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一单元.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共有 6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共有 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邓稼先 知识与技能 了解杨振宁、邓稼先两位科学家的有关情况及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者的写作意 图。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2.了解本文语言句式多变、情感真挚的特点,体会课文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 感情的写法,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较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 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重点 揣摩语言,把握句式特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感悟作者寄寓在字里行间的深情,体会文章在记叙、议论基础上抒情的好处。 1.文献法:本文涉及的背景资料较多,例如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我国的核武器 研制史、“两弹一星”研制者的相关情况、邓稼先的生平资料、作者杨振宁的有关情况等等。 教师宜指导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的有关背景资料,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2.讨论法。 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邓稼先画像等资料。 2 课时 用多媒体播放第一颗原子弹升空后的蘑菇云画面。(字幕:这是 1964 年 10 月,中国成 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升起的蘑菇云)六十年代,中国上空连续升起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 颗氢弹试验成功所产生的蘑菇云,为新中国、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国际地位,使中国在世人面 前树立了一个全新的形象。在这期间,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多媒体展示图片字 幕: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的“‘两弹’元勋”)今天我们通过他的 挚友——杨振宁博士之笔一起走近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 杨振宁,1922 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发现弱相互作 用中宇称不守恒,共获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表过约 200 篇科学论文和报告,代表作 有《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曙光集》《邓稼先》等。1.《吊古战场文》译文。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像飘带一样弯曲流 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阴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蓬折断,百草 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 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 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音频,学生听读。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一下课文主要讲述的内容。 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心情。 3.课文按小标题可分为六个部分,请同学们根据标题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概括各部分 大意。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中国自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时代开始的百年屈辱历史, 引出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为研制两弹所做出的 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显邓稼先忠厚朴实、真诚坦白的品格。 第四部分,写作者与邓稼先 50 年的友情及 1971 年访华的经历,表达作者高度的民族自 豪感和对邓稼先的无比钦佩之情。 第五部分,以大漠戈壁的艰苦与艰险,展现邓稼先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生命的献身精 神。 第六部分,以书信的形式,用评论性的语言高度赞扬邓稼先一生的功绩,表达友人对邓 稼先的赞颂与悼念。 这六个部分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着“记录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歌颂他默默无闻地献身 国防科研,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一中心而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这正体现 了作者构思精巧、谋篇布局别具匠心的特点。 4.你认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个热爱祖国、勤奋刻苦的人。从他的刻苦钻研、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中可以看出。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可否去掉?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 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所以第一部分是为歌颂邓稼先所进行的必要准备,绝不能去掉。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请概述两人最本质的区别。 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他们最 本质的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却忠厚平实,从不骄傲。 3.为什么说奥本海默“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因为他才华出众、聪明过人,所以人们佩服他、仰慕他;但由于他经常打断别人的报告、 锋芒毕露,所以不少人不喜欢他。 4.邓稼先的学生时代是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度过的,为了求学他也曾屡遇困境。作者为什么在第二部分中对这方面只字未提? 第二部分的小标题是“‘两弹’元勋”。作者是围绕邓稼先为民族核武器事业做出贡献 这一中心选取有关材料组织内容的。在邓稼先 64 年的人生旅途中,他在 1958 年奉命带领几 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之后的 28 年间的经历最能表现这一中心。作 者很好地处理了材料与中心的关系,与中心无关的内容省略不写,而且紧密围绕中心的详写, 反之略写。 5.文中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从第二部分看, 作者是如何围绕“始终”二字展开叙述的? 中国的“两弹”事业始于 1958 年,邓稼先是第一批投入此项秘密工作中的一位。28 年 后,直到他去世前的四个月,他还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作者列举的几段时间不光在共和国“两弹”事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对于邓稼先的一生 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随着“两弹”事业的发展,邓稼先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但是他仍 然坚持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所以作者用“始终”这个词概括了邓稼先的一生。 