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数据加工与统计》教学设计一、创新整合点 本教学设计将整堂课融入到一个具体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项目中该如何实现数据分析的实例来开展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开展现场的网上调查问卷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来获取表格数据,实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项目中来学习和运用本节课的内容,做到“学以致用”,解决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不知道怎么用的问题,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社会科学类的项目实现与信息技术学科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技能。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的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该节课程我已经上过一次,在上节课中已经将EXCEL基础知识进行了讲解,本节重点讲解“表格数据的加工和统计”。1、本单元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全面理解一个关系:本单元的内容为“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它是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基础和前提;树立一个认识:学好信息技术从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开始……2、本节课在本单元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本节旨在培养和提升高中学生信息处理和表达的能力,本节是在本章第一节文本信息加工之后,是对第一节知识的一次运用与实践,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源泉。另外,本节也为必修模块的其他章节和各选修模块开展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3、本节课在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点掌握表格处理工具 Excel 中的有关理论知识点,如:工作簿(表)、行号、列号、单元格及其数值引用;会使用Excel工具对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会生成图表及对数据进行表达。 三、学情分析学情及内容分析:表格信息加工是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生要进行创新性研究必须会分析数据,因此该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在现实生活中极具实用性。但我通过对历届学生的了解,尽管大部分学生很早就系统学习过有关 Excel 的基本课程,但由于不知道具体用在何处;长期不巩固复习等原因,学后很快遗忘。具体说来,原因有两个:1、片面认为 Excel 不就是简单的统计一下成绩,譬如:算算总分、均分等操作吗?2、孤立课程间的联系,对“为什么要分析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数据后怎么办”这一有机的思维过程分隔开来。导致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为解决该问题,我尝试将 Excel 抽象至一般的数理统计分析工具,再将数理统计与学生感兴趣的创新性研究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以期学生能在“做中学”,并深深体验到数理统计在创新性研究学习的重要作用。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体会表格数据的加工统计在数据分析以及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性;了解简单数理统计的一般流程;学会函数的使用;掌握数据统计(排序、分类汇总)的方法;掌握数据的图形化以及对数据的分析与表达;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利用 Excel 进行数据输入、公式运用、图表插入等基本操作;体验利用数理分析研究具体问题的一般过程;掌握一定的挖掘数据背后规律(或现象)的技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数据说明问题的科学态度;体验数理统计、分析的乐趣和价值;五、教学环境与准备1、安装有WindowsXP操作系统并安装有Office2000软件的学生机60台;2、安装有教师机及教师控制软件的教师机1台;3、安装有投影机及幕布等多媒体设备。六、教学过程1、导入:每课一读:让学生阅读科技创新大赛省一等奖作品《新形势下邯郸市中学住宿生消费调查分析与研究》。学生活动与任务:快速浏览该调查报告思考并合作讨论:(1)、报告中的相关结论是如何得出的?(2)、数据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的?(3)、这样做对报告的可信性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