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教案【下】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教案【下】

ID:101866

大小:6.05 MB

页数:77页

时间:2020-02-2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五单元 5 动物儿歌 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主要介绍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课文插图色彩丰富,展现 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语言趣 味盎然,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文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 字旁”。课文还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用多样、有趣地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味。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动物,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一些基本特性,还能简单地 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规范 地学习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感悟、 积累和运用语言。 1.认识“蜻、蜓”等 12 个生字,会写“间、迷”等 7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重点:识字,写字;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难点: 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教师:动物图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1.认识“蜻、蜓”等 12 个生字,会写“间、迷”等 7 个生字。 2.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送走了春天,迎来的便是夏天,你喜欢夏天吗?夏天里你最喜欢做什么?你在夏天里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吗?(课件展示夏天的图片) 2.揭示课题。 你们可知道有一群小精灵和你们一样喜欢夏天,而且它们还喜欢在夏天做有趣的事情 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有趣的事吗?请翻开课本,(板书课题)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结合课文插图,找找你认识哪些小动物。 2.展示课文中出现的昆虫图片: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3.学习生字、词语。 这些小动物带着生字宝宝来和我们做好朋友了,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1)读带拼音的生字。 ①开火车读。 ②教师提醒学生读好平翘舌、前后鼻音的生字,注意:“蜻、蜓、藏、粮、网”都是后 鼻音,“食、蜘、蛛”为翘舌音,“藏、造”为平舌音。 ③指名带读。 (2)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现在生字宝宝摘掉帽子了,你还能不能记住它们呢?(指名读) (3)学习词语。 在这些生字宝宝里藏着很多昆虫,不信你们看!(展示词语:蜻蜓 蚂蚁 蜘蛛) ①带拼音开火车读。 ②去拼音齐读。 (4)归纳识字规律。 ①识记带“虫字旁”的形声字。 请大家观察小动物们的名字,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的名字中都有“虫字旁”) 去掉“虫字旁”后,读一读剩下的部分,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虫字旁”告诉了我们它们都是古人眼中的虫子,去掉“虫字旁”后,剩下的字 的读音和整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像这样的字我们叫形声字,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可以 认识好多汉字呢! ②拓展儿歌中带有“虫子旁”的其他字:蝴、蝶、蚯、蚓、蝌、蚪。 三、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说说写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在课本的田字格中,教师巡视。 4.小组交流,推荐写得漂亮的上台展示。 四、字词检测。 五、展示朗读。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 2.自由读。 3.男女生对读。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经历了一次快乐的识字之旅,学习了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识字的方法。相信在以后的识字学习中,你们会学得更快、更好! 七、布置作业。1.练习写生字。 2.积累“虫字旁”的生字。 动物儿歌 蜻 蜓 迷 藏 造 蚂 蚁 食 粮 蜘 蛛 网 间 迷 造 运 池 欢 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培养学生产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说儿歌中带有“虫字旁”的字。 2.齐读儿歌。 二、自主探究学习。 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用“△”画出动物名称,用“——”画出每种动物在哪里活动,用“——”画出每种动 物在干什么。 三、合作交流。 1.你喜欢哪种动物的活动? (根据学生发言,出示动物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的活动特点,引出儿歌中相应 的句子,并指导朗读、表演读。) 2.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 3.生自由朗读,开火车读,配合动作表演读。 四、再读课文,深入学习。 (一)学习第 1 句。 1.(课件出示第 1 句)瞧,小蜻蜓飞来啦,它在干什么呢? 2.做一做动作,理解“展翅”。(像这样伸展开翅膀就是“展翅”) 3.认识生字“蜻、蜓”。指名读、组词。 4.小蜻蜓在哪里飞呀?(半空) 5.读好这一句。指名读、齐读。(注意节奏、停顿,可以拍手打节拍) (二)合作学习其余部分。1.还有其他的小动物,它们都在哪里忙碌着?请画一画。小组交流,互相订正。 2.小动物们都在忙着做些什么呢?请同桌合作,先读一读,再说一说。(顺序随机) (1)蝴蝶花间捉迷藏。 理解“捉迷藏”。(句式:蝴蝶一会儿飞到……一会儿飞到……) (2)蚯蚓土里造宫殿。 理解“造宫殿”。出示蚯蚓松土的图片,蚯蚓在干什么?(松土)为什么说它在“造宫 殿”? (3)蚂蚁地上运食粮。 理解“运食粮”。(运什么?运大米、运面包……) 学习生字“运”:用换一换、加一加的方法学习。(“运”是“辶”里面一个“云”。可 以用“车”“元”换一换。) (4)蝌蚪池中游得欢。 理解“游得欢”。(“游得欢”就是指游得高兴、开心、欢乐…… ) (5)蜘蛛房前结网忙。 学习生字“网”。出示图片,你还知道什么网?(球网 铁丝网 电网 渔网) 理解“结网忙”。同学们知道蜘蛛结网干什么吗?(抓虫子)蜘蛛可真勤劳! 3.齐读儿歌。(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听,特别是“把谁、在哪里、干什么”念得很有节奏。你也能仿 照儿歌的形式来说一说吗? 五、练习展示。 谈话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交流学习,了解了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你还知道 哪些小动物是怎样活动的?仿照课文写一写。 1.四人小组交流,用卡片写出本组想好的句子,最少写两句,然后贴到黑板上。 2.展示交流,每个人看看别的小组编的儿歌,用心记下一句与本组不同的句子。 六、全文总结。 大自然里有很多小动物,你还想多了解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吗?那就走进大自然,做 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将会有更多收获。 5 动物儿歌 蜻蜓  展翅飞 蝴蝶  捉迷藏 蚯蚓  造宫殿 蚂蚁  运食粮 蝌蚪  游得欢 蜘蛛  结网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古 对 今 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识字。这首对韵歌以对对子的形式呈现,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课文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 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学生第一次接触简单的对子,首先, 教师可以让学生知道对子是有章法的,有轨迹可循的;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简单的词汇、 句子,让学生对对子;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生活中的对子,加强了解。 1.认识“圆、严”等 12 个生字,会写“古、凉”等 7 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等 7 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 夕阳、严寒、酷暑”。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课文。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1.认识“圆、严”等 12 个生字,会写“古、凉”等 7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当中,有许 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和许多小动物,你们喜欢它们吗?(喜欢)今天老 师就带领你们一同走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吧!(板书:6 古对今) 二、自主探究学习。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 3.识字。(学生利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识字 的快乐) 三、合作交流。同桌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情况。 四、指导书写,进行评议。 1.学生先说出这些字的相同点、区别及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师指导书写。 (1)重点提醒:语(部首为“言字旁”) (2)重点记忆:夕(“多”的一半) 3.学生练习,师及时纠正。 五、成果展示。 1.出示生字、词卡,认识生字并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2.开火车读字、组词竞赛。 3.朗读展示。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引导发现课文特殊的呈现方式。 (2)男女生对读。 6 古对今 圆 严 寒 酷 暑 凉 晨 细 朝 霞 夕 杨 古 凉 细 夕 李 语 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理解词语“严寒、酷暑”。 2.背诵课文。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对联大家都见过吗?(见过)在哪见过呢?(过年的时候,各家各户的门上都要贴 上对联)那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呢?(自由发言)大家说得都很好,对子就是对偶的词句,现 在,我们继续学习《识字 6》的对子吧。 二、熟读课文, 理解词意。 1.现在,我们把认识的词语宝宝送回课文中。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谁读得最认真。 2.学习第 1 节。 (1)老师现在把课文里的反义词都拿出来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些反义词的意思有 什么不同呢?我们能不能举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呢?出示幻灯片: 古——今   严寒——酷暑 谁先来举例子说说“古”和“今”?(指名回答并进行评价) (2) 刚才这位同学能举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古”和“今”的意思。那课文中的“严寒” 和“酷暑”,你们能不能举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小组内讨论,然后举 出例子。 (3)教师画一个圆,并问这是不是方的,引出“圆对方”。 (4)春天的天气是怎样的?(暖和、春暖花开)秋天的天气怎样?(凉快、秋高气爽)引出“春 暖对秋凉”。 (5)学完第 1 节,你知道对子有什么特点?(字数一致,结构相同,词类相当,意义相对 或相反) (6)背诵第 1 节。 3.学习第 2 节。 (1)“早晨”的反义词是什么呢?(晚上)我们也可以简缩为一个字“暮”。引出“晨对 暮”。 (2)教师拿出三组字词卡片,分发给同学们,通过游戏“找朋友”,来学习剩下的对子。 (3)教师说出“朝霞”,然后手持“朝霞”卡片的同学要马上找到手持“夕阳”卡片的同 学,然后读出“朝霞对夕阳”。 (4)教师说出一个词语的意思,拿着对应词语卡片的同学就站出来。如: 师:“温和的风”“和风”的朋友在哪里? 生:我是“细雨”,“和风”的朋友在这里。 (5)背诵第 2 节。 4.学习第 3 节。 (1)教师拿出相应的图片。(桃、李、柳、杨) (2)将这四张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找同学按照对对子的形式对一对,说一说。(学生自 己分类,然后对对子,完成“桃对李,柳对杨”) (3)师:你们知道吗?我们森林王国里有一位歌唱家和一位舞蹈家。(课件出示黄莺和燕 子图片)你们知道谁是歌唱家,谁是舞蹈家吗?生:黄莺唱歌,燕子跳舞。 师:我们称之为“莺歌燕舞”。所以,“莺歌”对什么呢? 生:燕舞。 (4)春天到了,鸟儿唱着歌曲,花儿散发着芳香,这会让你想起哪个词?(鸟语花香)那么 “鸟语”对什么?(花香) (5)背诵第 3 节。 5.同学们,我们都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了,现在就请同学们再大声地朗读课文,最后 比一比,哪组同学读得最响亮,最准确。 三、探究运用。 “最佳搭档”游戏:学生各选一个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写在卡片上,游戏开始后找到与自 己相对的词语的同学,比一比谁找得快而准确,没找到搭档的同学可以重新选择一个词语, 直到找到为止。 四、拓展延伸,介绍历史。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说的对子就是春联的一种简单形式。春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000 多年以前,春联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悠久的历史,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现在同学们来欣赏一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春联吧。(课件出示春联内容)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收获真不少,交了新朋友,写了字,学了词,读了课文,那么现在 请同学们按照课文的形式编一节对子,回家后,给父母展示自己创作的成果吧! 6  古对今 古今 严寒 酷暑 和风细雨 朝霞 夕阳 鸟语花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操 场 上 《操场上》这篇课文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画、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词语都 是课间体育活动的名称,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学生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 本课属于按事物规律识字,反映的是学校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在教学时,教师应将 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汉字结合起来,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新理念, 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看图说、看图贴,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认识“操、场”等 12 个生字和偏旁“ ”,会写“打、拍”等 7 个生字。 2.能正确、连贯地读好词语,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对应插图,联系生活,了解课文中的各项体育活动。 4.培养学生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重点:认字,写字;归类认识“提手旁”和“足字旁”的字。 难点:了解形声字的形旁往往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这一规律。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相关体育活动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1.认识“操、场”等 12 个生字和偏旁“ ”。 2.能正确、连贯地读好词语,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在体育课上都参加过哪些体育活动呢?或者你在操场上看过其他 同学们做过什么体育活动呢?(指名答) 二、学习图上的 6 个词语。 1.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同学们下课后在操场上锻炼身体的图画,想和老师一起来看看 吗?(出示课件) 2.出示课件词组。请同学认读,检查认读情况。 指导学生看图,认识体育活动,只要学生能够自己回答出来的,老师就不要重复,然后 送卡片给回答出来的学生。 3.小组合作学习这 6 个词语。 (鼓励小组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4.各组推举一名学生在前面拿出相应的词语卡片,其他学生做动作。 5.请手中有词语卡片的同学把词语卡片随机贴到黑板上,其他同学观察,能不能发现 规律。 (把“提手旁”的字放在一起,“足字旁”的字放在一起。) 引出“提手旁”和“足字旁”这两个偏旁。让学生了解这些字都与“手”和“足”的动 作有关系,并且让学生试着做一做。在运动中学字认字,组词。 扩展:你还知道哪些字和手、足有关呢?三、读儿歌,在儿歌中识字。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 6 个生字娃娃,还有 6 个生字娃娃藏在了儿歌里,我们一起去找一 找,好吗? 1.课件出示儿歌,听儿歌,找生字娃娃。请学生自己在儿歌中找出这 6 个生字,一边 找,一边喊出他们的名字。然后和同桌交流,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师生做“听音接生字”游戏。 (老师读生字,学生听音,然后用手在空中抓住这个字音,迅速地从自己的生字卡片里 找出这个字,然后大喊:“我接住你了!”) 3.认读词语“铃声”“热闹”“锻炼”“身体”。 4.朗读儿歌,男女生比赛读。 四、拓展活动。 1.读完儿歌,你知道了什么?(要天天锻炼身体,因为“天天锻炼身体好”) 2.你还知道其他体育活动吗?(学生自由发言,如: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跳远等) 3.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说一说,并在全班交流。 7 操场上 操 场 拔 拍 跑 踢 铃 热 闹 锻 炼 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会写“打、拍”等 7 个生字。 2.培养学生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一、课间活动:“你猜我演”小游戏。 教师在幻灯片上出示学过的几组词语,如打球、跳高、拍皮球、跑步等,指名表演,教 师根据动作来猜词语。最后一个词语设计为“快坐好”,以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二、巩固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朗读词语。 三、学写生字。 1.学写“打、拍”。注意“提手旁”的笔画,先写横,再写竖钩,最后写提。学习这两 个相同部首的字,可以对比学习,也可以用换偏旁的识字方法记忆。 2.学习“足、跑”。注意“足”作偏旁时,笔画发生变化:撇和捺变成竖和提。 3.区分“声”和“身”的读音。 4.注意区分“体”和“休”的字形。 5.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6.学生描红、临写。 7.评选出写得最漂亮的字,并投影展示。 四、学习儿歌。1.教师出示儿歌,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评价。 2.学习儿歌。 (1)操场上真热闹,我们看看同学们在操场上干什么。 (2)指名回答。(跳绳、踢毽、丢沙包) (3)指名学生在讲台做简单的动作,让其余学生猜一猜这三个体育活动。 (4)口语交际。说一说: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为什么喜欢这项活动?(小组交流,并派 代表阐述) (5)如果我们经常进行这些体育活动,有什么好处呢?引出“天天锻炼身体好”。 (6)教师指导朗诵,学生学习朗读儿歌。 3.学完儿歌,你有什么启发呢? (我们要注意锻炼身体。) 7 操场上 打 拍 跑 足 声 身 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人 之 初 本文选自《三字经》,《三字经》为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课文一共 2 节,寓意深刻,让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明白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意义,只有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长大以后 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年级学生刚接触古文,比较难理解文意,因此,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然后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明白其中的道理。学生学习古文难度较大,教师应耐心指导,细心讲授。 1.认识“初、性”等 13 个生字,会写“之、相”等 7 个生字。 2.认读“初始、初夏、性格、个性”等 8 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 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1.