6.“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我所认识的”能去掉吗?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作者不可能认识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这表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写作态 度。 7.邓稼先能够说服两派不对吵对打,能够解围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没有私心,人们相信他。 通过好友杨振宁博士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对我国现代化国防做 出的巨大贡献。对于好友的无私奉献、巨大贡献,杨振宁博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一 起继续走进课文。 1.第四部分似乎对突出邓稼先的伟大没有多少作用,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此环节? 这一环节,以寒春事件,时时透出邓稼先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小心、高度保密,即便是挚 友世交,也决不犯规,这正是他为人忠正的反映。此部分的题目中用到两个问号,这正是告 诉读者,自己为民族而自豪,为邓稼先而骄傲。 2.文中第五部分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什么?同时该部分中还引用“五四” 时期的一首歌,其用意又是什么? 文中引用唐代的《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代的《中国男儿歌》更增加了邓稼先精神 的悲壮色彩,赞颂了邓稼先就是“只手撑天空”的响当当的中国男儿。 3.作者将“百年屈辱”与“站起来了”比照在一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深厚的爱国主义热情与对邓稼先的无比崇敬。 4.作者说:“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 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这两句话流露出作者什么样 的思想感情?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 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形成了自己 的气质和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把 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这两句话流露出作者对老朋友的崇敬与赞扬 之情。 5.钱三强选聘邓稼先,葛罗夫斯选聘奥本海默,其实这样的“伯乐”还很多,你能举 出几个吗? 如熊庆来选聘华罗庚、华罗庚选聘陈景润。 6.作者为什么以“民族感情?友情?”为小标题? 标题看起来好像既没有肯定是民族感情,也没有肯定是友情。文章中最后一句“我始终 想不清楚。”似乎作者并没有对标题做出肯定的回答。但是通过阅读本部分,我们可以得出 答案。当邓稼先肯定地告诉杨振宁,中国人自力更生成功制造了核武器,并且没有外国人的 援助时,杨振宁“感情震荡”“热泪满眶”,实际上杨振宁很清楚原因:他的强国梦,被他 的同学实现了。这使他的祖国、他的同胞再不必有屈身向外之感了。一方面他为同学的成功 而骄傲,更为祖国的崛起而自豪,作者把小标题写成“民族感情?友情?”一方面吸引读者, 另一方面抒发了自己为朋友、为民族而骄傲自豪的感情。 7.给杨振宁造成“极大的感情震荡”的原因是什么? 给杨振宁造成“极大的感情震荡”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杨振宁没有想到邓 稼先会对这么一件小事那么重视。邓稼先的工作日程应该是排得满满的,他本可以把谣言的 事放在一边或让别人去查找证据,但邓稼先没有这样做,他亲自找到周总理。待得到证实后, 他从北京发信至上海,让杨振宁在回美前夕得到确切的答案。另一方面,杨振宁虽久居海外, 但赤子之心犹存。因此,当他看到邓稼先的所作所为时,他为自己有这样的挚友而激动,更 为中国有这样的好儿子而感到骄傲。这两种感情已经合二为一,彼此交融了。 8.文章六个部分的小标题拟得怎么样?介绍自己最欣赏的一个小标题,并说说理由。 这些小标题给你怎样的启示? 这些小标题拟得新颖、概括力强,突出了本部分的核心内容和丰富意蕴。 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个小标题如恢宏的画面,给人纵深的历 史感,在这个广阔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说明邓稼先是对这一巨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 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第五部分小标题“我不能走”非常出色,言为心声,一句简短的话语,道出了邓稼先身 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有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这体现了作者取舍材料的高超艺术和谋篇布局的匠心独运。 9.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 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 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 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 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 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 的具体化。 10.课文有没有详细介绍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课文没有详细介绍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按照常理,邓稼先是“‘两弹’元勋”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 可作者却没有介绍事情的具体细节,而是着重叙写邓稼先的精神与气质以及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之所以这样写,主要有以下原因:邓稼先的功绩谁人不知,再重复这些材料,显得冗 赘;何况自己与邓稼先远隔大洋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了解太多,这样 可以扬长避短;再者,邓稼先是自己 50 年的朋友,写朋友,自然饱含着对老朋友不尽的思 念以及对朋友的认同钦佩。 11.“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 质。”试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就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 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 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本文介绍了邓稼先光辉的一生。高度评价并赞扬了邓稼先的突出成就、人格精神和爱国 品质。全文共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在近一百年来的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 第二部分(“两弹”元勋) 简要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的个性与品格。 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 作为中国人独立自主地研制出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自豪,从另一个角度写邓稼先贡献之 大。 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 第六部分(永恒的骄傲) 总结全文,借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体评价邓稼先。 1.角度新。 一般的传记作品习惯上以时代为序,描写主人公一生的经历或相关重要事件,表现人物 个性和精神。但本文却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之下,将人物 命运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不仅刻画人物性格、赞颂人物精神,而且还去探 寻其缘由。这是本文一大特点。 2.内容新。 这一特点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体现的: (1)“两弹”事业本身就带有神秘色彩。 (2)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密切。杨振宁与邓稼先同学多年。邓稼先在美求学的时候,又 与杨振宁共同居住。杨振宁所选取的事件或是亲身经历或是耳闻目睹,所以读来真实感人。 杨振宁本人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物理学家,因此所选用的具体事例除了具有文学上的典型 意义之外,在物理学上也是有代表性的。 3.手法新。 作者为了突出邓稼先的个性特征,除使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之外,还使用了对比手法 (如第三部分)和间接描写(如第五部分)。邓稼先 回顾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概述生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对比性格——陪衬邓的高尚品格奉献精神 感情震撼——为朋友为祖国自豪,突出邓贡献之大 敬业精神——写伟岸的人格 永恒骄傲——评价朋友表达深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本文由于篇幅较长,历经两个课时的学习, 学生易陷入疲乏状态,因此,第一课时的导入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调动其学习的热情。 对于学生介绍的资料,教师可作适当补充,尤其是作者与邓稼先非同一般的感情。教学中, 小组内的活动,教师可采用竞争、评比的方法充分实现生生互动。对于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 则可让其他学生畅所欲言,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讲解一些关键语句时,教师也可只提供一种 思路,更多地让学生踊跃发言。教学中一些完全谈个人感想的环节,则更应调动所有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甚至鼓励他们到台上演说。拓展部分,为了帮助学生理 解,教师可适当补充屈原的相关知识。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教师与学生始终处于合作 状态,学生担任课堂的主要角色与参与者。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 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 重点 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难点 理解文章叙述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 1.文献法。查阅并整理有关闻一多先生的背景材料。 2.朗读法。 3.研讨探究法。 4.语感品读法。 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音频、《七子之歌》的歌曲。2 课时 教师播放《七子之歌》歌曲。 这首歌的词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之中一位杰出的人物,青年时是 新月派诗人,中年时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首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 他横眉冷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把满腔热血化为驱散黑暗的晨曦,他将永远屹立在历史的潮 头。今天,让我们走进臧克家的《说和做》,了解他的精神品质。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现代诗人。他是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 诗人”。1933 年,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代表诗作有 《老马》《有的人》等。 1.写作背景。 一九四五年十月,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调遣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遭到人民反 对。十一月十九日,重庆各界代表组成反内战联合会,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用一切办法 制止内战。二十五日,昆明学生六千余人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骚扰破坏, 各校学生于第二天起联合罢课。十二月一日,昆明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警特务,殴打屠杀 罢课师生,死四人、伤二十余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事件发生后,昆明 学生罢课达一个月之久,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声援,一个以学生运动为主的反内战运动, 席卷了整个国民党统治区。 2.关于闻一多。 闻一多先生,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五四运动时,闻一多在北京清华学校读 书时就参加了学生运动。他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 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 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 年 5 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 年出版第 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 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 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 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 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 心。1943 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愤然而起,积极参加了反对独裁、争 取民主的斗争。1945 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 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中。1946 年 7 月 11 日,著 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 月 15 日下午,闻一多先生不顾好心人的劝阻, 参加并主持在云南大学召开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会上,李夫人报告了李先生的殉难经 过。党中央为了民主人士的安全,曾经指示昆明地下党组织,不安排闻一多先生在会上公开 演讲。但由于会场上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在李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 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闻一多先生更是怒不可遏。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 先生就拍案而起,发表了讲演,群情为之振奋,特务们没敢在会场上轻举妄动。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害了。 1.听课文录音,积累词语,整体了解全文大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 说。”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 一多怎样的品质? 领起全文,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对比写法。严谨踏 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2.闻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为了 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三件事例:《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 写。 3.“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是什么意思?