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等差数列
【学习目标】
1.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项和公式,了解等差数列与
一次函数的关系;
2. 理解等差数列的性质,并会用性质灵活解决问题;体会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与
二次函数的关系的联系,能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数列问题.
3.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学习策略】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类比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有关知识,研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
前 n 项和公式的性质特点.
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项和公式中,共涉及 、 、 、
、 五个量,已知其中任意三个量,通过解方程或者方程组,便可求出其余两个量.
【要点梳理】
要点一:等差数列的定义
文字语言形式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
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 表示.
要点诠释:
⑴公差 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
⑵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即公差);
符号语言形式
对于数列 ,若 ( , , 为常数)或 ( , 为
常数),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其中常数 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要点诠释:定义中要求“同一个常数 ”,必须与 无关.
等差中项
如果 , , 成等差数列,那么 叫做 与 的等差中项,即 .
n
n 1a n d
na nS
d
d
d
{ }na 1n na a d−− = n N +∈ 2n ≥ d 1n na a d+ − = n N +∈ d
d
d n
a A b A a b 2
a bA
+=2
要点诠释:
①两个数的等差中项就是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任意两实数 a,b 的等差中项存在且唯
一.
②三个数 , ,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
要点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首相为 ,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推导过程:
(1)归纳法:
根据等差数列定义 可得: ,
∴ ,
,
,
……
当 n=1 时,上式也成立
∴归纳得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
(2)叠加法:
根据等差数列定义 ,有:
a A b 2
a bA
+=
1a d { }na
1n na a d−− = 1n na a d−= +
2 1 1 (2 1)a a d a d= + = + −
3 2 1 1 1( ) 2 (3 1)a a d a d d a d a d= + = + + = + = + −
4 3 1 1 1( 2 ) 3 (4 1)a a d a d d a d a d= + = + + = + = + −
1 ( 1)na a n d= + −
1 ( 1)na a n d= + − n N +∈
1n na a d−− =
( )*
1 ( 1)na a n d n= + − ∈N3
,
,
,
…
把这 个等式的左边与右边分别相加(叠加),并化简得 ,
∴ .
(3)迭代法:
∴ .
要点诠释:
①通项公式由首项 和公差 完全确定,一旦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确定,该等差
数列就唯一确定了.
②通项公式中共涉及 、 、 、 四个量,已知其中任意三个量,通过解方程,便可
求出第四个量.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广
已知等差数列 中,第 项为 ,公差为 ,则:
证明:∵ ,
2 1a a d− =
3 2a a d− =
4 3a a d− =
1n na a d−− =
1n − 1 ( 1)na a n d− = −
1 ( 1)na a n d= + −
1 2 2 1
2
( ) ( ) ( 1)n n n
n
a a d a d d a d d d a n d− −
−
= + = + + = = + + + + = + −
1 ( 1)na a n d= + −
1a d
1a n d na
{ }na m ma d
1 ( 1)na a n d= + − 1 ( 1)ma a m d= + −
( )*( )n ma a n m d m n= + − ∈N,4
∴
∴
由上可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数列中的任一项与公差来表示,公式
可以看成是 时的特殊情况.
要点三:等差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 中,公差为 ,则
①若 ,且 ,则 ,
特别地,当 时 .
②下标成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的项 , , ,…组成的新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公差为 .
③若数列 也为等差数列,则 , ,(k,b 为非零常数)也是等差数
列.
④ 仍是等差数列.
⑤数列 ( 为非零常数)也是等差数列.
要点四: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
证明:倒序相加法
①
1 1[ ( 1) ] [ ( 1) ] ( )n ma a a n d a m d n m d− = + − − + − = −
( )n ma a n m d= + −
1 ( 1)na a n d= + − 1m =
{ }na d
, , ,m n p q N +∈ m n p q+ = + m n p qa a a a+ = +
2m n p+ = 2m n pa a a+ =
m ka k ma + 2k ma +
md
{ }nb { }n na b± { }nka b±
1 2 3 4 5 6 7 8 9, ,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na bλ λ,b
n
n
1 2 3 1n n nS a a a a a−= + + + + +
公式一: 1( )
2
n
n
n a aS
+=5
②
①+②:
∵
∴
由此得:
证明:将 代入 可得:
要点诠释:
①倒序相加是数列求和的重要方法之一.
②上面两个公式均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共涉及 、 、 、 、 五个量,已知
其中任意三个量,通过解方程组,便可求出其余两个量.
要点五: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的有关性质
等差数列 中,公差为 ,则
①连续 项的和依然成等差数列,即 , , ,…成等差数列,且公差
为 .
