书上的小朋友那样学
会分享!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儿歌或童谣,其他同学认
真倾听,谈谈自己对童谣或儿歌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的同学也会这个儿歌或童
谣,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和同学交换自己带的书,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一本书。
设计意图:通过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读过的童谣或儿歌,学生畅谈自己
的读书感受。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倾听能力。
“交换读书”和“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
了分享读书的快乐。
四、布置作业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
2.把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背给喜欢的人听。
设计意图:将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和背诵、分享。
教学反思42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
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教学中,我注重将学
习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唤醒学生对童谣和儿歌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
着问题朗读童谣和儿歌后,进而尝试提出新的问题,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
生背诵。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与人分享读书的幸福。一系列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学
生的阅读兴趣,又注重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投入到阅读活动中,
并获得了分享阅读带来的喜悦。
第二单元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活动。因此,这篇课
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始终牢牢把握“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这条
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
望和兴趣,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毛主席的美好品质。如揭示课文题目后,让学生充
分地朗读课文题目,从读得正确到读出一定的语感;初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
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进行“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多次朗读后,让
学生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话,开展竞赛,读出自己的理解;学完课文后,补
充一定的阅读材料等。这些多角度、多形式的“读”使学生和文本展开了较有深
度和广度的对话,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下载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43
2.给课文后面的生字组词;将这篇课文大声地朗读 3 遍,想想写了什么;读读课
文,通过读课文知道毛主席是谁。(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听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2.教师为学生做人物简介。(课件展示毛主席的照片,介绍毛主席的革命历程。)
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毛主席画像)
人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
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
3.总结:是呀,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为中国的革命奉献了一生。他
就像那红红的太阳,让人感到温暖,让人感到亲切。
4.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去瑞金城外的沙洲坝,看看那里的乡亲们是怎样怀念毛
主席的,好吗?(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音乐是极具感染力的,以歌颂毛主席的歌曲直接导入,渲染情境,迁
移情感。让学生充分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思想内
容,也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读题质疑: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44
(设想: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
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弄明白。)
预设:(1)“挖井人”是谁?“吃水人”是谁?
(2)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
2.认识生字“忘、井”。
3.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吗?“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说说自己的
理由。
4.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认读它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又正确又响
亮,而且能记住它们。
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
设计意图:用自学提示法进行引领,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同桌讨论,
紧抓课文题目,理清课文脉络,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
快乐,符合“先学后教”的核心理念。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内抽读生字。
要认识的生字:吃 忘 井 村 叫 毛 主 席 乡 亲 战 士 面 主
江 住 没 以
2.找到难理解的词语:瑞金、领导、革命、解放。
3.汇报交流,分享记字方法。
(1)认识新偏旁“心”“广”。45
(2)教师课件出示含有生字拼音的词,学生运用开火车法认读。
(3)出示没有拼音和词语的生字,学生认读。
(4)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自由汇报,使学生加强对生字的识记。
4.读课文解疑。
初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进行“读”,从整体上把握课
文大意,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1)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指导学生通顺、流利地读课文,并进行评价。
(2)同桌互助理解词语。
(3)自由读文,思考提出的问题哪些是可以回答的。
谁“不忘挖井人”?(沙洲坝的村民们。)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第 1 自然段。)指名读,男女生齐读。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词语会读了,再去读课文,这在认知结构上,是个“反刍”的现象。
在读通课文这个环节,教师要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
主人,采用个人读、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等多种方式,
让学生人人参与,以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四、指导书写
1.认读“吃、叫、主、江、住、没、以”,并组词。
2.重点指导:吃、没、以。
(1)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特点。
(2)观察教师范写,讲解笔顺,学习新笔画“横折弯”。
3.学生描红、临摹。教师播放音乐、指导书写、提示学生书写姿势。46
4.学生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在学生描红临写的过程中,教师播放音乐。教师不要忘记学生是初学
写字,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书写姿势。教师在教室里观察,
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有效结合。
五、布置作业
搜集更多的关于毛主席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17 个生字,让我们和这些生字及它们的朋友打个招呼,你
们愿意吗?
2.认读生字:吃 忘 井 村 叫 毛 主 席 乡 亲 战 士 面 江 住
没 以
3.认读词语:挖井、战士、不忘。
4.用“不忘”练习说话。
5.过渡:同学们太棒了,希望你们在学习课文时表现得更加出色。毛主席是伟大
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财富”。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瑞金城外的沙洲坝,去寻找毛主席昔日的身影。
设计意图: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
复习并掌握已学的生字。
二、回顾课文,质疑问难
1.浏览课文,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2.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答?47
预设:(1)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
(2)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质疑中探索,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
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三、体会缺水困难和有了井后的好处
1.出示水井图片: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一幅图,这是什么?(这是一口井。)
这就是毛主席帮助乡亲们挖的那口井。毛主席为什么要挖这口井呢?谁从课文中
找出了答案?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句子)还有谁也找到了这句话?看看你能
不能读得比他好。
2.在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说过这样一段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
雨,没水洗手帕。”连洗手帕的水都没有,可见,那里是多么干旱啊!
3.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沙洲坝没有水,会遇到哪些困难?
4.学生想象,自由汇报。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现在让你再来读读这句话,你想怎样读?
课件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1)“很远”说明了什么?
(2)启发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6.毛主席见到人们面临着缺水的困难,他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这口井。有了这
口井以后,人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7.过渡:今天,老师把这又清又甜的井水带来了,谁想喝?喝了这口水,你想说
什么?(这水真甜呀!)喝了这口水,你想到了谁?(毛主席。)喝了这口水,你感48
受到了什么?(毛主席真是个大好人呀!)喝了这口水,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谢
谢您为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喝了这口水,你觉得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毛
主席是一个伟大的,能处处关心人民群众的人。)
8.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读一读第 1、2 自然段。
设计意图:把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实现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基调,训练表达,培养语感。“读”是语文学习的根
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活动。在这几个自然段的教学中,先通过想
象练说,充分引导学生体会缺水会遇到哪些困难,再读好课文。
四、体会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1.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沙洲坝的人民又是怎样怀念他的呢?(指名读
第 3 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乡亲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2)看课文插图,石碑上刻着什么?
2.引导:谁知道石碑上说的“不忘挖井人”的人指的是谁?(沙洲坝的乡亲们。)
3.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指导学生理解“时刻”这个词:新中国成立以后,沙洲坝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
活,他们饮水思源,忘不了是毛主席为他们带来了新生活,于是就在井旁边立了
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4.引读:当他们看到这口井时,毛主席带领战士们挖井的情景历历在目——吃水
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当乡亲们喝着那新鲜的井水时,毛主席仿佛微笑地看着他们——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毛主席。49
人们想念毛主席,尊敬毛主席,一股股暖流在乡亲们的心中激荡——吃水不忘挖
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5.小结:如今,我们的祖国变得富强而美好,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每年都会
有许许多多游客到瑞金参观,而且一定要喝上一口井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有了毛主席,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家都想念毛主席。)是的,不仅仅是
沙洲坝的人民怀念毛主席,全国人民也忘不了毛主席。因为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
的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
数。
6.指导学生带着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把课文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这是文中的重点段,为突破这一重点,教师让学生进行朗读、体验、
思考、想象、表演、表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
中去。要让学生们勤于思考、自主探究、交流学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水的来之不易,我让学生先了解沙洲坝的地理环
境,出示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没水洗手帕”。让学生大声朗读,
想象沙洲坝人民缺水的生活是多么不方便,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缺
水带来的烦恼,使孩子们切实体会到沙洲坝人民生活的不容易。50
2.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带着问题读通、读顺,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读,
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
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品质,从而理解乡亲们饮水思源的行为。
2 我多想去看看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
过程。而本课的教学意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
从读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教学过程中要少讲解
多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从课文题目“我
多想去看看”导入,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这种“我多想去看看”的急切强烈
的感情,最后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这种感受,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带有生字的卡片。(学生)
3.查找关于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资料;查找关于新疆的资料。(师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媒体导入,整体感知
1.师生谈话,揭示题目。51
预设: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和新疆吗?
生 1:去过。
生 2:没去过。
师:北京是什么样的呢?一首歌中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播放课件《我爱北京天
安门》,同时老师用优美的动作打节奏)
师:天安门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它既雄伟,又壮丽,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
国旗每天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多媒体课件
出示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
生:想。
师:你们想知道新疆是什么样的吗?美丽的天山上都生长着什么呢?
2.导语:有一个孩子,他住在天山,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还有一个孩子,
他家住在北京城,他想去天山看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3.看,题目中有一个生字是要求会认的,(“想”课件演示红色)谁来拼读?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创设情境,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和一曲美妙的音乐
声中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面对天安门广场升
旗的情景,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
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字或容易
读错的字圈起来。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认读它们。
2.学生把生字画出来,小组内多读几遍,想出好办法记住它们。52
3.小组汇报。
4.多种方式检查字音。
广场 北京 告诉 天安门 非常 壮观 广场 走路
(1)你会读哪个词语?(个别学生拼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等。)
(2)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拼音读准了。你能不拼拼音,把词语读出来吗?(出
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请同桌互读。)
(3)游戏:摘星星。(沿着弯弯的小路,把这些词都读准了,摘下星星,你就到达
北京城了。)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
选择学习方式,在识字、学词、读文感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指导写字
1.教师导学: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其中一些是要求会写的,大家有信心
掌握它们吗?
2.课件演示书写,教师强调怎样记住“会”“走”“北”“京”“门”“广”各
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师逐笔范写,学生跟笔书空。
(2)教师整齐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教师巡查指导。
(3)师生共同评价书写,学生描红体验自己的书写与书中的生字有什么不同。
(4)学生再次练习书写生字,同桌相互评价,推荐优秀书写作品。集体展示,共
同评价。
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教师评价。表扬书写有进步的学生。53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进行写字教学时,遵循写字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穿插和字的间架结
构,提升学生的汉字审美能力。再通过书空、描红、临帖,美观地书写生字。
四、初读课文
1.教师导学: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啦,你能读准字音,数数课文有多少个句子吗?
(学生自由读文,标句子序号。)
2.教师设疑:你喜欢读哪一句?(我喜欢读第二句。)
(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
观。)
3.引导学生理解“遥远”就是“很远很远”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最吸引孩子的就
是北京的天安门。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感受、
理解、体会的层次,在读中感悟语言,从而读出诗歌的意境,培养语感,受到美
的熏陶。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北京的风景图片和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吗?(学生回答)你们学得真好。54
2.开火车,读生字。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它们叫什么?
呜……小火车开啦!
小朋友们,你们把这些朋友的名字牢牢地记住了,真了不起!
3.读词语游戏:水果大卖场。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水果,如果谁叫出了词语朋友的名字,我就
把水果送给他,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课件出示:告诉、走出、北京城、天安门、广场、非常、壮观。
4.教师小结:刚才有许多小朋友都得到了掌声和奖品,没有得到的小朋友别着急,
等一会儿还有更大的收获呢!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通过
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生字的音、形、义,感受
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了解首都北京
1.教师边讲解边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
们,一起来吧!
(1)我们先来到了八达岭长城,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2)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坛公园。
(3)然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它是中国的象征。
(4)最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北京之行结束了。
2.教师导学:小朋友,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有
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55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北京城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
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了,那么,你读懂了什么?
5.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
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句子:我对妈妈
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句话)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6.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课件出示妈妈
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中畅游,意在让学生在视觉的刺
激中激发情感。面对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情景,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的气氛,产生
求知欲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了解天山
1.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美丽天山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再给你们当一回导游,
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1)我们先来到了博格达峰,看到了“雪海”。
(2)接着我们来到了号称“天山第一峰”的托木尔峰。
(3)然后我们来到了汗腾格里峰。
(4)最后,我们来到了有“天山明珠”称誉的天池景区。
2.教师导学:小朋友们,天山这么美丽,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
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56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天山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想
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啦,那么,你听懂了什么?
5.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天山去看看,来,
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句子:我对爸爸说,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6.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课件出示爸爸
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
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
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
四、说话训练
1.过渡: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现在,我还想当一
次导游,和你们一起再去游览游览。(出示杭州西湖、上海外滩、厦门鼓浪屿的
风景图片)
我们到了这么多地方,欣赏了这么多美景,现在,你想说些什么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
小朋友,老师把你的话录下来,你可要说得好一点哟!
小结:是呀,我们的祖国多美呀,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3.请你把心里话说一说。(可以加上动作)57
4.我想小朋友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现在让我们的男孩子们大声地说一声——我
多想去看看。让我们的女孩子甜甜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满怀对北
京、天山的无限热爱,齐声呼喊——我多想去看看。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自由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到祖国
的伟大,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1.读了本课,你读懂了什么?
2.课外阅读补充:《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搜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
美丽的风光。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通过“你读懂了什
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地补充课外阅读、北京风光介绍等,不但能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北京,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达到“课已尽而意未了”
的境界。
板书设计58
教学反思
我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祖国的风貌,让学生置身其中,让他
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3 一个接一个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用儿童最自然的语言讲了一个小孩儿无奈又快乐的一天,
表现了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首儿童诗简明易懂,学生只需要多读几遍
就能了解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尊重学生的主
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怎么调整心态,
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并从中感受孩子幸福的童年。
课前准备
1.(1)配乐课文朗读。(2)踩影子、跳房子游戏的相关视频。(3)教学辅助课件。(教
师)
2.了解踩影子、跳房子游戏。(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吧,能说说你们爱玩的游戏吗?59
(2)(出示“踩影子”图片)你们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吗?你们知道怎么
玩吗?(学生自由说)
2.结合图片,教师简介游戏玩法,并播放“踩影子”游戏视频。
3.玩游戏很快乐,快乐的事就这一件吗?(不是。)对,在我们身边,快乐的事是
《一个接一个》。(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认读“接”这个生字,理解“接”在这里是继续,连续的意思。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从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导入,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出自己喜欢
的游戏,然后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踩影子”游戏的有趣,揭示课
文题目。这样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看读几遍能
把这个故事读下来。(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
出示生字词:
睡觉 再 做梦 各种各样 伙伴 不过 有趣 这么 却
(1)指导读,注意读准平舌音“再”和“做梦”的“做”;翘舌音“各种各样”
的“种”和“这么”的“这”。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读。
(4)指名读。60
3.趣味识字。
(1)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梦、种、样、趣。
①旧字加偏旁游戏读生字:
林+( )=梦 羊+( )=样
中+( )=种 取+( )=趣
②结合“却”认识新部首“卩”。
③“趣”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走”的最后一笔要长,托住“取”字。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
①“伙伴”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亻+火=伙,
亻+半=伴。
②“接”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扌”,右边“立”下一个“女”字,组成
“接”。
③生字巧记:
“过”——走寸了,就“过”。
“这”——斯斯文文走到“这”。
(3)指导书写:
①“种”和“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字左窄右宽,
“禾”和“木”作部首时,最后一笔要变成点。
②“过”和“这”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辶”是三笔写成的,第二
笔的笔画名称叫“横折折撇”。书写要点:要先内后外,“辶”的第二笔从横中
线起笔,第一个折要短小一点,捺要舒展。61
(4)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圈点,主要是让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让学
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多问,增强自主识字、自主阅读的意识。通过检
查,了解学生自学生字、阅读课文的情况,灵活地教学,以至于有针对性地及时
指导。同时,发挥学习主体的潜能,让同学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能较好地使学
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我”有哪些经历?
3.出示填空。
月夜,正玩着____________,就听大人叫着:“__________________!”
正做着____________,又听见大人在叫:“__________________!”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____________,操场上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
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训练学生带问题听读课文的能力,进一
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感受、理解、体会的层次,在读中感悟语言,从而读出诗歌的
意境,培养语感,受到美的熏陶。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过、各、种、样、伙、伴、这”。
2.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62
1.谈话:小朋友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那个小朋友吗?(记得。)这个小朋
友经历了哪三件事?(玩踩影子时,大人让回家睡觉;做好梦时,被大人叫起床
上学;和小伙伴玩跳房子时,上课铃响了。)哦!这可真是——《一个接一个》(板
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看这个孩子经历了这些后,他是怎么想的。
2.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3.指名按小节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通过
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通过复习
词语与朗读课文,巩固了对课文的了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精读内容
1.指导学习第一小节。
(1)老师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会儿”和带有“唉、啊、
呢”的句子。
(2)孩子是在什么时候玩“踩影子”游戏的?(月夜。)他们玩得怎么样?从哪儿看
出来的?(第三句话。)
(3)指导朗读第二和第三行诗。
师引读:是呀,正玩得高兴,大人却叫——“快回家睡觉!”(学生接)【指导读
出大人焦急的语气,声音要洪亮,语气要上扬,读出“叫”的感觉。】
师引读:听到大人的叫声,孩子是怎么想的?(学生接第三行诗)【“唉”要读出
惋惜的语气,重读“好想”和“再”,读出孩子的惋惜之情。】
(4)孩子不高兴了吗?(没有。)他又是怎么想的?“不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
示转折,说明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各种各样”。63
【教育学生遇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5)带着感情指名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一读,回答问题。
出示学习小提示:①正做着好梦的孩子又听见了什么?
②他先是怎么想的?然后又是怎么想的?
(2)指名读第二小节。
3.自学第三小节。
(1)自由读一读,说一说你不明白的地方。
预设:跳房子怎么玩?(教师配合视频讲解跳房子游戏。)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3)再读第三小节。
4.齐读最后一个小节,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
设计意图:课文前三个小节结构基本相同,第一、二小节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第
三小节的“模子”,因此,第一、二小节的教学是关键所在,必须渗透相应的学
法。教学过程中安排的几个环节就体现了这一思想,目的是使学生自主学习第三
小节时学有所依,让学生初步学会自学。
三、总结全文
1.小朋友们,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什么?(要点:①遇事要学会从多个角
度去思考;②我们要像文中的孩子那样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2.想一想你有没有和文中这个孩子相似的经历,先跟同桌说一说,再讲给同学们
听。64
设计意图:读后要有所收获,因此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启示,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相似的事,让学生再次感受遇事从
不同角度去思考所获得的快乐。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把课内与课外,
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体会到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重要意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个接一个》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儿童诗,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课文上。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另外,通过多种方法
指导朗读,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感受到一件事从不同的
角度去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由扶到放,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语言迁移运
用,从而完成了由书本语言到自我语言的读书内化的过程。
4 四个太阳
教案设计65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
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本课的设计中力求在尊重学生的认知
规律的基础上,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多
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识字经验。在教学指导中,针对生字的不同类型,不同特征,
引导学生重视识字方法的总结与运用,帮助学生养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真。因此,本设计着重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
中感悟、在激情中创新。让学生意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别人认为做
不到的事,我做到了就是一种创新。
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课件;制作学生活动卡;准备四幅画。(教师)
2.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彩笔。(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种太阳》,引导学生说一说歌曲中提到了哪些有趣的事。
2.过渡:歌曲中的小女孩播种太阳、送太阳,让世界处处充满温暖。今天,我们
将要学习的课文中,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你们看他在干什么?(课件出示课本
插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男孩的画,想想自己有什么话要对小男孩说。66
3.小结:小男孩为什么这样画?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小男孩给出了怎样的
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动听、明快的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热情表达的同时,使学生对将
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共鸣。通过欣赏小男孩的画,让学生对画中不同颜色的太阳产
生疑问,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向同桌
或同组的同学请教,也可以用自己的办法解决。
2.教师示范读文,学生听读识字。认真倾听老师的读音,同时给自己不会读的字
注上拼音。
3.分段读课文,请同学们从“字音、语气、语调、声音”等方面进行评价。
4.出示学习要求,学生按要求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依据各组学习能力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生字。
①把自己认读困难的字圈画出来,在小组内重点学习。
②自学生字,对生字的音、形进行分析。
③指名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的。
(2)交流会认的字,按照先音、形,再组词的顺序进行介绍。
(3)认识两个新偏旁“舌”“页”。
5.全班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1)各组先说一说学习收获。
(2)认读字卡,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3)组织学生交流生字识记情况。67
设计意图: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多种形
式丰富学生的识字经验。在学生进行识字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以自学要求规
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然后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把生字分类,对学生归纳总结不完善
的方面进行补充,对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进行更为理性的指导。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用笔在段落前标出序号。
2.分段指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段写了什么。
3.齐读课文。注意读得流畅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读文,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理清思路,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丰富学生的认知和体验,锻炼学生的表
达能力。
四、指导观察,书写生字
1.出示“因”,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强调书写规则:先进入,后关门。
2.强调书写要领:“囗”的书写不能顶格,要在四边留有余地,“囗”要写得方
正。“因”里面的“大”的捺要变成点。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强调书写姿势。
(2)学生练习写,同桌交流评价。
(3)评价之后,学生再练习写 3~5 个。
(4)进行组词练习。
4.出示“阳”字并指导书写。
(1)观察“阳”字,请同学们说一说“阳”字的偏旁。68
(2)强调书写规则:从左到右。
(3)教师范写,要求学生书空练习笔顺。
(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之间交流评价。
(5)组词练习。
5.指导书写“太、为、片、金、秋”。
(1)教师范写,要求学生书空练习笔顺。
(2)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之间交流评价。
(3)组词练习。
设计意图: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特点,了解书写规则,并按照书
写规则正确写字,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开火车”检查生字识记情况。读准字音并组词,最好和前一个同学组的词不
一样。有能力的同学也可以一个字组多个词。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四个太阳》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回忆
课文讲了谁做了什么事。
3.过渡: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男孩吗?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在课文中寻
找答案。
4.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生字,巩固对生字的认识和掌握;依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
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引导学生
带着问题来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69
二、细读课文,感悟意境
1.学习第 1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数第 1 自然段有几句话,并思考每
句话说了什么。
(2)学习第一句话。
①比较句子:这样换行不行?为什么?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
我画了个绿的太阳。
②像“绿绿的”这样的词语叫作叠词,这样的词给人可爱、活泼的感觉,你们能
说出类似的叠词吗?
(3)学习第二句话。
①介绍顿号。
②课文中有一个词能把“高山、田野、街道、校园”都包括在内,你们知道是哪
个词吗?(到处。)
③你们能用“到处”说一句话吗?
(4)你们知道小男孩为什么要画绿绿的太阳吗?
(5)教师引读:我画了个( ),挂在( )。高山、
( )、( )、( ),到处( )。
(6)全班背诵第 1 自然段。
2.学习第 2 自然段。
(1)找一名同学读第 2 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数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并
思考每句话都说了什么。70
(2)学习第一句话。说一说秋天有什么特点。教师即时播放课件展示秋天的美:
秋天到了,天那么高,那么远。树上的叶子变黄了,随着风一片片地落下来。果
园里的苹果红红的,葡萄紫紫的,梨黄黄的……菜园里蔬菜都长大了。大白菜、
大萝卜、大葱都赶集似的来到我们的农贸市场。哇,田野里的稻子成熟了,像金
色的海洋。秋天就是美丽的、成熟的季节。
(3)学习第二句话。果园里都有什么水果,这个时候应该是怎样的景象?你能像
我这样举例子说一说吗?
