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 邓稼先
教学目标:
1.通过小标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各部分的关系,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
精神。
2.学习精读方法,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情感。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受句式运用服从感情表达需要的特征。
4.学习邓稼先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
一个大写的人。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民饱受欺凌,经过奋起抗争,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这是许
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胜利!他们傲骨铮铮,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孙中山、毛泽
东、钱学森……这些划时代的“巨星”光耀中外。有一颗“巨星”,也许是被“两弹”的蘑
菇云遮没了光辉,也许是“一星”的光亮过于璀璨,他反而鲜为人知,他就是“两弹”元勋
——邓稼先。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杨振宁走近邓稼先,认识邓稼先。
二、教学新课
梳理字词,了解背景
1.字音字形。
选聘(pìn) 元勋(xūn) 邓稼先(jià) 至死不懈(xiè) 鞠躬尽瘁(cuì)
无垠(yín) 奠基(diàn) 彷徨(huáng) 鲜为人知(xiǎn) 锋芒毕露(lù)
2.重点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元勋: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
献自己的一切。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界限分明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层,重复;穷,穷尽。
3.文体介绍。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
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
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
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4.相关人物背景介绍。
邓稼先:中国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核武器理论杰出的奠基者。
5.作者简介。- 2 -
杨振宁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有人说,这是一篇至情文,作者的感情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对中华民族的至情,对 50 年老朋友的至情。
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赞扬、怀念之情。
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诗情”:读中国百年屈辱,读出满腔悲愤;
读中国巨人站起来,读出扬眉吐气;
读中国爆炸“两弹”,读出欢欣鼓舞;
读作者对稼先的评价,读出热情赞美;
读作者读信后“感情震荡”“热泪满眶”,读出为民族自豪、为朋友骄傲;
读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读出苍凉悲壮;
整体感知,把握人物形象
1.速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个小标题下的具体内容,并思考: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
么联系?
第 1 标题: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第 2 标题: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第 3 标题: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原因。
第 4 标题:作者为邓稼先领导科研人员独立设计“两弹”获得成功感到骄傲。
第 5 标题: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
献的精神。
第 6 标题: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
联系:第 1 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
第 6 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
第 3 部分是第 2 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
第 4 部分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邓稼先贡献之大,也是第 2 部分的扩展。
第 5 部分则是第 2 部分的具体化。
6 个部分各有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
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
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
2.课文写了哪些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
②1958 年奉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
功勋卓著。
③1985 年重病期间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
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
⑤1971 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勇敢、公正
无私。
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
⑦1982 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才华出众、意志坚强、信念坚定、敬业爱国、人格“纯正”
小结:
本文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 3 -
一个纯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
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
本文主题: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
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这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板书设计
邓稼先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创设背景)
“两弹”元勋——总述生平事迹 (总)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忠厚平实
民族感情?友情?——严谨求实
“我不能走”——默默奉献 (分)
永恒的骄傲——无比赞颂 (总)
第 2 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邓稼先在国难面前,克服重重困难,毫不犹豫地以身许国,却鲜为人知,默默无闻,
他是忠义之大者!下面让我们继续感悟这一伟大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吧!
二、教学新课
再读课文,探究写法
1.文章在介绍邓稼先时,用了大量文字写中国的近代史,这种写法比较新奇。
作者为好友立传,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呢?
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
邓稼先 做出巨大贡献 ,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巨大贡献”与“鲜为人知”进行对比,
既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用真实的笔触,突出了邓稼先的伟
大人格,开启了下文。
2.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研制“两弹”的过程和巨大贡献
上,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做详细介绍?
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
方面;
阔别二十余年,对邓稼先的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了解太多,这样可以扬长避短;
50 年的朋友,写朋友,自然包含着对老朋友不尽的思念,对朋友的认同钦佩;同时,
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作者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
3.默读第三部分。思考作者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的性格特
点。
邓稼先 奥本海默 对比:
职务
功劳 相当
学术水平
奥本海默:锋芒毕露 善于辞令 复杂的人
邓稼先:最不引人注目 忠厚平实 “纯”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有烘托作用。旨在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邓稼先的人格魅力,
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坚毅和奉献精神,从而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
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品味语言,体会表达效果- 4 -
1.朗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1)朗读《吊古战场文》
(2)理解“‘粗估’参数的时候……和稳健的判断”这组排比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
说明了搞原子弹工程既要有物理直觉,又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也透露出
作者对老友真诚的关怀与深情。
(3)说说在戈壁滩上搞核武器试验有哪些困难。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渲染了工作环境的恶劣,衬托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核科学家们坚强的意志、坚
定的信念,表明中国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是在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后才取得的。
(4)结尾处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有什么作用?
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他有着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同时,将他对
民族的贡献放在了特殊的历史背景中,这又与在历史的背景中推出邓稼先的第一部分相呼应。
揣摩语言,体会深刻含义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
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中国几千年
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
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将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他把中国共
产党的宗旨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流露出作者对老朋友的崇敬与赞扬之情。
2.“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
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
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这两句话总写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课堂小结:这是一篇优秀的人物传记。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在历史视野和全球视野
上,将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祖国、
对民族的伟大贡献。
三、板书设计
运用小标题——条理清楚 内容分明
对比鲜明——突出伟大的人格
取材精练——四个生活片段
句式多变——排比句、长短句
教学反思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目标:- 5 -
1.理解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3.品味文中的诗意语言,揣摩其含义及表达效果。
4.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合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的片段。
同学们,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在呐喊吗?闻一多!看了短片,你的心,你的情感会
有什么变化?(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我们能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面对凶残的敌人,
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今天我们还是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写的文章《说和做——记闻一多
先生言行片段》来进一步了解闻一多先生吧。
二、教学新课
了解人物
1.先生简介。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43 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
政府的腐败,于是愤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 年 7 月 15 日被特
务暗杀。
2.作者简介。
臧克家,诗人。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农民诗人”。
整体感知,把握人物形象
1.从整体上看,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应该如何分呢?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 (1—7 段) 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二 (8—20 段) 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7 8 9)过渡。(7)承接上文小结,(8 9)开启下文。
2.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
多先生怎样的品质?
领起本部分,表现闻一多先生“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对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言行一致的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3.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围绕这两个方面各写了哪几件事?表现
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品质?
内容 特征 材料 品质
学者和诗人 “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 《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严谨治学
革命家 “说”了就“做”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勇敢无畏、不怕牺牲、言行一致
品味细节描写,分析表达方式
1.本文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人物形象,结合文中一两个例子,说说这种写法
的好处。
(1)“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
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3)抓住闻一多先生“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以及“昂- 6 -
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
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2.除了描写以外,议论在本文的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使
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课堂小结:
生命的尺度和价值不在于它的长短,而在于如何运用它。生得其时,死得其所,是生
命的最佳状态。把个人的生命融入国家、民族的正义大潮中,是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基
于此,闻一多先生的生命是无价的。追寻闻一多先生的足迹,则是我们的使命。
三、板书设计
闻一多、
学者 《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革命家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说了就做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第 2 课时
一、导入
文章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
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这节课
我们来重点分析这篇文章的语言。
二、教学新课
1.品味语句,体会表达妙处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比喻,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闻一多过了十多年“书斋生
活”,力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比拟 把我们的民族比作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
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灯火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
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四壁”出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
关切。“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适,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
趣一脉相承。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闻一多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使
他分心。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楼主人”,更是说明他用心之专。
2.合作交流,感受语言特点
(1)生动形象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钻探”比喻 形象,含义更丰富了;- 7 -
句式 “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热情
的称赞了。
(2)精练含蓄
“说”:多种含义。
学者的“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者告白自己干了什么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吹嘘、自诩
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革命家的“说”?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他“说”了就“做”。
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 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赞扬闻一多先生的斗争精神、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品德。
3.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 朗读闻一多的《红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对你有什么指导意义?
课堂小结:
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于一身,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中年时代是旧经典
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首做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
手枪,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为新中国而战斗的前线。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疾恶
如仇、为祖国安危而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与高尚风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三、板书设计
诗化的语言 生动形象
精练含蓄
富于感情
富于音乐美
教学反思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用撷取生活细节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对杰出人物的爱戴与敬仰之情。
一、导入新课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
误解。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但这不是他- 8 -
的全部。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因此,他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
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中的
一部分。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感受鲁迅。
二、教学新课
速读课文,概括内容
1.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2)作者]简介。
萧红,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3)写作背景。
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久,萧红、萧军、叶
紫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
2.读完本文,鲁迅先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可敬的长者,可亲的父亲。有血有肉的伟人,幽默风趣的智者。
3.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小标题:1.明朗的笑; 2.走路的姿态; 3.深夜交谈;
4.饮食爱好; 5.待人风趣; 6.会心的笑;
7.谈青年来信; 8.处理校样随便; 9.工作忙碌;
10.看电影; 11.别样的休息; 12.日常起居;
13.吃鱼丸; 14.亲自包书; 15.忘我工作。
4.文中寄寓了萧红对鲁迅怎样的情感?
爱戴、赞美和景仰 沉重的悲伤。
认真默读,把握鲁迅形象
本文这些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往常不同的鲁迅,文中的鲁迅先生有怎样的特点?分析
每一件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鲁迅先生明朗的笑。真诚,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一往直前、义无反顾的果敢精神。
鲁迅先生和夫人热情留客,包车送客人。热情、真诚。
鲁迅先生喜欢吃北方饭。刚硬的性格。
我在鲁迅先生家包饺子、韭菜合子、荷叶饼,得到先生的赞成。对妻子敬重与依
赖,对小辈的体恤。
鲁迅先生与作者开玩笑。幽默。
鲁迅先生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仍认真展读每封青年的信。对待青年的赤诚之心。
鲁迅先生对原稿与校稿不珍惜。淡泊名利。
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先生很忙但是愉快。家庭和谐。
鲁迅先生夜里去看电影坐车时的谦让。礼让,表现对他人、对亲人的爱。
鲁迅先生以翻一翻书的方式当作休息。对时间的珍惜。
鲁迅先生陪客人到深夜。待人热情、耐心。
鲁迅先生在深夜工作,直到人家都起来了才睡下。抓紧一切时间工作。
鲁迅先生检查海婴的丸子。尊重孩子,做事认真,深入实际。
鲁迅先生包纸包很细致。做事严肃认真。- 9 -
鲁迅先生生病了,但工作不止。工作的投入。不顾身体健康忘我工作。
精读课文,品味细节
本文有许多让人感动的细节。请找出你认为最受感动或最受启发的细节或语句,并从
中得到启发。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
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严厉
的鲁迅形象形成了鲜明对照。
(2)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动词,形神兼备地描绘出鲁迅的习惯性动作,体现出鲁迅敏捷果敢、一往直前
(3)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
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待人的热诚与周到。
(4)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
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流露出对妻子的敬重与爱意,还有对小辈的体恤。
把握写法,感悟妙处
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
的表达效果。
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张力
写海婴, 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
写许广平 主要通过她的言行,衬托鲁迅先生的辛劳、乐观、坚强。
课堂小结: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一些生活细节的描述,让人感受到真实、富有人情味、
生活化的鲁迅形象,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三、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生活琐事 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细节描写 热爱和怀念之情
教学反思
4 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成语。
2.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3.分析人物对话,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4.认识开卷有益的道理,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
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能让对手如此赞叹,可见孙权非同一般。孙权手- 10 -
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
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
起来学习《孙权劝学》。
二、教学新课
译课文,理解文义
1.作者作品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
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
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和通假字。
卿(qīng) 岂(qǐ) 涉猎(shè) 孰(shú) 遂(suì)
(2)读节奏,注意停顿。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
蒙母,结友/而别。
3.疏通文意,理解重点文言词语。
当涂:当道,当权。辞:推托。及:到,等到。才略:才干和谋略。涉猎:粗略地阅读。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更:重新。
古今异义
“治”,古指研究,今为治理;
“博士”,古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为学位最高一级;
“但”,古义为只,只是,今为转折连词。
句末语气词:邪、耳、乎。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翻译全文,理清行文思路。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通过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孙权:
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写出怎样的语气?表现孙权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写出坚决的语气,神态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
同时严厉中又流露出关心与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写出怎样的语气?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
情?
