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品味优美语言,学习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培养高尚情操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是哪三个呢?有哪些文人墨客在这些地方留下了诗词歌赋呢?(学
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指的是: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
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得形象生动,令人神往;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
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人
肺腑,让岳阳楼名震天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让岳阳楼名震天下的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
《岳阳楼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
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26 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
重用。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
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
州,之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任颍州途中病死。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
《范文正公集》传世。
写作背景:1045 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
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
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
在阅兵台旧址扩修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
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目标导学二:梳理文言字词,疏通文义
1.请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2.积累文章中常见的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和: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2)通: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4)空: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5)一:一碧万顷(数词“一”) 长烟一空(全)
(6)极:南极潇湘(至、到达) 此乐何极(尽头)
(7)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8)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词类活用】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
状语,在……之后)
【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
【特殊句式】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
(2)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句)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判断句)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
(5)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目标导学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尝试划分朗读节奏。
以第二段为例,标示节奏: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
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教学提示】
概述文言文节奏划分:①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②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
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须停顿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应停顿,动词与所带宾语、补语之间
应停顿。④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总之,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就必须以准确理解文
句的意思为前提,再根据朗读停顿的规律综合分析判断。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以达到充分理解文意的目的。
第 2 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咱们通过朗读和翻译,大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今天咱们来细致地感受一下这
篇千古美文的魅力。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内容。
明确:全文共 5 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
两种不同感受。该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2.思考:本文围绕哪个字进行构思,并依据其对应的哪两句话进行内容叙述?
明确:“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或异二者之为”
目标导学二:抓住“异”字,解读内容
解读“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文中“览物”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明确:衔远山,吞长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若夫淫雨霏霏……虎啸猿啼;至若春
和景明……渔歌互答。
先设定写景范围,突出气势磅礴、气象万千的特点。再具体描绘一组色调暗淡、意境悲
凉的景物和一组色调明丽、意境和美的景物,为体现“迁客骚人”的情感张本。
2.分析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明确:总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和“吞”
化静为动,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不仅形象地
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
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反映出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
“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得无异乎?”有什么作用?
明确:“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承接上文对岳阳楼全景的描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引出下文对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的描述,同时为结尾的议论做了铺垫。
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异”在哪里?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异”的?
明确:景暗而悲,景明而喜。
作者用“淫雨”“阴风”“浊浪”为主景,写就了一幅日星无光、“山岳潜形”、“樯倾楫摧”、暮色沉沉、“虎啸猿啼”的画面,渲染出极“悲”的气氛。
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
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的画面,渲染出“喜”的气氛。
5.请选择一处景物描写,再现画面。(只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可适当添加想象,营造
意境)
示例参考: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在夜间,有时湖面上蒸腾着的雾气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直扑下来,晚风皱起满湖涟漪,
微微闪动着金色,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温润而剔透的玉璧,弥散着融融的光晕。
6.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有何目的?
明确: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与下文情感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
全文的主旨。
解读“或异二者之为”
1.“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相对什么而言的?其“异”在哪?
明确: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本文最后一段是文章的核心段落,请你说说拥有“古仁人之心”的人拥有怎样的忧
乐观。
明确:在“忧”时,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要“先天下之
忧而忧”;在“乐”时,要“后天下之乐而乐”。
3.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明确: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
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发展,
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在现代社会,这种“吃苦在前,享乐在
后”的精神,仍值得学习。
4.作者在文章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叹有何用意?
明确:表达了作者曲高和寡的孤独之感;表明与“我”一样具有“古仁人之心”的人很
少,暗含对当时黑暗政治的讽刺;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背景链接】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好友滕子京很有才干,但是遭人排挤,被贬岳州,
情绪特别低落。范仲淹与他关系很好,担心他因为一时情绪,酿成祸端。于是借写楼记之机,
规劝好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
怀与之共勉。
目标导学三:探究与赏析,把握艺术特征
1.范仲淹没有真的到过岳阳楼,只是借滕子京送来的一幅画便创出如此名篇,倘若范
仲淹真去了岳阳楼,是否还能创作出如此佳作呢?
明确:观点一:能创作出来,因为作者心怀天下,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的心,因此,若范仲淹见过岳阳楼,仍旧能创出此类脍炙人口之佳作。观点二:岳阳楼
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便没有意思,这才让范仲淹采取了换一个新的角
度,找一个新的题目的做法,另说他的一套。但见过岳阳楼风景之人,难免为其美景所震撼,
也许反而写不出“古仁人之心”的文章。
2.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是一篇独到的议论文,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明确:从全文的结构来看,本文第一段为叙述,第二、三、四段为写景,最后一段发表议论。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
章中,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率全文的作用,所以可以说这是一篇独到的议论文。
3.你一定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到文章读来朗朗上口,除了抒情真切外,是否还有其他原
因造成这个结果呢?