①教师举例:A.大苹果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上。B.大苹果的小脸蛋红红的。
②学生模仿范例,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方法介绍秋天果园里的水果。
(4)学习第三句话。
①“邀请”是什么意思?
②落叶是怎样邀请小伙伴的?
(5)齐读第 2 自然段,说一说为什么要把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
(6)指导背诵第 2 自然段。
3.学习第 3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3 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数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并思考每
句话都说了什么。
(2)学习第一句话。
①这一句话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这样读?
②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学习第二句话。
①你们有过“冻僵”的体验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个词我们该怎么读?71
②冬天还有什么特点?播放课件,与同学们一起欣赏冬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
一说印象里的冬天。
③自由读第二句话。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4)齐读第 3 自然段,想想为什么画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
(5)按照老师教你们的方法试着背一背第 3 自然段。
(6)指名背诵第 3 自然段。
4.学习第 4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4 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数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并思考每
句话都说了什么。
(2)学习第一句话。
①出示“?”。提问:带问号的句子我们要怎么读?试着读一读。
②通过读这句话你懂得了什么?
(3)学习第二句话。
①说一说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②教师播放与春天有关的图片,与孩子们一起欣赏春天。说一说春天是个怎样的
季节。
③你同意小男孩给春天画一个彩色的太阳的做法吗?为什么?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第 4 自然段。
(5)指名读,背诵第 4 自然段。
5.出示四幅画,看着画,完成填空。
这是一个( )的小男孩。72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
学生感悟季节的特点,有序地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2.指导两种背诵方法,充
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背诵。3.课文第 2 自然段的第三句话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我立足于文本,出示范例,引导学生感悟句子的特点,
进行语言训练。
三、拓展练习,勇于创新
1.按照四幅图画的提示,进行全文背诵。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3.受到小男孩的启发,你能不能画出第五个太阳?自己试着画一画,并模仿书上
的段落为你的画配上一段文字,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享受学语文、用语
文的快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点:73
1.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孩子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感悟,引导学生从直
观感受中提炼自己的体验,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素材。
2.关注写字教学,对学生的书写姿势、按笔顺规则书写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培
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语文园地二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识记生字,并初步了解什么是量词,积累词语。(重点)
2.进一步熟记字母表中的大小写字母,并能一一对应。(重点)
3.初步学会通过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
诗。
5.和大人一起朗读《阳光》这个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
阳光的无私和珍贵。(难点)
课前准备
1.带有“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这些插图的
课件。(教师)
2.了解阳光的作用。(教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74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语文园地二学习,这个园地里有好多漂亮的
图画,你们想看吗?(想)我们不能只看,还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图片上画的是什
么,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从图画入手,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
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的特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
中来。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识字加油站。
(1)指名让学生说一句话,教师相机纠正。
(课件出示: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
(2)出示量词词组,学生认读。
导学:句子大家说得不错,老师这还有几组词语,你们能读准吗?
①根据拼音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匹”“册”“支”。
②说一说怎样识记这些字。
(3)知道什么是量词,并能自己说几组量词词组。
预设:一朵花、一块橡皮、一根跳绳……
2.展示台。
(1)说一说你除了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了一些生字,还在什么地方认识了生字。
预设:电视上、商店里、大街上、课外书上……
(2)识记新词语。75
导学: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伙伴。(出示音乐、美术、写字等课本的
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他们的本领可不小,他们不仅能教给你们本领,还能教
你们识字呢!你们看:
①出示词语,借助拼音读一读。
指名领读。
②说一说这些词语你在哪本书上见过。
预设:数学书、美术书……
③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
“算”“姿”“尊”这几个字是平舌音;“式”“势”“重”这几个字是翘舌音。
④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⑤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图画引发学生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通过教师的引领,不仅把
读词与认知事物结合起来,而且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
三、细心观察,巩固识记
1.找一找,连一连。
(1)复习背诵字母表。
①指名按顺序背诵。
②全班按顺序背诵。
(2)出示大小写字母,学生说一说怎样连能又准又快。(按大写或小写字母的顺序
先找、再连。)
(3)动手连一连,师生评价。76
(4)找朋友游戏。
2.读一读,想一想。
(1)出示“日”“寸”,读字组词,简单说一说每个字的意思。
(2)给这两个字加偏旁,组字并组词。
(3)分别说一说带有“日”和“寸”的字的特点。
设计意图:音序查字法是一年级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熟记字母表的顺序,
记住字母的大小写形式。学生以后查字典时就能更快地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中找到字母的位置,为下面学习音序查字法打下基础。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听古诗《春晓》的配乐朗诵录音,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诵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小组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5.结合插图,想象交流。
导学:这首古诗的作者李白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读着这
首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预设 1:听到窗外悦耳动听的鸟鸣。
预设 2:听到夜里沙沙的风雨声。
预设 3:看到了满地的花瓣。
…………
6.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读出来。
7.背诵古诗。77
设计意图:通过录音以及教师的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感受古诗的语言
美;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想象画面,指导学生理解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第二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
(幻灯片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从
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提示:谜底——太阳)
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对了,谜底就是我们谁都离不开的
太阳。那太阳到底有什么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儿童作家金波的一篇文
章——《阳光》,学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谜语的语言生动、明快,富有韵律感,不仅能提高学生熟识事物特点
的兴趣,整个过程也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快乐。上课伊始,通过猜谜语这种有趣
的活动,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感悟,理解短文
(一)扫清障碍,初读短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停顿。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多读几遍。
3.扫读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按自然段读短文,师生正音。
(二)逐段学习,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中把阳光比作了什么?78
(1)作者把阳光比作金子,这说明阳光怎么样?指导重读“金子”。(学生练读,
教师指导。)
(2)像金子一样贵重的阳光洒遍了哪里?(田野、高山、小河)
2.自由读第 2 自然段,想一想: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禾苗、小树和小河有了什
么变化?
(1)你觉得该重读哪些字词?(更、长长的)
(2)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3)读了这一段,你觉得阳光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有阳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开花、结果;动物、人类都需要
阳光;阳光会使水蒸发,形成雨,滋润大地,孕育生命;适量的日光浴,对人体
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3.齐读第 3 自然段,说说阳光还到了哪里。
(1)(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画想象一下,清晨拉开窗帘见到阳光时你的心情如何?
(2)指导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朗读这段。
4.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交流:这两个自然段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2)指导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重读“大家的”“更宝贵”)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
感。学生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
想感情。教师让学生通过读,感受语言文字里的内容,再通过想象把学生带入到
文章的情境中。
三、总结全篇,感悟内涵79
1.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阳光的作用了吧!谁来说一说?(指名说)
2.是呀,阳光不但能让禾苗更绿,小树更高,小河像锦缎,它的作用还有很多很
多,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
3.阳光不仅作用大,而且是无私和宝贵的。大自然还有许多像阳光一样的事物值
得我们去珍惜,我们该怎样做呢?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保护环境,从
我做起”的手抄报,我们将举办一次展览,看看谁制作的最好!
设计意图:将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拓展延伸,完成亲子阅读活动,通过找阳光给人
类社会带来的好处,以及制作手抄报,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让文章
的思想得到升华。
教学反思
进行语文园地教学,即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进行拓展延伸。“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
梳理、整合、巩固以外,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教学时
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完
成了巩固识字、积累词语的教学任务。
第三单元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篇童话,课文饶有趣味地讲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以及他们团
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这篇童话语言简明易懂,学生借助图画读几遍就能了80
解大致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
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鸭子嘴巴扁、会游泳,小公鸡嘴巴尖、不
会游泳,并从中受到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
课前准备
1.(1)课文朗读动漫。(2)小鸡、小鸭的相关知识。(3)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了解小鸡、小鸭。(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
(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图片。)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板书:小公鸡 小鸭子
2.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
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
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
的?)81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介绍新朋友的方式导入,揭示课题,学生顺势借助图片
说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点。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出轻
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
文,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师: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读准它们吗?
出示生字词:
kuàir zhuō jí zhí yān sǐ tōu tōu de hū shēn
一块儿 捉不到 急得直哭 淹 死 偷 偷 地 忽然 身边
(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偷偷地”中“地”读轻声;“身
边”的“身”读前鼻音。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朗读。
(4)齐读。
3.趣味识字。
(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也—他—地。
①转盘游戏读生字。82
②指导书写:“也”是独体字。跟着老师书空笔顺:横折钩、竖、竖弯钩。出示
生字“他”“地”,与“也”字进行比较,找出变化。(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
字的起笔要收,要有避让。)
认识部首“ ”。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③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④反馈、评价。
⑤组词。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如:“河”,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灯”字去
掉火字旁(丁),在横下加个“口”字,(可)。书写要点:①整体位置,左窄右宽。②部件
位置: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哥”,巧记:两个“可”字放一
起,注意第一个“可”的钩去掉。书写要点: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
线。]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听后评议,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在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中,识字是重难点。为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和
自主性,采用“圈一圈、比一比、玩转盘”等各种方式认识、熟悉生字。这样能
较好地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83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__。
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2) 小 鸭 子 到 河 里 ____________ , 小 公 鸡 也 到 河 里 , 差 点 儿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救了他。
设计意图: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
练学生带问题听读课文,不仅可以在整体上感知全文,还能让学生学会思考,提
高思维能力。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也、他、地、河、哥”。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词语与朗读课文,巩固了对课文的了解,为下
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1.老师范读第 1 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
2.结合插图,学习第 2 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儿做什么?怎么样?84
③谁帮助谁干什么?
(2)说说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高兴的心
情。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
虫子。)
(5)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
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
(6)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读第 2 自然段。
(8)填空:这是一只( )的小公鸡。
3.学习第 3 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 3 自然段,交流: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公鸡
做了什么?
(2)小鸭子对小公鸡说了几句话?都是什么意思?(两句话。两个意思:①小鸭子
要到河里为小公鸡捉鱼吃。②小鸭子不让小公鸡下水。)
(3)指导朗读。小鸭子会怎么劝小公鸡?读出劝说的语气。
(4)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拨水。小公鸡不会游
泳,也就捉不到鱼。)
(5)出示句子:
句 1: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 2: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85
①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读出了什么?(小公鸡是悄悄跟着
的,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下了水。)
③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4.学习第 4 自然段。
(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
见、飞快)
(3)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
句 1: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句 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①这两句读完后,你的感受一样吗?你从加点字中读到了什么?
(小鸭子奋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着急。)
②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③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小公鸡遇到危险时,小鸭子赶快去救。你觉得这是一
只怎样的小鸭子?
5.观察插图,想象对话。
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他会对小鸭子说什么?小鸭子又会对
小公鸡说什么?
填空:小公鸡________地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小鸭子________
说:“__________。”
6.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86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第一学段的学生能通过阅读,向往美
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词句比
较,体会情感;角色体会,感受内涵。从而让学生获得教益。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
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
2.小朋友,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①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②
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
设计意图:读后要有所收获,因此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启示,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四、布置作业
1.演一演。和同学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讲一讲。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通过演一演、讲一讲,使学生再一次巩固知识,并且得到内化。
板书设计87
教学反思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
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比较好。
1.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识写生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
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识写生字。我设计了转转盘的游戏,用部件
组合法等进行教学,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学生有的编顺口溜,有
的编儿歌,形式活泼多样,让学生记忆深刻。我还注重范写,用直观的方法有效
地进行指导。
2.创设情境,角色体验。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
地参与课堂学习。我让学生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想象当时的场景,想象他们之
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当时他们的心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
深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体现。逐步让孩子们养成了
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
6 树和喜鹊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
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本
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88
中感悟。据此,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
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课前准备
1.(1)课文朗读动漫。(2)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学唱歌曲《找朋友》。(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听故事的形式引入,不仅满足了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激
发了学习兴趣,还训练了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他们听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
的过程。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89
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
只 种 乐
(4)认识部首“孑”。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⑤出示 AABB 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通顺、流畅地
朗读课文。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
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一环节就是通过
学会提问,来培养低年级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90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学,教师适时
查缺补漏,指导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从前 喜鹊 孤单 叽叽喳喳
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设计意图:字词是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重点。检查学生上一节课生字词的学习效果,
夯实基础。在分类积累词汇的同时也指向文章核心。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1.轻声自由朗读第 1、2 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
都很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
么想的?感觉如何?
3.有感情地朗读第 1 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出示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91
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再读课文,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7.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8.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
(出示:远亲不如近邻。)
(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
(喜鹊:每天天一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
9.出示句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小结:“因为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
也很快乐。”
(2)指名朗读句子。
10.教师小结: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
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我们同学之间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
一起玩耍,多么快乐呀!
11.有感情地朗读第 5、6 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
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无声中告诉学生“抓住关键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
的读书方法。92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教师范写“单、居、乐”三个字,学生观察。
2.学生练写,注意主笔的位置。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长帮助下搜集和“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
幸福”这些内容相关的文章,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小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知识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孤单 没有朋友
快乐 有了朋友
教学反思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
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在理解课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说出自己内心
的真实情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是孤独的。理解了“树
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教育学生同
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
7 怎么都快乐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语言浅显易懂,内容贴近儿童生
活,充满童真童趣,情感乐观积极。这首儿童诗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因此93
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
快乐的含义: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
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文中的词语搭配极为丰富,“折纸船、踢毽
子、听音乐、下象棋、打排球、讲故事”等,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因此,
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这样的词组,积累动词。
课前准备
1.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孩子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里你们玩得快乐吗?说说为什么?(生交流)
2.师小结:是呀,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快乐,有许多小朋友玩,大家会感到
更快乐,无论怎么都快乐。
3.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
4.指导朗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以课间十分钟为话题和学生交谈,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师生对话,同时
因为聊感兴趣的内容而产生了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94
1.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诗句读
通读顺。
2.学习新字新词。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
后鼻音“绳、讲、行”。读准多音字“得”,强调在本文中读 děi。
(2)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4)朗读词语。
怎么 独自 跳绳 羽毛球 排球 篮球 游戏 运动会
跳绳 踢足球 讲故事 听音乐 打排球 玩游戏
①自由读一读。
②观察第二组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都是前面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③学生自由说几个这样的词。
3.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朗读。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是主要的教学任务。在阅读教学中,要有充足的时间来
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三、规范书写,形成习惯
1.着重指导“讲、许”的写法。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左右结构,言字旁,左窄右宽。)
(2)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字的最后一个横画要写在横中线上。95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各描红一个,临写一个。(师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5)反馈,评价。
2.学生自学“玩、很、当、音、行”的写法。
(1)观察这几个字的笔顺演示。
(2)观察这几个字的占格位置。
(3)在描红本上练写。
设计意图:遵循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原则,教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使学
生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明确汉字书写的笔画和笔顺,突破书写难点。通过交流自
己识字的好方法,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自主性。
第二课时
一、检测旧知,比赛朗读
1.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同桌之间比赛读文,评一评谁读得好。
设计意图:以本课生字复习为导入,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氛围,巩固生字词
的识记。
二、多种朗读,渐入诗境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交流。(一个人玩很快乐)
(2)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在书中圈出来。
(3)指名朗读。
(4)除了这些,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96
小创作:一个人玩,很好!
独自一个,静悄悄的,
正好可以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
2.过渡:那么两个人玩,三个人玩,更多人玩,会有哪些乐趣呢?
3.指名分小节朗读第 2、3、4 小节。
4.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交流。
5.完成小创作。
两个人玩,很好!
可以______________
一个人______________,一个人______________
许多人玩,更好!
人多,什么游戏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快乐。
7.思考:为什么许多人玩会更好,更快乐?
8.齐读,读出画面感,读出节奏,读出快乐。
9.男女生比赛读。
设计意图:本文文字浅显,孩子们完全有能力独立理解。因此,这里并不需要过
多的分析,而是让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通过
小创作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课堂总结,指导背诵97
1.齐读课文,尝试背诵。
2.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懂得了什么?
3.师总结:这节课大家的心情真快乐,做游戏、读诗歌。老师也写诗了,送给
你们!孩子们起立,快乐地拍起手来,聆听这首关于学习的小诗。
一个人学习,挺快乐,静静思考有收获。
两个人学习,真快乐,互相帮助你和我。
三个人学习,很快乐,互相启发点子多。
许多人学习,更快乐,读出美妙的诗歌。
我们一个人相处是快乐,但与人相处、交往会更快乐。
板书设计
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 很好
两个人 很好
三个人 很好
许多人 更好
教学反思
从本节课与学生的学习中我觉得有几点做法比较成功。
1.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内涵。
“体验”是开启文本的金钥匙。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感情,在评议中寻求答案,
用读来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在本节课中,给学生充分的读
书时间,并鼓励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入情入境。
2.启发引导,自由表达。98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创造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
象世界,才会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
各种现象,把自己头脑中生活经验的积淀放到文本中来理解。在本节课教学中,
模仿课文形式进行“小创作”,让学生也来当回小诗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拓
宽了教学渠道,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交流。
语文园地三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并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重点)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
古诗。(难点)
3.和大人一起朗读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我们要学
会帮助家人分担家务。(重点)
课前准备
1.带有插图的课件。(教师)
2.准备最新版本的《新华字典》。(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谁知道这是什么?(课件出示谜语:一位老师不
开口,肚里学问样样有。谁要有事请教它,还得自己去动手。)对了,这就是字
典。
2.认识新华字典。99
3.了解新华字典的作用。
师:字典的本领可大了,我们学了好多字,可是我们不知道它们的意思怎么办呢?
字典爷爷来帮忙了。你们想学这个本领吗?
设计意图:从猜谜入手,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带
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情境活动,做好准备
1.师:要想学习这个本领,我们得先过三关。
2.过三关游戏。
(1)第一关:背一背。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
①指名按顺序背诵。
②全班按顺序背诵。
(2)第二关:连一连。把字母的大小写准确地用直线连起来。
(3)第三关:认一认。教师出示“厨”:仔细看,这个字读什么?看谁认得又快
又准。
3.师:“厨”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知道它的意思呢?我们已经过了三关,可
以借助拼音来查字典,向字典爷爷请教了。
设计意图:在教学音序查字法前,引导学生复习字母表,要求学生熟记字母表的
顺序,记住字母的大小写形式。这样,查字典时学生就容易在“汉语拼音音节索
引”中找到字母的位置,为下面音序查字法的学习打下基础。而通过闯关游戏,
则能激发并保持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持久度。
三、分步指导,学会查字100
1.师:“厨”字很调皮,它躲在字典爷爷的屋子里,汉字宝宝那么多,怎么找
到它呢?老师来教你。
2.比一比,看谁跟着老师找得快。
(1)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翻开字典,找到“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2)找到大写字母 C。
(3)找到音节 chu,重点指导学生找到音节所在的页码。
(4)翻开字典,找到相应页码,找到音节 chu,按照字的四声次序找到要查的字
“厨”。
(5)老师读字典上的意思。
3.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在字典中找到这个调皮的“厨”字的。
4.读一读。朗读韵文,熟记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1)师出示“音序查字法口诀”,并且范读。
(2)生跟着老师一句一句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
(4)齐读。
设计意图:学习查字典是低年级学生必须要学习并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低
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教师的直观演示不仅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
用,而且能提醒学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巩固练习,培养查字能力
1.说一说: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怎样的。
2.练一练:查老师规定的字:漂(piào)、踪(zōnɡ),看谁能最快找到该字所在
的正文页码。101
3.赛一赛:夺红旗比赛,完成书上 40 页的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夺红旗”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在游
戏中再一次巩固音序查字法,培养了学生的查字典能力。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教师播放《赠汪伦》朗读录音,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诵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5.结合插图,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朋友汪伦的。读着这首
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预设 1:我仿佛看到李白准备乘着小船离开,和朋友正在依依不舍地告别。
预设 2:我仿佛听到朋友在给李白唱歌送行。
……
6.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
7.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录音以及教师的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感受古诗的语言
美;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想象画面,指导学生理解诗歌,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第二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幻
灯片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
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提示:谜底——手)102
2.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请大家把小手伸出来看看,
老师想找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把它画在黑板上。(找一双学生的小手,把手印画
在黑板上。)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某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
醒、鼓舞。”通过猜谜这种有趣的活动,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
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序号。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边读边想象文中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
3.开火车连读课文,师生正音。
三、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1.“全家”是指哪些人?“这张画”是指哪张画?他们为什么喜欢这张画?
(1)爸爸说了什么?想一想,爸爸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呢?
(提示:高兴)
(2)学生朗读爸爸的话。
(3)妈妈和姥姥分别说了什么?借助插图说说兰兰帮妈妈和姥姥做了什么?
(4)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家里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画。
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103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
(5)兰兰这双胖乎乎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了很多的事情,你们觉得兰兰是个什么样
的孩子呢?(勤劳、关心长辈、爱劳动、懂事)
2.指导分角色朗读。
(1)想想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交流: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
貌。)
(2)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朗读把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淋漓尽致地展露出来。通过
图文结合,想象人物说话的表情。分角色朗读能让学生学而不厌,练而不腻,很
好地走进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勾起学生的体验。
四、总结
1.兰兰的小手为全家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也给全家人带去了那么多的欢乐。
我们要向兰兰学习,也要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拓展交流:你能为别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会说:我替爸爸( )。
我给妈妈( )。我帮老师( )。我为大家( )。
3.课堂总结。
同学们真不错,和兰兰一样,有双勤劳的双手,是一群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只要我们的心中装着爱,就会做更多的好事。
4.师生合作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104
1.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这篇课文。
2.自己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设计意图:将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拓展延伸,完成亲子阅读活动,通过帮助家人做
事的活动,实现内化。
教学反思
读,是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在本节
课中,我力争做到以读贯穿始终,读的形式力求多样,读的范围力求广泛,读的
要求逐渐提高。引导学生在读中求懂,在读中求会,在读中提高朗读水平。让学
生通过自读、小组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等多样化的诵读,读得有滋有味,读得
兴趣盎然。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
感熏陶。
第四单元
8 静夜思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成功地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
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
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课前准备105
1.搜集诗人李白的资料及本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
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
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2.多媒体课件出示: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一轮明月冉冉升
起,月光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
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望着月亮,许多人都会思绪万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
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
(1)指名试读课题。
(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
(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
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106
(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5.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
之作。这是他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产生
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设计意图: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上课伊始的猜谜导入,使学
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为整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图画浓郁的意境引入对诗人
的介绍,并用学生自组的三个词串联整首诗的意思,学生易于接受。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希望通过今天的
学习,我们不仅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
2.播放古诗朗诵课件,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
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
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
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字音。
5.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
①开火车试读,要求读准。
静夜 思念 床前 月光 疑问 举头 远望 低头 故乡
②请小老师领读。
(2)组织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107
①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请小老师领读。
②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ɑn
ɡ。)
③相机理解“举”: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
④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
⑤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⑥用加一加识字法学习“故”。介绍偏旁“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故
乡”,知道学生们的故乡在哪儿。
6.做“摘星星”的游戏。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
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星星妹妹说:“我们的身上
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那颗星星就送给你
了。”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正确认读生字。
7.做“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
教师用课件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学生齐读诗句。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他学
生提供了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摘星星”“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反复出
现生字,让学生在识记生字中获得快乐、积极的体验。
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停顿)
2.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让学生在书上标一标。108
3.师范读,学生练读。
4.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5.指名说说。
6.提出不懂的地方。
7.相机理解“霜”:你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
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8.再次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练习说话,体会诗意。
设计意图:对古诗停顿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古诗韵律节奏的感受。通过课文插
图帮助学生大致理解诗意。
第二课时
一、细读古诗,感受诗意
1.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2.学习第一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相机指导:“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
(3)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学习第二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
(2)组织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出示图片,直观认识“霜”,并与月光下的景
象对比。109
(3)鼓励学生尝试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________好像是________”的句式。
(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
4.学习第三句古诗。
(1)看多媒体理解“举头”的意思。请举头(做动作),“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
(2)说说诗人在干什么。
(3)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诗人抬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
5.学习第四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的意思。
(3)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对诗意进行理解,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中、
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
二、再读古诗,深化情感
1.课件出示图片,在柔和的古筝声中教师导学: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
圆的。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
怎样的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感悟诗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此时你们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播放乐曲)
4.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又会想到故乡的什么呢?