认识“初、性”等 13 个生字,会写“之、相”等 7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知识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全文仅有 1000 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 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人做事。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只是《三字经》的一部分,让我 们一起看看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吧! 二、学习识字。 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2)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认一认,会认的贴在一旁,不会认的字反复认读。 提示翘舌音的字:之、初、善、专,提示后鼻音的字:性。 (4)再读读课文。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小组讨论解决。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师生共同正音。 (2)指名带读,注意读准翘舌音的字:之、初、善、专,后鼻音的字:性。 (3)说说你能用哪些字组词。 (4)学生指出有疑问的字词,全班共同探讨解决。 三、诵读课文。 1.读古文不仅要将文章读通读顺,而且要读出节奏和韵律。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跟读, 把握节奏。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学生读,教师评价。(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和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朗读。 5.背诵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加一加:木+目=?(相)注意:“木”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捺变为点。2.学习“远”“近”,这两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它们在田字格中各部分所占的比 例、位置。 3.学写“义”。提醒学生注意:最后一笔是捺。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 5.将学生的成果投影展示并评价。 8  人之初 之 初 性 善 习 教 迁 贵 专 幼 玉 器 义 之 相 近 习 远 玉 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一、游戏复习。 1.教师转大转盘,转到相应的字之后,学生抢答说出字的读音。 2.男女生比赛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 1.学习第 1 句话前半句:人之初,性本善。 (1)教师解释关键词的意思:“初”在这里就是指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指品性、 品格、德行。 (2)小组交流讨论这半句话的意思,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意思解读得最准确。 (3)这句的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4)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5)教师小结:既然天性是先天决定的,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每个人的性情 都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来,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 这个现象的。 2.学习第 1 句话后半句:性相近,习相远。 (1)理解关键词的意思:“近”是指接近,类似;“习”是指习性,长期在某种环境下 养成的习惯。 (2)小组交流讨论这半句话的意思,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意思解读得最准确。(3)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性情就有了好 与坏的差别。 (4)师:学习完这半句,你受到什么启发呢? 生 1: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生 2: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性格的人。 (5)教师小结:原来古人认为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只不过环境的不同导致人的性 情之间的差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持善良的本性呢?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来找出答 案。 3.学习第 2 句话: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1)教师解释关键词的意思。 苟:如果。    乃:就。  迁:变化。 道:方法、规律。 贵:可贵。 以:认为、以为。 专: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2)指名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教师点评并补充。 (3)这句的意思是: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不使人本性变坏,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4)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现在明白这句话了吗?如果要保持善良的本性,该怎么办 呢? 4.学习第 3 句话: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1)通过学习第 1、2 句话,我们受益匪浅,知道了善良是本性,人与人的差异是由后天 的环境不同而造成的,那么第 3 句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2)学生自主理解句意,教师巡视,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点拨。指名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教师点评补充: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 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 (4)师:学习了这句,你想说什么? 生 1:我们要好好学习。 生 2: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不然到长大后一无所知,成为一个对社会无用的人。 师: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好好学习,是不是? 生:是! 5.学习第 4 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意思。 (2)这句的意思是: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知礼仪, 不能成才。 (3)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学习很重要) 三、教师小结。 学完这堂课我们明白了:善良是人的本性,但是不进行教育的话,本性可能发生变化。 从小的时候我们就要坚持学习,否则是无法成才的。 四、拓展教育。 1.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2.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决定怎么去做? 8 人之初 善良是本性 环境造差异 坚持学习 持之以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语交际:打电话 1.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打电话和接电话。 2.打电话时,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接电话时,能听清主要内容。接打电话时,都 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重点: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打电话和接电话。 难点:打电话时说话内容要清楚,语言要简洁、有礼貌。 教师:电话机若干(主要是玩具电话);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1 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情引趣。 1.课件播放《打电话》歌曲。(这首歌很多同学都学过,应该有很多同学跟唱) 2.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唱得这首歌叫什么?(板书课题——打电话)生齐读。 二、创设情境,分层演练。 师:打过电话的同学请举手,(课件出示课本插图)假如你是张阳的同学李中,你想联系 上他,可是接电话的是张阳的妈妈,你会怎样说呢? 1.分小组根据情境练习。拿出课前准备的电话机开始打电话吧! 2.请一组同学到讲台上来模拟打电话。演示时,引导学生认真看,仔细听,看他们的 表情、动作演示得是否自然、大方,听他们的语气是否得当,是否介绍了自己,是否把话说 清楚了,语言是否简洁、有礼貌。 (板书要点:自我介绍;内容清楚;语言简洁、有礼貌;语气得当;表情和动作自然、 大方) 师:你们还想再试一次吗?第二次演示的学生应该表现更完美一些。(请另一组上台演 示,再请全班评价) 三、结合生活,拓展延伸。 下面还有很多种情况,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1.打电话约同学踢球。 2.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3.有一个叔叔打电话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四、课堂总结,鼓励激趣。 1.对照黑板上的要求,每个同学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做得怎样,给自己打打分,请小组同学也给自己打打分。 2.教师只作为听众在一旁倾听。听完之后,请学生到讲台上说一说。 3.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以鼓励、赞扬为主。 口语交际:打电话 自我介绍内容清楚 语言简洁、有礼貌 语气得当 表情和动作自然、大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五 本次“语文园地”安排了 5 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 律,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我的发现”让学生学会通过偏旁认字;“字词句运用”引 导学生注意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巩固音序查字法;“日积月累”让学生积累歇后语;“和 大人一起读”引导学生明白平时不能只爱听好话。 “语文园地五”通过认形声字、同音字等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对比,认识生字,有助于学 生在头脑中建立较好的认字体系。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容易接受。学生第一次接触歇 后语,兴趣较大,教师可以拓展教学,补充一些简单的歇后语,让学生增加兴趣和积累语言。 寓言故事内容清晰易懂,寓意深刻,学生学起来也不难。 1.认识“饭、能”等 8 个生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 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学会通过偏旁认字,了解字意。 3.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巩固音序查字法。 4.背诵简单的歇后语,理解意思。 5.理解《狐狸和乌鸦》的寓意。 重点:认识形声字,能通过偏旁认字,能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 难点:积累歇后语,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师:多媒体课件;字典。 学生:准备字典;预习“语文园地五”。2 课时 1.认识“饭、能”等 8 个生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 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学会通过偏旁认字,了解字意。 3.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巩固音序查字法。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自由读儿歌,观察儿歌中的规律,小组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拼读每一行最后一个生字,朗读韵母,在读中发现这些字的特点。 3.根据课本指示,让学生说“泡、饱”等 6 个字的特点。 生 1:韵母都是“ao”。 生 2:这 6 个字里面都有“包”。 师:同学们说得真有道理。这 6 个字是形声字,即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 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4.认一认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字,让学生试着认一认。(如苞、雹、炮等) 二、我的发现。 课件出示“我的发现”的内容。 1.出示 :吃 叫 吹 咬 (1)找它们的特点。(都有“口字旁”) (2)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3)读字、认字、组词。 (4)再写几个“口字旁”的字。 (5)总结:含“口字旁”的字大多与嘴有关。 2.再出示:提 拔 捉 拍 (1)读一读,讲讲特点。(都有“提手旁”) (2)读字、认字、组词。 (3)再写几个“提手旁”的字。 (4)学生做动作并思考“提手旁”与什么有关。 (5)总结:这些动作与手有关,所以“提手旁”的字大多与手有关。 3.再出示:跑 跳 踢 踩 (1)读一读,讲讲特点。(都有“足字旁”) (2)读字、认字、组词。 (3)再写几个“足字旁”的字。 (4)学生做动作并思考“足字旁”与什么有关。 (5)总结:这些动作与脚有关,所以“足字旁”的字大多与脚有关。 三、字词句运用。1.选一选,填一填。 (1)利用课件出示“青”与“清”,“在”与“再”,找两个学生朗读,发现每组读音一样。 (2)找学生区分“青”与“清”,讲解“青”代表颜色为绿色,而“清”可以表示水清澈, 与水有关。 (3)找学生区分“再”与“在”,讲解“在”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地点;“再”可以表示“又 一次”。 (4)学生朗读句子,明白句意,并选择正确的汉字填空。 (5)教师核对答案并点拨。 2.比一比,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 (1)教师复习音序查字法步骤: ①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大写字母。 ②找到该字的音节和对应的页码。 ③根据声调找到生字。 (2)出示需查生字,比一比谁查得最快。 (3)查得最快的同学可以交流自己查字典的方法以及查得比较快的诀窍。 语文园地五 识字加油站:形声字 我的发现:口字旁 提手旁 足字旁 字词句运用:青 清 再 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背诵简单的歇后语,理解意思。 2.理解《狐狸和乌鸦》的寓意。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成语、谚语,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教师出示“日 积月累”里的歇后语。 2.出示幻灯片,师生交流歇后语背后的故事,体会歇后语所传承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3.教师总结:像这样的词语叫做歇后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歇后语的前 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有时也称作“俏 皮话”。 二、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读歇后语,说说你的发现,可以是形式上的,也可以是内容上的。 2.学生讨论、交流歇后语的特点。 (首先,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其次,前后的意思是有联系的。前面一部分是说事,类 似谜面;后一部分是解释,类似谜底,也是想表达的意义所在。) 教师总结: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 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自然贴切,实际 上是把话说得更加形象、具体了。 板书:(形象或事例)——(解释、说明) 3.学习歇后语。 (1)学习: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师:小葱拌豆腐是什么颜色呢? 生:葱白、葱叶和豆腐一共是两种白色,一种青色。 师:颜色是一种青色,两种白色,故曰“一清二白”。 (2)学习: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师:大家想想篮子是什么样的? 生:竹篮是竹条编织而成,中间细缝很大。 师:那竹篮能装住水吗? 生:不能。 师:所以用竹篮打水,是什么结果呢? 生:一场空。 (3)学习:芝麻开花——节节高。 师:你们见过芝麻吗? 生:见过。 师:(出示芝麻开花的图片)你们能说说芝麻开花的样子吗? 生:芝麻是从下往上开花的。 师:进入成熟期的芝麻,每开花一次,就拔高一节,接着再开花,再继续拔高。开花就 意味着结籽。所以,生活中我们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形容好上加好。 (4)学习: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以前人们怎样取水吗? 生:他们需要用桶把水从井里打起来。 师:对的。那么如果有十五个吊桶一起打水,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生:15 个桶,都往一个井里放,桶碰桶,绳缠绳。 师:是啊!数量繁多,纵横交错,这首先就是让人眼乱心更乱啦;再者,有七八个正上 着,七八个正下着,上上下下,令人心神不安啊!所以,形容一个人心绪繁杂不定,就叫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4.小结:歇后语比较容易理解,形象具体,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哦! 三、和大人一起读。 1.创设情境,学习第 1 自然段。 (1)看,乌鸦来了(出示书中乌鸦插图),同学们,你从他的打扮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位 (  )。他找到了一片肉,可高兴了。他会想些什么呢? (2)这时候一只狐狸(出示书中狐狸插图)出来找吃的,他看到了乌鸦嘴里的那片肉,会怎 么样? 出示句子: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看图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课文第 1 自然段。 2.提出要求,自学第 2~5 自然段。 狐狸特别想吃那片肉,所以他就去想办法了。课文的第 2~5 自然段就写了这个过程。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狐狸都想了什么办法,边读边画。 (出示自读要求:狐狸对乌鸦说了什么?用“——”画出来,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又有什 么反应?用“——”画出来。) 3.分析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次对话。 ①指名读第 2 自然段。 ②“眼珠一转”说明什么? ③狐狸是真心向乌鸦问好吗?(板书:您好) ④乌鸦什么反应?(板书:没回答) (2)学习第二次对话。 ①指名读第 3 自然段。 ②狐狸说话前是什么表情?(赔着笑脸) ③齐读狐狸说的话。(板书:孩子好吗) ④乌鸦听了狐狸的话是什么反应?没回答为什么要看他一眼呢?(板书:看一眼) (3)学习第三次对话。 ①出示第 4 自然段,找一找狐狸一共说了几句话。 ②男生读第 1 句,这句话说了什么?读好“真漂亮”。(板书:漂亮) ③女生读第 2 句,这句话说了什么?读好“嗓子真好”“谁”。(板书:嗓子好) ④出示乌鸦和麻雀图。你觉得谁的羽毛好看? ⑤请学生试学乌鸦的叫声,你觉得好听吗? ⑥狐狸这样说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⑦总结:乌鸦的羽毛本来就没有麻雀好看,叫声谁都不爱听,可狐狸却偏说好看、好听。 像这种明明不好却说好的话,我们就叫它“奉承话”。(板书:奉承话)齐读两遍。 ⑧乌鸦听了奉承话是什么反应? (板书:得意 唱) ⑨结果怎么样?(课件演示肉掉下来的过程) (4)学习第 6 自然段。(出示句子) 什么叫“一溜烟”?狐狸为什么要跑这么快? 4.拓展说话。此时的乌鸦正伤心地哭呢!(播放哭声:呜呜……我真后悔呀……呜 呜……)(出示打电话的图)谁来打个电话安慰他一下。 5.对照板书,完成练习,总结全文。 (1)狐狸对乌鸦说了(  )次话。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  )。乌鸦喜欢(  ),所 以上了狐狸的当,嘴里的肉掉下来被(   )。 (2)总结乌鸦的教训。 出示: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莎士比亚 (3)你们还想对狐狸说些什么呢? 语文园地五 日积月累:歇后语 (形象或事例)——(解释、说明) 和大人一起读:狐狸和乌鸦第一次对话:狐狸:您好 乌鸦:没回答 第二次对话:狐狸:孩子好吗 乌鸦:看了一眼 第三次对话:狐狸:漂亮,嗓子好(奉承话) 乌鸦:得意 唱(丢了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单元 12 古诗二首 本课两首古诗都是描写夏天池塘里的景致,第一首是叙事诗,第二首是写景诗。《池上》 一诗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偷采白莲”的乡 村小娃,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小池》通过描写一 潭清澈的池水中,蜻蜓落在荷叶上休息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夏天的喜 爱和赞美之情。 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顺应学生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将教 学重点放在读、背和识字、写字上。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 生自主阅读;重视学法指导,加强课堂互动,尊重个体感受,恰当运用激励的教学方式教学。 1.认识“踪、迹”等 12 个生字,会写“首、采”等 7 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 诗大意。 