明确:也因为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
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
章增添了色彩,同时也增加了朗读的流畅度。
三、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1.作记缘由 叙事
2.概写洞庭美景 描写
3.览物之情悲
喜 抒情
4.胸怀抱负 议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用“异”字连缀全篇,脉络清晰,学生理解较容易。
2.注重景物描写,让学生能够适当发挥想象,提升审美
层次。
不足之处
朗诵活动的安排比较随意,如果在教学中能注重利
用朗读让学生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会更有助于学生把
握文章意蕴。11 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积累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2.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
3.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
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
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
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教学提示】
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
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
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
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
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
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 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
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
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
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
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
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
节奏划分示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
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
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奏划分思考
“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
断句。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
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
【教学提示】
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
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
章。
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翻译示例: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
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
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
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
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
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
就是山中的四季。
【教学提示】
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
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
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
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
术手法。
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
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
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
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
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
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
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
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
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
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
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
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
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
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
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
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
与百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
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
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
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
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连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
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目标导学六:赏析文本,感受文本艺术特色
1.在把握作者复杂感情的基础上朗读文本。
2.反复朗读,请同学说说本文读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
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文章多用判断句,层次极其分明,抒情淋漓尽致,“也”“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
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
(3)文章写景优美,又多韵律,使人读来不仅能感受到绘画美,也能感受到韵律美。
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
虚词“而”的用法
用法 文本举例表并列 1.蔚然而深秀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喧哗者
表递进 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表承接
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
从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表修饰 1.朝而往,暮而归;2.杂然而前陈者
表转折 1.而不知人之乐;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虚词“之”的用法
用法 文本举例
表助
词“的”
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山水之
乐;4.山间之朝暮也;5.宴酣之乐
位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表代词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名之者谁(指醉翁亭);3.得之
心而寓之酒也(指山水之乐)
【教学提示】
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
三、板书设计
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山水之乐(醉景)
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 宴游之乐(醉人)
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 与民同乐(醉情)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重视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通过节奏
划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突破了仅按注释疏通文义的桎梏,
培养学生的“意译”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美感,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不足之处
文段品析的问题设置难度过高,没注意问题设计的层
次,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作答。
12 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体会白描的写法。
2.整体感悟,细心品读,体会本文的审美意蕴。
3.联系作者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体会其家国之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美在西湖。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
描摹了西湖春夏的美。白居易说“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杨柳依依生机
盎然的西湖;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明艳妖娆的西湖。那么,寒冬大雪后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湖心亭看雪》。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
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
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等绝代文学名著。
目标导学二:朗读训练,通文顺字
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
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
节奏划分示例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
/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
三粒而已。
节奏划分思考
“拥/毳衣/炉火”为什么不能划分成“拥毳衣/炉火”?
明确:在本句中,“拥”字引起后面两个名词,若不在“拥”字后面停顿,“炉火”一词
便失去了“动语”。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能否划分为“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明确:可以,将“舟中人”看作一个定中结构,即可如此划分节奏。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
导学目标三: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
2.疑问探究:文中说“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白”字怎么会被
用来指酒杯呢?请结合资料做大胆猜想!(展示资料链接)
字源演变
猜想:白,是一个会意字,从字体演变的过程来看,其甲骨文像极了俯视时的酒杯杯口,
可能正因此,“白”字就被用来代指了酒杯。
3.请同学翻译全文。
4.下面一段翻译,时有争论,请说说你的意见。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一:雾气中的松树白汽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
晰)见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
叶小舟,舟中的人两三粒罢了。
译文二: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一片白色,湖面上映
出的影子,只有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小草
的小船,船中像米粒一般大小的两三个人罢了。
明确:译文一的翻译略显“顾名思义”,未注意名词活用,而译文二则注意到此点,翻
译显得准确通畅。目标导学四:解读痴人,品味痴人
1.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评价张岱。
明确:痴!
2.阅读第一段,说说你发现张岱有哪些“痴”的表现。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天寒地冻,人和鸟的声音
都消失了,冬寒之态可见一斑,但是作者仍要独往看雪,可见他的痴。且一般而言,即便冬
日出游也不会选在晚上,作者却在“更定”出发,更见了他的痴。
3.有人说,作者也不是独往,因为还有舟子陪同,你怎么看待“独往”这个问题?
