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五年级下语文教案(4-8单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部编五年级下语文教案(4-8单元)

ID:104298

大小:269.25 KB

页数:92页

时间:2020-06-0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54 课 题 我爱你,汉字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 自豪感;提高对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必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制订主题为“我爱你,汉字”的活动计划。 教学难点 根据制订的活动计划,开展主题为“我爱你,汉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ppt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激趣导入,明确任务 同学们,我们在汉字的王国里感受 到了汉字的无穷魅力,在这样美妙的过 程中,我们分组制订了活动计划,确定 了活动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 大家一定搜集了不少关于汉字历史和文 化的资料,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行“我爱你, 汉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汉字的历史、趣事知多 少 【汉字之源小组】 过渡: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 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 文化!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甲 骨文的发现,汉字走过了一条有趣的发 1.各小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交 流。 2.模拟场景。55 展之路。 1.猜一猜:中国最早的成熟汉字是 什么? 2.说一说: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 (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介绍《甲骨文的发 现》) 3.猜一猜:这些字是什么字?(出示 教材“汉字字体的演变”图表中甲骨文 的图片) 4.看一看: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 早的成熟汉字,那么汉字还有哪些字体 呢?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 的? 5.想一想:从汉字的演变过程中你 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些跨越几千年的汉 字同时出现在眼前,你们心中作何感想? (出示教材“汉字字体的演变”图表) 6.过渡:同学们,汉字历史悠久, 记录和承载着中华文明,汉字发展演变 的过程本身就是中华文明的缩影,汉字 的出现使我们告别了蛮荒年代,书写了 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明之一。 活动二——火眼金睛辨字纠错 【汉字之法小组】 过渡:我们汉字之法研究小组走上 了街头,发现有很多不规范用字的情况 出现。我们组发现街头的不规范用字主 要有四种类型。 1.小组展示记录表、统计图,交流: 2.结对子,互相帮助、互相督促。 3.为了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国家 也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出示阅读材料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金文是 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 时期使用;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 国文字发展而来,秦统一全国后得 到推行;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 行于两汉;魏晋时期有了楷书,进 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 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楷书五种字体的演变过程,我们可 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的变化是由 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 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 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 化。汉字的发展逐步从象形性走向 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 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生 1:第一类就是多笔少画:如家 具的具少一横,真假的真少一横。 读了《一点值万金》这个故事,我 深深地感受到,在工作中一定要严 谨细致,否则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生 2:第二类是形近、同音混淆: 公则(厕) 糖炒粟子(栗) 办正(证) 生 3:第三类是乱用繁体字,如卖 鷄(鸡) 茶莊(庄) 閣(阁)楼 生 4:第四类是故意用错,如衣(依) 衣(依)不舍 百衣(依)百顺 一见 钟琴(情) 随心所浴(欲) 骑(其) 乐无穷 生 5:通过调查,我发现写错别字 有以下几种原因: (1)有些写字人文化水平比较低,容 易写错字。 (2)有些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 相似,容易辨别不清。 (3)为了美观或显得有文化,乱用繁56 性》。 (1)集体阅读。 (2)认识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的必要性。 4.总结:同学们,我们充分认识到 了错别字的危害,也知道错别字就存在 于我们周围,防止和纠正错别字,应从 我们做起。 活动三——书法作品赏析 【汉字之美小组】 1.欣赏教材上的三幅书法作品。 同学们,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 也是一种特殊艺术的载体,从古至今,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 爱。今天我们带来了古代三位大书法家 ——智永、怀素、文征明的千字文楷书、 草书、行草作品,请大家欣赏。 2.介绍书法作品的赏析方法。 赏析书法首先要对作品有宏观把握, 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有细微观察, 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其次是 体会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的结构体 现的意趣和哲理。再次是布白,包括结 字、行气、章法等。最后是神采,就是 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 3.学生自由欣赏、评价。 4.小结 5.出示搜集到的其他书法名作,由 小组成员介绍创作背景及艺术特点。 6.交流自己知道的书法家以及他们 有名的碑帖。如,王羲之《兰亭序》、 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 碑》…… 7.汉字之美小组的同学现场挥毫, 体字。 (4)有些商人为了生意兴隆,故意把 一些成语或词语中的汉字改成和自 己卖的商品有关的汉字。 生 6:消灭错别字,我有巧办法。 (1)每人准备一个错别字更正本,登 记错别字,并订正三遍。 (2)把自己易混易错的字进行归类, 常复习。 生 7:我用编顺口溜的方法来记易 错的字:亡口月贝凡(赢)、横戌点 戍戊中空、全封巳半封已不封是自 己。 …………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字 形以方为基础,重笔之处圆润合拍, 健肥适当;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 (局部)藏锋内转,瘦硬圆通,用笔 迅疾,气势宏大;明代文征明行草 《千字文》(局部)是文征明 89 岁 高龄时所写,虽然是暮年之书,但 笔笔精到,一丝不苟,令人赞叹, 是明清时期的精品。57 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三、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总结:同学们,我国的汉字历史 悠久,汉字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经过一 段时间的探索、研究,你一定会被汉字 的奥妙、神奇所折服,因此在欣赏、陶 醉之余,我们还要热爱她、维护她,使 她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2.布置作业:把这一阶段的资料进 行整理、分类、优化,写一份简单的研 究报告。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58 课 题 9 古诗三首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岳、仞”等 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 6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 感》。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ppt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检测预习,了解诗人(用时:5 分钟) 1.了解学情。 2.指名介绍作者。 1.说一说课文中的三首古诗,自己 是否积累过,掌握到什么程度。 2.结合收集的资料来介绍王昌龄、 陆游、杜甫。 二、初读古诗,读好诗句(用时:10 分 钟) 1.指导学生自由读古诗。 2.检测对古诗中的重点字音和字形的掌 握情况。 3.指名诵读。 4.多种形式朗读。 1.自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读通 诗句。 2.读好古诗中的生字及易错字的音。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同桌合作读,男女生轮读,齐读。 三、再读古诗,理解大意(用时:15 分 1.理解诗意。59 钟) 1.小组合作理解古诗。 2.小组汇报对诗意的理解,教师相机点 拨,引导学生补充。 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找出相 对应的诗句。 (1)出示与“青海长云暗雪山”相对应的 图片。 (2)出示与“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 上摩天”相对应的图片。 (3)出示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 向洛阳”相对应的图片。 (1)独立借助书中注释理解诗意。 (2)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古诗的理 解。 2.小组汇报对古诗的理解,如果有 不理解的地方或有不同意见的地方 可以提出来全班进行交流。 《从军行》(青海湖上浓云遮暗了白 雪皑皑的祁连山,远望只有茫茫荒 漠中的孤城玉门关。将士们在沙漠 中身经百战,他的身上的坚硬铠甲 都被黄沙磨破了,他们下定决心, 不打败进攻的敌人誓不回家。)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漫长 的黄河东流入海,巍峨的华山直上 云天。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在 金兵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流干 了,他们一年又一年地盼望南宋军 队收复失地,解救他们。)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剑南听说 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 涕泪沾满了衣裳。回头看看妻子儿 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 我高兴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 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 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仿佛觉得, 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 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3.根据图片,找到对应的诗句。 四、指导示范,练习书写(用时:10 分 钟) 1.出示要求会写的 6 个生字。 2.组织交流书写要点。 3.范写。 1.认读生字,认清字形。观察生字 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说一说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 方。 3.观察老师示范,书空笔顺。在田 字格中书写生字,练习把生字写得 正确、美观。60 第二课时 一、复习方法,导入新课(用时:3 分钟) 1.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2.明确三首诗分别描写的是哪类内容。 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 理解诗意,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 想感情等。) 2.根据三首古诗的内容,可以看出 《从军行》是边塞诗,《闻官军收 河南河北》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 凉有感》是爱国诗。   二、想象画面,体会诗情(用时:14 分 钟) 1.自读古诗,发现古诗在写法上的特点。 2.介绍学法,提出学习目标: (1)抓住描写的景物想象画面,体会画面 特点,感受写景的作用。 (2)联系相关资料体会诗人情感。 3.指导学习《从军行》,明确理解古诗 的方法,感受写景的作用。 4.感受景物特点及写景的作用。 5.联系背景资料理解古诗。 6.指导学习《从军行》的后两句,体会 诗人情感。 7.指导朗读。 1.仔细读古诗,发现《从军行》这 首诗先进行了景物描写,然后抒发 了诗人的情感。 2.明确学习目标。 3.按照自学提示,独立阅读《从军 行》前两句,圈出所描写的景物。 4.结合“长云”“暗”体会边塞风 光的苍凉雄浑。结合“孤城”“遥 望”体会将士们的思乡心切。 5.结合查找的青海、玉门关的资料, 体会“孤城”地理位置的重要,感 受到写景是为抒情做铺垫的。 6.结合对诗句的理解,抓住“百战 穿金甲”,体会战争的艰苦,从“不 破楼兰终不还”中体会将士们保家 卫国的决心。 7.不同形式地朗读。(配乐读,个 人读,齐读。) 三、迁移运用,分组学习(用时:18 分 钟) 1.依照刚才的学习步骤在小组里学 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61 1.按照刚才的方法,组织学生分组自学。 2.巡视指导。 3.汇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 学习成果。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借助画面朗读。 出示黄河、华山的图片,指导朗读“三 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播放音乐,创设情境朗读。 5.练习背诵。 2.(1)小组合作学习,先体会写景 的诗句,找到描写的相关景物,再 体会景物的特点及写景的作用。 (2)找到抒情的句子,结合关键字词, 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汇报。 抓住“三万里”“五千仞”“入” “摩”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从“泪 尽”“又一年”中体会诗人忧国忧 民的情感。 4.(1)结合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2)配乐朗读。 5.独立背,同桌互相检查,指名背 诵。 四、总结方法,课后延伸(用时:5 分钟) 1.回顾理解古诗的方法。 2.拓展作业:收集其他的边塞诗和爱国 诗。 1.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总结方法。 如:想象画面理解古诗,体会写景 的作用;联系相关资料,抓住关键 字词体会诗人的情感。 2.收集古诗,练习背诵。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6263 课 题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彭、拟”等 9 个生字,会写“彭、拟”等 14 个字,会写“拟定、参谋” 等 13 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 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3.能够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了 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ppt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用时:5 分钟) 1.组织学生交流资料,加深对毛主席的 了解。 2.板书题目,过渡到新课。 1.将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流,主 要交流毛主席的亲人们为革命献身 的资料。 2.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用时:15 分 钟)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2.检测生字、词语掌握情况。 (1)出示卡片,抽读词语。 (2)形近字组词。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 流利,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词语 圈出来与同桌进行交流。 2.(1)认读词语,把字音读准确。 (2)区分形近字,给形近字组词。 (3)提出不懂的词语,全班进行交流。 同时,尝试解决其他同学不懂的词64 (3)组织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指名读文。 4.引导学生想一想:课文的两个部分分 别写了什么内容? 语。 3.分自然段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读流利。 4.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批注感受(用时:10 分 钟)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2.出示自学提示,组织学生自学,批注 感受: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 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再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 3.小组交流。 1.回顾本单元“通过课文中对人物 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 物的内心”的语文要素。 2.根据自学提示,勾画相关语句, 批注自己的感受,并且练习有感情 地朗读。 3.小组进行交流,结合批注谈一谈 自己的感受。 四、指导示范,练习书写(用时:10 分 钟) 1.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 3.示范、点拨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4.巡视指导,投影评议。 1.读好生字:彭、拟、谋、瑞、损、 锻、炼、眷、赴、搞、殊、尊、签、 革。 2.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把握书写 要点。 3.提出书写起来有困难的生字,认 真观察老师的示范。 4.独立练习书写,把生字写得正确、 美观。展示自己的书写,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过渡新课(用时:5 分钟) 1.听写词语。 拟定 参谋 损失 锻炼 眷恋 奔赴  特殊 尊重 签字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1.完成听写,检测生字、词语的掌 握情况。 2.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 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毛主 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 和对岸英的遗骨是否归葬的抉择过 程,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伟65 人的胸怀。) 二、自主探究,揣摩写法(用时:18 分 钟) 1.组织交流,通过自己勾画的语句体会 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1)关注第 4 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 ①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②指导朗读。 (2)关注第 7 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 ①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a.动作描写:“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b.神态描写:“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 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c.心理描写:“儿子活着不能相见…… 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②指导朗读。 (3)关注第 8 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 ①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a.指导学生理解“踌躇”“黯然”。 b.指导学生理解“转向窗外”“指” “示意”。 ②指导朗读。 (4)关注第 9 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 ①出示相关语句。 ②体会毛主席漫漫长夜中的内心活动。 2.理解诗句。 (1)课件出示诗句。 (2)指名谈理解,教师相机点拨。 3.介绍毛主席的亲人为革命牺牲的资料。 4.指导朗读。 1.结合自己找到的描写毛主席动作、 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毛主席的 内心世界。 (1)①a.从神态、动作描写中感受毛 主席失去儿子后的巨大悲痛。 b.从语言描写中体会毛主席的悲伤。 ②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读出毛 主席内心的悲痛。 (2)①a.从动作描写中可以看出毛 主席抉择时的痛苦,可以感受到作 为一个父亲,他那种令人感动的常 人情怀。 b.神态描写表现了毛主席有着跟普 通人一样的丧子之痛。 c.结合心理描写,谈一谈自己对毛 主席内心两种想法的体会。 ②练习朗读相关语句,读出毛主席 的丧子之痛,读出伟人的宽广胸怀。 (3)①a.联系上下文体会毛主席的 内心活动。 b.体会毛主席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 无限思念中,但又不想让秘书看见。 ②读出毛主席内心的无限悲伤,体 会抉择之痛。 (4)体会心理活动。 ①找到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②展开合理想象:漫漫长夜中,毛 主席会想些什么?毛主席会是怎样 的心情? 2.(1)齐读诗句,理解诗句的表面 意思。 (2)联系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畅谈自 己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体会毛主席 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3.了解资料,体会毛主席无产阶级 革命家的博大胸襟,体会革命烈士 舍身报国的精神。 4.(1)练习朗读自己感受最深的部 分。 (2)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练习朗读。 。66 三、练笔拓展,总结方法(用时:13 分 钟) 1.小练笔:结合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 神态的句子,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表达 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 2.组织交流。 3.总结阅读方法。 1.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或几处 语句,揣摩毛主席当时的心理活动 和内心情感,抒发自己的敬仰之情。 2.交流分享,表达自己的感受。 3.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总结阅读 方法:抓住描写人物神态、动作、 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开放阅读,拓展延伸 1.交流有关记叙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资 料。 2.积累有关爱国的名言名句。 1.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一谈自 己的体会。 2.积累名句。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67 课 题 11 军 神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沃、匪”等 5 个生字,会写“庆、诊”等 15 个字,会写“诊所、年龄” 等 16 个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将军为“军神”的原因。抓住描写人物神 态、动作、语言的词句,体会刘伯承将军的坚强意志。 3.学习刘伯承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做 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坚强意志。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ppt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了解人物(用时:4 分钟) 二、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军 神》,看到题目,你知道这篇课文的主 人公是谁了吗? 2.简介:刘伯承: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事家。 3.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1.齐读课题。 2.阅读刘伯承将军的资料,根据自 己课前收集的资料相机补充: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 年参与领 导了南昌起义,经历了二万五千里 长征。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 时期,刘伯承指挥过无数次战役, 立下了赫赫战功。 3.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为什么称 刘伯承为“军神”?)   二、初读感悟,识字学词(用时:18 分 钟) 1.出示生字,检查自学情况。 (1)相机指导强调“绷、衷、庆、龄、吭、 荣、祥”是后鼻音;“堪、崭、诊、审” 是前鼻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把难读的地方 多读两遍。 3.出示课文插图:图上都有谁?他们之 间发生了什么事? 4.引导学生用两三句话概括一下课文讲 1.自读生字。 (1)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读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开 火车读,男女生交换读。 2.分小节汇报朗读。 