3.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大意。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1.认识“首、踪”等 5 个生字。 2.理解古诗《池上》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的活泼、可爱,体 会作者对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的赞美。 一、设疑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二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我想先考考大家,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安排在一起吗?(出示两首古诗) 生:这两首古诗都描写了夏天池塘里的情景。 师:对,是这样的原因。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诗人描绘的画卷中,去寻 找那时候夏天里的有趣事情和美丽景色吧。 二、读诗。 1.师: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首诗:《池上》,(板书课题)这首诗大家都已经预习了, 那你们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作者吗? (出示: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他写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一生写诗 3600 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生齐读) 2.师:了解了作者,现在来读诗,大家会读吗?同学们先在下面练习一下吧。(学生先 练读,老师再指名读,然后齐读) (读准生字:首、踪、迹、浮、萍。) 3.师:将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池上》这首五言绝句要读出 什么节奏来呢?大家读一读,可以用铅笔在诗上画“/ ”做记号表停顿。 (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并且根据练习时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可以有不同节奏)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池上》?(指名读) (教师根据学生所读,用粉笔在黑板上给诗划分节奏,做上记号) 师: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声断气连,像 老师这样,你们听——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大家一起 来练读一下。 (生齐读,注意停顿。) 4.师:同学们刚才诵读的节奏都是可以的,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诵读这首 古诗,大家要注意声断气连。 5.师: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同学们觉得这样读有趣吗?老师想出一个办法,可 以让你们读得有趣一些。你们看—— (师拍手读诗,生跟读: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6.师:这样读有趣一些吧?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读诗?(指名答)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几种方式,非常好,但是都是一个人读的,可不可以采用两个人 一起合作的方式呢?比如,你们最喜欢的拍手游戏,也可以边玩边读诗呀,我们一起来! (学生两两组合,边拍手边读诗。) 7.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来把读诗变得有趣,现在,你们就自由选择最喜欢的方 式,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读。 (教师在学生练习后,指名表演读。) 8.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了多种方式读诗,你们觉得这样读诗有趣吗?那以后,你们 也可以用多种形式,把诗读得有趣一些,让学古诗变得轻松有趣好不好?三、解诗。 师:这首诗我们都会读了,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生:不可以。 师:对,我们还要了解诗中写了什么。你们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吗? (指名答。字典,工具书,插图,询问老师同学等)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现在就用这些方法试一试自己理解诗意,再把你从诗中读懂的 意思讲给你的同桌听,如果有问题同桌先讨论,两个人都不能解决再请教老师。 教师在教室内巡视。为学生解决困惑的地方。如: 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藏匿。 浮萍:(借助图片理解词义)浮在水面上的一种水草,很多很多,连成一片。当船从水面 上划过时,浮萍随着水波荡漾开来。 四、品诗。 1.师:《池上》这首诗简单明了,一读就懂,但仅仅懂得诗意还远远不够,因为一首 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包含一段情,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这些诗句,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都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诗,如果让你来给诗配上一幅画,你会 画上哪些景物?(一个小孩,一条小船,还有白莲和一些浮萍) 2.师:老师根据你们所说的景物,把这首诗改了改,(出示“ 娃撑艇、偷白莲、不解 藏、一道开”)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师:是呀,老师给诗减了一下肥,这就叫把诗读瘦了。字数少了,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 却更大了。现在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 情景创设:(播放背景音乐,老师轻轻地描述): 一个夏日的清晨,几朵白云悠闲地飘浮在瓦蓝瓦蓝的天空,初升的太阳明媚地照耀着大 地,湖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清风,满池的荷花开得格外娇艳…… 同学们,这美丽的情景你们看到了吗?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这个小娃又是怎样偷采白 莲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写下来。 生:在音乐声中尽情想象,静静地描写。 3.师:同学们可以放下你手中的笔了,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想象到的画面。 4.师:同学们,你们真会想,在你们的笔下,我感觉白居易写的《池上》这一首诗中 的景物仿佛活了,它们正向我们走来。此时,在你的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 (天真无邪、调皮活泼) 5.师:如果他是偷了莲蓬还会藏了踪迹的孩子,你们还觉得他有这么可爱吗?(不会) 师:是呀,正因为他天真无邪,才会偷采莲蓬而不解藏踪迹啊!你们喜欢这个孩子吗? 那就带着你的喜爱之情,读这首诗。(生有感情地诵读《池上》) 6.师: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的小娃形象。 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 7.师: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整首诗虽如同大白话,但极 富韵味,充满童趣。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一次想象画面,试着背诵。 8.指名背诵古诗,集体背诵。 12 古诗二首 池上首、踪、迹、浮、萍 Error!景美 童真、童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认识 “泉、流”等 7 个生字。 2.会写“首、采”等 7 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4.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初步感知初夏小池的美丽。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夏秋冬哪个季节呢?为什么?(引导学生完整描述)今天又有一位诗 人要带领我们走进古代,去欣赏那一方池塘里的夏天美景,你们想去看看吗?(想) 二、初读古诗。 1.今天,咱们就再来一起学习一首有关夏天的诗。(板书诗题:小池) 2.指名读题。(注意读准:池) 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简介杨万里的生平) 4.学生自由读诗。(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指导学法:把它圈出来,看拼音,多读几遍) 5.学习生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 ②去掉拼音全班认读。 ③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④将生字放回到古诗中,指名读古诗。 6.课件播放音乐,教师范读全诗。(对学生提出听的要求) 学生一边听,一边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7.学生自由练读。(教师也可带读、指名读、齐读) 三、再读古诗。 1.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你好像看到了小池的哪些景物? 2.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描述想象的画面,教师相机贴词卡。(泉眼、树荫、小荷、蜻蜓) 3.(课件出示课本插图)看看这些景物都在哪里,学生在相应的位置贴词卡。 4.学习前两句诗。 (1)指名读,师评价。 (2)泉眼很爱惜它的细细的泉水,不让它们多流一点儿,便让泉水慢慢地,无声无息地 流出来……(教师边讲边画简笔画)这样的泉水应该怎样画?(自由说,细一点,轻一点)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声音也是可以画画的,咱们来读一读,让老师感受这静静的、细细的泉水。 (3)在夏天的日光下,池塘里这一片柔柔的池水你喜欢吗? 是啊,连树荫都喜欢得投进 了池塘的怀抱了, 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的心情把这柔柔的池水和静静的景色读出来吧! (4)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 5.学习后两句诗。 (1)感悟朗读。让我们走入诗中,想象你就是小荷,你就是蜻蜓,一边美美地读一边做 动作可以吗?(加上动作练读后两句诗,激发想象) (2)师:小蜻蜓,你轻轻地落在小荷上干什么呢?(指名回答) 预设:①在跳芭蕾舞。——踮起脚尖,展开双翅,多么轻盈的舞姿啊!请你读出这样的 感受。 ②在和荷叶握手(聊天)。——多么亲热,多么友好呀。请你读出这样的感受。 ③蜻蜓把荷叶当作停机坪。——啊,飞累了,就在上面舒服地休息,多自在。请你带着 这样的感觉读。 师:蜻蜓轻轻地落在荷叶上,正舒服地休息呢!(生读) 师:蜻蜓与荷叶有说不完的悄悄话。(生读) 师:蜻蜓亲热地和荷叶握握手,咱们交个好朋友!(生读) 6.观看《小池》动画,教师配合画面描述:初夏,风和日丽。我来到一个小池边,一 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里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边倒映着浓密的树荫,池里长着一些嫩绿的 荷叶,有的只是露出尖尖的小角。这时,飞来几只蜻蜓,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 7.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赛读、齐读)配乐齐读。 四、背诵古诗。 1.多美的景色啊,多美的小池啊,多美的夏天啊!同学们,赶紧用你们甜美的声音去 背一背吧! 2.和老师合作背诵。(男女生赛背) 3.老师准备了这张夏日小池图,请同学们把图上的诗补充完整。 五、学习生字。 1.出示课本中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位置。 3.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1)重点讲解“采”字书写,注意“爪字头”的规范书写。 (2)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形近字“无”和“天”,强调“无”最后一笔为“竖弯钩”。 (3)“尖”注意上部的“小”第一笔由“竖勾”变为“竖”。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成果,全班评价。 六、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1.同学们,夏日小池的景色还有很多,快去看看吧!(课件播放夏日小池的图片) 2.回家把《池上》《小池》背给爸爸妈妈听,再告诉他们这两首诗的大意。 12 古诗二首 小池 泉 流 爱 柔 荷 露 角首 采 无 树 爱 尖 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荷叶圆圆 《荷叶圆圆》是一篇讲读课文,语句优美,也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学习这篇课文 能让学生感受到夏天的童趣,想要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 和小鱼儿们的快乐心情。 本课可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 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教学设计应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 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以学生自 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教学过程要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 务。 1.认识“珠、摇”等 12 个生字和偏旁“ ”,会写“亮、机”等 7 个生字。 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 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4.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重点: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认识“珠、摇”等 12 个生字和偏旁“ ”,会写“亮、机”等 7 个生字。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有意思的谜语,听好了:“圆 圆大绿盘,浮在水面上,水珠拿它当摇篮,小鱼拿它当凉伞。”猜一猜,这是什么?(荷叶) 2.导入:同学们,夏天的荷塘可漂亮了,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荷塘边去看一看。(板书课 题。课件出示:夏日的荷塘)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师:(出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带着你们的喜爱来读一读。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导朗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师:看来你们真的很喜欢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除了我们,课文中还有四位小精灵也 喜欢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赶快打开课本读一读吧。 二、合作探究,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要注意读准课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的 读音。 2.(课件出示全文)指名分段读。 师:这几位同学不仅把课文读通顺了,就连躲藏在课文里的 12 个生字都读准了。 师:同学们已经读完课文了,课文中有哪些小精灵呢?(指名答) 生:有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 师:你真能干,把课文中的小精灵都说了出来,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的图片和名称。 师:请同学们和这四位小精灵打个招呼。 生:齐读“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 过渡:同学们认识了四位好朋友,高不高兴? 生:高兴! 师: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生字宝宝,要是你们把它们全认识了,会更高兴的!(出示 12 个生字)瞧!生字宝宝来了,跟他们打打招呼吧。赶快借助拼音,把它们读一读、认一认。 学生自由读,也可以同桌互读。 教师指导认识“躺”字中的偏旁“身字旁”。 指名读生字,读对了,全班读;读错了,及时帮他(她)指正。 开火车读。请各组的同学开火车读生字。其他的同学当好小裁判。 指导读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自由读,小组讨论,指名认读。 3.课件出示生词。 师:请同学们自由拼读大屏幕上的词语。 荷叶 水珠 摇篮 透明 停机坪 躺下 展开 唱歌 翅膀 亮晶晶 笑嘻嘻 一朵朵 很美很美 4.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现在我们各小组来比赛,看看哪组读生字的读 音最准确,最好听。 同学们真厉害,都能准确地读出生字的读音,我们再来一次,男女生比赛,看看哪一组 认识的生字多。(男女生赛读)同学们真厉害,生字都认识了,现在我们把生字代入课文中去读读。 三、学记生字。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呢? 生 1:我记住了“美”字,方法是“加一加”,上边一只“秃尾巴羊”,加下边一个 “大”。 生 2:我记住了“晶”,方法是猜字谜:三日。 …… 师:同学们记生字的方法真多,其实记生字的方法有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猜字谜等,你们已经记住了这些生字,接下来我要考考大家。(指名读生字) 过渡:同学们真厉害,都认识生字了,现在我们学习写 7 个生字。 四、学写生字。 1.出示课本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位置。 3.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1)“亮”与“高”是形近字,提醒注意区分。 (2)“机”要注意部首“木字旁” ,“木”作部首时最后一笔由捺变为点。 (3)“放”要注意“反文旁”的书写。 (4)“朵”要注意上部不是“几”,没有勾。 (5)“美”是上下结构,先写“秃尾巴羊”即“ ”,再写“大”。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成果,全班评价。 13 荷叶圆圆 珠 摇 躺 晶 停 机 展 透 翅 膀 唱 朵 亮 机 台 放 鱼 朵 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句式说话。一、复习导入。 1.认读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2.齐读全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找找有哪些小精灵喜欢荷叶。(指名答) 师:听了同学们读得那么欢快,老师也忍不住想与大家分享这篇课文了,现在请同学们 听听老师朗诵这篇课文。 同学们,刚才你们在课文中找到四位喜欢荷叶的小精灵,你能用一句话说出来吗? 课件出示:(1)喜欢荷叶的有(  )、(  )、(  ),还有(  )。 (2)(   )、(   )、(   )和(   )都喜欢荷叶。(指名答,出示答案) 师: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法。 师:请同学们来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 个自然段) 过渡:现在让我们变成文中的小精灵,去和荷叶亲密接触吧。 三、探究课文。 1.学习第 1 自然段。 教师范读第 1 自然段。 师:第 1 自然段写了荷叶的什么特点?(指名答) (出示课文插图)你能用叠词说说图中荷花、水珠的特点吗?试试吧!(小组讨论,派代表 说) 出示:荷叶(  )的,(  )的;水珠(  )的,(  )的。 2.学习第 2 自然段。 教师范读第 2 自然段。 师:荷叶是小水珠的什么?(摇篮)能不能把“躺”字换掉呢?(不能)“睡”字好吗? 师:小水珠在摇篮里干什么? 总结:摇篮让小水珠感觉自由自在,很温暖,理解这种感情后再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第 2 自然段。 3.学习第 3 自然段。 教师范读第 3 自然段。 师:多美的画面,看到这一幕谁迫不及待地飞来了?小蜻蜓在荷叶上干什么呀?(指名 答)你读得真好,请你做一个小蜻蜓飞的动作。 师:小蜻蜓觉得荷叶是他的什么?(卡片出示“停机坪”,读词语) “坪”指草坪,左部一个“土”,右部是“平”,意思是说一大片空地。 再来读这段话,读的时候想象眼前要有一大块平地。(指名读) 师:同学们读出了小蜻蜓的骄傲,为什么荷叶是他的停机坪呢?为什么不叫它停车场呢? (指名答) 师:你说的真好,小蜻蜓和你想到一块去了,它觉得自己是小飞机,你来读一读。如果 把“立”字换掉,感觉会怎样呢?(换成“站”字怎样?) 师:看到这么美的画面让我们想起了大诗人杨万里写的什么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让我们一起到停机坪上去立一立,飞一飞。你看大诗人也用了一个“立” 字。(出示“立”) 过渡:多美的蜻蜓,多美的荷叶啊。你听小青蛙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了。(课件出示第 4 自然段) 4.学习第 4 自然段。 学生自由地读第 4 自然段。师:荷叶是小青蛙的什么呀?为什么把荷叶当作他的歌台呢?(指名答)青蛙唱歌的时候 姿势是怎样的?(指名演示) 过渡:听到了小青蛙的歌声,我们已经感受到荷叶的美了,那么小鱼去哪儿了呢? 5.学习第 5 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 5 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师:小鱼在哪儿呢?(指名答)小鱼在荷叶中玩得迷路了,我们去把他找回来,听他说说 为什么喜欢荷叶吧。(荷叶为小鱼儿遮住了阳光,让小鱼儿可以自由、快乐地游玩) 四、课堂总结。 1.多么美的画面啊,多么美的荷叶啊!吸引了那么多的小精灵。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 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荷叶是小鱼儿的凉伞。 2.拓展练习:用“荷叶是谁的……”句式写话。 3.课后思考:这个故事讲了荷叶和哪些小伙伴的事? 