明确:作者出游是为“看雪”,从人数上看,作者确实不是独往,但从目的上看,舟子
未有作者那般的思想与审美情趣。这特立独行的孤傲,也便可说是“独往”了!
4.指名学生读第一段第 1—3 句,读出张岱的“绝”的心情,“独”的心境。
目标导学五:欣赏雪景,品味文本艺术特征
1.阅读第一段第 4、5 句,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雪景的。
明确:作者先总写一句,摄取了一个“上下一白”的全景,十分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
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特写一个个诗意盎然的镜头,写长堤,“长堤一痕”;写湖心亭,“湖
心亭一点”;写小舟,“余舟一芥”;写人,“舟中人两三粒”。
2.作者写雪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作者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
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
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物我合一。
【教学提示】
白描手法: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神的一种写作手法。3.写景句中,“天与云与山与水”一句三个“与”字,是否显得重复拖沓?
明确:三个“与”字写出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去掉的
话,仿佛物与物之间有了界线似的,分开了,没有那种天地苍茫的意境。
【教学提示】
可去掉三个“与”字,再请同学朗读,感受和不去掉“与”字时的异同。
目标导学六:深度探究,把握主旨
1.作者“独游”,却没想到湖心亭竟还有两人客游于此,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情?
明确:作者的心情是十分喜悦的,“强饮三大白而别”,“强饮”说明作者本不能喝,但
现在因为心情之高兴不得不喝,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
2.本文语言简练,不肯点下赘笔,但是作者为何要在开篇点明“崇祯”年号呢?又为
何点出客是金陵人呢?这样写有什么深意吗?
提示:金陵是南京,明朝开国之都。
明确:作者在文中除了表达出自己的孤傲高洁,也含蓄地表达了故国之思。
主旨总结: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
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读来觉得这简直不是
文章,而纯粹是孤独者与孤独者的感通,孤独者与天地的感通,因为作者把很多会于心的东
西流于言外,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了一种近乎纯美的意境。
3.反复朗读课文,读出文中作者“痴”的思想感情。
目标导学七:把握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大雪:名词作动词,下大雪)2.是金陵人,客此。(客:名词作动词,客居)
3.与余舟一芥(芥:小草,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古义:我。今义:剩下)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名词,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文中代指酒。今义:白色)
3.是日更定矣[古义:这。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
【教学提示】
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
三、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景:苍茫孤寂 白描手法
人:遗世独立
情:故国之思 对比手法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以朗读穿插全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言语感,提高
学生对文意的把握能力。探究性问题比较详尽,有利于学
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不足之处
雪景品析的部分,讲解有些仓促,没有充分引导学生
自主品读白描之美。13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获知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歌形象和富于变化的语言。
3.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
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
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
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
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年轻时漫游全国
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
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
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
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诗歌背景:《行路难》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 年)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所作,共三
首,本文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目标导学二:赏析诗句,品味情感
1.本诗的前四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状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如何表
现他的感情的?
明确:前四句写出“嗜酒见天真”的作者竟然在朋友的践行宴上,“停杯投箸不能食”,
并“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为了表现这种苦闷,作者用“停”“投”
“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更能让我们感受
到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教学提示】
可引导学生从诗歌情绪的起伏入手思考。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那么这么说的用
意是什么呢?
明确: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他苦闷的原因。“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
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处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他受诏入京后,却没有被皇帝重用,而且
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
行吗?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化用了什么典故?用意何在?
明确:前一句化用了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周文王的典故;后一句化用了伊尹受
商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经过太阳旁边典故。作者在此化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自己有朝一
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作者化用典故刚刚有了信心,为何又开始
感叹行路难?
明确:当作者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展望未来,只
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
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同时也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说明作者最终拥有了怎样的心境?
明确:说明了作者又对前路充满信心,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峻而多歧,作者却相信终有一
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
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这是他唱出的最强音。
目标导学三:赏析本诗艺术手法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
篇的气势格局,其原因在哪里?