对吕蒙辞学的责备、恼怒之意。强调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目的(以古鉴今);对
吕蒙的关心与爱护。
③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教育吕蒙要读书,读书是有好处的。- 11 -
善劝。
他对吕蒙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希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
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昭然可见。
鲁肃:
①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惊奇的神态, 情不自禁地赞叹。
侧面反映了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
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写出了什么?
自得的神态。
②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什么?
自豪,
课堂小结:
知识改变命运,态度决定成败。
学无止境,开卷有益。
只要勤奋学习,定能成功。
三、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孙权劝 吕蒙赞 鲁肃
关爱部下 能听取意见 爱才
循循善诱 虚心好学 敬才
(开卷有益)
教学反思
5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黄河的形象与魅力,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3.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一、导入新课
黄河,母亲河!为何每个中国人看到她时如此激动?为何黄河在一个中国人眼中有如此
魅力?也许,读了《黄河颂》一文,你能获得启示。
二、教学新课
了解创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作者背景: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1939 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
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创作背景:光未然写这首诗歌时,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
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的作家、艺术家开始通过自己创作的艺
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 年,诗人到延安后,配合音乐家- 12 -
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此为其二。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结合在一
起,组成了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朗读活动:
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
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意见。
整体感受诗歌内容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
什么?
赞扬 黄河精神——伟大坚强。
作用: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一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
样的特点?
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
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
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黄河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等等。
表现特征:古国发源地;历史故事上演。
表现特征: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4.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
华儿女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欣赏诗歌之美,感受直接抒情的魅力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有什么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伟大坚强精神的发祥地;
“屏障”:黄河天险在地理位置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
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拟人 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
条“铁的臂膀”。
“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锐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
发民族的斗志。
4.诗歌中多次出现第二人称“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亲切、自然、直抒胸臆。
5.诗歌结尾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出现两次是否重复?为什么?
否。反复,增强了所表达的情感。表达了中华儿女有着坚强不屈、斗争到底的民族- 13 -
精神。
课堂小结:
《黄河颂》以它充满斗争性的激昂旋律与黄河般桀骜不驯的血性激励中华儿女与日寇英
勇搏击,今天它仍然以其气势磅礴的史诗般的英雄气概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黄河颂》。
三、板书设计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教学反思
6 《老山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体会领悟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
2.通过反复阅读,弄清各种叙述方法的特点,体会本文运用顺叙方法和插叙方法的好
处。
3.通过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清楚本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本文的思想内容。
2.通过研讨,掌握本文主要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在非常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描写优美景物的心境和作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14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朗读诗歌《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同志这首描写红军长征的著名诗歌中,写到: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可在红军
眼中只像水面吹起的细小波浪。这是何等的气势!这五岭就是: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
萌渚岭,越城岭。其中的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
山。今天,就让我们一同看看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第一座难走的山的。
二、阅读课文,理清脉络
学生阅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重点是落实课后“积累”一题中所列的字词读音
和意义。然后研讨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或者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通过同桌讨论、分
组讨论,或师生共同讨论方式,解决下面问题。
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万里长征?长征有什么意义?
明确:红军长征,是在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
下发生的,也是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1931 年“九一八”事
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但国民党蒋介石仍顽固
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动 100 万大军“围剿”红军和各苏区,其中以 50
万兵力直逼中央苏区。在“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最终
失败,红军从而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
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 15 -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词语可以表明这些顺序?
明确: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属于时间顺序。表明时
间顺序的词语:“下午”“天黑了”“半夜里”“黎明”“下午两点多钟”等。
3.按照这样的顺序,文章的结构层次可以怎样分析?
明确: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 段)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
第二部分:(2——33 段)记述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层(2——11 段)翻山前在山脚下访瑶民。
第二层(12——32 段)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第三部分(33 段)写作者翻山后的感受。
4.这篇课文属于哪种叙述方式?这样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明确:顺叙,还有补叙。好处:层次清晰,叙事描写合情合理,前后照应,扣人心弦,
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整体感知,理解主旨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提问、讨论等方法,探讨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1.读了这篇课文,老山界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从课文中哪里表现出来的?
明确:难。表现在:走路难(悬崖峭壁,山路险峻);睡觉难(夜宿峭壁,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2.红军面对种种艰难险阻,是凭着怎样的态度和精神翻越过老山界的?- 16 -
明确:面对走路难,“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没有丝毫的胆怯;面对睡觉
难,“横着心躺下去”,毫无怨言;面对吃饭难,“鼓着勇气前进”,忍饥爬山;面对处境难,
“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讥笑敌人飞机的无能。
3.作者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为了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记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经过,表现
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
4.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这样表现红军呢?
明确:陆定一(1906 年~1996 年),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
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是中共第八届中共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常委。历任中共中央政
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文化部长等职,
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被誉为中国共产党内的大秀才。陆定一长期在宣传思
想战线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倾注了
全部精力,为党的理论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亲历长征的红军战士,作者对自己的队伍充满着无限热爱的感情,对红军的精神
极为敬佩和赞扬,作者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就是对红军精神的热情讴歌。
四、布置作业
在课文中画出所有景物描写的句段,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下节课我们将具体探究赏
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我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层次,知道了全文是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
经过,也明确了文章的主旨。那么,我们今天再看看作者是如何围绕主旨选材组材的。- 17 -
二、研讨选材组材
围绕结构层次和文章主旨,讨论哪些内容不是直接写翻山的,这些内容和主旨有什么
关系,引导学生探究分析。
1.全文重点围绕红军翻越老山界来写的,这当然是直接表现文章主题的。除此之外,
还有哪些内容不是直接写红军翻山的?
明确:与瑶民母女攀谈,医务队的女同志,敌人的飞机声和枪声。
2.翻山之前,写与瑶民母女攀谈,这与表现主旨有关系?
明确:与瑶民攀谈是翻越老山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瑶民那里了解到了瑶民们的悲苦
生活,宣传了红军的主张,把自己本身就很缺乏的粮食送给瑶民,贴标语保护瑶民的篱笆等,
这些说明了红军是一支关心百姓、爱护百姓、为天下穷苦人谋利益的好队伍,说明了红军的
走到哪里就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哪里的好作风,这也是红军能够取得人民大众支持、最终夺
取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样,虽然看似与翻山关系不大,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表现红军长
征的经过及意义,更加丰富了文章的主题。
3.快到山顶时,作者又写了医务队的女同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医务队也是整个队伍的一个部分,是长征队伍里必不可少的后援支持。翻越老
山界中普通士兵表现出了极大的坚强和勇敢,那么带着伤员翻山的医务队呢?他们则更需要
有着更大的勇气和毅力,表现出更大的坚强和勇敢,何况他们中很多人是女性。这种坚强和
勇敢就更让战士们钦佩,她们也是红军长征队伍中的一个特色和写照。
4.补写敌人的飞机声和枪声,目的是什么?
明确:补写敌人的机枪声和飞机声,就更突出了红军所面临的艰难困苦,他们不单是
要翻越一座高山,而是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翻越高山,其艰难的情境可以想见。在敌人飞机
的“叹息”声中,我们看到的是红军的战无不胜的高大形象。
5. 小结:- 18 -
在直接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时,还写了这么多内容,不但没有冲淡主题,而且
从不同的侧面丰富了主题,使文章更加充实、丰满。
三、赏析景物描写
请同学朗读自己画出的景物描写的句段,每个同学读一处。读完后,讨论以下问题。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感悟景物描写的作用。
1.两处“之”字形火把的描写,具体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两次“之”字形火把的描写,描绘出了一个星夜行军图,火光与星光相接,
暗示了山势陡峭。而此时战士还有说有笑,互相鼓励,更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坚强勇敢的
豪迈气概。
2.夜宿半山腰时很险要也很艰苦,但作者描写的夜景却很美,这样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段景物描写,写夜色的美好,突出山势的险峻,特别是写静夜的声音,通过
四个形象的比喻写出声响的起伏变换,形象地写出了人在困倦之时,耳边的声音似有非有,
朦胧变化的情景。红军战士虽然处境艰苦,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们前进的动力。这些景
物描写,也正是表现了他们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3.下山路上的景物描写,意在表现什么?
明确:景色明朗清新,表达了克服困难后的愉快,表现战士们欢畅、轻松的心情,集
中展现了一种前景光明的意境。
4. 小结:
描写景物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写景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为表现人物心
情和精神,丰富文章的主题思想。
四、布置作业- 19 -
1.课后继续查阅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全面了解长征的过程及意义,进一步加深对红
军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2.背诵半夜醒来景物描写的一段,学习这种景物描写的方法,并在自己的写作中能够
加以运用。
教学反思
7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
1.揣摩精彩语句及段落,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2.多角度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课文言语形式的特色及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1931 年 9 月 18 日的时候,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践踏了
这片美丽的土地,许多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1941 年的 9 月 18 日,“九一八”
事变十周年,正是日寇全面侵华最疯狂的时候,也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就在这个时候,
著名的进步作家端木蕻良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也为了激发全国人民奋起抗日、
保卫家乡的热情,写下了散文《土地的誓言》。
二、教学新课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课文
3.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
立!”“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
抒发了作者失去故乡的忧伤、愤怒之情,
也表达了作者愿意为故乡而战斗而牺牲的坚定信念。
4.本文的结构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晰,结构简单。请你简要说说文章结构简单在哪。
第一段:“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
内心为此热血沸腾!