13 荷叶圆圆 小水珠  摇篮  躺 小蜻蜓  停机坪 立 小青蛙  歌台  蹲 小鱼儿  凉伞  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要下雨了 《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作者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从“燕 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三种自然现象,讲述了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 这些现象的原因,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 这是一篇科普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 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天气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 1.认识“腰、坡”等 13 个生字,会写“直、呀”等 7 个生字,会用多音字“空”。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 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重点:识字,写字;联系生活实际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难点: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1.认识“腰、坡”等 13 个生字,会写“直、呀”等 7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儿歌导入。 1.(播放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 阵。”从儿歌中提到的这些自然现象中,你们知道了什么?(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2.读题、释题。 师:“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 “要下雨了”说的是快要下雨了,“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说的是雨已 经开始下了。 3.要下雨了,大自然里会出现哪些有趣的现象呢?小动物们又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的呢?今天,我们就跟着小白兔一起来学习这些有趣的知识。 二、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3.注意“呢”字为轻声,“沉”为前鼻音。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答并用生字组词。 5.出示词语,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山坡 阴沉沉 潮湿 有空 连忙 消息 搬家 雷声 6.“我会过山坡”游戏:将词语组成一个山坡,学生分小组开火车认词,比一比哪列火 车最快。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课本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位置。 3.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1)范写“直”,注意“直”字里面有三横,不是两横。 (2)“呀”“呢”“吗”“吧”四个字都是“口字旁”,注意“口字旁”的书写大小和占 格,“口”写在田字格左上位置。 (3)注意“边”的书写,先写“力”,再写“辶”。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成果,全班评价。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2.教师范读,学生在听教师读时,把自然段标上序号,将文中的小动物圈出来。同时, 思考教师提的问题。 3.提问: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又遇见了谁? 4.他遇见的几个小动物分别在干什么? (分组讨论问题,指名答。) 14 要下雨了 腰 坡 沉 伸 潮 湿 呢 空 闷 消 息 搬 响 直 呀 边 呢 吗 吧 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好对话,能根据对话内容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表现。 一、复习导入。 1.快速复习生字,开火车读词语。 2.是谁知道要下雨了?(出示: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卡片)小白兔是怎样知道 要下雨的?(指名答)课文中是怎样告诉我们的?小燕子、小鱼、蚂蚁知道要下雨后有怎样的 表现,现在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探究课文。 (一)学习第 1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出示山坡、树、草等图。) 2.提问: (1)读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小白兔是怎样割草的?(多媒体演示小白兔弯腰的动作)(2)这时小白兔感到天气怎么样?“天阴沉沉”时是怎样的呢? (3)于是,小白兔便怎么样?(多媒体演示小白兔直起身子的动作) (4)在小白兔刚才的动作中,有两个是正好相反的,你看出来了吗?在书上用“——” 画出来。 (二)学习第 2、3 自然段。 1.当小白兔直起身子时,看到了什么?(出示小燕子图) 2.燕子和平时一样吗?从哪儿看出燕子飞得低?(板书:飞得很低。) 3.小白兔是怎样问燕子的?(指名答) 4.燕子是怎样说的?(引读第 3 段) 5.谁来当小燕子,边飞边说?(指名表演)其他同学注意看燕子的话一共有几句。 6.“空气很潮湿”说明空气中什么多了?(小水珠)什么时候空气就很潮湿呢?(要下雨 时) 7.“正忙着”的“正”是什么意思?“忙着”又是什么意思? 8.小白兔现在知道燕子飞得低的原因了。你知道了吗?(指名说) 9.燕子说“要下雨了”,他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引导学生发现燕子的思考过程) 10.男女生分角色读小白兔和燕子的对话。 (三)学习第 4~6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4~6 自然段。 2.听了燕子的话,小白兔是怎么想的?(引读。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吗?)这句话用 了什么标点?说明小白兔对燕子的话是相信还是不相信? 3.这时候他又看到了谁?(指名答)小鱼怎么样了?(板书:游到水面) 4.小白兔是怎么问的?(指名答)“有空”是什么意思? 5.小鱼是怎么说的?(指名答)“闷”又是什么意思? 6.谁能说说小鱼游到水面的原因? 师归纳:平时小鱼在水里呼吸,水里的空气就够用了,因此不需要游到水面上来,但要 下雨了,水里的空气少了,小鱼在水里觉得很闷,所以就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7.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引导学生体会小鱼对小白兔的关心。 (四)学习第 7 自然段。 1.学生大声读第 7 自然段。 2.小白兔听了小鱼的话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怎么知道的?(出示:连忙)“连忙”是什 么意思?小白兔赶快干什么?什么是“挎”?(师表演挎篮子) 3.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谁?是多少蚂蚁?他们在干什么?(板书:搬东西) 4.指名学生读第 7 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想,到底是小白兔告诉蚂蚁要下雨了,还 是蚂蚁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 5.指导读“是要下雨了”。(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第 8、9 自然段。 1.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出示:加快步子)他一边跑还一边喊什么?(引 读) 2.正在这时候,轰隆隆,一阵雷声,哗哗哗,雨就下起来了。(课件出示)这雨下得怎 么样? 3.指导朗读第 9 自然段。(齐读) 三、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要下雨了会出现什么自然现象吗?(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 蚂蚁搬东西)四、知识拓展。 1.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找同学上台表演。 2.除了书上的这三种自然现象,你还知道有哪些下雨前的现象?(指名答)可展示一些 课外知识让学生了解。 14 要下雨了 燕子——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蚂蚁 ——搬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六 本次“语文园地六”安排了 5 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有 12 个与“夏天”有关 的词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意识;“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具体,并学会正 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展示台”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利用食品包装进行识字; “日积月累”编排了 4 句气象谚语,在学生背诵积累的同时,了解到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可 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和大人一起读”编排了一篇童话《夏夜多美》,让学生体会夏天夜 晚的美景和小动物间热心互助的美好情感,同时也感受到和大人一起读的愉悦。 一年级学生的拼音学习已有一定基础,所以识字这块对学生来说不是很难。“识字加油 站”让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认字,富有趣味;“字词句运用”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需要教 师细心引导;“展示台”让学生学会积累自己平时吃的食品包装上的生字,贴近生活,学生 兴趣很高;《夏夜多美》这个故事简单易懂,道理深刻,引人入胜,学生学起来较容易。 1.认识“棍、汤”等 8 个生字,感受四组词语所呈现的夏天美好、惬意的画面。 2.引导学生将句子说具体。 3.学会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4.在生活中,通过食品包装主动认识汉字。 5.注重积累,能够理解并背诵四句谚语。 6.进一步感受夏天的美景,尤其是夏天夜晚的美丽。 重点:识字,写字;学会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难点:1.引导学生将句子说具体。 2.正确、流利地朗读《夏夜多美》,在朗读中感受夏夜的美。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语文园地六”。 2 课时 1.在识记和夏天夜晚有关词语的同时,认识 8 个生字。 2.引导学生将句子说得更具体生动形象。 3.学会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4.展示在食品包装袋上认识的汉字,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图片,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思考图片上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谁 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生:夏天的夜晚,奶奶和我在院子里一边乘凉,一边讲故事。 2.关于夏天,有很多很多的词语,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3.夏天,你们最爱吃什么呢?(冰棍、西瓜、绿豆汤)教师出示图片,并找小老师教读, 学习“棍、汤”两个字。 4.夏天有哪些常用的生活用品呢?(凉席、蚊香、花露水)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开火车 认读词语。 5.夏天的晚上,我们会做些什么呢?(指名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晚上,我们会坐在庭 院里的竹椅上,摇着蒲扇,望着夏天繁星点点的夜空,萤火虫在身边嬉戏。)教师出示图片 蒲扇、竹椅、萤火虫,学习生字“扇、椅、萤”。 6.你知道天上有哪些星星?(牵牛星、织女星、北斗星)学习生字“牵、织、斗”。 7.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8.现在字娃娃自己出来玩了,你还认识吗?(同桌互认生字) 二、字词句运用。 (一)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 1.出示课文里的三句话,分别找三名学生朗读。 小白兔割草。(谁干什么)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谁在哪里干什么)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谁怎么样地在哪里干什么) 2.比较三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话最好。 3.出示句子:小鸭子游泳。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哪儿游泳, 游泳的心情怎样,怎样游? 4.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好,并点评。5.总结:同学们在说句子的时候,也可以像例句这样加一些词语让句子更生动具体。 (二)读一读,加上标点,再抄写最后一句。 1.出示这四句话,让学生读一读,其他学生聆听并点评。(注意提醒学生读出相应的语 气,问句读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感叹句要读出感叹的语气) 2.出示四种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在全班交流这四种标点符号的功 能和用法。 3.学生自由完成练习,教师核对答案,并对错误较多的句子进行点拨。 4.拓展练习,教师自己出一些句子,让学生强化练习。 5.抄写最后一句。(提醒学生注意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 三、展示台。 1.师:你们平时都吃了许多零食,大家在吃零食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包装袋上面的字 呢?我们一起来展示自己所认识的字吧! 2.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相应的食品包装袋,学生认读汉字,比一比谁认识的字最多。 3.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巧克力、牛奶、饼干、矿泉水、面包等,学生分组朗读。 4.拓展:你在生活中还认识了哪些有关食品的汉字?全班展示交流。 5.总结:原来,在吃东西的时候也能认识那么多字,我们要留心观察,善于积累,扩 充自己的识字量。 语文园地六 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运用 展示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注重积累,能够理解并背诵四句谚语。 2.进一步感受夏天的美景,尤其是夏天夜晚的美丽。 一、日积月累。 1.同学们,你们知道明天、后天,甚至接下来一周的天气是怎样的吗?(知道)怎么知 道的?(天气预报)那古时候人们没有天气预报,他们是怎样预知天气的呢?原来,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关气象的谚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吧! 2.教师出示四句气象谚语,学生根据拼音自己先试读,猜猜每一句话的意思。 3.小组交流,讨论每句话的意思。 4.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教师补充解释。 (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早上有霞的时候不要出门,因为天气可能会不好;晚上有霞可以出远门,因为第二天天 气会很好。 (2)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云盖住山顶称为“山戴帽”,云层没(mò)住山腰可见山顶称为“山没腰”。云在山头上, 盖住了山顶,像戴了一顶帽子一样,表示将要下雨;云在山的中间,看不见了山腰,表示会 是晴天。 (3)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清早下雨,时间不会很长,如果到了晚上下雨,时间就比较长。 (4)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蚂蚁在大规模地迁徙移动就像搬家一样或蛇从道路上穿过时,就说明快要下大雨了。 5.你还知道更多关于气象的谚语吗?请你说一说。课后搜集并和同学交流。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课文是关于夜晚的?(《静夜思》《小小的船》)你瞧!(出示夏 夜美景图)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你们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2)师:看到了这样的夜景,你想说什么?(相机出示课题《夏夜多美》) 2.合作探究学习。 (1)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忽然传来呜呜的哭声,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速读第 1~ 5 自然段。 (2)师生合作分角色读。 (3)小蚂蚁掉进池塘里上不了岸,在睡莲的帮助下,爬上了睡莲的叶子。睡莲挽留小蚂 蚁,小蚂蚁住下了吗?请大家速读第 6、7 自然段。 (4)他要去哪?为什么? (5)指名读小蚂蚁的话。 (6)小蚂蚁回家了吗?哪些小动物来帮忙了?再速读第 8~14 自然段。 (7)他们说了些什么?喜欢谁就读谁的话。 分角色朗读——表演。 (8)小蚂蚁是怎么回家的呢? 读第 13~16 自然段——交流。 3.展示:分角色朗读课文。 4.检测。 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一下我们身边的夏夜美景吗? 出示图片:星空、花园、池塘、街道。学生自由表达。 5.总结全文。 你们把夏夜说得很美。今后大家要爱护环境,保护小昆虫,让世界更美好!愿我们身边 经常有助人为乐的好事发生,让月亮笑起来,让星星高兴地眨眼睛! 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气象谚语 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单元 15 文具的家 《文具的家》这篇课文通过讲述贝贝由总是丢文具到最后能妥善保管自己的学习文具 的转变,教育小学生要学会管理照看好自己的学习用品。教材中还配有两幅插图,通过插图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一年级学生独立性不强,还不会自己保管好自己的东西,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增强学生 爱惜学习用品的意识。这篇课文贴近生活,教育性强。学生学习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 谈谈自己保管文具的方法,这样既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能让学生学会如何保管好自己的 学习用品。 1.认识“具、丢”等 13 个生字和偏旁“斤”,会写“文、次”等 7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的对话。 3.培养学生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重点:识字,写字;读好对话。 难点:指导学生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教师: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自己的文具;预习课文。 2 课时认识“具、丢”等 13 个生字和偏旁“斤”,会写“文、次”等 7 个生字。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的文具盒里都摆放有铅笔、橡皮,能说说它们有什么用吗?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归纳: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 好伙伴啊!(出示捡到的文具)可是这些小伙伴却被他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们很伤心,让我 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 4.板书课题(文具的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扫清字词障碍。 3.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记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认识生字。 1.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根据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在朗读句子的过程中注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具 次 丢 哪 新 每 平 她 些 仔 检 查 所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如:减一减:真-十=具 换偏旁:地——她 4.指名做小老师领读,全班跟读。 5.教师领读生字并扩词。 6.齐读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做“火眼金睛”游戏。 7.做“送字宝宝回家”游戏。 8.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9.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四、学写生字。 1.(出示 7 个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 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 (1)“次”的部首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 (2)“找”的笔画很容易弄错,教师写出笔画顺序,学生书空,注意先写提手旁,右部 笔画是横,卧勾,撇,点。 (3)“办”的书写要提醒学生注意左右各一点,不要弄丢了。 (4)“包”笔画复杂,教师重点范写。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展示成果,全班评议。 15 文具的家 具 次 丢 哪 新 每 平 她 些 仔 检 查 所文 次 找 平 办 让 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一、复习巩固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做“猜字”游戏。遮住生字卡的一半让学生猜生字。 3.做“找字宝宝”游戏。出示文中例句,让学生从中找出文中生字。 二、探究课文。 1.学习第 1~3 自然段。 (1)师:今天,我捡到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你们知道是谁的吗?(教师出示贝贝图片) (2)原来是贝贝的。 引导学生学习第 1、2 自然段。 出示: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指名学生朗读) (3)谈一谈:你觉得贝贝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指名答) (4)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想过为什么吗? (5)我们的贝贝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 (6)学习第 3 自然段。贝贝遇到这种情况是怎么做的?(找妈妈要新铅笔、新橡皮) (7)你认为贝贝的做法对吗?(不对,她既没有找出文具丢失的原因,也没有找到正确的 解决办法) (8)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9)我们一起来看看妈妈是怎么教育贝贝的。 2.学习第 4、5 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妈妈的话。 (2)妈妈指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办法?(让铅笔、橡皮、转笔刀等文具有自己的家,学会清 点文具) (3)说出更多像“平平安安”的 AABB 式词语。 (4)我们平平安安地回到自己的家了,那么文具呢?也平平安安了吗?原来文具也需要 一个家,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妈妈的话,让文具平平安安地回家。(指名读,教师评价)(5)分男女生比赛读,分组比赛读。 (6)文具的家是什么?(文具盒) (7)你们的文具都有自己的家吗?让学生出示自己的文具盒,知道文具需要一个文具盒 才能更好地进行保管。 (8)小结: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该用什么妙招来保管好自己的文具了吗?(让文具有自 己的家并定时仔细检查) 3.学习第 6 自然段。 (1)你们知道贝贝现在是怎样做的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齐读第 6 自然段) (2)你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她的小伙伴们? (3)再次探究课文: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小组讨论) (4)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1.刚才同学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收拾好它们。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次 整理书包的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2.学生整理书包。 3.评出优胜者,予以奖励,鼓励其他同学。 四、口语交际训练。 1.想象训练。 (1)创设情境,在讲台上摆放着被遗弃的铅笔、橡皮、尺子,它们碰到了一起,猜猜它 们会说些什么?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发言。 (3)教师及时评价。表扬、鼓励说得好的同学。 (4)召开“失物招领会”。让学生把自己遗失的文具领回家。 2.说说你书包里有哪些小伙伴,你是怎样爱护它们的。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包书皮、做笔套、给橡皮“洗澡”、每天清点学习 用品、定期整理书包等。 15 文具的家 贝贝——自己的家 铅笔、橡皮等文具——(家)文具盒 (学会爱护学习用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一 分 钟 《一分钟》是一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的课文。全文共 6 个自然段,讲的是主人公元元由于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导致迟到二十分钟的事。故事告诫学生: 从小就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分秒必争,培养管理时间的意识。课文的第 2、3 自然 段结构相同,都是先陈述事情的经过,然后以元元叹了口气说的话“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结尾。这与第 1 自然段文末说的“就睡一分钟”形成对比,有助于学生体会元元沮丧、后悔 的心情。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本文正是一篇 十分优秀的文章,可以教会他们珍惜时间。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 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他们引以为戒的宝贵教训,促使每 个学生都能养成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1.认识“迟、洗”等 13 个生字,会写“钟、元”等 7 个生字。 2.区分形近字“已、己”;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4.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生活实际,初步 学会管理时间。 重点:识字,写字;区分“已、己”。 难点: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生活实际,初 步学会管理时间。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认识“迟、洗”等 13 个生字,会写“钟、元”等 7 个生字;区分形近字“已、己”。 一、激趣导入。 1.看图: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你看出了什么?教师启发谈话: 画面上那个低着头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想一想你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2.游戏:请同学们来做一个游戏,睁开眼睛往前看,尽量不眨眼,比一比看谁坚持的 时间长。一分钟后让学生谈感受。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谈)我们今天学习《一分 钟》这篇课文,学完后你一定会对一分钟的体验更深刻。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激趣导读:同学们,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请打开课本,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要求学生勾画出生字新词,首先自己拼一拼,读一读,多读几遍。然后同桌轮读, 自己要读准字音,互相纠正错误。 3.课件出示课本要求认识的字: 钟 元 迟 洗 背 刚 叹 共 汽 决 定 已 经 4.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共同学习。 5.指名反馈,教师及时指导。 反馈时注意正音,同时引导学生用“加一加”“减一 减”“换一换”等各种方法认识生字。 6.认读、巩固生字,并引导学生按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7.(出示词语)认读词语。 (1)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认读词语,特别指导朗读“丁零零”“哈 欠”,注意轻声。 (2)读好“叹气”“后悔”,体会词意。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1)钟:“金字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 (2)元:区别形近字“无”,撇不能出头。 (3)洗:用加一加的方法记:氵+先=洗。 (4)已:注意第三笔竖弯钩要出一点头,区别形近字“己”。 (5)坐:使用猜字谜的方法记字:二人在土上。 2.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3.学生练习。 4.对照检查。 四、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 3.集体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5.完成课后练习题。 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要是能赶上绿灯,就(能及时通过路口了)。 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就(能赶上公共汽车了)。 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了。 16 一分钟 钟 元 迟 洗 背 刚 叹 共 汽 决 定 已 经 钟 元 洗 共 已 经 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2.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画面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时间的宝贵,并懂得珍惜 时间。 一、巩固字词,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不少字词新朋友。瞧,它们又来了!(课件出示生字词)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小老师领读。 师:同学们真聪明,还记得昨天的小朋友元元吗?他因为多睡了一分钟,导致上课迟到 了二十分钟。怎么会这样呢?咱们这节课继续走进课文帮元元找到原因,把这二十分钟找回 来。 2.动画演示,老师范读,学生边看边想,看完后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二、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精读第 1 自然段。 1.丁零零,闹钟响了。啊,元元该起床了,早上还得上学呢。可是课文里的元元是怎 么做的呢?谁来读第一段中的第二句话?(指名读) 2.学生演示打哈欠,理解“打哈欠”的意思。 3.重点研读“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感受元元没睡够,体会元元对“一分钟”的 不在乎。 过渡:可是,事情真的像元元想的那样吗?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 (二)精读第 2 自然段。 1.带着自己的理解读第 2 自然段。指导学生重点读“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 钟就好了。’”体会元元后悔的心情。 2.开火车读第 2 自然段。 过渡:错过绿灯,元元还会遇到什么状况呢? (三)精读第 3 自然段。 1.生齐读第 3 自然段。想想“又叹了口气”要读出什么感觉。(感觉更后悔了) 2.其实一个红绿灯交替少数是一分钟,大多数都是半分钟。可是为什么半分钟元元却 觉得好一会呢?(生再读这一句,体会元元着急的心理) 3.出示图片:元元看到公交车就像看到了救命稻草,他是怎么跑?怎么喊的?(演一演) 4.即便再怎么追赶,公共汽车还是开走了,此刻元元心情怎样?读出他的心情。 过渡:没赶上公共汽车,元元会怎么做呢? (四)精读第 4 自然段。1.体会“他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这句话里元元焦急的心情。 2.学生扮演背书包走路的元元,体会元元步行的辛苦。 3.元元最终明白了什么? (五)精读第 5、6 自然段。 1.出示图片:红着脸,低着头的元元。说说元元此刻的心理。 2.学生演出元元迟到的场景,体会元元的尴尬。 过渡:元元明明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二十分钟?再读课文,看看他把时间丢在 哪儿了。 三、总结拓展,联系生活。 1.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二十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 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 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说一说。 3.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续编故事《元元的明天》,说一说。 16 一分钟 多睡 迟到 一分钟→二十分钟 (时间宝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动物王国开大会》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篇幅较长但层次清晰。课文讲了 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老虎让狗熊通知,狗熊在狐狸、大灰狼和梅花鹿的提醒下,一次又一次 才把通知说清楚。告诉我们发出通知的时候说清楚重要内容的重要性。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学习起来趣味性浓,教师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将对话呈 现出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并读懂课文。 1.认识“物、虎”等 13 个生字和偏旁“ ”,会写“要、连”等 6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3.借助插图、利用童话情节反复的特点读懂长课文。 4.了解发布通知时要把时间、地点等几个要素说清楚。 重点: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难点:了解发布通知时要把时间、地点等几个要素说清楚。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1.认识“物、虎”等 13 个生字和偏旁“ ”,会写“要、连”等 6 个生字。 2.读通、读懂长课文。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最近动物王国要开大会了,但是由于动物王国里发通知的小动物 表达不到位,结果,通知发了三次才表达清楚,最后大会才顺利召开,你们知道是什么缘故 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王国里去看一看究竟吧! 板书课题:动物王国开大会 二、自主学习。 1. 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圈出课本要求认识的字,并尝试借助拼音读一读。 (2)思考:课文出现几次大会开不起来的提醒。这几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认带拼音生字。(指名读、男女生读、领读) 物 虎 熊 通 注 意 遍 百 舌 鬼 脸 准 第 3.去掉拼音认生字。(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师:你们读得又快又准。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识字方法? (1)加一加:千+口=舌 能+灬=熊 白+一=百 (2)换偏旁:“推”的“提手旁”换成“两点水”,成了“准”。 “物”和“忽”换偏旁也很好记忆。 4.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快速抢答,复习生字。 5.现在这些字宝宝都跑到课文里去了,你会认吗?自由朗读课文。 三、学写生字。 1.复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 2.找一找,哪几个字写的时候是“从上到下”?(要、百、舌、点)这几个字的结构有 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上下结构) 3.注意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连、还”,需要先写“辶”里面的字,再写“辶”。教师 范写“连、还”。 4.“点”字下面有四点,提醒学生注意,另外要范写这四点。 四、合作交流。1.分自然段读课文,生评价。 2.找出三次大会开不起来的提醒,并找学生读一读。 3.找出大会开不起来的原因,生汇报。(哪一天开会?什么时候开会?什么地点开 会?)齐读。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物 虎 熊 通 注 意 遍 百 舌 鬼 脸 准 第 要 连 百 还 舌 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2.了解发布通知时要把时间、地点等几个要素说清楚。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2.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去了动物王国,和散落在动物王国里的字宝宝做了朋友, 今天我们一起去动物王国里看看这场大会最终举行了没有,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想)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次通知。 1.动物王国要开大会了,狗熊是怎么通知大家的?(课件出示,指名读) 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2.学生自由讨论大会能不能开起来,并简述理由,引出狐狸的回答:因为你没告诉大 家,大会在哪一天开,是今天,还是明天,还是…… 3.如果你是狗熊,你会怎么重新通知大家?(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发现通知要点明 时间) 4.现在我们分角色表演第一次通知的情景吧! 5.过渡:你们知道狗熊回去问了老虎后,是怎么修改通知内容的吗?让我们一起学习 第二次通知。 (二)学习第二次通知。 1.狗熊第二次是怎么通知大家的?让我们一起读读。(课件出示,指名读) 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在明天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2.师:这次,狗熊说出了时间,是在明天,可是大会能开起来吗?生 1:能。因为他已经说出了时间。 生 2:不能。 师:大会为什么还是不能开起来?让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大灰狼是怎样告诉狗熊的。 生:因为他没有告诉大家在明天什么时候开,也就是具体的时间。 师:同学们找得真准确。 3.如果你是狗熊,你会怎么重新通知大家?(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发现通知要点明 具体的时间点) 4.男女生分角色表演第二次通知。 5.过渡:看看狗熊这次又是如何修改的吧! (三)学习第三次通知。 1.这次狗熊又重新通知大家明天上午八点开大会,可是结果怎么样呢?(问题出在哪里) 2.一起学习梅花鹿的话:大会在哪儿开呀?你得说清楚。(你明白了什么?) 生:发出通知的时候要说清楚地点。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 3.我们一起看看,最后这条通知:(课件出示)明天上午八点,在森林广场开大会,请 大家准时参加!(指名学生朗读) 4.同学们自由讨论最后一条通知,各项内容表达清楚了没有?(表达清楚了,有时间, 有地点) 5.最后结果怎么样?(动物们都准时参加了大会) 6.为什么能准时参加大会?(因为通知的时间和地点都说清楚了)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第一次:没说时间 第二次:没说具体的时间点 第三次:没说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小猴子下山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课文通过讲述小猴子下山来,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追兔子到最后一无所获的故事,告诫 人们做事情应该一心一意,有始有终。 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体系来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习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和结合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 口头表达能力。由于学生年龄偏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师生间共同协作、自主活动的 实践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1.认识“猴、结”等 12 个生字,会写“块、非”等 7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表示动作的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 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3.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 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 确,有始有终。 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表示动作的词,并学会运用。 难点: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1.认识“猴、结”等 12 个生字,会写“块、非”等 7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以图导入。 1.课件出示:有一座小山,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请大家看,图上的这只小 猴子要做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18 小猴子下山。 2.课件出示玉米、桃子、西瓜等图片,并提问:同学们,老师这儿有这些东西,你想 要什么? 师:小猴子下山找东西吃,在路上他都经过了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好吃的东西,他是 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生字。 3.自己把标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4.同桌互读生字。 5.做“摘果子”游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6.抽读生字卡片,采取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巩固字音。 三、学写生字。 1.学写笔画易错的字。(1)“非”笔顺容易出错,教师范写: ,并指名书写,可以用儿歌帮助记忆: 两根旗杆六面旗,中间拉开小距离。 (2)“瓜”第三笔是竖提,不要忘了点。 (3)“进”的反义词“出”,书写“进”时要注意先写“井”,再写“辶”。 2.用“换一换”方法写字。 (1)“常”与“党”上部相同,下部不同。“非常”就是特别的意思。 (2)“块”可与“快”的部首进行替换,就可以记住“块”,要注意区分两个字的字义。 (3)“往”可与“住”的部首进行替换,就可以记住“往”。 3.“空”这个字可以怎么记呢? 运用“加一加”的方法:穴+工=空。 4.教师指导书写并范写,学生仿写。 四、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余同学听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2.再指名读课文:通过其他同学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四幅插图,指名说每幅图的意思。 