明确:(1)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2)展现了诗人的浪漫主
义气质,以及不畏前途艰险的豪迈。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诗句品析较细致,能够注重情感的变化,让学生体会
百步九折的艺术特点。
不足之处
如果能在品析诗句情感内容的起伏时加上朗读环节,
效果会更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理解诗中典故,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3.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酬,即酬答,在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即白乐天,也就是白居易。
这首诗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
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 年),
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刚离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在酒宴上白
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译文】你为我举杯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起筷子击盘吟诗。你写诗才华堪称国手也
是徒然无用,命运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放眼望去别人风风光光,你却长守寂寞,
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独自蹉跎。你的才名太高,按理说遭受点挫折也正常,但是遭遇二
十三年的曲折,这磨难也太多了。
面对同病相怜的好友的怜惜,刘禹锡是怎样答谢的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感悟,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根据注释,理解本诗内容。
明确: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
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
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2.根据诗歌内容,自由朗诵诗歌,揣摩诗歌情感。
3.学生展示读及教师范读。
目标导学二:联系白诗,体悟情思
1.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承接白诗的哪句话?写出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承接白诗“二十三年折太多”。
“巴山楚水”代指被贬谪之地,“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多少艰辛。“二十
三年”概写自己被贬的遭遇,“弃置身”三个字,点明被放逐。写出了长期遭贬被朝廷冷落
的坎坷遭遇,表达了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2.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借助注释把它概括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明确:向秀作赋的典故和王质烂柯的典故。“怀旧”句表达了对受迫害的故友王叔文、
柳宗元等人的悼念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悲痛怅惘的心情。
3.如何理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此联针对白诗的哪两句话而言?
明确: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2)“沉舟”和“病树”指什么呢?
明确: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3)这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明确:至此,刘禹锡的真正思想才显露出来。白诗的意思是你长守寂寞独自蹉跎,真令
人悲叹不已;而刘诗的意思是反过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
迁和仕宦的升沉,作者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表现出开朗、豁达、乐观、
坦荡的气魄和襟怀。
(4)此联被后人赋予的哲理意义是什么?
明确:坎坷是暂时的,光明和希望必将到来,新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
4.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有什么作用?
明确:末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白诗首联“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扣住
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突出了作者豪迈奔放的气概。
知识小结
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
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巧妙联系白诗情感内容,理解刘诗的情感内容,强化了
学生的理解并且在对比之中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2.诗中哲理理解较难,分层次逐步化解难度,学生把握较
好。
不足之处
没有把握好本课的契机,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延伸,
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水调歌头》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背景,熟读并背诵课文。
2.把握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3.体会词的意境,感受“月亮”所寄寓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以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你能背一些咏月的诗词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千年以前,大文豪苏轼也在中秋明月下对酒当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咏月名篇——《水
调歌头》。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苏轼,走进他的词。
【教学提示】
可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
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
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
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
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 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
无法实现。熙宁九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
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教学提示】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词按字
数的多少大致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有词牌,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有严格
的字数和平仄要求,一般的词人只负责“填词”就行了。词的内容一般分为上、下片。词基
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代表: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苏轼、辛弃疾。
目标导学二:朗读诗词,把握节奏
1.初读文本,借助工具书梳理字词。
2.教师范读或播放范读音频,学生模仿着读,并在朗读中把握朗读节奏。
节奏划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明确:小序交代了写这首词的时间和原因。时值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因此写月,古人
见月思乡思亲,苏轼亦然,因此写此作来怀念自己的弟弟。
2.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的是什么?
明确:上阕:写月下饮酒(写景),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抒情),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3.上阕写到月宫境界,表现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
请结合下面提示做简要分析。
提示:写作该词时,苏轼正被贬密州任知州。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一再遭贬。其时,
他和弟弟苏辙(即子由)已经七年没有团聚了。
明确:他写这首词时正政治失意,思想的矛盾、对现实不满充塞胸怀,由此,才写出幻
想中的天上宫阙,幻想超脱尘世。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他最终做
了怎样的选择?
明确: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显现出了他的矛盾心
理。但矛盾的最终结果是回到现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便说明他最终选择了入世。
5.下阕写月光引起作者的无眠,作者为什么会“无眠”?作者在此处的“无眠”是否
还有深刻含义?