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 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 20 年代 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4.闻一多向古代典籍钻探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他想吃尽、消化尽……文化史”,“他要给我们……文化药方”。 5.“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什么意思?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指寻找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 20 年 代末起,闻一多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目的在 于救国。 6.“‘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这一句该怎样理解?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喻成一个病人。意思是闻一多从文化研究 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7.“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 样的研究态度和精神? 专心致志的研究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 8.“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究。“它” 指深夜灯火。“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 切。引用“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先生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适,与“大开光明之 路”一脉相承。 9.“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该怎样理解?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何妨一下楼”意思一致,都是说闻一多研究极其用功,用 心极专极深,别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正如闻一多先生自己所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不动声响,无声无闻,闻 一多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但是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闻一多先生,不仅“做”而且也去 “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闻一多先生的“说”。 1.后半部分是仅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吗? 不仅是写“说”。而是把“说”和“做”糅合起来写。正如课文所写:他“说”了,跟 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 “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2.作者选取哪几件事表现闻一多作为革命家这一方面的特点? (1)起稿政治传单;(2)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大骂特务;(3)参加游行示威。 3.文中哪些内容分别说明闻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以及在追悼会上演讲等内容说明 他是“口的巨人”;“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等内容说明他是“行 的高标”。 4.文章是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与第一 部分写法有何不同?这样写能收到怎样的效果?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既“说”又“做”。先“说”,跟着“说”的就是 “做”。文章先写他的“说”,写他“说”的事实,由“小声说”到“向全国人民呼喊”,写 他“说”的内容与目的——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再叙写他的“做”——起稿政治传单,在 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用他的“说”和 “做”揭示其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大无畏精神。 第一部分写法是先引用闻先生的“言”,然后记其“行”,再进行议论。这部分写法是把 闻先生的话插入作者所叙事实之中,而这些话又是闻先生致作者信中亲笔所书。言导行,行 证言,情真意切。作者在记“言”叙“行”的基础上,连用三节文字进行议论,展现民主战 士形象,讴歌他献身民主事业的无畏精神。 第二部分把闻一多先生的“言”和“行”糅合起来写,把叙述和议论结合起来写,给人 以飞流直下、一气呵成的感觉,表现了闻先生言行一致、以生命为代价求民主反独裁的高尚 人格。结尾部分的排比段描绘出了闻先生“说”的气冲斗牛、声震天地的情状,再现了他 “说”的坚强不屈的声音、昂首挺进的形象。议论中寓含深情,议论中夹以事实,叩击读者 的心弦,使人对闻先生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情操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5.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到过渡 作用的。 文章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 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 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 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 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 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6.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凌乱”“昂首 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 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 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7.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 来记述?意图何在? 尽管闻先生在两个方面对待“说”与“做”的情况迥然不同,但实质上二者并不矛盾。 二者统一在言论与行动的完全一致,而且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言 行一致”是闻先生人格的写照。如果笼统地写,容易落入窠臼,流于一般化。作者采用剖析 的方法记述,具体、实在。既刻画了闻先生力戒空言、崇尚实干的学术道德,又刻画了他为 民主事业作狮子吼的慷慨陈词、昂首挺胸的战士形象。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不仅从不同的 侧面揭示了闻先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揭示了他思想前进的历程。这样记述,虽只是言行片段, 却形象丰满,孜孜治学与英勇无畏的精神跃然纸上。 8.文章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色?它对表达文章的主题起什么作用? 这篇文章虽是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但其中不少语言富有诗意,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 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四句十六个字,内容丰富,气势流畅,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 研究花朵的钻研精神,精当凝练。又如,“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两个“不”、两个“无”, 看来普通,但细细咀嚼,颇有韵味。不是“不动”,而是在“动”,在废寝忘食地“动”,用 灯火“漂白了四壁”地动。这个“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用“不动”来突出闻 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再如“他‘说’了。”