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萦,“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战斗!
品味精彩语言,感受家国情怀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2.怎样理解“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
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泛滥”原义是“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
又引申为“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向四下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 20 -
用“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
“埋葬”: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呢?
3.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
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人称的变化---情感变化
4.如何理解第一段最后几句话?
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
是文中说的“红熟的浆液”。这一表层含义必须理解。
—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这块广大的“关东大地”因为这些拟人
化的描写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
为之牺牲!
体会文本言语形式特色,多角度感受抒情方式
1.探究:本文的抒情特征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1)呼告: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
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
(2)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
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3)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例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
仰望天上的星星……”等处。
(4)课文中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的方式和内在感情
的起伏表里相应,形成文章的波澜与节奏。
2.拓展延伸:
①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③写一篇小短文,描绘一下你的家乡,表达出你的情感。
三、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故乡呼唤
热爱关东原野
回忆东北产物
热血喷涌跳跃
怀念赞美
思念故乡土地
回忆春秋美景
发出战争誓言忧伤
悲愤思念故乡
解放东北
教学反思
8 木兰诗- 21 -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多角度、立体地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
3.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4.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分析本文对偶、互文、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第 1 课时
导入:
我国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不过,她现在不仅于国内人尽皆知,于国外也天
下闻名,连美国人都非常喜欢、佩服她,并制作了动画片。但是,动画片中的花木兰离真实
的花木兰仍然有着距离,是经过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果大家想认识原汁原味的中国花木兰,
那么就和我走进今天的课文,感受北朝民歌中给我们留下的花木兰形象。
二、教学新课
介绍作品,了解人物
《木兰诗》: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
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诵读诗歌,疏通文意
1.诵读诗歌。
2.疏通文意。
(1)字音字形
赏赐(cì) 云鬓(bìn) 军帖(tiě) 可汗(hán) 辔头(pèi)燕山(yān) 金柝(tuò) 机杼
(zhù) 鞍鞯(jiān) 溅溅(jiān)
(2)积累文言词语
①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
②古今异义
a.木兰当户织(古义:门;今义:人家、门第)
b.阿爷无大儿(古义:父亲;今义:父亲的父亲)
c.雌兔眼迷离(古义: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d.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离开)
e.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③一词多义。
a.将军百战死(统帅军队的人) 出郭相扶将(扶持)
b.市愿为市鞍马(买) 东市买骏马(市场、集市)
c.帖昨夜见军帖 (文告) 对镜帖花黄(同“贴”,贴上)
④词的活用
愿为市鞍马(名词活用作动词,买)
⑤成语。
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感知内容,分析形象
1.感知内容。
(1)概述故事情节。
木兰代父从军、木兰奔赴战场、木兰征战沙场、木兰还朝辞官、木兰会亲。
(2)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22 -
(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
单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一 (1—3)——替父从军
二 (4)——十年征战
三 (5—6)——辞官归来
四 (7)——结尾附文
2.人物赏析。
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① 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勇敢坚强
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思念亲人
⑤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三、板书设计
木兰诗
应征从军 交代身份,揭示忧虑 说明原因,决心应征
积极准备,踏上征途 出征参战 历尽艰辛,转战沙场
辞官还乡 辞谢高官,功成身退
喜归故里,重著旧裳
以兔为喻,赞美木兰勇敢、刚毅、机智
勤劳、善良、纯朴
第 2 课时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分析了本诗的内容,分析了木兰的形象,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本诗的
言特点和写作技巧。
二、教学新课
分析叙事方法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详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概);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内容:突出木兰的女儿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结构: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
详写,其他的就略写。
感受语言特点
找出诗中语言精练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23 -
1.第三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
①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
②战事紧迫。
③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
④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分
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表达效果?
夸张,对偶,征途之遥,生活之苦
互文、对偶。,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
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
3.第五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种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夸张。 功劳大 赏赐多,
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4.第六自然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5.“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运用了哪些修辞?有何作用?
对偶 间隔反复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和“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层层递进,表现出木
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
啾”:在荒凉夜间环境的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
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
复述情节,体会情感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
这首叙事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
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
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纯朴的优秀品质
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2.学生在理解全文基础上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
3.试想你就是木兰,请你说说替父从军前后的心理活动。或者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年
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提示:合理想象,自由发挥。
总结积累,拓展延伸
课外探究:
①南方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④我对木兰的新看法。
⑤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⑥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三、板书设计
详写从军缘由
行前准备- 24 -
征途思亲
凯旋辞官
会见亲人女儿性情
略写战场生活 征战生涯英雄气概
教学反思
9 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1.感受文本的情感变化,理清全文情感脉络,提升快速阅读以及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层次的
能力。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3.把握细节,多角度、多侧面地把握人物形象,感受文本中刻画人物的幽默笔调。
4.理解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感受彼此交错转换的特点。
5.分析关键词语,体会“大词小用”的词语运用之妙。
6.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思念和感激以及歉疚之情,从而学会关注并尊重生活中的普通人,
使自己成为一个善良、重情义的人。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吗?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
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段话中的故事是什么故事?说这个故事的人是谁?
对,是“美女蛇”的故事,说这个故事的人是长妈妈。长妈妈是谁?为何她能说出如此丰富
有趣并让小鲁迅担忧一阵子的故事来?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答案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习
的课文中,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阿长与〈山海经〉》。
二、教学新课
梳理叙事事件,把握文本内容
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对于每一件事情,作者对于阿长的
情感态度如何。请简要概述。
①“常喜欢切切察察”,爱告状,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 (实在不大佩服);
②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我”所不耐烦的);
④ 长毛攻城的故事 (有了空前的敬意);
⑤ 害“我”的隐鼠 (敬意消失);
⑥ “我”十分渴慕《山海经》,求而不得时阿长竟为“我”买来了 (新的敬意)。
3. 通过上述分析,你的眼里也一定出现了一个“阿长”的形象,阿长是怎样一个人呢?根
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可用“阿长是一个______的人”表述。
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
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
阿长是一个限制“我”行动的人;
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的人;- 25 -
阿长是一个烦琐之至的人;
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
阿长是一个善良的人;
阿长是一个热情为“我”着想的人;
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
小结: 无知可笑、愚昧落后 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分析叙事特点,领会作者情感
1.文章虽然围绕长妈妈写了诸多琐事,但并不是详细记述所有事件,而是有详有略,请同
学们说说,课文略写了哪些内容,详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样安排。
略写:“切切察察”的毛病、限制“我”的行动、
给“我”灌输各种礼仪禁忌等,
详写:她名字的由来、 睡相粗俗 为“我”买《山海经》
略写事件,它们起着反衬作用,并不能削弱“我”对长妈妈的敬意。
详写阿长的名字来源,则另有讲究,结合历史背景,这是为了更加突出长妈妈
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身份,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立即将略写的诸多毛病一律洗
去,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也在详略得当之中得以适
当表现。
2.文章所述的事件虽然有详略特点,却仍是诸多琐事,而文章读来完全不显杂乱,似乎有
一条固定的线贯穿在其中,你觉得这条线是什么?
对长妈妈的情感
3.贯穿在文中的情感线主要是如何变化的。
“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敬意消失——新的敬意”。
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
个纯朴热情、善良仁慈、关心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同情、尊敬、感
激和思念之情。
三、板书设计
详略得当 感情变化
(线索)
不大佩服
↓
不耐烦
↓
空前敬意
↓
敬意消失
↓
新的敬意 主要事例①阿长这个称呼的由来
②“切切察察”的毛病
③摆成“大”字的睡相
④ 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和礼节
⑤讲“长毛”的故事
⑥谋害“我”的隐鼠
⑦为“我”买《山海经》 深切怀念
第 2 课时- 26 -
一、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似乎真看见了一个“切切察察”的长妈妈,在床上摆着“大”
字的长妈妈,讲很多规矩的长妈妈。然而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都依赖作者高妙的作文艺术,
就让我们深入学习课文,更加深入地把握长妈妈的形象特征。
二、教学新课
多角度分析,感受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是最常见的表现人物形象的方式,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探究作者是如何描写阿
长的。
语言描写: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
无尽的喜悦,不幸的人既藏有美好的愿望,而愿望又如此容易满足的形象
讲“长毛”故事时语言的荒诞,
体现了长妈妈的无知可笑。
动作描写:元旦,她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 善良而又迷信
“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生动地表现出一个“切切察察”的妇女形象。
细节描写:“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
颈子上”
无奈, 长妈妈的胖与睡相的粗俗。
心理描写:“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吃惊 “新的敬意”,
2.课文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将长妈妈买来的《山海经》说成是“最为心爱
的宝书”,突出“宝”的特殊意义
品味语言,揣摩其中作用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
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对长妈妈的愚昧迷信以一种苦笑进行讽刺。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
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歌颂:对青少年的关心爱护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的
“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
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的福橘”。
对照强烈的心理描写
“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
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对人物缺点的夸张表现。除此以外,童言无忌的表述,一本正经的荒诞,对常识
的荒诞表述,都产生了一定的幽默效果。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
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追忆与感慨, 不尽的深情怀念。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最深情的祝祷。
大词小用:- 27 -
“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为了夸张地体现儿童的心理,表达“我”对阿长的愤怒与不满;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儿童视角:“我”那时信以为真的天真;
成人视角:也流露着对阿长迷信的调侃。
总结提升,学会人性关怀
1.“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
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怀念与感慨 愧疚与歉意。
2.在我们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阿长这样的人在呢?
三、板书设计
人物——阿长
怀念与感慨 愧疚与歉意。
教学反思
10 老 王
教学目标:
1.赏析作者按特定顺序、线索将细节串联起来的写法,把握文章结构与内容。
2.关注细节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体会平凡人物身上闪光的品格,提
升文本细读的能力。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作者温婉简淡、气度从容而意味深长的平实行文风格。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平实朴素语言中的真实情感,感受平凡人生的人性之美以及作
者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平凡人物,有时候也会带来大感动,因为他们平凡而真实,朴素而高贵,善良而坚强。
今天我们来学的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老王》就讲述了这样一位平凡的人物——老王。
二、教学新课
初读全文,了解其人其事
老王的基本情况
姓名 老王
职业 蹬三轮车的单干户
家庭成员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 28 -
没什么亲人
外貌特征 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家庭住址 一个荒僻的小胡同,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几间塌
败的小屋
3.老王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弯腰曲背,瞎眼残年, 饱受身体病痛之苦;
住房塌败,以蹬三轮为生, 饱受生活贫困之苦;
孤独无亲,备受轻视, 饱受精神孤郁之苦。
梳理情节,把握品质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我”与老王的交往。
2.文中有几个片段回忆,记录着“我”与老王的交往,请简单说说是哪几件事。
片段回忆 所表现的老王的品质
老王送冰的往事 老实厚道
热心送钱锺书先生看病 善良仁义
“文革”中生计愈加困难 孤独贫穷
3.除了简述了几个片段回忆外,文中还记叙了一个重点回忆,请说说重点回忆的主要内
容。重点回忆了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
表现了老王的深厚情谊,
抒发了作者的感念和愧疚之情。
4.作者一家对老王又是怎么样的呢?文中写到了哪些事情?体现了作者的什么品质?