明确:文章在小序中便说“怀子由”,这“无眠”正是因怀念亲人而起。而“无眠”一
词在此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即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6.请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
明确: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
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以最开放的心胸慨然面对一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效仿。
7.再次朗读本词,要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有情有味,要能读出矛盾的
心理,积极的处世态度,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注重解读作者心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情感的起伏。
不足之处
课堂时间有限,词句品析不够细致,甚至部分词句
品析以教师讲解代替了学生思考。
14 故 乡
1.把握主要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形象。
3.结合讨论、抒情性文字,理解小说主旨。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有远离故乡外出的经历吗?如果你将离乡远行,很久才会返回故里,甚至永不归来,你会有怎样的感受?(留恋、不舍、惜别……)
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的这篇文章,鲁迅先生却在文章结尾离开故乡时写道:
“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气闷……又使我
非常的悲哀。”为什么鲁迅先生会不怎么留恋,甚至非常气闷,非常的悲哀?这其中藏了什
么秘密?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一探究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写作背景
材料链接: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
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
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
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作者于 1919 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
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
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教学提示】
本文主旨理解须对写作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对历史背景的叙述有
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文本内容。
目标导学二:把握本文线索,梳理故事情节
1.默读课文,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线索。
明确: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2.请根据线索给课文分层并概括层意。
明确: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交代回乡目的。第二部分:写“我”在故乡的见闻与感受。其中包括“见到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回
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杨二嫂的变化”“闰土的变化”。
第三部分: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悲哀”之源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哪两个是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
明确:闰土和杨二嫂。
【分析闰土形象】
2.仔细阅读课文有关段落,关注少年闰土与长大后闰土形象的区别,说说闰土都发生
了哪些变化,产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①肖像变化:“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
痕迹,“像是松树皮”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
②称呼的变化:“迅哥儿”——“老爷”。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种隔膜。
③语言变化:由少年的活泼健谈到中年的吞吞吐吐。
明确: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④神态变化:“怕羞”“高兴”——“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闰土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使闰土产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
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4.作者为什么要提到闰土拣“香炉”和“烛台”一事?
明确:这是个细节描写,旨在说明闰土也寄未来于神佛。通过该细节说明他受封建迷信
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探究:闰土形象之变化是作者“悲哀”的源头吗?
明确:闰土形象的变化是时代的反映,代表着时代的黑暗,诉说着下层人民的艰苦生活,
同时,专制制度下的人变得麻木、迷信,这无不诉说着这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作者“悲哀”
的源头。
【分析杨二嫂形象】
1.昔日的杨二嫂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明确:昔日被称作“豆腐西施”,“擦着白粉”“终日坐着”,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妇女形象。
2.如今的杨二嫂是怎样的形象?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的?
明确:“凸颧骨”“薄嘴唇”“圆规”等肖像描写,“尖利的怪声”“大叫”“两手搭在髀
间”“贵人眼高”等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出了杨二嫂泼悍、放肆、尖刻的性格特征。讨东
西、造谣、塞手套又表现出她的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探究: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杨二嫂的形象是作者“悲哀”的源头吗?
明确: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
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杨二嫂的变化,是不合理制度下的人性转变,如果说闰土是“精神麻
木”的状态让作者觉得“悲哀”,那么杨二嫂便是因为失去真善美的人性而使作者觉得“悲
哀”。
【教学提示】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肖像描写,体会人物精神风貌和思想品德。
2.分析语言描写,揣摩人物思想情感,体会人物精神境界。
3.分析动作描写,了解人物形象特点。
4.分析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内心世界。
目标导学四: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1.思考:本文在刻画人物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明确:(1)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2)从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各方面刻画人物。
(3)能够抓住人物的个性来写……
2.借鉴本文的写法,用片段作文的形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三、板书设计
第 2 课时
一、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品味环境描写
本文有两处集中写故乡景物的语句,请分别找出来。
明确:(1)回故乡时所见:“时候既然是深冬……没有一些活气。”
(2)回忆二十多年前的故乡:“深蓝的天空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仔细品读这两处写景句,说说它写出了故乡的什么特点,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受。
明确:第一处:故乡萧索、荒凉,读起来很悲凉。
第二处:故乡静谧、美好,读起来令人神往。2.同样是写故乡,为什么给人的感受差别如此之大呢?