5.教师引读: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就让我们带
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吧!
6.指名诵读,以评促读。110
7.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表演: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李白。你远离家乡,远离
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放在背后合拢,深
情吟诵。)
8.推荐最佳表演者上台配乐表演。
9.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图画的渲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
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朗诵。让学生体会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
三、古诗赏析,了解诗人
1.课件出示《古朗月行》《月下独酌》这两首诗。教师导学:一轮明月,一段
思乡情,一首《静夜思》。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
2.课件播放配乐朗诵《古朗月行》《月下独酌》。
3.再次介绍李白。
4.引导学生到《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李白的其他诗歌。
设计意图:介绍李白另外两首古诗作品,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素材,并激起学
生对古诗、诗人的兴趣。
四、指导书写,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思、前、故”的写法。111
3.学生独立写。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4.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练习写字,所以写字练习时一定要注重指导的细
腻、书写的规范,学生书写情况要及时反馈,教师应矫正不良写字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悟教学。通过出示《静夜思》背景
插图,优美的配乐,李白的图像,以及理解“霜”这个词的图片等,能够很好地
带领学生走进诗的意境,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走进诗人思乡的情怀中。
9 夜 色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阅读要求中指出:诵读儿童诗歌和浅近的古诗,展
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此,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诵
读诗歌感受小朋友从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诗歌的语言美、112
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增强识字兴趣,让识
字、写字、读课文变得和谐统一。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丽。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导问: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夜晚。
(3)教师追问:在这样漆黑的夜晚,你们害怕吗?
(4)学生依据平时的生活体验,谈一谈对夜晚的感受。
预设①:我特别害怕夜晚,因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体,只能看到一团黑
影。
预设②: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欢夜晚美丽的景色。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过渡:美丽的夜晚让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让人充满遐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
《夜色》,看一看课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113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走进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好,说出自
己对夜晚的感受,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神秘与兴趣学习。
二、初读诗歌,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诗歌。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字音。
(3)小组内比赛读课文,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字音。
(4)指名分别朗读两小节,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厂”。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胆子、勇敢、往来、外面、窗户、忙乱、偏见、散步、
原来、好像、微笑。
(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适时纠正字音。
(3)游戏环节——小火车过站台,每过一个站台出示一个本课生字,请同学当小
老师领读生字。
(4)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交流记忆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初读课文,感受诗歌大意的同时认读生字。教师提出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每一句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114
阅读的能力。在朗读中识字、认字,通过圈画生字、拼读生字等多种方法识字,
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三、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变化
1.逐段朗读,感受“我”的心情变化。
(1)在第一小节中,找出描写“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
预设: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读这两句时,音调放低些,读出害怕的语气。
(3)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学生朗读时教师适时指导。
(4)全班齐读,读出小朋友对夜晚害怕的心情。
(5)第二小节中,找出描写“我”从害怕夜晚到变得不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
预设: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从此再黑再黑的
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6)指导朗读第二小节:“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这一句话本是“我”不想
出去,可是爸爸偏要拉“我”出去,要读出无可奈何又撒娇的语气,“偏要”一
词要读得重一些。“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当“我”出去时,“我”发
现原来外面和“我”想象的不同,外面的夜晚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反而景色迷人,
这句话读出既惊讶又欣赏的语气。“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这句
话读得轻一点儿、慢一些,仿佛真的有小鸟在月光下睡觉。
(7)指名学生朗读汇报,注意伴随着小朋友心情的变化,朗读语气也要发生变化。
(8)朗读比赛,读中体会小朋友从害怕夜色到喜欢夜色的心理变化。115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以读为主,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汇报朗读、多种形式来诵
读课文,仿佛看到了夜色神秘而又迷人的景色,体会小朋友从害怕到不害怕的心
理变化过程。逐段品读,突出了段落的呈现特点,又降低了读课文的难度。
四、集中识字,指导书写
1.过渡:通过诵读诗歌,我们体会到了小朋友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些语言当中
还藏着一些有趣的生字宝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2.指导书写生字——看、笑、外、晚、再。
(1)学习生字——看。
①引导学生在第一小节中找出生字“看”,并读出这句话。
②指导学生学习“看”: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运用字形记忆法识记生字。
③读出诗歌中带有“看”字的这句话,体会小朋友害怕夜晚的心理。
(2)学习生字——笑。
①教师在黑板演示,学生书空,学写生字——笑。
②师生互动,做一做微笑的动作,体会微笑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生字——外。
①观察生字结构,学生汇报识记方法。
(夕+卜=外)
②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汉字,学生书空。
③注意“卜”的写法,先写垂露竖,再写点。
(4)学习生字——晚、再。
①观察生字结构,学习书写。
②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116
3.比较识字法:书写带有“巴”的生字——“色”“爸”。
(1)观察生字“色”“爸”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①相同:上下结构,下面都是“巴”字。
②不同:书写“色”字,上面稍小一些。书写“爸”字,上面稍大一些。
(2)比赛书写汉字,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书写汉字,比一比哪个小组写得美观、
大方。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生字的含义,
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识字与生活相结合,
不仅仅记住字形,还理解生字的意义。
五、总结全文,再次感受夜色
1.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诵诗歌,感受小朋友对夜晚从害怕到不害怕的
心理变化,体会了诗歌优美的语言,还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生字,让我们再读一读
诗歌,体会夜晚美丽迷人的景色。
2.播放音乐,学生配乐朗诵诗歌。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梳理本课学习内容,学生带着对夜色美好的情感诵读诗歌。
再次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
板书设计
夜色
害怕——不害怕
从前胆子很小——现在喜欢夜晚
教学反思117
《夜色》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歌,本文以小朋友对夜色的情感变化贯穿全文。教
学这篇课文时,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的学情特点,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丰
富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夜晚,感受深夜时,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
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简短的诗歌可
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朗读训练中与识字教学相结合,在读中识字,
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10 端午粽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
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
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
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
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18
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预设 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预设 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
预设 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
(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
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
《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设计意图: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上课伊始,创设浓厚的节日气氛,引
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一谈自己对端午粽的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
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119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
忆这些生字的。
3.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
回去、知道、据说、纪念。
(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得到词卡最
多的小组获胜。
(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本环节通过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通顺每一句话,
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设计游戏环节,巧妙地将学生带到主动学习的氛围中,
培养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三、再读课文,练习书写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
(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①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②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
(2)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120
4.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叶。
(1)课件出示:箬竹叶的图片。
(2)学生观察图片,从颜色、形状上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
(3)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叶,看图学习生字。
(4)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真。
(1)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
(2)巧记生字:笔画中横最多,中间三横才封口。
6.研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教师提出问题: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
些种类。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预设:外婆包的粽子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7.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豆。
(1)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
(2)书写方法:上横短,下横长,中间一口要扁些。121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了多种方法阅读课文:自由朗读、创设问题情境朗读、合
作读等。识字教学与阅读相结合,体会汉字在文中所表述的含义。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导回顾: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认识了哪些生字宝宝?
2.合作交流,向同桌展示自己写得最好的生字。
3.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梳理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总结能力;作业布置,通过朗读
感受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端午粽》的字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找动物。以小组为单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组读得准确。
(1)多媒体出示小动物的图片:熊猫、山羊、兔子……
(2)小组派代表选择喜欢的小动物,每个动物后面隐藏一个本课的词语,小组同
学认读词语,获胜小组得到相应的小动物图片。
2.师生共同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汉字的学习是反复而又长期的过程,用游戏的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
面的机会,在复习中巩固、加深学生对新学字的印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识字的
效率,又延续了上节课的教学情境,便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 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22
(2)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
的”“红的”?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④指导朗读:这样 AAB 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
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预设:①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②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③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123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
(2)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
(3)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
美味的粽子。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午。
(1)观察生字外形,注意书写时悬针竖不出头。
(2)学生描红书写,在本子上写两个。
(3)同桌之间展示,同桌互评。
3.教师指导学习生字——节。
(1)观察生字结构,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练写。
(2)引导学生说一说了解了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预设:中秋节、重阳节、春节……
(3)通过对节日的阐述,给“节”字进行扩词训练。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米。
(1)导学:我们“品尝”了香甜的糯米粽,一起来认识糯米的“米”字。
(2)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3)学生根据汉字“米”的字形演变过程,理解字义。124
5.教师指导学习生字——分。
(1)反义词对对碰理解字义:“合”的反义词是“分”。
(2)书写要领: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
(3)师生讲评,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激励进步。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
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
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是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回顾,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
使学生对端午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端午节这个民族节日有更深的了解,增
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反思
1.《端午粽》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之一。上课伊始,带学生走入
情境,感受端午节品粽子的节日气氛。通过“品尝”端午粽,学生们对端午粽从
外形、种类及端午粽的由来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2.“品”粽从“读”粽开始,通过多种形式、方法的朗读,增强了学生自主阅
读的兴趣,并提高了阅读的能力,以读代讲,在读中进行识字教学,使识字教学
和阅读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11 彩 虹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125
本篇课文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主线,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紧紧围绕学习生字、
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充分与文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我”的懂事。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图片。(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
漂亮。”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板书:彩虹)
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
(学生齐读课题)
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126
加一加:虫+工=虹
换一换:江—氵+虫=虹
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充分调动了
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读文识字
1.朗读全文。
(1)导学: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
①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②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
相机指导正音:“照”是翘舌音;“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是三拼
音节。)
(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如:广
+坐=座,合+手=拿,扌+ 是=提,扌+兆=挑,酒-一=洒。相机指导认
识新偏旁“衤”。)
5.巩固识字:老师选一名学生读生字,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
谁找得又快又对。127
6.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1)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里,看你们能不能认识它们,请大家合作,互相帮
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小组读课文,相机指导“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 xìnɡ。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老师对生字的教学非常扎实,在读
准字音、识记字形等方面花了很多时间,并且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读课文的方式
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我”想怎么做,希望谁高兴呢?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生 1:“我”想用浇花的水壶在彩虹上下雨,爸爸就不用再挑水浇田。“我”希
望爸爸高兴。
生 2:“我”想拿梳头用的镜子走到桥上,多一个月亮照着妈妈梳头。“我”希
望妈妈高兴。
生 3:“我”想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上荡来荡去,花裙子变成彩云飘来飘去。
“我”希望哥哥高兴。
…………
3.小结:文中的“我”充满童真童趣,想为爸爸减负担,想帮妈妈变漂亮,想
让哥哥更开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为精读做了铺垫。在此过程
中也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128
四、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着、那、到”,重点指导这三个字的书写。
(1)教师边范写边指导。重点指导“着”的第六笔是“丿”,下面是“目”;“那”
的右耳刀是悬针竖,弯钩大;“到”的左下部是“ ”。
(2)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3)投影学生的字进行评议。
(4)学生仔细修改。
2.学生描红、书写其他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选择学生中写得好的字,投影出示。请该学生介绍一下他是怎么写这个字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书写生字中体会汉字的特点及书写规律,使学生感受发现的
喜悦,培养了写字兴趣,提高了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彩虹交上了朋友。请看屏幕:这些词
语你会读吗?开火车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一个喜欢的词语造句。
2.音乐开始,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播放幻灯片。“浮云开合晚风轻,白鸟飞
边落照明。一曲彩虹横界断,南山雷雨北山晴。”瞧,一场小雨过后,一个可爱
的小女孩朝着彩虹笑盈盈地走来。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朗读词语并造句,将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借助音乐渲染和老
师富有感情的语句,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本课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29
1.导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课文,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
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学第一自然段。
3.汇报交流。
(1)指生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量词:座。
①看图出示:一座美丽的桥。指生读。
②你还知道“一座什么”?
(3)如果在你面前有这样一座美丽的桥,你最想上去干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导学:多么美丽的桥啊!文中的“我”想做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
第二自然段,用“____”画出描写“我”想怎么做的句子,用“ ”画出“我”
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句子。画完后,自己轻声读一读。画得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
之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学生按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
3.小组内交流。
4.汇报交流。
(1)指生读第二自然段并汇报。
(2)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130
②理解“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这句话
的意思。(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反问句。)
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爸爸,你高兴吗?为什么?
④指导学生用“高兴”说话。
⑤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4)学法回顾。
导学: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学习第二自然段的?
归纳:先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然后按要求勾画。画完后自己轻声读读,然后
小组交流。请同学们按着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比一比谁学得认真。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学。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交流第三自然段。
(1)指生读第三自然段并汇报。
(2)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理解“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这句话的意思。
(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
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妈妈,你高兴吗?为什么?
④多种形式指导朗读。131
交流第四自然段。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学习词语“荡来荡去”。
指生读词语并仿说这样的词语。
③理解“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
成了一朵彩云吗”这个句子的意思。(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
④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哥哥,你高兴吗?为什么?
⑤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女孩想帮助爸爸、妈妈和哥哥做什么
和为什么这样做,构段形式相同。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然后用
相同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以读促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三、仿写练习
1.导言: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让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篇小文章吧!
2.导学: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能仿照其中一个自
然段,说一说如果有这样一座桥在你面前时你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3.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4.汇报交流。
5.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好反问句。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
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在学习完文章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尝试仿写,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启发学生从小女孩身上懂得要学会
体贴他人,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孩子。132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搜集“荡来荡去”这样的词语,做一做这样的动作。
2.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的好习惯;通过给家人读课文,内化所学,升
华对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
彩虹提水壶—下雨—帮爸爸浇田地拿镜子—月亮—照妈妈梳头挂秋千—坐着—
荡来荡去成彩云懂事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
悟。”本堂课我十分重视“读”,以问题为引领,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读出感
受,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有重点地指导学生
读好长句,读好反问句,使学生在充分地读中内化语言,培养语感,加深情感体
验,同时注重学法指导,抓住契机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从而达到“得法于课
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
语文园地四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准确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2.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主、书、门”等带点的字。体验“点”在不同位
置不同笔顺的书写规则。(重点)
3.能正确认读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感受轻声音节词语的读法。(难点)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133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词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闯关,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玩个“我来指,你来说”的小游戏,好不好?
2.教师指鼻子、眉毛、嘴巴等身上不同的部位,学生认真观察,快速说出表示
不同部位的名称。激励学生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快又正确。
3.导学:看到我们玩游戏,《疯狂动物城》里的朱迪警官也来了,朱迪警官还
想带我们去疯狂动物城里玩一玩、逛一逛呢,你们想去吗?
4.闯关游戏:读词语。
(1)教师说明闯关游戏要求:准确读出城堡大门上的词语,并把它贴到朱迪身上
相应的部位。
(2)多媒体课件出示:城堡大门,贴满词卡的图片。学生浏览词语卡片。
(3)学生先在小组内合作正确朗读词语,再相互之间比赛正确认读词语。
词语: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
(4)读准字音的学生获得字卡,并且把字卡贴在朱迪身上相应的部位。(一名同学
在黑板上贴出,其他同学当小评委,观察是否正确。)
5.识记生字——眉、鼻、嘴。
(1)过渡:我们能够正确读出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
记住它们呢?134
(2)“眉”字的识记:眉毛是生长在额头之下、眼睛之上的毛发,所以“眉”的
下面是“目”。
多媒体课件出示:“眉”字的演变过程。
(3)“鼻”字的识记:人们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
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嘴”字的识记: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然后是“嘴角”的“角”,
再加一个“此”,就是“嘴”了。
6.准确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黑板上词语出现最多的一个部首是“月字旁”。
(2)同桌合作找出带有“月字旁”的字。
预设:脖、臂、肚、腿、脚。
(3)小组合作说一说还认识哪些带有月字旁的字。
预设:胳膊、脑、肩膀、胆、肤、胖……
(4)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带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体某一部位。
7.小结:通过游戏互动,学生们正确地认读与身体部位相关的词语,闯关成功。
多媒体课件展示:城堡大门开启。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游戏、小组合作读词语、归类识字等多种方法,总结带有
“月字旁”的字与身体有关,突破“趣味识字”的难点,由此构建起“做游戏
——认名称——学生字”的体系。
二、游戏闯关,字词句运用135
1.过渡:同学们在朱迪的带领下继续往前走,闭上眼睛,伴随着音乐,走呀,
走呀……快睁开眼睛看啊(多媒体课件),城堡的果园里种满了苹果树,苹果树上
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一定很甜。
2.游戏闯关:摘苹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
(1)教师指出闯关要求,准确读出苹果上的词语即可得到苹果。
(2)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胆子、粽子、镜子、爸爸、妈妈、哥哥、故事、月亮、
时候。
(3)学生先小组内合作将字音读准,小组派代表读词语,正确读出词语摘一个苹
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
3.运用词语造句。
(1)导学:同学们真是收获满满啊,摘到了这么多苹果。老师还能用两三个苹果
上喜欢的词语造句子呢。(老师示范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例如:小的时候,每天睡觉之前妈妈会给我讲很多有趣的故事。
从前,我胆子很小,爸爸给我讲了很多英雄的故事,渐渐地我也变得勇敢了。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欢的两三个词语说话。
预设: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又大又圆,像一个大玉盘。
我很喜欢吃妈妈包的糯米粽子。
(3)集体交流,学生代表汇报,教师将说得比较好的句子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
同学齐读。
(4)指导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在句子中的读法。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纠正
指导。
4.全班同学展示汇报,说出自己知道的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136
预设:爷爷、奶奶、蚊子、黄瓜、狐狸、漂亮、葡萄。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游戏比拼,字词句的运用,学生们准确地认读词语,并总结
带有轻声音节词语的规律。
三、游戏闯关,书写汉字
1.导学:同学们摘了这么多的苹果,真开心,接下来朱迪要带领我们到动物城
堡里的游乐园逛一逛。但是,我们要完成以下任务才能进去。
2.多媒体课件出示任务卡: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按照正确笔顺书写“主”字。学生书空和老师一起写“主”
字。
(2)师生同步竞争书写“门”字。看谁写的笔顺正确。
(3)男女同学派代表在黑板上比赛书写“书”字,其他同学做小评委。
(4)同桌之间竞争书写“我”字。教师提示独体字书写时按照正确的间架结构和
笔顺进行书写。教师巡视观察。
3.总结带点字书写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几个字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点”。
(2)总结带点字的书写规律:笔画“点”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时先写点;“点”
在字的右上方时,后写点。
(3)根据 “点”的书写特点,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带点的字。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闯关、师生竞赛、男女生比拼、同桌互动等一系列活动,学
生在写字卡上按照正确笔顺书写带点的汉字,并且总结带点字的书写规律。
四、回顾全文,布置作业137
1.导问:今天大家跟着朱迪玩得开心吗?谁能向大家说一说今天有哪些收获呢?
2.总结:本节课朱迪带我们来到了动物城,通过闯关游戏,我们认读了带有“月
字旁”的生字,准确地读出了带有轻声的词语,还能用两三个词语写一句话,按
照正确的笔顺书写了带有笔画点的汉字。我们不仅玩得开心,还收获了很多知识。
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跟朱迪说再见吧!
3.作业布置: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再次感受
学习收获的快乐,培养学生养成总结的好习惯。作业的布置加强学生自主识字的
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来识记汉字。
第二课时
一、诵读比赛,日积月累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朱迪去疯狂动物城里逛了逛。这节课动物城
堡里还举行了赛诗会呢,想不想参加?