①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富有同情心
②“我”女儿知道他有夜盲症,便送他大瓶的鱼肝油“我”女儿关心他
③老王再客气也给他应得的报酬;询问老王能否维持生计;老王送来香油、大鸡蛋,不能让
他白给,也给了他钱“我”关心老王
富有爱心,具有同情心,尊重别人。
5.请你以简单的语言概述本文内容。
本文通过回忆老王的窘迫生活及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展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
老王与作者一家珍贵的友情,凸显了孤苦寒微的老王纯朴、仁义、善良的品性,表达了作
者对人性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悲悯关怀,对自身的反省,以及对命运的慨叹。
三、板书设计
老王苦:身体之苦——弯腰曲背,瞎眼残年
生活之苦——塌败小屋,三轮为生
精神之苦——孤独无亲,备受轻视 逻辑顺序
善重感情,有良心
老实厚道,知恩必报 时间顺序
第 2 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重点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分析了人物的性格,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本
文的人物描写方法和语言特点。
二、教学新课
分析描写,深入感受人物形象及品质- 29 -
1.有人说,文中对老王的描写不出于两个字,一者写出了他的“苦”,一者写出了他的
“善”,请你找出文中描写老王“苦”与“善”的句子,并说说其中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他面色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外貌描写,形象地描写出老王临死前病重的可怕情状。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神态描写写出老王临死前的呆板、僵直的神态,没有一点活气。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动作描写,写出老王机械、不灵活的动作。
“我不吃”“我不是要钱”,
语言描写,简简单单的话语,道出了老王讲感情、讲仁义、知恩图报的美好心灵。
“车费减半”“大一倍”“冰价相等”,
细节描写,表现了老王待人真诚善良的人性美。
2.文中除了正面描写老王的外貌,表现他已不久于人世,还从什么角度对老王的身体
情况做了描写?
侧面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我不能想象他是
怎么回家的。”用“我害怕得糊涂了”侧面说明老王外形的恐怖,已病入膏肓。
探究文本疑难点,深入感受世间人性美
1:杨绛与钱锺书先生都是知识分子中备受尊崇的人,为什么作者会对老王这样一个普
通人产生感激之情呢?
明确:作品写到“文化大革命”,那是荒唐的动乱的年代。学术权威被认作“反动学术
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脚下,杨绛正是因此连车也不敢坐。但是,任何邪风对老
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他认准他们是好人,知恩必报,临死也要去
谢谢好心人。正是如此,也让杨绛先生看见了生命长河中的人性美,从而抱有一份感激之情。
2: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的目的是什么?作者给钱的目的是什么?鸡蛋与香油真有那么高
的价值吗?
老王的目的:报答作者,表达感激之情,因为老王知道作者夫妇俩是好人,所
以送些鸡蛋和香油给作者。
作者目的:不愿白拿老王的东西,所以给他钱。
老王是想临终前给作者送一份厚礼,以表达对这家人的谢意。
把握主旨,弘扬善良
1.如何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呢?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
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当时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老王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
所以感到“愧怍”。
2.老王和杨绛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在不幸的情况下,还用生命温暖生
命,用善良体察善良。请同学们为老王和杨绛写一段颁奖词。
品析本文艺术特色
作为叙事写人散文,本文不仅内容上感情真挚,从文字本身上,也具备诸多艺术特色,
请同学们说说你所发现的文本艺术特色:
1.以小见大,寓意深刻。
2.文字质朴,语淡意浓。
3.详略得当。
三、板书设计- 30 -
老王苦 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
侧面描写——“我”的心理
语言——准确、传神感恩
善良
教学反思
11 台 阶
教学目标:
1.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人物形象。
2.深入体会文中“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3.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
一、导入新课
播放《老父亲》油画。
看到画面中那一张张刻有岁月印痕的沧桑面容,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眸,我们仿佛看到
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们坚强的身影,今天我们将学习李森祥的《台阶》,它将为我们生动展
现父辈们的现实生活画卷和深沉的艰苦创业精神。
二、教学新课
本文围绕什么展开故事情节,并根据小说文体特征,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
个部分,给课文划分层次,把握文章内容。
小说以浙东乡村为背景,围绕“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展开情节。
开端 (1—9 段)
1,父亲年轻时造了三级青石台阶,青石台阶承载了普通农家的平凡生活。
2,父亲立志造高台阶新屋,含蓄表达父亲的朴实追求。
发展 (10—16 段)
1,讲述父亲艰辛、漫长、执着的准备工作。
2,描述父亲在酷暑严寒中的辛苦工作,表现其造屋的坚强意志。
高潮 (17—24 段)
1,描述父亲造新屋的过程。
2,描述父亲在霜冷露重的深秋早晨为修台阶做准备。
3,描述父亲在热烈的鞭炮声中既高兴又尴尬的表现。
4,描述父亲将老屋三块青石板撬来,当作新台阶基石,修成九级台阶。
结尾 (25—32 段)
1,讲述搬进新屋后,父亲坐在新台阶最高层,却感觉不自在。
2,描述父亲挑水上台阶闪了腰。
3,讲述父亲失去了往日生机,感慨自己的衰老。
3.请根据已分析的结构内容,用一段简练的文字概述本文内容。
父亲总是觉得自家的台阶低,对别人家的高台阶总是羡慕不已。在他家乡有这样一
种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因此父亲不甘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
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吃苦耐劳,经过漫长的准备,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父亲- 31 -
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喜上心头,但是心愿已了的父亲却觉得坐在新台阶上不自在,挑
水又闪了腰,恍然觉得自己年岁已大,多了种莫名的失落感。
细读文章,分析人物形象
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父亲的形象始终贯穿于各个情节之中,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找
出文中体现“父亲形象”的语句,并作适当分析。
(1)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
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
从背石板的描写中,可看到父亲强健有力的形象,
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反而可惜磨坏了草鞋,也凸显出了一个勤俭的老实人形象。
(2)我想一步跳到门槛上,但摔了一大跤。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
体会到父亲对“我”的爱,凸显出一位慈父形象。
(3)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他一般都去凼里洗,拖着一双湿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
来。大概到了过年,父亲才在家里洗一次脚。
父亲由于长年从事劳作,脚上积了许多沙泥,表现出父亲的创业艰苦,
“唿嗒唿嗒地走回来”不仅是带水草鞋的厚重,也是他脚步的厚重,这里以细节
描写刻画出一位踏实的劳动者形象。
(4)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
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两个“捡”字与一个“塞”字,是无数个日月重复的动作,父亲是一名以坚韧不拔
的毅力创业的朴实者形象。
(5)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
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父亲专注的目光,表达了他的决心。他有志气,不甘人后,要自立于受人尊敬的行列,有
长远的目标,丝毫不会动摇。
(6)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
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
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动作描写,看似写出了一个滑稽的形象,实际上是写出了父亲骨子中深藏的朴实与安分,
他所追求的“形式地位”得到了,然而骨子中的低调朴实却又让他显得局促不安。
总结: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
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也是老实厚道的农民。
他用辛勤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辛苦,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
揭示“台阶”意义,深刻理解主题
“台阶”既是本文的题目,也是本文的线索,父亲的一生,也凝聚在小小的台阶上。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台阶”在文中的含义。
1.“三级台阶”意味着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
“三级台阶”承载着一家人的平静和睦生活。
2.“高高的台阶”对父亲来说意味着什么?
父亲人生的目标 赢得一定地位的象征
是血肉之躯的父亲战胜严寒酷暑、疲惫困苦的精神动力,
是父亲终日劳碌、坚忍执着的力量源泉。
3.“九级台阶”建成之后,对于父亲有着怎样的意义?
是人生莫大的幸福。是半生的渴望。当这最高的愿望达成之后,他便不复人生目标,
很快失落了,这个不服老的人,真的老了。- 32 -
读懂结局,升华情感
对于悲伤结尾,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即便是在农村人心中,也同时藏着物质的梦想与精神的梦想,但是物质生活的改善
与精神生活的改善并不是同步的,作者也许正是窥见了这一点,才安排如此结局。
拓展:在生活中去认识你的父亲,去关怀和爱戴自己的父亲。
三、板书设计
台阶——父亲——
(线索)(劳动人民)执着 吃苦耐劳
勤劳 朴实
善良 敦厚
有志气 有理想
谦卑 坚韧不拔
写作特色
细节描写 对比手法详 略得当
教教学反思
12 卖油翁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能使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清故事脉络,抓住关键词复述课文。
3.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4.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及一个人应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在过去
的几千年当中,这类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今天我们就来走近这样一位老人,在欧阳修笔
下,他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他到底是谁呢?
二、教学过程
介绍作者,积累字词
1.作者作品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节选自《归田录》。该
书是一部记载朝廷轶事和士大夫诙谐之言的书。
2.检查预习。
咨(zī) 矜(jīn) 圃(pǔ) 睨(nì) 矢(shǐ)
颔(hàn) 忿(fèn) 酌(zhuó) 沥(lì) 杓(sháo)
3.重点实词。
善射:擅长射箭。 善,擅长,善于。 自矜:自夸。矜,夸耀。圃:园子。 释
担:放下担子。释,放下。颔:点头。 忿然:气愤的样子。精:高明,高超。 - 33 -
覆:盖。徐:慢慢地。 沥:下滴。惟:只。 遣之:让他走。遣,打发。
4.一词多义。
之 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徐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油)
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
其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 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
以 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靠) 以钱覆其口(介词,用)
射 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
尔 但手熟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
而 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
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诵读文章,整体感悟
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
地点:陈尧咨家的园子。
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
背景: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因而“自矜”。
3.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什么反应?他对陈尧咨射箭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卖油翁凭什
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
反应: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看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
是对此微微点头。
评价:卖油翁认为:“无他,但手熟尔。”[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凭借:“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凭多年倒油的经验知道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的道理。
4.复述故事。
①尧咨善射 ②尧咨自衿 ③卖油翁微颔 ④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
⑤卖油翁酌油 ⑥陈尧咨笑而遣之
小结:
1.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应注意交代清楚人物,事件的经过、结果等。本文记述了卖油翁自钱
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一定要联系整个句子,只有掌握这些重点词语的意义,才能
较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板书设计
①尧咨善射 ②尧咨自衿 ③卖油翁微颔 ④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
⑤卖油翁酌油 ⑥陈尧咨笑而遣之
第 2 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复述课文。
二、教学新课
分析方法,感受特色
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这样的叙
事方法有什么特色?