示例:所选取的景物不同:前者选取了荒村、冷风、阴晦的天气;后者选取了金黄的圆
月、碧绿的西瓜、矫健的少年等。
所选景物的色彩不同:前者昏黄、阴晦;后者碧绿、金黄。
……
3.在文章的结尾,再次出现金黄的圆月、碧绿的沙地,试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美好的回忆以及对故乡未来的一种憧憬。
【教学提示】
如何分析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有渲染故事
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等作用。
目标导学二:分析对比手法,赏析对比艺术
本文处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刻画人物形象,在对比中彰显人物主题。请找出本
文运用对比手法的内容,并说说使用这种“对比”艺术所达到的效果。
明确:人物形象的对比:
a.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
(1)外貌的对比
闰土受尽生活的折磨,使人怅惘。
(2)动作、语言对比
由“聪明勇敢,活泼开朗”变成“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3)思想、精神对比
①对“我”的态度:由“情真意切,亲密无间”到“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②对生活的态度:由“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到“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
生活绝望,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b.闰土父亲、闰土、水生三代人的对比:
三十年以前,在生活重压下的闰土的父亲,将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为了怕儿子死了,
给他取名为闰土,还“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三十年以后,在沉重的生活压迫下的闰土,生活比父亲更悲惨了,已无力给儿子套上明
晃晃的银项圈;香炉、烛台代替了银项圈,将希望寄托于神灵,连希望也比父亲更渺茫了。
三十年以前,闰土是一个聪明勇敢、天真烂漫的少年。
三十年以后,闰土的儿子水生又长成了当年闰土的模样,所不同的是,“黄瘦些,颈子
上没有银圈”。
这组形象对照揭示的是:故乡没有变,闰土们一代接一代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
度下生活、挣扎,当牛做马,一代接一代地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
残,重复着同样悲惨的命运;故乡变了,剥削变得更重了,压迫变得更深了,摧残变得更烈
了,因而劳苦人民的命运也一代比一代更悲惨了。
c.闰土、“我”、杨二嫂三人的对比:
闰土世代做奴隶,苦得已经形容不出,却没有醒悟,不但自己事事按奴隶的“规矩”办,
而且要自己的后代也老老实实地做奴隶;
“我”是一个同情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已叛离了原先的阶级,但没有奋起为社会的解
放而努力,只是为个人的“谋食”辗转奔波;
杨二嫂是一个破产的小市民,她明抢暗夺,尖酸刻薄,对上层阶级既憎又慕,完全只是
为着自己而在生活旋涡中争斗。
三个人都是社会直接的或间接的奴隶,由于不觉悟,各自为着自己而辛苦,彼此间隔着厚厚的墙。
d.现在的“我”与闰土的关系和过去的“我”与闰土的关系的对比:
现在的“我”和闰土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彼此有话“吐不出口外去”了;
而过去的“我”和闰土则是一对亲密的朋友,心心相印,无话不谈。时间不同、色彩各异的
两种大相径庭的关系拿来一比,就会生发出对人生的慨叹与思考。
e.现在的宏儿与水生的友谊和“我”与闰土的关系的对比:
宏儿与水生的友谊如同旧时“我”与闰土的友谊,然而这种友谊是否会变成现在“我”
和闰土式的隔膜?作者在这种对比中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目标导学三:深入理解文本主题
文章最后一部分有许多议论性文字,请做简要分析。
1.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明确:闰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态度虔诚,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这种愿望是
“切近”的;而“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是
“茫远”的,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又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了”。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手制的偶像”比喻“我”的主观愿望。如果说闰土是用泥塑木雕的偶像来麻木
自己的话,那么“我”则是用“希望”来安慰自己。
3.怎么理解“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
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明确: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而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虽然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这段
文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探究:请你说说本文的主旨。
明确:(1)时代说:这篇小说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
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
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
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
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
(2)隔膜说: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
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
非常失望;在故乡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
我非常气闷”,这“高墙”就是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3)创造说: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
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
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教学提示】
关于本文主旨,教育界一直存在争议,可在引导学生感知“悲哀”的前提下联系写作背
景自由论述。
二、板书设计可取之处
围绕“悲哀”二字来剖析文本,解读人物形象,并通
过探讨对比手法,引导学生理解主旨。
不足之处
故乡的变化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由于时间限制,
对历史背景只能点到为止,因此,学生很难对课文领悟得
更加深刻。
15 我的叔叔于勒
1.梳理小说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2.品读文章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叙事技巧,理解文章主旨。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钱能使黑的变成白的,能使丑的变成美的,能使亲人反目成仇,能使仇人推手言
和……钱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还是让我们从《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写于 1883 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
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
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期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
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
【教学提示】
本文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
基本特征,学生可能理解得不是很全面,教师可以适当地做些介绍。
目标导学二:梳理小说情节
1.课文中菲利普夫妇称呼于勒的词语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明确: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贼、
流氓。因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普夫妇的钱,然后于勒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意还他们钱,而
且还可以多给他们钱。可是后来于勒破产又失去了钱,还可能会回来花他们的钱。总之,他
们对于勒的称呼因于勒的贫富而发生变化。
2.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试根据下面的提示。多
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
提示:原因→结果(逻辑)
期待→破灭(心理)
开端→发展→高潮(情节发展)
悬念→结局(技巧)
明确:于勒挥霍家产,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
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逻辑)
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解困。于勒成了穷光蛋,希望破灭了。(心理)
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情节发展)
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于勒在海外发财了。不料于勒成了穷光蛋,菲利普
夫妇失望怨恨而归。(技巧)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于勒形象】
1.小说从哪些不同侧面勾勒出了于勒怎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1)第 6 段,传说的于勒:品行不好,挥霍钱财。
(2)第 10 段,信中的于勒:希望回报家人,渴望亲情,不愿家人为他担心。
(3)第 33 段,船长谈于勒:沦为穷水手,无颜见家人,不愿再次成为家人负担。
(4)第 42 段,“我”眼中的于勒:衰老,愁苦,疲惫,让人同情和怜悯。
2.你能否在这些材料中发现一个真实的于勒?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评价于
勒?作者塑造于勒这一形象的作用有哪些?