(2)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热闹的赛诗会。
(3)揭示课题:诵读诗歌比赛。齐读题目《寻隐者不遇》。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教师提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借助拼音读,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汇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订正。
3.精读古诗,熟读成诵。138
(1)导学:同学们已经读准了字音,接下来我们展开一次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
诗的时候,谁的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正确、流畅。
(2)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边评边读、齐读。
(3)指导学生通过二人对话的方式识记诗歌内容。
(4)分角色朗读诗歌。教师扮演诗人,学生扮演童子。师生合作以对话的方式进
行诵读。
(5)学生自由背诵,比一比看谁背诵得最快。
(6)教师抽背,鼓励同学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4.小结:我们跟随着朱迪参加了赛诗会,并且运用了多种方法诵读诗歌。希望
同学们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方法诵读诗歌。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以多种方法练习朗读,
在读中感悟,在情景中灵活运用方法,做到了学以致用。
二、绕口令比赛,和大人一起读
1.导问:我们参加了快乐赛诗会,朱迪还给大家请来一位好朋友,你们想知道
是谁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妞妞赶牛》的图片。
3.导学:从图片上看到了主人公是谁?在做什么?揭示主题。
预设:主人公是妞妞,妞妞去赶牛。
4.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重难点发音的生字。
5.朗读表演:教师示范读绕口令。
6.结合图画演示,师生逐句学习绕口令,正确读准字音。139
7.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在自然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感受绕
口令内容、字词的发音等。
8.角色竞赛,分角色、分小组,和同伴朗读。学生有韵律快速读绕口令,教师
对朗读方法予以纠正指导。
9.活动小结:今天我们快乐地学习了绕口令《妞妞赶牛》,说一说你哪一句读
得最好。通过复述,让学生对不同语句进行巩固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妞妞赶
牛》内容的认知。
10.延伸活动: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里人一起读这首绕口令。
设计意图:绕口令是汉族传统的语言游戏,将声调极易混的字,组成反复、绕口
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本环
节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学生在认识了相近字音的汉字,了解了内容的基础上,对
读绕口令的韵律感、语速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设计分为三个环节,从认到读,从读到写,在活动中有规律地进行学习。
第一环节以认读为主,并在认读中总结汉字的书写规律,根据总结的经验进行拓
展练习。第二环节以读为主,在读的过程中对带有轻声字的词语有一定的认知,
了解带有轻声字词语的读法和规律,并拓展练习运用两三个词语造句。第三环节
以写为主,在正确、美观的书写汉字的基础上能够发现汉字的书写规律,同一个
笔画出现在不同位置,书写的笔顺不同。
第二课时设计分为两个环节,两个环节以读为主。第一环节熟读成诵,不仅会读,
在读的过程中还以多种方式诵读诗歌。第二环节,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对读绕
口令的韵律感、语速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学生在认读汉字的过程中,善于发现、140
学会观察、总结,把总结的方法运用到语文学习中,并且在读中感受、在读中认
知,在读中感受中国语言魅力与博大精深。
第五单元
5 动物儿歌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
字的愿望”。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
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
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
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141
1.多媒体课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种动物的图片。
激趣谈话:今天,老师请来的几位小客人是谁?你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
读出名字,课件出示相应汉字,看字读词。)
2.结合图片,说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说
图上的内容。例如:蝴蝶在花丛中捉迷藏。
3.过渡:同学们,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
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动物儿歌)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图片可以直观引起他们的学习兴
趣,他们遇到感兴趣的图片会积极表达、乐于表达。从而抓住契机,训练说话,
既突出动物的主题,又与课文内容建立联系,巧妙地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学习“蜻、蜓、蚂、蚁、蜘、
蛛”六个生字。
(1)(课件出示虫字旁的六个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练习
读两遍词语。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这些汉字都是虫字旁,表示属于
昆虫类,与动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2. 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游戏。
(1)找朋友。(老师手里拿虫字旁,学生手里分别拿“青、廷、马、义、知、朱”。
口令:我是蚂蚁的蚂,我的朋友在哪里?拿“马”的学生跑过来,并对口令。)142
(2)编字歌。教师示范编字歌的语言形式,再让学生尝试自己编。(课件出示“蜻
蜓”的“蜻”——虫字旁遇到“青”,伸出手来交朋友,“蜻、蜻、蜻,蜻蜓的
蜻”。其他生字都用这样的句式编字歌。)
3.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字卡,引导齐读生字。
4.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先集中识记虫字旁的形声字,在自主发现中了解形声
字的造字规律。借助游戏,运用有序语言识记形声字,再将生字组词迁移到句子
中,尝试读文,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理念。这样的设计便
于学生发现汉字的特点,树立归类识字意识。
三、诵读儿歌,随文识字
1.分句朗读,画出生字,方法识记。
(1)齐读第一句。学习“迷”和“藏”。(A.自主选择识记方法。如“迷”字可以
猜字谜“蚂蚁搬走大米”。B.扩词。C.读儿歌,学生做动作表演“展翅飞”。)
(2)齐读第二句。学习“造、食、粮”。(A.采用形声字识字法和部件组合方法,
同桌交流。如“粮”字和米有关,所以是米字旁加个“良”。B. 扩词。C.朗读
本句,结合图片与生活,说一说蚯蚓和蚂蚁有什么特点。)
(3)自由读第三句。学习“网”字。(A.朗读,看一看哪个字最有趣。问:你见过
蜘蛛网吗?哪位小画家来画一画?指名画“一张网”。B.字理识字:课件出示
“网”字的字理演变过程。组词语:一网打尽、天罗地网。多种形式接读上下
句。)
2.利用字卡,巩固生字。143
(1)小组合作活动:一名学生拿字卡当“小老师”,其他组员抢答字卡上的生字,
若有读错的情况,由“小老师”更正并教会。
(2)开火车游戏,认读字卡并组词。
3.送字回文,齐读课文。思考儿歌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4.指名边做动作边读课文。
5.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6.小组合作表演读课文,集体展示赛读。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策略。汉字只有放在具体语境中才更
容易被学生理解。因此,在随文识字中采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再借助做动作
朗读、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理解儿歌,巧妙地将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从而使学
生在识字的同时,展开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联系生活理解文本内容,激发其对
自然的热爱之情与探索兴趣。
四、指导写字,课堂总结
1.观察会写字,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字,说说它是怎样写的。
(1)“间、网”注意门字框和同字框要写得上下一样宽。(写字儿歌:门字框要立
稳,上下宽度要一样。)
(2)“池”字注意最后一笔要舒展。(小口诀:竖弯钩真美丽,长长尾巴翘起来。
师生边说口诀边书空关键笔画竖弯钩。)
(3)“欢”字要注意左边又字旁最后一笔变成了点,右边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
舒展,还要有轻重变化和顿笔。(歌诀:又字旁,有变化,捺笔要变小小点。学
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在书上描红。)
2.教师着重指导“造、迷、运”。144
(1)明确笔顺:走之旁的字要先写里面,后写走之旁。
(2)示范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发现并把握写字节奏。(笔顺口诀:走之旁,真
辛苦,先装货物再赶路。)
3.学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4.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又交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和汉字朋友,希望大家用
爱心对待自己的朋友,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接读板书上的内容“蜻蜓展翅、蝴
蝶飞舞、蚯蚓松土、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的情景。
设计意图: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
教学中,先由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每个汉字书写的注意点,再运用通俗的歌诀帮助
学生记忆写字要领,有效增强写字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写字能力循序渐进。结尾
处结合板书启迪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体现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着力体现“三重”,即重归类、重情境、重方法指导,真正引导学生
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本课的识字任务是 12 个,根据文本特点将
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
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
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
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
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
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图145
片,创设情境,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激发表达欲望;在随文识字过
程中,以多种游戏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
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6 古对今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
化智慧。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
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学中,力求贴
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
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
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
的熏陶。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
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146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
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
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
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
上面大来下面小。)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
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
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
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
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古和今,圆和方,严寒和酷暑,春暖和秋凉,
晨和暮,雪和霜,和风和细雨,朝霞和夕阳,桃和李,杨和柳,莺歌和燕舞,鸟
语和花香。(指名领读、开火车认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
(2)你能找到这些相对的词语中的生字宝宝吗?请你动手圈画,正确读出字音。147
设计意图:汉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本课是由“对子”组成的课文,
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风采。教学中,先让学生发现每行每句的特点,依据“对”字
找到每组相对词语,这一做法紧紧抓住了文本的精髓,为接下来的识字活动提供
条件,创建平台。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学生汇报课文中会认的字,教师相机贴字卡并注意将相同结构的字放在一起。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你可以当小老
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暑、晨、朝”是翘舌音;“凉、霞”
是三拼音节。
4.自主识字:这么多的生字宝宝,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先来分分类吧!
(1)左右结构的字:酷、凉、细、朝、杨。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教师相机指导。
酷:①儿歌记忆:酉时告诉你。
②加一加:酉+告=酷。(酷暑、酷爱、冷酷)
凉:①换一换方法:“惊”字左边换成两点水旁就是“凉”。②这个字的两点水旁
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冰凉、凉水、凉气)
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
朝:①字歌:十日十月。(朝阳、朝霞)
②多音字,还念 cháo。(朝代、汉朝、朝南)
杨:①换一换:“场”字部首换成“木”念“杨”。(杨柳、杨树、白杨)148
②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
(2)上下结构的字:寒、暑、晨、霞。
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暑、晨:这是一对“亲兄弟”,讲讲它们这对汉字兄弟的故事吧!(“暑”字上
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者”代表人,太阳爬到人的头上,人们就会很热,
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现
了太阳,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
寒:带宝字盖儿的字一般都与“家”有关,下面两个点的意思是家里冻冰流下两
滴水,就是“寒”。
霞:雨字头,表示与天气有关。
(3)全包围结构的字:圆。(迈步游戏:学生举字卡“员、圆”站在同一起点,指
名组词,相应字卡向前一步,看谁先到终点。如:生说“队员”,拿“员”的学
生向前一步。)
(4)独体字:严、夕。
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多一半(夕)。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
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分类玩字词卡片是一个很好的
方法,从而师生交流多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如:猜字谜、编字歌、讲故事、形声
字识字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四、送字回文,诵读韵文
1.开火车读韵文,每人读一行。分节读韵文,要求流利。149
2.诵读游戏:“小手盖一半”。规则是用手将每行课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
分盖上,进行对对子读课文。
3.小组每人读一遍,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游戏中巩固生字,并借助游戏进一步学习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
是对文本韵律的体会与理解,也是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
文化智慧的重要环节。
五、书写汉字,总结全文
1.写字表中“李、香”两个字我们应该注意哪笔?(捺要写舒展)书空、描红、
试写、对照。
2.语:应注意左小右大。组词:语文、语言、外语。
3.播放欣赏对子歌歌曲。这篇韵文其实是我国古代对子歌的一小部分,我们可
以再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积累和背诵。
设计意图: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教学写字,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和写字能力。同
时,完成学习任务后,以一首优美的《对子歌》收尾,给整节课画上句号,同时
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板书设计
古对今
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教学反思150
本节课力争摒弃“单纯识字”的教学弊端,开创识字教学新视野,使识字教学呈
现“趣味性”和“文化味”。
1.从“识字”到“方法”,形态灵活,妙趣横生。针对本课生字较多的特点,
教学中把汉字按照结构分类梳理,采用编字歌、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编故
事等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这样既使学生习
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从“学文”到“传承”,且学且放且渗透。依据文本的特点,在初读基础上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每句中都含有“对”字,并以此为节点,画出每句中相对的词。
这样,在师生灵动的交流中,使学生发现文本特点,并依据特点大胆寻找文中相
对的词语,渗透“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形式,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
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7 操场上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
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
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
担。”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时时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处处催化学生的情感,
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学得不亦乐乎,在愉快体验中识记生字和 6 种体育活动名
称,了解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从而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拼图识字游戏课件。(教师)151
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题目
1.教师导学:在汉字王国里,小朋友们认识的汉字朋友更多了!你们还认识这
几位老朋友吗?出示学过的字卡。(圆、严、寒、酷、暑、凉、晨)
2.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教师及时评价。
3.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4.学生指名读,纠正字音,再齐读黑板上的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所学的内容不断再现,是一个对知识重温与巩固的过程。在旧知的基
础上学习新知,就如在打好的地基上造房子,能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课堂的教学
之中。
二、活动激励,学习字词
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在操场上都参加过哪些体育运动呢?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本课生词卡片。(跑步、拍皮球、踢足球。)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体育项目,那么,你们认不认识这几个
体育活动的名称呢?教师依次出示剩余的词语卡片并做相应的动作提示。(打球、
拔河、跳高。)
4.学生猜读、跟老师读、指名读本课生词。
5.引问:刚才学习的几种运动中,你最喜欢哪种?谁愿意到前边来演一演?152
6.活动:一名学生表演,其他同学猜体育活动名称。
预设:跳高、拔河。
7.交流:在同学表演这些运动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
8.学生汇报。
预设:“拔河、打球、拍皮球”都是用手的,所以表示动作的三个字的偏旁都是
提手旁。“跳高、跑步、踢足球”都是用脚的,所以表示动作的三个字的偏旁都
是足字旁。
9.启发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带提手旁或足字旁的字?
10.课件出示 6 个表示体育活动名称的生词:看,它们不带音节帽子了,你还
能一眼把它们认出来吗?
11.学生领读、同桌对读,教师评价。
1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13.小组交流:这些生字中,哪几个生字最难?你有什么好方法识记它们?把
你识字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14.检查反馈:学生开火车认读“拔、拍、踢、跑、打、足”。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独立识字。为了实现学生独立、主动
识字的目的,在这里采用“动起来”这一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发现
并掌握本课生字的特点,增强孩子自主识字的意识。
三、初读儿歌,识记生字
1.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 6 个生字,还有一些生字藏在儿歌里,我们一起去找
一找,好吗?153
2.学生在儿歌中找出其他生字,一边找,一边说出它们的字音,然后和同桌交
流,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3.教师巡视,重点指导,认识新偏旁“火”。
4.小组合作检查认读情况,1 名同学带领组员进行检查,把组员认读有误的字
音纠正过来。
5.听音接生字游戏。老师读生字,学生听音,然后迅速地从自己的生字卡片里
找出这个字,并大声说出这个生字。
设计意图:在语境中识字,生字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有趣的生活场景。
这一生动场景唤起了学生对生字的亲切感,学生既知字音、认字形,又能借助语
言环境解字义、明用法,提高识字的效率。
四、拼图游戏,巩固识字
1.课件出示游戏名称及规则。(拼图识字游戏。有 16 个奥运小五环,每一个五
环后面藏着一个生字宝宝,翻开一个就请同学们认读,16 个生字认读完之后,
就会出现刚刚这些运动游戏。)
2.学生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识字量增加了识字
难度。此环节设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了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增强识字的趣味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强化认识
1.导学:上一节课,我们交到了很多生字朋友,看,它们来了,大家跟生字宝
宝打个招呼吧。154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拔、拍、踢、跑、打、足、锻、炼”
等字。
3.教师出示“火字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带有这个偏旁的字。
设计意图:即使再聪明的孩子,学过的东西也需要经常复习巩固,教师通过不断
再现生字,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把书本上的东西真正地转化成属于学生自
己的东西。
二、诵读儿歌,读通句子
1.课件出示儿歌,引问:你能读吗?试着读一下,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适时点拨个别学生读准翘舌音“场、热、声、身”
和平舌音“足”。
3.指名读生字,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读音。
4.教师导学:请同学们再读一遍儿歌,争取把句子读通顺。
5.学生两人一组赛读儿歌,比一比谁朗读时不仅声音洪亮,而且能把句子读通
顺。
6.教师范读,全班听读,试着标出儿歌的节奏。
预设:铃声响,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跳绳/踢毽/丢沙包,天天/锻炼/身体
好。
7.学生自由练习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8.指 3 名学生朗读,全班听读,根据字音、声调、语速等方面进行评价。
9.齐读儿歌。
设计意图: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时候不是靠掌握语言规则,而是靠语感能力。
因为语感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言直觉、思维能力的形成,反复诵读作品就是模155
仿典范语言,受其影响,把文章读得朗朗上口,对理解文章里的词汇、词语搭配、
句子的格式、语言气势等都有好处,这样,良好的语感就基本形成了。
三、再读儿歌,读出趣味
1.学生回忆自己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心情。(高兴、开心。)
2.学生带着欢乐的心情自由练读儿歌。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教师小结:热闹的操场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留下了我们许多欢声笑语。
下面请同学们想象你玩耍时的情景,一起读这首儿歌。
5.全班齐读儿歌,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设计意图: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对韵文进行表演性的朗读,可以收到“多
重记忆”“立体积累”的效果。
四、小组合作,学写生字
1.学生找出生字新朋友,读一读。
2.小组合作,学生相互说说怎么记住生字。
3.引导学生反馈交流,教师表扬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4.引导学生复习看笔顺的方法,自己尝试书空笔顺。
5.师指导书写,引导学生看准每一笔的位置。
6.教师范写“跑”,强调左窄右宽。
7.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先描红,然后仿写一个“跑”字。
8.学生集体观察书写较好的生字,说说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
9.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其他字的书写。
10.指导书写其他会写字。156
设计意图:写字是低年级的重头戏,指导书写时,通过老师教笔顺,教师的范写,
学生的描红、临写,师生的共同评议,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把握汉字的笔画、间
架结构,以及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字的本领。
五、拓展延伸,积累词语
1.课后读读画画:把你喜欢的活动涂上喜欢的颜色。书上没有的可以自己补上。
2.把自己喜欢的活动写在卡片上,让同组的小朋友读,并向大家介绍玩法。
设计意图:从课程内容方面来说,就是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
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联系学生的教育资
源,使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
活水。
教学反思
在丰富的活动中,在有趣的游戏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课堂一
下子热闹起来。整堂课,无需老师过多语言的引领,学生便踊跃地投入到学词、
识字中来。表演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时,课堂气氛更是热闹非凡,学生争先恐后
地到前边表演,看着他们的演技,我不禁感叹“动”起来的魅力真是不可小觑。
更值得一提的是,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时,真是前所未有的顺畅,一遍下来,
全班无一人停顿,看来,课下做足功课,课上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8 人之初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内容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朗朗上口的诵读极
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157
能力,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交流、小组互动
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
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有关《三字经》的图片和视频。(教师)
3.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
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
织学生认真倾听 3 遍。)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
吗?(学生齐背)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
兴趣,开课伊始,就利用多媒体手段先播放录音激发兴趣,再播放视频了解内容,
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58
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
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
读。
3.再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多种方法读准字音,既培养了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下一环节的集中识字奠定了基础。再次朗读时,教师注
意提示学生三字一停顿,也是把握文本特点,为体会和理解文本韵律做好准备。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预设:
(1)“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
她舞动的裙摆。
(2)“初”: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此处结合字理演变图)。记忆方法:用刀剪断
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左衣右刀就是“初”。
(3)“性”:左右结构。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
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4)“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5)“习”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
(6)“教”:左右结构。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
(7)“迁”:半包围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159
(8)“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10)“幼”:组词:幼儿、幼虫、幼苗。
(11)“玉”: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字
歌:大王怀中一宝石。
(12)“器”:用具的总称。组词:器皿、器物、武器。巧妙记忆:一只犬四张口。
(13)“义”:组词:正义、情义、见义勇为、兄弟相拥,义薄云天。
3.出示字卡,多种方式认读:学生领读、自由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力,识字方法得到互补。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
使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的认识。
四、师生互动,感知韵文
1.先学后教,理解第一节韵文大意。
(1)多媒体出示第一节内容,朗读理解。
①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对读。要求注意字音,读得流利标准。
②同桌交流第一节意思,有困难的请教老师。
③自主选择喜欢的句子汇报自己的理解。
(2)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画面,教师口述韵文大意。(预设:人在刚出生时,本性
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只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
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最珍
贵的就是专心。)
(3)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说出第一节韵文大意。160
2.先教后学,理解第二节韵文大意。
(1)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节。(师生对读,拍手读,齐读。)
(2)导学:多媒体出示第一句,抓关键词,引导理解意思。
①在这一句中,请你找出一组反义词。(幼和老)
②教师导学:“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就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不懂
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小朋友们能结合老师的解释把这一句完
整地解释一下吗?(预设: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老了就会不懂道理,
也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
①教师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图片,解释:玉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能成为精美的玉
器的。
②引学:人也和玉一样,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请你和同桌一
起说说这一句的完整意思。
设计意图:低年级教学中,理解文本大意不是重点,但是适当理解文本,感悟传
统文化魅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先学后教和先教后学
两种教学思路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生轻松理解文本大意,达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五、明确要领,指导书写
1.强调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
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课件出示所有要写的生字宝宝:之、近、远、义、相、习、玉。(喜欢哪个生
字宝宝就学写哪个字。)161
3.师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
字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
(3)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描红,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再练习书写。(提
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 辶”的写法。
4.教师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小朋友们回家给爸爸妈妈背诵这篇
课文吧!比一比谁背诵的《三字经》最多。
设计意图:采用明确姿势——出示生字——找出喜欢的生字——学习书写的过程,
将写字教学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教学反思
本文作为《三字经》国学经典的选文,教学中真正将识字与读文,朗诵与理解结
合起来,将识字与读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朗诵与理解视为难点,并在教学中借助
多媒体手段巧妙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处处
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掌握教学重点;
理解韵文意思时,采用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不失时机地为学
生创建自主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
体,将识字课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打电话”教案设计162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活动是围绕“打电话”这一主题展开的。教材通过一组打电话场景
展示了打电话时应注意的一般要领,明确打电话应做到先问好,再报名,并把事
情说清楚等打电话的方法。接着,结合几组生活中常见的打电话场景,借助不同
话题,组织学生学习拨打邀请电话、请假电话及其他电话,意在使学生将所学的
打电话技巧通过具体场景演示,运用于生活,并学会拨打各类电话。教学时,让
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快快乐乐互动交际,轻轻松松实践语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
际能力。
教学目标
1.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根据通话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礼貌用语。能用简洁
的语言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重点)
2.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在交际中
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难点)
课前准备
1.图片、录音、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教师)
2.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方法。(学生)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师: 今天老师特地给同学们带来了谜语,你们想听吗?
一个东西生得巧,
十个数字身上装,
有耳朵,有尾巴,163
没鼻子,没眼睛。(打生活常见物)
生:手机、电话机……
师:到底谁猜得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确实是电话机,小朋友真厉害。)
师:电话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电话,即使我们相隔很远很远,也可
以通过电话来相互了解对方的信息。但要学会正确使用电话,学问可多着呢!今
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怎样打电话。(出示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采用谜语引入课文题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自然引出本课
的主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情景再现,学打电话
师:同学们你们听,“铃铃铃……”,小明家的电话铃响了,他赶紧去接电话。
噢!原来是好朋友芳芳,约他出去玩……(多媒体演示小明接到芳芳电话的情
景。)
师:你们觉得芳芳的这通电话打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芳芳在打电话时没有礼貌,她没说“你好”。
师:是的,我们在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有礼貌,电话接通要主动说你好!电话结
束时要说再见,尽可能地使用礼貌用语。
生:芳芳在电话里没说让小明什么时候去哪儿去玩儿。小明怎么去呀?
师:你听得真认真。芳芳没把时间、地点说清楚。打电话除了要有礼貌,还要说
清你是谁,你找谁,什么事。
师:那请你再看看课文插图,有位叫李中的同学给张阳打电话,(出示课文情境
图。)结果是张阳妈妈接的电话。(播放电话录音。)(通过电话录音的示范,明确
打电话的方法。)164
师:录音里的电话内容怎么样?
生:电话接通时李中问好了,还说了谢谢。很有礼貌。
生:李中说了找谁,还报上了自己的名字,表达得很清楚。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我们再来听一次。(再次播放。)
师:打电话的方法,我们可以总结成一首儿歌,方便我们掌握。(多媒体出示:
打电话,先拨号;问声好,把名报;说事情,要简要;说再见,有礼貌。)
设计意图:一样的通话内容,不一样的通话对象,尝试着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来
解决遇到的问题。既避免了简单的重复,又总结出了打电话的方法。在朗朗上口
的儿歌诵读中,掌握打电话的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三、设置场景,学打各类电话
1.生生互动,学习拨打邀请电话。
场景一
师:在刚才的场景中,李中想给张阳打电话约他一起出去踢足球。现在请同桌两
人合作试着来打打这个电话。
师:哪一对合作伙伴愿意来试一试?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对好朋友电话打得怎
么样?
生 1:喂,你好!我是李中。
生 2:李中你好!我是张阳。
生 1:明天是星期天,我们一起去踢球,怎么样?
生 2:好啊!
生 1:那我们就明天上午 8 点在胜利公园的足球场见。
生 2:好的,不见不散!165
生 1:一言为定,再见!