“他‘说’了:”“他‘做’ 了,”的排比段,感情如冲开闸门的潮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倾泻出对闻先生英勇精神的 高度钦佩与赞扬。结尾“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是对闻先生人格的艺术概括, 句式短促,音调高亢,节奏分明,言深意赅。散文中适当运用诗意的语言能增强文章的表达 效果,能更为形象更为深刻地表现歌颂闻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的主题,能以文 中包孕的感情、激情给人以激励、鼓舞和感染。 第一部分(第 1~7 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结构,叙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务实勤奋、谦虚淡泊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 8~20 自然段):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1.选取典型事件表现人物。 作者所选的材料讲究典型性。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 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一多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 可以记述的事很多。作者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典型事件,就把闻一多的严谨刻苦的治 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了出来。 2.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 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第 1、2 两段 是第一部分叙述的纲领,第 7 段是第一部分叙述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 8、9 两段是 第二部分叙述的纲领,最后两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这些 议论,不仅使文章前后照应,而且形成一种气势,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说和做 本篇课文生字词较多,预习显得尤为重要。课文内容时代久远,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臧克家和闻一多的生平,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 朗读的效果较好,通过朗读,让学生很好地把握了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但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把握起来 难度较大,所以本课设计了圈点批注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品味,并通过讨论、交流 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为学生留出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感受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的空 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个性化阅读。 在拓展延伸部分,安排了一道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讨论题,目的是锻炼学生的 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发言比想象的要踊跃,并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看法,把这堂 课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种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知识与技能 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善于撷取生活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重点 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难点 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写作风格。 朗读法、导读法、合作交流法。 课文朗读文件、多媒体课件。 1 课时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 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那却不 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今天我们就来透过萧红的视角,了解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先生。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迺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1933 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 年发表了成名作 《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1936 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 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 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 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 年 12 月 8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军占领了香港。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在一所临时医院里去世。 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 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 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创作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 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 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 河传》等名篇佳作。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 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 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 花圈。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 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鲁迅的性格特点的? 作者选取了鲁迅的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的生活片段来表现鲁迅的平凡与不 平凡之处。 2.初步感知: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鲁迅先生是一个乐观开朗、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童心未泯、博学广识的人。 1.细节赏析,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 作者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 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然后小组交流,并说 说喜欢的理由。