明确:于勒年轻时有挥霍钱财的恶习,是应当谴责的。然而,被亲人赶出家门漂泊海外
的于勒心中仍然保存着对家人的牵挂和希望回报家人、不愿家人为他担心的亲情,这又是他
善良可贵的品质。
纵观于勒的一生,他经历了家人的唾弃及海外的漂泊。海外漂泊的过程中,他虽有一时
的成功,然而终究又不可挽回地沦为一个衰老穷苦的水手。从这一点上看,于勒是人生的失
败者,他的一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出艰苦挣扎的小人物的悲剧。总的来说,于勒虽然有
较大的缺陷,然而他善良的本性和坎坷的命运却是值得我们同情的。
小说紧紧围绕着于勒的命运展开,他起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分析菲利普形象】
3.于勒虽曾是浪子,但终究是菲利普先生的亲兄弟。那么菲利普夫妇是如何对待这位兄弟的呢?请画出表现菲利普对于勒态度的句子,概括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
明确:于勒无钱:骂——赶走;
于勒发财:赞——盼望;
于勒落魄:骂——不认。
4.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态度中,你认为菲利普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个
人物形象又有哪些作用?
明确:只认金钱不认亲兄弟——可恶;金钱至上——可鄙。
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5.文章还有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出作者对菲利普夫妇讽刺的态度?
明确:①“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揭示了菲利普附庸风雅的庸俗心理,表现了他想进入上流社会的性格特征。
②“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菲利普神态异常,说话语无伦次,生动地描写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慌。虚荣、势利、自私
的个性跃然纸上。
③“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菲利普夫人自私、势利、刻薄、泼辣的个性展露无遗。
【分析“我”的形象】
6.“我”在整篇小说中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我”是一个涉世未深、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少年。“我”在小说中的作用主
要有三点:①“我”是本文的叙事线索。文章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组织材料,构筑全文。②
“我”是菲利普夫妇丑恶灵魂的见证人,同时“我”的行为的“纯真”又衬托出了菲利普夫
妇行为的“丑陋”。③“我”起寄托作者感情和希望的作用。【学法指导】
如何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因为他们直
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
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
格。
【确定主人公】
7.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这篇小说虽然题为《我的叔叔于勒》,而事实上却重在表现菲利普夫妇的人物形
象,并且是通过菲利普夫妇来揭示文章主题的,所以说菲利普夫妇才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学法指导】
如何确定小说的主人公?
首先确定整个文章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然后在整个故事中找到
一条叙事线索,在这条叙事线索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或者是说作者着墨最多的(正、侧面描
写均可),并且符合中心思想的人物就是主人公了。
三、板书设计
第 2 课时
一、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分析艺术手法
【人物描写】1.文中有三处描写于勒的外貌,请找出来并分析。
明确:①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
分析:“褴褛”一词是对于勒的外貌描写,点明他生活的贫困,处境的艰难。
②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
分析:再次描写于勒的外貌,充分说明他历尽磨难,饱经沧桑,穷困潦倒。
③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
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分析:第三次描写于勒的外貌,准确地表现出他此时的穷困潦倒,暗示他不幸的遭遇,
竭力渲染他的悲惨境地。
2.本文通过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找出这些句子
来进行分析。
明确: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是心理骤然紧
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于勒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看
女儿、女婿,是怕他们察觉出这个秘密。这一系列神态、动作描写,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人物
紧张、恐慌以至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
【环境描写】
3.本文中对环境的描写不多,但每一处都有着其独特的作用。试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
语句,并赏析其作用。
明确:①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描写了海上轻快明丽的景色,烘托出菲利普一家人欢快的心情。
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对照。“紫色的阴影”语意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妇心头的阴影。
目标导学二:艺术特色
巧设悬念
讨论:我们一看到这篇小说,马上被它吸引,并急于读完,这关键在于小说设置了悬念,
你能不能找出文中的悬念,并做适当分析?
