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判定一(提高)知识讲解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全等三角形判定一(提高)知识讲解

ID:105153

大小:26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6-2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全等三角形判定一(SSS,ASA,AAS)(提高)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 1——“边边边”,判定方法 2——“角边角”,判定方法 3——“角角边”;能运用它们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能把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379110 全等三角形判定二,知识点讲解】 要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 1——“边边边” 全等三角形判定 1——“边边边”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 =AB, =AC, =BC,则△ABC≌△ . 要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 2——“角边角” 全等三角形判定 2——“角边角”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 ,AB= ,∠B=∠ ,则△ABC≌△ . 要点三、全等三角形判定 3——“角角边” 1.全等三角形判定 3——“角角边”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 “AAS”) 要点诠释: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可得两个三角形的第三对角对应相等.这样就 可由“角边角”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就是说,用角边角条件可以证明角角边条件,后者 是前者的推论. 2.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如图,在△ABC 和△ADE 中,如果 DE∥BC,那么∠ADE=∠B,∠AED=∠C,又∠A=∠ A,但△ABC 和△ADE 不全等.这说明,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 'A B ' 'A C ' 'B C ' ' 'A B C 'A ' 'A B 'B ' ' 'A B C2 要点四、如何选择三角形证全等 1.可以从求证出发,看求证的线段或角(用等量代换后的线段、角)在哪两个可能全等 的三角形中,可以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可以从已知出发,看已知条件确定证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3.由条件和结论一起出发,看它们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证它们全等; 4.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就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典型例题】 类型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边边边” 1、如图,在△ABC 和△ADE 中,AB=AC,AD=AE,BD=CE,求证:∠BAD=∠CAE. 【答案与解析】 证明:在△ABD 和△ACE 中, ∴△ABD≌△ACE(SSS) ∴∠BAD=∠CAE(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总结升华】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综 合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要证∠BAD=∠CAE,先找出这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分别是 △BDA 和△CAE,然后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举一反三: 【变式】(2014 秋•双峰县校级期中)如图,已知 AB=DC,若要用“SSS”判定△ABC≌△DCB, 应添加条件是   . 【答案】AC=DB. 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2——“角边角” 2、如图,G 是线段 AB 上一点,AC 和 DG 相交于点 E.请先作出∠ABC 的平分线 BF,交 AC 于点 F;然后证明:当 AD∥BC,AD=BC,∠ABC=2∠ADG 时,DE=BF. AB AC AD AE BD CE =  =  =3 【思路点拨】通过已知条件证明∠DAC=∠C,∠CBF=∠ADG,则可证△DAE≌△BCF 【答案与解析】 证明: ∵AD∥BC, ∴∠DAC=∠C ∵BF 平分∠ABC ∴∠ABC=2∠CBF ∵∠ABC=2∠ADG ∴∠CBF=∠ADG 在△DAE 与△BCF 中 ∴△DAE≌△BCF(ASA) ∴DE=BF 【总结升华】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角)相等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如下:(1)找到以待证角 (线段)为内角(边)的两个三角形;(2)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3)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所要证的角(线段)相等.