4.根据插图内容找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自然段。 5.让学生结合题目“小猴子下山”把四幅图按顺序排列,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都做 了些什么事?结果是什么? 18 小猴子下山 猴 结 掰 扛 满 扔 摘 捧 瓜 抱 蹦 追 块 非 常 往 瓜 进 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学习并积累词语,同时能够正确区别“掰、 扛、扔、摘、捧、抱”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 3.学会看图根据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一、进行巩固词语的练习。 1.进行各种形式的读词比赛,目的:看准字形。 2.猜字游戏:我做你猜。 3.把生字卡片摆在黑板上,教师说出一个字后学生立即找出这个字。目的:记准字形。 二、 自读课文,说明要求。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遇到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读。边读边想: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用“——”画出来,小猴子看见了 什么?用“——”画出来。 3.(课件出示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得好的进行表扬,读得不够好的进行指导。 三、学习课文。 1.课文的主角就是猴子,(出示玉米、桃子、西瓜、兔子)这些就是猴子下山看到的好 东西。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再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呢?再次读一读 课文,回答问题。 2.指名回答问题 (玉米地 →一棵桃树下→一片瓜地里) 3.分组读课文。 4.小组合作讨论:小猴子遇到的这些东西都长得怎么样呢?从哪些词语里面我们可以 发现它们确实是好东西?找出词语。 反馈:玉米结得又大又多,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小兔子蹦蹦跳 跳的,真可爱。 5.看到这么多好东西,小猴子的心情怎么样?小猴子是怎么做的? 首先,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长得又大又多,是怎么做的?(掰、扛)这些都是 表示动作的词语,接下来他看到新的东西后又是怎么做的呢?和同桌相互商量用圆圈圈出来。 桃子:摘、捧、扔。西瓜:摘、抱、扔。兔子:追。这些动词可以换过来说吗?为什么? 说说理由。 四、学习说话。 1.看图讲故事。 这就是我们学习的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我们看着投影就能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我们一起 来说一说这个故事吧。(师生共同复述课文) 2.分角色朗读表演。 3.想象:假如你是小猴子会怎么办? 4.续编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18 小猴子下山 Error!空手回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1.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与他 人交往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开朗合群的心理,能主动和伙伴们一起做游戏。 2.鼓励学生介绍一个游戏时,把游戏的规则说清楚,并大胆表述,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 1.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能主动和伙伴们一起做游戏。 2.鼓励学生主动邀请同学一起参加活动,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养成互帮互助的好习惯。 难点:能准确、快速描述物体的主要特征,从而合作完成游戏。 教师:熊及其他动物的图像;用于“贴鼻子”游戏的常用道具。 学生:预习课文。 1 课时 一、猜谜导入。 同学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头胖脚掌大,像个笨冬瓜,四肢粗又短,穿件黑衣褂。(熊) 二、一起做游戏。 1.今天这只熊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教师将熊的图像挂在黑板上) 2.可是这只熊的眼睛、鼻子等器官部位被弄丢了,让我们一起来给它安上吧! 3.将全班两人一组进行分组,一人在讲台下描述说一说,一人蒙着眼睛将熊的身体部 位还原,比一比哪一小组的速度最快。 4.这时候,有的同学不会玩,该怎么办呢?同学们应该怎样帮助他(她)加入到游戏中 呢? 课间我们大家快快乐乐的与同伴一起玩耍多好啊。一个人孤零零地玩,多没意思。所以, 平时搞活动,做游戏都需要与他人合作。 三、游戏巩固。 1.教师示范游戏玩法,可边说边做动作描述游戏玩法。 2.分组练习,出示更多的动物图像,学生分组一人描述,另一人填补图像,比一比哪 一组速度最快。 四、课后拓展。 1.回家和爸爸妈妈配合做一做这个游戏。 2.教自己的朋友玩游戏,注意边说边做动作,这样容易让人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七 “语文园地七”安排了 5 个板块的内容。其中“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运用“加一 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识字;“字词句运用”一是让学生学会区分形近字,引导学生对比 记忆,二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遣词造句的能力;“书写提示”是让学生明白左上包围和右 上包围的字的笔画规则;“日积月累”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和大人一起读”让学生 体会故事的情趣,巩固学过的字词。 “识字加油站”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鼓励学 生发表个人见解。“日积月累”要引导学生理解并积累古人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和大人 一起读”教师可以拓展介绍《西游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认识“吵、胖”等 8 个生字,巩固“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2.会区分四组形近字。 3.能够发挥想象用词语说句子。 4.了解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的笔顺规则,规范书写汉字。 5.积累并背诵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6.能流利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巩固学过的字词。 重点:掌握“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能区分形近字并对比记忆形近字;能够 发挥想象用词语说句子。 难点:把握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的书写规则;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语文园地七”。 2 课时 1.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 2.会区分四组形近字。3.能够发挥想象用词语说句子。 4.了解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的笔顺规则,规范书写汉字。 一、激情导入。 (课件出示:春天的美景)同学们,春天真是百花盛开,美不胜收呀!公园里、路旁边到 处鸟语花香,让人流连忘返。你们看,学习园地中也盛开着鲜花,芳香迷人呢!咦,这是我 们班领养的园地“月季园”,让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呈现:园地中有许多月季花)这些花一枝上开两朵,更妙的是他们还藏着小秘 密呢!(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生字。 2.四人小组认字,相互帮助学习。 3.指名领读带拼音的字。 4.去掉拼音读一读,说说怎么记这些字。 5.谁在今天的识字中又有新的发现?(引导说出“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 6.回忆所认识的字,看看哪些也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记。 三、字词句运用。 1.比一比,填一填。 (1)教师课件出示四组形近字“午、牛”“己、已”“刀、力”“人、入”,学生认一认, 读一读。 (2)对比每组形近字的不同,并开火车读一读。 (3)完成课本中的练习。 (4)核对答案。 2.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几个,展开想象说几句话。 (1)教师出示词语:花朵、笑声、阳光、草地、告诉、歌唱、跑步、喜欢。指名读。 (2)小组交流讨论,运用这些词语说几句话。 (3)小组汇报成果,比一比哪个小组说得好,教师点评。 四、书写提示。 学习书写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 (1)出示生字,指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其他学生观看。 (2)教师点评并范写,学生描红并练写。 (3)总结笔顺规则: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 (4)找学生说一说其他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并让学生在黑板上书写。 语文园地七 识字加油站:“加一加”“减一减” 字词句运用:午、牛 己、已 刀、力 人、入 书写提示:先外后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积累并背诵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儿歌,理解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 一、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很久以前,古人就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并告 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样告诫我们这些后人的吧。 2.课件出示四句名言。 3.学生根据拼音自由朗读句子。 4.小组朗读,并讨论句意。 5.汇报交流,哪个小组学习得比较好。 6.教师补充并点拨四句话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聪敏而又勤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 的人求学为耻辱。 (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意思是有不知道的就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有不明白的就要深 入学习。 (3)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意思是读书读得多了,不用讲解,其中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是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一样。形容多读书,则见多 识广。 7.师:学完了这四句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 1: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 生 2:要不耻下问,勤学好问。 二、和大人一起读。 (一)播放音乐及动画片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播放《三打白骨精》动画片片段) 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鼓励学生说这是《西游记》里面的哪段故事。 提问:1.你知道《西游记》里面哪些角色呢? 2.你喜欢谁?为什么?你不喜欢谁?为什么? (二)学习儿歌,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 1.教师朗读儿歌,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儿歌。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今天读的儿歌跟其他儿歌有所不同?(学生自由讨论,指 名发言) 师小结:儿歌中前句的最后一个词是后一句的开头,这就是“连锁调”。 提问:(1)儿歌里都有谁? (2)谁上当了?为什么唐僧、猪八戒容易上当? 师小结:从儿歌中我们知道不能乱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要学会保护自己。 2.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分角色朗读儿歌,巩固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4.学生分组轮流朗读或以接龙方式朗读儿歌,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并鼓励学生边 念儿歌边做动作。 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读书名言 和大人一起读:孙悟空打妖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八单元 19 棉花姑娘 《棉花姑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 燕子、啄木鸟、青蛙都帮不了她。七星瓢虫却能把这些害虫一扫而光。本课语言生动,内容 清楚易懂且富有趣味,巧妙加入科学知识,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 较强的启发作用。此外,文中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段落结构相似,是进行分角色朗读 训练的典型范例。 一年级的学生爱看生动有趣的图画,因此很乐于学习本课。课文通过故事,告诉学生燕 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教师课前可布置学生查找 有关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1.认识“棉、娘”等 13 个生字和偏旁“ ”,会写“病、医”等 7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展说话。 4.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知识。 重点:识字,写字;读出文中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对话。 难点: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了解课文中提到的科学知识。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棉花;动物头饰。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认识“棉、娘”等 13 个生字和偏旁“ ”,会写“病、医”等 7 个生字。 一、实物导入,明确目标。 1.出示实物:一团棉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你知道它叫什么吗?板书“棉 花”。师:棉花是一种植物,所以左边是——“ 木字旁”,棉花是白色的,所以右上是 ——“白”,它可以作成棉布、毛巾等,所以右下是——“巾”。 2.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和棉花有关,题目是“棉花姑娘”。板书“姑娘”。 师:这个“娘”字读第二声,而且是鼻音。给“娘”加上拼音。(指名读) 3.指名读课题。 4.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叫“棉花姑娘”? 师:作者把棉花当做人来写,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 师: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故事中都有哪些人物? 生:棉花姑娘、蚜虫、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用铅笔在课文中圈出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读完之后,想一想并完成下面练习:(课件出示) 棉花姑娘的叶子上有____________, 她先请______给她治病, 但______只能______; 接着请______给她治病, 但______只能______; 然后请______给她治病, 但______只能______; 最后,______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4.生汇报交流。 5.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注意读轻声的字。 mián 棉 huā 花  ɡū 姑 niɑn 娘 ɡ ·   zhì 治 bìnɡ 病   yàn 燕 zi 子  bié 别 rén 人 shù 树 ɡàn 干  hū 忽 rán 然  jīnɡ 惊 qí 奇  yì 一 kē 颗 xīnɡ 星 xinɡ 星 qī 七 xīnɡ 星 piáo 瓢 chónɡ 虫   bì 碧 lǜ 绿  tǔ 吐 chū 出  hǎo 好 lɑ 啦 (1)先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一遍。 (2)指名领读,全班齐读。 (3)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加点的生字? (4)小组交流,每组推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 6.教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1)“治”和“然”是翘舌音,开火车读一读。 (2)“干”是一个多音字,“干净”中“干”读第一声,在这里读第四声“ɡàn”。 (3)运用加一加来记住“奇”字:大+可=奇。 (4)在说“颗”时,区分形近字“棵”和“颗”,(课件出示)选择合适的字填空: 一(  )树   一(  )星 学生完成练习,核对答案。同桌读,开火车读。三、学写生字。 1.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可分四小组进行教学: (1)“奇、星”是上下结构的字,主要特点是“上小下大”。 (2)“病、医”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病”的部首为“疒”,里面是“丙”,不是“两”, “医”为半包围结构,注意右边没有封口。 (3)“别”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低右高”。 (4)“干、七”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其在田字格中所占位置。 2.请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各部分的大小比例。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的作品,全班共评。 19 棉花姑娘 mián 棉 huā 花  ɡū 姑 niɑn 娘 ɡ ·   zhì 治 bìnɡ 病   yàn 燕 zi 子  bié 别 rén 人 shù 树 ɡàn 干  hū 忽 rán 然  jīnɡ 惊 qí 奇  yì 一 kē 颗 xīnɡ 星 xinɡ 星 qī 七 xīnɡ 星 piáo 瓢 chónɡ 虫   bì 碧 lǜ 绿  tǔ 吐 chū 出  hǎo 好 lɑ 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3.了解课文中提到的科学知识。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二、体会角色,感悟课文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真棒,大家看!(课件出示笑脸棉花图片)棉花姑娘也在为你们开心呢!可是, 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课件出示悲伤的棉花图片),是什么事让棉花姑娘失去了笑容, 变得愁眉苦脸? 你是从哪一段读懂的? 2.读第一自然段,看看棉花姑娘变成这样子都是谁惹的祸。(交流) 3.你们看,这就是蚜虫!(课件出示蚜虫图片并配文字)他们是农业害虫,(课件出示病 害棉叶图片)棉花姑娘的叶子都被蚜虫咬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洞洞,再这样下去,棉花姑娘的 病会更严重的。你觉得这些蚜虫怎么样? 课文中用到了一个什么词?(指名答) 4.“可恶”就像我们常说的“讨厌”。什么东西让你有过讨厌的感觉?师: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如果你就是这 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满身都是蚜虫,他们在拼命地咬你的身体,在吮吸你的汁液,此时的 你最盼望什么?(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读读这句话。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读出棉花 姑娘此时迫切的心情。(课件出示重点词语) 三、体验情感,研读课文第 2~6 自然段。 (一)讲读第 2 自然段。 1.正当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的时候,一抬头,看,谁来了?(课件出示第一 幅图)假如你们是棉花姑娘,看到燕子来了,你们的心情会怎样?(激动、开心) 2.师:我现在就是燕子,(贴燕子图片)咦!棉花姑娘,你好像有话想对我说呀!(指名 读棉花姑娘对燕子说的话)唉呀!我在天上飞呢。你说什么我听不清呀,请你大声地说一遍。 (指名再读) 3.听了棉花姑娘的请求,燕子是怎么说的?拿出你们的笔,把燕子的话画上横线,再 好好地读一读。从燕子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空中) 4.原来燕子不是不想帮,而是帮不了。你看,棉花姑娘那么着急地请求他,可是他却 帮不了,燕子的心情会怎样呢?(遗憾、可惜) 是呀,帮不了朋友,燕子感到很为难,你能读好他的话吗?(课件出示燕子的话)指名读。 5.还不够为难,(课件点出重点词)注意这几个词就好了。再来一次,好吧?(指名再读) 这下读好了,全班一起来读一读。 (二)自学第 3、4 自然段。 1.燕子不好意思地飞走了。棉花姑娘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了,她难受极了,她还请 了谁来治病呢?(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啄木鸟和青蛙图片,并随机板书:啄木鸟、青蛙) 2.他们有没有帮棉花姑娘治病呢?(没有)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小声地读课文第 3、4 自然段,从书中找答案,像刚才一样把他们说的话找出来画上横线。 3.师:好不容易等来了燕子医生,可他却帮不了我,而我身上的蚜虫也越来越多了。 怎么办呢?哦,那边,啄木鸟医生来了。也许他有办法治好我的病,我去问问他吧! 