3.分别找到主人公刘伯承和沃克医 生。 4.尝试概括:刘伯承将军年轻时一 次眼睛负伤后,坚持不用麻醉剂,68 了一个什么故事。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 时间、地点及故事中的人物。 忍受巨痛接受手术治疗。 三、掌握顺序,理清脉络(用时:8 分钟)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是按怎样 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试着按“求治—手术前—手术时— 手术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 段意。   四、示范引导,书写生字(用时:10 分 钟) 1.指导并范写生字。 例:“龄”是形声字,左边“齿”指牙 齿,右边“令”表音,右边不要误写成 “今”。 2.指导书写。 3.组织评议。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和老师的范 写,说说容易写错的地方。如:“沃” 字右边是“夭”,不是“天”。 2.先书空,再描红、临写。 3.根据师生意见再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用时:3 分钟) 1.出示填空题: 课文中的“军神”指(   ),这是 (   )对他的敬称。 2.导入: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 “军神”?下面就让我们与刘伯承、沃 克医生一起经历那次特殊又难忘的手术, 解开我们心中的谜。 1.小组交流,完成填空。 2.带着问题读文。   二、走近人物,感受品质(用时:25 分 钟) 1.默读课文第 1~11 自然段,边读边思 考: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1)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判断刘伯承是 军人的? (2)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 映出来的? (3)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伯承? (4)分角色朗读对话。 2.指名读第 12~15 自然段,了解刘伯 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 (1)刘伯承将军担心麻醉剂会影响脑神 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 吗?说说你的理由。 (2)不用麻醉剂意味着什么? 3.指名读第 16、17 自然段,体会刘伯 承将军钢铁般的意志。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刘伯承在 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床单外, 还做了什么? 1.默读手术前的部分。 (1)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 样从容镇定! (2)通过简短、有力的对话可以看出 刘伯承的镇定。 (3)交流体会刘伯承将军的从容镇 定。 (4)读好对话,注意人物语气、情绪 的变化。 2.理解刘伯承将军说的话:“沃克 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 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 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1)刘伯承想到的是今后如何指挥 战斗。 (2)不用麻醉剂意味着刘伯承将军 宁愿忍受巨大的疼痛,也要保持头 脑的清醒。 3.读手术中的部分,体会人物品质。69 (2)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 语气。 4.自读第 18~26 自然段,体会军神形 象。 引导学生体会:沃克医生听了刘伯承将 军说出刀数后,有什么反应?沃克医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1)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词 语体会刘伯承坚定的意志。如“一 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使 劲、抓破”。 (2)读好句子,体会人物的坚定。 4.快速默读手术后的部分。 (1)想象刘伯承将军忍受七十二刀 的过程。 (2)抓住“吓了一跳”“惊呆了”等 词语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三、情感升华,探究表达(用时:9 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人公是刘伯 承,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笔墨写沃克医 生的表现呢? 2.指导学生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 结合的写作方法。 3.尝试以沃克医生的口吻复述故事。 1.找出对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 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2.学习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 结合的写作方法。 3.转变叙述角度,尝试讲故事。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3 分 钟)  收集有关刘伯承将军的事迹或像刘伯 承一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   读故事,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70 课 题 12* 清 贫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筹、矜”等 9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用语言、动作、神态刻画 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质。 3.体会方志敏烈士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 主义信仰。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感受方志敏烈士甘于清贫、矜持不苟、舍 己为公的高尚情操。 2.学习用对话、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质。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感受方志敏烈士甘于清贫、矜持不苟、舍 己为公的高尚情操。 2.学习用对话、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质。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ppt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揭题质疑,交流资料(用时:5 分钟) 1.板书课题。 2.组织学生介绍作者。 3.引导学生质疑:方志敏是一个真正奉 献于革命事业的共产党人,1935 年 1 月 被俘入狱,《清贫》就是他在囚室里所 写的。你认为“清贫”是什么意思? 1.齐读课题。 2.介绍搜集的方志敏的资料。 3.初步交流对“清贫”的理解。   、71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8 分钟) 1.组织学生默读课文,圈画难读、难理 解的词语,进行答疑解惑。 2.组织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方志敏是 一个什么样的人? 3.组织交流,感受人物品质。 1.展开识字学词活动: (1)小组内合作,交流疑难字词,解 决不了的记录下来。 (2)全班交流,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 助。 2.在课文中找到相关词语,或进行 概括。 3.明确方志敏是一个朴素、矜持不 苟、舍己为公的人。72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用时:18 分 钟) 1.引导学生思考:从文章的哪些地方能 感受到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高尚情操?结 合具体的字、词、句以及手中的资料说 说自己的感受。 2.组织交流。 句段一: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 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 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 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 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的。 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 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 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1)组织学生谈感受。 (2)对比感悟人物形象。 句段二: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 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 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 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 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 板都没有搜出。 (1)这个句段说明了什么? (2)组织学生谈体会。 3.(1)出示方志敏与兵士的对话内容及 描写兵士情绪变化的内容,组织学生谈 体会。 (2)出示第 9 自然段补叙的内容,引导学 生思考:这一自然段能否去掉? 1.默读课文,品悟人物形象。 (1)边读边画,品读词句,并在旁边 作批注。 (2)读完后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在 全班交流。 2.交流明确。 句段一: (1)他“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 元”,依然能甘于清贫,令人敬佩。 (2)在对比中感悟人物的品质,并深 入理解甘于清贫其实是每一个共产 党员的革命操守的道理。 句段二: (1)用国方兵士的“满肚子热望”反 衬方志敏的清廉。 a.“从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 袜底”,动作描写体现了国方兵士 贪婪丑恶的嘴脸。 b.紧抓“一个铜板都没有”体会方 志敏清贫廉正的高尚情操。 (2)a.从全部家当只有“汗褂裤”和 “缝上底的线袜”,感受方志敏的 清贫。 b.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学习有详有略的写法。 2)感悟方志敏心里 想的只有革命。 3.(1)a.情绪变化: 从“满肚子热望” 到 “ 猜 疑 、 不 相 信”,从“企望着 有新的发现”到“失 望”直至“怀疑而 又惊异”,侧面印 证了方志敏清贫的 人生信念和矜持不 苟的革命情操。 b.语言、动作描写 体现了国方兵士的 贪婪、凶残,反衬 出方志敏在被俘时 的临危不惧及坚定 的革命信念。73 4.小结描写人物的方法(神态、语言、 动作)。 5.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谈谈自己对文章印 象最深刻的地方。 5.组内交流。 四、升华情感,拓展提升(用时:9 分钟) 1.思考:你对“清贫”又有了怎样的理 1.在品味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谈这里 的清贫既有物质上的贫困,更有精 神上的淡泊。74 解? 升华情感:诵读第 10 自然段。 2.提升:现如今,我们在革命先烈的庇 护下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我们吃得 好,穿得好,你们觉得还需要“清贫” 精神吗? 3.组织课本剧表演,4~5 人一组,分 工:写剧本/三个角色/旁白。 2.结合生活谈感受。 3.排演课本剧。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75 课 题 习作《“他____了”》语文园地四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3 课时 教学目标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 动。 3.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当时的样子。 4.修改习作。 5.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 6.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7.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8.学会书写硬笔书法作品,积累记背古诗《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 教学重点 1.用一件事表现一个人,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 活动。 2.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 教学难点 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当时的样子。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ppt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名言引路,激情导入 1.导入:大的生活,是由无数小的细 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 的聚焦。生活中的细节之美,看在眼里, 便是风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拥进怀 中,便是温暖;写在笔端,便是精彩。今 天,我们就来一起用双眼发现细节,用心 灵感悟细节,用文字展现细节,让我们习 作中的人与事如生活中一般,于细处见情, 于微处见妙。 2.板书习作题目。 二、例文引路,小试牛刀 1.出示例文片段。 2.请大家读这个片段,注意作者是怎 么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的。 通过激情导入,引导学生进 入课堂情境,激起学生多彩的回 忆,感受他人或激动,或伤心的 瞬间,为下面具体描写一个人的 样子做好铺垫。76 3.指名交流,教师相机进行小结:这 段话通过对这个人表情、语言、动作的描 写,展现了他欣赏雕像时的样子。虽然我 们不知道他看到的究竟是什么,但是从文 字描述中,我们明显能感受到,他一定看 到了一个艺术精品。 4.引导思考 5.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6.结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进行小结, 可以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当时的表现: (1)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眼神与 平时一样吗? (2)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 (3)他说了哪些话?说话时的语气是 怎样的? 7.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地方可以 反映出他的内心呢? 8.小结:同学们,如果能像大家说的 一样,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将一个人当时 的表现写具体,那你的习作一定会更出彩。 三、明确要求,尝试写作 1.引导学生回想同学、亲友、父母陶 醉、生气、伤心时的样子。 2. 把题目补充完整。如“ 他陶醉 了”“他生气了”“他伤心了”等。 3.让我们用一段文字,记录下那一刻、 那个人的样子,将其珍藏起来。赶快拿起 笔来写一写你刚才的感受吧。 4.接下来就是你们大展身手的时候。 抓住最令你难忘的一个点,可以是一个眼 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结合你的生活 思考:从刚才大家的分析中,我 们来探讨一下,在写作的过程中, 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描写一个人当 时的表现。 (分小组进行讨论,推荐代表 进行交流) 围绕例文片段,一步步引导 学生学习怎样把一个人陶醉、生 气、伤心……的样子写具体。77 体验,运用恰当的方法细致、精彩地描写 最令你难忘的瞬间。(音乐起) 5.学生尝试片段写作。 6.教师巡视,略作指导。 四、展开评价,修改习作 1. 投影显示两到三个学生的习作片 段,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修改,在评价中教 学修改技巧。 2.开展师生评价,紧扣关键语句进行 分析,共同学习写作、修改技巧。 3.尝试修改后,和同学们再次深入交 流,再对习作进行修改。 4.作业布置:完成习作。 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学习交流平台 1.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过哪些课 文?让你印象最深的人物(事情)是谁(什 么)? 2. 老师这儿也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 的文字:(课件出示) 3.指名读、齐读。 4.引导交流:这段文字精妙在哪里? 6.引导小组交流:你还从学过的课文 中的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中,体 会到了人物的内心? 7.组织全班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在 班级里交流。 二、迁移运用——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 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 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例文片段, 了解怎样把一个人陶醉、生气、 伤心……的样子写具体,再让学 生动手写作,就水到渠成了。 于微处见妙,于细处见情,细节 的力量就是“润物细无声”。生命 因为有了细节,才成就美丽。文 章因为描写细节,才呈现精彩。 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品味那些动 人的瞬间,用细节描写抒真情实 感。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 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体会人物的 内心。 代表在班级里交流 学生回答全班交流。 学生巩固 1.在阅读中,注意 抓住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 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并与 同学交流。 2.仿写片段:注意写好人物的动 作、语言、神态,表现内心的感 受。78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 3 个例句。 2.自读例句,和同桌交流:体会到了 人物怎样的内心?从哪里体会到的? 3.全班交流。 4.指导迁移运用。 (1)课件出示: 焦急地等人 期待落空 久别重逢 (2)鼓励学生选择一个情景,通过对 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 的内心。 (3)指导学生仿写。 (4)指导学生交流,互相修改、学习。 (二)学习第二部分内容。 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中的 2 个例句。 2.指名读、齐读。 3.全班交流:这两句话中,人物先后 有什么不同的表现?这种修辞方法叫什 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引导学生交流明确:两个句子分别 从动作和心理两个角度写了人物不同以 往的表现。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表达效果。 5.指导学生照样子说句子。 三、布置作业,扩展巩固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79 课 题 13 人物描写一组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三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人物描写”这一专题,安排了 3 个独立的人物描写片段。《摔跤》 选自徐光耀的《小兵张嘎》,《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 祥子》,《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题目为编者所加),这 3 个片段主要描 写了小嘎子、祥子、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这 3 个片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 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 学情分析 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法,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有的侧重 写人物的外貌,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为主。可以说这 3 个片段都是人 物描写的经典片段,可以教我们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本次设计是读写联 动课,通过感悟课文的写法,进行课堂小练笔。另外,还要通过本篇课文的学 习,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嘎、绊”等 11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会写“跤、搂”等 15 个 字,会写“摔跤、手疾眼快”等 11 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表达效果。 4.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的作用,学习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的方法。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揭示课题,直接导入(用时:3 分 钟)1.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 2.介绍《小兵张嘎》的相关资料。 1.齐读课题。 2.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 外读物中哪些人物给自己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说一说是怎样描写的。 对于学生的回答, 应该给予肯定和鼓 励。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用时:10 分 钟)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 2.想想这个片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1.组长指名读,组员间相互正音: “扳”应读“bān”,不要读成“b āi”或“bǎn”。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正音要以学生 为主,在学生有争 议时教师再作判定。80 三、深入研读,感悟形象(用时:17 分 钟)1.引导学生思考:这个片段的两个主 人公分别是小嘎子和小胖墩儿,那作者 在这个片段中重点刻画的是哪个人物 呢? 2.走进文本,去看一看嘎子的嘎人嘎事,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思考边用 笔画出相关词语或句子,写批注。 3.出示重点语句,组织学生汇报,相机 点拨。 (1)嘎人嘎事一:“要不——摔跤。”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 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 叉一搂。” (2)嘎人嘎事二: “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 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 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 风。” (3)嘎人嘎事三: “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 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 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 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 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4.指导朗读。 1.默读课文第一个片段。 2.依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读文过程 中做好批注。 3.汇报人物特点。 (1)读句子,想象:小嘎子在做选择 时是怎么想的?体会嘎子选择了对 自己有利的方式,看出他富于心计 的特点。 (2)读句子,思考:猴儿有什么特点? 从小嘎子的动作能看出他的什么特 点?小嘎子在围着小胖墩儿蹦来蹦 去的过程中心里会想些什么?从中 感受嘎子机敏,争强好胜的特点。 (3)做动作理解“推拉拽顶”。把 “推拉拽顶”这几个动词去掉,换 成“任你怎样使劲挣扎”,体会动 词的妙用。从而感受人物特点:身 处劣势,仍不忘想办法,可以看出 他有智谋、争强好胜的特点。 4.朗读相关语句。 1.批注法是很好的 学习方法,教师可 以及时跟踪学生的 阅读状况。要注意 指导,此时要注重 合作学习,可以用 学生活动卡来进行 任务驱动,分工合 作,汇报自然也就 有序了。 2.在研读课文的过 程中要相机介绍, 描写人物心理有两 种方法:一是直抒 胸臆,直接描写“我” 的所思所想;二是 通过人物的表情、 动作来间接表现。 四、拓展阅读,丰富形象(用时:10 分 钟)1.出示课外阅读片段:嘎子眼珠子一 转,快步上前,横在院门口,说:“你 们想干什么?”一个鬼子晃了晃手中的 长枪,龇(zī)牙咧(liě)嘴地嚷了几句, 让嘎子让开,他们要进院里去。嘎子故 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 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 鬼子恶狠狠地用枪把嘎子往旁边一拨, 大步往院子里闯去。嘎子见拦不住,便 朝里面大声喊道:“爸爸,外面有两个 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 2.小结写法及阅读方法。 (1)学法提示:通过语言描写也能表现人 物特点。 1.阅读补充材料,进一步感悟人物 特点。(1)自由读,走近嘎子,感受 原著中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找出 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 画下来,反复朗读。(2)交流思考: 这样的嘎子又有什么样的性格特 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来。 2.(1)小结写法:动作描写、语言 描写。 (2)①想象当时的情景,让人物形象 在头脑中形成具体影像,尝试有感 情地朗读本片段。 ②赛读。81 (2)组织学生读好嘎子的语言。 一、谈话交流,激发兴趣(用时:4 分 钟)1.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机灵、 争强好胜的小嘎子。这节课我们继续走 进《人物描写一组》,认识老舍笔下的 著名人物——骆驼祥子。 2.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质疑。 1.齐读课题。 2.交流解题:“挺脱”,方言指结 实。说明祥子是一个强壮、结实的 人。   出示课题时随 即 引 导 学 生 关 注 “挺脱”一词,学 生解释时语言要完 整。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用时:8 分 钟)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 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 有不理解的地方和同桌讨论。