师:对照我们刚才学的打电话方法,说说他们这通电话打得怎么样。
生:李中在打电话时先问好,又报上了自己的名字。符合要求。
生:他们在电话里把事情说清楚了,还约好了时间和见面的地点。
师:看来小朋友们听得很仔细。如果张阳有别的事想拒绝李中的邀请,该怎么说
呢?(两名学生上前表演。)
生 3:喂,你好!我是李中。
生 4:你好,我是张阳。
生 3:星期天你有时间吗?我想约你一起去踢足球。
生 4:真是不好意思,周末我要随爸爸妈妈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奶奶。
生 3:哦,那好吧,祝你奶奶早日康复!我再约别的同学。
生 4:谢谢,再见!
师:虽然张阳拒绝了李中的邀请,但李中很满意。因为张阳非常有礼貌。
2.师生互动,学生拨打请假电话。
场景二
(课件演示丽丽生病的情境。)
师:同学们,丽丽因为发烧不能上学,要向老师请假。可丽丽不会打电话,你们
能帮帮她吗?
生 1:能。
师:现在丽丽就是咱们班同学,她该怎样给班主任打电话,电话里该说什么呢?
生 1:说自己得病了。
生 2:说要请多长时间的假。166
生 3:问问老师同不同意给假。
师:现在我就是你们的老师,谁来打这个请假电话?
(师生表演通话。)
师:喂,你好!
生:你好!我是丽丽,是李老师吗?
师:丽丽,你好,我就是李老师。你找我有事吗?
生:李老师,我发烧了,想跟你请半天假,下午再去上课,行吗?
师:当然可以!那谁在家陪你啊?
生:我的妈妈在家陪我。
师:那你在家要注意多休息,别忘了按时吃药啊!
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师:再见!
师:这个丽丽电话打得不错,很有礼貌,把跟老师请假的原因及请多长时间的假
说得很清楚。老师提醒大家,当和长辈或老师打电话时最好用“您”。这样更能
表示对老师或长辈的尊敬。
师:接下来,我们再请一位同学当丽丽,谁再来打打这个请假的电话?
(师生表演通话。)
师:我们帮丽丽把电话打得很好,老师相信同学们在生病或有事情时也能把电话
打得清楚明白。请同学们都记住你们老师的电话号码。当你在学习和生活上有困
难的时候,可以随时给老师打电话。
3.创设火灾情境,拨打急救电话。
场景三167
师:刚才我们试着打了邀请电话、请假电话,我们都能够做到说话有礼貌,把事
情讲清楚。但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的电话,打起来就显得不那么简单了。 (出
示:110、119、120。)
师:你们知道这 3 个电话号码吗?什么时候打这些电话呢?
生:119 是救火的电话,110 是抓坏人的,120 是救人的。
师:119 是消防队,110 是报警服务台,120 是急救中心。
师:这 3 个号码不能随便拨打。只有发生了紧急情况时,我们才能拨打。而且拨
打这样的电话是要有方法的。
师:看,出什么事了?(播放动画课件。)
生:着火了。
师:拨哪个电话?
生:快打 119。
设计意图:学生从虚拟的世界走进了现实生活。“丽丽打电话请假”这个“情境”
来自生活。将生活与课堂融为一体,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模拟如何打常用的请假
电话。尤其是师生互动,一起表演,使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通过创设各种不同
场景,引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打电话,将口语交际与生活紧密结合。
四、联系实际,在游戏中交际
师:通过刚才的表演,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打电话,而且喜欢上了打电话。别急,
我们接下来就选择你喜欢的题目来和同桌练习打电话。
多媒体出示:1.忘了作业,打电话给好朋友询问。
2.爸爸出差了,打电话给爸爸。
3.奶奶身体不好 ,打电话问候奶奶。168
4.有位叔叔打电话给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师: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进行表演。(学生练习表演,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评价。)
师:下面请两位同学来表演,其他同学边看边填写手中的评价表格。
生 1:我们要表演第四个场景,我来当打电话的叔叔,我的同桌来接我的电话。
生 2:喂,你好!请问你找谁?
生 1:你好,小朋友,请问这是王主任家吗?能帮我叫你爸爸来听电话吗?
生 2:叔叔,不好意思,我爸爸不在家。请您留下您的姓名和电话号码,等爸爸
回来我转告他给您回电话。
生 1:好的,我姓李,我的电话是……谢谢你,小朋友。再见!
生 2:叔叔再见!
师:两位同学的电话打完了,你能说说他们表演得怎么样吗?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选取感兴趣的交际话题,进行打电话表演,将所学的打电话
方法运用于实际的交际活动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进而内化所学的交际方法。
五、总结延伸,走进生活
师:打电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让我们用热情的语言,给亲人、朋友打个
电话,送去一句真挚的问候,一份春天般的温暖。你们愿意吗?
生齐:愿意!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总结,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打电话,延伸口语交际的空
间,并且激发学生将所学的技巧运用到打电话中,使学生在生活中内化知识。
教学反思
1.巧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169
本课教学设计精心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不时地将学生引领进特定的情境
中,激起学生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小学生的表演欲都很强,角色
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为了演好角色,学生都努力地使自己的口语
表达更清楚、更完整、更符合角色的特点,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表演中得到了锻练,
得到了发展。
2.多边互动,培养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它是一个听与
说双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
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所以,课堂上安排大量时间,注重采取多种形
式,特别是全班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让学生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增强交际
能力。这节课就给了学生充足的语言实践的时间与空间,保证学生有充分地“说”
的时间和自由地“说”的空间。整节课上,教师就是这样创设了师生互动、生生
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快快乐乐互动交际,轻轻松
松实践语言,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园地五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
(重点)
2.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难点)
3.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练习查字典,培养学
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惯。(重点)170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描述的内容,并背诵
积累。(难点)
5.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狐狸为什么对
乌鸦说好话,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启发学生不能听信花言巧语,要专注做
好眼前的事。(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教师)
2.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多媒体出示喜羊羊图片)导言: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来了,它还给我们带来
了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课件出示“饭、水、足、手、衣、火”的图片)学
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
2.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能用来做什么,同时逐句出示儿歌内容,引导学
生相机识字。
(1)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2)指名读儿歌,师生正音。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饭、能、饱、茶、泡、轻、鞭、
炮。
(1)读准字音:“茶”是翘舌音,“鞭”是三拼音节,泡(pào)和炮是同音字。
(2)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171
(3)交流识字方法。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泡、饱、炮。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它又说了什么?(课件出示泡
泡语:你能看图背诵这首儿歌吗?)
6.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儿歌,速读速背儿歌。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图片导入,引领学生在趣味观察中认识儿
歌中的主体事物。在此基础上的认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
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现在喜羊羊要带我们去汉字王国逛一逛。
一年一度的汉字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
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口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生字“吃、叫、吹、
咬”。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口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口字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并表演。
(3)导学:这支队伍想扩充,还有哪些字宝宝可以参加呢?(预设:“喊、叹”
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提手旁家族,并相应出示生字“提、拔、
捉、拍”。172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提水、拔萝卜、捉小鸡、拍球图
片)
(2)引导学生思考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并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足字旁家族,并出示生字“跑、跳、踢、
踩”。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大家来看看都有谁呢?(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足字旁)
(3)足字旁的字多数和脚部动作有关,学生举例子。(跺脚、跳跃等)
设计意图: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自主发现中了解汉字造字规
律,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喜羊羊在汉字王国玩得特别愉快,它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它看到了
什么样的景色?(课件出示青山和清泉的图片,并注明这两个词语,突出“青”
和“清”两个字。)
(1)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读音相同,意思不同。“青”表示绿色,而“清”表示清澈和清楚。
(2)课件出示:“远处有( )山,近处有( )泉。”学生试填,并说明理由。
(3)学生小组讨论还可以用“青”和“清”组哪些词,并用词语造句。
2.课件出示:“在”和“再”。引导学生说出哪个是“再见”的 “再”,并说
明理由。
预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再见”这个词,“再”表示又一次的意思。173
3.教师引言:“在”表示存在或者表示存在于某地点,比如:在家、在场、在
外面……
4.课件出示选字填空:放学了,大家( )教室门口和老师说( )见。
(1)指导学生用“在”和“再”填空,并说明理由。
(2)课件出示选字组词练习:( )家、正( )、( )学校、( )次、( )
来。学生讨论怎样填写,并用填写的词语造句。
5.完成教材 64 页的翻字典游戏“比比谁最快”。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图片,直观理解“青”和“清”的意思,再填字组词造句,
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比较两组同音字时,都是先理解再运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同时,借助有趣的“翻字典游戏”激发了学生查字典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诵读歇后语,日积月累
1.导言:喜羊羊今天给我们带来几幅图画谜语呢,谁能猜出每幅画的谜底?
(1)课件出示图片:小葱拌豆腐。
导学:大家看看这盘菜的颜色,用一个词来形容。
预设:又青又白、绿白相间、清清(青青)白白……教师给出一清(青)二白。
(2)课件出示:竹篮子打水、芝麻开花、十五个吊桶打水图片。师生交流共同猜
谜语。
2.引学:刚才我们猜的是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
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
一部分像谜底。
(1)请你读一读教材中的歇后语,对照图片体会其中的含义。174
(2)同桌对读歇后语,一人读前一部分,一人读后一部分。
(3)课件出示歇后语的前一部分,学生齐说后一部分。
3.拓展其他歇后语。
(1)课件出示几个课外歇后语,小组交流学习,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
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2)借助图片指导学生边读边理解,最后熟读成诵。
4.小结:歇后语的种类有很多,有谐音类、喻事类、喻物类、故事类等,内容
广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集。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以多种方法练习朗读,
借助图片,在读中感悟,并鼓励学生去搜集、去积累。
二、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1.导言:一个晴朗的日子,乌鸦找到了一片肉站在大树上,正准备回家喂宝宝,
却遇到了树下寻找食物的狐狸。(课件出示:短文插图)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课件配图播放故事)
2. 学生初步了解短文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
3.指导朗读短文,把短文读得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狐狸几次对乌鸦说话?乌鸦有什么表现?画出狐狸的话
读一读,想想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话,乌鸦为什么上当受骗,通过这个小故事你
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75
1.回家和大人一起朗读《狐狸和乌鸦》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
人听。
2.把搜集到的歇后语和同伴交流一下,看看谁记得多。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的能力。一
年级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充分
给予他们思考、表达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
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减少语文园地的内容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我设计了“喜
羊羊参加运动会”的一系列情境。借助课件里的图片和动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以语文园地中的各板块内容为主体创设情境,将学生
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与倾听上,迅速提升了学习效果。
第六单元
12 古诗二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
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
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
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
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朗读、176
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
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教师)
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学生)
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
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
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
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
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
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 12
课《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177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
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
设计意图:让“现实生活”这一活的资源与生动的画面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视、
听等多种感官,让学生眼前一亮,身心愉悦,为轻松学习古诗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课件显示要求:拼读生字音节,注意读准字音;用加一加、
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
律。)
3.汇报交流。178
预设:
采:注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字理理解字义。
踪:注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形声字识记生字。
迹:分析结构和笔顺,扩词,理解“踪迹”。
萍:扩词,看图片理解“浮萍”。
…………
(二)熟读古诗。
1.划节奏读诗。
师引导: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经能把诗读通了,但这远远不够,我们
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这首五言诗该怎样划分节奏呢?请用“/”画出来。 (学
生各自练习朗读,并根据练习时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
2.指名汇报,相机大屏显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
/一道开。
3.指名读诗。
4.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
诗的韵味,要注意音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
5.齐读古诗。
6.趣味诵读。
师引导: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读起来更有趣些呢?
师示范拍手读。同学交流多种方法:跺脚读、合作读、开火车读、表演读……
7.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地读诗,这样多有趣啊!179
8.师引导:同学们,初读了诗文,你们知道荷花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一
个小娃偷采白莲。)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把古诗读准、读好,是教学古诗最基本的目标。在这里安
排了多种形式的读,力争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律。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师引言:一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究竟有趣在哪儿呢?让我
们一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引导学生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汇报自己是如何“看”出来的。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小艇:船。
(2)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展开联想:荷塘是什么样的?白莲是什么样的? (学生用自
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大家对荷花池和娇嫩的莲
蓬的向往之情。)
(3)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娃,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风中舞蹈,
风中还传来了莲蓬的清香,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相机理解“莲蓬”。
课件展示莲蓬:瞧,这就是莲蓬,它长在荷花花瓣中间。莲蓬里藏着一粒粒的莲
子,花瓣落了之后就慢慢成熟了,甜甜的莲子可是夏天解暑的好东西。)
(4)采访式指导朗读。180
①小娃欣赏着美景,陶醉在花香中,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来,
读出你的高兴。(被采访的学生读)
②小娃采着莲蓬,吃着莲子,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又高兴又激动。)来,
读出你的激动。(被采访的学生读)
③小结:小娃欣赏着美景,享受着美味,真是惬意又幸福。请大家一起读出你们
此刻的感受。(学生齐读)
4. 朗读前两句诗,思考: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个字?
(1)师引导:这么多的白莲是小娃瞒着荷塘的主人偷偷采的,你想想,如果你是
小娃,这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
(2)指导读出紧张、高兴的心情。
(3)是的,偷采了白莲回家的小娃既高兴,又紧张。(齐读)
(4)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小娃的这种“偷”可恶吗?
(5)你有过偷偷地做一些类似的恶作剧的经历吗?
(6)小结:对呀,一个“偷”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调皮,写出了诗人对
小娃的喜爱之情。(齐读)
(7)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痕。
(2)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181
(3)认识浮萍。
①导学:浮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②看,这就是浮萍,它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先指着画面让学生理解,
再出示浮萍的图片。)
(4)当小船慢慢驶来,浮萍……(做手势)
(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多么纯真
质朴的孩子呀!
(6)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
(7)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自读、指 2—3 名学生读、齐读。)
4.猜诗人的行为、心理:
(1)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你们猜,他是
谁?
(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
(3)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
(4)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把诗中的小娃和现实中的人物心理进行对比,
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整首诗的意境。巧妙引导学生讨论“这种‘偷’可恶吗?”
并回想自己做过的恶作剧,意在让学生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可爱、
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学生通过想象“偷采白莲”的小娃的心理,将
作者情、诗中情与自己的情感融会贯通,产生共鸣。
四、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1.指导学生想象古诗的内容,练习背诵。182
2.检查背诵。
3.师引导: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学
生改编故事,交流。)
4.小结:其实,像这首诗一样,写儿童有趣故事的诗还有很多,比如《四时田
园杂兴》《村居》《宿新市徐公店》等,课后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脑中放电影,把简单的四句诗想象成一个小故事,一边背
一边体会意境,利于学生当堂背诵,提高学习效率。
五、指导写字
1.先让学生观察“采”的字形,引导学生分析。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
4.展评学生写的字。
设计意图:写字是一年级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指导书写的过程,不只是提高
书写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主动发现写字规律的过程。此环节让学生先观察生字
再分析字的间架结构,降低了书写难度,加上教师规范的书写,给学生起到很好
的示范作用。
第二课时
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
1.(出示配乐课件:吟咏春天。)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183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
笔赞美它。(出示配乐课件:夏天情。)师导言:生机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
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4.导入新课,揭题。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
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小池”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文题目:小池。)
5.学生读课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设计意图: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古诗前运用多媒体以背诗说话引入,以
诗找景,以图解诗,以景悟情,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
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教师导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
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
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自由朗读古诗,要把诗歌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
“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
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教师相机指导:184
(1)课件出示“泉”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甲骨文字形像水从山崖泉穴中
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
(2)课件出示“爱”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手捧着东西送给朋友,以此表
示友爱、喜爱。相机用“爱”组词并说话。
(3)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或“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
3.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1)让我们再回到这个小池塘,去体会它的美。老师再读。
(2)这首古诗听起来很美,你会读吗?
(3)请你也这样读一读,读出节奏。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5)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对读。
(6)师生接力读,全班接力读。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作为第一
学段识字的重要目标,因此,本环节的设计重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
学习生字。教师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识
字,把理解字义和识记字形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领悟生字的特点。
三、深入朗读,体会诗意
(一)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荷花池、
泉眼、树荫、荷叶、蜻蜓。)185
(二)理解诗意。
1.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机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怎
样理解“爱晴柔”?
(2)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
树荫投到水面,忽明忽暗。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要读得轻柔、
甜美,速度稍慢,饱含不舍之情。)
(3)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
(4)“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这两句诗
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交流)
(5)引言:多么细微的画面,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
此时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①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②配乐读。
2.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
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样的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
地朗读全诗并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没有朗朗的读书声,语文课堂将失去活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进入情境,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揣摩、体会诗句承载的情感,情动而辞发。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小荷渐渐长大,大家想知道它们在盛夏时节的美丽姿态吗?(出示课件:满池
的荷花的图片及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86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
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
去爱护。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设计意图:阅读杨万里的另一首描写盛夏荷花的诗,与本文对比,增强学生学习
古诗的兴趣,增加古诗的积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五、写字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课后田字格中的“无”“树”“爱”“尖”“角”的字形,思
考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正确、好看,并把自己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补充,重点注意:
(1)“无”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2)观察“爱”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3)“尖”的第一笔是“竖”,“大”要写得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欣赏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探究生字,教师范写,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写字的过程,让学
生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最后欣赏评议生字,让学生在自主、轻松、
活泼的氛围中写好生字。
板书设计187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各学段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在充分挖掘想象力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
面,配上音乐,多种形式地朗读,这样,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更透彻。在教学中借
助影视资源,紧紧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惜”“早”“立”等学生
难以体会的字、词展开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朗读,
悟出作者的情。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使朗读层层
深入,在评价中适时借助影视资源理解诗句,体会情感,升华情感。在想象中朗
读,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在学生想象出现困难时,
借助影视资源,让学生感悟课文情感,达到情感的升华,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
在思想感情。
13 荷叶圆圆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188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建议,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后,
结合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定位
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这一点上。创设
情境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识字方法;采取多种方
法朗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1.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生字卡片。(教师)
3.练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课件,谈感受。(课件:配乐出现动态荷花池画面。)
师:同学们,瞧,这是个美丽的荷花池。(学生欣赏荷花池的美景。)
看画面说说你知道的写荷花或荷叶的诗句和词语。
学生回答完,教师多媒体展示,让孩子们欣赏有关荷叶的美丽画面,朗读、感悟
优美词句。
课件出示古诗:杨万里的《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生说欣赏后的感
受。
2.学习生字引入课文。(画面定格为荷叶特写)189
师:(指着荷叶)这满湖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荷叶”)
3.荷叶多美啊!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师:这又圆又绿的荷叶吸引了很多小伙伴,他们还在说悄悄话呢!让我们一起去
看看吧。
设计意图:画面导入,让学生感受荷之美,营造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学习情境。学
生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教学导入中,感受荷叶之美。
二、初读感知,激趣识字
1.荷花和荷叶很美,写荷花和荷叶的诗文和词语也很美,我们要学的课文更美,
让我们一起欣赏吧!(课文情境朗读)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里,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
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吧!现在大家就美美地读读课文吧,要读准字音,标出自然
段。
3.说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用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注意圈画出生字,
读准字音。
4.认读生字。
(1)字宝宝真顽皮,他们都跳到荷叶上了,你们认识他们吗?快去读读吧!(学生
自由拼读生字)
(2)课文中这么多生字,你们认识了几个?都是怎样认识的?
①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认识的生字。
②学生上讲台带领大家认生字。
③教师提问:为什么还没有学习课文,大家就已经认识这些字了?190
(3)一些字有的小朋友可能还不认识,这些字藏到课文中了,让我们一边读课文,
一边找出来,借助拼音拼读几遍。指名领拼,教师教读易错字音。
(4)开火车读准字音。(若发现学生读错字音,请其他同学帮忙纠正。)
(5)小老师领读生字。
(6)给字宝宝找朋友。
5.这些淘气的字宝宝又跑回课文中了,他们想考考大家,你们可一定要努力认
准他们啊!把生字宝宝带到课文中多读一读,大家慢慢就会认识他们了。
6.逐段指名读文正音,读每段后出示生词,让学生标画。
设计意图:如何让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而有实效呢?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
一个突破点。鼓励学生在自主识字的前提下,互动交流,互动启发,丰富学习伙
伴间的识字方法,检测识字效果,让孩子们学会相互欣赏,相互激励,培养学生
识字的信心,发展识字能力。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脉
赶快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一边读一边找出荷叶的小伙伴。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男女生比赛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想想课文主要讲了谁,他吸引来
了哪些小伙伴。
学生汇报找到的荷叶的小伙伴。(贴图: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3.同桌轮读课文,画出小伙伴说的话。学生汇报读。教师相机出示画好的话让
学生对照。
4.指名学生读词语卡片: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
游戏:把词语卡片“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贴到对应的图片下面。191
(1)同桌讨论。
(2)汇报。
5.你喜欢哪个小伙伴就自己读一读他说的话吧!(指名读)
6.师生接读文。小组内分角色读。(配乐,指名分角色配乐读)
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们实践了一个朴素的思想:重复、重复、再重
复。在螺旋递进的重复中,让学生感知课文中出现的字、词、句,在不断的词句
“拼装”中,巧妙地实现了梳理课文内容,巩固字词,理清脉络三大目标。
四、书写指导:亮 美 机
1.教学生书空,提醒学生注意:“亮”和“机”的“橫折弯钩”的写法;“美”
的第六笔“横”最长。
2.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3.教师巡视,展评指导。
4.组词、造句。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不仅要求把字写正确,而且要求写漂亮。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由观察字形入手,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及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为
把汉字写得规范、美观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对容易出错的笔画进行书空,强化记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今天他们又来了,我们一起来
读一读吧!(开火车认读生字)
2.去掉拼音,你们还记得他们吗?192
3.字读好了,还会读词语吗?(开火车认读词语:“展开”“摇头”“停下”。)
4.大家根据这些词语做一做动作好吗?(“展开” “摇头”“停下”)
5.上节课,大家初读了课文,知道荷叶有许多小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许多有
趣的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6.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并完成:第一,找一找这些小伙伴分别把荷叶当
成什么;第二,把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找出来,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是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学中,充分调
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将其融入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
上的参与者,是有效阅读的开始。
二、探究学习
(一)感受荷叶之绿之圆。想一想:哪些东西既是“圆圆的”,又是“绿绿的”?
(二)学生畅说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
1.小水珠。
(1)你想当一滴小水珠吗?为什么呢?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生齐读)说说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在干什么。(生:
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3)你们也眨眨自己的眼睛吧!(生:眨眼睛)
(4)亮晶晶的眼睛,多可爱呀!除了亮晶晶的眼睛,你们还知道什么东西是亮晶
晶的?
(5)指导朗读: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多舒服、多开心呀!小
水珠躺在荷叶上就像躺在哪儿?(教师出示摇篮图)就像躺在摇篮里,摇啊摇,真
舒服。(让学生闭目想象)谁能把小水珠舒服、快乐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193
2.小蜻蜓。
(1)哪位同学还有自己喜欢的段落,先读给大家听一听。
(2)你能说说小蜻蜓为什么会把荷叶当作停机坪吗?“停机坪”是干什么的地方?
