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的路》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主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朗诵为主,合作探究为辅,领悟诗歌精髓。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慎重的选择人生的道路,坚持不懈并且不
随波逐流。
二、重难点:
朗诵诗歌时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内容的理解。
三、作者简介:
罗伯特•弗罗斯特,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被认为是“新英
格兰的农民诗人”。弗朗斯特一生共出了 10 本诗集,代表作 有
《波士顿以北》、《山间》和《新罕布什尔》等。
他的诗歌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四、预习检查:
1、 字音及解释:
涉足( ):
伫立( ):
荒草萋萋( ):
幽寂:
延绵:
2、 情感剖析(每一节解决一个问题,分析情感基调和朗诵语速)
(一)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
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诗人为何在路口久久伫立?
·情感 ·语速
(二)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
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诗人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道路,从哪些地方看得出来?
·情感 ·语速
(三)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
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路走错了可以回头再走,而弗罗斯特为何说难以再回返?
·情感 ·语速
(四)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
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全诗最后作者为何将感慨的重点放在未选择的路上?
· 情 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语 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感悟与延伸:
1、此诗让你领悟了什么道理?
2、本文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以自然之路象征人生之路,在以前学习的
课文中,哪些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呢?找到并具体说说是如何使用象征的。
3、 自我分析两段诗的感情基调并划分节奏,最后有感情的朗读。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