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 写了什么? 1.(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尤其注意以下几个字: 铸(zhù)成    腮(sāi)  颧(quán)骨   疤(bā) (2)同桌结合读不懂的内容,讨论交 流。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注意引导学生 从重点词语中看出 祥子精神、结实、 硬棒、对生活充满 希望的特点。 三、再读感悟,了解人物(用时:20 分 钟)1.默读课文,他的“天真”和“淘气” 体现在哪里?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 法。 2.出示句子,帮助学生了解人物形象。 (1)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 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 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 么宽,多么威严! (2)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 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 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 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 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3)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 倒着立半天。 (4)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 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 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 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3.指导朗读。 1.默读课文,结合祥子“已经像个 成人了”感受祥子是一个硬棒、挺 脱的人。 (1)小组交流哪些句子能体现出祥 子的“天真”和“淘气”。 (2)感受这份天真和淘气的背后是 祥子对生活的热切向往。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1)从“铁扇面似的胸”“直硬的背” 感受到祥子身体结实,他对生活充 满了向往。 (2)这段肖像描写特别符合人物的 特点。既可以看出他身体结实,又 能感受到他过去的生活不好。但是 他有旺盛的生命力。 (3)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身体结 实的小伙,和他的淘气。 (4)“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他笑 的原因是自己有一双“出号”的大 脚!他认为这就是一个出色的车夫 的标志。他的想法有些天真,有些 傻气。但可以看出,他对未来充满 信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祥子的 硬棒、挺脱和活力。 1.引导学生感悟: (1)人物的外貌、动 作和心理的描写符 合人物的身份。 (2)人物的动作、肖 像和心理描写,具 有很强的代表性, 很典型。 2.引导学生通过关 键语句感悟祥子是 一个长得结实硬棒 的小伙,他不注重 自己的模样,他注 重的是自己挺脱的 身体,这显得他天 真有活力。 四、创设情境,尝试描写(用时:8 分钟)   回忆生活中对自己影响深刻的   讲评学生描写82 小结描写人物的方法: 要有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动作、语言 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 性格特点,要典型。 人物,设想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 描写一个人物活动的片段。 的片段,也可以让 学生相互点评。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用时:4 分 钟)1.古人云:听其言而观其行。请大家 根据老师的描述,迅速抢答这是名著中 的哪个人物。(1)手持金箍棒,捉妖降魔, 七十二变。(2)能言善辩,以智慧和高超 的语言魅力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2.这节课我们将认识一个同样鲜活生动 的人物形象——严监生。 3.交代人物背景,初知严监生。 1.迅速交流、抢答。 (1)孙悟空。 (2)晏子。 说说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齐读课题。 3.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严监 生:他很有钱,佣人多,在乡下还 有田地。 1.猜人物,感知人 物的鲜明个性,目 的是自然引入对新 课的学习。 2.强调“监”的读 音及写法,及其与 “临”的区别。介 绍“监生”的意思。 通过词语区分两个 读音:监(jiān)视、 监(jiàn)生。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用时:9 分 钟)1.这是一篇古代小说,和我们现在文 章的有些字有所不同,指导学生借助教 材下面的提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 要老师帮助的可以举手。 2.指导学生再读课文,读流利。 3.引导学生了解这个故事主要写了一件 什么事情,临死时的严监生有怎样不可 思议的表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读课文,关注文中难懂的词,读 一读,理解哪一个词语的意思,就 说出来和其他同学分享。 诸亲六眷、严监生、郎中、哥子、 登时、一声不倒一声、不得断气、 灯盏、挑掉一茎。 2.再读课文,读流利。注意刚才纠 正过的字词还有句子的停顿。 3.小组交流对严监生的印象。 提示: 1.“那里”同“哪 里”。 2.“诸亲六眷”指 的是大侄子、二侄 子、赵氏等家人、 亲属。 三、精读感悟,走近人物(用时:12 分 钟)1.体会病重。 (1)一日重似一日——你认为还可以用 哪些词来形容? (2)出示: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 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 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为什么严监生却 “总不得断气”,他究竟还有什么放不 下呢?这两个伸着的手指头是要向诸亲 六眷交代些什么呢? 2.品读猜测。默读课文,看看他身边的 诸亲六眷是怎么认为的。用“____”画 出大家是怎么猜的,以及严监生有什么 反应。 3.归纳总结:家财万贯的严监生临死前 牵挂的不是两个亲人,而是——(两茎灯 草);不是银子,而是——(两茎灯草); 不是两位舅爷,而是——(两茎灯草)。 1.(1)这样的词语还有:病入膏肓、 危在旦夕、奄奄一息…… (2)就是这样一个(奄奄一息、生命 垂危、危在旦夕……)的严监生,却 总不得断气。这里的“总”是一直 的意思,说明他有事放不下。 2.交流汇报:(1)大侄子走上前来 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 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 三摇。 (2)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 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 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 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 了。 (3)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 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 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1.唤醒学生的记忆 仓库,使学生迅速 地领会词义。 2.利用课文留下的 空白,补充人物的 心理活动。让他们 根据学到的方法, 抓住关键词语,展 开想象,提高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83 除了灯草还是灯草,从中感受严监生的 吝啬。 4.融入这样的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赵氏慌忙揩揩眼泪……挑掉一 茎就是了……众人看严监生时,点 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从“点一点头”,我明白赵氏说对 了。 3 .随老师的总结接读“两茎灯 草”,回归课文题目,感悟主旨。 4.自由读,感受严监生的着急、生 气、绝望。 3.引导学生感悟因 为多点了一茎灯草 而“总不得断气” 的严监生是一个极 度吝啬的人。 四、拓展运用,描写人物(用时:10 分 钟)1.启发感悟:同学们,短短三百多字 就让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个守财 奴、吝啬鬼的形象。谁能说说作家是用 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特点的? 2.作者为什么不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严监 生? 3.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交流严监生的动 作,从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1)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2)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 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3)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 是指着不动。 (4)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 下,登时就没了气。 1.读读关键语句,交流感悟这些句 子抓住了人物手指、眼神等的细节 变化,反映了人物心理。 2.因为严监生已经病重得一连三天 都不能说话了。那样写就不真实了。 3.交流汇报有关动作描写的句子, 体会严监生的吝啬。 1.要引导学生揣摩 人物内心,进行心 理活动描写的训练。 2.写人物的神态, 要注意反映人物的 思想感情。不能离 开刻画人物、表现 主题的需要,为写 神态而写神态。 五、延伸课外,激发阅读兴趣(用时:5 分钟)1.推荐阅读:课后请同学们有计划 地阅读《儒林外史》《骆驼祥子》等名 著。 2.选一个你熟悉的人,抓住他某个方面 的细节,用几句话写出他的个性,写好 请大家猜一猜他是谁。 1.激起类文阅读兴趣,选取自己感 兴趣的来阅读。 2.交流感悟“两个手指头”这传神 的一笔,感悟其极强的讽刺意味, 并试着仿写一位自己熟悉的人物。   激发学生阅读 名著《儒林外史》 《骆驼祥子》的兴 趣,使学生的学习 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既体现了语文教学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统一,又建构起了 大语文的学习观。 板 书 设 计 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调皮——动作、心理描写 祥子:结实——外貌描写 严监生:吝啬——神态、动作描写 教学后记84 课 题 14 刷子李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课时 教材分析 刷子李》选自作家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本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 题,从徒弟曹小三的视角出发,通过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凸显刷子李粉刷本领的 高超。本文的语言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 力,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均情趣盎然,简洁传神。 学情分析 本文在写法上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注重细节描写。第二,正面描写与 侧面烘托相结合。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作者用徒弟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为暗线 推进故事情节,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奇在人物,妙在故事”是人们读本文后 的普遍感受。 教学目标 1.认识“浆、傅”等 7 个生字,会写“浆、傅”等 15 个字,会写“粉刷、师傅” 等 17 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粉刷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3.能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 受独特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创设情境,质疑激趣(用时:4 分 钟)1.出示课题,引导质疑:在日常生活 中,我们把姓李的老师称为李老师,把 姓李的厂长称为李厂长,可我们今天学 习的课文,作者为什么称主人公为“刷 子李”呢? 2.刷墙技术特别好的、姓李的人叫“刷 1.读题释疑:(1)课文描写的是一个 姓李的人。 (2)这是一个用刷子干活的人。 (3)这个人刷墙技术特别好,所以才 叫“刷子李”。 2.做豆腐特别好的,姓王的人叫   引导学生回忆: 天津的“泥人张”, 《八仙过海》中的 “铁拐李”等有特 点的名字。85 子李”,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称呼。引导 学生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称呼 吗? “豆腐王”;剃头特别好的,姓陈 的人叫“剃刀陈”……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用时:16 分 钟)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边朗读 一边圈画生字,巩固课前预习成果。 2.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集中识记本 课生字,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认读生字。 (2)针对难读的字展开集体认读活动,共 同巩固字音。 (3)引导学生展开识字方法的交流。 3.检查词语、句子的朗读,巩固字音及 基础。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生 字圈出来,借助识字表读准字音。 2.展开小组互学生字活动: (1)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交流明确:蘸(zhàn) 和(hè) 着琴音 必得(děi) 发怔(zhè ng) 调(tiáo)浆 天衣无缝(fè ng) (3)交流识字方法。 3.开火车读词语,读通每一个句子。 1.认读生字是重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细 心观察,运用多种 方法反复朗读。 2.要尊重孩子已有 的知识基础,让学 生自己交流识字方 法。 3.要注重培养学生 认真倾听的能力, 在倾听中巩固字音。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 分 钟)1.自由朗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 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能表现刷子李技艺 高超的语句来体会刷子李的自信。 1.小组合作轮读课文。 2.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 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做好标记。 3.朗读并交流,用一个词来说说刷 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到了什么程度。 比如: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出乎 意料、不可思议。   教学时可以根 据学生的回答,随 机调整教学顺序。 教学时要把理解、 朗读结合起来。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用时:10 分 钟)1.指导学生观察写字表中的生字,找 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2.组织学生针对容易写错的笔画进行书 空练写,并针对书写难点进行交流。 3.利用课件逐一展示生字书写动漫,引 导学生观察。 4.组织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予以个 别指导。 5.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 体评议。 1.逐一观察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 笔画。 2 . 注 意 “ 浆 ” 的 下 半 部 分 是 “ 水 ” , “ 馅 ” 的 右 半 部 分 是 “ ”。 3.仔细观察每个生字在方格中的位 置。 4.逐一练写。 5.互评,看一看哪些笔画写得好, 哪些写得不够好,针对老师的建议 进行修改。 1.学生书写的时候, 要一写二看三对照, 把字的间架结构整 理好。 2.要注意强调写字 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用时:5 分 钟)1.引导学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的主 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 1.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了解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 回忆上节课的学习 内容,开门见山点 明本课的重点内容。86 受到刷子李是个技艺高超的人的?作者 又是怎样写出他的技艺高超的? 二、精读课文,了解刷子李(用时:25 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刷子 李的技艺高超,可为什么却花了那么多 的笔墨写他的黑衣服呢? 2.鼓励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 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做好标记。 (1)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课文 中找出理由。 (2)从哪些词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 3.刷子李的粉刷本领到底有多强?课文 中还有怎样的具体描写? (1)从他的粉刷效果可以看出他的粉刷 技艺高超: ①“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 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②“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 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 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2)从他粉刷墙壁时动作的熟练、优美可 以看出他的粉刷技艺高超: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 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 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 一响,极是好听。” 4.指导朗读。 1.读课文相关段落和语句,说说刷 子李的黑衣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小组交流明确:听说黑衣服——看 到黑衣服——检查黑衣服——瞧见 “小白点”。 2.(1)找到句子:“最让人叫绝的 是,他刷浆时必……白刷不要钱。” 同桌对读。 (2)课堂交流,用恰当的词来说说刷 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到了什么程度。 (出神入化、黑衣无瑕) 3.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 (1)①说明刷子李蘸浆的手法高明, 或者调浆配料巧妙。 ②一个“天衣无缝”写出了“刷子 李”粉刷的墙面十分平整,质量很 高。 (2)通过对动作和声音的描写,写出 了刷子李刷墙时动作的熟练优美。 4.选择最有兴趣,认为写得最好的 句段,有感情地朗读。 1.在学生交流讨论 时,教师要善于引 导,并且要合理使 用课后的图片。交 流讨论故事的经过 是本环节的关键, 帮助学生理清楚故 事经过的一波三折。 2.指导学生读出曹 小三的心理变化。 要让同学听出刷子 李的高超技艺,在 读之前可让其他同 学友情提醒,促进 交流,深化感悟。 3.学生在朗读时要 注意良好习惯的培 养,注意默读、浏 览等习惯的的养成 教育。 三、紧扣末句,总结课文(用时:10 分 钟)1.引导学生总结思考:我们知道这篇 文章主要是写刷子李粉刷技艺的高超, 那文章为什么要写曹小三呢?是不是多 此一举了? 2.拓展阅读: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奇 人奇事吗,不妨去读一下《俗世奇人》, 你们肯定会拍案叫绝。 1.交流明确:课文花费大量笔墨写 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是为 了从侧面烘托出刷子李的技术高超。 2.阅读《俗世奇人》,领略书中一 个个奇人身上发生的一桩桩趣事。 1.熟读课文,体会 课文语言独特的魅 力。 2.通读课文,在头 脑中想象刷子李的 形象,刷墙时的样 子,再和同桌说一 说。 板 书 设 计 刷子李{技艺高超{效果非凡 动作优雅 规矩奇特 曹小三:半信半疑→佩服→失望→敬佩→心服口服 教学后记87 课 题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习作”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3 课时 教材分析 本次单元习作是一次写人的习作,主题是“形形色色的人”。要求选择典型的 事例,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学情分析 主人公可以是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 奶,学校里的老师、同学……选择一个人写下来,题目自拟。 教学目标 1.选取典型的事例,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重点) 2.展开想象,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重点) 教学重点 1.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重点) 2.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教学难点 写完后,和同学交流,看看有没有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再根据同学的意 见进行修改。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同学们,我们做个“读文 放影”的游戏,好吗? 2.出示内容一: 他把篮球不偏不倚地投进筐内。 3.出示内容二: 他弯着腰,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手 (1)读读这句话,你的脑海中呈 现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先和同桌 说一说。 (2)汇报交流,比一比谁说的画 面最精彩。 通过“读文放 影”的游戏,让学 生初步感知抓住人 物动作描写表现人88 上的篮球,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 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 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冲过了两层防 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跃,转身投篮, 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 偏不倚地落进筐内。 4.导入:动作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 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 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都能很好地 表现人物的性格。鲜活的人物会给我们 留下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 学习一下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相机板 书: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二、回顾课文,受到启发 (一)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 (课件出示) (1)《两茎灯草》通过写严监生临死 时仍惦记节省灯油这件事,表现他的吝 啬。 (2)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往往 在做事情或者与别人相处时,会显出自 己的特点,习作时应选择最能表现人物 特点的典型事件。 (二)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 1.在写人物的时候,不仅要选用典 型事例,把它写具体,还可以用多种方 法表现人物的特点。 2.学生小组内回顾课文《他像一棵 挺脱的树》和《摔跤》,并进行交流。 (1)读读这段话,你的脑海中又 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汇报交流,比一比谁描绘的 画面最精彩。 (3)对比内容一和内容二,说说 哪组文字呈现的画面最精彩,想想 这是为什么。 1.读读《两茎灯草》,回忆一 下课文是怎样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的。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物特点的重要性, 为下面的学习做好 铺垫。 ( 相 机 出 示 板 书:选用典型事例, 把它写具体。) 设计意图:结合几 篇课文,引导学生 回顾总结,加深学 生对人物特点的感 知,了解一些表现 人物基本特点的方 法。89 (三)也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 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1.怎样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 出人物的特点,让人越读越爱读呢? 2.学生小组内回顾课文《刷子李》 并进行交流。 3.学生汇报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曹小三在观察师傳刷墙时,从崇敬 到质疑再到崇敬的心理变化,侧面反映 了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相机板书:侧面描写) 三、交流表达,初试身手 1.过渡:你瞧,在写人的时候,不 仅要细致观察,还要了解一些写人的基 本方法,这样人物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 我们面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初试身 手。 (3)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特点? (4)随着学生汇报相机引导学生明 确: 要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可 以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也可以 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 点。 (5)学生自主练说。 (6)组内交流。 (7)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8)小结: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 体,再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这 样,就可以把人物写得生动形象。 四、借助活动,牛刀小试 1.出示内容:你的家人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他们的 3.学生汇报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1) 为了表现车夫祥子旺盛的 生命力,《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细 致地描写了他结实健美的身材;为 了表现小嘎子的机灵,《摔跤》生 动地刻画了小嘎子的一连串动作。 (2)还可以描写人物的神态、语言、 心理等,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活。(相机板书: 可以通过刻画细节表现人物的特 点。) 2.看图说话。 (1) 出示课间十分钟同学们自 由活动的一组图片。 (2)提出要求:同学们都特别喜欢课 设计意图:通过交 流和看图说话,将 从交流平台习得的 方法潜移默化地用 到口语交际中。 设计意图:通过精 心设计的活动,使 学生由看图说到动 笔写,将本单元学 到的写人物特点的 方法,运用到实践 中,并借助交流平 台的总结,得以扎 实地应用。90 特点,列出来和同学交流。 2.明确练笔要求: 6.小结:描写人物时要选用典型事 例,把它写具体,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现 人物的特点,也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 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习作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写作中, 经常要对人物进行描写,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学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 描写。 二、感悟写法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人物描写一 组》中的三个人物和刷子李,谁能分别 概括出他们的性格特点?(课件出示) (机灵可爱)的小嘎子   (结实 硬棒)的祥子 (吝啬)的严监生     (技艺 高强)的刷子李 2.下面我出示两个描写人物的片段, 我们来分析一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 人物的,这样描写好在哪里。 (1)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 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 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 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 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 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 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 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试着用 学过的方法写一写他。 内容:写写家人。 要求:1.明确人物特点。 2.选取典型事例。 3.学生按要求学习。 4.自己练说后组内交流。 5.推选代表班内交流。 2.读文字,猜人物。(课件出示) (1) 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 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这一来,(   )可上了当:小胖 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 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 (   )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 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 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 一推,咕咚一声,(   )摔了个 设计意图:游 戏导入,创设情境, 回顾写作方法的同 时调动学生的写作 兴趣。91 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2)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 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 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越 发指得紧了……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3.点拨要点: (1)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 的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如,小嘎子的 动作就是一个小孩子才会做的,他的想 法也是小孩子简单的“狡猾”等。 (2)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特定 的情境相结合,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如, 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有力地表 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3)人物的动作、肖像和心理描写,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很典型。如,骆驼 祥子充满生命力的外貌,就是典型的人 物肖像描写。 (4)描写可以是正面描写(动作、语 言、神态、肖像、心理),也可以是侧面 烘托(借助他人的反应,也可以借助环境 描写)。 三、读写联动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读一 些片段,感悟作者精妙的写法。 1.外貌描写——抓特点。 出示文段:此人圆身子上安着圆脑 袋,头发向两边梳着,透过镜片可以看 到一双眼睛。嘴巴上边长着一只小鼻子。 一笑起来,只见原本就很小的眼睛更是 仰面朝天。(小嘎子) (2)(    ) 喉咙里痰响得一 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 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 着两个指头。(严监生) 3.你们真厉害,你们是怎么知 道的呢? 4.学生说人物特点,然后将特 点与人名一一对应。 (4)比较一下,你们读的文字跟老师 读的文字哪个更好一些?为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 2.选材典型——写具体。 题目:叔叔记忆力超群 提纲列举四个事例: 事例 1 :他读完一本故事书, 能把所有的细节都记住。 事例 2 :他记住了我昨天说过 的一句话。 事例 3:他能记住我的生日。 事例 4 :那幅地图他只看了一 设计意图:一 个人的外貌、动作、 语言、神态、心理 各方面的特点一定 会引起读者的注意, 只有抓住人物的特 点,笔下的人物才 会鲜活起来。 设计意图:世 界上没有两片相同92 眯成了一条缝儿,不断笑着,浑身的肉 也颤个不停。 (1)读一读,你的眼前出现一个什么 样的人物形象?(学生交流汇报) (2) 很多语言的背后都隐藏着很多 习作的秘密。来,我们来合作读读老师 改动后的文段,我读改动后的句子,你 们读原句。 (3) 此人( 圆滚滚的) 身子上安着一 个(圆滚滚的)脑袋,(中分的)头发向两 边梳着,透过(厚厚的)镜片可以看到一 双(小)眼睛。(像两根红肠似的)嘴巴上 边长着一只(小“蒜头”)鼻子。一笑起 来,原本就很小的眼睛更是眯成了一条 缝儿,不断(“哈哈哈”)笑着,浑身的 肉也(像注了水似的)颤个不停。 (5)小结:就这么小小的一段话,同 学们读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这就是语 言的魅力,觉得这段文字写得怎么样? 你能总结一下作者描写成功的原因吗? (抓特点) 3.学生开始习作。 4.习作交流,小组评定优秀习作。 遍,就能一点儿不差地画下来。 (1) 在选取事例时就要选事例 1 和事例 4 这样典型的事例。 (2)可以先列提纲,再组织材料。 的树叶,更没有两 个完全相同的人。 只有选择不同于别 人的典型的事例来 具体描写,才能使 笔下的人物有特点。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93 课 题 15 自相矛盾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默读和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及作品 的情感态度,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学情分析 本案主要通过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领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指 导学生读通、读顺文言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文言文 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在理解字词意思的 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明白道理;知道“自相矛盾”这一成语来自寓言故 事,体现学习的延展性 教学目标 1.认识“吾、弗”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 4 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自相矛盾的故事。 4.懂得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前后矛盾,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的道 理。 教学重点 能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自相矛盾的故事。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成语引入,激发兴趣(用时:5 分 钟)1.出示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掩耳盗铃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画蛇添足 亡羊补牢 刻舟求剑 (1)指名让学生朗读。 (2)引导学生观察成语的特点。 2.引导学生回顾: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3.揭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1)开火车朗读词语。 (2)观察成语的特点,在教师指导下 汇报。 2.回顾寓言故事短小、寓意深刻的 特点。 3.读课题。读准“矛”和“盾”的 字音。   学生观察成语 时教师要给予充分 的时间观察、发现。 二、初读古文,学习字词(用时:18 分 钟)1.出示学习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文言 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 子反复读一读。 1.按照要求学习。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字词,自 学字词,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生字表, 可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老师交 流解决。 1.“夫”是多音字, 要提醒学生注意, 在本课“夫”没有 具体意义,放在句 首,表示将发议论。94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想 好后先和同桌说一说。 2.出示生字词卡,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相机正音。 3.引导学生再次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尽量把课文读流利。 (2)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感知课文 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自学生字,互相交流识字 方法。如:采用减一减的方法记忆 “吾、弗”;运用数笔画法记忆 “夫”。 3.互读,纠正字音。掌握“夫”的 两个不同读音和“吾”的发音。 2.鼓励学生用多种 方法识记生字。 三、指导书写,培养习惯(用时:7 分 钟)1.出示“矛、盾、誉、吾”的生字卡 片。 2.重点指导学生观察生字“誉、吾”, 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3.范写生字“誉” “吾”。 1.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2.观察发现:“誉”字上面的“兴” 最后两笔是撇和捺,要写得舒展; “吾”字下面“口”的竖向笔画要 向内收。 3.规范、正确地书写“誉、吾”, 注意书写要点。   书写时注意培 养学生良好的书写 习惯。 四、朗读古文,读准读顺(用时:10 分 钟)1.引导学生试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指名让学生尝试朗读。 3.教师范读。 4.引导学生赛读。 5.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1.试着朗读课文。同桌互读。 2.组内朗读,其他组员评议。 3.认真听老师范读,画好停顿。 4.竞赛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流利。 5.齐读、分组读、自由读。   文言文学习的 第一个困难就是读, 教学中要把“读” 放在第一位,引导 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为理解内容做好铺 垫。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用时:5 分 钟)1.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2.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朗 读。 3.听写生字。 4.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1.齐读课题。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在听写本上规范书写生字。 4.自由读、分组读、赛读、齐读。 1.在学生听写后, 引导学生回顾这几 个字的易错处,强 化学生的记忆。 2.调动学生多种形 式读书的兴趣。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用时:24 分 钟)1.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指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3.倾听汇报第一、二句,相机指导。 (1)相机指导学生区分“陷”古今意思的 不同。理解“誉、鬻”的意思。 (2)指导学生汇报对第一、二句的理解。 (3)相机指正和补充。 4.指导学生汇报对第三、四句的理解。 (1)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或” 和“弗”的意思。提示:如果你是围观 的人,你会说些什么?那课文中围观的 人又是怎么说的呢? (2)引导学生思考:读了第三、四句,你 知道了什么? 1.汇报自己知道的理解文言文的方 法。 2.自己先初步理解,再在小组内学 习交流。 3.汇报交流学习所得。 (1)朗读第一、二句。理解“鬻”是 “卖”的意思。“誉”这里有夸耀、 吹嘘的意思。“陷”是“刺破”的 意思。 (2)组长汇报第一、二句的意思。其 他学生补充。 (3)交流总结: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 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 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破它。”又 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 1.学生汇报学习文 言文的方法后,教 师相机在黑板一侧 板书方法。 2.学生在小组内学 习时教师要给予足 够的时间,并要深 入各组相机引导点 拨。 3.学生汇报时教师 不要急于总结,要95 (3)思考:“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 么?课文中的场面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 描绘?这个词又是什么意思?那个人为 什么会那样?请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 用原文回答。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 6.想一想: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没有它刺不破的东西。” 4.汇报对第三、四句的学习。 (1)朗读第三、四句,联系上下文理 解“或”是“有的人”的意思。“弗” 是“不”的意思。 (2)组长汇报,其他学生相机补充: 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 盾,结果会怎样?”那个人便答不 上话来了。 (3)讨论交流后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①这个场面可以用“哑口无言”来 形容。 ②矛——利(无不陷) 盾——坚(莫 能陷) ③完全就是自相矛盾。 5.交流汇报文意。 6.交流理解含义:说话、做事不要 相互抵触、前后矛盾,要前后一致、 实事求是。 把时间给其他学生 补充。 4.理解文意要鼓励 学生发挥想象大胆 推测,只要敢于表 达就要给予鼓励。 三、指导书写(用时:8 分钟)1.出示剩 余生字,引导学生观察。 2.重点指导书写生字“矛、盾”。 3.放手练写,巡视指导。 1.观察生字,找出难写之处。 2.认真观察,注意书写要点。 3.练习书写生字。     书 写 时 注 意 “矛”共 5 笔;不 要误写成“予”。 四、尝试背诵,布置作业(用时:3 分 钟)1.总结全文,尝试背诵。 2.布置作业:把《自相矛盾》的故事讲 给父母听。 1.尝试背诵和讲故事。 2.讲故事给父母听。   背诵时,教师 可给予提示。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96 课 题 16 田忌赛马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课时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 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 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的是在孙膑的帮助下齐国 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得胜的故事。 学情分析 学习课文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理解得胜的原因,懂得要冷静仔细地分 析局面,把握时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还要鼓励学生手和脑动起来,连 线体会比赛策略图,通过讨论体会孙膑的聪明智慧,另外设计朗读与表演,贯 彻“新基础教育”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课上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上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学,创造表 现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说,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策、荐”2 个生字,会写“赢、拳”等 5 个字,会写“常识、脚力” 等 8 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胸有成竹、兴致勃勃”等词语,读出人物说话时 的语气。 3.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孙膑的聪明才 智。 4.结合对阵图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冷静、仔细地分析局面,把握 时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教学重点 结合对阵图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冷静、仔细地分析局面,把握时 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对阵图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冷静、仔细地分析局面,把握时 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观看视频,激趣质疑(用时:2 分 钟)1.播放赛马视频。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引导质疑:读 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1.观看视频。 2.读题目,并质疑:田忌和谁赛马? 赛几场?怎么赛?结果如何?   学生质疑后教 师要指导学生学会 梳理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 分 钟)1.出示自读要求。 1.阅读自读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读课文,并和小组同学交流。 1.教师要相机强调 “策、荐、擦”的97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 事。 (3)想好后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2.指导学生汇报交流。 (1)引导学生交流易错的字或读不准的 词语。 (2)引导学生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教师指导下汇报交流。 (1)汇报易错的字或读不准的词语。 (2)汇报交流,互相补充,明确:课 文主要写了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 赛马,在孙膑的帮助下,获胜的故 事。 读音。读准“胸有 成竹、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等词语。 2.在汇报主要内容 时,要引导学生尽 量精炼语言。在学 生有争议的地方点 拨指导。 三、品读句子,多元感悟(用时:16 分 钟)1.默读课文,交流课前质疑的问题, 圈画出相关句子,和小组同学交流。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巡视时适当指导。 3.汇报交流。 (1)田忌和谁赛马? ①指生读句子谈感受。 ②重点指导学生抓住“一定”品读。 ③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2)孙膑为什么胸有成竹?比赛前他发 现了什么? 4.指导学生学习故事的起因,比赛前孙 膑的发现和办法。 (1)出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赛马 之前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①引导学生抓住“保证”“获胜”“胸 有成竹”进行汇报。 ②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孙膑, 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 ③指导学生朗读。 1.明确学习要求。 2.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写批注,然 后小组交流。 3.在教师指导下汇报交流。 (1)组员汇报,圈画句子: “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 一定能让您赢。” ①读句子后畅谈感受。 ②在教师指导下抓住“一定”品读。 ③朗读句子。 (2)读课文后汇报:故事的起因是孙 膑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他 有了获胜的办法。 4.(1)阅读自学提纲,在教师指导 下大胆自学。 (2)汇报交流。 ①从“保证”“一定”感受孙膑的 信心十足。 ②融情想象,感受孙膑此刻的心情。 ③抓住“胸有成竹”朗读。 1.教师要给予学生 充分的时间进行圈 画,只在学生有困 难的地方适当地点 拨指导。 2.指导学生多元解 读“胸有成竹”。 结合自己的生活想 想自己什么时候胸 有成竹过。 3.要给学生充分读 文的时间,与文本 对话。 4.学生融情想象时 要鼓励学生大胆表 达,设身处地地理 解孙膑的发现。98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用时:10 分 钟)1.指导学生观察写字表中 5 个生字, 找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2.利用课件演示“策” “荐”的书写过程。 3.课件出示其余的生字,提醒间架结构。 4.组织学生练写生字,全班巡视,个别 指导。 5.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 集体评议。 1.逐一观察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 笔画。 2.仔细观察“策”“荐” 的书写演示,记住笔顺和字形。 3.仔细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 4.再次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 占位和笔画书写特点,然后练写两 个。 5.从结构、笔画方面互评,针对老 师的建议进行修改。 1.教学中要尊重学 生,发挥学生学习 的主观能动性。 2.学生书写生字时, 要注意字的间架结 构。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 分钟) 课件出示课后第 2 题。 思考并与同桌交流,在书上简单勾 画。   提醒学生有疑 问处做好标记,下 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用时:2 分 钟)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3.引导质疑:田忌同齐威王的赛马是怎 样进行的? 1.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他学生 补充。 2.齐读课题。 3.读文思考:田忌为什么赢了?   要引导学生概 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感悟秘密(用时:28 分 钟)1.默读课文,想一想: (1)田忌按照孙膑的办法是怎样安排比 赛的? (2)田忌为什么赢了?(3)齐威王、田忌、 孙膑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 圈画出关键的句子,简单做批注。 2.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1)出示第 11~14 自然段,引导学生汇 报第一个问题。 (2)引导学生汇报第二个问题。 ①根据学生汇报出示: 课后第二题:连一连,把齐威王和田忌 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 ②指导学生抓住田忌神态“不动声色” “微微一笑”“满意地笑了”这些词语 谈感受。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引导学生汇报第三个问题,相机导学。 ①相机板书词语:跃跃欲试、好奇。 1.默读自学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2.按要求自学,圈画,写批注。 3.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具体句子展 开汇报交流。 (1)汇报交流第一个问题。 ①组长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②在教师的指导下演示对阵图,明 白赛马是怎样进行的。 (2)汇报交流第二个问题。 ①组员结合句子汇报,其他人补充, 理解田忌为什么赢了。 ②在教师的指导下抓住关键词语学 习。 ③有感情地朗读。 (3)汇报交流第三个问题。 1.指导学生按照要 求展开学习。 2.指导学生学会抓 住关键词谈感受。 3.指导学生结合对 阵图感知田忌第二 次赢的原因。 4.指导学生朗读句 子,鼓励学生评议 朗读。99 ②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相机板书 词语:信任、决定、不动声色、微微一 笑、满意。 ③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相机板书: 有办法、保证、获胜、胸有成竹。 (4)拓展思考:如果此刻三个人就站在你 面前,你想对谁说?说些什么? ①朗读句子,抓住板书中的关键词 交流对齐威王的印象。 ②抓住板书中的关键词说出对田忌 的印象。 ③汇报对孙膑的印象。 (4)自主思考,融情表达。 5.这种表达练习, 既能巩固对人物形 象的理解,又能加 强表达能力的训练, 要引导学生有条理 地表达。 三、回顾写法,拓展阅读(用时:5 分 钟)1.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 神态说一说:作者是如何将人物生动、 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2.拓展阅读:历史上有不少像《田忌赛 马》这样以弱胜强的故事,找一找,和 同学交流。 1.在教师的指导下回顾写作方法。 (1)组长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2)结合板书学习写作方法。 2.阅读“淝水之战” “赤壁之战”等以弱胜强的历史故 事。 1.引导学生回顾学 法,潜移默化中学 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2.创设情境,鼓励 学生由课内到课外,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 四、观察生字,指导书写(用时:5 分 钟)1.指导学生观察写字表中剩余的生 字,找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2.利用课件演示“赢、拳、擦”的笔顺。 3.组织学生练写生字,全班巡视,个别 指导。 4.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 集体评议。 1.逐一观察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 笔画。 2.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的笔顺演示, 尤其是笔画较多的“赢”字要注意 各个部件的书写顺序。 3.再次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 占位和笔画书写特点,然后练写两 个。 4.从结构、笔画等方面互评,针对 老师的建议进行修改。   提醒学生注意 写字习惯和书写笔 顺。 板 书 设 计 田忌赛马 齐威王    田忌   结果 第一场  上等马   下等马  齐威王赢了 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赢了 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赢了 善于观察  创新思维 教学后记100101 课 题 17 跳 水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课时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 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 想启迪。本设计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研读,抓住“笑、气、追、险”这一情节线 索,展开自主研读活动,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走进事件,感受当时的情况的危 急和时间的紧迫,再紧紧围绕船长救出孩子的整个过程进行朗读、感悟,读中 悟理,明白“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 断行为”的道理 学情分析 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教学时聚焦人物对话,按照时间顺序,关注人物的动 作、语言和神态描写,进行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发展层次,通过理顺序简 要复述、品对话详细复述、仿写法创造性复述三种形式,掌握复述方法,提高 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肆、桅”等 7 个生字,会写“艘、航”等 14 个字,会写“航行、风平 浪静”等 12 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讲这个故事。 3.抓住关键句子了解事情进展,体会这些句子在推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遇事时 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教学重点 1.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和最后得救的过程,了解事情 是如何一步步向前推进的。 教学难点 2.抓住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体会船长处理 问题的方法。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用时:4 分 钟)1.课件出示: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我 国的体育健儿在跳水项目中的视频。(板 书:跳水) 2.《跳水》是谁写的?你还知道关于作 者的哪些情况?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 的相关资料。 1.观赏视频,产生作为中国人的骄 傲和自豪感。 2.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作 者是列夫·托尔斯泰,他一生中写 了很多部作品,如,《战争与和平》 《复活》等。   教师出示视频 时要重点突出我国 在跳水项目中取得 的优异成绩,强调 我们欣赏的不是体 育比赛,而是一个 惊险的故事。102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3.齐读课题,质疑:谁跳水?为什 么跳水?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用时:10 分 钟)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巩固课前 预习成果。 2.检查生字的认读、识记情况: (1)课件按照结构分组出示 7 个会认字 和 14 个会写字,指导学生认读,师生共 同纠正字音。 (2)组织小组讨论识字好方法。 (3)引导学生开展识字方法交流活动。 3.检查词语的朗读、理解情况。 (1)课件分组出示词语,指名逐行朗读, 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音: 桅杆 放肆 一艘船 航行 船舱 龇 牙咧嘴 瞄准 (2)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4.出示重点句段,多种方式朗读,巩固 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 读流利。 2.读准生字,识记字形。 (1)指名认读、齐读生字,共同纠正 字音。重点读准“肆、桅、龇、瞄” 的音。 (2)小组讨论识字方法。 (3)利用构字特点识记“鸥”“肆” 和“钩”;利用偏旁特点识记“艘” “航”“舱”等。 3.正确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1)逐行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 (2)演示“瞄、咧”的动作,说说 “瞄准、咧嘴”的意思。 4.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句段,互 相正音。   教师在识字教 学中要发挥指导作 用,以读生字、读 词语、读句子为识 字的着力点,将字、 词、句与课文结合 起来,引导学生发 现、总结识字的方 法、规律,既要符 合字理,又要符合 学生的认知心理, 组织学生解决识字 的重难点,以达到 良好的效果。 三、理清思路,简要复述(用时:14 分 钟)1.组织学生浏览课文,看看故事发生 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主要人 物。 2.引导学生了解跳水的过程,要求把对 话读正确、读流利,从语速上读出当时 情形的紧迫。 3.引导学生理清角色的出场顺序。这些 角色与角色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4.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三名同学, 找出四个小组分别朗读课文,比比哪组 读得好。 5.指导学生按角色的出场顺序概述故事。 1.浏览课文,找出故事的时间、地 点、人物。 2.自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 出紧迫感。 3.理清角色的出场顺序,分清角色 与角色之间发生的故事情节。(水手 们拿猴子取乐,猴子逗孩子,孩子 追猴子,发生了危险,船长逼孩子 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孩子 得救了。) 4.组内分别朗读课文,评价朗读情 况。 5.按角色的出场顺序简要复述故事。   1.教师要从故 事的四个基本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入手组织学生 开展阅读,学习按 时间顺序梳理故事 情节,让学生在头 脑中对故事有一个 完整的认识。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用时:10 分 钟)1.指导学生观察写字表中的生字,找 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2.利用课件演示“肆、艘、唬、逗、扭” 的书写动漫。 3.课件分类出示生字,提醒间架结构。 4.组织学生练写生字,全班巡视,个别 指导。 1.逐一观察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 笔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字的书写动漫, 记住笔顺和字形。 3.仔细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 4.再次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   教师要发挥学 生的识字主动性, 尊重学生的识字经 验,提高书写指导 的针对性、实效性, 培养正确的书写方 法和良好的书写习 惯。103 5.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 集体评议。 占位和笔画书写特点,然后练写两 个。 5.从结构、笔画互评,针对老师的 建议进行修改。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 分 钟)1.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提出努力 方向。 2.布置学生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读给家人听,注意读出船长坚定的语 气。 1.针对老师的总结,反思自己有何 改进之处。 2.主动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读给家人听,试着读出当时情况 的紧急。 要引导学生用恰当 的语气朗读课文, 表现自己对故事中 人物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简要复述,了解过程(用时:2 分 钟)1.指名学生概述故事内容。 2.课件出示船长说的话。 3.提出问题: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 端的横木上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 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1.按照角色出场顺序,简要复述故 事内容。 2.齐读课件出示的句子。 3.明确接下来的阅读方向。   教师要引导学 生回顾故事内容, 突出文本特点,从 对话中提炼出交流 话题,组织学生开 展有效阅读。 二、抓住要点,读懂故事(用时:20 分 钟)1.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课文,孩子为什 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1)指导学生圈画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 词句。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交流,体 会孩子的性格特点,指导朗读。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交流,体 会孩子急切、不管不顾的性格特点。引 导学生明确孩子是如何一步一步爬上桅 杆的,指导朗读。 2.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些地方 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1.合作探究课文,初步了解孩子爬 上桅杆的缘由。 (1)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 的头上,爬上了桅杆,坐在桅杆的 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用牙齿咬 和用爪子撕。 (2)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 得更凶了。水手们反而“笑得更欢 了”。孩子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 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这时孩 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 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3)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 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把帽子 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 后……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 样……孩子气极了……走上横木去 取帽子…… 1.阅读教学是学生、 教师、教材编者、 文本之间的对话过 程。教师要指导学 生通过朗读,体会 不同人物的性格特 点。 2.体会人物的性格 特点时,教师要引 导学生多种角度抓 住重点词句进行品 味。104 2.自主探究课文,然后找出最能表现孩 子危险处境的句子,看看孩子的处境到 底如何。 (1)提出自读要求:默读第 4~6 自然段, 看看哪些句子最能表现孩子的处境。 (2)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最高的横木 与甲板、水面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 解孩子的危险境地——难以转身,直观 感受当时紧张的氛围。 (3)师生合作朗读课文中船长的话。 3.看到这里紧张吗?你想救他吗?你想 用什么办法救孩子?赶快想办法,时间 可不等人哪! 4.这些办法实际上都不行,那么在危急 时刻,船长是怎样做的? 5.引导学生思考:“四十秒钟——大家 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句话前后矛盾 吗? (1)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①从水手们的表现可以看出—— “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 了一声”。 ②从“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 “摇摇晃晃”“孩子只要一失足, 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 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 转身来”“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等句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处 境十分危险。 (2)想象水手们看到“孩子走到了桅 杆的横木上”时的表情,进行交流。 (3)师生合作读文中船长的话。 3.交流方法:让水手围成一圈手拉 手在下面接着、找直升机、让水手 上去救孩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 3.教师指导学生探 究课文时,在体会 重点词句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总结遇到 事情不要慌张,而 是要想办法解决。 三、总结重点,互相评价(用时:10 分 钟)1.引导学生小结方法:关注人物,从 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重点 词句中体会当时的情景。 2.指导四人小组合作练习复述。 3.优化组合四人小组在班内合作复述, 师生共同评价。 1.知道品读故事、复述故事的方法。 2.四人小组合作。 3.小组推荐复述得最好的学生再次 组成小组在班内合作复述,共同进 行评价。 以复述为径,让学 生习得方法,在同 伴互助下,对语言 材料进行吸收、存 储、内化、整理、 表达。105 四、设定情境,情感升华(用时:4 分 钟)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后,说说你最佩 服谁,为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此时此刻:你想对孩 子说些什么?要求说出理由。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突发事件,争取用 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1.畅谈自己对故事中人物的想法。 (遇到事不要慌,要想办法,用最好 的办法解决。) 2.联系实际,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 价,说明理由。 3.明白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千万不 要乱了手脚,而是要想办法解决。   教师要引导学 生正确认识到错误 的行为会导致坏的 结果,所以要规范 自己的行为,考虑 后果。 四、拓展延伸,创意复述 1.必做: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选做:孩子被救上来以后,会说些什 么?船长会说些什么?水手们又会说些 什么?发挥想象,课后讲给同学们听。 1.摘抄后,把《跳水》完整、详细 地讲给家人听。 2.模仿课文,按照角色出场顺序, 想象故事情节,讲给同学听。 1.引导学生用课上 学到的方法来复述 故事,模仿课文的 写法来创编故事。 板 书 设 计 水手 猴子 孩子 逗 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 笑得很开心 大笑 摘帽爬杆 哭笑不得 笑得更欢了 撕帽、做鬼脸 脸红了 追 上爬更快 气急了 追、喊 吓呆 叫 挂帽 做怪样 气极了 走横木 教学后记106 课 题 习作,语文园地六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3 课时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神奇的探险之旅”,是一次创编探险故事的练习。要 先引导学生想一想,希望和谁一同去探险,去哪儿探险,打算带上哪些装备, 猜测可能遇到哪些险情。 学情分析 在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力中学习把经过写具体,并能写出自己的心情变化。要试 着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办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并能尽 量将心理的变化融入其中。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险精神。 2.通过扩词,可以理解加点的字的意思。 3.了解细化时间描写的好处,并选择一种体验写一写。(重点) 4.通过叶圣陶先生为中学生修改的一篇例文,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5.积累关 于古代年龄称谓的词语。 教学重点 能根据自己选择的场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办法、曲折 的过程写具体,并能尽量将心理的变化融入其中。 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你喜欢探险吗?你读过关于 探险的书吗? 2.出示郑和、玄奘、徐霞客的图片,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你知道他们都是干什 么的吗? 3.导入: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的内 心深处都藏着一个梦,那就是探险的梦。 这次习作就让我们一起去圆这个梦想,进 行一次假想探险,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 故事吧。 设计意图:通 过欣赏图片,直观 导入,激发学生的 兴趣,调动学生的 表达欲望。107 二、点拨思路,感知方法 1.如果有机会去探险,你最想和谁一 起去,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学 生说话要有条理。 3.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同行伙伴有不同 的期待。请你从下面两列人物中各选一个, 和你一起组成一个探险小队。你会分别选 择谁?为什么?团队很重要,所以请你做 出慎重的选择。想好后先和小组同学说一 说。 课件出示: 人物 经 验 丰 富 的 探 险 爱 好 者 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妹妹 知 识 渊 博 的 生 物 学 家 胆子大但行事鲁莽的表哥 见 多 识 广 的 向 导 心细而胆小的同学 7.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8.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出示提 示供学生参考。 课件出示: 场景 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幽 深洞穴、南极冰川…… 装备 指南针、地图、饮用水、食物、药 品、帐篷…… 险情 遭遇猛兽、暴雨来袭、突发疾病、断 水断粮、落石雪崩…… 三、揭示内容,指导习作 1.相信你此刻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创编 自己的探险故事吧!那么,如何将自己的 探险之旅生动清楚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呢?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把过程写具体。 4.组内交流,其他同学可以 对选择的人物进行补充或提问。 5.指名汇报,教师引导学生 说清楚自己喜欢这两个人物形象 的理由。 6.同学们已经成功组成了探 险小队,那么你们这个探险小队 想去哪儿探险?打算带上哪些装 备?可能会遇到什么险情呢?108 ①指导学生回顾本组课文,简单说说 每篇课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 的过程想清楚,写具体。 (2)展开丰富的想象。 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但是不能天马 行空,这些想象要能够突出自己的主题。 故事情节要丰富多彩,激起读者的兴趣。 (3)融入自己的心理描写。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洋 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 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的 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 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因为是自己亲身 经历的,所以我们可以用内心独白式,犹 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一样,是倾 吐衷肠、透露“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 (4)结尾抒发情感,表达感受。 3.创设情境,想象探险之旅。 (1)带入情境,想象环境。 ①让我们带好行囊,乘坐飞机,前往 各个探险地。(伴随飞机起飞声) ②经过漫长的奔波,我们终于来到了 魂牵梦绕的探险之地。(板书:入险地)你 到了哪里? (2)音乐渲染,想象险情。 4.学生动笔成文,互评互改。 (1)过渡:根据刚才讲解的思路和写法, 相信同学们在头脑中都有了一定的行文思 路,那就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写你神奇 的探险之旅吧!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学生完稿之后,先挑选 3~5 名学 生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大家共同评议;然 后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推荐标准: 9.绘制自己的探险行程表。 ①也许,更多的秘密在探险 之地的深处,让我们闭上眼,跟 着音乐往里走……(音乐)更危险 的,也许是在更深的地方……(音 乐) ②请大家睁开眼睛,在刚才的假 想探险的过程中,你仿佛经历了 什么?你遇到了哪些危险?(板 书:遇险情)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同桌之间交流一下。109 ①选材新颖的。 ②情节生动的。 ③想象丰富的。 ④独具特色的。 5.学生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教师引导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四、佳作赏析,指导提升 1.教师选取最有代表性的 1~2 篇习 作。 2.学生依次读自己的文章,互相点评。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赏析。 4.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誊写。 5.推荐续编故事,写成探险日记,大 家可以一起合作编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 《神奇的探险之旅》。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语文园地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无论是《田忌 赛马》,还是《跳水》,都别具特色。所 以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要了解人物的 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交流平台 1.先自由读读我们之前学过的《田忌 赛马》和《跳水》这两篇课文,想想人物 的思维过程是怎么样的。想好后和小组同 学说一说。 2.汇报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孙膑制定策 略的思维过程: 他先分析了赛马双方的具体情况:田 忌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的马脚力相差不多, 而且都分成上、中、下三等。于是,他想到 通过合理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用“下等马 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 等马”的方法,田忌才有可能三局两胜, 从而获得整体的胜利(借助课后第二题对 阵图)。由此,可以感受到孙膑高超的智慧。110 4.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推测船长是 怎么想的: 5.小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也 应该先分析当时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办法 去解决。 三、词句段运用 1.过渡:中国的文字非常精妙,词语 更是别具特色,不信你看。 2.