先介绍人物,在熟悉人物基础上叙述,宾主分明,繁简得当。
(1)剪裁合理。主角是卖油翁,写陈尧咨的善射,只是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
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 34 -
(2)对比鲜明。
陈尧咨 卖油翁
技艺:善射(十中八九)————善酌(绝技)
见地:自矜—————————大巧若拙
态度:浮躁—————————从容、沉着
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朗读课文,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
这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自矜——忿然——笑遣。
通过卖油翁酌油,陈尧咨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态度有了这样的变化。
2.思考:文中哪些词语最能表现人物的神情和态度?
“矜”表现了陈尧咨扬扬自得、喜欢自我炫耀。
“睨”展示卖油翁满不在乎的神态。
“微颔”表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技艺只略微赞赏,并不觉得厉害。
“笑”说明陈尧咨幡然醒悟。
3.根据上面的分析,让学生总结文中两位人物形象。
陈尧咨:骄傲、不可一世、知错能改
卖油翁:超然不自傲
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归纳中心。 “熟能生巧”
2.链接生活。
说说生活学习中“熟能生巧”的例子,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生活学习中的困难。
小结: 我们反对有点儿成绩就骄傲自满,卖油翁是在职业技巧上熟能生巧,我们也要在真
正需要熟能生巧的地方苦练基本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要做有为的年轻一代,
肯于吃苦,终究会取得成绩的。
三、板书设计
卖油翁
陈尧咨 自矜 问 忿然 笑而遣之
卖油翁 睨 微颔 但手熟尔 惟手熟尔
骄傲自大 不可一世 自鸣得意 踌躇满志
不卑不亢 胸有成竹 从容不迫 心平气和
熟能生巧
教学反思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学目标:
1.学习略读,学会通过抓住关键句段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35 -
2.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学习本文通过若干件小事,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
手法。
4.感受“小事件”中的“大品格”,学习叶老先生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
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我们也提
倡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又该怎么去践行这美好的道德品行呢?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了解一下叶圣陶先生,看看他的为
人处世。
二、教学新课
了解相关资料
1.简介先生。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
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等。
2.介绍作者
张中行,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
史的研究。
作者通过对叶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先生的高尚品性,同时也阐扬了叶圣陶
先生的语文主张。
把握主要内容
1.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并说明其作用。
①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②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③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
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承上启下,使文章结构严谨,简洁有力
2.课文写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方面的内容?
待人宽; 律己严。
1,(1):谈写作本文的缘由。
2,(2):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3,( 3—5):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4,(6—8):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5, (9):对学习叶先生的语文主张,效仿叶先生的品德的思考。
分析人物形象
1.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
待人厚、待己严的品德。
待人厚:“修改文章”“送客”“复信”
律己严:从他作文、做人都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2.文中有哪些句子简洁明了地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这些品质?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谈谈- 36 -
你的看法。
(1)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
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体现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绝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态度,同时也显示了他对作者的
尊重。
(2)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
决用普通话。
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能够看出他在生活方面随和的品性,易于相处;
但是在工作方面坚决用普通话,对比突出了先生的这种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
(3)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
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语言描写,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直爽,对待工作的时候并不拘泥于情面,不厌其
烦,努力工作——待人厚。
(4)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动作描写,通过送客来表现叶先生待人宽厚。
(5)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
叶先生在“写作”上的要求是严格的,不可妥协的。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我们从文中所写的小事中洞察到叶先生的宽
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格,也学到了叶先生为人谦和诚恳、平易近人,做事认真严谨、一丝
不苟的态度,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事。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
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希望通过本文,同学们能像叶先生一样宽厚做人,严格要求自己。
三、板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待人厚 修改文章 送客 复信
律己严 作文做人,力求完美 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第 2 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叶圣陶先生生活和工作中的几件小事,知道了叶圣陶先生宽厚待
人、严于律己的做人品质和力求完美、一丝不苟的作文态度。我们除了学习叶老先生的优
秀品质外,对于他的写文章的主张也必须要学习。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文章的写作
特点和叶老先生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新课
探究以小见大、叙议结合的写法
1.文章所写的都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琐事,请举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
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
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这样一些琐碎之事,可见其待人之宽厚。
对于“做”和“作”分工不明的情况,叶老引导明确其区别,并监督执行。
叶老对待学问严谨的程度。
以小见大 :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小事,表现了人物的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找出文中作者对叶圣陶先生高度评价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自己的看法。
(1)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
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37 -
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总是将立德放在第一位。
(2)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
之师表。”
这是对叶老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总的评价。把叶圣陶先生品德方面的特点看作世
人的表率,名副其实。前辈的话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3)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通过送客、回信这两件事来表现叶老先生待人宽厚。
(4)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赞扬了叶老先生事事躬行,严于律己。
(5)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
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通过严格执行自己
“写话”的主张,强调“简洁”的文风,统一“做”和“作”的使用体例可看出来。
品析含义丰富的句子
1.作者在第 1 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
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也找出来做一些品析。
“双层的悲哀”突出强调了作者的悲痛之深,
尤其在这除夕之夜,先生却走了,留给作者无尽的怀念与无边的哀思。
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
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希望“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应该常常想
想叶圣陶先生写话的主张,领会叶先生的“深重的苦心”,踏踏实实做学问,并要不断反思,
不断修正错误。
2.本文语言呈现出两种不同风格,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
行文平易:如用了一些明白如话的句子,如平常的口语,通俗易懂;
内涵深厚:如引用了一些古代名句,增强了文章的厚度。
学习“写话”风格
1.作者用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
“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
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2.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什么启发?
在写作时不仅要注意句段,也应该重视字的删改,使语言更简洁。
课堂小结:
“写话”与“简洁”是我们每一个学习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有很强
的现实性和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牢记叶老先生的主张,把它们运用到写作中。
教学反思
14 驿路梨花- 38 -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粗知故事梗概。
2.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的构思特点及表达效果。
3.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作标题的妙处。
4.学习心怀善良、感恩与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关于梨花的诗句?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在不同诗句中梨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彭荆风这篇小说的题目《驿路梨花》出自陆游
诗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那么,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中的
“梨花”又有怎样的含义呢?请带着疑问快速阅读课文。
二、教学新课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概括课文讲述的一个故事。(1)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哪里?
(2)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3)按小茅屋修盖、维护的先后顺序列表,展示文中人物与小茅
屋之间的故事。
(4)以“我”和老余的所见所闻为顺序,复述故事情节。
(5)比较两种记叙顺序,思考讨论课文采用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
用。
小说通过发生在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
民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
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
按小茅屋修盖、维护的先后顺序:
十多年前 解放军战士路过建小茅屋
十多年前的第二天以后 梨花姑娘常常来照料小茅屋
前几年梨花出嫁后 梨花姑娘出嫁后妹妹接着照料小茅屋
上个月 瑶族老人借住
暮色中到第二天早晨 “我们”路过住宿,修屋
记叙顺序的作用: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波澜起伏。
总结: 以“我”和老余的行踪为线索,
顺叙:一晚一早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
插叙:瑶族老人打猎迷路,夜宿茅屋,解放军盖小屋,梨花姐妹照料小茅屋
倒叙:如果从小茅屋建造和维护的过程来看
细读课文,写法探究
1.两次误会、三个悬念。
(1)“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后,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发生了几次误会?作者设置
了几个悬念?
(2)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
果呢?
两次误会:1:“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他说不是。- 39 -
2:“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
三个悬念:1: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2:到底谁是房子的主人呢?
3: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房子呢?
表达效果: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了读者的阅
读兴趣。
2.追根溯源,寻找主人。
思考:你认为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呢?是瑶族老人吗?是梨花吗?是梨花的妹妹吗?是
解放军战士吗?
小茅屋的建造者、照管者都是主人。
三、板书设计
驿路梨花“我”和老余(修葺)——设悬
瑶族老人(照管)——再悬
哈尼小姑娘(照管)——又悬
梨花姑娘(照料)
解放军战士(建造)——解悬
第 2 课时
一、复习导入
驿路上的行人得到了照顾,在孤独的旅途中,在漆黑的夜晚,在饥饿的疲惫里,是
这间小茅屋给予了他们希望与温暖,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感恩在路上。那么,课文题
目是《驿路梨花》,“梨花”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又有何含义呢?
二、教学新课
聚焦“梨花”,体悟情感
(一)五写梨花,各有不同
1.文中几次写到“梨花”?将其语句勾出,并思考其作用。
五写梨花:——自然界的梨花、人名、雷锋精神。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自然界的梨花:写出了陡峭大山中淡淡月光下的梨花林,洁白,美丽。
出现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带给人希望和温暖。
点题,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2)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
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美的意境。
(3)“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
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
写人。由此,景物的“梨花”和人物的“梨花”建立起关联。
(4)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
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先写花,后写人,把花和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作者借助梨花,赞美了给人们提供
帮助的梨树林边小茅屋的主人。
(5)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
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是双关语,指花和人,“处处开”实际上赞颂的是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二)梨花绽放,处处花香- 40 -
1.文章中哪些事件是“梨花”绽放的体现呢?
(1)“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向哈尼族小姑娘学习,方便过路的人。
(2)瑶族老人送米、修葺小茅屋,向哈尼族小姑娘学习,方便过路的人。
(3)哈尼族小姑娘照管小茅屋,向解放军战士和姐姐学习。
(4)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向解放军战士学习,方便过路的人。
(5)解放军战士建造小茅屋,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
(三)驿路梨花,品味妙处
1.课文用《驿路梨花》作为标题,有何妙处呢?
文中的“驿路”,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它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
是雷锋助人为乐精神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
(1)“驿路梨花”既指自然界的梨花:洁白、香气四溢。
又指梨花姑娘:助人为乐,朝气蓬勃,淳朴热情。
还指解放军战士: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
也指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淳朴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
更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
(2)“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
联系。
(3)“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为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
拓展延伸,洗涤心灵
1.如果哈尼族小姑娘想再一次修葺这个驿站,你想为她或者这个驿站做点什么呢?