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这是萧红用自己心灵感受 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 (2)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 作者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走路很轻捷,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一往无 前、义无反顾、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3)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 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与朋友相处的融洽、愉悦可见一斑。(4)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鲁迅先生也有幽默风趣、可爱可亲的一面。 (5)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 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严格要求,同时又深切关爱。 (6)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 这个细节展现了鲁迅先生实事求是的一面。 2.课文记叙了一件件细小的生活琐事,看似杂乱,但有一条情感上的线索贯穿全文。 请你找出本文的线索。 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仰。 3.深入探讨,回味悟旨。 (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 (2)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 富的内心世界。 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 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青年人和热爱祖国、勤勉工作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 4.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帐,你如何看? (1)文中撷取凡人琐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平凡中伟大的特点,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 深的艺术效果。 (2)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显示了 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3)提供局外人所无从了解的生活细节,再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伟人。 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 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魅力气质,抒发了作者对 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1.片段一(1),明朗的笑声。开篇直接描写,别具一格。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 易近人的鲁迅便跃然纸上。 2.片断二(2),写鲁迅先生走路轻捷快速。 3.片断三(3~13),写作者到鲁迅家中做客的事情。 4.片断四(14~17),鲁迅先生开玩笑。 5.片断五(18~23),受鲁迅先生的影响,“我”也乐观起来。 6.片断六(24~26),写鲁迅先生关心、帮助青年。 7.片断七(27~30),写鲁迅先生对随意使用校样纸不以为意。 8.片断八(31~34),写许先生的忙碌,侧面表现鲁迅先生的生活。 9.片断九(35~40),写看电影。 10.片断十(41~42),写鲁迅先生的休息。 11.片断十一(43~54),用白描手法描写了鲁迅先生的三件小事,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 生的爱戴之情。12.片断十二(55~60),写吃鱼丸的事情。 13.片断十三(61~63),写鲁迅先生包书也要包到整整齐齐。 14.片断十四(64~67),写鲁迅先生拼命工作,无暇休息。 1.语言朴实。 文中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在文中,作者很少用“他”来指称鲁迅,多 称“鲁迅先生”,更多的时候,作者将这种崇敬和爱戴不露痕迹地融在了对琐事的叙述中。 2.详略得当。 课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几件琐事,有详有略。作者以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平易 近人的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Error!可亲可敬 热爱感念 在众多回忆鲁迅先生的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其成功的原因, 不仅仅是因为萧红与鲁迅先生有很深的情意,更主要的是因为萧红善于撷取生活琐事,通过 生动的细节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这些能力,也正是我们学生在写作中所欠缺的。 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体会萧红散文创作的技巧,并力争学以致用。在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我采用问题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质疑、认真探究,实 践证明:效果较好。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课堂上往往顾及不上,课 堂上讨论的问题,往往也是经过教师预先设定的思路来解决的,因而难免有“牵着学生的鼻 子走”的嫌疑,这也是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4 孙权劝学 知识与技能 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与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富于情味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各自说 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2.使学生懂得“善劝”“好学”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勉励同学们要重视学习, 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1.朗读法。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可听读、齐读、思读、 分角色读等。2.表演法。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领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 态和心理,再现人物形象。 3.讨论法。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善 劝”“好学”的重要性。 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1 课时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依赖。 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 认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 劝学》一文。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谥号文正,陕州县(现在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 在河南光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 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 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1.播放课文录音磁带,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找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限制语气)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语气) 教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指读、齐读,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 3.归纳文言字词。 (1)注意古代的称呼。