出示词语。 吾盾之坚 坚固  弗能应 应答 道旁李 道路  溺而不返 返回 冀复得兔 重复  守株待兔 守候 (1)学生自由读词语,观察加点的字, 看看有什么发现。 (2)组长汇报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3)男女生对读词组。 (4)小结:给词语中的生字扩词是一种 理解字义的好方法。 3.课件出示句子: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 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 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 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 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 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3)汇报交流句子一: ①学生读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四十 秒”和“时间太长”充分交流,汇报这样 写是否矛盾,其他学生补充。 ②小结:这样写并不矛盾。四十秒钟, 在平时看来的确不算长,可是,当孩子落 入大海之后,他的生命随时都会有危险, 所以,每一秒对于大家都是煎熬,就会让 人觉得时间太长。这种感觉,突出了孩子 处境的危险,也表现了人们对于孩子的担 心和不安。 (4)汇报交流句子二: 孩子在高高的横木上,无论 是继续往前还是往回走,随时都 有可能摔在硬邦邦的甲板上。让 孩子跳进风平浪静的海里,反倒 相对安全一些,毕竟水手们可以 马上把他救起来。从常理来看, 孩子是没有勇气跳下海的,只有 用枪逼迫,才能让他跳下去。在 很短的时间里,船长就想到了唯 一可行的办法,果断地救下了孩 子,真是机智过人。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交流发现:这样写是否矛盾?你 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 (2)小组内讨论交流。111 ①学生读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几十 年,几百年,几千年”和“一转眼就过去 了”充分交流,汇报这样写是否矛盾,其 他学生补充。 ②小结:运用递进和夸张的方法,突 出了时间的漫长,增强了表达效果,烘托 了气氛。 (5)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选择一种体 验写一写。 (6)写好后先小组内交流 (7)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8)学生结合点评,修改自己的习作,誊写。 第二课时 一、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诗句,学生自读诗句,交流感受。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过江南岸 春风又入江南岸 春风又满江南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 3.过渡:虽然仅是一个字,意境却截 然不同。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不但提倡作文要培养学 生自改的能力,还亲自为中学生肖复兴修 改了一篇习作(课件出示教材片段)。请同 学们读一读,读完后,你对叶圣陶先生的 修改有什么感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4.学生读作文,小组内讨论修改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 5.结合学生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导 学: (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如,把“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 像”,把“书皮”改成“课本的包书纸”。 再如几处把“画”改成了“几何课本”, 因为王老师拿的是带有图画的课本,并不 是一幅画。 还有,“我递给同桌小强看,还不停 地给他讲着”中,叶老先生将“不停”改 为“悄悄”,这样改就更符合当时正在上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选择一 种体验写一写。 小结:王安石《泊船瓜洲》 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 据传王安石曾多易诗稿,在“绿” 字位上屡试用“到”“过”“入” “满”等数个字,均觉平淡而弃, 最后经冥思苦想终得一个“绿” 字,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由此 使全诗出神入化。用“绿”字, 有春天的色彩感,让人满目绿色, 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同时有动感, 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春风 吹过,江南便开始变绿。112 课的实际情况。 (2)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作文中“我越看他倒越像《新儿女英 雄传》里的‘黑老蔡’”这个句子用词不 准确,叶老先生把“我越看他倒越像”改 成“倒像”,这样表达更准确。作文中“口 里 还 不 住 地 呐 喊 : ‘ 冲 啊 , 向 几 何 进 军!’”这个句子用词不准确,因为呐喊 是大声喊叫、助威的意思,而画面是不可 能出声的,叶老先生把“口里还不住地呐 喊”改成“从口里还吐出来几个字”,这 样就既符合画面的意思,又表达得很准确。 (3)把长句断成短句。 如,把“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 板和大圆规的王老师,就是我们的新班主 任”改成“我们的新班主任王老师站在教 室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 这样把长句断成短句,不但表达得清楚明 白,而且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4)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 这类修改的地方非常多。如,“他挺 直了腰板”“‘留了影’了”“画了起来” 中,“了”字显得啰唆,叶老先生都删去 了。再如,“反正我上课的‘小癖好’谁 也干涉不了”中的“上课”一词没有必要 放在这里,叶老先生也删去了。删去重复 啰唆的词语,句子就干净简洁多了。 (5)增添词句,使表达清楚、完整。 如,作文中“他挺直了腰板望了望大 家”这句话中,叶老先生加上了“走进教 室”,意思就清楚明白了。 (6)改正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方面的修改比较多,有的地 方增加了逗号,有的地方增加了句号,还 有的地方删除了感叹号,这些修改都值得 仔细琢磨,都是很有道理的。 6.导思:读了叶老的修改稿,你有什 么感受?以后打算怎么做呢? 7.小结:鲁迅先生曾说过这 样一句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 的,而是改出来的。”曹雪芹也 说过:“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一篇好的文章要经过反复的雕琢 与思考、推敲与修改,才能成为 一篇美文。我们既要学习叶圣陶 先生一丝不苟的态度,还要学会 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113 二、日积月累 1.过渡:叶老的认真修改的精神着实 让人感动,接下来我们走进“日积月累”, 学学古代年龄称谓的词语吧。 2.初读古代年龄称谓的词语。 (1)自由读。 (2)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豆蔻(kòu) 年华、及笄(jī)、弱冠(ɡuān)、期颐(y í)。 (3)多种形式读来进行巩固。 ①同桌合作读。 ②男女声合作读。 ③齐读。 3.理解古代年龄称谓的意思。 (1)学生读古代年龄称谓的词语,谈理 解,其他学生补充。 (2)相机播放视频讲解动画。 (3) 结合生活实际谈对古代年龄称谓 的看法。 4.练习背诵。 (1)自由练习背诵。 (2)接龙背诵。 (3)齐声背诵。 (4)配乐背诵。 三、布置作业 1.把叶圣陶老先生给小学生修改作文 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背诵古代年龄称谓的词语。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114 课 题 18 威尼斯的小艇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向读者介绍 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 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本课是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来 描写的极好范例。 学情分析 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小艇的特点来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先通过图片、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威尼斯风光和小艇的样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研读课 文时,通过想象、模仿让学生去感受乘坐威尼斯小艇的惬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表格设计,让学生感悟小艇与 人们的密切关系,进而体会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好处。 教学目标 1.认识“尼、艄”等 6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哗”,会写“尼、斯”等 15 个字, 会写“纵横、船艄”等 12 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3.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 美,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小艇给威尼斯带来 的动、静之美。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用时:3 分 钟)1.播放威尼斯风光的视频片段。 2.板书课题。 1.观看视频,结合课前查找的资 料,谈谈威尼斯给自己留下的印 象。 2.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根据 视频及课前搜集的 资料,介绍威尼 斯,初步感知小艇 的特点和小艇在威 尼斯的重要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 分 钟)1.自由朗读,自学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自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 字新词,通过预习和查字典,自学 生字新词,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2.(1)读生字,组词,找形近字,说 说自己是怎样自学这些生字的。 1.检查自学情况 时,指导学生理解 字义,重点强调 “哗”的不同读音 所代表的不同意115 (1)课件分组出示会认字和会写字,指导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指导学习多音字“哗”。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并指导。 (2)分别说一说“哗”的不同读音, 用不同的意思组词。 3.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段读课文。读 通句子,不要丢字落字。 义。 2.要给学生充分的 朗读时间,使学生 在语境中巩固理解 生字,同时更好地 理解课文,体会作 者的描写方法。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用时:14 分 钟)1.通过读课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威尼斯的小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围绕小艇写了哪 几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把相关的句子画 出来。 1.再读课文,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讨论,畅所欲言,说说威尼斯小艇 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并总结成文 字,发表见解。 2.反复默读课文,根据老师的引 导,找出文章中围绕小艇写的几个 方面。 (1)小艇的特点。 (2)坐在小艇中的感受。 (3)船夫的技术。 (4)小艇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1.学生在表达威尼 斯给自己留下的印 象时,教师应注意 引导学生表达得规 范一些。 2.课堂上要给学生 充足的时间进行小 组讨论,以便更好 地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 精练的语言概括。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5 分 钟)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出易错 点。 3.重点指导“艇、翘、笼”等生字的书 写。 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书写,展示、评 价。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观察生字的特点,同桌之间交流 生字各部分的位置及容易写错的地 方。 3.认真书写生字。 4.全班交流,评价书写的优点和不 足,并改正。 1.注意引导学生自 主发现书写中容易 出现的问题,从而 在书写中尽量去避 免。 2.要注重书写后的 评价环节,不断提 高书写能力。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用时:3 分 钟)1.概括本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阅读书后“阅读链接”的 内容。 1.交流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在总结时,要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交流课后“阅读链 接”的内容,要指 导学生朗读。 第二课时 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用时:5 分 钟)1.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威尼斯小 艇的风光,谁能说说威尼斯小艇给你留 下了什么印象?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威尼斯的小 艇》,请几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1.回顾上节课内容,再次感受威尼 斯小艇的特点。 2.分段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 的描写方法。   通过复习及朗 读,让学生回顾内 容,顺利进入本节 课的学习,提高学 习效率。 二、细读课文,体会写法(用时:20 分 钟)1.学习第 2 自然段。 (1)引导学生思考: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 特点?在书中画出相应的词语。 (2)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提 示: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突出了小艇 什么特点? 1.读第 2 自然段,了解小艇的样 子。 (1)在文中找出描写小艇特点的词 语,在下面画上小圆圈。 (2)根据老师的提示,总结出作者运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小艇样式 1.运用比喻的修辞 方法,生动形象地 突出了小艇的特 点,在教学中要注 意引导学生学习作 者的描写方法。116 2.学习第 3 自然段。引导学生结合课文 内容,体会坐在小艇中的感受,带领学 生模仿坐在小艇中的情景。 3.学习第 4 自然段。 (1)让学生找出本段的中心句,找出描写 船夫驾驶的动词。 (2)引导学生模仿船夫驾驶小艇的场景, 尝试着驾驶小艇。 4.学习第 5、6 自然段。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小艇 和威尼斯人之间的密切关系的?提示: 从白天人们的活动和半夜人们的活动两 方面来总结。 独特、轻快灵活的特点。 2.读第 3 自然段,体会坐在这样的 小艇中的情趣,模仿坐在小艇中的 情景。 3.(1)读第 4 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这 一段的中心句,圈出描写船夫驾驶 动作的词语。 (2)模仿船夫驾驶小艇的动作,体会 船夫驾驶小艇技术的高超。 4.读第 5、6 自然段,小组交流讨 论,就讨论的问题进行展示汇报, 体会小艇给威尼斯带来的动、静之 美。 2.启发学生通过模 拟场景体会船夫高 超的驾驶技术,同 时体会高超的技术 与小艇自身特点之 间的关系。 3.学生交流和汇报 时,教师应注意倾 听,及时指导点 拨,强调补充。 三、总结全文,欣赏体会(用时:10 分 钟)1.PPT 出示威尼斯的风光图片。 2.配乐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3.指导学生学习本课作者的观察描写方 法,写一写威尼斯的风光。 4.交流评议作品。 1.结合课文内容,欣赏图片。 2.伴随音乐朗读课文,感受美丽的 威尼斯风光。 3.根据所学内容及方法,选择威尼 斯的一处风光特点进行描写。 4.把自己的习作与同学交流,互相 提出建议。   可以对学生的 描写方法进行提 示,如怎样抓住事 物的特点,总起句 的运用等。 四、课外拓展,积累名篇(用时:5 分 钟)1.PPT 出示书后“阅读链接”中朱自 清的《威尼斯》和法国乔治·桑的《威 尼斯之夜》,请学生读一读。 2.引导学生思考这三位作家的表达方法 有什么相似之处。 1.自由朗读 PPT 中的选段。 2.交流三位作家的表达方法的相似 之处。   让学生通过读 文对比,体会出观 察事物、描写事物 的方法。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117 课 题 19 牧场之国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课时 教材分析 课文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静谧,从“牧 场之国”的角度向读者展示荷兰的独特风情。 学情分析 在教学设计中,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讲,感受荷 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热爱 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毡、犊”等 10 个生字,会写“仪、眺”等 15 个字,会读“仪态、端 庄”等 16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牧场之国”的动、静态之美。 3.品读“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体会作者的写法及生动的语言所展示的人与自 然的和谐意境。 教学重点 体会宁静悠闲的牧场风光,理解为何反复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难点 体会宁静悠闲的牧场风光,理解为何反复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 分 钟)1.出示图片,共同欣赏。 2.引导学生结合观看的图片和收集的资 料对荷兰进行介绍。 3.引出课题“牧场之国”。 1.欣赏图片。 2.互相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3.齐读课题。   课前组织学生 收集相关资料,课 上交流图片资料, 激发学生对牧场之 国——荷兰的兴 趣。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用时:20 分 钟)1.提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圈 画出来,并借助字典、词典理解字词。 (2)标注自然段序号,画出你认为重要的 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随机提问读音、 字义、组词,考查生词。 (2)通过指名读、抢读等方式考查学生的 预习情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1.(1)读课文,运用字典、词典,查 阅不认识的字词,读准每个字的字 音,理解字义。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正确的序号, 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 2.积极参与课件中的读生字、理解 字义、组词。 3.参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让学生在充分自 读课文、整体感知 的基础上,借助工 具进行生字词的自 学,教师适时点 拨,注重引导与考 查。 2.注重朗读课文, 以读代讲,以读促 悟,让学生通过读 来理解、积累、内118 4.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不丢字、落字。 (2)提示学生要读出感情,必要时给学生 做示范。 4.根据老师指导练习朗读。 化课文语言,进而 把握课文主要内 容。 三、细读课文,赏读风情(用时:12 分 钟)1.引导学生思考荷兰为什么被称为 “牧场之国”。 2.引导学生在文中找一找“这就是真正 的荷兰”这句话,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 几次? 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交流“牧场之 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提示:引导 学生采用文中的语言来发表个人见解。 1.默读课文,思考荷兰为什么被称 为“牧场之国”。 2.画出在文章中四次出现的“这就 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 3.读课文,与同学交流自己对“牧 场之国”的印象。 1.让学生通过读文 思考,进一步体会 作者眼中真正的荷 兰是怎样的。 2.通过读文和交 流,让学生进一步 理解课文内容,教 师要注意指导学生 的语言表达。 四、巩固知识,练习书写(用时:3 分 钟)1.课件出示生字,强调生字的写法。 2.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生字组词、造句。 3.指导学生书写,巡视检查。 4.组织学生互评书写作品。 1.听老师讲解生字的写法,记录要 点。 2.运用所学的生字组词、造句。 3.根据老师的指导,认真书写本课 生字。 4.和同学之间进行书写作品评价交流。   教学中应当注 重让学生自主发现 书写规律,通过互 相交流评价,总结 出如何才能写得更 好,教师应适当点 拨,让学生自己感 悟。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导入(用时:3 分钟) 播放音乐,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指导 学生朗读的情感。   伴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通过朗读课文 的方式对文章内容 进行回顾。 二、导游介绍,走进荷兰(用时:27 分 钟)1.学习第 2 自然段,引导学生做小导 游,把“真正的荷兰”介绍给大家。 点拨:牛群吃草——悠闲。 2.学习第 3 自然段,请一名小导游来介 绍这一段的景物。 点拨:骏马飞驰——自由。 3.学习第 4 自然段,鼓励同学们都做小 导游,同桌之间互相介绍。 点拨:绵羊、猪群、小鸡、长毛山羊— —悠然自得。 4.拟做导游,介绍夜晚的“牧场之 国”。 5.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牧 场之国”的画面。 6.引导学生说说从文中学到了什么写作 方法。 1.读第 2 自然段,边读边找到相关 的句子记录下来,争做小导游为大 家介绍“牧场之国”的牛群吃草的 画面。介绍时注意语气和情感。 2.读第 3 自然段,边读边找到相关 的句子记录下来,并作为小导游为 大家介绍“牧场之国”里骏马飞驰 的画面。 3.读第 4 自然段,记录相关句子, 同桌之间互相介绍。 4.认真听老师介绍夜晚的“牧场之 国”。 5.想象画面,并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6.与老师交流作者的写作方法。拟 人、比喻的修辞方法;总分结构; 1.让学生充当导 游,根据书中内容 介绍“牧场之 国”。加深学生对 文章的理解,增强 文章学习的趣味 性。 2.学生在介绍时要 注意引导学生想象 画面,在书中文字 基础上进行拓展延 伸,朗读时要注意 提示学生读出悠然 闲适的感觉。119 时间顺序。 三、课外延伸,拓展表达(用时:8 分 钟)1.播放荷兰宣传片,请学生介绍荷兰 的其他景色。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说一说荷兰的 其他景色。 1.观看视频,总结:荷兰,是水之 国,花之国,风车之国。 2.根据老师的提示,用口头表达的 方式,介绍荷兰的其他风光。   通过资料视频 分享,让学生仿照 书中的表达方式进 行口头表达,既拓 展了学生的视野, 又锻炼了学生的口 头表达能力。  四、布置作业,总结延伸(用时:2 分 钟) 布置作业:将表达的内容整理成书 面文字。   根据课上的表达内容,加工整 理成书面文字。   建议学生互相 借鉴表达方法和内 容加工自己的习 作。 板 书 设 计 牧场之国 {碧绿草原牛成群 骏马飞驰真自由 猪羊家禽享悠闲 晚霞满天牛羊歇} 这 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后记120 课 题 20 金字塔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两篇短文组成,第一篇节选自穆青的《金字塔夕照》,主要描写了夕阳 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第二篇则是一个非连续性文 本,主要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介绍了金字塔建筑年代的久远、外观的雄 伟、精湛的工艺及巧妙的设计等,还对古埃及悠久的文明成就作了简要的补 充。这两篇文章采用不同的方式介绍金字塔,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又构成了 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让读者对金字塔这一世界奇迹有了更为全面、丰富的了 解。 学情分析 因此在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指导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学文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对阅读所得 的整理再现,检验阅读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译、愧”等 10 个生字。 2.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对古埃及与金字塔有进一步的了解 和认识。 3.通过阅读体验,掌握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对金字塔有所认识;学习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对金字塔有所认识;学习阅读方法。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激发兴趣,引出题目(用时:5 分 钟)1.出示一组金字塔的图片,引导学 生说说想到了哪些词语,也可以说说自 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与大家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金 字塔的资料。 3.揭示课题“金字塔”,板书课题。 4.简介作者。 1.欣赏图片谈感受。 2.向大家介绍搜集到的资料。 3.齐读课文题目。 4.交流搜集到的关于作者的资料。   从视觉上直观 感受金字塔,欣赏 其美与奇,引起阅 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5 分 钟)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 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利。 2.课件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大致理解词语意思。