小结: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
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板书设计: “驿路梨花” 自然界的梨花
梨花姑娘:
解放军战士:
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
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
教学反思
15 最苦与最乐
教学目标
1.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脉。
2.感受文章严密的论证,学习文章流畅凝练的语言。
3.理解责任的含义。引导学生树立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什么最苦?什么最乐?这个问题,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答案。宋代的文学家、
政治家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他以天下苍生的忧乐为己任,当天下苍生俱欢颜时,他就会快乐。因此,有人认为人生苦乐- 41 -
在于责任,这也是梁启超的苦乐观。今天,就让我们看一看这位大学者是如何具体阐述的吧。
二、教学新课
了解知识,整体感知
1.解题。
并列短语,意思相反,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
2.作者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等。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
物。
3.通读课文
(1)人生什么事最苦?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2)人生什么事最乐?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 应该像“君子”那样,“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日日在
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4)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最苦?哪几个自然段写最乐?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1—3)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4—5)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6) 论述“人生当勇于尽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分 总
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1.文章开篇用一串排比设问,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一一否定,然后提出自己
的观点: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背负未来的责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先驳论后立论,不显得突兀,有水到渠成之妙。
2.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照应第二自然段并使论证逐步深入的?
先指出未尽责任的种种情况和由此产生的痛苦状态,照应第二自然段的“受
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
又将未尽责任的情况延伸至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使议论更加深入,
最后再次照应第二自然段:贫、病、老可以靠达观排解,而未尽责任才是最
大 的痛苦。
3.第四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但是为什么前面完全谈痛苦用了两段,而
这里既谈快乐也谈痛苦却只用了一段?
前面已经用了不少篇幅,这里就毋庸赘述了。
痛苦的状态易写,而快乐的情形难描。
4.请归纳出本文的论点。
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5.针对这一论点,文章最后提出应该怎么办?
人生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总结:本文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议论文,作者先谈未尽责任之苦,进而引出尽责任之乐,阐明
了苦与乐对立统一的关系,从而提出具体做法“人生应当勇于承担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鼓励人们勇于负责,学习待人处世的正确态度。
再读课文,品析表达
1.小组分析本文的语言,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和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等。- 42 -
设问句:“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
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令人信服。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种种没有尽到责任的现象来论证观点。
“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道理论证,说明尽了责任之后的快乐无与伦比,极具说服力。
“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
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
除了。”
对比论证,论证了逃避责任只能是“自投苦海”,从反面论证了观点。
2.本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相应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引用、反问等。
排比设问:引语典型,极具说服力。流畅的气势。
“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反问,强调尽责任是每个成人都躲不了的。
3.品味精彩语段,体会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
(1)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
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
我。
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
是未尽责任”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
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2)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
“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任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
了文章的感染力。
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庄重,丰富生动,灵活多变,论证方法多样,过渡与衔接自然。
借题发挥,拓展延伸
请说说你在自己学习生活中有怎样的责任。
三、板书设计
最苦与最乐
最苦的事 事未办 钱未还 恩未报 礼未赔 背负未尽的责任
最乐的事处处尽责——处处快乐
时时尽责——时时快乐责任尽完了
人应勇于负责尽大责任——得大快乐
尽小责任——得小快乐不逃躲责任
尽责任是最大的快乐
未尽责任是最大的痛苦
教学反思- 43 -
16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了解“铭”“说”这两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高洁志趣。
3.学习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品格和情操。
《陋室铭》
一、导入新课
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
室”。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新课
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有“诗豪”之称。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
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多次被贬。本篇是他被贬后写的。
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铭”,原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
种文体。
“陋室铭”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整体感知
找韵脚。
名、灵、青、丁、经、形、亭。
疏通文句
(1)一词多义
之 无丝竹之乱耳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2)词类活用
①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
②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③无案牍之劳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④苔痕上阶绿(方位名词作动词,长到)
翻译课文。
品味剖析,领悟意境
1.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
不矛盾。题目中的“陋”是书房的形陋。
结尾的“何陋之有”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扣前
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这虽是陋室,但作为主人的“我”
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2.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环境的清幽、雅致: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淡泊名利的志趣。
朋友的贤良儒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高洁傲岸的情怀。- 44 -
生活的高雅脱俗: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不为琐事萦怀的心态。
3.文章主旨至“无案牍之劳形”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开拓主题。
类比,
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同自己的陋室 相比,暗示他们居住的本也是陋室,
只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扬天下,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抱负和志趣。
4.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
类比 室之陋与不陋,就不在于它是否豪华富贵,而在于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
“德馨”。
总结:
本文在立意手法上托物言志。“托”的对象是“室”,表现的是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淡
泊名利、安贫乐道、重视自身修养的志趣。
写作尝试,拓展迁移
仿写一篇铭。
三、板书设计
陋室铭
设喻引题 山 水 陋室
仙 龙 德馨
陋室不陋 环境幽静
交往风雅
情趣高雅
古贤自喻 反问点题 托物言志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爱莲说》
一、导入新课
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称颂的
景物。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
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分别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
花别样红”则抒写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
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
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二、教学新课
1.了解作者。
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北宋哲学家
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往往带有某些杂文杂感的性质。可以
说明或叙述事物,也可以议论和抒发感情。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朗读课文,分类积累
疏通文句。
(1)古今异义 亭亭净植(古义:竖立;今义:种植)- 45 -
(2)一词多义
之 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远 香远益清(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远远地)
香远益清(形容词,清幽)
(3)词类活用
①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生枝茎)
②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4)文言句式
①省略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介词“于”)
②判断句: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也”表判断)
理解内容,把握写法
1.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
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上述可爱之处,突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呢?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 “濯清涟而不妖”的庄重;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 “香远益清”的芳香;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
3.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因为莲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
直、芳香、清高的品格。
敬佩、赞美之情。
“说”这种文体偏重于议论,那么《爱莲说》这篇课文,哪一段偏重于议论呢?请找出直
接议论莲的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
6.君子是怎么样的人?作者将莲比作君子,意在说明什么?
品德高尚的人。
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德的人。 “托物言志”。
“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
7.文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菊”“牡丹”,这有什么作用呢?
衬托。1,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
2,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
3,表现作者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拓展延伸,个性表达
将《陋室铭》与《爱莲说》自读一遍,比较两者的异同。
三、板书设计
淡泊名利、不同流合污
(托物言志)
教学反思- 46 -
17 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标:
1.勾画表现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赏析作者描写紫藤萝之美的艺术手法,感受语言魅力。
3.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好一幅飞流直下的景象,好一派一泻千
里的气势。自然界的瀑布真是气势恢宏。今天我们将要欣赏另外一种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
(放紫藤萝录像)(紫藤萝和瀑布对照图)你看,盛开的紫藤萝真是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
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真像一条瀑布。难怪作者说是紫藤萝瀑布。今天我们就
一起学习这篇由当代女作家宗璞写的优美的散文《紫藤萝瀑布》。
二、教学新课
初读课文,品析美的构思
1.背景
“文革”中,作者的父亲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受到批斗,一家人深受迫害,就连家门外
的紫藤萝花,也随之遭难。“焦虑和悲痛”一直萦绕在作者的心头。在拨乱反正后的 1982
年 5 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徘徊在庭院之中,看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
于是写成此文。
2.朗读课文。
(1)课文围绕着“花”写了哪些内容?请在下列横线上各填上一个字,梳理出文章的结构思
路。
1:(1—6 段) __赏__花 (花瀑、花穗、花朵)。
2:(7—9 段) __忆__花 (赏花的感受、忆花的劫难、颂花的生机)。
3:(10—11 段) __悟__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本文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哪些特点?
开头——凝思 (设置悬念,出奇制胜)
结尾——彻悟 (呼应开头,引人深思)
再读课文,欣赏美的景物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紫藤萝花的?
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花瀑,再写花穗,最后写花朵。
2.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
三个:①颜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
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②形态:“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
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
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③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
我”。- 47 -
3.在文中,哪些语句是用来描写花形和香味的?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比喻:把整片垂下来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
②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比拟:把紫藤萝比作流动的瀑布,
又比作“在欢笑”的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赋予了紫藤萝花以动态美。
③像迸溅的水花。
比喻:既写出了花的形状,也让人感受到了它的质感,是像水一样晶莹剔透的。
“迸溅”:赋予了花以动感,让人感觉到它是在跳动的,而不是静止的。
④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比拟:把一朵一朵、一串一串的花拟人化,仿佛是一群小孩子在相互推挤,玩闹,
生动地写出花的多,开得茂盛。
也写出了花的可爱,这是一种童话般的美。
⑤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
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比喻:形象、生动并且具体地写出了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通感: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
“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
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
总结:
在描写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和通感。同时,在描写顺序
上,她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全方位地进行刻画,使紫藤萝花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
我们眼前。
三、板书设计
__赏__花 (花瀑、花穗、花朵)。
__忆__花 (赏花的感受、忆花的劫难、颂花的生机)。
__悟__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第 2 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作者笔下紫藤萝盛开的热烈辉煌,并品析了作者描写紫藤
萝之美的艺术手法,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
生发出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二、教学新课
品悟美的情感
1.文中除了第 2—6 段描写紫藤萝瀑布,还有哪几段提到紫藤萝瀑布?
(7—9 段)紫藤萝瀑布流经之处,就是作者走过的心路。作者走过一段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表明作者情感的词语。
2.作者为什么焦虑和痛苦?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吗?
作者的弟弟不幸身患绝症, 生死未卜, 焦虑。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隐含作者的焦虑和痛苦。
3.看了紫藤萝之后为什么觉得痛苦暂时不存在,只有宁静,只有喜悦呢?- 48 -
美好的生命力可以征服一切,它好比一服灵丹妙药,让你忘忧,为你消愁。
4.那让作者忘忧消愁的紫藤萝,是不是时时刻刻都给作者这样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感觉?(不
是)十多年前的紫藤萝是怎样的?
5.紫藤萝虽然遭遇被毁的不幸,但可喜的是——十多年后,紫藤萝又活过来了。紫藤萝的
重生说明了什么?
紫藤萝有顽强的生命力,有不屈不挠的美丽精神,
紫藤萝美,不仅美在外形,更美在精神。
6.作者读懂紫藤萝精神的美了吗?读懂了花的精神的作者由此联想到了人的遭遇,感悟出
什么?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小结: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
和生命的永恒。
探究文章写法
本文主要采用什么写法?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本文通过回忆紫藤萝的败落,隐喻生死以及疾病带来的焦虑、悲痛;
借写紫藤萝开放时的美景,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借用花儿抒发作者的人生感悟,寓情于物,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迁移训练,拓展延伸
请同学模仿课文中对紫藤萝花的描写,选择一种花,或者一种草进行描绘,要学会运用
各种方法如比喻、拟人等,要形象、生动
总结:
本文通过对紫藤萝花的描写,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
命的感情。“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更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花一样,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投身到人生的长河中去,让自己
的生命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三、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紫藤萝败落 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紫藤萝盛开 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紫藤萝的衰盛变化 自己家庭的衰盛变化
写景人生哲理,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感悟
教学反思
18 一棵小桃树
教学过程:
1.梳理小桃树的成长过程,把握文章内容。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感情。
3.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寻找小桃树与“我”的共性,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生命力及所
寄寓的深刻含义。- 49 -
4.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做斗争的勇气。
一、导入新课
一棵普通的小桃树,没有开出鲜艳的花,却牵动着作者的心。读一读,看看作者是如
何喜爱他的小桃树的呢?在“十年浩劫”中,一棵小桃树给了作者怎样的力量呢?用心感悟,
你自己就能揭开这些谜底。
二、教学新课
分析小桃树的成长经历
1.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
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形态、颜色的:“纤纤的生灵”“瘦瘦的,黄黄的”“弯弯的身子”“太白”“太淡”
“单薄”等等——
表现了它的弱小。
动作、神态的:“哆嗦”“弯了头,紧抱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摇着”“抖着”
“苦涩涩地笑着”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2.“我”的小桃树经历了哪些艰辛与磨难?