②若项数为 2n,则 , ,
③若项数为 2n-1,则 , , , ,
1 2 2 1n n n nS a a a a a− −= + + + + +
1 2 1 3 2 12 ( ) ( ) ( ) ( )n n n n nS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1 2 1 3 2 1n n n na a a a a a a a− −+ = + = + = = +
12 ( )n nS n a a= +
1( )
2
n
n
n a aS
+=
1 ( 1)na a n d= + − 1( )
2
n
n
n a aS
+= 1
( 1)
2n
n n dS na
−= +
1a n d na nS
n
{ }na d
k kS 2k kS S− 3 2k kS S−
2k d
2 1( )n n nS n a a += + S S nd− =偶 奇
1
n
n
S a
S a +
=奇
偶
2 1 (2 1)n nS n a− = − nS na=奇 ( 1) nS n a= −偶 nS S a− =奇 偶
公式二: 1
( 1)
2n
n n dS na
−= +6
要点六:等差数列中的函数关系
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是关于 的一次函数(或常数函数)
等差数列 中, ,令 ,则:
( , 是常数且 为公差)
(1)当 时, 为常数函数, 为常数列;它的图象是在直线 上均匀
排列的一群孤立的点.
(2)当 时, 是 的一次函数;它的图象是在直线 上均匀排列
的一群孤立的点.
①当 时,一次函数单调增, 为递增数列;
②当 <0 时,一次函数单调减, 为递减数列.
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公式是关于 的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函数(或一次函数)
由 ,令 , ,则:
( , 为常数)
(1)当 即 时, , 是关于 的一个一次函数;它的图象是在
直线 上的一群孤立的点.
(2)当 即 时, 是关于 的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函数;它的图象是在抛
物线 上的一群孤立的点.
①当 时 有最小值
1
S n
S n
= −
奇
偶
na{ } n
{ }na 1 1( 1) ( )na a n d dn a d= + − = + − 1a d b− =
na dn b= + d b d
0d = na b= { }na y b=
0d ≠ na dn b= + n y dx b= +
0d > { }na
d { }na
na{ } n n
2
1 1
( 1) ( )2 2 2n
n n d dS na d n a n
−= + = + −
2
dA = 1 2
dB a= −
2
nS An Bn= + A B
0d = 0A = 1nS Bn na= = nS n
1y a x=
0d ≠ 0A ≠ nS n
2y Ax Bx= +
0d > nS7
②当 时, 有最大值
要点诠释:
1.公差不为 0 的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是关于 n 的一次函数.
2. ( , 是常数)是数列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3.公差不为 0 的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公式是关于 n 的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函数.
4. (其中 , 为常数)是数列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典型例题】
类型一:等差数列的定义
例 1.-401 是不是等差数列 ……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思路点拨】要想判断一数是否为某一数列的其中一项,关键是要看是否存在一正整数
值,使得 等于这一数.
【解析】由 得
由题意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 n,使得:
成立
解得: 即 是这个数列的第 100 项.
【总结升华】
1.根据所给数列求得首项 和公差 ,写出通项公式 .
2.要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举一反三:
【变式 1】-20 是不是等差数列 0, ,-7,……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
是,说明理由.
0d < nS
{ }na
na pn q= + p q { }na
{ }na n
2
nS An Bn= + A B { }na
5 9 13− − −、 、 …
n na
1 5 9 ( 5) 4a d= − = − − − = − 5 4( 1) 4 1na n n= − − − = − −
401 4 1n− = − −
100n = 401−
1a d na
7
2
−8
【答案】由题意可知: , ,∴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令 ,解得 ,所以-20 不是这个数列的项.
【变式 2】求集合 的元素的个数,并求这些元素的和.
【答案】∵ ,∴ ,∵ ,∴ 中有 14 个元素符合条件,
又∵满足条件的数 7,14,21,…,98 成等差数列,即 , ,
,
∴ .
例 2.(2014 河南)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a1=1,an≠0,anan+1=λSn-1,其中 λ 为
常数.
(Ⅰ)证明:an+2-an=λ
(Ⅱ)是否存在 λ,使得{an}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答案】(Ⅰ)见解析。(Ⅱ)存在.
【解析】(Ⅰ)证明:∵anan+1=λSn-1,an+1an+2=λSn+1-1,
∴an+1(an+2-an)=λan+1
∵an+1≠0,
∴an+2-an=λ.
(Ⅱ)解:①当 λ=0 时,anan+1=-1,假设{an}为等差数列,设公差为 d.