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 确,读流利。 2.认读字词,纠正读音,了解“熠 熠发光、遐想、幽思、精湛”等词 语的大致意思。   字词教学要适 当简略,以学生自 学为主,降低掌握 要求,只要能读准 字音,大致理解词 语的意思即可。 三、抓住重点,指导阅读(用时:18 分 1.朗读第一篇短文,画句子。 1.培养学生的想象121 钟)1.指导学生朗读第一篇短文,画下 感受深的句子。 2.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再 读一读。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精彩部分。 5.指导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 6.指导结合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解决 问题。 7.指导学生快速浏览两篇短文,找出相 互印证的内容。 2.交流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对所描 绘之景的感受。 3.想象画面,把自己喜欢的部分描 述出来。 4.结合自己的感受朗读精彩语句。 5.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学习 运用阅读方法,提取信息。 6.进行信息的交流,对金字塔进行 比较全面的了解。 7.浏览短文,交流所得。 力,通过想象感受 金字塔的雄浑之 美。 2.指导对非连续性 文本的阅读,学习 阅读方法,获得阅 读体验。 四、重组资料,个性介绍(用时:12 分 钟)1.指导学生将阅读所得与搜集到的 资料进行整合处理。 2.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 塔。 3.针对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展开评 议。 4.布置作业:找一找其他描写金字塔的 文章来读一读。与同学分享阅读收获。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整理。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3.评议同伴的表现,完善、提高自 我。 4.参与课后拓展阅读,获得更多的 阅读收获。 1.指导学生将资料 进行整理,获得自 己的阅读体验。 2.给予学生展示的 平台,鼓励个性展 示,张扬自我,提 升自我。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122 课 题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七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5 课时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是小小讲解员”,要求先确定好讲什么,再搜集相 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再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列提纲,最后形成一篇讲解稿,为他人作 讲解。一般意义上的讲解员是沟通博物馆、纪念馆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小小讲 解员”是学生从身边的需求出发,有条理、清晰地向他人进行介绍。本次口语交际 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沟通力和表现力,以及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习惯。 学情分析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要求学生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中选择一处感兴趣的,写一份简介。写前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查阅与记录,做到 目的明确,有指向性。整理资料时可根据介绍的内容进行分类,用自己的话写 下来,也可以借助图片、表格等形式,使介绍的内容更加生动、准确。通过本 次习作,让学生了解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 智慧。我们应传承、发扬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感悟语句,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 通过日积月累,了解古诗中的景物描写。 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平台,复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感受异国风光。(重点) 教学难点 借助词句段运用,体会动态美和静态美,尝试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123 口语交际 一、师生谈话,引入新课 师:(出示博物馆讲解员工作视频)这 个向观众介绍展品的人是谁?他带给你 怎样的感觉? 师:讲解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 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 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 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 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师:视频中的博物馆的讲解员通过自 己的工作让人对博物馆的展品有更深的 了解,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有充当讲解 员的时候。例如,学校来了客人,需要你 讲解校园里有代表性的地方;亲友到你家, 需要你介绍一下周边的环境……今天,就 让我们当一回小小讲解员吧。 二、创设情境,感知“讲解” 师:如果学校来了客人,请你为客人 介绍几处学校有代表性的地方,你会怎样 讲解呢? (生踊跃尝试) 师:我们来评价一下刚才几位同学的 发言。 三、合作交流,准备讲解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次口语交际的 要求是什么。 (生自读交际话题) 师:既然已经了解了交际要求,那么 就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分组进行讨论吧。 生 1:他是讲解员,他讲解得有理有 据。 生 2:态度自然大方,口齿清晰。 生 1:讲解得有条有理,看得出 他们是精心做了准备的。 生 2:态度得体,字正腔圆。 生 3:看来他们对讲解的内容事 先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佩服。 设计意图:从精 彩的视频到日常生 活中的需求,激起学 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从而引出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 交际情境,在具体情 境中激发学生的交 际欲望,让学生乐于 参与到交际活动中。124 (生整理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 形成共识,派代表发言。) 生 1:我来介绍校园,首先表达欢迎。 生 2:那接着就需要结合参观路线图 进行讲解,最后表达感谢。 (生根据以上两人的发言进行练习。) (师对学生的发言,从内容、仪态、 声音等方面做出评价。) 师:相信有了大家的帮助,你能轻松 完成任务,做个优秀的讲解员。 四、展示风采,优秀讲解 1.告知主题,进行讲解。 2. 听讲解的同学可以对不明白的地 方提出疑问。 3.针对讲解,大家进行评议,谁的讲 解精彩,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借鉴,哪些地 方需要改进。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展示个人风采活 动,并进行多元评价,调动学生参与交际 的兴趣,使学生学会借鉴,弥补不足。 生 1:先确定讲解什么。 生 2:然后要搜集相关资料。 生 3:接下来要根据了解到的信 息,列提纲。最后再试讲。 生 4:讲解要条理楚晰。 生 5:语气要自然,语速要适当。 生 6:可以辅助动作、表情,还 可以做一些小卡片,标注要讲的关键 信息。 生 7:可以根据听众的反应调整 讲解的内容。如大家不感兴趣的内容 可适当删减。 习作指导 一、唤起情感,引入内容 1.播放视频,学生欣赏视频,说说自 己的感受。 2.导入: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 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 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 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 今天让我们走近它们,对它们多些了解。 3.板书课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预设: 生 1: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 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介绍给大家。 生 2:有目的地搜集相关资料, 如历史背景、基本现状。 生 3:查阅资料时把来源记录下 来。 生 4: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 设计意图:欣赏 视频,唤起学生对中 华文化的认同与自 豪感,引发情感的共 鸣,提升写作的热情。125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学生汇报从习作要求中了解到的 信息。 3.明确习作要求。 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 自己感兴趣的,有目的地资料查阅,做好 记录,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把要介绍的 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可能借助图片、 表格等形式。 设计意图:明确习作的要求,让学生 能有目的地搜集、组织材料,避免无用功, 明确习作重点,为下面开始习作打下基础。 三、查阅交流,分类整理 1.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 处自己感兴趣的。选择相同的同学在自愿 的基础上组成一组。 2.组内对确定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 产的资料进行搜集,了解其基本情况。 3.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如 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 述相关故事的。列出条目。 4.小组交流、讨论后,推选代表进行 汇报。 四、构思内容,完成习作 1.想一想自己最想向别人介绍的是 哪些内容,怎样组织资料。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构想,用几句 话进行概括。 整理资料,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 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 生 5:把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 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 要注明资料来源。 生 6: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形 式,使介绍的内容更加生动、准确。 设计意图:学生 自由分组选择感兴 趣的世界文化遗产,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 行交流,实现资料共 享。在小组合作的过 程中,让学生交流学 习,使学生获得的资 源更丰富,使学生的 表达更充分。126 3.列提纲。 4.分组交流,完善提纲。 5.进行习作练习。 6.交流赏析,提出修改意见。 (1)展示有突出特点的习作,集体评 价,老师做重点评价。 (2)学生自己读习作,尝试修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交流、欣赏、评 议,可以看到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并 及时进行合理的修改,促进学生间的相互 了解和合作,又可以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语文园地 第一课时 一、畅所欲言,回顾积累 1.回忆交流:在本组课文中我们学习 了哪些内容?通过课文的学习,对异国风 光有了哪些认识?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与搜集的资料, 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威尼斯、荷兰、金 字塔。 二、交流提升,感悟写法 1.回顾课文景物描写方面的突出特点。 威尼斯的小艇: (1)小艇的特点:三个比喻句写出了小艇 的特点。 (2)游客、商人、青年妇女、老人乘着小 艇,穿行在河道纵横的水城,人与景密切 相连,充满生活气息。 (3)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 把小艇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 长、窄、深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新月, 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把小艇 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行动轻快灵活 的特点。127 体现了威尼斯的活力,还描写了威尼斯夜 晚的情景,表现了古老城的静寂。 牧场之国: (1)牧场白日里的辽阔无际、宁静和 谐、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 (2)傍晚出现的挤奶人并没有打破草 原的寂静,车船的到来与离去也反衬出草 原的寂静。 (3)夜幕降临,荷兰更是沉入一片寂 静中,又成了一幅沉静夜图。 金字塔: (1)通过把对金字塔壮丽景色的描写 来作为文章的开头,给读者以形象、具体 的感受。 (2)通过写在金字塔边看到的情景及 自己的感受,体现出金字塔的神秘和绝美。 (3)充分运用文字表现色彩、光线及 其带来的感受。 2.结合具体的语句,谈自己的感悟。 3.小结:恰当地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 描写,能够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三、布置作业 找一找其他描写景物的文章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 ①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 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②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 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 组织学生讨论: (1)读读句子,看看这些句子是 如何体现出动态之美、静态之美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指导读好句子。 3.找一找其他这样的句子,交流、 体会其描写的生动形象。 4.学生选择下面一个情景,试着 自己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放学后的校园 群鸟飞过湖面  火车进站 5.交流自己写的句子。 6.评议、修改,再次交流。 7.课件出示: ①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 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 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 是用纯金铸成的。 ②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 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 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 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 也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128 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 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古诗。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 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 田。 2.读一读,读准字音。 3.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4.画一画,诗中描绘的景象是怎样的。 5.与大家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诗歌。感 受诗歌传递的景物美。 三、课外拓展 把课本上学过的写景的古诗抄写在 积累本上。 白的光辉中,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 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 8.读读句子,说说这些语句分别 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表达上的特 点。 9. 还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吗?找 到后,读一读。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129 课 题 21 杨氏之子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课时 教材分析 读书贵在生疑,引疑为学,学而生疑,只有这样才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和进取心。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 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 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学情分析 本教学设计,从题目引疑入手,引导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带着这些 有价值的问题自主、合作探究课文,以发现的眼光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 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了引导者,使教学做到了以学定教。 教学目标 1.认识“诣、禽”2 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恰当的语气读好人物对话。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 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教学难点 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谈话入题(用时:5 分钟)1.课件出 示幽默小故事:周恩来幽默故事之“派 克”的来历。 2.过渡,引出课题。 3.介绍文章的体裁,了解作者及作品出 处。 1.自由读幽默故事,读后说一说周 恩来的幽默体现在哪里,并谈谈自 己的感受。 2.齐读课题,说出课题的意思。 3.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自己对作 者及《世说新语》这本书的了解。   可以请学生说 一说自己学习文言 文的方法,调动以 往学习文言文的经 验。 二、初读课文(用时:15 分钟)1.引导 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教师范读。 3.课件出示课文(标出停顿线),引导学 生自由朗读。 4.指名读,相机纠正字音与停顿。 1.自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 2.认真听老师范读,给课文划分停 顿。 3.自由朗读,同桌互读。 4.练习朗读,读后评价。 1.课文中有两个多 音字要指导学生读 准,一是“为设 果”中的“为”读 wèi,二是“应 声”的“应”读 y ìnɡ。 2.学生在朗读时,130 特别要指导学生注 意停顿的恰当。 三、读懂故事(用时:18 分钟)1.引导 学生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是怎样 读懂的? 2.全班汇报,交流课文的意思。 3.多种形式的朗读。 1.先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理解文 中的每一句话。再小组合作,交流 课文的意思。 2.说一说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借助书下的注 释。 3.多样朗读课文。同桌互读,分角 色读,齐读。 1.学生在汇报对课 文的理解时,教师 注意引导学生总结 学习方法:如借助 注释、联系插图及 猜读等方法。 2.教师相机在学生 不理解的地方进行 点拨。 四、小结收获(用时:2 分钟)1.组织学 生谈学习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自己了解了哪些学习文言 文的方法。 2.熟读课文。   教师注意引导 总结学习文言文的 方法。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用时:5 分钟)1.引导学 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组织回顾学习方法。 1.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回顾: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文言文的方 法。   学生在回顾课 文的主要内容时,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 主要的两个人物, 按照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的顺序 来进行概括。 二、细读课文(用时:15 分钟)1.组织 学生讨论,体会孩子的聪明。 (1)引导学生关注“梁国杨氏子九岁, 甚聪惠”这句话。 (2)关注杨氏子的回答:“未闻孔雀是 夫子家禽。” (3)体会杨氏子的特点。 2.组织二次讨论,对孔君平进行评价。 关注孔君平的话。 3.引导学生想象与表达:孔君平听了孩 子的话会有怎样的反应? 1.读课文,探究孩子的聪慧与礼 貌。 (1)抓住“甚聪惠”来理解。 (2)小组讨论:这个孩子的回答巧 妙在哪里? (3)再读再议:这个孩子除了聪 明,还有哪些好品质?你是从哪里 读出来的?(礼貌、幽默。) 2.探究“客人”的幽默。 3.想象孔君平的动作、表情、心理 活动。   引导学生体 会:孔君平在姓上 做文章,孩子也在 姓上做文章,由孔 君平的“孔”姓想 到了孔雀;最妙的 是,他没有生硬地 直接说“孔雀是夫 子家禽”,而是采 用了否定的方式, 说“未闻孔雀是夫 子家禽”,婉转对 答,既表现了应有 的礼貌,又表达了 “既然孔雀不是您 家的鸟,杨梅岂是 我家的果”这个意 思,使孔君平无言 以对。因为只有孔 平君承认孔雀是他 家的鸟,他说的话 才立得住脚。这足 以反映出孩子的机131 智、思维敏捷,以 及语言幽默。 三、品读课文(用时:15 分钟)1.组织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1.(1)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人物 的语气。 (2)同桌对读对话,入情入境地表 演课文。 (3)用多种形式读课文,并进行评 读。 2.独立练习背诵,开展背诵比赛。   在基本了解课 文意思的基础上, 先一句一句地背 诵,然后连起来背 诵。 四、阅读拓展(用时:5 分钟)1.交流搜 集的古今笑话。 2.推荐阅读。 1.说一说自己搜集的有关于语言艺 术的古今笑话。 2.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 事。   有条件的可以 举办《世说新语》 故事会,激发学生 对文言文的兴趣。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132 课 题 22 手 指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 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 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学情分析 课文语言浅显易懂,学生都能读懂文意。根据本课的特点,在教学第二课时 中,设计“理解——品读——练笔”三大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 基础上品味作者的语言和进行仿写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所得。 教学目标 1.认识“拇、弦”等 13 个生字,会写“拇、搔”等 15 个字,读准多音字 “薄”,会写“拇指、接触”等 9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特点,领悟作者 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团结就是力量”的道 理。 教学重点 了解五个手指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 了解五个手指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 分 钟)1.出示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 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手指。 3.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手指的形状,说说 哪个最好看,哪个最有用。 1.交流猜出谜底:手指。 2.齐读课题。 3.初步交流自己认为哪个手指好 看,哪个手指作用大。   引导学生观察 自己的手指有什么 特点,为下一步体 会文章内容和感悟 作者写法,做好铺 垫。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用时:15 分 钟)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 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可 以查查字典、词典。 2.检查课前生字预习成果。 (1)课件按照结构分组出示会认字和会 写字,指导学生认读,师生共同纠正字 音。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 确、读流利。 2.读生字,识记字形。 (1)指名认读、齐读生字,共同纠 正字音。注意下面这几个字的读 音:搔(sāo)痒、窈(yǎo)窕(ti ǎo)、养尊(zūn)处(chǔ)优、爱 1.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发挥指导作 用,以读生字、读 词语、读句子为识 字的着力点,将 字、词、句与课文 结合起来,引导学 生发现、总结识字133 (2)讲解“拧”字的不同读音及意思。 (3)引导学生讨论识字好方法。 3.检查词语的朗读、理解情况: 出示易读错的词语:搔(  )痒、窈 (  )窕(  )、爱憎(  )、附 (  )庸、秽(  )物、养尊处(  ) 优、薄(  )弱、渺(  )小。 (1)指名逐行朗读,有针对性地进行正 音。 (2)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 思。 憎(zēnɡ)。 (2)读准多音字,如“拧”在本课 的读音是 nǐnɡ,区分“拧”读 n ǐnɡ、nìnɡ与 nínɡ时的意思。 (3)小组讨论识字方法:利用形声 字的特点,识记“拇、搔、拧”; 运用字理识记“貌、享、秽”等。 3.正确读词语,理解意思。 (1)逐行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 音:读准“享”的读音是三声 xi ǎnɡ;“痒”的读音是 yǎnɡ; “薄弱”的“薄”是多音字,在本 课读 bó。 (2)找到含有“堂皇、附庸、渺 小、享乐、养尊处优”这些词语的 句子,结合句子说说这些词语的意 思。 的方法、规律,既 要符合字理,又要 符合学生的认知心 理,组织学生解决 识字的重难点,以 达到良好的效果。 2.