(3)你平时见过小蜻蜓透明的翅膀吗?给大家说一说。
(4)你们还见过什么东西是透明的?
(5)同桌读,比赛读,表演读。
3.小青蛙。
(1)小青蛙听到了同学们读课文的声音这么动听,他可有些不服气呢,瞧,他把
荷叶当作歌台,想跟大家比试比试呢!(出示课件)
(2)谁喜欢描写“小青蛙”的这一段课文,给大家读读。
(3)你们能不能学一学小青蛙蹲在荷叶上的可爱的样子?
(4)好可爱的小青蛙呀!现在,小青蛙要给大家献上一曲呢!(播放歌曲《小青
蛙》)
(5)小青蛙的歌词中唱了什么?你们帮他唱出来吧!
4.小鱼儿。
(1)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段落,老师也有。我最喜欢描写小鱼儿的段落,我觉
得小鱼儿特别聪明,把荷叶当成凉伞。我来读一读这一段。
(2)小鱼儿在荷叶下乘凉时心情如何呢?课文用了什么词语?(笑嘻嘻)
(3)指名读小鱼儿高兴的样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在于以学生的阅读为主,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
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回归整体194
1.荷叶成了小动物们最好的朋友,他们在一起嬉戏,成了荷塘里最美丽的一道
风景。同学们,让我们再去读一读课文,感受荷叶带给小伙伴们的快乐吧!
2.读完课文后,把你喜欢的那一段背一背。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每一课都让学生去发现好词好句,并记
住,既可以在日积月累中丰富语文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养成时时积累、事事积累
的好习惯。
四、拓展延伸
1.小伙伴们在荷塘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这都是因为有了谁呀?(荷叶)
2.你们想想荷叶还会给谁带来快乐呢?还有哪些小伙伴把荷叶当成什么呢?看
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3.说话练习:荷叶是________的________。
设计意图:挖掘教材潜在因素,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五、指导书写
同学们刚才欣赏了很美很美的图片,背了一段很美很美的课文,那么,大家还能
写出很美很美的字吗?(出示“台、放、鱼、朵”)观察结构,说说要写好这几个
字,要注意什么?
现在我们来看看“鱼”,怎样写才好看呢?(范写,学生描红,作业展示,评
议。)(出示“朵”)要写好这个字,应该注意哪一笔?(范写,学生描红,作业展
示,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字形掌握汉字的结构,养成认真书写汉字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195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
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我在课堂上贯穿了“以读为主,情感体验”的教学思想,让
同学们认真观察,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同桌互读、背诵等多种形式,让同学
们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喜欢荷叶的心情,并在朗读中自然流
露。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更加喜欢朗读了,并感受到了朗读的乐趣,在读中
获得了思想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14 要下雨了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
自然现象,介绍了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根据教材
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
“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
“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196
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在教学时采用图文对照法组织阅读活动,从图入手,先
引导学生看图,认识图意,再随图逐段学文。学文是为了认识事物、获取表达才
能,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本课生字小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目
1.诵读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
起一阵阵。”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
2.观看动画。
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3.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4.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运用动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同时训练
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再读课文,读时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自学生字,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197
3.同桌互相读,比一比谁读得准确,声音洪亮。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的小白兔遇到了几个好朋友?
都是谁?分别是在哪几个自然段遇到的?
5.师:朗读了课文,谁愿意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小白兔遇到了三个好朋
友,分别是:小燕子、小鱼和蚂蚁。遇见小燕子是在第 2、3 自然段,遇见小鱼
是在第 4~6 自然段,遇到蚂蚁是在第 7 自然段。)
6.再读课文,思考:小白兔看到了哪些现象?听到其他小动物说了什么?他都
干了什么?边读边画,读完后在小组内讨论。
7.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个整
体的了解和把握。在这里,教师布置的问题也是循序渐进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
三、多种活动,识记生字
1.指名认读黑板上的生字。
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语。
4.“识字交流会”——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5.生与师玩“你说我猜”的游戏,巩固生字。
6.可以通过做动作识记生字“伸、搬”,理解字义。
7.学习多音字“空”。198
设计意图:“识字交流会”可以掀起课堂的高潮,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地分享他们
的识字经验。学生们不仅可以各抒己见,加深识字印象,而且可以从其他同学口
中得知更多的识字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组。
2.全班齐读词组。
设计意图: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学生学的知识不在一天
后抓紧复习,就会遗忘。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记忆得到巩固。
二、品读课文,分析课文
1.回忆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种小动物。
2.教学第 1~3 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 1~3 自然段,思考:
①小白兔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
②小白兔割草的时候觉得天气有什么不一样?
③小白兔知道天为什么阴沉沉的吗?
(2)同桌间进行角色对话演练。
(3)师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对话。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燕子低飞的原因。
3.教学第 4~6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4~6 自然段。
(2)师指导朗读课文。199
(3)思考问题:
①小白兔相信小燕子的话吗?小白兔此刻心里是怎么想的?
②这时小白兔看见小鱼在干什么?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小鱼要到水面上来透气。
(5)师生进行角色扮演。
(6)师讲述要下雨前,水里空气变闷的原因。
(7)这个时候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齐读第 7 自然段。
(1)小白兔回家的时候又遇见了谁?
(2)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3)指名进行情景表演。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蚂蚁要搬家。
设计意图:多次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训练说话,让学生们了解到各种
动物的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用一种句
式去表达不同意思。
三、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男女同学分读第 8、9 自然段。
(1)想象:小白兔回家后跟兔妈妈的对话。
(2)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到讲台上进行角色扮演。200
2.多幸运的小白兔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告诉他要下雨的消息,要不然他就会
被大雨淋湿了。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朋友会告诉我们“要下雨了”这个消
息呢?
(1)生试说。
(2)教师出示图片拓展。
(3)出示谚语。
3.教师总结: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奇妙!不爱学习的人
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总也看不见。大自然中到处都蕴藏着知识和智慧的宝
藏,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更加精彩的发现!
设计意图:这不仅仅是总结,更是启发,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不仅可以从书本上学
到知识,还可以从生活中学到很多知识。
四、舞台剧表演
1.四人一组进行课本剧练习。
2.学生到讲台进行课本剧表演。
3.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平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
展思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201
教学反思
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
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教学理念正越来越充分地得到体现。小学语文教
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
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设计本教学过程时,我也有意
识地实践这些理念,试着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对文本的理解、对学习自由的拓宽,
以及对个体的尊重相结合。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值得深思的
问题。比如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问话:“你学懂了什么?”课后我品评,
发现这一问题的提出,可让学生对文章作全景式的概括,也可以作景点式的感知。
可惜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
语文园地六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重点)
2.初步学习扩句,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复习标点符号,初步
感知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不同用法。(难点)202
3.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4.积累气象谚语。
5.正确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词头饰。(教师)
2.拼音卡片、生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导学: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去语文园地六学习,老师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
这个园地可以讲故事,可以做游戏,还能学变魔术……你们愿意去吗?
设计意图:未成曲调先有情。上课伊始,教师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积
极参与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识字加油站
1.与字宝宝捉迷藏。
(1)激趣导学:(出示多媒体画面:画面是“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组合起来的情
境图)这幅图画多么漂亮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和同桌找一找,说一说,看谁
发现得多?
(2)汇报交流:随着学生汇报看到了什么,相机出示相关的词语。让学生领读。
(3)引导学生玩捉迷藏的游戏。(出示多媒体)游戏规则:小组派代表读出“识字加
油站”中需要认识的字。读对了,字宝宝就会跳出来,另一组派代表读,字宝宝
就会重新藏好,然后开火车把字宝宝找出来。(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正音)203
2.送字宝宝回家。
(1)导学:仔细看看字宝宝的家,你们发现了什么?(出示和生字对应的实物)
(2)学生送字宝宝回家。(假如送错了,字宝宝就不会动,教师引导同学纠正。)
(3)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4)拓展训练: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用上“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编故事。
设计意图:巧妙地将游戏活动经验迁移到学习活动中,引发同学自主学习、合作
探究的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
三、字词句运用
1.看小松鼠变魔术。
(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松鼠变魔术”(小松鼠手拿一张字幅“小白兔割草。”)
(2)小松鼠:谁能读准“字幅”上的句子?(学生读句子,教师相机强调“割”字
的读音。)
(3)课件出示第二张字幅: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导学:自由读一读,和第一张字幅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多了地点:在山坡
上。)
(4)课件出示第三张字幅: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导学:自由读一读,和第二张字幅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多了动作:弯着腰。)
(5)课件出示三张字幅,呈塔状。“在山坡上”“弯着腰”变颜色。
导学:三张字幅比较着读一读,你们觉得哪个更生动具体?
(6)小结:像刚才这样,我们依次说清楚地点和动作,会使句子表达得更加生动
具体。
2.争当魔术师。204
(1)课件出示:小鸭子游泳。
导学:谁能像上面那样把这个句子变得越来越生动具体?先和同桌说说。
(2)同桌交流。
(3)汇报交流。
(4)拓展训练:你还能将“小鸡吃虫子”变一变吗?
3.争当小法官。
(1)课件出示:卡通版的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
(2)导学:小朋友们,符号家族最近吵个不休,你们能当小法官,帮它们找到各
自的位置吗?
(3)课件出示书中的句子。
(4)学生尝试填标点。
(5)随着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讲解标点的用途。
★指导学习第一个句子的标点。
①学生汇报。
②导学:你们为什么要填叹号呢?
③指导:只要表示感叹语气就可以加感叹号。
④指导学生试着说几个感叹句。
★指导学习第二个句子的标点。
①学生汇报。
②导学:你们为什么要填问号呢?
③指导:问号是表示一个问句说完之后的停顿符号,多表示疑问语气。
④指导学生试着说几个问句。205
★指导学习第三个句子的标点。
①学生汇报。
②导学:你们为什么要填句号呢?
③指导:完整的陈述性的一句话后面就可以用句号。
★指导学习第四个句子的标点。
①学生汇报。
②导学: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填呢?
③指导: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用逗号,一句话说完了就可以用句号。
(6)抄写最后一个句子,比一比谁写得既漂亮又规范。
设计意图:“魔术师”“小法官”都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它们能唤起小朋友们
强烈的好奇心,引起浓厚的自主探究的兴趣。通过“说一说”“找一找”,学生
了解了句子变生动具体的方法,体会到了生活与语文的密切联系。最后,让学生
在实际操作、反复练习中掌握把句子变得具体、生动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展示台
1.导学:汉字宝宝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们瞧!
2.(课件出示各种食品的包装袋)这里有好多字宝宝,你们认识吗?小组内读一
读,看谁认识的字宝宝最多?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识记屏幕上的食品包装袋上的字。
4.同桌间交流识记自己带的食品包装袋上的字。
5.除了书本和食品包装袋,你们还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认识了哪些生字呢?206
6.小结:字宝宝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们用心,就能找到它们。现在开始,咱
们比一比,看看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识字更多。
设计意图:小朋友都好强,通过“比一比”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主动
识记生字的兴趣,将识字与生活紧密结合。
二、日积月累
1.出示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1)指导学生朗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做到正确、流利、有节奏。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从而理解整句的意思。
(3)导学:这是一句有关天气的谚语,我们把它叫做“气象谚语”,它是劳动人
民根据天气的变化总结出来的,比较通俗易懂,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天气预报。(课
件出示:气象谚语)
2.课件出示另外三个谚语,小组交流学习,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
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3.借助图片指导学生边读边理解,最后熟能成诵。
4.小结:气象谚语有很多种,有像我们今天学的关于动物的,还有观风测天、
观云测天、观雷电测天的,等等,内容广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集。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以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借助图片,在读中感悟,并鼓励学生去搜集、去积累。
三、和大人一起读
1. 过渡:同学们,玩累了,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吧。(课件出示《夏夜多美》的
插图)
2.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说说感受。207
3.过渡:在大家看到的这幅美景中,发生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4.教师范读。
5.练习朗读:谁来和老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6.学生试读。提出要求: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正确,读清楚。
7.组织学生评价: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8.学生自读,比赛读。
9.辩一辩:你喜欢睡莲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睡莲”的乐于助人。)
设计意图:小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限,因而对文本传递的信息不能很好地
理解,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既可以感知故事的内容,又可以体会到故事的语言
美,加上图画的直观作用,学生很容易走进故事描写的意境中,积累语言。“辩
一辩”环节既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
举多得。
四、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在旅途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还学会了很多的知识。这节课你
学会了什么?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的整理、整合、
巩固,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本课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
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完成了识字、积累等教
学任务,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延伸拓展,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第七单元208
15 文具的家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
同。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
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文具的家》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文字活泼,富
有童趣,并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并进行扩词训练,
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感受人物的情感。教学中创设趣味的
学习环境,用“闪电读词”和“闪电出字卡”的游戏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在课文阅读方面将以“朗读”训练为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生字、会读对话、
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趣味。借助顺口溜总结整理物品的方法,
通过“文具认领会”和“整理书包比赛”鼓励学生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209
1.谜语导入:同学们,我们猜两个跟文具有关的谜语,好吗?请你们在猜到的
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你们的小手,保持安静,用眼睛告诉我你们知道,能做到吗?
课件出示谜语:色彩各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脏(橡皮);小小黑人长又黑,爱
用木头做衣裳(铅笔)。(课件出示橡皮、铅笔图像)
2.导学:我们刚才提到了铅笔、橡皮,它们和格尺、转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时
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3.认识“文具”: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该怎样识
记“文具”的“具”。
(2)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具”。如:商城里的“家具城”,商场超市里标牌上
的“玩具”“文具”,书店里的“工具书”等。教师用大屏幕出示相应的画面。
(3)生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谜语形式导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将学
生熟悉的文字和图片相联系,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力求识用
结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检查预习。
(1) 教师导问: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写的是( )和( )之间发生的事。
( )总丢文具,( )告诉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 )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
(2)教师课件出示新词:
文具、一次、丢失、仔细、检查、所有、他们、每天。210
(3)教师指名领读在书上圈画的生字、新词,教师适时正音。
(4)游戏 “闪电读词” :同桌一齐站起来,老师点哪个词,同桌就开始比赛读,
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5)教师范读:同学们,解决了生字的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师先来读,
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圈画生字的字音。
(6)学生自由读: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我们可以用轻声自由读、同桌合作读、
小组轮读等方式来读。
(7)轮流读: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对于举
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和勇气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识记生字
(1)游戏“闪电出字卡”。教师读第 1 自然段,请同学仔细听。当老师读到课文
里的生字时,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第一个把字卡举起来。
(2)学生举字卡“丢”。指名读准字音。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预设:生 1: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一撇加一个“去”字,就念“丢”
生 2:我是用想一想的方法记住的。“去”字就像一个人蹲在那里。上面的“撇”
就像手绢。我想象小朋友们在玩“丢”手绢。
(4)教师读第 2 自然段,学生举字卡“找”。
教师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找”字。
预设:生 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找”字。提手旁加一个“戈”就念”
找”。211
生 2: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认识“找”字。“拍”字右边的“白”换成“戈”就是
“找”。
(5)关注“新”的斤字旁和“些”字左上角的“止”。
(6)小组交流识记其他生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
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通过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轮流读等方式,让
学生在语境中学字。“闪电出字卡”游戏旨在让学生愉快地巩固生字。
三、写字指导
1.教师课件出示“文”“找”“办” 3 个要求会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注意占格位置。
文:注意最后一笔捺的起笔位置,不要和横相接。
找:右边的“戈”字, 第一笔横向右上倾斜,第二笔斜钩在竖中线上起笔。
办:教师书空示范,起笔是横折钩,不要和“为”混淆。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设计意图:抓住写字的指导重点,有的放矢,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更符
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总结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1.教师导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学会了几种识字方法?你认为你写得最好的字是
哪一个?
3.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12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强调平实、扎实、不花哨。所以,课后总体感知内容,以及
对识字方法的复习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对识字教学更有帮助。
第二课时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阅读愿望
1.课件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呢?
2.师:文具们可伤心了,怎样把它们送回家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具的
家》。(板书课题:文具的家)
设计意图:用课件展示平时学生不注意丢弃的文具,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平
时的浪费,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
二、看图读文,懂得要爱惜文具
1.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
教师指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看谁能说出与图画相符的话。
预设:生 1:我看到桌面上有乱丢的本子。
生 2:我看到桌面上的书摆放得乱七八糟。
生 3:我看见妈妈惊讶地张开嘴,好像很生气。
生 4:我看见小女孩睁着大眼睛,好像在说“对不起”。
2.教师导学: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说出图画上的内容,真了不起。我们看看课文
是怎么说的?(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文中第 3、4 自然段中的语句。)
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贝贝和妈妈的话。
3.你认为妈妈为什么生气?
预设:生 1:贝贝是一个粗心的孩子,总把文具弄丢。
生 2:她不爱惜文具,不会整理,不会照管。213
生 3:她总这样肯定会影响学习。
(师引导教育:文具是我们学习上的好帮手,好伙伴,我们应该像对待好朋友一
样爱惜它们。)
4.妈妈说贝贝天天“丢东西”,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贝贝可能丢过哪些东西?
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心里在想什么呢?
预设:生 1:我确实不知道啊!
生 2:我该怎么回答啊?
5.多天真可爱的孩子啊,假如你是贝贝,能不能读出她的感受呢?
6.假如你身边的人也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或者不明白,会眨着大眼睛问什么呢?
7.谁能用“眨着眼睛”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借助插图,结合生活情境,了解词语意思,同时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对学生进行爱惜文具的教育。
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师导问:我们都来当写字小能手,在十分钟之内,按老师教的方法,仔细观
察“包”“让”“次”“平”的占格,分析字形。
2.小组交流,指生汇报。
重点:“包”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应先外后内。
示范“平”的书写,上横稍短。
3.同桌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准确。
4.词语开花,积累词语。学生开火车读本课的一个生字并组词。
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214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交流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规则,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的能力,把生字书写得正确、美观。
四、拓展延伸 评价鼓励
1.导学:刚才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进行整理。下面我们
就来举行一个整理书包比赛,看谁能最快、最好地把文具和书本送回家。
2.学生整理书包。
3.评价、表扬、鼓励。
4.师生共同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包书皮、做笔套、给橡皮洗洗澡、每
天清点学习用品、定期整理书包等。
5.总结:如果你们能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再也
不会把你们的小伙伴弄丢了。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
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板书设计
文具的家
铅笔 橡皮 转笔刀——文具盒
仔细检查—— 平平安安回家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的生字教学采用了多种识字法,抓住重点生字加以指导,引导学生观察
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识写分开,目标落实到位。通过朗读、分
析课文,学生明白了爱护文具的意义,再通过实际的“整理书包比赛”进一步明
确了应该怎样去爱惜、保护文具,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15
16 一分钟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一分钟》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呈现,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
了 20 分钟,他只不过想放松一下自己,结果却耽误了半节课的事。在主线设计
上,本课的特点是“以疑导究、由果溯因”,即先让学生阅读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引发“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 20 分钟呢”的疑问,然后阅读经过
部分,抓住具体的内容,真切地感受时间的流逝,使学生经历“疑惑——解惑”
的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突出学生在理解文本
基础上的语言表达与故事再现,把表达能力和情感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1)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想一想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并和
父母、同学等展开讨论。(学生)
(2)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设疑导思(出示大大的钟表):你们知道一分钟是多长时间吗?(秒针走一圈是
60 秒,60 秒就是一分钟。)216
2.活动体验:做一个一分钟的小游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
动地站立,看谁能坚持超过一分钟,切身体会一分钟的长短。
3.自由交流: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4.小结:一分钟可以说很短,因为它在 60 个“滴答”之后就过去了;一分钟
也可以说很长,因为在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珍惜这一分钟,往往会带来
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一分钟”的课文,学了课文之后,
你会对“一分钟”有更深的体会。(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使课堂充
满情趣,同时增强学生对“一分钟”的形象感知,又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为他
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钟、迟”是翘舌音。217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
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说,帮
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读正确、读通顺”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小学一年级处于为
识字和朗读打基础的阶段,课堂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合作交
流,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加强指导。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
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巩固生字。
(1)同桌之间相互考查识字情况。
(2)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
赛,哪组组的词多,哪组获胜。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钟、元、洗、共、已、经、坐”。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预设:
“元”的两横略向右上倾斜,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要写得舒展、到位。218
“钟”是左右结构的字,最后一笔竖要直。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 7 个生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遵循“识写结合”的原则展开教学,即把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
起来,以识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词语。
闹钟 迟到 公共汽车 决定 后悔 已经 叹了口气
(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2.回顾: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个小故事,看看会带给你们哪些启
示。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夯实基础,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阅读感悟,探究迟到原因
(一)抓住起因、结果,引发学生质疑。
1.指名朗读第 1 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元元的想法中你能知道元元一
开始是怎么看待这一分钟的吗?(满不在乎)指导学生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219
2.自由朗读第 5、6 自然段,结合教材中的图片,用教材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
元元此时的心情。(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再读读这两个自然段,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元元后悔了?
(2)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二)学习第 2~4 自然段,探究元元迟到的原因。
1.过渡:元元只不过是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 20 分钟呢?让我们再来
读课文的第 2~4 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第 2~4 自然段,找一找在上学路上,发生了什么事让元元迟到
了。
3.组织学生交流:
(1)出示句段一:到了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
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①出示生字卡片“叹”,指导学生再次认读。
②元元为什么叹气?(因为红灯亮了,他过不了马路,时间被耽搁了。)
③元元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的心里会怎么想?
④指导朗读,读出元元着急的心情。
(2)出示句段二:他等了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
去,眼看就要到了,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①从“一会儿”“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元元等了很长时间。)红绿灯也就一
分钟左右的时间,元元为什么会觉得很久呢?(因为他心里着急。)
②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话,读出着急的语气。220
③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也能体现出元元心里很着急?(跑。)尽管如此,车子还是
开走了,这意味着什么?