师:啄木鸟医生,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生:对不起,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4.师:啄木鸟医生也走了,这下可怎么办啊,我的身子越来越疼了,可恶的蚜虫还在 拼命地吸取我的营养,我感觉我快要死了;突然,青蛙医生跳来了,哦,也许他是我最后的 希望,我高兴极了,连忙迎上去。 师:青蛙医生,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生: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5.师:哦,我明白了。啄木鸟捉树干里的害虫,(板书:树干)青蛙捉田里的害虫,(板 书:田里)和燕子一样,它们不是不想帮,而是帮不了, 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三)创设情境,课文表演。 1.教师拿出燕子、啄木鸟、青蛙头饰。 师:谁愿意来当燕子、啄木鸟、青蛙?(角色一一分配)别急,还有一个角色,由我和剩 下的同学来当棉花姑娘。 2.教师戴上棉花姑娘的头饰,动情描述:(多媒体播放优美音乐)在一片碧绿碧绿的棉 花地里,开满了雪白雪白的棉花,风儿吹过,棉花姑娘随着风儿翩翩起舞。多么快乐的生活 呀!(多媒体播放悲伤音乐)突然有一天,灾难降临,一群可恶的蚜虫爬到我们身上,咬我们 的叶子,吸我们的汁液。(教师询问学生感受) 3.我们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我们治病啊!等啊!盼啊!终于,燕子医生飞来了,我们 欣喜地说:燕子医生,请你帮我们捉害虫吧! (扮演燕子的学生有感情地回答并表演。) 4.燕子飞走了,我们的病情又加重了,我们又盼啊,盼啊!终于盼来了啄木鸟,我们 又急切地说:啄木鸟医生,请你帮我们捉害虫吧! (扮演啄木鸟的学生有感情地回答并表演。) 5.啄木鸟无能为力,我们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这时候,庄稼的好卫士青蛙跳来了。 我们又看到了生的希望,高兴地说:青蛙医生,请你帮我们捉害虫吧! (扮演青蛙的学生有感情地回答并表演。) 6.小结:燕子飞走了,啄木鸟也飞走了,连大名鼎鼎的捉虫高手──青蛙也跳走了。 难道真的就没有人救得了我们吗?(课件音乐停止) (四)讲读第 5 自然段。 1.最后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七星瓢虫)你们可真厉害,你们怎么认识他呢?(教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七星瓢虫图片) 2.棉花姑娘认识他们吗?请大家读课文第 5 自然段,看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棉花姑娘认 不认识他们?(指导读出惊奇的语气) 3.(课件出示七星瓢虫的图片并配有文字介绍)请学生读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 4.实际上七星瓢虫没有屏幕上这么大,他只有绿豆那么大。但是他本领可大呢,他是 捕食蚜虫的高手。(板书蚜虫并出示课件)教师补充介绍:七星瓢虫多了不起呀。让我们都来 当当这了不起的七星瓢虫,一起自豪地读读这句话吧。(课件出示七星瓢虫的话) (五)讲读第 6 自然段。 1.有了七星瓢虫的帮忙,棉花姑娘的病终于好了,现在的她可真美呀!(课件出示棉花 笑脸图,配上最后一自然段)谁来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组对比:碧绿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叶子 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 棉花)自己读读这两组词,读完后有什么感觉?(指名答) 3.你还看见过哪些“碧绿碧绿的”或“雪白雪白的”东西?说一说。(课件出示补充练 习) 4.是呀,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让棉花姑娘显得更美了。看,(课件出示 棉花笑脸图,配上最后一自然段)书上最后一幅图中,她正对着我们笑呢。让我们一起读读 最后一自然段,感受棉花姑娘那份发自内心的开心吧! 四、拓展延伸。 1.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各有各的本领,它们都是益鸟、益虫。同学们还知 道别的益鸟、益虫吗?它们又有什么本领?(小组交流,指名发言)(课件出示益鸟、益虫图片 并配文字说明)它们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课件出示:爱护益鸟、 益虫,保护我们的环境) 2.模仿《棉花姑娘》编故事:老树生病了,树干里有许多小虫子,他多么盼望有医生 来给他治病呀!…… 19 棉花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咕 咚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写的是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兔 子听见“咕咚”一声,吓得边跑边叫,使得许多动物跟着跑,最后野牛拦住他们,弄明白了 事情的真相,“咕咚”原来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懂得无论 遇到什么事,都不应该盲目跟从,而要问为什么或去实地看看,弄清事情的真相。 本篇课文的汉字上没有拼音,需要学生在朗读的同时留心不认识的字,学会做笔记,并 在朗读的过程中识记生字。教师在教学本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分角色表演的方式帮助学生加 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认识“咕、咚”等 12 个生字,会写“吓、怕”等 7 个生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1.认识“咕、咚”等 12 个生字,会写“吓、怕”等 7 个生字。 2.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故事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新课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 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 过好多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 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咚》。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弄懂不认识的字的字音,并多读两 遍。 2.指名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3.你能叫出下面词语朋友的名字吗?(出示生词,师解释词语) 木瓜:是一种植物的果实,它生长在热带地区,木瓜可以吃,也可以用来入药。(出示 图片) 咕咚:当石头扔进水里的时候,我们不仅能看到水花,还能听见声音呢。 成熟:指果实长好了。 掉下:教师做书本掉落在地下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掉”这个动词。 逃跑:这个词表示的是一种动作,谁愿意给大家做一做?跑的时候要用到脚,所以“跑” 这个字就是“足字旁”。 鹿、象、野牛:教师出示这些动物的图片,帮助理解、记忆这些生字词。 4.齐读吓坏、正巧、熟了、大伙儿(提示儿化音)、哈哈笑、逃命、拦住、带领等词。 5.指名读,开火车读生字、生词。 三、学写生字。 1.指导写字,学生读生字并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用笔描红 1 个,临写 1 个,对照范字再写 1 个。 2.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记住“吓”“怕”“象”“家”的字形。 重点区分“象”与“家”的字形。 “都”是左右结构,左部可分成“土”和“日”,中间加一撇来记字形。 “跟”的部首是“足字旁”,表示与脚有关。教师指导书写“跟”字右边部分,学生仿 写。 3.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导。 4.展示书写优秀的作品,全班共评。 四、再读课文,感知课文。 1.课文中的“咕咚”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讲了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和野牛这些 动物) 3.(课件出示练习)全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______幅图,讲了______听到“咕咚” 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 只有______没有跟着跑,还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核对答案。全班齐读。 20  咕咚 咕 咚 熟 掉 吓 鹿 逃 命 象 野 拦 领 吓 怕 跟 家 羊 象 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应该盲目地跟从,而要多问为什么,弄清 事情的真相。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2.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阅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 1.(出示挂图 1)这幅图讲了什么? (兔子听到成熟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兔子为什么跑?(他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他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 4.成熟的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 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害怕) 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随机讲解:拔 腿就跑) 6.它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 (对小猴子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 名称。) 7.指导朗读:“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8.谁能读出小兔子的害怕呢?(指名读) 三、阅读课文第 3、4 自然段。 1.(出示挂图 2)这幅图讲了什么? (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 2.小猴子为什么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 (小猴子听了兔子的叫声,以为“咕咚”追他们来了。从下边这句话可以看出:他一边 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3.“咕咚”追他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非常害怕) 4.指导朗读:“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 拉长一些。) 5.他们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多媒体播放第 4 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 6.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他们怎么样?“大伙”指谁? (有狐狸、山羊、小鹿。他们也跟着跑起来,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 来了!”这里的“大伙”指狐狸、山羊、小鹿。) 7.他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他们以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他们了) 8.比较“兔子”“小猴子”和“大伙”说的话。他们讲的话相同吗?(不相同)不同在 哪里? (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以为“咕咚”追他们来了;其他动物以为“咕 咚”吃他们来了。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可怕。) 9.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子”和“大伙”说的话。 10.就这样,很平常的一声“咕咚”,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变成了一种可怕的怪 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跟着跑起 来) 四、阅读课文第 5 自然段。 1.(出示挂图 3)这幅图讲了什么? (野牛拦住大伙问“咕咚”在哪里,有谁看见了。)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呢? (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他拦住了大伙问。) 3.(出示“拦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 解词意) 4.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 问……”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句和“大象”“兔子”的回答。 五、阅读课文第 6、7 自然段。 1.(出示挂图 4)这幅图讲了什么? (大伙知道“咕咚”的真相后,都笑了。) 2.大伙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课文第 1 自然段和第 6 自然段)指导学生比较 朗读后思考: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2)成熟的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动物们都怎样呢?(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这里的“大伙”指谁?为什么都笑了? (“大伙”指兔子、小猴子、小鹿、狐狸、山羊、大象。他们知道了“咕咚”是熟透的 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可笑,所以笑 了。) 5.这时候,他们会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 多问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六、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响声,自己没有弄明白,就边跑边叫“咕咚”来 了,引得大家非常恐慌。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跟着跑起来,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 羊、小鹿听到后,一边跑一边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却不这样。他拦 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有谁看见了。最后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他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 别人跑。我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他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 别人怎么说,就跟着别人说;别人怎么做,就跟着别人做。) 我们以后遇到事情时应该怎么办?(遇事先问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20  咕咚 兔子     拔腿就跑 猴子     也跟着跑 动物们    全跟着跑 大象     也跟着跑 野牛     拦住并询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知识性童话,课文借助动物的形象,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讲 述小壁虎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小鱼、老牛、燕子 的尾巴分别有不同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课文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线索 清晰。文中语言优美,特别是动词的使用非常精巧,教学时应适当品析,引导学生感悟作者 用词的准确。文中对话较多,且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没有注音,这是锻炼学生自主识字,借助图画阅读的好机会。 本文是一篇科普童话,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鱼、牛、燕子和壁虎的尾巴的不同 用处,另外文章也表现了小动物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品质,可借此对学生进行德育。一年 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但好奇心强,因此,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能引起他们极大的 兴趣。为了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实物投影、生动形象的教 具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从大量形象的感知中,逐步掌握课文的重点、难点。 1.认识“壁、墙”等 12 个生字和偏旁“ 、 ”,会写“捉、条”等 7 个生字。 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课文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重点:识字,写字;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 难点: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课文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1.认识“壁、墙”等 12 个生字和偏旁“ 、 ”,会写“捉、条”等 7 个生字。 2.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课文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请同学们猜个谜语:称虎不是虎,墙上自由爬,待在房屋上,去擒飞来将。(板书: 壁虎)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用“壁”口头组词。) 2.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挂图)教师介绍: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它身体扁平, 背部暗灰色,表面有细鳞,四肢短,趾底有吸盘,可在墙壁上迅速爬行。它有一条细长的尾 巴,尾巴有两项功能,一是摆动帮助爬行,摆动越快,爬得越快;还有一项功能,通过学习 课文,大家就知道了。它白天几乎不出来,经常在黄昏和夜间在天花板上和墙壁上张口捕食 蚊、蝇、蛾等小虫子,所以叫“壁虎”。(出示墙壁图片,指名读“墙”,并口头组词)壁虎是 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发生在小壁虎身上的故事。(板书课题:小壁虎借尾巴)学生齐 读。 4.看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他向谁借尾巴?他要怎样借?他借到尾巴了没有?)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图画,学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交流学习成果,互相认字,注意平、翘舌音。 3.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 全班交流:你学会了哪些生字?是怎么学会的?有借助图画学习新字的吗?联系上下文 你猜到了什么字?你又发现了什么新的识字方法?…… 4.课件出示词语。(带拼音) xiǎo 小 bì 壁 hǔ 虎  qiánɡ 墙 jiǎo 角   wén 蚊 zi 子  yǎo 咬 zhù 住  zhènɡ 挣 duàn 断 nín 您 hǎo 好  bō 拨 shuǐ 水   shuǎi 甩 wěi 尾 bɑ 巴  ɡǎn 赶 zǒu 走 fánɡ 房 zi 子 shǎ 傻 hái 孩 zi 子  zhuǎn 转 shēn 身 (1)带拼音齐读。 (2)去掉拼音齐读,小组读,指名读。5.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三、指导书写。 1.“捉、姐”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部首偏左。 2.“姐”中“女”作为偏旁时的横右边不出头。 3.“条”的下部不是“小”是“小”再加一横。 4.“爬”注意字形是半包围结构,且左下包右上,“爪”字第四笔的捺要舒展,能托住 “巴”,“巴”最后一笔起笔在竖中线上,教师范写。 5.“您”是上下结构,且上大下小,部首为“心字底”。 6.“草”是上下结构,且上小下大,部首为“草字头”。 7.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8.学生描红并书写。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出示“先……接着……最后……”句式。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经 过。(小壁虎先向小鱼借尾巴,接着向老牛借尾巴,最后向燕子借尾巴) 21 小壁虎借尾巴 xiǎo 小 bì 壁 hǔ 虎  qiánɡ 墙 jiǎo 角   wén 蚊 zi 子  yǎo 咬 zhù 住  zhènɡ 挣 duàn 断 nín 您 hǎo 好  bō 拨 shuǐ 水   shuǎi 甩 wěi 尾 bɑ 巴  ɡǎn 赶 zǒu 走 fánɡ 房 zi 子 shǎ 傻 hái 孩 zi 子  zhuǎn 转 shēn 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知道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 一、看图导学第 1、2 自然段。 1.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呢?指名读第 1 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看图边思考。 2.请学生用上“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因为小壁虎的 尾巴断了,所以他要去借尾巴) 3.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会断呢?(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小壁虎一挣,就挣断了) 4.出示纸壁虎、纸蛇。请学生演示“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师:从同学的演示和“一挣”这个词中,大家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除了刚才老师介绍 的能帮助爬行外,还有什么用处、特点?