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学案——正多边形和圆
【学习目标】
1.了解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概念及对称性;
2.理解并掌握正多边形半径和边长、边心距、中心角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知识画正
多边形;
3.会进行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要点梳理】
要点一、正多边形的概念
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要点诠释:
判断一个多边形是否是正多边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各边相等;(2)各角相等;缺一不可.如
菱形的各边都相等,矩形的各角都相等,但它们都不是正多边形(正方形是正多边形).
要点二、正多边形的重要元素
1.正多边形的外接圆和圆的内接正多边形
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十分密切,只要把一个圆分成相等的一些弧,就可以作出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
形,这个圆就是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
2.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
(1)一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
(2)正多边形外接圆的半径叫做正多边形的半径.
(3)正多边形每一边所对的圆心角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角.
(4)正多边形的中心到正多边形的一边的距离叫做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3.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1)正n边形每一个内角的度数是 ;
(2)正n边形每个中心角的度数是 ;
(3)正n边形每个外角的度数是 .
要点诠释:要熟悉正多边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图形,将待解决的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
要点三、正多边形的性质
1.正多边形都只有一个外接圆,圆有无数个内接正多边形.
2.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 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3.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与它的边数相同,每条对称轴都通过正 n 边形的中心;
当边数是偶数时,它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中心就是对称中心.2
4.边数相同的正多边形相似。它们周长的比,边心距的比,半径的比都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
相似比的平方.
5.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要点诠释:(1)各边相等的圆的内接多边形是圆的内接正多边形;(2)各角相等的圆的外切多边形是
圆的外切正多边形.
要点四、正多边形的画法
1.用量角器等分圆
由于在同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也相等,因此作相等的圆心角(即等分顶点在圆心的周角)可以
等分圆;根据同圆中相等弧所对的弦相等,依次连接各分点就可画出相应的正 n 边形.
2.用尺规等分圆
对于一些特殊的正n边形,可以用圆规和直尺作图.
①正四、八边形.
在⊙O 中,用尺规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就可把圆分成 4 等份,从而作出正四边形. 再逐次平分各
边所对的弧(即作∠AOB 的平分线交 于 E) 就可作出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等,边数逐次倍增的正多边
形.
②正六、三、十二边形的作法.
通过简单计算可知,正六边形的边长与其半径相等,所以,在⊙O 中,任画一条直径 AB,分别以 A、
B 为圆心,以⊙O 的半径为半径画弧与⊙O 相交于 C、D 和 E、F,则 A、C、E、B、F、D 是⊙O 的 6 等分点.
显然,A、E、F(或 C、B、D)是⊙O 的 3 等分点.
同样,在图(3)中平分每条边所对的弧,就可把⊙O 12 等分…….3
要点诠释:画正 n 边形的方法:(1)将一个圆 n 等份,(2)顺次连结各等分点.
【典型例题】
类型一、正多边形的概念
1. 如图所示,正五边形的对角线 AC 和 BE 相交于点 M.
(1)求证:AC∥ED;(2)求证:ME=AE.
【解析与答案】
(1)正多边形必有外接圆,作出正五边形的外接⊙O,则 的度数为 ,
∵ ∠EAC 的度数等于 的度数的一半,
∴ ∠EAC= ,
同理,∠AED= ×72°×3=108°,
∴ ∠EAC+∠AED=180°,
∴ ED∥AC.
(2)∵ ∠EMA=180-∠AEB-∠EAC=72°,
∴ ∠EAM=∠EMA=72°,
∴ EA=EM.
【点评】辅助圆是特殊的辅助线,一般用得很少,当有共圆条件时可作出辅助圆后利用圆的特殊性去解
决直线型的问题.要证 AC∥ED 和 ME=AE,都可用角的关系去证,而如果作出正五边形的外接
圆,则用圆中角的关系去证比较容易.
【高清 ID 号:356969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经典例题 5-6】
2.(2015•威海模拟)如图,正方形 ABCD 内接于⊙O,E 为 DC 的中点,直线 BE 交⊙O 于点
F,若⊙O 的半径为 ,则 BF 的长为 .