④元元又叹了口气,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⑤指导朗读这段话,读出人物的内心。
(3)出示句段三:他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
从“等啊等”“一直不见”中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4.教师引读:
(1)师:是啊,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等待红绿灯的过程中过去了——
生:元元非常后悔。
(2)师: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等待公共汽车的过程中过去了——
生:元元非常后悔。
(3)师: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一步步走向学校的过程中过去了——
生:元元非常后悔。
(4)师:就因为这一分钟,他迟到了整整 20 分钟;就因为这一分钟,他耽误了学
习——
生:元元非常后悔。
设计意图:“为什么晚起了一分钟却迟到了 20 分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
内容理解上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时间是在等红绿灯、等公共汽
车中一点点流失的,有了这样的真切理解,学生才会真正对一分钟的重要性有较
为深刻的认识。
三、展开讨论,体会“一分钟”的重要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说一说: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221
2.你们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在交流中懂得要珍惜时间。)
3.故事想象: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经历了这一次迟到,元元第二天会怎么做呢?你们能想象一下吗?自己先想一想、
说一说,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是本课教学的一
个目标,但是这样的目标不能通过说教的方式来实现,只能通过“问答”的方式
来实现。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一分钟的重要性的
认识;第二个问题是通过学生的自我表述,达成对文本的进一步领悟;第三个问
题是通过想象续编,借助阅读情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揣摩人物心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而只有读懂人物心理,才能
更好地理解课文。在教学中我通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人物心理,成功地
帮助学生体验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222
2.注重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扎实有效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做到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在的情感。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乐趣。”
这是低年级阅读的要求。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儿童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
让学生自读自悟,力求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发现,以读促进理解。根据童话故事
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以及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读童话
——品童话——演童话——讲童话中感悟语言的魅力,了解讲话的要领,明确发
布通知时要说清时间、地点等要素。
课前准备
1.(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教师)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好多朋友,你们看!多媒体出示动物图
片,看图片说动物。(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223
2.引问:这些朋友都是——动物。听说,动物王国要开大会,你们想参加吗?
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引问:你们想知道什么?(预设:谁要开大会?在哪里开大会?什
么时间开大会?)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动物的图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再读课题让学生质疑,不仅能点燃思维的火花,还便于激起学生参与
学习活动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自主读文。
(1)第一遍读课文,要求:标出小节,圈出生字,画出新词。
(2)第二遍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
遍。②有困难的地方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认字。(读拼音、问同桌、查字表、猜一猜等。)
2.检查反馈:
(1)生字:
教师引学:同学们读得好认真,现在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大家有没有把它们的名字
记住。(教师出示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点拨:“注、舌、准”是翘舌音;“熊、遍、脸”是三拼音。
预设:
①学习“虎”字:出示“虎”字的字理演变图;用“虎”扩词。
②学习“熊”字:部件组合记忆生字;用“熊”组词、造句。
③学习“物”字:认识新部首“牛字旁”;说说记字好方法。224
④运用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不拘形式地学习其他生字。教师相机点拨识字方法,
并正音正字。
(2)新词:
导学: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宝宝。你们看词语宝宝也
急着出来要和你们交朋友呢。自己试试,看记住它们了吗?
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动物、狗熊、老虎、一百遍、鬼脸、通知、注意、舌
头、准时、第二天、大灰狼、梅花鹿。(①学生自由认读;②由学生当小老师领
读;③抽读正音、齐读;④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此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
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通过多种学习活动,学习生字词,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
三、整体感知,梳理内容
1.教师引学:现在请你再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比刚才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2.指名分段接读课文,思考: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谁在发布通知?一共发布
了几次通知?
(1)画出文中出现的动物名字。(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2)同桌交流。(狗熊在发通知,请大家来开大会;一共发布了四次通知。)
(3)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拿着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老虎贴在最上面,狗熊贴在
老虎下面,其他动物贴在狗熊下面,形成金字塔形状。)
3.教师引学:你能根据黑板上动物的名字,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简单说说故事
的经过吗?(1)小组尝试说故事;(2)推选代表到黑板前汇报。225
设计意图: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有助于他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给学生提出阅
读要求,让他们边读书边思考,结合板书和插图,教会学生读书,培养他们自主
探究的能力。
四、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1.自主观察写字表中的生字,用笔描出每个字的主笔画,和同桌说说写每个字
时分别要注意什么。
2. 师生共同书写“要、百、舌”。
(1)引问:这三个字的主笔画各是哪一笔?写时应注意什么?(预设:都是横,注
意写得又平又长。)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后再书写对照。
3. 学生自主书写“连、还、点”。
(1)学写“辶”。(三笔组成,点、横折折撇、捺。注意第三笔是平捺。)
(2)自主书写“连”和“还”,注意笔顺和结构。写后与同桌交流,赏析。
(3)独立书写“点”字。注意四点底的第一笔是左点。
4.小组评出写字之星,看所写的字,也要看写字的姿势。
设计意图:书写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写字教学贯穿整个义务教
育阶段,教师有意识地在低年级培养学生自主观察与书写的能力,塑造良好的写
字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五、课堂延伸,引领学习
1.利用字卡巩固生字,和同学做认字活动游戏。
2.熟读课文,和你的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226
设计意图:课堂只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之一,语文教学更应该是一种引领和延伸。
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总体感知
复习生字,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学生开火车认读:动物、狗熊、老虎、一百遍、
鬼脸、通知、注意、舌头、准时、第二天、大灰狼、梅花鹿。(将动物名称用红
色突出。)
(1)找出这些词语中含有的动物名称,并尝试讲讲这个童话故事。
(2)学生活动:请你边贴词卡,边讲故事。(指一名学生把故事中的动物名称按照
出场顺序贴在黑板上。)
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的字词,同时从整体上
理清故事情节,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围绕插图,品读课文
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一,引问:图上画了什么?它们在说什么呢?学习第 1~
4 自然段。
(1)教师引学:自由读课文第 1~4 自然段,请你用浪线画出狗熊说的话,用横线
画出狐狸说的话。再和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2)出示狗熊和狐狸说的话。(指导朗读,读出狗熊的憨厚和可爱,狐狸的语重心
长。)
(3)教师引问:狗熊说的话有什么问题?狐狸说的有道理吗?(狗熊发布通知时没
说时间,狐狸提醒了他。)227
2.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二,引问:图上画了谁?猜一猜,狗熊这次能把通知说
清楚吗?学习第 5~10 自然段。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 5~10 自然段,找出狗熊和大灰狼说的话。
(2)教师导学:和同桌交流一下,这次狗熊的通知说清楚没?动物大会能开成吗?
大灰狼说的话对吗?(狗熊没说清楚具体时间,动物大会还是开不成,大灰狼说
得有道理。)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你想对狗熊说些什么?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三、四,教师引言:狗熊再次请示“森林之王”老虎,
这次发布通知后又遇到了梅花鹿,小朋友们猜猜梅花鹿会对狗熊说些什么。学习
第 11~16 自然段。
(1)同桌轮读第 11~16 自然段,思考这次的问题出在哪里。(这次狗熊没说清楚
地点。)
(2)多媒体出示狗熊说的话,引问:你能帮助狗熊把通知说清楚吗?(学生自主帮
助狗熊加上一个表示地点的词语,如:森林公园、森林广场、狗熊家门前等。)
4.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五,引问: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吗?动物王
国的大会开成了吗?学习第 17~18 自然段。
(1)齐读第 17~18 自然段,你找到狗熊这次发布的通知了吗?算上这一次,狗熊
一共发布了几次通知?(四次。)
(2)多媒体对比出示狗熊发布的四次通知。指学生读第四次通知,引问:这一次
的通知狗熊说了哪些信息?教师相机板书: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28
设计意图:围绕插图将故事分为四个层次进行有序阅读,便于学生把握文章结构,
理清脉络。重点针对狗熊发布的四次通知展开阅读与交流活动,使学生自主发现
在转达通知时应注意的要点,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习得表达的方法。
三、围绕“通知”,训练语言
1.多媒体同时出示狗熊发布的四次通知和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的话。引导学
生分角色朗读,读出每种动物不同的语气。
2.出示学习卡,补充通知,集体展示。
学习卡一:快来帮帮狗熊!(在括号里补充语言,使通知意思完整。)
大家请注意啦!( )在( )开大会,请大家准时
参加。
(1)写明时间和地点。
(2)先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交流,看谁的写得更完整。
自我评价☆☆☆☆☆ 同桌评价☆☆☆☆☆
3.出示通知,教师引学:同学们,这里有一则通知,读一读,你能找到通知里
的信息吗?229
通 知
本周五早上八点,请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同学,在教学楼门前集合。
少先队大队部
2016 年 4 月 20 日
时间: 地点: 事情:
参加人: 通知人: 通知时间:
(1)小组交流,填写信息。
(2)集体展示,要想把通知写清楚,要写清哪些方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在阅读故事中发现表达的方法,再围绕通知,借助学习卡进
行自主研读活动,将语言能力的提升落到实处,夯实语言表达能力。
四、围绕“插图”,复述表演
1.多媒体课件出示本文五幅插图,引学:同学们,你们能根据插图把故事复述
一遍,讲给其他同学听吗?请先自己试一试,遇到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忙。
2.连贯复述,全班展示。
3.选定一个角色,小组表演这个故事。(1)先在小组内商量,明确分工,想好台
词。(2)结合故事情节与动物特点加上恰当的动作。(3)小组表演,全班展示。230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
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在学习完故事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根据插图复述故事,表演课本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知识与能力的
并进。
板书设计
动物王国开大会―→狗熊发通知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采用读思结合的策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
时,注重低年级教学中的识字与阅读两项能力的培养。
多种策略,训练语言。本文是一篇蕴含语言训练的童话故事,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采用看插图读故事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观察与朗读能力;提炼语言,分析狗熊
发布的四次通知,发现语言表达的技巧;围绕通知,展开活动,使学生在补充语
言和分析提炼通知中的有效信息的过程中了解通知的要领;最后通过复述故事、
表演故事,达到训练语言,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18 小猴子下山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
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本课设计力争突出随文识字策略,
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借助本文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
言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顺序,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231
法,丰富语言积累,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从而实现语
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习“猴”字。
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
2.游戏中复习回顾。课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让
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
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词中“子”是轻声。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运用多彩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故事中出现的事物,在有趣的
游戏中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
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很好地了解学情,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朗读全文。232
(1)教师引言:小猴子下山,他先后走了哪些地方?(师画一座山,并板画路线。)
指学生接读课文。
(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
2.排列图片。
(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相关事物的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
里。(依次为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兔子。)
(2)师生交流订正。
3.练说量词。
(1)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2)量词训练。
①教学:块。
学生看图识字,引导引用数量词。“一块糖”“一块饼干”,这种东西一般有个
平面,“一块黑板”“一块玻璃”。指导书写:一看,二写,三对照,明确左小
右大;书写笔顺。
②教学:棵。一棵树,还有什么也说“一棵”?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苗”
“一棵瓜秧”。指点:细而长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长的用“一棵”。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运用排列图片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主要内
容,降低概括的难度,再给句子填充量词,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生字,积累语言。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字”。233
教师导学:知道了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着来到“桃树下”,而后又来到
“西瓜地”,最后追到“小树林边”。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需要我们认识的字,
圈出来,多读几遍。
教师出示字卡,集体学习生字。
(1)结:多媒体出示图片,学习“结玉米”“领结”“中国结”“张灯结彩”等
词语。
(2)学习“掰”。 用手把东西分开叫“掰”。(动作演示)
(3)扛:用手把东西放在肩上叫“扛”。(动作演示)
(4)“捧”和“抱”:用两手把东西放在胸前叫“捧”。(动作演示)张开双臂拥入
怀中为“抱”。(对比做动作)
(5)扔:东西不要了,把它丢掉叫“扔”。(教学以上生字均以手的动作演示,以
帮助理解字义。)
(6)扛、捧、扔都表示手的动作,都是提手旁。
(7)追:出示小猴子追兔子的图片,用“追”字说话。
(8)蹦:左右结构。编字歌:“山”下有个小“朋”友正在踢“足”球,就是“蹦”
字。
2.指导会写的字。
(1)教师引学:观察写字表中的汉字,你最喜欢哪个字?说说这个字是怎么写的。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学习。
①学习“瓜”。注意第三笔是竖提,第四笔是点,一起描一描,写一写。
②学习“常”。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学生描字,再写字。234
③学习“空”。多音字,一声“天空”,四声“填空”;先书写部首“ ”,
再书写整个字。
④学习“非”。把握两竖,一短一长;明确笔顺,口诀记忆“竖、三横、竖、三
横”。
⑤学习“往”。扩词:来往、往东、往事、南来北往。
⑥学习“进”。最后写部首“辶”。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前提和重点,因此,本环节依据本文会
认字和会写字,采取多种识字与写字的方法,如:结合图片法、动作演示法、口
诀记忆法,调动学生感官与身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汉字,扫清阅读障碍。
四、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1.字卡巩固生字。
(1)同桌游戏,互考字卡并组词。
(2)全班开火车游戏巩固生字。教师口令:火车火车哪里开?学生对口令:火车
火车这里开!
2.多种形式熟读课文。
(1)小组推荐代表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价,评选“最佳代表”,奖励小红旗。
(2)指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朗读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
在认识生字之后,为学生创建自主读文与巩固识字的平台,使学生在高涨的学习
热情中得以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树立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总体感知235
1.复习生字,出示小卡片:工、奉、乃。拼字游戏:给提手旁找朋友。
(1)先将提手旁分别与“工”“奉”“乃”组合,学生念字组词。
(2)请学生边表演动作边读字:“捧”“扛”“扔”。
2.学生活动:请你边贴词卡,边讲故事。(指一名学生把小猴子下山经过的地方
按顺序贴在黑板上,并说出小猴子先后去了哪些地方,最后得到了什么。)
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一无所有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的提手旁生字,同时从
整体上理清故事情节,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围绕“所见”,积累词语
1.自由读课文,找出 “又~又~”式词语。
(1)教师引学: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
都
是——(非常高兴)。是啊,因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
——又大又多。(贴词卡)
(2)你也能用“又~又~”式的词语来说一说吗?(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红、
西瓜又大又圆。)
(3)进行说话训练。太阳____________、苹果____________;(提供主语)独立用
“又~又~”式词语说话。
2.教师贴: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练读词语。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
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
3.拓展运用。236
这些好东西光是看看(板画:眼睛),就那么吸引小猴子了!要是小猴子尝一尝的
话(板画:嘴巴),还会品尝到怎样的好味道?选一种说说:除了品尝到甜,吃起
来还有怎样的感觉?(脆、鲜、嫩、糯、松、爽、软……)如果用鼻子闻一闻呢?
还会觉得?(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样,用“又~又~”式词语把这些好味道连起来
说一说吗?
如:又香又甜、又鲜又嫩、又松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点:完全
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式词语来连接的。)
设计意图:低年级教学中,词语训练是重点也是难点,此环节旨在通过多种形式
的词语训练,使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认识“又~又~”式词语,并能拓展组词,
学会恰当应用,巧妙地突破了词语训练的难点。
三、围绕“所做”,体会动词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掰、扛。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导学:哇,这一路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等什么呢!我们赶快一起
出发吧!看,玉米地到了!(课件出示)咦,画上怎么没画小猴子呢!是这样的,
课文中写小猴子来到玉米地这部分没有配插图,请小朋友们帮忙想想,这幅图上
该画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还是先读读这部分故事是怎么写的吧!
2.你会画一只什么样的猴子?(提示:表情、动作。)随机学习:掰、扛。(指导
书写:掰。)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并积累“摘、捧、抱、扔、追”。
1.自由读,找一找小猴子的动作,并圈一圈。237
教师导学:小猴子继续走啊走,来到桃树下,走过西瓜地,还看见了一只小兔子,
在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去读读写这部分的课文吧!拿起笔,边
读边圈一圈像这样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2.教师故意打乱顺序贴动词。
3.学生评价,并谈理解。
讨论要点:
(1)区别:捧、抱。(指两名学生表演“捧”和“抱”。)
(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应该扔了三样东西。老师把这些动作都拿掉了。(正是所有的东西都被扔
了,兔子又没追上,小猴子才会两手空空回家去。趁机将另一只垂头丧气的猴子
贴图贴上去。)
4.指导朗读。
(1)“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示范:
表现出很得意的样子)
(2)“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你们
有没有想到他会把玉米扔了?(指导:觉得猴子可笑的口气。)
(3)“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读出
觉得猴子更可笑的口气,语气加重。)
谁来试试,指名读。
(4)“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觉
得小猴子真不像话,用批评小猴子的语气读。)
(5)“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要读出小猴子灰溜溜的、失望的神情。)238
(6)指名读、齐读、练习有表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联想和朗读,感悟小猴子见异思迁的特
点。此环节积累了关于小猴子的动作的词语,同时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加深了对小猴子性格特点的理解。
四、想象创造,续编故事
1.想象小猴子回家后,和妈妈的一段对话。
提示:①猴妈妈会怎么问?②小猴子可能怎么回答?③听完了小猴子的话,猴
妈妈又可能怎样教育小猴子?④小猴子又会怎么回答?⑤小猴子又下山了,这一
次他可能是怎样吸取教训的?
2.同桌复述;连贯复述;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
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在学习完故事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为故事续编一个结尾,并用自己的话完整复述故事,从而培养学生想象与创造的
能力,启发学生从小猴子身上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拓展复述
1.搜集其他提手旁的汉字,做一做这样的动作。
2.根据故事先后顺序,把故事完整地复述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的好习惯;通过给家人复述课文的内容,深化
所学的故事情节,升华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
玉米地 又大又多 掰 扛
桃树下 又大又红 扔 摘 空着手239
西瓜地 又大又圆 扔 摘 回家去
往回走 蹦蹦跳跳 扔 追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以识字与写字教学为重点,依托童话故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
行阅读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基础知识的夯实与基本能力的提高。
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到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教学时为了将
学生引入情境,把握顺序,紧紧抓住本文关键词,随文识字的同时,理清文章脉
络。如,围绕故事情节按顺序贴图片,再讲故事;围绕小猴子所见,积累“又~
又~”式的词语;围绕小猴子所做,体会动词妙用等,这些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
轻松抓住本课重点,突破难点,而且将随文识字与积累语言巧妙结合,有效地提
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一起做游戏”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一起做游戏”。教材利用主题图小朋友熟悉的贴鼻子游
戏引发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让他们观察游戏的过程,感受到
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习做游戏
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
感受。(重点)240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
意犹未尽。)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由生活中最熟悉
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游戏、乐
于表达的愿望。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
生 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 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 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241
生 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
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师: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
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生:太好啦!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
住。)
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
师:当然可以!
(一个主动报名的学生在大家的指引下和加油声中,给小熊贴上了鼻子,教室里
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师:现场采访这位勇敢的小朋友,你是怎样把小熊的鼻子贴到准确的位置的?
生:我被蒙上了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凭感觉摸到了大概的位置,多亏同学们提
醒我呢!
师:是啊!你第一次就把鼻子贴到耳朵上了!(全班同学哄笑。)
生:我猜小熊鼻子可能和我的眼眉差不多高,可第二次我还是贴高了,就听同学
们喊:“往下!再往下点!再往左!”我就一点一点在大家的指挥下慢慢移动,
最后才找到合适的位置。
师:看来你真是个有心人啊!还事先判断了一下大概位置呢,这就是成功的关键
啊!242
生:可是我没有判断准确,还是贴偏了,还是要谢谢同学们提醒呢!
师:刚才听到同学们一阵阵开心的笑声,我想采访现场的同学,说说你在笑什么。
生 1:他的动作太滑稽了!
生 2:他把鼻子一会儿贴到小熊的耳朵上面,一会儿又贴到脑门儿上,太逗了!
生 3:大家看哪!到现在,小熊的鼻子还歪着呢!
师:同学们,这个游戏真有趣!那大家说说刚才游戏的整个过程好吗?咱们要把
这个游戏说得既有顺序又完整。想想需要做哪些游戏准备,需要几个人玩,先怎
么玩,接下来怎么样,结果赢没赢,哪里最有趣?
生: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没有鼻子的小熊脸,然后找一个同学,蒙住眼睛,拿着鼻
子粘贴去贴。要先判断小熊鼻子的位置,比如说大约走几步到小熊的脸,鼻子位
置和自己的身体比较,当然,还要认真听大家的提示!如果贴歪了就会引起大家
发笑,这个游戏太有趣了!
师:说得很好。你们谁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游戏?
生 1:老师,“木头人”就是蒙上一个人的眼睛,别的小朋友在他周围喊:“我
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他就伸手去摸小朋友们,摸到谁谁就被淘
汰了。
生 2:我们那次玩“丢手绢”时,小朋友们都蹲下围成一个圈,我就拿着一个手
绢在小朋友背后跑圈圈,大家拍手唱“丢手绢”的歌。我悄悄地把手绢丢到一个
小朋友的后边,然后使劲儿跑,那个小朋友刚开始没发现,后来发现了捡起手绢
跑也来不及了,我把他抓进圈里,他为大家唱了首歌,真开心啊!243
生 3:亲子游戏也好玩。我去年在幼儿园时,和爸爸参加了钻门洞接力比赛。爸
爸先捧着皮球跑,我在门洞前接过球,爸爸把住门洞帮我钻过去。然后我捧着皮
球继续跑。我们小组六个人比赛,我是冠军呢!爸爸也非常高兴。
设计意图: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一年级学生需
要教师做好示范,这也是规范学生口语,展开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的重要环节。
三、合作游戏,人人参与
师:小朋友们说得太棒了!老师奖励你们:给你们 10 分钟时间,选择自己喜欢
的小伙伴,选择你们喜欢的一种游戏,开心地玩一玩吧!
1.生兴奋不已,迅速组成小组,各自游戏。
2.室内外气氛热烈,每个孩子都兴致勃勃,积极参与到喜爱的游戏之中。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实际的生活场景,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只有学生主动参与
和亲身感受,才能激起他们更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样学生才会把亲身经历的过程
说得清楚明白,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四、分组讨论,交流体会
师: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
生:太开心了!
师:把你最开心的地方说给小组的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好吗?每一个小组选一个说
得最好的在班上交流。
生 1:我刚才和我同桌玩的是“反口令”游戏。这个游戏很简单,就是按照口令
相反的动作做才对。比如刚才,我让他“摸左耳”,他就得摸右耳,又让他“抬244
左腿”,他就得抬右腿。当我说道“闭左眼”的时候他就听话了,哈哈!结果他
就是这么失败的!
生 2:这个游戏真考验人的反应啊!
生 3:我们六个人玩的是“蹲蹲游戏”。我们每个人代表一个词语:萝卜、白菜、
西瓜、土豆、苹果、橘子。我们站成一排,我代表萝卜,我就一边蹲一边先喊:
“萝卜蹲,萝卜蹲,萝卜蹲完西瓜蹲。”代表西瓜的人马上就得接上,一边蹲一
边随机指定下个人:“西瓜蹲,西瓜蹲,西瓜蹲完苹果蹲。”然后就这样代表苹
果的同学再往下接力,谁没接上谁就输了。
生 4:刚才我看你们玩“蹲蹲游戏”了,简直太好玩了!下课也带我一个咱们继
续玩吧!
生 3:好的好的,欢迎大家参与,人越多越有意思呢!
…………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交流活动。 让每个学生
参与其中,提供尽可能多的说话机会,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反复历练、提高。
在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交际课堂,自然地将儿童多彩的生活与口语交
际“链接”起来,营造宽松的交际氛围,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多维的互动中
得到切实锻炼。
五、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师:还有没有大家都没有玩过的更有趣的游戏?谁能把它介绍给全班的小朋友?
