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3 我们去植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3.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正确读文
教学难点:“走”、“亲”、“路”的写法。
教学用具: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在这一天里你想做些什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植树
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加字。
2.同桌互读。拼音、汉字对照读,检查是否读正确,读对了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表扬她。有读
错的地方,你来帮他改正。
3.说说课文共几小节?指名分节读。思考:每节都写了什么?
4.学生齐读。
5.选自己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三、识字游戏。
1.出示文中要认和要写的字。
(1)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2)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在文中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互查:听听哪个字音没读准,你能当“小老师”帮助同桌吗?如果同桌都读对了,你就在他的书上画一朵小红花。
(2)指名读,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教师随机正音
翘舌音:植春厂
平舌音:色走
(3)教师随意指生字,考考学生是否会认
3.巧识字形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吗?
(1)四人小组讨论识记字法。(结合字形和字义/歌谣/谜语巧识巧记)
(2)找学习伙伴,把你记住的字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3)汇报交流识记方法师: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4.巩固生字:
(1)摘桃游戏:黑板上画一棵大桃树,结满桃子,每个桃上有一个生字,学生摘一个领读,
再齐读,再让大家组词/说话。
(2)找朋友(拼合体字:让/河/多/坡/植)
(四)指导书写。
(1)学写:亲、路
(2)学写“走、河、户”
(3)学生自主学习写“让、工、厂、多、今”
板书:
3 我们去植树
亲 路 走 河 户 让 工 厂 多 今
教学设计
3 我们去植树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感悟,知道植树的好处,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生字词听写
二、精读课文,深化理解。
1.请大家快速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节是在向我们介绍植树的好处。
2.指名读第 3 小节
问:科学家怎么说的?(出示绿树制造空气的课件)在这样舒适美丽的环境里呼吸着新鲜的
空气,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试着读读,谁能读出这种感情,指名读,生评议,全班齐读。
问:从这里你读懂了什么?(出示课件:一棵树一点绿,千棵万棵一片绿课件)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植树还有什么好处?小组讨论、汇报:防风固沙……
3.哪些地方可以植树呢?自由读第二小节
问:通过读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老师根据回答板画:荒滩、河岸、山坡、路弯……
哪个词不懂?理解“安家落户”
4.师:春天到了,走,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植树。(播放:小树快快长的歌曲)齐读:第 1、5
小节
师:同学们的心情怎样?读出愉快,坚定的语气,重读“走”字小组比赛读
5.座位上的同学讨论我们的学校和家的周围,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栽树种花。
6.全文美读、背诵。
(1)齐读全文,边读边想像祖国美丽的景象。(2)试背诵课文
8.思维拓展、口语训练
出示课件(1)观赏树林为我们遮风挡沙,挡住洪水的图片。模仿课文 3、4 小节编儿歌。9.第五小节
齐读,思考:诗中号召我们怎样做?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指导朗读。
三、练习背诵。
1.朗读全诗,在有感情地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2.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背诵。
四、总结。
说一句关于植树的宣传口号。
板书
3 我们去植树
时间:春天
地点:荒滩、河岸、山坡、路旁…… 制造清新空气
人物:同学们 染绿祖国大地
事件:植树
反思:这节课在小组练读活动中,有一组一直采用齐
读的方式,原因是他们组有一名同学读不好,所以大家一块帮助他,而使他朗读能从一字不
出声到断断续续的读了,这样的进步让我相信,恰当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一定会让同学们
不断进步。
4 古诗两首 村居
1.学会本课生字,了解生字组成词语的大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大意,在朗读、感悟中想像诗中描绘的情景。
3.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
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熟读成诵,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篇的语言美,情景美。
一、播放课件,初识意境。
师:今天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同时观赏老师为你们作的画,好吗?(师放
古筝乐,按诗句描绘的景物顺序展现画面)
1、整幅诗课文插图 2、草长莺飞 3、拂堤杨柳
4、水泽散发的雾气 5、儿童欢乐放风筝 6、回归整幅诗文插图
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景致?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我国清朝诗人,高鼎坐在他居住的草堂内看到此情此景,仅用了
四句话就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村居》课件演示古诗内容,板书课题。二、初读诗文,感知意境。
1、释题:在乡村居住,作者高鼎,清朝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2、听录音读。
3、自由读,要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读后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
问: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
5、指导书写,生描红、临写。
6、指导朗读、正音。
三、细读诗文,感受意境。
1、请同学边读边观看画面,哪些词的意思自己理解,还有哪些不懂的词语,分别做上记号。
2、分小组交流,在组内提不懂之处,依靠大家的力量解决问题。
3、根据你对诗文的理解,能说一说诗文的大意吗?