AB 1 360 725
× =° °
EDC
1 72 2 722
× × =° °
1
24
【答案】 .
【解析】解:连接 BD,DF,过点 C 作 CN⊥BF 于点 F,
∵正方形 ABCD 内接于⊙O,⊙O 的半径为 ,
∴BD=2 ,
∴AD=AB=BC=CD=2,
∵E 为 DC 的中点,
∴CE=1,
∴BE= ,
∴CN×BE=EC×BC,
∴CN× =2,
∴CN= ,
∴BN= ,
∴EN=BE﹣BN= ﹣ = ,
∵BD 为⊙O 的直径,
∴∠BFD=90°,
∴△CEN≌△DEF,
∴EF=EN,
∴BF=BE+EF= + = ,
故答案为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以及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等知识,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正多
边形边长是解题关键.
举一反三:
【高清 ID 号:356969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经典例题 3-4】
【变式】同一个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和外切正六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 )
A.3:4 B. :2 C.2: D.1:2
【答案】B;
【解析】设圆的半径为 1,如图(1),连接 OA、OB 过 O 作 OG⊥AB;
6 5
55
∵六边形 ABCDE 为正六边形,
∴∠AOB= =60°;
∵OA=OB,OG⊥AB,
∴∠AOG= =30°,
∴AG=OA•sin30°=1× = ,(或由勾股定理求)
∴AB=2AG=2× =1,
∴C 六边形 ABCD=6AB=6.
如图(2)连接 OA、OB 过 O 作 OG⊥AB;
∵六边形 ABCDE 为正六边形,
∴∠AOB= =60°,
∵OA=OB,OF⊥AB,
∴∠AOF= =30°,
∴AG=OG•tan30°= ,(或由勾股定理求)
∴AB=2AG=2× = ,
∴C 六边形 ABCD=6AB=6× =4 cm.
∴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和外切正六边形的周长的比=6:4 = :2.
类型二、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计算
3.(2014•江西模拟)如图,AG 是正八边形 ABCDEFGH 的一条对角线.
(1)在剩余的顶点 B、C、D、E、F、H 中,连接两个顶点,使连接的线段与 AG 平行,并说明理由;
(2)两边延长 AB、CD、EF、GH,使延长线分别交于点 P、Q、M、N,若 AB=2,求四边形 PQMN 的
面积.6
【答案与解析】
解:(1)连接 BF,则有 BF∥AG.
理由如下:
∵ABCDEFGH 是正八边形,
∴它的内角都为 135°.
又∵HA=HG,
∴∠1=22.5°,
从而∠2=135°﹣∠1=112.5°.
由于正八边形 ABCDEFGH 关于直线 BF 对称,
∴
即∠2+∠3=180°,故 BF∥AG.
(2)根据题设可知∠PHA=∠PAH=45°,
∴∠P=90°,同理可得∠Q=∠M=90°,
∴四边形 PQMN 是矩形.
又∵∠PHA=∠PAH=∠QBC=∠QCB=∠MDE=∠MED=45°,AH=BC=DE,
∴△PAH≌△QCB≌△MDE,
∴PA=QB=QC=MD.即 PQ=QM,
故四边形 PQMN 是正方形.
在 Rt△PAH 中,∵∠PAH=45°,AH=2,
∴PA=
∴ .
故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得出 PQ 的长是解题关
键.
4. 如图(1)所示,圆内接△ABC 中,AB=BC=CA,OD、OE 为⊙O 的半径,OD⊥BC 于点 F,OE⊥AC
于点 G,求证:阴影部分四边形 OFCG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 .1
3
27
图(1)
【答案与解析】
(1)连 OA、OB、OC,如图(2)所示,
图(2)
则 OA=OB=OC,又 AB=BC=CA.∴ △OAB≌△OBC≌△OCA,
又 OD⊥BC 于 F,OE⊥AC 于 G,由垂径定理得 AG= AC,FC= BC,
∴ AG=CF.∴ Rt△AOG≌Rt△COF
∴ .