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379110 全等三角形判定二,例 7】 【变式】已知:如图,在△MPN 中,H 是高 MQ 和 NR 的交点,且 MQ=NQ. 求证:HN=PM. 【答案】 证明:∵MQ 和 NR 是△MPN 的高, ∴∠MQN=∠MRN=90°, 又∵∠1+∠3=∠2+∠4=90°,∠3=∠4 ∴∠1=∠2 在△MPQ 和△NHQ 中,    ∠=∠ = ∠=∠ CDAC BCAD CBFADG4 ∴△MPQ≌△NHQ(ASA) ∴PM=HN 类型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3——“角角边” 3、(2016•黄陂区模拟)如图,在 Rt△ABC 中,∠ACB=90°,AC=BC,过 C 点作直线 l, 点 D,E 在直线 l 上,连接 AD,BE,∠ADC=∠CEB=90°.求证:△ADC≌△CEB. 【思路点拨】先证明∠DAC=∠ECB,根据 AAS 证△ADC≌△CEB. 【答案与解析】证明:∵∠DAC+∠DCA=∠ECB+∠DCA=90°, ∴∠DAC=∠ECB, 在△ADC 和△CEB 中, , ∴△ADC≌△CEB(AAS).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ASA、 AAS 等.注意:AAA、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 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4、平面内有一等腰直角三角板(∠ACB=90°)和一直线 MN.过点 C 作 CE⊥MN 于点 E,过点 B 作 BF⊥MN 于点 F.当点 E 与点 A 重合时(如图 1),易证:AF+BF=2CE.当三角 板绕点 A 顺时针旋转至图 2 的位置时,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 成立,线段 AF、BF、CE 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思路点拨】过 B 作 BH⊥CE 与点 H,易证△ACE≌△CBH,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即可证得 AF+BF=2CE. 【答案与解析】 解:图 2,AF+BF=2CE 仍成立, 证明:过 B 作 BH⊥CE 于点 H, 1 2 MQ NQ MQP NQH ∠ = ∠  = ∠ = ∠5 ∵∠CBH+∠BCH=∠ACE+∠BCH=90° ∴∠CBH=∠ACE 在△ACE 与△CBH 中, ∴△ACE≌△CBH.(AAS) ∴CH=AE,BF=HE,CE=EF, ∴AF+BF=AE+EF+BF=CH+EF+HE=CE+EF=2EC. 【总结升华】正确作出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 Rt△ABC 中,AC=BC,∠C=90°,D 为 AB 边的中点,∠EDF=90°,∠EDF 绕 D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 AC、CB 于 E、F.当∠EDF 绕 D 点旋转到 DE⊥AC 于 E 时(如图 1),易证 ;当∠EDF 绕 D 点旋转到 DE 和 AC 不垂直时,在图 2 情 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答案】 解:图 2 成立; 证明图 2: 过点 作 则 在△AMD 和△DNB 中, 90 ACH CBH AEC CHB AC BC ∠ = ∠ ∠ = ∠ = °  = 1 2DEF CEF ABCS S S+ =△ △ △ D DM AC DN BC⊥ ⊥, 90DME DNF MDN∠ = ∠ = ∠ = ° 图 2 A D BC E M N F6 ∴△AMD≌△DNB(AAS) ∴DM=DN ∵∠MDE+∠EDN=∠NDF+∠EDN=90°, ∴∠ MDE=∠NDF 在△DME 与△DNF 中, ∴△DME≌△DNF(ASA) ∴ ∴ 可知 , ∴ 类型四、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实际应用  5、(2015 春•龙岗区期末)小强为了测量一幢高楼高 AB,在旗杆 CD 与楼之间选定一点 P.测得旗杆顶 C 视线 PC 与地面夹角∠DPC=36°,测楼顶 A 视线 PA 与地面夹角∠APB=54°, 量得 P 到楼底距离 PB 与旗杆高度相等,等于 10 米,量得旗杆与楼之间距离为 DB=36 米,小 强计算出了楼高,楼高 AB 是多少米?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得△CPD≌△PAB(ASA),进而利用 AB=DP=DB﹣PB 求出即 可. 【答案与解析】  解:∵∠CPD=36°,∠APB=54°,∠CDP=∠ABP=90°,   ∴∠DCP=∠APB=54°,   在△CPD 和△PAB 中   ∵ , AMD= DNB=90 A B AD BD ∠ ∠ ° ∠ = ∠  = 90EMD FDN DM DN MDE NDF ∠ = ∠ = °  = ∠ = ∠ DME DNFS S=△ △ DEF CEFDMCN DECFS =S =S S .+△ △四边形 四边形 ABCDMCN 1S = S2 △四边形 1 2DEF CEF ABCS S S+ =△ △ △7   ∴△CPD≌△PAB(ASA),   ∴DP=AB,   ∵DB=36,PB=10,   ∴AB=36﹣10=26(m),   答:楼高 AB 是 26 米.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CPD≌△PAB 是解题关 键 .8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4 秋•西秀区校级期末)如图,△ABC 中,AB=AC,EB=EC,则由“SSS”可以判定(  )  A.