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2、姥姥的剪纸1、重点词语: 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灵巧。形容人聪明能干。 无所不能:没有什么事不会做或做不到。 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会应允。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啧啧赞叹:啧啧:形容咂嘴或说话声。形容连续不断地称赞。2.易考点:(1)姥姥是个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技巧高超的人。她剪纸技艺高超、作品很受欢迎的原因有:剪纸逼真;姥姥心地善良,广结善缘,有求必应。(2)课后第4题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长年累月的练习使姥姥技艺娴熟。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只要肯花时间,肯花功夫,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3)“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这句话的含义:表面上看,这些语言都是写姥姥对“我”的喜爱与呵护,但透过文字,我们能够感受到“我”对姥姥勤劳的赞美和对姥姥的依恋。(4)“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的望着一直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接他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这句话的含义是:这幅剪纸生动传神的剪出了姥姥对“我”的牵挂与想念,祝福与期盼,这幅剪纸和姥姥的深情,一起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5)刁难:故意使人为难。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耍赖:使用无赖手段。课文中指“我”的淘气与顽皮。调皮蛋:是对调皮孩子的昵称。(6)背诵12、13两个自然段。3.拓展: 1、形容剪纸的成语: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 炉火纯青 2、有关剪纸的诗句:剪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3、我国民间艺术品:刺绣 扎染 泥塑 变脸 皮影 木雕 风筝 年画13、牛郎织女1.易错字音:彩锦jn 挣zhng扎zhá 玉簪zn 霎shà时间 惩chéng罚 轻盈yíng2.易错字: 嬉戏 发誓 严厉 喜鹊 衰老 心急如焚3.易考点:(1)《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牵牛星属于天鹰座,在银河的两岸,当牛郎隔河相望,有一颗特别亮的大星星,即就是织女星,织女星属于天琴座。(2)《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3)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4)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5)《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人物素描:牛郎——心地善良、勤劳能干、重情义,向往美好生活。织女——心地善良,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勇敢、向往美好的生活。老牛——知恩图报,善解人意,勤劳。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残暴专制,无情无义。4、拓展: (1)形容非常生气的成语:怒发冲冠 怒火中烧 暴跳如雷 怒不可遏 (2)描写牛郎织女的诗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14、安塞腰鼓1.易错字音:蓦mò然 耳畔pàn 战栗lì2.易错字:高粱 骤雨 磅礴 战栗 戛jiá然而止 3.易考点:(1)《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台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课文按“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的顺序呈现出“静—闹—静”的表演过程。(2) “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变幻的舞姿。(3) “一声渺远的鸡啼”表现了对明天充满了希望。(4)背诵课文6-7、12-16自然段。(5)课后习题3:(1)“茂腾腾”写出了沸腾着生命的热烈,写出了后生们的健壮、朴实与活力。(2)“燥热”、“飞溅”道出了安塞腰鼓热烈奔放的特点。(3)“震撼”、“烧灼”、“威逼”动感十足,将安塞腰鼓的活跃与激烈表达了出来,给人与感官与心灵上的震撼,展现了强烈的生命力。(6)课后习题4:“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4次,着力强调,充分感叹,从强烈与视觉感受,到声音的震撼,到舞蹈的动作,再到心灵的搏击,层层深入,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独特激情。4、拓展: 1、形容安塞腰鼓的成语:气势磅礴 惊天动地 气吞山河 震天动地 2、中国四大名鼓: 常山战鼓 山西威风锣鼓 兰州太平鼓 开封盘古 练习4(1)课外俗语:A.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B.当家方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C.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D.麻雀虽小,五脏俱全。(2)当自己被别人误会时,态度要冷静、诚恳,要心平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对方说清楚。解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B.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误会说明原委;C.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3)背诵俗语及成语(练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