①它长得很委屈……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小桃树生长的艰辛与磨难。
②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埋
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
——生存环境的恶劣。
③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
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成。”——体会大家对小桃树的嘲笑。
④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
——体会小桃树的坎坷。
⑤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
——体会小桃树的孤独与寂寞。
3.第 10 自然段中说:“可怜的小桃树!”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可怜: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
被人鄙视,孤独寂寞;
遭受风雨等的摧残
体会情感,分析写法
1.文中说“它长得很委屈”是什么意思?
表面是说它生长的环境不宽松,在一个墙角里,不能茁壮成长,
暗示作者自己从小生活在小山村的环境里,孤陋寡闻,直到进城里上学,才知道
山外的天地。
2.文中作者拿爷爷侍弄的各种各样的花草与“默默地长”的小桃树进行对比,有什么作用?
反衬了小桃树生命力的旺盛,纵使在恶劣的环境里也能不屈不挠地生长。
3.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
开头: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是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
望,让它“蓄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
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
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顽强地同命运做斗争时,“我”
不由对它产生赞美之情。- 50 -
由物及人,托物言志。
4.文章第 7、第 8 两自然段对于自己为什么交代得那么多?有什么作用?
托物言志
借小桃树说及自己的一些经历,透露自己所受的遭遇和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情怀。
将小桃树的经历与“我”的经历融为一体,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总结: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借一棵小桃树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趣,小桃树就
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小桃树的遭遇就是作者自己的遭遇。
说小桃树长得不是地方,就暗示作者自己从小就生在荒僻落后的小山村;
说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暗示作者从小生活在小山村里孤陋寡闻,直到进城上学,
才知道山外的天地如此广阔;
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的摧残,暗示我国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危害青年的成长
写风雨中的小桃树仍保留着一个欲绽的嫩红的花苞,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
育出一个桃来的,这就暗示即使在那动乱的年代,作者心头的希望也没有熄灭,还
坚信经过自己的顽强奋斗,定会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总之,作者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反映了自己对未来、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对比分析,获得启示
你从小桃树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敢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三、板书设计
一棵小桃树形——纤纤、太小、瘦瘦、弯弯、单薄
色——黄黄、太白、太淡
态——哆嗦、笑着弱小者
动作——努力撑着、挣扎、
摇着、抖着 与逆境顽强搏斗 托物言志
↓
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对未来、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教学反思
19 外国诗二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析诗歌语言,发挥想象,充分联想诗歌创设的意境。
3.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
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和嘱咐。- 51 -
二、教学新课
朗读诗歌,把握内容
1.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的女儿的纪念
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
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这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1,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劝告)
2,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
回忆。(希望)
再读诗歌,体会哲理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当时所处的环境。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以与之抗争,只能等待。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逆境也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5.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哲理。而一般的诗歌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
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学习体会,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生活,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
态度。
三、板书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面对挫折勿悲伤:劝告
永远向往美好未来:希望正确面对挫折
坚信未来光明
第 2 课时 《未选择的路》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大意,认识慎重地选择人生之路的意义。
2.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体会哲理对生活的现实意义。
3.比较两首诗歌,感受两首诗歌写法上的异同。
一、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
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鲁迅: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也- 52 -
是写“路”的诗。
二、教学新课
1.背景
1912 年弗罗斯特做了一个重要的选择,要么是继续留在家乡(新英格兰),要么去英
国。是当一名农场主,还是当诗人?他面临着两种选择,“不能同时去涉足”。况且当时诗人
的待遇并不好,“穷就穷吧”(弗罗斯特语),他毅然选择了诗歌。这首诗就是有感于人生选
择而作。
2.全诗共四小节,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1,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伫立、思索)
2,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
更美丽”。 (决定、选择)
3,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经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
路而难以返回。 (选择之后的怅惘)
4 写诗人对未来的遥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路更好些呢?
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 (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分析象征手法
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表面:自然界的道路,
实际上: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象征
2.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
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深化主题
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其他许多条路
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
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
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选择,更要慎重对待。
对比分析,获得启发
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有什么不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积极乐观,
《未选择的路》则表现得有些忧郁。
小结:
学了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
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习惯决
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定活泼的性格,进而
正确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愿大家都能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三、板书设计
未选择的路
伫立 —— 决定 —— 怅惘 —— 回顾、叹息
(思索) (选择) (选择之后) (多年之后)
教学反思- 53 -
20 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3.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会赏析诗歌,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登幽州台歌》 《望岳》 《登飞来峰》
一、新课导入
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
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
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
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下面我们就一道去
诗中探秘……
二、教学新课
登幽州台歌
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作者简介。
陈子昂,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他是初唐
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2.朗读停顿,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研读诗句,深入理解
1.自主学习
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2.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时间角度(前、后)。
“古人”: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来者”: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自己因“不见”明君,
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表达了作者
内心的愁苦之情。
3.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空间角度(天、地)。
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
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而涕
下”?
4.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孤独的愁苦情怀。- 54 -
分析形象,体会特点
1.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
一个沉思的陈子昂;
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
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板书设计:
气势磅礴:景物宏大、开阔、壮美;胸怀宏伟:胸怀宇宙。
望 岳
了解作者,理解内容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
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
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合作探究,赏析诗句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
并且角度有别,你能说说诗中是怎样写“望”岳的吗?
首联是远望; 颔联是近望;
颈联是细望; 尾联是俯视。
2.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雄伟高大、神奇秀丽。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结合背景,把握情感
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却看不出作
者有任何科举失败后消极颓废的情绪,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
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仔细品味,理解写法
(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
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
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哲理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蕴丰富,有一种哲理美。它不只是诗人
要攀登泰山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
前。
(3)虚实相生。虚实相生的写法使本诗显得摇曳多姿,言有尽而意无穷。一、二句实
写,三、四句虚写,五、六句实写,七、八句虚写,虚实交错,意蕴悠长。
(4)诗歌情景交融,写景有序。先集中写景,后集中抒情;
先远望,后近看,再凝望。
登飞来峰
朗读诗歌,感知诗意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首句点明了地点,- 55 -
2 句: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一、二句都是铺垫,
3 4 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
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探讨质疑,体悟哲理
1.《登飞来峰》前两句和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1 2 写景——充满生机;
3 4 抒情——踌躇满志。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
借登飞来峰过程中所见所想
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
3.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哲理: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三、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前后不见:时间无限
天地悠悠:空间无穷
生不逢时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空老一生 怆然涕下
主题: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寂寞
特色:气势磅礴,胸怀宏伟
望 岳
远望 近望 细望 俯视
惊叹、赞美、陶醉、豪迈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写景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抒情
↓
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
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物所羁绊
《游山西村》 《己亥杂诗(其五)》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后两首。
二、教学新课
知人论世,朗读感知
解诗题,知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
民苦难的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
敬仰的爱国诗人。
分析研讨,明晰诗意
(1)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客人是谁?哪个字尤其可看出农家饭食“丰盛”?表现了什
么?- 56 -
山西村农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
客人是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
“足”字可看出饭食的丰盛,表现了农家的热情和朴实。
(2)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地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的呢?
诗人已被山民这份纯朴,这份热情深深地打动了,郁闷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内
心充满喜悦。
(3)第三、四句写什么?这“又一村”指什么?
回忆来时路上的经历。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像前面已经
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又
一村”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
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生意不绝的启示,
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
(4)第五、六句写了什么画面?
写村中所见所闻。
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
农家的穿戴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
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5)最后两句诗写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
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
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背诵诗歌,迁移拓展
1.背诵、默写《游山西村》。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
意思的。
己亥杂诗(其五)
背景介绍,营造氛围
1.诗人简介。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 岁那年愤然辞
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2.背景介绍。
天干地支纪年法:“己亥年”1839 年。
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 315 首日记体组诗。因为都
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 315 首诗都称为《己亥杂诗》。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
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
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
朗读诗歌,感知诗意
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辞官告别寄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伤
感,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的信念。
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诗人是怎样写愁绪的?
以“浩荡”修饰离愁,- 57 -
以“白日斜”烘托离愁,
以“天涯”映衬离愁。
下笔一个“浩荡”,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生动形象,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心中的愁绪
翻滚而来,
又以夕阳西斜为背景,更渲染出一种日暮途穷的伤感。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落红”指什么?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赏析这两句诗。
“落红”指“落花”,暗指自己辞官。
以花自喻,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后人贡献余力的愿望,表现出无私奉献的精
神。
“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这两
句表明了自己的心志,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
的情怀,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首联:叙事(盛情款待)
颔联:写景(景色迷人)
颈联:叙事(农社风俗)
尾联:抒情(赞美向往)
景美人更美,蕴含哲理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 白日斜
天涯→离愁离别的伤感
回归的喜悦
落红 象征奉献 护花寄寓爱国情怀
教学反思
21 伟大的悲剧
教学目标:
1.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提高阅读速度。
2.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3.关注文本令人难忘的细节,理解文本表现出的人物崇高精神品质。
4.学习团结协作,勇于为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南极,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1910 年 6 月 1 日,英
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 年 11 月,他们在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
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结果如何?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或担心,
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58 -
二、教学新课
初读全文,了解作者
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他被公认为世
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最善于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
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传记《三位大师》等。
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了解课文大意,用四字短语梳理脉络情节。
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
2.课文中“悲剧”的具体表现。
失败之悲、作证之悲、失望之悲、死亡之悲等。
3.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遭遇灭顶之灾,可为什么说他们的悲剧是“伟大”的?
“伟大”:勇于探索、勇于献身、诚信守约、集体主义、无私爱心……
4.复述课文内容。(提示六要素)
在 1912 年,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筋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
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牺
牲的故事。
分析细节,品析人物
1.斯科特一行返程之行面临着哪些困难?