(尾巴长得不牢,用力一挣就断了,可以保护自 己)(板书:挣断)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注意轻重、停顿) 6.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要去借尾巴。它要去借尾巴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呢?像刚才那 样,用上“因为……所以……”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 (因为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小壁虎要去借尾巴。相机引导学生读准“难”的字音;理 解“难看”词意:指小壁虎断了尾巴的样子不好看;最后用“难”口头组词。) 7.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心里感到怎样呢?(难过)从哪里看出来的?(“没有尾巴多难看 哪!”) 8.指导学生朗读“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注意语气、重音、停顿) 9.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他先向小鱼借尾巴,接着向老牛借尾巴,最后向燕子 借尾巴。那小壁虎是怎样向他们借的?借到了没有?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看图导学第 3 自然段。 1.那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请大家看图,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 顺序用自己的话说清画面内容。(小壁虎爬到小河边,向小鱼借尾巴)(板书:小河边 小鱼) 2.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又伤心,又难过,他急着去借尾巴。课文是怎么写他来到小河 边的?(爬呀爬)“爬呀爬”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壁虎从墙角到小河边爬的路远,断了尾巴爬 的速度慢) (随机指导学生复习“爬”字:读准“爬”的字音;认清“爬”的字形是半包围结构, 且左下包右上,“爪”第四笔的捺要舒展,能托住上部“巴”,“巴”的最后一笔起笔在竖中 线上;通过学生演示理解“爬”的字义。) 3.指导学生朗读“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注意停顿,“爬呀爬”要读得轻而 慢) 4.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到了什么呢?(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指名演示, 理解“摇”。(板书:摇) 5.小壁虎看到小鱼的尾巴摇来摇去,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 ①小鱼姐姐的尾巴多漂亮啊,我就向她借吧!②我借到了小鱼姐姐的尾巴,应该就不难看 啦!)他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呢?(“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6.出示两句话。 ①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②小壁虎说:“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指名朗读,进行比较:这两句话有哪些不同?哪一句话好?为什么? (第①句好,从“姐姐”“您”“行吗”这些词中,可以看出小壁虎是用商量的语气跟 小鱼说话,很有礼貌。随机进行品德教育:同学们也要做讲礼貌的孩子。) 7.指导朗读“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注意停顿、重音及语气) 8.那小鱼有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没有)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小 鱼要用尾巴拨水。演示理解“拨水”)(板书:拨水) 9.因为小鱼姐姐要用尾巴拨水,所以只能很为难地对小壁虎说“不行啊”。指名读小鱼 的话,要尽量读出这种语气来。(教师作适当指点) 10.分角色练读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三、看图导学第 4 自然段。 1.小壁虎没有向小鱼借到尾巴,又去向谁借尾巴了呢?(板书:老牛) 2.请同学们看图,像刚才那样,说说画面内容。(小壁虎爬到大树上,向老牛借尾巴)(板 书:大树上) 3.那小壁虎是怎样向老牛借尾巴的呢?(课件出示)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 填上合适的词语,并想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他看见老牛(  )着尾巴,在树下吃草。小壁虎说:“牛(  ),(  )把尾巴借给我 (  )?”老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  )呢。” 4.结合学生回答,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老牛尾巴的功能。 ①什么叫“甩”?(板书:甩)请学生用一段绳子演示理解。提醒学生注意“甩”和“用” 的区别。 ②板书:赶蝇子。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蝇子”这里不是指苍蝇, 而是指牛蝇,即寄生在牛身上的一种飞虫。 5.老牛要用尾巴赶蝇子,小壁虎又没有借到尾巴。这段话和第 3 自然段虽然在内容上 有所不同,但朗读的语气、重音、停顿是基本相同的。谁来读读? (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句。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适当指导:老牛的话可读得低沉、慢 一些。) 6.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老牛的对话。 四、看图自学第 5 自然段。 1.小壁虎向老牛没借到尾巴,又去向谁借尾巴?(板书:燕子) 2.请大家结合插图,轻声朗读第 5 自然段,要求:①用自己的话说清画面内容;②说 说燕子的尾巴有什么用处,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组织学生自学并分小组讨论,教师边巡视边作适当指点。 4.检查自学情况。结合学生的回答,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燕子尾巴的用处。(相机演示理 解“摆”及燕子通过摆尾巴“掌握方向”——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尾巴朝西偏,燕子就 往东飞;尾巴向东偏,燕子就朝西飞。随机板书:房檐下 摆 掌握方向) 5.指导学生运用与第 3、4 自然段相同的朗读方法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燕子的对话。 五、学习课文第 6、7 自然段。 1.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怎么样?(很难过) 2.小壁虎难过地爬回家,把他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 (指导学生读准“告诉”的字音,在这个词语中“诉”读轻声。理解词意:告诉,这里 指小壁虎说给妈妈听。) 3.课文中有没有把小壁虎告诉妈妈什么写出来?(没有)那你们知不知道小壁虎向妈妈 说了些什么?老师做壁虎妈妈,谁来做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说给妈妈听?(指名答) 4.课文前面已经写了,所以这里就不用再写了。壁虎妈妈听了小壁虎借尾巴的事,笑 着说小壁虎是“傻孩子”。壁虎妈妈为什么叫小壁虎“傻孩子”? (一是因为小壁虎去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他们的尾巴都有用处,借不到;二是 因为小壁虎能自己再长出尾巴,不用借。) 指导朗读壁虎妈妈的话。 5.听了妈妈的话,“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得叫了起来”。小壁虎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谁能用高兴的心情读一下小壁虎的话?要把高兴劲读出来。 6.指导朗读“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注意感情、停顿、重音) 7.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断尾后过一段时间能再长出新尾 巴)(板书:再生) 六、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指名读下列句子。 (1)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2)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 (3)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 (4)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5)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6)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得叫了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2.根据这些句子和课文的有关内容,谁能完整地说说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和特点? (小壁虎的尾巴能帮助爬行,它可以切断尾巴保护自己,尾巴断后过一段时间,又能长 出新尾巴。) 3.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那自然界中其他动物的尾巴有什 么用处呢?请大家回去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是自己查资料了解。 21 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摇尾巴—泼水 老牛—甩尾巴—赶蝇子 燕子—摆尾巴—掌握方向 壁虎—尾巴能再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八 本次“语文园地”安排了 5 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让学生了解卫生间中的生活 用品的功能并认字;“我的发现”让学生结合插图,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字;“字词 句运用”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描述自己的心情,进行说话和写话的练习;“日积月累”引导学 生积累古诗《画鸡》;“和大人一起读”通过简单的故事引导学生懂得爱护环境。 学生已经学过很多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偏旁”等,本次“语 文园地”安排的“识字加油站”贴近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掌握 识字规律。描述心情的词语也是生活中常有的情绪,要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体验学习。学生积 累了一定量的古诗之后,学习兴趣较浓,能结合生活实际,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 大人一起读”板块需要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文章所要突出的主旨。 1.认识“卫、刷”等 8 个生字,正确认读“卫生间、牙刷”等 9 个词语。 2.了解“反犬旁”“鸟字旁”“虫字旁”所代表的意义,进一步感知偏旁表意的构字 规律。 3.借助插图,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4.积累古诗《画鸡》,并能流利地背诵。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小熊住山洞》,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重点: 1.认识“卫、刷”等 8 个生字,正确认读“卫生间、牙刷”等 9 个词语。 2.了解“反犬旁”“鸟字旁”“虫字旁”所代表的意义,进一步感知偏旁表意的构字 规律。 难点: 1.借助插图,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2.积累古诗《画鸡》,并能流利地背诵。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语文园地八”。 2 课时 1.认识“卫、刷”等 8 个生字,正确认读“卫生间、牙刷”等 9 个词语。 2.了解“反犬旁”“鸟字旁”“虫字旁”所代表的意义,进一步感知偏旁表意的构字 规律。 3.借助插图,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一、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我们起床后会在哪里洗漱呢?(卫生间)教读“卫”字,并扩词。 2.在卫生间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生活用品,你们注意到了吗?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牙刷、梳子、毛巾、香皂和脸盆。 3.每出现一样生活用品,教师就出示词语,指名读,并利用拼音教读。 4.(出示牙刷图片)牙刷可以用来干什么?(刷牙)认识“刷”字。讲述“牙刷”与“刷牙” 这两个词的区别:一个是物品,一个是动作。 5.(出示毛巾图片)毛巾可以用来干什么?(擦手)“擦”字较难认,注意与手上的动作有 关,所以是“提手旁”。 6.(出示梳子图片)梳子可以用来干什么?(梳头)运用“熟字换偏旁”来记忆“梳”字, 由“流”将“氵”换成“木”,成为“梳”。 7.(出示香皂图片)香皂可以用来干什么?(洗澡)“皂”字可以用拆分法记忆,上部是 “白”,下部是“七”。“澡”字也可以用拆分法记忆,左部是“氵”,右上部是“品”,右下 部是“木”。 8.(出示脸盆图片)脸盆可以用来干什么?(洗脸)记忆“盆”字。 9.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10.去掉拼音,学生重新分组识字。 二、我的发现。 (一)学习第一组含“反犬旁”的字。 1.课件出示动物“猫、猴、狮”,指名认一认。2.教师出示相应的汉字,将这三个字放在一起,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这组汉字有什么特 点。(都是“反犬旁”) 3.你还能说出更多部首是“反犬旁”的字吗?(狼、猪、狗等) 4.学生讨论含“反犬旁”的字与什么有关,教师相机补充解释。(开始仅与犬科动物有 关。汉字简化后,其他一些哺乳动物也有用“反犬旁”的) (二)学习第二组含“鸟字旁”的字。 1.课件出示“鸡、鸭、鸦”图片,指名认读。 2.教师出示相应的汉字,将这三个字放在一起,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这组汉字的部首有 什么特点。(都是“鸟字旁”) 3.你还能说出更多部首是“鸟字旁”的字吗?(鹅、鸽、鹤等) 4.学生讨论含“鸟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教师相机补充解释。(与飞鸟、家禽有关) (三)学习第三组带有“虫字旁”的字。 1.课件出示“蝴蝶、蜻蜓、蚂蚁”图片,指名认读。 2.教师出示相应的汉字,将这三组词语放在一起,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这组词语中汉字 有什么特点。(都是“虫字旁”) 3.你还能说出更多部首都是“虫字旁”的词语吗?(蜘蛛、蚯蚓、蝌蚪等) 4.学生讨论含“虫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教师相机补充解释。(大多与虫子有关) (四)总结。 三组字词学习完了,我们知道了原来汉字的偏旁一般都是代表着某种含义,我们学习汉 字的时候不仅要根据意思来记字,更要学会归纳总结。 三、字词句运用。 1.教师做各种不同表情,让学生猜老师的心情。 2.情景引导: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高兴、难过、生气、害怕的时候,你们有过这些情绪 吗?小组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教师点评。 4.学生选择心情练习写话。写话时要注意格式正确(前面空两格),正确使用逗号、句 号等。教师可以示范。 语文园地八 识字加油站 我的发现 字词句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积累古诗《画鸡》,并能流利地背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只白鹤》,边读边思考,结合生活经验做出判断。一、日积月累。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物?(指名答) 2.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猜是什么?(出示谜语,打一动物名字) 红冠子,白外衣, 每天早上喔喔啼, 它叫人们早早起。(公鸡) 3.你们喜欢大公鸡吗? 4.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唐寅,也就是唐伯虎,他非常喜欢大公鸡,他不仅为大 公鸡画了一幅画,而且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同学们想知道唐寅画了一只怎样的鸡吗?(想)那我们一起去听听唐寅写的这首诗, 用耳朵认真听,注意听每个字的正确读音,并在脑海里想象这只公鸡的样子。(播放朗读录 音) 2.这首诗写得真好呀,我好像看到了一只大公鸡,那我们再来听听录音,这次可以跟 着录音小声读。 3.请大家翻开课本,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看谁能读出一只美美的公鸡来。 4.请你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看谁读得好。 5.谁已经读出一只美美的大公鸡了,分享给大家听听,指名读。(注意正音) 6.要想读好诗,不仅要读准音,而且还要读出诗的韵味,把握好诗的节奏。根据所画 节奏,老师来读,同学们认真听,看看老师在哪些地方停顿了。 7.齐读,分句赛读,分组赛读。 8.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首诗,一起去欣赏这只美丽的大公鸡。(强调读书姿势,养成良 好的读书习惯) (三)品读诗,感悟情。 1.同学们读得真好听,读出了古诗的韵味。那唐寅究竟画了怎样一只鸡呀?(美丽)你 是从哪句诗看出来的? 2.“头上红冠不用裁”描写的是什么样的鸡冠?(出示词条:红冠、不用裁)(板书:红冠) 3.“满身雪白走将来”描写的是什么样的羽毛? (出示词条:满身、雪白)(板书:雪白) 那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两行诗。 过渡:大公鸡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很能干,它还会打鸣。你们在生活中听过公鸡叫吗? 谁知道公鸡是怎么叫的?(指名、集体模仿) 4.公鸡是乱叫吗?你从哪句诗看出来的?(出示诗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不敢轻言语”的意思是不轻易说话,是指大公鸡从来不轻易啼叫。 (出示词条:轻言语) 过渡:那公鸡什么时候才叫呢?早上才叫,公鸡一叫就会怎样?你从哪句诗看出来的? 5.“一叫千门万户开”是什么意思?(板书:一叫、平生) 一听到公鸡打鸣,人们就起床出门,去上班,开始新的一天了。所以公鸡一叫就“千门 万户开”。(出示词条:千门万户) 师:公鸡只是高兴的时候才打鸣吗? 生:不是。 师:对,我们的大公鸡每天都在为我们打鸣,从来不偷懒。(出示词条:平生)(板书:平生)那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公鸡?(板书:勤劳) 小组讨论。 那咱们一起来夸夸这只大公鸡,请大家读最后两行诗,一定要读出大公鸡的勤劳哦!(齐 读) 二、和大人一起读。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画面出现美丽的大森林,老师讲解:“这里有高高的松树,绿绿的小草, 还有喳喳叫的小鸟,快乐的小鹿,他们都生活在这里。”这时,小熊从山洞里走来高兴地对 大家说:“嗨,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家要盖新房子啦!从此,就不用住在又阴 暗,又潮湿的山洞里了。到时候,请你们都到我家来做客!” 2.板书课题,读一读。 3.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熊吗?自由说一说。 (二)自主识字,整体感知。 1.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短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同时标好自然段。 2.课文没注拼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想办法;查课后生字表,问老师,问 学习伙伴,根据上下文猜读都可以。 3.检查:听读课文,识字。 指名分段读课文,播放课件,其中生字用另一种颜色标出,要求读通顺。 4.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同学互相评议,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三)入情入境,读懂课文。 引入:刚才读了课文,你们知道小熊一家后来住到房子里了吗?它们住在哪儿?你们是 从课文哪一自然段知道的? 1.看图学习第 1 自然段。 小熊家一直住在山洞里,难道它们不想住在房子里吗?从课文哪里可以知道? (1)指名读。 (2)指导读出熊爸爸的语气。小熊听爸爸说要造房子,高兴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2.通过看图说,动情读理解小熊不得砍树造房的原因。学习 2—5 自然段。 (1)“舍不得”是什么意思?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 (2)课件播放,小熊边走边说:“朋友们,我们一直没有砍树造房子,你们知道为什么 吗?先跟我一起走进大森林看看吧!”(课件播放森林四季的美景) 森林里的环境美吗?你有什么想法想和大家交流?看图说话,自由发表意见。 (3)练习读: 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树叶,小熊舍不得砍。(“舍不得”要轻轻地读,还 要读出景色之美) 用同样的方法,读读下面的三句话: 夏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开满了花,小熊舍不得砍。 秋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 冬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 (4)指名读,同桌评读,竞赛读。 (5)配乐读 2—5 自然段,评议。 (6)看四个季节的图片,展开想象,深入思考:当小熊舍不得砍树的时候,小熊和爸爸 会说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春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夏天,如果砍掉了小树……3.学习第 6 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一直”这个词的意思。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园地八 日积月累:画鸡 和大人一起读:小熊住山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 215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