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盐和化肥》复习课
复习目标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 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理解盐的化学性质;
3.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4. 掌握粗盐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
复习重点
1.几种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2.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复习方法
讨论、归纳、练习
教学过程
梳理知识网络
第一课时 盐
主要内容回顾
一、盐
盐的概念:由 和 构成的化合物。
1、常见盐的化学式、俗名、物理性质及用途
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化学式 NaCl Na2CO3 NaHCO3 CaCO3
俗称 食盐 纯碱、苏打 小苏打
颜色、状态、溶
解性及水溶液酸
碱性
白色固体、易溶
于水、水溶液呈
中性
白色粉末、易溶
于、水溶液呈碱
性
白色粉于、易溶
于水、水溶液呈
碱性
白色固体、难溶
于水
用途 作调味品、制生
理盐水、工业原
料、融化积雪等.
制洗涤剂、生产
玻璃、造纸。
制发酵粉、治疗
胃酸过多。
作建筑材料、制
补钙剂等。
2.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化学性质
(1)与盐酸反应,都会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碳酸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碳酸氢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32-的检验
①常用药品(试剂):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②检验方法:
取样于试管中 有气泡产生, 石灰水变浑浊
探究:纯碱(Na2CO3)是一种重要的盐,在化工和生活中用途广泛,小红对纯碱的性质进行
了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请你帮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猜想一:Na2CO3
溶液显碱性
取少量 Na2CO3 溶液于试
管中,滴入 2-3 滴酚酞试
液,振荡 溶液显碱性
猜想二:能与盐
酸反应
取少量 Na2CO3 溶液于试
管中,滴适量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
猜想三:能与 Ca
(OH) 2 溶液反
应
取少量 Na2CO3 溶液于试
管中,滴入适量澄清石灰
水
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猜 想 四 : 能 与
BaCl2 溶液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探究:实验室现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两种白色固体,请设计实验区分它们。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化学方程式
若有气泡产生 样品为碳酸钠
方案一
各取少量样品置于两
支试管中,分别向试管
内滴加盐酸。 若无明显现象 样品为氢氧化钠
若有白色沉淀产
生 样品为碳酸钠
方案二
各取少量样品置于两
支试管中,加水溶解,
分别向试管内滴加澄
清石灰水。 若无明显现象 样品为氢氧化钠
4.酸、碱、盐的溶解性
① 酸大多溶于水,盐酸、硝酸具有挥发性
② 碱溶解性规律
碱类只溶钾、钠、钡、氨水,钙微溶。
③ 盐的溶解性规律
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也相同;
氯化物不溶 AgCl,硫酸盐不溶 BaSO4;
滴加稀盐酸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5、盐的化学性质
①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条件 :a.盐必须可溶或微溶;b .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强。
Cu+2AgNO3===Cu(NO3)2+2Ag ; Cu+AgCl→不反应(AgCl 不溶于水)
②盐+酸=新盐+新酸
条件:生成物至少一种为沉淀或气体或水
CaCO3+2HCl===CaCl2+H2O+CO2↑ BaCl2+H2SO4===BaSO4↓+2HCl
③盐+碱=新盐+新碱
条件:a.反应物必须可溶或微溶。b.生成物至少一种为沉淀、气体或水。
Na2CO3+Ca(OH)2====CaCO3↓+2NaOH NH4Cl+NaOH ===NaCl+NH3↑+H2O
④盐+盐=新盐+新盐
条件:a.反应物必须可溶或微溶; b.生成物至少一种为沉淀.