△ABD≌△ACD B.△ABE≌△ACE  C.△BDE≌△CDE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 如图,AB∥EF,DE∥AC,BD=CF,则图中不是全等三角形的是( ) A.△BAC≌FED B. △BDA≌FCE C. △DEC≌CAD D. △BAC≌FCE 3. 如图,AB=BD,∠1=∠2,添加一个条件可使△ABC≌△DBE,则这个条件不可能是( ) A.AE=EC B.∠D=∠A C.BE=BC D.∠1=∠DEA 4.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5. △ABC 和△ 中, 条件 ①AB = , ②BC = , ③ AC= , ④ ∠A = ∠ , ⑤ ∠B = ∠ , ⑥ ∠C = ∠ , 则下列各组条件中, 不能保证△ABC≌△ 的是( ) A.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⑤ D. ②⑤⑥ 6.如图,点 A 在 DE 上,AC=CE,∠1=∠2=∠3,则 DE 的长等于( ) A.DC B.BC C.AB D.AE+AC ' ' 'A B C ' 'A B ' 'B C ' 'A C 'A 'B 'C ' ' 'A B C9 二、填空题 7. 已知:如图,AE=DF,∠A=∠D,欲证ΔACE≌ΔDBF,判定定理为 AAS,需要添加条件 ______;或添加条件______,证明全等的理由是 ASA. 8.(2014 秋•白云区期末)如图,已知∠1=∠2,∠B=∠C,若直接推得△ABD≌△ACD,则其 根据是__________. 9.(2016•滨湖区一模)如图,点 B、E、C、F 在一条直线上,AB∥DE,且 AB=DE,请添加一 个条件   ,使△ABC≌△DEF. 10. 如图,AB∥CD,AD∥BC,OE=OF,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______对. 11.如图,直线 l 过正方形 ABCD 的顶点 B,点 A、C 到直线 l 的距离分别是 1 和 2,则 EF 的 长是___________. 12. 如图,AB=CD,AC=DB,∠ABD=25°,∠AOB=82°,则∠DCB=_________.10 三、解答题 13.(2016 春•会宁县期中)已知:如图,等腰三角形 ABC 中,AC=BC,∠ACB=90°,直线 l 经过点 C(点 A、B 都在直线 l 的同侧),AD⊥l,BE⊥l,垂足分别为 D、E. 求证:△ADC≌△CEB. 14. 已知:如图, 中, , 于 , 于 , 与 相交于点 .求证: . 15.(2014 秋•杭州期末)如图,DC∥AB,∠BAD 和∠ADC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 E,过 E 的直线 分别交 DC、AB 于 C、B 两点.求证:AD=AB+DC.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B. 2. 【答案】D; 3. 【答案】A; 【解析】D 选项可证得∠D=∠A,从而用 ASA 证全等. 4. 【答案】B; 【解析】C 选项和 D 选项都可以由 SSS 定理证全等. ABC△ 45ABC∠ = ° CD AB⊥ D BE AC⊥ E BE CD F BF AC=11 5. 【答案】C; 【解析】C 选项是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不能保证全等. 6. 【答案】C; 【解析】可证∠BAC=∠E,∠BCA=∠DCE,所以△ABC≌△EDC,DE=AB. 二、填空题 7. 【答案】∠2=∠1;∠E=∠F. 8. 【答案】AAS; 9. 【答案】∠A=∠D 或∠ACB=∠F; 【解析】解:可添加条件为∠A=∠D 或∠ACB=∠F. 理由如下:∵AB∥DE, ∴∠B=∠DEF. ∵在△ABC 和△DEF 中, , ∴△ABC≌△DEF(ASA). 故答案是:∠A=∠D 或∠ACB=∠F. 10.【答案】6; 【解析】△ABO≌△CDO,△AFO≌△CEO,△DFO≌△BEO,△AOD≌△COB,△ABD≌△CDB,△ ABC≌△CDA. 11.【答案】3; 【解析】由 AAS 证△ABF≌△CBE,EF=FB+BE=CE+AF=2+1=3. 12.【答案】66°; 【解析】可由 SSS 证明△ABC≌△DCB,∠OBC=∠OCB= ,所以∠DCB= ∠ABC=25°+41°=66° 三、解答题 13.【解析】 证明:∵∠DAC+∠DCA=∠ECB+∠DCA=90°, ∴∠DAC=∠ECB, 在△ADC 和△CEB 中, , ∴△ADC≌△CEB(AAS). 14.【解析】 证明: ∵ ∴ ∵ ∴ ∴ ∵ ∴ ∴ 82 412 ° = ° CD AB⊥ 90BDC CDA∠ = ∠ = ° 45ABC∠ = ° 45DCB ABC∠ = ∠ = ° DB DC= BE AC⊥ 90AEB∠ = ° 90A ABE∠ + ∠ = °12 ∵ ∴ ∴ 在 和 中 ∴ ≌ (AAS) ∴ 15.【解析】 证明:延长 DE 交 AB 的延长线于 F ∴∠CDE=∠F, ∠CDA+∠BAD=180º ∵DE 平分∠CDA,AE 平分∠DAB ∴∠CDE=∠ADE= ∠CDA, ∠DAE=∠EAF= ∠BAD ∴∠ADE=∠F,∠EDA+∠DAE=90º ∴∠AED=∠AEF=90º 在△ADE 与△AFE 中 ∴△ADE≌△AFE (AAS) ∴DE=EF,AD=AF 在△DCE 与△FBE 中 ∴△DCE≌△FBE (ASA) ∴DC=BF ∴AD=AB+DC. 90CDA∠ = ° 90A ACD∠ + ∠ = ° ABE ACD∠ = ∠ BDF∆ CDA∆ BDC CDA DB DC ABE ACD ∠ = ∠  = ∠ = ∠ BDF∆ CDA∆ BF AC= 2 1 2 1    = ∠=∠ ∠=∠ AEAE FEADEA FADE    ∠=∠ = ∠=∠ FEBDEC FEDE FCDE F E D C BA

资料: 584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