【点评】首先连接 OC,根据垂径定理的知识,易证得 Rt△OCG≌Rt△OCF,设 OG=a,根据直角三角形的
性质与等边三角形的知识,即可求得阴影部分四边形 OFCG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继而求得答
案.
举一反三:
【变式】如下图,若∠DOE 保持 120°角度不变,求证:当∠DOE 绕着 O 点旋转时,由两条半径和△ABC
的两条边围成的图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始终是△ABC 的面积的 .
【答案】连接 OA、OB、OC,由(1)知△OAB≌△OBC≌△OCA.
∴ ∠1=∠2.
设 OD 交 BC 于 F,OE 交 AC 于 G,则∠AOC=∠3+∠4=120°,
∠DOE=∠5+∠4=120°,∴ ∠3=∠5.
1
2
1
2
OCG OCF OCG AOG AOC ABC
1
3S S S S S S S∆ ∆ ∆ ∆ ∆ ∆= + = + = =四边形OFCG
1
38
在△OAG 和△OCF 中 ,∴ △OAG≌△OCF.
∴ .
2 1
3 5
OA OC
∠ = ∠
=
∠ = ∠
ΔAOC ΔABC
1
3S S S= =四边形OFCG9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2015•雅安校级一模)已知等边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和高的比是( )
A.1:2: B.2:3:4 C.1: :2 D.1:2:3
2.将边长为 3cm 的正三角形各边三等分,以这六个分点为顶点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则这个正六边形的
面积为 ( )
A. B. cm2 C. cm2 D. cm2
3.如图,△PQR 是⊙O 的内接正三角形,四边形 ABCD 是⊙O 的内接正方形, BC∥QR,则∠AOQ=( )
A.60° B.65° C.72° D.75°
第 3 题 第 5 题
4.周长是 12 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面积分别是 S3、S4、S6,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S6>S4>S3 B.S3>S4>S6 C.S6>S3>S4 D.S4>S6>S3
5. 如图所示,八边形 ABCDEFGH 是正八边形,其外接⊙O 的半径为 ,则正八边形的面积 S 为
( ).
A. B. C. 8 D.4
6.先作半径为 的圆的内接正方形,接着作上述内接正方形的内切圆,再作上述内切圆的内接正方
形,…,则按以上规律作出的第 7 个圆的内接正方形的边长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7.一个正方形与圆有相等的周长,则圆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比为________.
8.如图所示,正六边形内接于圆 O,圆 O 的半径为 1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
23 3 cm2
3 3
4
3 3
8 3 3
2
4 2
P
D
R
C
Q
B
O
A
2
210
9.半径相等的圆内接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边长之比为 .
10.(2015•五通桥区一模)如图,在边长为 2 的正六边形 ABCDEF 中,点 P 是其对角线 BE 上一动点,
连接 PC、PD,则△PCD 的周长的最小值是 .
11.如图所示,有一个圆 O 和两个正六边形 T1、T2.T1 的 6 个顶点都在圆周上,T2 的 6 条边都和圆 O 相
切(我们称 T1,T2 分别为圆 O 的内接正六边形和外切正六边形).
(1)设 T1,T2 的边长分别为 a,b, 圆 O 的半径为 r,则 r:a= ; r:b= ;
(2)正六边形 T1,T2 的面积比 S1:S2 的值是 .
第 11 题图 第 12 题图
12.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 ABCD 中,边长 AB=3,⊙O 与⊙O′外切且与正方形两边相切,两圆半径为
R、r,则 R+r= .
三、解答题
13.(2015•宝应县二模)如图,正六边形 ABCDEF 的边长为 2 cm,点 P 为六边形内任一点.则点 P
到各边距离之和为多少 cm?
11
14.如图①、②、③,正三角形 ABC、正方形 ABCD、正五边形 ABCDE 分别是⊙O 的内接三角形、内接四
边形、内接五边形,点 M、N 分别从点 B、C 开始,以相同的速度中⊙O 上逆时针运动.