则 an+2-an=0,∴2d=0,解得 d=0,
∴an=an+1=1,
∴12=-1,矛盾,因此 λ=0 时{an}不为等差数列.
②当 λ≠0 时,假设存在 λ,使得{an}为等差数列,设公差为 d.
则 λ=an+2-an=(an+2-an+1)+(an+1-an)=2d,
∴ .
2d λ=
1 0a = 7
2d = − 7 7
2 2na n= − +
7 720 2 2n− = − + 47
7n N= ∉
*{ | 7 , , 100}M m m n n m= = ∈ 9 17S S= n n
n
nS n
9 17S S= 1 19 36 17 136a d a d+ = + 18 100a d= −
1 0a > 1
2 025d a= − <
2 21 1
1 1 1 1
( 1) ( 1) 2 169( ) ( 26 ) ( 13)2 2 25 25 25 25n
a an n n nS na d na a n n n a
− −= + = + − = − − = − − +18
∵ ,∴当 , 有最大值为 .
方法二:要使 最大, 必须使 且 ,
即
解得 ,∵ ,
∴ 时, 最大为 .
【总结升华】
对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有两种方法:
1. 利用 :
当 , 时,前 项和有最大值. 可由 ,且 ,求得 的值;
当 , 时,前 项和有最小值. 可由 ,且 ,求得 的值.
2. 利用 :由 利用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值时 的值
举一反三:
【变式 1】设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已知 , , .
(1)求公差 的取值范围;
(2)指出 , ,…, 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答案】
1 0a > 13n = nS 1
169
25 a
nS n 0na ≥ 1 0na + ≤
1 1 1
1 1 1
1
2 27( 1) 025 25
2 27( 1) 025 25
0
n
n
a a n d a n a
a a n a
a
+
= + − = − + ≥
= − + + ≤
>
25 27
2 2n≤ ≤ n N +∈
13n = nS 13 1 1
13 12 16913 2 25S a d a
×= + =
na
0na > 0d < n 0na ≥ 1 0na + ≤ n
0na < 0d > n 0na ≤ 1 0na + ≥ n
nS 2
1( )2 2n
d dS n a n= + − n
{ }na n nS 3 12a = 12 0S > 13 0S <
d
1S 2S 12S19
(1)依题意,有 ,即 ,
解得 .
(2)法一:由 ,可知 .
设存在自然数 ,使得 就是 , ,…, 中的最大值,只需 , ,
由 ,
故 是 , ,…, 中的最大值.
法二:
∵ ,∴ 最小时, 最大,
∵ ,∴ ,
∴ 时, 最小,
故 是 , ,…, 中的最大值.
【变式 2】在等差数列{an}中,a1=7,公差为 d,前 n 项和为 Sn,当且仅当 n=8 时 Sn
取得最大值,则 d 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当且仅当 n=8 时 Sn 取得最大值,
∴ ,即 ,解得:
( )
dnnnn 2
17S
−+=
<
<
89
87
SS
SS
+
× − = +
+ > > > >
n nS 1S 2S 12S 0na ≥ 1 0na + ≤
1 12
12 6 7
6 7 6
1 13 7 7
13 7
12( ) 6( ) 0 0 02
13( ) 0 013 02
a aS a a a a a
a a a aS a
+ = = + > + > > ⇒ ⇒ + <
(50 4 ) 0;n n− >
250 ,2n∴ < < *,n N∈ ∴ n
17
2 a−21
3. 已知{an}是等差数列,a3+a11=40,则 a6-a7+a8 等于( )
A.20 B.48
C.60 D.72
4. 等差数列{an}中,a1=8,a5=2,若在每相邻两项间各插入一个数,使之成等差数列,
那么新的等差数列的公差是( )
A. B.
C. D.-1
5.(2015 新课标Ⅰ)已知{an}是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Sn 为{an}的前 n 项和,若 S8=4S4,
则 a10=( )
A. B. C. D.
6. 已知两个等差数列{an}和{bn}的前 n 项和分别为 An 和 Bn,且 ,则使得
为整数的正整数 n 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二、填空题
7.在等差数列{an}中,a3=7,a5=a2+6,则 a6=________.
8.若 x≠y,数列 x,a 1,a2,y 和 x,b 1,b2,b3,y 各自成等差数列,则 =
________.
9. 把 20 分成四个数成等差数列,使第一项与第四项的积同第二项与第三项的积的比为
2∶3,则这四个数从小到大依次为____________.
10. 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n2-9n,第 k 项满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