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发挥 其主体作用,运用 已有的识字经验, 通过观察,找方 法,总结规律,来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 力。 三、初步感知,理清思路(用时:10 分 钟)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 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找学生分段读课文,再完成填空:课 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    ),然后分别具体写 (    ),最后总结写 (       )。 3.理清结构方式。 1.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 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 有所短。” 2.每组选出一名同学,接力朗读课 文第 1~6 自然段,其他人认真听 读,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文先 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姿态不 同,各有所长),然后分别具体写 (五根手指的特点和作用),最后总 结写(五根手指一致团结,根根有 用)。 3.结构方式:总——分——总。   让学生读文, 一读是复习巩固字 词,把字词的音读 准,并在读中理 解。二读是读通课 文,找出中心句, 从整体上把握住课 文的主要内容,理 清课文层次。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用时:9 分 钟)1.指导学生观察本课生字,找出容 易写错的笔画。 2.利用课件演示“貌、庸”的书写过 程。 3.课件分类出示生字,提醒注意字的间 架结构。 4.组织学生练写生字,全班巡视,个别 1.逐个出示要书写的生字,让学生 细观察,找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2.仔细观察“貌、庸”的书写演 示,记住笔顺和字形。 3.仔细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如 “痒、庸”是半包围结构,而 “拇、搔、秽、轧、拧、螺、纽、 扣、貌、渺、憎”是左右结构。 4.再次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 占位和笔画书写特点,然后练写两 1.教师要发挥学生 识字主动性,尊重 学生的识字经验, 提高书写指导的针 对性、实效性,培 养正确的书写方法 和良好的书写习 惯。134 指导。 5.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 集体评议。 个字。 5.小组间互相评价。 2.学生书写生字 时,要注意字的间 架结构,注意按正 确的笔顺书写 “貌、庸”。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1 分 钟)1.小结这节课的学习情况,提出努 力方向。 2.布置学生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读给家人听。 3.推荐阅读丰子恺的《白鹅》或其他作 品。 1.针对老师的总结,反思自己有何 改进之处。 2.主动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读给家人听。 3.查找丰子恺的《白鹅》或其他作 品。 1.教师要鼓励学生 课后及时巩固学习 成果。 2.学生要养成回家 熟读课文的好习 惯。 一、简介丰子恺,导入新课(用时:5 分钟)1.导入:同学们回家阅读了丰子 恺的《白鹅》和其他作品,会发现他的 文章风趣幽默,层次清晰,内容具体。 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手指》一课, 看看各个手指的作用。 2.组织交流在家读课文情况,看谁读得 有感情。读一遍课文,把字音读准。其 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 容? 1.借助回家阅读图书表格,简要介 绍丰子恺及丰子恺的作品。 2.同桌配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汇 报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 回顾丰子恺的作 品,目的是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让 学生思考课文主要 写了什么内容。 二、细读课文,了解特点,感受内涵 (用时:18 分钟)1.提出学习目标。 (1)课文主要写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各具姿态,各有长短,那么,他们各自 都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呢? (2)找出相关句子,并作出记号。 2.引导学生先自主学习,读文思考;然 后进行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 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 同的特点。 重点理解第 2、3 自然段中的排比句, 体会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的妙 处。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 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1.带着问题读课文,找相关句子, 体会理解五根手指的姿态及作用。 2.一边读一边找出写各手指长处的 句子,用笔画出来。 3.小组合作,探究前面提出的问 题,然后汇报交流要点: (1)大拇指 短处:形状不美—— 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 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长处:最 肯吃苦。 (2)食指 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 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 条。长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 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3)中指 短处:养尊处优,做事 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 处: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左右 有屏障,曲线优美。 (4)无名指和小指 短处:能力薄 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 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 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有感情地朗读。 1.阅读教学是学 生、教师、教材编 者、文本之间的对 话过程。教师指导 学生通过朗读,让 学生抓住关键词句 赏读,了解五根手 指不同的性格特 点。 2.教师要引导学生 通过找重点词句来 体会五指各自的特 点。 3.教师指导学生探 究时,以读为主, 在对重点词句的体 会基础上,要引导 学生总结出文章运135 用的修辞方法的妙 处。 三、回归整体,领悟道理(用时:7 分 钟)1.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 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2.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 考: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板书:一致团结,根根有用,根根有 力。 3.这样的道理,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 说一说吗? 1.畅所欲言,发散思维,说出自己 喜欢的手指,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交流明确: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最 重要…… 3.说说人的五官各自的作用:或是 做饭时需要的油、盐、酱、醋…… 它们各有各的品质。 1.教师要以学生自 由表述为途径,让 学生学习自然组织 语言,最终达到提 高学生语文能力的 目标。 2.学生要由述到 评,运用习得的方 法,在同伴互助 下,对语言材料进 行吸收、存储、内 化、整理、表达。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用时: 8 分钟)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说说丰子 恺的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 总结: 我们和我们周围的人每天都在忙 忙碌碌地生活。如果你能细心发现,用 心感受,就会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要知道: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交流,发现文章写作特点: (1)结构方式:总—分—总。 (2)内容:抓住事物特点写。 (3)修辞:恰当运用比喻、拟人、 排比等修辞方法。 (4)语言:风趣幽默。   教师要引导学 生归纳写作方法, 提高学生主动发 现、归纳知识的能 力。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用时: 2 分钟)我们也试着用上这些表达方法 中的一种或几种,描写一个你生活中熟 悉的事物,积累到你的练笔本上。 1.模仿课文,按照“总—分—总” 的结构方式来写。 2.抓住事物特点写,恰当运用修辞 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 生模仿课文的写法 来创编。 板 书 设 计 手指 各有所长      各具姿态  团结一致 各有所短      各有所用 教学后记136137 课 题 23* 童年的发现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课时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 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 用。”依据略读课文的特点,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围绕“作 者童年时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个问题展开阅读。 学情分析 了解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再去分析作者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 现。通过有感情朗读,品析文中的重点语句,交流议论,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 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胚、祸”等 10 个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语言的风趣。 3.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感受课文语言的风趣。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用时:3 分 钟)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对课题质 疑。 2.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提示。 1.读题质疑:“我”的发现是什 么?“我”是怎样发现的?发现的 结果如何? 2.默读阅读提示。   引导学生回顾 略读课文的学习方 法。 二、初读课文,概括大意(用时:7 分 钟)1.指导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 词。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3.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4.指导学生再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 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注意强调:“胚”的读音为 pēi, “赋”的读音为 fù,“窘”的读音为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 新词。 2.同桌互相交流自学情况,重点讨 论如何记住字音及字形。 3.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4.分自然段读课文,试着用简洁的 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38 jiǒnɡ。 三、小组学习,了解发现(用时:10 分 钟)1.指导学生快速读文,思考: “我”的发现是什么? 2.设计小组探究活动:“我”是怎样发 现的? 课件出示相关提示: ①找出有关的句段。 ②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 或一个词语。 ③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3.引导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梳理 “我”的探究过程。 1.快速读课文,思考:“我”的发 现是什么? 2.小组探究:“我”是怎样发现 的? ①梦中飞行。 ②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 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 ③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 怎么来的”的疑问。 3.“我”对“九月怀胎”进行思 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有了“发现”。 1.在探究“我”的 发现过程时,引导 学生抓住关键句来 体会。 2.注意给学生展示 小组学习成果的机 会,发现好的学习 方法,要给予肯 定。 四、品读语言,体会风趣(用时:15 分 钟)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觉 得有趣的地方。 2.汇报交流,结合所画的语句谈一谈自 己的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在汇报时,教师注意点拨,使学生认识 到:作者童年时会有这个发现,跟他的 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是分不 开的,从而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 3.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 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 的风险”。 4.表达交流:说说自己有过什么“发明 与发现”。 1.画出自己认为有趣的地方,批注 自己的感受。 2.说一说自己认为有趣的地方。 (1)结合第 2 自然段谈感受。 (2)结合第 3 自然段,体会“我” 想象力的丰富。 (3)结合“和老师的一次谈话…… 某些特征”再想象“我”当时的动 作,来体会“我”的求知欲望和探 究精神。 (4)通过“想啊想啊……正好是九 个月。”体会“我”大胆想象、勇 于探究的精神。 (5)通过“幸亏她没有……房 顶!”体会语言的幽默。 3.结合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说一 说。 4.先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与同桌 说一说,再在全班汇报。 要重视“有感情地 朗读”,从而更深 入地体会作者好学 探究的精神和大胆 的想象。 3.关于描述梦的一 段,通过“只 要……就……” “甚至”“那 样……那样……” “似乎”等词语, 要读出梦的神奇和 梦中飞行的美妙; 关于请教老师有关 梦的问题部分,要 读出好奇的心理和 迫切探究的心情。 1.积累有关发现的名言。 2.总结全文,提出希望。 1.朗读、背诵、摘抄有关发现的名 言。 2.勇于探究,在生活中有观察,有 发现。   课后可以召开 科学家发明、发现 的故事会。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139 课 题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八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5 课时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们都来讲笑话”。学生都喜欢听笑话、讲笑话, 笑话不仅能令人愉悦,还能启迪思维,增长知识。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在课前准 备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笑话,熟记内容,提前练习,课上交流展示、评价, 与大家分享快乐。在交际中克服口头禅、重复等不良的口语习惯。通过本次口 语交际,让学生感受幽默带来的语言魅力,增强学生注重平时积累的意识,关 注“说”与“听”的双重训练,提升交际能力。 学情分析 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会让我们有所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本次习作的 主题就是“漫画的启示”。要求学生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从中获得的启 示。漫画画了哪些有趣的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这些都要写清楚,借助漫画 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把获得的 启示写清楚。习作时运用细节、环境、语言等描写方法,写出画中之话。 教学目标 欣赏书法作品,感受“颜体”楷书的特点。 积累名言警句,了解君子可贵的品质,提高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重温幽默带来的快乐,感受语言的巧妙与风趣。 教学难点 体会修辞方法的运用使句子生动形象的好处,尝试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拟用学法 讲授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口语交际 一、笑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老师这里有一段经典相声—— “逗你玩”,讲的是一个小笑话,咱们 一起来欣赏,开心开心。 设计意图:通 过欣赏相声,抛砖 引玉,引领学生进 入课堂学习。140 (师生共同欣赏) 师:有趣而意味深长的笑话我们又 叫它“小幽默”。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笑 话。 二、交待内容,明确技巧 师:大家在课前已经搜集了一些内 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笑话,是不是?讲 笑话要注意什么呢? 三、组内交流,提升练习 师:了解了这些方法,我们的目标 就明确了,那就抓紧练习吧。 师:大家都仔细倾听了同学们讲的 笑话,那你觉得哪位同学的笑话讲得最 有趣,为什么? 师:那我们再来给每组评选出一位 “笑话大王”。 四、全班交流,展示风采 师:下面就请每组选派代表到前边 来,把你们小组的精彩笑话讲给全班同 学听吧。 师:咱们还可以边说边演,体会快 乐,分享快乐。 (生交流) 生 1:要熟记笑话的内容。 生 2: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 的神情、语气和动作。 生 3:要沉住气,自己不要笑 场。 生 4:克服口头禅、重复等不 良的口语习惯。 (生把自己准备的笑话讲给小 组成员听。) (生评价,师引导先点出优点, 再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分别评选出表现最好、效果 最好的同学。) (各组代表上台讲幽默小故事, 教师引导评价。) (集体评议,推选出小笑星,最 佳听众。) 设计意图:探 究讲笑话的技巧, 做到有的放矢,提 高讲笑话的质量,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学 生进行交流评价, 先说优点,再提一 个小小的建议,这 样更易于他人接受, 催人奋进。 习作 一、激趣引入,了解漫画 1.出示几幅漫画。 2.过渡: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 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 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3.学生试着理解前面几幅漫画 中的一幅,找出漫画与普通画之间 的异同,学会欣赏漫画的方法。 设计意图:欣赏漫 画,发现漫画与普 通画的不同,尝试 读懂漫画,引发思 考,激发学生学习141 采用幽默、风趣的画面,讽刺、批评或 表扬某些人或事,引人深思,给人以启 示。欣赏漫画时,更要用心看。 4.导入:今天让我们欣赏两幅漫画, 看看你能读出哪些内容?从中获得什么 启示? 二、指导观察,欣赏漫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漫画,请同学们 仔细观察,看看漫画画了什么内容。注 意关注细节。 3.展开联想,拓展画面。 (1)这可能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 方?周围还会有哪些景物?人物会说些 什么?会做出什么举动? (2)学生进行交流,展开合理的想象。 (3)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你想到了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你自身有过类似的 现象吗?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行为? 三、明确要求,写清内容 1.读读习作要求,确定重点内容。 2.归纳要求,确定写作注意事项。 (1)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可笑 之处在哪里。 (2)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 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 的含义,获得启示。 (3)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自 己的思考。 3.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用 第几人称的叙述方法。 2.学生汇报观察所得。 (2)学生自己读习作,尝试修改, 看看写的内容是否写清楚了。 的兴趣,为下一环 节的学习做铺垫。 设计意图:明 确习作要求,知道 重点写什么,指导 学生学会审题,抓 住重点,为下面的 习作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组 内、班级交流,学 生在互相评价、修 改习作中,既可以 看到自己习作中存 在的不足,并及时 进行合理的修改, 促进学生间的相互 了解和合作,又可 以提高自己的习作 水平。142 四、构思内容,完成习作 1.想一想对自己触动最深的是哪一 幅漫画,回顾画面的内容。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从漫画中得到 的启示,用一两句话概括事件。 3.列习作提纲。 4.分组交流,修改完善提纲。 5.进行习作练习。 6.交流赏析,提出修改意见。 (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有突出 特点的习作,集体评价,教师做重点评 价。 语文园地八 第一课时 一、畅所欲言——学习交流平台 1.回忆交流:本组课文使我们了解 到了哪些内容? 2.通过本组有关“幽默”的课文的 学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1)幽默常会给人带来欢乐(如《杨 氏之子》)。 (2)幽默主要表现为机智、自嘲、调 侃、风趣等(如《童年的发现》)。 (3)有趣的故事,会让我们联想到生 活中类似的事或人,引发我们的思考(如 《手指》)。 3.你能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说说这 些收获吗? 二、表情达意——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 4.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其他幽默 故事或漫画,谈自己的认识与收获。 (1)学生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 达特点。 (2)小组交流: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143 ①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 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 右臂,片刻不离。 ②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 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缘、穿 行。 2.指导读好句子。 3.找一找其他类似的句子,体会其 描写的生动形象。 5.出示句子: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 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 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 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 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 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 他揿电铃。 (1)读语段。 (2)说一说作者想表达的内容是什 么。 (3)选段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的 好处是什么? (4)照样子写一段话。 (5)交流、评议、修改。 三、布置作业——由课内到课外 1.回读本单元课文,找到幽默风趣 的句子,读一读,积累自己喜欢的句段。 2. 推荐阅读丰子恺的漫画《父与 子》。 第二课时 4.学生试着自己写一写这样的 句子。 可选择的情景: 游子回到家乡 雨点儿落在窗玻璃上 云朵在天空飘荡 (1)学生选择情景写句子。 (2)进行交流、评议、修改。144 一、品读欣赏——完成书写提示 1.欣赏“颜体”楷书作品。 2.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是楷 书四大家之一。他的楷书具有恢宏雄壮、 大气磅礴的特点。人们常说的“颜筋柳 骨”中的“颜筋”,就是形容他的书法 筋肉丰满,浑厚有力。《颜勤礼碑》是 其代表作之一。 3.结合书中示例,了解“颜体”楷 书的特点: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 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颜体字 的结构特征可以用圆、齐、均、疏四个 字来概括。圆,颜体字中的竖钩都是用 转笔且把转后的竖画写成弧形。齐,颜 体字多以平正求稳,在书写时通常将大 的部分收缩,小的部分展开。均,在对 左右结构的字的处理中,颜体字很少采 用大小搭配、正斜相依来取势,而多采 用左右均衡的处理方法。疏,颜体字给 人最大的感觉是疏朗大度,这是因为颜 体字在书写时采用了内疏外密的处理方 式。 4.尝试写一写。 5.欣赏、评议。 二、积累诵读——完成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 语》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145 语》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4)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5)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 语类》 2.读一读,说一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再次诵读,尝试背诵,进行积累。 4.交流搜集到的句子,谈体会、感悟。 三、拓展积累——课内延伸课外 1.搜集有关君子品行的名言,积累下来。 2.推荐阅读《论语》。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

资料: 27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