(1)求图①中∠APB 的度数;
(2)图②中,∠APB 的度数是 ,图③中∠APB 的度数是 ;
(3)根据前面探索,你能否将本题推广到一般的正 n 边形情况?若能,写出推广问题和结论;若
不能,请说明理由.
15.如图,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正 n 边形与圆的形状有差异,我们将正 n 边形与圆的接近程
度称为“接近度”.在研究“接近度”时,应保证相似图形的“接近度”相等.
(1)设正 n 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m°,将正 n 边形的“接近度”定义为|180-m|.于是,|180-m|
越小,该正 n 边形就越接近于圆,
①若 n=20,则该正 n 边形的“接近度”等于 ;
②当“接近度”等于 时,正 n 边形就成了圆.
(2)设一个正 n 边形的半径(即正 n 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 R,边心距(即正 n 边形的中心到各边
的距离)为 r,将正 n 边形的“接近度”定义为|R-r|,于是|R-r|越小,正 n 边形就越接近于圆.你
认为这种说法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给出正 n 边形“接近度”的一个合理定义.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解:图中内切圆半径是 OD,外接圆的半径是 OC,高是 AD,
因而 AD=OC+OD;
在直角△OCD 中,∠DOC=60°,
则 OD:OC=1:2,
因而 OD:OC:AD=1:2:3,12
所以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和高的比是 1:2:3.故选 D.
2.【答案】A;
【解析】所得正六边形边长为 1,∴ .
3.【答案】D;
【解析】易求∠POQ=120°,∠AOP=45°,则∠AOQ=∠POQ-∠AOP=120°-45°=75°.
4.【答案】A;
【解析】如图(1),∵ AB=4,AD=2,∠OAD=30°,∴ OD= .
∴ .
如图(2),∵ AB=AC=3,∴ S4=3×3=9.
如图(3),∵ CD=2,∴ OC=2,CM=1,
∴ OM= .
∴ .
又∵ ,
∴ ,故选 A.
5.【答案】B;
【解析】连接 OA、OB,过 A 作 AM⊥OB 于 M,
∵ ,
∴ △AOM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 ,∴ AM=1,
∴ ,
∴ ,
6.【答案】A.
23 3 31 64 2S = × × =
2 3
3
3
1 1 2 36 6 6 2 4 32 2 3AODS S AD OD∆= = × × × = × × × =
3
6
112 12 1 3 6 32COMS S∆= = × × × =
2 2 2(6 3) 9 (4 3)> >
6 4 3S S S> >
360 458AOB∠ = =° °
2AO =
1 1 22 12 2 2AOBS OB AM∆ = × = × × =
28 8 4 22AOBS S∆= = × =13
【解析】由于圆内接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半径的比为 ,内接正方形的内切圆的半径与正方形的边
长的比为 ,
即这样做一次后,圆的内接正方形的边长为 × =1;
做第二次后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
依次类推可得:第 n 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n-1,
则做第 7 次后的圆的内接正方形的边长为 .
故选 A.
二、填空题
7.【答案】 ;
【解析】 设正方形边长为 a,则周长为 4a,面积为 ,圆周长也为 4a,则 ,
∴ ,∴
∴ .
8.【答案】 ;
【解析】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等于圆的面积减去正六边形的面积.
∵ ,
,
∴
9.【答案】 : :1;
【解析】设圆的半径为 R,
4
π
2a 22 4r aπ =
4 2
2
a ar π π= =
2 2
2
2
4 4a aS rπ ππ π= = × =圆
2
2
4 1 4S a
S aπ π= × =圆
正方形
100 150 3π −
210 100OS π π= =
1 10 5 3 6 150 32S = × × × =正六边形
100 150 3OS S S π= − = −
阴影 正六边形14
如图(一),连接 OB,过 O 作 OD⊥BC 于 D,
则∠OBC=30°,BD=OB•cos30°= R,(或由勾股定理求)
故 BC=2BD= R;
如图(二),连接 OB、OC,过 O 作 OE⊥BC 于 E,
则△O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BE2=OB2,即 BE= ,
故 BC= R;
如图(三),连接 OA、OB,过 O 作 OG⊥AB,
则△OAB 是等边三角形,
故 AG=OA•cos60°= R,AB=2AG=R,(或由勾股定理求)
故圆内接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边长之比为 R: R:R= : :1.