四、吟诵诗文,品评意境。
五、赏读诗文,进入意境。六、欣赏画画,升华意境。
1、回放课件,生齐诵诗文。
2、诗人写出了我们儿童生活的乐趣,你喜欢这首诗吗?
看画面,练背诵。
七、拓展作业,张扬个性。
1、把《村居》这首诗描写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2、为古诗配画。
3、吟唱诗。
4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写景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写人
忙趁东风放纸鸢。反思:
由于同学们有课前预习,所以课上同学们读熟的目标很快完成,借此,我教给同学们读出
古诗韵味的方法,同学们非常感兴趣,摇头晃脑的享受在诵读的快乐中。有了这个多读的铺
垫,理解诗中的内容,对于同学们并不难了,在同学们大概说出诗的内容后,我引导学生明
确理解诗意的方法,可以借助插图、也可以看诗中字面的意思来想。课结束时,我没有急于
让学生背诵,而是播放了一首极好听的《村居》儿童歌曲,当然,这群本就爱唱的同学们很
轻松的就在学唱的过程中记住了这首诗。
4 所 见
1、认识“要求会认的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牧童机灵可爱、天真可爱的形象。体会牧童的愉悦心情,想
象捕蝉时的反应机敏,感受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熟读成诵,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篇的语言美,情景美。
一、由画入诗,理解诗题。
1、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诗人袁枚走在乡野的林阴小路上,不觉一幅画面进入他的视线。
(板书:画播放牧童骑牛图)
2、谁说一说,怎样的画面?
3、正是这一幅普通的生活画面被诗人袁枚瞬间定格,从而演绎成一首诗(板书:诗),题目
是——所见
4、问:你对诗题是怎么理解的?
二、由诗入画,体会内蕴。
(一)赏牧童骑牛图:
1、诗人究竟如何表现所见的?请大家自由读 2—3 遍,字音正确,停顿得当。(播放古诗)
2、指名读。(字正腔圆,推荐给大家一种读诗的好方法——缓缓地读)3、齐读一遍,共同感受一下。
4、诗人所见是怎样的牧童呢?(课件呈现前两句)同桌间相互议一议,括号中可填什么字,
放入句中怎样理解?(师进入学生讨论间倾听指导)
5、诗中的留白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此时,一个什么样的牧童豁然呈现于眼前?
(二)鉴牧童捕蝉图:
1、就在这旷野中,林阴下,小小牧童骑着牛,就这样旁若无人地唱着,就这样陶然自在地
唱着,如云行天际,如水流山野。忽然歌声停止,这是为何呢?(播放后两句)
2、齐读后两句。
3、其中你最欣赏诗人用的哪个字或词?为什么?
4、细嚼慢品,女声读(小荷已露尖尖角)男生读(一山更比一山高)
5、诗人写此诗,想表现或表达什么?
三、同题拓展,积累古诗。
四、创作实践,提升表达。
1、其实,我们多彩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画面可以入诗,请你做回小诗人,以观察到的儿童生
活的某个画面为内容,创作一首小诗。(播放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2、学生创作诗歌。3、诗歌展示。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五、国学学习
1、教师范读学习内容
2、学生朗读,理解意思。
3、学生练习背诵
反思:
不知道为什么,上一首诗学得很顺畅,这首诗却学得很困难。在同学们反复练读后我指名读书,发现还是有许多同学被这首诗中的字所难住,我不明白为何这节课与上节课差别那
么大呢?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放风筝走进了学生生活,学生自然易于理解,而骑黄牛、
捕鸣蝉对于学生们来说,真得是一点也不知晓,这样陌生,与生活脱节的小诗,仅放手让学
生多背,怎能记牢?
教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唱歌曲。
2、认识本课 10 个生字。
3、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懂得珍惜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班班通
一、激趣导入,引入“快乐读书屋” 师:同学们,在节假日的时候我们去过很多公园和旅游景点,在那里你们划过船吗?