生:我以前还玩过“跳大绳”的游戏。
生:我玩过“捉迷藏”的游戏。
生:还有“传球接力”的游戏。245
师:你们会玩的游戏可真多呀!那小朋友们可以向他们询问一下你以前没有玩过
的游戏的玩法。也可以跟同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你曾经玩过的别的游戏。
设计意图:生活是最大的课堂,游戏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课程。让学生们把这一
节课学到的交际本领拓展到课外,应用于生活,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学反思
对于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来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积极地创设情境,
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有兴趣地进行口语训练,这也是符合语文教学
要求及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另外一点,在本节课中,从一开始玩“老鹰捉小
鸡”的游戏入手激发兴趣,以“贴鼻子”的游戏进行观察、引导,逐步引导学生
大胆表达,通过游戏玩乐——自由表达——人人参与——组内交流——拓展延伸,
引发了学生思维的交叉及补充。在各个环节中放手让孩子们畅所欲言,使他们的
个性得到了张扬,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得到了创新。同时,学生倾听、尊重他人
的意识以及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语文园地七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由部件组合和拆分成新字的
方法,认识 8 个生字,引导学生体会到汉字构字的美妙与乐趣。(重点)
2.区别四组形近字的字形,了解字义,能准确选择组词填空。(重点)
3.了解 8 个词语的意思,会使用词语造句,培养想象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4.正确、美观地书写“床、左、居、包”四个生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
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
形体美。(难点)246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名言,积累名言。(重点)
6.和大人一起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悟空打妖怪》。
课前准备
1.指导书写的示范课件。(教师)
2.汉字偏旁部件的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趣味识字
引言:同学们已经准备了好多字卡,现在把你们的字宝宝们喊出来,我们和他们
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吧!(口、少、山、夕、月、半、王、见、飘、张、校、
甜。)
1.同桌玩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
哪些字可以在一起组成新字?哪些字可以拆分出新字?这些新的生字朋友你认
识吗?
同桌先动手组合拆分,再互相认读生字。
2.指生汇报认读生字。
吵、岁、胖、现、票、弓、交、甘。
(1)每个学生汇报一个生字,说说是怎么组合或者拆分的?
(2)用生字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3.齐读这八个生字,开火车读。
4.用部件组合和拆分构字法学习生字,你还学会了哪些字?
学生举例:工+力=功 片+反=版247
超-走=召 跳-足=兆
设计意图:创设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情境,在学生间互动交流,自主合作学习,
体会到汉字的组字规律,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举一反三,学会更多的生字。
二、比较想象,学会运用
1.比一比,填一填:
导语激趣:刚才我们一起帮助字宝宝们找到了新朋友,字宝宝们可高兴啦!他
们还想和我们继续做游戏呢,瞧,来了四对双胞胎字宝宝。他们要寻找“火眼金
睛”的小朋友。到底是哪位小朋友呢?
明确要求:只有区别出每对双胞胎字宝宝的字音和字形,并会准确选择字宝宝组
词填空的小朋友才称得上“火眼金睛”哟!
出示汉字:午—牛 已—己 刀—力 人—入
每组派代表发言,同组的同学进行补充说明。评出“火眼金睛”同学,给予表扬
奖励。
全班齐读词语。
小结:遇到这样类似的双胞胎字宝宝我们一定要从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仔
细区别,千万不要弄混他们。
2.展开想象,试着用下面的词语说几句话:
指生读书中呈现的八个词语:花朵、笑声、阳光、草地、告诉、歌唱、跑步、喜
欢。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象这些词语所展现的画面。
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话。
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指生发言,全班同学互相倾听学习。248
把你喜欢的造句写在练习本上。
设计意图:继续创设和字宝宝们做游戏的情境,掌握区分形近字的方法,了解字
义和词义,学会正确应用,使语文知识转化成语文能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统一。
三、书写提示,指导规则
1.示范笔顺:瞧!半包围家族的字宝宝也来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啦!老师在黑板
上的田字格里示范写出四个生字:床、左、居、包。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书
写顺序。
2.集体交流:前三个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左上包围)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最后
一个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右上包围)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小结写字规则: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都是按着“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书写。
4.除了注意笔顺规则,再观察这三个左上包围结构的字的撇有什么共同特点?
里面的字写得比外面的结构要宽一些。口诀就是:外面撇长里出框。
5.学生边书空,边说笔顺规则;再描红,最后练写。注意握笔姿势,坐姿端正。
6.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对笔顺和间架结构进行点评。
7.师生小结: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书写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左上包围
的字的书写口诀是:外面撇长里出框。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
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
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
要让学生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笔顺规则,而且要观察这类字的间架结构特249
点,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培养观察分析能力,举一反三能力,并养成正确的书
写习惯。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导学:“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你不会的一定要记得问老
师!”小朋友们,这样的话你听过吗?你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吗?对,就是告
诉我们要多读,多学,多问。这些话,在很早很早以前,很多名人就说过了,不
过说的稍有不同。
2.比赛游戏形式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1)一比: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
(2)二比:和同桌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3)三比:指名领读。
(4)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5)他们说的和我说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达言简意赅。)
(6)尝试背诵。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设计意图: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和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将单调、
乏味的名言积累换成比赛游戏,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
动,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
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二、和大人一起读250
1.引出主题,激起兴趣。
教师:你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你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吗?下面,我们
一起听一首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 你们仔细看看图文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再跟老师念一念,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跟念时,教师加重末尾一字的发
音,引导学生发现“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3.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从中体验活动中的快乐情绪。
教师通过打击乐节奏来逐步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增加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学生
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流利愉快地念儿歌。
4.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1)这首儿歌里你喜欢哪些人,不喜欢哪些人?说说你的理由。
(2)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设计恰当的表情和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形象。
(3)指生到前面表演。
(4)老师打节奏,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表演。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关于《西游记》故事的儿歌,通过朗读,让学生找到每一句
儿歌结尾与下句句首的内容一致的结构特点,利用图文以及表情、动作等方法记
忆儿歌内容,体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三、课后延伸,亲子读诗
把这首儿歌推荐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用快乐的形式朗读儿歌。
设计意图:语文阅读不能局限于课堂,要把学生的兴趣延伸到课外,通过亲子阅
读,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习效果。251
教学反思
1.能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点,夯实基础。通过创设和字宝宝游戏的情境,带领学
生在趣味活动中识字、写字,紧扣新课标的要求,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掌握生字,会用生字,培养语文学习能力。
2.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拓展学习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写
字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的特点,发现规律,触类
旁通,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积累的古诗和课堂古诗学习要求不同,积累的古诗只要求朗读得正确、流利、
有感情,对照插图,自己发挥想象,诗意稍作了解,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诵读兴
趣,扩大阅读积累。让语文园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4.《孙悟空打妖怪》这首儿歌从结构特点和节奏感这两方面做重点和孩子们
一起读诗,在这个语言活动中,激发小朋友的兴趣,运用提供的相关画面,展开
合理想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诵读。学生们很快就能随着节奏把儿歌生
动地诵读下来,快乐学习,完成积累。
第八单元
19 棉花姑娘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
确指出的。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
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252
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长了许多蚜虫,燕子、啄木鸟、青蛙
都对此“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是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篇课文讲
的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
用。根据课文的特点,基于读的重要性,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力求实现“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
根据经验,把语文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拓展思路,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棉花姑娘的图片、生字词卡片和棉花姑娘、燕子、青蛙、
啄木鸟、七星瓢虫的头饰;查找资料了解七星瓢虫及人类的其他朋友——益虫。
(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小动物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
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
穿着绿裙子,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书题目:
棉花姑娘)
2.识记“棉”和“娘”,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53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谈话的方式,以图片导入新课,
形象直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行“夸一夸”棉花姑娘的活动,使学
生感受到棉花姑娘的美丽,为下面写棉花姑娘生病、治病做好铺垫。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出示棉花姑娘伤
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
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
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随机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
出、笑啦。
(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
啦”,自主发现最合适的识字方法。
4.自由读课文。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本节课从图片和问题入手,
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重点部分。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让学生交流听老师范读
后的所得,并相机认读生字新词,把字、词、句的理解与阅读理解有机地结合起
来。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要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我们应该怎么办?(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教他人,
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254
2.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
(1)第 1 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大家能读好吗?
第二句:认读词语“治病”,识记“治”。
齐读第 1 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
齐读)
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点的句子,你们会读吗?
出示句子:(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2)“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指名读)
4.你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重点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
有问题吗?现在就读一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们会读得更好!
5.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就是融“整体把握文本、朗读指导”于一体,学生通过
把课文读通读顺,大致明白了课文讲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将生字词的学习放在具
体的语境中,融合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1.识记“燕”和“瓢”。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难,(燕、瓢)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说
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小组内分析。255
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它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
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
碧绿、吐出、笑啦。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特点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
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七个生字:病、医、别、干、奇、星、七。
2.请同学们看看,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师范写、强调“病”的笔顺。
5.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
6.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鼓励。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的特点,每节课上让学生动手写一写,既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又将课外
作业在课内完成,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棉花姑娘》这篇课文。今天棉花姑娘又来
看望大家了,让我们亲切地叫一声“棉花姑娘”吧!256
1.棉花姑娘还带来了很多棉花宝宝呢!(出示带有棉花图案的生字卡片。)她要考
考大家。谁能把生字认出来,我就把这个棉花宝宝奖给他。(出示生字卡片,开
火车读一读,并组词。)
2.指名认读生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是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
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学开始,我安排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
习,抽同学读全文等教学活动,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通过奖励棉花宝宝,激
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你们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这么能干的同学们可高兴了。大家看,(出
示笑脸棉花图片。)棉花姑娘笑得多开心啊!
2.可是,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这时的棉花姑
娘怎么了?棉花姑娘变成这样是谁弄的?(蚜虫)别看蚜虫又圆又小,其实蚜虫是
许多农作物的敌人,它专吸植物的汁液。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许多
蚜虫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说什么?
3.你能用“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能用几个就
用几个。
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说出来了。(出示课文第 1 自然段。)我
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读课文)257
设计意图: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用所给的词语练
习说话的方式,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身处地地把生病的棉花姑娘想说的话说出来,
激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
(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图:多可怜的棉花姑娘啊!
同学们,你们平时也生过病吧,大家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
长了许多的蚜虫,她的感觉会如何?有一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它
是哪个词语?(盼望)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学生读)
她最企盼的是什么?最希望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对,她多么盼望有医生
来给她治病啊!她现在最希望看见的是谁呢?
1.指导读描写棉花姑娘心理的话。
2.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
3.你们也有过最盼望的事吧,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
(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
这么难受的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还真来了几位动物界的名
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 2~5 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帮
忙治病,最后又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呢?
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读一读课文第 2~4 自然段,指名回答。
语言训练: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棉花姑娘请谁帮助自己捉蚜虫”?(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用“棉花姑娘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给她治病”的句式练习
说话。)258
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
3.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
5.教师情景导读。
导读:棉花姑娘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燕子医生,她真高兴,心里想:终于有医
生来给我治病了,我有希望了。她非常有礼貌地对燕子医生说……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话。)
燕子医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棉花姑娘很难过: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医生,却没
有办法治我的病,难道我的病真的治不好了吗?哦,那边,啄木鸟医生来了。也
许他有办法治我的病,我去问问他吧……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的话。)
啄木鸟医生也走了,这下可怎么办啊?我的身子越来越疼了,可恶的蚜虫还在拼
命地吸我的汁液,我感觉自己快要死了。突然,青蛙医生跳来了,哦,也许他是
我的希望,我高兴极了,连忙叫住他……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青蛙的话。)
燕子走了,啄木鸟走了,青蛙也走了。来了这么多医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来
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6.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难度,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
图,根据所给的词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运用不同的语259
气,帮助学生理解棉花姑娘得病后急于治病的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和
七星瓢虫的不同心理。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四、课堂总结,合作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2.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益虫益鸟,它们是自然界中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们!
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灵动的表演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而且通过
表演,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巩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虽然本篇课文的篇幅较长,但第 2~4 自然段的结构和内容比较相似,我就多次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第一次思考都有哪些医生给棉花姑娘看病了。第二
次思考燕子、啄木鸟、青蛙为什么不能给棉花姑娘治病。第三次是有感情地读。
通过几次有目的的读,学生自然理解了课文内容,节省了讲课的时间。
20 咕 咚260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
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如部件组合法、字理识字法、字
族识字法、谜语等,通过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自主识字。同时采用指导观察法,
充分利用插图,以图带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整个环节以朗读贯穿始终,加深
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导入: 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多媒体课件出
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
他在说什么呢?
2.课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小朋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261
3.教师导学: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起去森林
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
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运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创设愉
悦、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
二、游戏闯关,认识生字
1.教师设置闯关游戏,(课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第一关——“神奇果树林”。
要求: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
拦、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
(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
(2)抢答读字,看谁读得准确。
4.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
(1)翘舌音:熟 shú。
(2)后鼻音:咚 dōnɡ、命 mìnɡ、象 xiànɡ、领 lǐnɡ。
(3)整体认读音节:野 yě。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读果子树
上的字宝宝。262
7.小结:顺利过关的小组很棒,大家看,这棵果树硕果累累,所有的生字果子变
成了一架飞机,我们坐着飞机来到第二关——“课文堡垒”!(课件出示:生字
果子汇聚成一架飞机飞到第二关。)
设计意图:运用闯关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同时,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相
互帮助的学习氛围。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件出示第二关闯关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
重复;知道“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2. 明确要求后,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再次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读课文,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认真倾听,互相评价。
4.小组内评选出读得最棒的同学一起去闯关。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
(2)请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咕
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
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5.小结:各个组的同学们真的很棒。看,我们的“课文堡垒”被攻破了。(课件
出示)我们跟随小兔子一起去下一关吧!
设计意图:在生字闯关成功的基础上,回归到读文。既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成功的
喜悦,又激发了读文的兴趣。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理解
课文内容做准备。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263
1.课件出示第三关:书写大赢家。要求: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记住这些
字并把它们写好。
2.课件出示:
(1)跟。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忆。
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
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④组词,说话。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
头。
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
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课件出示字的演变过程)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笔写下
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
3. 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顺利过关。
设计意图: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
教学中,在对生字充分认读、课文内容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
法记字、写字,从而达到学生写出规范、整洁的汉字的目的。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264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一起闯过“神奇果树林”“课文堡垒”和“书写大
赢家”三个关卡,既认识了 12 个生字,又能把生字写得漂亮、端正,大家真棒!
那课文中,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
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故事的结果怎样呢?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下
节课,我们继续和小兔子一起探索“咕咚”的秘密。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引领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又引出下
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节课的教学进行良好的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教师激励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同时随机指导学生抓住个别词语说一句
话。
2.导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什么是“咕咚”吗?小兔子听到“咕咚”
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这篇课文
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秘之旅。(课件出示:咕咚。)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的整体内容,既是对整篇课文学
习的整体把握,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深入感知,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图文结合学习,本课共有四幅图,要求学生指出每幅图和哪些自然段相
对应。
(一)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图 1),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图上的内容。(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
“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265
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
一边叫,体会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学生可以结合图片理解重点词语,也可以通过
表演动作来理解。
3.指导学生观察“吓、掉”两个字,加深记忆。
4.教师提问: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啦,‘咕
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5.指导朗读:“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二)阅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 2)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狸、山
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
2.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小猴子盲目
害怕的心理。
3.指导朗读:“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
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
点。)
4.过渡:小猴子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
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课件。)
5.指名汇报:这一自然段中 “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有狐狸、山羊、
小鹿。他们也跟着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6.课件出示“鹿”的字理演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鹿、
驯鹿等,也可课件出示几种鹿的图片。)
7.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266
8.引导学生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
在哪里?(课件出示话语。)(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
追他们来了;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
害。)
9.课件出示“逃”,引导学生说出以“兆”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并
一起总结儿歌加以区分。“兆”字加“提手”,挑三拣四挑不够;“兆”字加
“足字”,跳来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赶快逃走藏起来;“木”和
“兆”字做朋友,鲜桃结在树枝头。
10.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1.过渡:就这样,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可
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
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
(三)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 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野牛
拦住了小动物们,讨论“咕咚”。)
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野牛”,扩词“野”,认识“里字旁”。
3.指名演示“拦”的动作,体会“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说话练习: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野牛的问
话。
5.引导学生体会野牛问话的语气。(野牛说的话的语气应不慌不忙。)
6.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四)阅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267
1.(出示图 4)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
的真相后,笑了。)
2.(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师生齐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3.教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
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他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
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可笑,所
以笑了。)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4.引导学生说出“熟”的反义词是“生”。
5.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
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设计意图:在朗读时,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要求学生步步上升。通过各种形式
的朗读,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回顾整篇文章,思考从中有怎样的收获。
2.引导学生和文中的小动物进行对话,并模仿表演。
3.最后引导学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
相。)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
学观,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四、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花瓶开花”游戏:“吓、怕、都、家”。268
2.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
等方法。)
3.观察字形,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4.师范写,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的字,生生互评。
6.用生字组词,说话。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参与到其中适当点
拨、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生字,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师生互动更为
融洽,效果显著。
五、课堂总结,领悟道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兔子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们以后听到或遇
到任何事情时,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这样,就不会
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领悟其中的道理,使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
验有效地结合。
板书设计
咕 咚
害怕、逃跑——————笑了
遇事要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教学反思269
首先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采用创设一个
童话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什么是“咕咚”,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积
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其次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插
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
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
说出来。最后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
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21 小壁虎借尾巴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经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读文的方法。因此,本课教学主要体
现在以下两点:
1.灵活采用看图、看实物、朗读、做动作、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了
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坚持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针对本文对话多﹑感情色彩浓的特点,加强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使学生品味文中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语调,并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演”,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分小组准备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的头饰。(学生)
3.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用途的资料。(学生)270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题目,启发质疑
1.出示小壁虎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壁虎)
2.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却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
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文题目,读
课文题目,认识“壁”。
3.读了这个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板书: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他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质疑问难,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
奇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干什么的故事?
(2)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
(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2.打开课本,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指一名学生说发现。(课文没有注音。)
3.课文没有注音,那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经
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
4.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271
5.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
么认识的?(学生没说到的,教师帮助。)
6.出示词语。(带拼音)
小壁虎 墙壁 蚊子 咬断 拨水 甩尾巴 赶走 傻孩子 转身
(1)指名读,齐读。
(2)去掉拼音再读。
7.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8.把生字送回课文,读通课文。
9.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将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是有差异的,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也应不一样,因此,在听说训练
中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如:听完课文录音后的第一次交流是针对全班学生的,答
案连起来就是整篇故事的大概内容,这个说话练习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有一定的
难度,所以,只要请班上几个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回答即可。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他心情怎样?(伤心、难过。)
那就请你们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指名读,齐读。)
2.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学生自由读第 3 自然段。)
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好。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出示:
小鱼的尾巴要用来……)
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请你们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272
小结:如果小鱼的尾巴没了,小鱼就不能在水里游泳了,所以小鱼不能把尾巴借
给小壁虎。
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教师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新课标
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贯穿以读为主的思想,感受清新活泼的文字,
通过图片想象当时的场景,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情感会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生字“捉、条、爬、姐、您、草、房”。
2.学生观察特点,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探究,老师用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写字的过程。学生从
中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最后欣赏评议生字。学生在自主、轻松、
活泼的氛围中写好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把认识的生字读给同桌听。
2.看图说说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回顾课文内容,为接下来品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
垫。
二、继续学文,感悟理解273
1.带着问题读课文:小壁虎怎样借尾巴?请同学读课文第 3~5 自然段,用横线
画出小壁虎说的话,用浪线画出其他小动物说的话。
2.交流出示对话。
3.指导朗读。
假如你是小壁虎,看见小鱼、老牛、燕子,你心里会怎么想?
那些动物帮不了小壁虎,他们的心情又怎样,再读读他们说的话。
4.从小壁虎和动物们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出示:小鱼用尾巴拨水,老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
5.小结延伸,拓展交流: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呀!他还会去向谁借呢?他们
会怎么说呢?(仿照课文续说。)
学生借助搜集来的资料,分小组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
6.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师引读第 6 自然段。)
7.结果怎样?为什么?
8.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想象说话,实现了语言的迁移。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做准备,交流时要有一定的弹性,学生能说几句就说几句,主要关注他们说话时
的语气、态度,表达是否清楚。教师评价要及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三、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读全文,喜欢谁就读谁说的话。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
3.指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274
设计意图:分角色表演朗读能激发学生们的朗读兴趣,通过进入角色,他们能把
心中的情与文中的人和事融为一体,读出不同人物的心情。读者绘声绘色,听者
如临其境。分角色表演朗读还能让学生借助人物动作、对话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布置课后作业——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他高兴极了,他会把这
个好消息告诉谁呢?他的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讲给家长听,并把
编的故事写下来。
设计意图:这一延伸的练习设计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是读写结合的
一次小练笔,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造欲望,培养了学生
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由于结构相同,内容相似,我将第 3 自然段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读—看
—想”中,理解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有了第 3 自然段的铺垫,我就放手让275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 4、5 自然段,在表演的过程中积累语言,理解课文。我给
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积累语句,内化语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表演
给大家看,这样,不但积累了语言,而且理解了课文。
语文园地八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
(重点)
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
识。(难点)
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
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凡事要善于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
化,这样做才能符合实际,把事情做好,达到预期目的。
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教师)
2.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
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276
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
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1)读准字音:刷 shuā、皂 zào、梳 shū。
“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
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 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
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出示。)
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
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
8. 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们喜欢的情景动画导入,引领学生在趣味中认识词语。在此
基础上的认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
更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277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
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
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
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虫字旁”。)
(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设计意图: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自主发现中了解汉字造字规
律,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
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
高兴。)278
(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
的比较好的句子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难过。)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
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
生气。
4.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
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
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有趣的比赛动画,理解并体会高兴、难过、生气、害怕四种
情感,并且会用这四个词语说话。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导言: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
2.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3.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4.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5.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
6.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279
7.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的。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图,看
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的情景。
8.课件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学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言
说诗意。
9.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一年级对学习古诗的要求是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
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首诗内容浅显,参照插图读诗学生就基本能够
了解古诗的意思,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使公鸡的形象活起来,有声有色,感受到
古诗语言的魅力。积累优秀诗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1.导言: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美丽的什么动物?(课件出示:三只白
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
吧。(课件配图播放故事。)
2. 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
3.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
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6.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的能力。一
年级的孩子虽有些小,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充分给280
予他们思考、表达与交流的空间。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容,在交
流中明白道理。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减少语文园地内容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我设计了“喜羊
羊参加动物王国运动会”的一系列情境。课件动画里的人物是学生熟悉并喜欢的,
因此,以动画人物为主体的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与倾听上,迅
速提升了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