10.【答案】6.
【解析】要使△PCD 的周长的最小,即 PC+PD 最小.
利用正多边形的性质可得点 C 关于 BE 的对称点为点 A,连接 AD 交 BE 于点 P',那么有
P'C=P'A,P'C+P'D=AD 最小.
又易知 ABCD 为等腰梯形,∠BAD=∠CDA=60°,
则作 BM⊥AD 于点 M,CN⊥AD 于点 N,
∵AB=2,
∴AM= AB=1,
∴AM=DN=1,从而 AD=4,
故△PCD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6.
11.【答案】(1)r:a=1:1; ;(2) .
【解析】如图所示.
(1)连接圆心 O 和 T1 的 6 个顶点可得 6 个全等的正三角形,所以 r:a=1:1;
连接圆心 O 和 T2 相邻的两个顶点,得以圆 O 半径为高的正三角形,所以 .
(2)T ∶T 的边长比是 ∶2,所以 S ∶S = .
所以 .
3 2r b =: : 1 2
3
4S S =:
3 2r b =: :
1 2 3 1 2 4:3):( 2 =ba
1 2
3
4S S =:15
12.【答案】 ;
【解析】连结 OA、OO′、 .(如图所示)
∵⊙O 与 AB,AD 相切,⊙O′与 BC,CD 相切,
∴OA 平分∠BAD,O′C 平分∠BCD, ∴∠BAO=∠BCO′=45°,
若连结 AC,则∠BAC=45°,∴直线 OO′与直线 AC 重合,
设⊙O 切 AB、AD 于 E、F,⊙O′切 BC、CD 于 G、H.
∵⊙O 与⊙O′互相外切,∴OO′=R+r.
连接 OF、OE、 、 ,则 .
同理 ,
∴ .
又∵ ,∴ ,
∴ .
三、解答题
13.【答案与解析】
解:过 P 作 AB 的垂线,交 AB、DE 分别为 H、K,连接 BD,
∵六边形 ABCDEF 是正六边形,
∴AB∥DE,AF∥CD,BC∥EF,且 P 到 AF 与 CD 的距离和及 P 到 EF、BC 的距离和均为 HK 的长,
∵BC=CD,∠BCD=∠ABC=∠CDE=120°,
∴∠CBD=∠BDC=30°,
∴BD∥HK,且 BD=HK,
∵CG⊥BD,
∴BD=2BG=2×2 × =6,
∴点 P 到各边距离之和为 3BD=3×6=18.
6-3 2
O C‘
O H′ O G′ 2 2OA OF R= =
2 2O C OH r′ = =
2 2 (1 2)( )AC R r R r R r= + + + = + +
3 2AC = (1 2)( ) 3 2R r+ + =
3 2 3 2( 2 1)=6-3 2
1 2
R r+ = = −
+16
14.【答案与解析】
(1)∠APB=120°(如图①)
∵点 M、N 分别从点 B、C 开始以相同的速度在⊙O 上逆时针运动,
∴∠BAM=∠CBN,
又∵∠APN=∠BPM,
∴∠APN=∠BPM=∠ABN+∠BAM=∠ABN+∠CBN=∠ABC=60°,
∴∠APB=120°;
(2)同理可得:图②中∠APB=90°;图③中∠APB=72°.
(3)由(1)可知,∠APB=所在多边形的外角度数,故在图 n 中,∠APB= .
15.【答案与解析】
(1)①∵正 20 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 m= =162°,
∴|180-m|=18;
②当“接近度”等于 0 时,正 n 边形就成了圆.
(2)不合理.例如,对两个相似而不全等的正 n 边形来说,它们接近于圆的程度是相同的,但|R-r|
却不相等.合理定义方法不唯一,如定义为 、 越小,正 n 边形越接近于圆;
越大,正 n 边形与圆的形状差异越大;当 =1 时,正 n 边形就变成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