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八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 word、有一定了解,
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二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
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
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
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
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
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
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信息技术(初中第三册),
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包括: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网页制作、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知
识点: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与特性,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安装与卸载软件。
三、指导思想:
根据考试规定、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
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
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
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
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
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对表格数据的输入、修改、美化、公式、函数的使用、
数据排序、数据筛选、统计表的制作等。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做一个日常生活的统计表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共二十一周,除去十一休假后本学期计算机课每班总共约十九、二十周左右。具体
安排如下:
周
次
内
容
地点 课时
第一周 §1.1 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因特网的
诞生与发展
机房 2
§1.2 因特网:上网方式、因特网中的网址、常见功能,上
网道德修养与安全法规
第二周
至第四周 §1.3 网上收集信息:浏览器、搜索引擎、保存信息
机房教
室 6
第五周至第
六周
§1.4 网上交流信息:电子邮件、文件传输 机房 4
第七周到第
九
数据软件的进入和退出 机房 8建立情况表
数据的输入
第十周至十
一
周
公式的使用 机房 4
第十二周 与数据的排序 机房 2
第十三周 数据的筛选及分类汇总 机房 2
第十四周 统计图表的制作 机房 2
第十五周 数据复习 机房 2
设计网页前的准备
创建站点并制作网页第十六周
美化网页
机房 4
第十七周 插入动画 机房 2第十八周 给网页加上动态效果 机房 2
第十九周 复习网页知识 机房 2
第二十周 期末考试第一课时:网络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能够识别一些简单的网络设备。
(3)、简要了解因特网的发展过程,理解因特网的两类网址及其对
应关系。
(4)、了解常见的因特网的接入方式及其所需的软硬件,初步了解
其接入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理解网络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2)、通过上网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教学难点:
(1)、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网址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上过网吗?上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2)、学生思考并回答。
(3)、教师导入新课。在走进网络世界之前,先来看一看我们身边
的各种网络。
设计意图: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乐情。
2、探究讨论、师生互动
(1)、学生讨论并填写教材中的表格,并思考我们见过哪些传递信
息的网络?
(2)、教师总结并概括其实,人类一出生就身处各种网络之中,古
代的信件系统,现代的公路、铁路等都可以看作是网络。随着技术的
发展,网络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丰富。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
息网络构建起信息高速公路,把我们带入信息时代,本节课就让我们
一起去探索网络世界。
(3)、教师请学生自学书本,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功能、分类,
常见的网络设备。
(4)、教师请学生上网查找因特网发展历史的相关资料,并了解网
址、域名的相关知识。
(5)、教师巡视,帮助学生,对于共同问题作讲解。
(6)、教师请学生自学书本 p191 至 192 页的内容,了解接入因特网
的方法,并思考学校、家庭或父母单位计算机的上网方式。
(7)、教师通过演示动画等方式展示接入因特网的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上网操作
和筛选信息的能力。3、课堂小结、后续活动
(1)、教师请学生将本节内容作一个阐述。
(2)、教师公布博客,请学生通过博客的方式来普及网络知识。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激发学生在学习的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