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2)注意一处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 谓……曰:对……说。 (3)注意古今异义的词语。 但:但当涉猎(只)往事:见往事耳(历史) 及: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博士:治经为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4)注意一词多义的词语。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5)积累并运用成语。 ①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 低下而攀高了,或从穷困变富有了,都可以说非复吴下阿蒙。 造句:这人啊,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只是个穷小子的小王,而今 却成了大企业家,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②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对待。 造句:平时不善言语、性格内向的张军,这次却在全国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一 等奖,大家不得不对他刮目相待了。 4.结合课下注释及前面归纳的文言用法,翻译课文。 5.再次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请同学们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惊人的长进,以至于令鲁肃叹服 不已,并且与他结为朋友的故事。 (2)理清课文思路。 生 1:本文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并“结友而别”。 生 2:我想用“学”字作一线穿珠式的概括,即“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 学”。 生 3:文章是用对话组材,借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的,抓住“劝”、“议”即可。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 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 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地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现。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2.孙权劝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请问他是怎样劝学的? 首先是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身份“不可不学”;其次是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 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学,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 身份。 3.从劝学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孙权以自身为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层层劝解。他可以和部将就非军事、非政治的 话题进行交谈。由此可见,孙权平易近人。他对部将严格要求,为提高屡立战功的吕蒙的素 质而对其谆谆教导。他具有王者的风范。 4.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可谓是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的 关系。请问作者描写二人的对话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何作用? 二人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 重要性。 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在东吴,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诸臣中是仅次于周瑜的二号人物。鲁 肃之所以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了鲁肃的爱才、 敬才,二人的情投意合。这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6.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 7.文章中心既为劝学,为什么不详写吕蒙学习的具体情况和通过学习后他的论议的高 妙? 文章的中心在于表现通过学习使人发生巨大变化,只要能表现出这种变化就能突出促进 这一变化的动因——学习的巨大作用。文章没有铺叙吕蒙学习的具体状况和他的论议,但通 过鲁肃的“大惊”、评价和做法,已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吕蒙的巨大变化,而这一变化正是学 习促成的。这突出了学习的重要和功用。 8.“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现已演变成一耳熟能详的成语。请问这一成语带给你哪 些启示? 这一成语告诉我们,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拿老眼 光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第一部分(开头至“蒙乃始就学”):写孙权劝吕蒙学习。 第二部分(“及鲁肃过寻阳”至结尾):写吕蒙就学,才略有长进。 1.剪裁精当。 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及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具体学习过程则一笔带过。先写孙权 劝说吕蒙要努力学习,然后通过鲁肃赞学来侧面表现吕蒙学习成果的显著。这样写既节省了 笔墨,又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2.运用侧面烘托和对比手法表现人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 功效正是通过鲁肃的话侧面展示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鲁肃话中的 “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现在与过去进行了纵向的对比,突出了吕蒙的“变”,从而写出孙 权劝学和吕蒙就学的效果。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劝学——不学(恳切) 吴下阿蒙 又劝——就学(关心) 刮目相看 议论——结友(惊赞) 《孙权劝学》是一篇精短的文言文故事,全文只有一百余字,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 之欲出。在叙事方面,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先交代事情的起 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没有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在人物描写方面, 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富有情味。 教学中,我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学习习惯,学 生借助注释和词句理解基本内容,教师只激发点拨。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 问题。在读的训练中,我以读思结合的原则:初读——速读——竞读——研读——背诵,自 学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全文,提高了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第一单元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1.学习并运用写出人物鲜明个性的方法。 2.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运用。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讨论法和演练法;写作——修改——点评。 一、导入新课 先请学生做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乌溜溜的大 眼睛。