(有些同学划过)你划船的地方美吗?划船时候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
师:老师也划过船,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而且我还学会了一首歌曲,听:放音乐
《让我们荡起双桨》(播放部分)
这首歌的名字叫做《让我们荡起双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屋一起学习这篇课
文。(板书课题,领读一遍)
二、指导阅读,赏析课文
(一)指导阅读
1、听了这首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汇报)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渎课文,要求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读熟练。
3、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学生汇报)
4、老师在刚才读文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拦路的“词老虎”,谁能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出
示幻灯片、指名读、领读)
5、老师范读,学生指读,把圈画的字词解决
6、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在读一便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标出小
节序号。
7、指名读
(二)赏读课文 1、这篇课文有几小节(4 小节)
2、谁愿意来读一便第一小节
①通过读第一小节,你都观察到了哪些景色?(白塔、绿树、红墙)
这个小节里有一个动词,请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来。(推)为什么说小船推开波浪呢,
它又没有手?(对了,是拟人的写法)你能用拟人的方法来说句话吗? [=www.xxJXSJ.cn_小
学教学设计网+}
②看,我们推着波浪,映在水里的白塔遥遥摆摆,嫩绿的树枝在风中飘拂,红的耀眼的
墙,真是让我们心情舒畅啊,那就请同学们用这种舒畅的心情来读一读吧。(自由读、指名
读 1-2 人)
③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没弄清楚,第一句中的“我们”指的是谁?(少先队员),从哪里
看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三小节,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学习,任选一小节读一读,
在说说你都收获了什么。
④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3、小组汇报学习方式及收获。
①当学生汇报第二小节时,(各小组可以参与、帮助)提问:1。从哪里看出“我们”是
少先队员的?2。你们组能找出描写少先队员心情的词语吗?(愉快)3。鱼儿怎么会悄悄地
听我们唱歌呢?(拟人,我们的歌声很动听)
②少先队员们是那么的愉快,把小鱼都感染了,你们能出这种语气吗,请另外的小组读。
③当学生汇报第三小节时,请小组介绍采用什么方式在小组里读课文的(齐读、分别读
或其他),提问:1。在我们做各项活动游戏之前要先完成什么?(作业)这样才会让我们玩的更欢乐。
同学们生活的多么幸福啊,是谁给了你们幸福的生活呢?(父母、老师、家人及所有关
爱我们成长的人)请同学们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来朗诵这一段吧。
小组读。
(三)拓展延深
1、再次欣赏歌曲,可以照者课文跟着唱。
2、布置收集各类活动照片,说一说活动的过程及心情,以加深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幸福
快乐的理解。
三、国学学习
1、教师范读学习内容
2、学生朗读,理解意思。
3、学生练习背诵
反思:
本节课,我并没有用来讲解,只是在学生能准确朗读后便把这一课变成了音乐课,让
学生反复学唱歌曲,感受童年的快乐。
学会做客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作客的一些基本礼仪:来到主人家门口要做到敲门或按门铃;
见到主人时要主动打招呼;受到主人的招待时要说谢谢;跟主人告别时要说再见。
2、培养学生与别人交谈时自然大方、有礼貌的态度与习惯。
3、鼓励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积极参与交际。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作客的一些基本礼仪,培养与人交往的一些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际的自信心,学会自然大方、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教学准备:
班班通、创设情境用的道具
教学过程:
一、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喜欢交朋友吗?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一个或多个好朋友吧?朋友给我
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就让我们一起找找好朋友吧!
(播放儿歌《找朋友》,师生随着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2、有了好朋友,我们就应该经常来往呀!到别人家去作客就是与人交往的一种方式。
小朋友们,以前爸爸、妈妈带你们到亲戚、朋友家去作过客吗?
(板书:作客)
你们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指名说)
3、(出示女孩图)
看,这位小朋友叫小红。今天,她到同学小华家去作客,她又该怎么做、怎么说呢?
二、在情境中练习交际
1、小红去小华家作客时,老师悄悄给她拍了几张照片。
(出示四幅图)
你们看,这几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呢?
(指名说)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到主人家门口时,见到主人时,受到主人招待时,跟主
人告别时)
2、如果你就是小红,当时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呢?选择其中一幅图,四人小组讨论。
3、交流。
(相机板书一些礼貌用语:你好、谢谢、请、再见等)
4、练习表演:找一个合作伙伴,一个当小红,一个当小华,选择其中一幅图表演。
5、指名表演,师生评议。
6、(播放录像)
看看录像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7、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演一演,和刚才录像中的小朋友比一比谁演得好。
⑴师生对演。
⑵指名表演。
⑶找合作伙伴换角色演。
三、在拓展延伸中形成能力
1、小结:通过刚才的表演,你知道到别人家去作客要注意些什么?
2、小朋友,我们学会了如何到同学家去作客。
(板书:学会)
平时,你们还会到谁的家里作客呢?(外婆家、邻居家、老师家……)
3、根据不同的作客情境,分小组练习表演。
4、推选代表表演,师生评议,颁发“最佳表演奖”。 四、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能力
下次到别人家去作客时,用上你今天学到的本领吧!