CaCl2+Na2CO3=====2NaCl+CaCO3 ↓ BaCl2+Na2SO4=====BaSO4↓+2NaCl
二、复分解反应
1.概念:两种化合物 ,生成 的反应。
2.反应表示为:AB+CD AD+CB
3.发生条件:生成物中有 放出、或有 生成或有 析出.反应物为碱和盐或盐和盐时
必须可溶或微溶。
4.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①酸+碱=盐+水 ②酸+盐=新酸+新盐
③碱+盐=新碱+新盐 ④盐+盐=新盐+新盐
中考典例
某小组为了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选用了下列部分药品进行实验。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硫酸铜溶液 ③稀盐酸 ④硝酸钾溶液
(1)为了验证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某同学选择了①和③。你认为除上述四种药品外,
还需增加的一种试剂是 。
(2)选择 (填序号)两种物质进行实验,能验证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其化学
方程式 。
(3)下列反应中,能验证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是(填序号)。( )
A.锌与稀硫酸反应 B.天然气燃烧
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过氧化氢分解
(2011 安徽)下图为某抗酸药的实物图,回答下列问题。
药片(主要成分: 铝箔
碳酸钙、淀粉)
塑料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含有金属元素是 (写出一种即可),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淀粉属于 (填字母序号)。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油 脂 D. 维生素
(3)图中塑料包装废弃后可用于微型实验。如鉴别氢氧化镁和碳酸氢钠(均可作抗酸药)两种
白色粉末时,可分别取少量样品放入废弃包装的两个孔穴中,再滴入 (填
试剂名称),有 现象的原物质是碳酸氢钠。
(4)另一种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是三硅酸镁(Mg2Si3O8·nH2O),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则反
应后产物中含镁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三、粗盐的提纯
1.原理:依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2.操作步骤:一般包括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3.实验装置
4.问题与交流
(1)粗盐提纯的三步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是否相同?
(2)某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发现过滤两次以后,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可能有哪些?
(3)在粗盐提纯实验中,经过滤和蒸发能使哪些杂质从混合物中分离?这样得到的食盐就是纯净
物了吗?
(4)实验中产品的产率往往比理论值偏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5、注意事项
① 过滤阶段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② 蒸发阶段要注意:“边加热边不断搅拌,等到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中考典例
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填序号)。
A.研钵 B.量筒 C.烧杯 D.试管
(2)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
(3)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 等仪器。该操
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
采取
等措施。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较低,
其可能原因是 (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 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2012•安徽)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为
原料,还可生产具有特殊用途的材料﹣﹣纳米氧化镁,其简要流程如下:
(1)海水晒盐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包含蒸发、 等过程.
(2)写出食盐的一种用途: 。
(3)A 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室进行 a 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
【随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全部是盐类的一组是( )
A、食盐、高锰酸钾、苏打 、干冰 B、硫酸铜、纯碱、碳酸氢铵、亚硝酸钠
C、碳酸钙、烧碱、碳酸钠、食醋 D、氯化钡、硫酸、熟石灰、过氧 化氢
2、要洗去玻璃仪器上的不溶性碱、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等杂质,最适合的方法是( )
A.用水反复冲洗 B.先用盐酸洗,再用水冲洗
C.用沸水洗 D.先用去污粉洗,再用水洗
3、初中化学里,我们学习以下常见的酸、碱、盐:NaOH、Ca(OH)2、HCl、H2SO4、NaCO3,
请你整理知识归纳,这五种物质两两相互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共有( )
A、4 组成 B、5 组 C、6 组 D、7 组
4、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名称、化学式一致的是( )
A.水银 银 Ag B.酒精 乙醇 C2H5OH
C.石灰石 氢氧化钙 Ca(OH)2 D.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3
5、今有失去标签的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随便给它们编号为 A、B、C,多次
各取少许,按下列要求进行鉴别实验:
①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将它们进行两两混合,混合结果如右图所示,表中“↓”、“↑”、
“-”依次表示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无明显现象。试用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表示推断
结果 A ,B ,C 。
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
验并回答问题。(1)写出 A 物质的化学式: ,写出 A 物质的俗称: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①中加入过量 A 物质的目的是 ;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盐酸也
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_ (填“有”或“没有”)影响。
(4)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 (填
“增大”“不变”或“减小”)。
【课后作业】
《名冠金典练习册》P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