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
2.条件如此恶劣,斯科特一行仍然坚持他们的信念,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将具体描写
他们的句子勾画出来,用精练的词语概括一下人物的特点。
(1)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明确:体现出斯科特一行人具有诚信、高洁的高贵品质。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
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为他人做证”。
体现出他们具有诚实守信、高洁的品质。
(2)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
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 16 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威尔逊博士对工作的认真、严谨,对探险事业的热爱,对死亡的无惧。
(3)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奥茨突然站
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
探险需要团结协作,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需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奥
茨顾全大局,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4)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
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
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没有人去和他握别,是他们害怕自己承受不了和队友生离死别的痛苦,害怕自己
因感情崩溃而会阻止奥茨英勇无畏的选择。大家都清楚奥茨独自走向雪地会遭遇什么,但是
奥茨的存在无疑会拖累队伍。
这体现出斯科特一行强烈的团队精神和顾全大局的意识,以及奥茨对自己荣誉的珍视。
(5)“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
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
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
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59 -
在他的日记中丝毫没有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坚毅。斯科特
在临死之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祖国、家人,他在临死之前饱含感情写下遗书,
既表现了他对死亡的坦然接受,又体现了他对妻子深深的爱。斯科特的坚毅勇敢、顽
强不屈。
3.本文还写到了哪些人物?有什么作用?
埃文斯、鲍尔斯,虽着墨较少,却从侧面烘托了科考队员不畏艰难、坚毅执着的优秀
品质。
三、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
到达南极——失望沮丧
返程遇难——悲壮覆没
安葬悼念——心灵高尚
勇敢探索
坚毅执着
第 2 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古到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探险家,如哥伦布、张骞、徐霞客、杨利伟,还有我
们讲到的阿蒙森、斯科特等。探险如此危险,是什么驱使着他们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二、教学新课
联系全文,探究主旨
1.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
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悲剧,往往拥有着巨大的震撼力。
2.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品味语言,揣摩语意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之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作者:并不这么认为,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国旗为什么会“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拟人,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
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
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
表现出斯科特内心的沮丧、失落。
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
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过往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朋友的怀想,
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虚无缥缈、无法实现的。
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60 -
分析情感,拓展延伸
1.最后这一段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
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
变得无比高尚。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
全文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这是作者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对这些科考队员的赞美。
2.假如你是挪威国王,当你得知斯科特一行遇难的消息时,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或者最想
做的事是什么呢?
三、板书设计
奔向南极点→带信返程→一个个牺牲
(充满希望) (沮丧) (悲壮)
教学反思
22 太空一日
教学目标:
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本的结构特点。
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3.了解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
一、导入新课
2003 年 10 月 15 日上午 9 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
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 岁
的杨利伟成为第 431 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祖国儿女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
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
奋又紧张的太空一日。
二、教学新课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
我看到了什么 神秘的敲击声在太空中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飞船返回
2.读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作者“要牺牲”的原因吗?(用文中语句
回答)
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
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3.在“我看到了什么”这一部分,“我”看到了什么?“我”没有看到长城,却为何要写
它?
1,(1)看到的地球只是一段弧;- 61 -
(2)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
(3)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4)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
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
通过本次观察,说明那个说法并不科学,从而表现出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
4.“神秘的敲击声”这一部分其实写了在太空中哪两个“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
的现象?
(1)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2)时不时会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5.“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这一部分中,令“我”“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
返回舱的舷窗出现裂纹,“外边可是 1600~1800℃的超高温度”。
细读课文,探究质疑
1.结合课文,体会下面句子蕴含的情感。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
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杨利伟熬过了艰难的 26 秒共振阶段,让人们松了一口气,发射现场紧张的气氛得
以缓解,因此才会有人“大声喊”,才有所有人的鼓掌欢呼。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
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分辨不清的灰白,以及夜晚的红晕,是祖国的首都,是自己的战友和亲人所在的
地方,是自己登上太空后非常挂念的地方。
深沉热爱之情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
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平安回到地球、回到祖国,喜不自禁。悬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2.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小标题的形式:依照火箭发射、
在太空中、
飞船返回
3.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试从文中找出一些例子,体会宇航员
严谨、科学的态度。
①“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
些什么。”因无法捕捉,就不能判断到底是什么。
②“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
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
“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感觉声音不像,就不能确认,
严谨的科学精神。
归纳总结,探究质疑
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详尽地叙述了“我”(杨利伟)的“太空一日”之旅,表现了航
天英雄的沉着、冷静和严谨、科学的崇高精神。
1.读完本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迪?
2.假如杨利伟到你们的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呢?
三、板书设计- 62 -
太空一日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
我看到了什么
神秘的敲击声在太空中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飞船返回严谨、科学
教学反思
23 带上她的眼睛
教学目标
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
2.感受文本中善用悬念,巧设伏笔的巧妙构思。
3.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导入新课
回眸 2015 年,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作品讲述了地
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谁啊?
对,它的作者是刘慈欣。今天就让我们一道走进他的另一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
来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
二、教学新课
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
1.刘慈欣简介。
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
《超新星纪元》。2015 年 8 月 23 日,《三体》获得第 73 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
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称,
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2.科幻小说。
全称科学幻想小说,其定义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
而创作出的文艺作品。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
素。
3.《带上她的眼睛》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 1999 年 10 月刊,并荣获该年度中国科
幻小说银河奖。小说的视角独特,把充满创意的科学幻想以唯美的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用清
新而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
(1)小说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人公是谁?
人物:“我”、她(小姑娘)、主任。
主要人物:“我”、她(小姑娘)。
主人公:她(小姑娘)——“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63 -
(2)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我”是小说的叙事者,起着串联情节的作用。
以“我”的经历见闻(所见所闻所感) 线索。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我”带着一副“传感眼镜”去度假,感到小姑娘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
不正常的程度。后来才明白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我”带着她的眼睛让她最后一次
见到、感受到地面上的美好事物,她被永远留在了地底下。
(4)小说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中间插叙了“落日六号”失事的情况。
(5)理清这篇小说的结构层次。
1,(开端):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2, (发展):“我”来到小姑娘起航前的地方,在草原上度假。
3, (高潮):“我”发现了小姑娘的真实身份,插叙地航飞船“落日六号”失事
的情况。
4 (结局):“我”挂念小姑娘,带有无限的伤感和咏叹。
反复阅读,理解构思的巧妙
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
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悬念”“伏笔”及“照应”。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开头就设下悬念,为什么能带眼睛?她是谁呢?直到“落日六号”失事的
插叙,才明白“她”的身份,豁然开朗。
“我问她想去哪里。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
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
设置悬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
达的太空服。”她在什么地方呢?
设置了悬念。
“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
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
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她在什么地方?她是谁?为什么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
常的程度?
设置了悬念。
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 50 至 80 年,她将在这不到 10 立方米的地
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伏笔:“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照应:“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
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飞船被裹在 6000 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 5000 摄氏度,压力可
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照应:“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总结:- 64 -
作者用简朴的语言,轻易地操控着读者的阅读体验。通过大量的伏笔与照应,使情
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当谜团揭开后,人们会在恍然大悟之余,陷入深深的
回味与反思。
对比探究,科幻小说的特点
将本文和科学探险纪实性作品《伟大的悲剧》进行对比阅读,说一说科学幻想小说有什
么特点呢。
1.科学探险纪实性作品,必须保证探险事实的客观与科学,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起始、发展、经过、结果,都应是真实的,
科学幻想小说,则必须进行大胆的虚构,以唤起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们,在科学领域
里无拘无束地去异想天开。虽然科幻小说需要丰富的想象,但是在故事情节乃至于细节方面,
仍然应该符合一般人的思维习惯和生活真实。
2.科学探险纪实性作品语言表述科学、严谨、精准,
科学幻想小说在很多地方是根据科学常识进行的联想与想象类型的虚构。
小结:
这篇小说作者更多的是想表达对那些无法看见世界的美的人的怜悯和对那些不珍
视现在一切的人的愤怒。上天给了我们双眼,我们就有义务好好使用它们。对于那些永远都
无法触及光明的人,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说这个世界黯然无色。所以,我们要重新收拾好
行囊,轻装出发。带上小说中的女领航员或那些失明的人们的眼睛,替他们寻求一点光明、
一丝慰藉、一些对未来美好的希望。
三、板书设计
带上她的眼睛
开篇悬念→“我”带上她的眼睛在草原旅行→“落日六号”解开
疑团(科学与幻想相结合)
教学反思
24 河中石兽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训练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把握文本内容,体会作者对寺僧、讲学家的批评态度,发展和提升学生从实际出发
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3.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能力。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
大徒伤悲”。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
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 65 -
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今天,
我们来学一篇文言文,它同样强调了实践的重要。
二、教学新课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文学常识及背景介绍。
纪昀,字晓岚。学识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任《四库全书》总纂
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做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集,题材以妖
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2.朗读,注意字音。
3.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并抄写词语。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杮(fèi) 湮(yān) 啮沙(niè)
溯流(sù) 欤(yú) 曳(yè) 铁钯(pá) 臆断(yì)
再读课文,合作研讨
①古今异义
阅十余岁(古义:经过,经历;今义:阅读)
盖石性坚重(古义:因为,原因是;今义: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但知其一(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
是非木杮(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求之下流,固颠(古义:副词,固然;今义:坚固)
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物理学)
②一词多义
为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
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
之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
其反激之力(结构助词,的)
③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④句式
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倒装句: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
省略句: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三、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古今异义:阅、盖、但、是、固、物理
一词多义:为、之
词类活用:棹、暴涨
第 2 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重点积累了文言字词,并梳理了文章内容。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注
意字音和句读。
二、教学新课- 66 -
探究故事的道理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
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2.根据文章内容,分析这篇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给
文章划分层次。
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写的。可分为四层:
1,: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原地水中和下游找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3,:老河兵讲解应当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4:由事到理,说明遇事不能主观推断的道理。
3.对于落入水中的石兽,人们提出了几种方法,理由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请大家根
据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寻找方法 人物 寻找的地点 理由 结果
第一种 寺僧 原地水中 不可得
第二种 寺僧 顺流而下 以为顺流下矣 无迹
第三种 讲学家 原地沙下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失败
第四种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
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果得于数里外
4.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寺僧: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和泥沙的关系。
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5.寺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物形象?
寺僧: 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
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讲学家: 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
代表的正是“据理臆断”的态度。
老河兵: 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
6.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你从
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判断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
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判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与同
学交流这类小故事。
示例: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
小结:
这篇课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展开戏剧性的情节,通过寺僧、讲学家、- 67 -
老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于事。作者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课文告诉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
观判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三、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寺僧水中 不可得 下游 无迹
讲学家 地中 失败
老河兵 上游 成功实践经验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