反思:
本节课,学生通过演一演,说一说,知道了去做客的基本礼仪。
语文七色光二
教学目标:
1.通过鼓励学生自己探究、照例子组新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引导学生读词语,说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积累的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自主识字和主动积累的兴趣。
教学难点:
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课件:美丽的太阳光芒四射。太阳公公一边走一边把光芒洒向大地,它看到了我们美丽
的学校、可爱的小朋友,还看到了我们的“语文七色光”乐园。乐园里有什么呢?大家想不
想和太阳公公一起去游园啊?那就让我们快快走进“语文七色光”,看谁在游园过程中收获
最大。(板书课题)
二、情境激趣练一练。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大屏幕出示狐狸图片)看,小狐狸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字谜,请听好:一
张大嘴四方方,里面空空无家当。(板书“口”字)
“口”字在田字格中千变万化,会变魔术。不信你看:“口”在上面可成“足”;“口”在
下面可成“石”;“口”在中间又成了“中”;“口”在左面能变成“叶”;“口”在右面变
成“加”……(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发现)
1.“口”字在另一个字中占不同位置时,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后再说说,总结规
律。)
2.“口”字添上几笔还能变成哪些新字?
(1)把想到的字写在田字本上。
(2)同桌交流,看谁记得多。
(3)实物投影展示其中几本作业,并领读。
(4)汉字中有很多像“口”一样的字,作了偏旁、写在不同位置时,会变样,不信,你瞧
——(出示“木”字)请你看一看,说一说(再出示树、李、梨、休)。三、游戏激趣多积累。
(出示小松鼠的图片)
看,小松鼠给大家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在课外参加过哪些活动?能不能写出活动名称?
(能写出汉字最好,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1.指名写活动名称。
2.领读,开火车读。
3.同学们的课外活动真丰富呀!今天我们把课外活动带入课堂,来玩猜词游戏好不好? (1)
教师计时,各组派代表表演。
(2)其他同学读词并记住每组猜对了几个词。
(3)用词语卡片奖励优胜组。
四、小结。
同学们,在和太阳公公游园的过程中,我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回答了小狐狸和小松鼠的问题,
还认识了好多汉字和词语朋友,真棒!课后,我们和更多的汉字宝宝交朋友,多参加课外活
动,好不好?
板书
语文七色光二
叶、吧、叹、吐、叫、听
圆、困、园、图、国、团
合、吉、后、名、各、告
回、四、
语文七色光二
教学目标:
1、阅读短文,了解一些青少年保护视力的常识。
2、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阅读并了解保护视力常识
教学难点:学生动手操作
教学用具:班班通 教学过程: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和太阳公公去游园,好吗?
一、快乐阅读知常识。
看到大家这么聪明,学得这么有趣、这么高兴,小白兔也不甘示弱,蹦蹦跳跳地带着礼物跑
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快乐地读一读吧。
1.大屏幕出示“知识窗”的内容和画面。
2.学生借助拼音读短文,比一比看谁读得认真。
3.交流汇报读文后的收获。
4.师生共同交流一些青少年预防近视的知识。
二、动手实践练表达。
1.这是什么呀?这个课程表!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好,我们先来自由读短文,明确短文中
提出的要求。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要求:
(1)自己制作。
(2)用画、剪、贴等方法。
(3)根据人物讲故事。让我们先来欣赏课前同学们画的或搜集到的课程表。(实物投影展示)拿出你准备的纸,开
始制作吧。做的时候,可以参考其他人的,可以画、剪、写。遇到困难,可以向其他同学请
教。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内互相看看,互相提问题,互相交流。
5.制作完成后,在黑板上展示图片卡。
教师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课程表展示,其余的图片全班参观。
6.边看边说,你最喜欢哪一幅,提问题互相交流。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随太阳公公一起游览了“语文七色光”乐园,你有哪些收获呢?(指名
谈收获)是啊,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些保护视力的知识,还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制作了
精美的课程表。希望大家能把这件事讲给亲人、朋友听,让他们也分享你的快乐!
四、国学学习
1、教师范读学习内容
2、学生朗读,理解意思。
3、学生练习背诵
板书:
语文七色光二
看电视的时候,不要离电视机太近
大家一起来
反思: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课外活动,七色光二中再次出现了许多课外活动项目,可是调查中
发现并没有几个同学真正的时常参加户外活动,他们还都被家人“细心的呵护”着,导致于
不可能单独到户外去活动,现在的孩子多可怜呀,希望家长能够换一种疼爱方式,让学生真
正的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