头上戴了一顶青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不知)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 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猪八戒)为什么? ——有代表性,写出了他最典型的特征: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二、写作指导 如何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 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 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可以直接写人 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也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 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3.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 行动描写生动,能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要让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 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4.写好环境,以景写人:因为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 有表现个性的意义。 作文一:我的好朋友 写作提示:1.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当然,也不排斥对他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 写,这些方法运用得好,也可以有效突显人物的精神气质。 2.可以叙述你和他相处的时光、共同经历的事情,在描写和叙述中展现他的性格品质。 例文欣赏: 我的好朋友(片断) 在我众多朋友中,她是最真的一个。 我戏称她为“黑煞女金刚”。一女生,虎背熊腰,打人基本靠脚,讲话基本靠吼,再加 上天生像掉进过煤堆一样,和我站一块就是“黑白无常”,不给她取这外号我怕上帝不允许。 我时常提醒她:“你跟我讲话时注意点形象行不?你也要淑女一点嘛。”她居然回答我: “跟你说话不能注意形象,那样有损我的形象。”我回击道:“你有啥形象?一个学过跆拳 道的‘黑煞女金刚’,您老人家能不能照顾一下我的淑女形象?”她眼睛都没眨一下就一口 答应了:“行。”结果,她逢人便叫我“淑女”,搞得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后来她拍 着我的肩膀说:“做人要真实,这样才有魅力。”我忙点头,立马把我的肩膀从她的“熊掌” 下解脱出来。 她总是这样坦坦荡荡,因此拥有极好的人缘,连老师都说“这孩子,真性情!”说实话, 我很欣赏她,也很佩服她,因为在时光的和弦中保持真实的自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点评】文章情感诚挚,作者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错落有致地表现人物个 性,既使人物特征鲜明,形象生动,真实可感,也彰显出人物独特的魅力。 作文二:争论 写作提示: 1.设置场景和争论点,回忆争论时人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抓住人们的不同精神气 质和个性展开描摹。 2.可以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写出他们在争吵中的不同表现。 3.不妨深入人物内心,想象他的心理,尝试进行心理描写。 例文欣赏: 争论 我的家十分温馨。但爸爸妈妈的性格各不相同,总喜欢时不时地顶几句话。 前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晚上,妈妈四处找银行存折,直到把家翻了个底朝天, 存折仍不见踪影,妈妈眉头紧锁,手托着下巴,想了一会儿,像名侦探柯南一样,去询问 “嫌疑犯”爸爸。 爸爸正躲在他的安乐窝——沙发上看电视,看得眉开眼笑。眼前突然变出了气势汹汹的 妈妈:“喂!存折呢?”爸爸吓得全身颤抖,不敢去看妈妈,闭上眼睛大喊:“冤枉啊!你 什么时候看见我碰过你的东西啦?”一句话如同汽油浇在熊熊烈火之上,气得妈妈红润的脸 都绿了,眼睛里喷射的怒火灼灼伤人:“哼!那你说在哪?难不成长翅膀飞了?”说完,又 怒气冲冲地去房间找存折。我一人可怜巴巴地缩在角落,眼睁睁地看着这出“悲剧”上演, 却无能为力,心里像有千万根针在刺一样痛。爸爸望着乱七八糟的房间,传来刺耳的乒乒乓 乓的声音,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 突然,房间里传出一声惊喜的叫喊:“快来看,在这儿!”我和爸爸互相看了看,百米 冲刺似的进了房间。只见妈妈手里拿着存折,欣喜若狂,眉毛好似弯弯的月牙,眼睛里的怒 火被大水平息了,嘴角漾起一丝笑容。我本以为一场风波即将结束,正在感谢“知情”的存 折从天而降,却没料到还有一场更大的风波等着我们。只见爸爸一个箭步冲上去夺过妈妈手 中的一个包,小心翼翼地放回抽屉藏好。他长长地舒了口气,转过身对妈妈说:“你别乱动 这个包,里面有我一生的心血呢!”刚刚灭掉的火又燃烧起来,妈妈的火气又上来了,变成 了凶猛的狮子,扭过头去,一脸的不屑:“都是一家人,我能把你的证书怎么样?烧了?”爸爸四下瞧瞧,故意压低声调:“那可不一定!”天哪!这两个人是怎么了?头脑发高烧了 呀?句句针锋相对,鸡毛蒜皮的事用得着这样大动干戈吗?这时,他俩尴尬地相对着,谁也 不肯先认错。空气几乎停止流动,令人窒息,我受不了了,站了出来:“别再闹了。都是一 家人,想弄丢东西都难。整天疑神疑鬼的,累不累?快去看,有好看的电视剧!” 爸爸妈妈又坐在一起看电视了。一场争论终于结束了,还是平静好!希望永远不要再有 这样的“家庭风波”了! 【点评】本文叙写爸爸妈妈两场争论,着力表现争论的动作、语言、神态,让读者看到 一个急性子、火爆脾气的妈妈,一个能忍让有时又不服输的爸爸,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作文三: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_ 写作提示: 1.先补全题目。填写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 2.“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 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 3.“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 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 例文欣赏: 这样的人让我难忘 这样一个深秋,天暗得早。 小路上没有霓虹,只有广阔夜空中一弯清冷的月亮散发着幽幽的光,只有一阵冷风吹过, 飘下满地的落叶,与风一同在街边旋转着。 我就这样一直走着,一直低着头走着。直到我感觉到一丝微弱的亮光照亮了路,才缓缓 抬起头来。前面是一个模糊的身影,佝偻着。他背对着我,正咳得厉害,旁边是一个比他大 得多的地瓜炉子,火膛里闪着红光,上面用厚厚的花格子布捂得严严实实。等我走近了,那 人才长舒了一口气,慢悠悠地转过身来。 微弱的光下,他灰白色的头发稀疏而且乱七八糟,有点像鸟窝里的干草。沟壑纵横的一 张脸,黑黝黝的。下面是麻秆儿一般粗细的两条腿。 老人见我看他,也就盯着我,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忽然咧开嘴乐了:“同学,买地瓜 不?”一口方言,听起来很温暖,我点点头,老人掀开花布,一股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我 看看四周,不禁好奇地问他为何要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卖东西,他只是麻利地称着东西, 笑而不答。 直到有一天,我回来的稍晚了一些,远远地看到一个脏兮兮的小孩站在老头的面前,仰 头望着老人从炉子里挑出两个最大的地瓜递给他,小孩用衣服兜着冒着热气的地瓜飞快地跑 向一个黑暗的角落,那里隐约躺着一个女人。 就在这一瞬间,我终于明白了老人那日的笑而不答…… 这个在我成长中最难忘的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生活有时也需要那么一点人情味,好让 人们感到亲人以外的温暖。如果只有一味的冷漠,又怎能叫做生活呢? 花落花开间,又过了几年。还是这样一个深秋,还是那个熟悉的角落,却再也闻不到地 瓜的香甜,那对耐人寻味的母子不知从何时起,也不见了踪影,但多年前的那个佝偻的瘦小 身影,那一口温暖的地方口音,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却让我难忘。 现在,心中的这些记忆,即使在清冷阴寒的深秋,也仍会散发出丝丝温暖。 【点评】本文写了一个卖地瓜的老人热心帮助一对母子的故事,突出了老人的善良,表现出 人性的温暖。环境描写能衬托人物的精神品质及作者感受。首尾照应,结构安排巧妙。

资料: 455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