如:开端部分,菲利普一家人为什么每星期日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于勒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曾是灾星的于勒,现在为什么却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极其美妙的梦境
是否得以实现?
目标导学三:探究小说主旨
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的主题的?
明确:这篇小说使我们走进了 19 世纪的法国社会,去体验当时法国平民百姓的酸甜苦
辣。小说描写的是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生动勾勒出了一幅 19 世纪后半叶法国市民
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势利、自私、贪婪,于勒的身世浮沉,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
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
作品的主题可以理解为:①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
于勒被弃的遭遇都是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社会的缩影。恰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现代的资
产阶级家庭是建筑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筑在资本上面,建筑在私人发财上面的。”②小
人物生活的辛酸。作品中的菲利普是一个既可鄙又可怜的形象。他们挣扎在社会的底层,因
为于勒的恶行,将一家人的生活拖累到贫困中不能自拔。生活的艰辛,导致女儿出嫁都成了
问题。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摆脱生活窘迫的唯一救命稻草,可现实是他们遇见了无脸归来
的穷困潦倒的于勒。面对无奈的现实,他们的选择无疑是艰难的。势利,作为人类普遍的劣
习和商品社会必然会衍生的生活现象,是超越时代、地域的。【学法指导】
如何把握小说主旨?
①揣摩文眼信息。②感知艺术形象。③把握情感线索。④体悟创作意图。
目标导学四:拓展延伸
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试着说一说。
明确:在父亲不经意间转头时,他的眼睛定住了,放出异样的光。原来他看见斜对面的
几个打扮入时的男子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一个人,只见这个人衣着光鲜,正笑盈盈地对身边
的人兴高采烈地讲着什么。“于勒!”父亲喃喃地说。父亲真想跑过去,攥住这个人的手,
说“于勒,我可想死你了”,但他担心过于冒失,认错人会很尴尬。他来到母亲面前,低声
说:“真奇怪!这位有钱人怎么这么像我的弟弟于勒?”母亲兴奋地跳了起来,尖着嗓子喊:
“在哪?”父亲指给她看,她一看,说:“我看是!”于是下意识地理了理头发,兴奋地说:
“你怎么不去相认呢?”于是一家人手忙脚乱一番,准备前去认亲……
二、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盼望于勒
夸赞于勒
巧遇于勒
躲避于勒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
金钱关系
可取之处
从“变”字入手组织教学,于勒的个人命运变了,菲
利普夫妇对他的态度也变了,在“变”中探讨文章的主旨,
在“变”中品评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环节紧凑,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不足之处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圈出部分语段,进行情景式朗读,
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
16 孤独之旅
1.把握小说内容,理解小说主题,感悟“成长”的含义。
2.欣赏小说饱含诗意的语言,体会细腻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老人说:孤独是生了一大堆儿女,到老了却没有一个留在身边。老师说:当我站在讲台
上,精心准备的课却无法激起学生们学习热情的时候,我会觉得我成了一个孤独的表演者。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感到孤独的时候呢?咱们一起交流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可以说每个人
都有不一样的孤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孤独之旅》,一起来感受下主人公杜小康的孤独
并且看看他是如何面对孤独的。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背景资料
本文节选自《草房子》,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
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少年杜小
康与厄运抗争的经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富裕的生活、优异的成
绩,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然而,一次意外变故,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目标导学二:梳理小说情节
1.初读文本,找出这篇小说的三要素。
明确:人物:少年杜小康。
环境:远离家乡,孤独偏僻的芦苇荡。
情节:贫困失学后,在孤独艰苦的环境中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
强。
2.再读文本,梳理具体情节。
明确:开端:家道中落,随父放鸭。
发展:撑船赶鸭,初到芦荡。
高潮:芦荡遇雨,经受考验。
结局:与鸭共成长。
目标导学三:评析细节,品读“孤独”
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杜小康的“孤独”呢?请同学们用横
线标记出体现“孤独”的句子,圈画出关键词语,做上批注,然后分享交流。
要求:
1.按照情节的顺序,依次作答。
2.分享的时候,先有感情的读出你找到的句子,注意句中涉及“杜小康”以及指代杜
小康的“他”都读作“我”,把“杜雍和”读作“爸爸”或是“父亲”。
品读示例:
(1)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我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我居然对
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我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明确:环境描写及语言描写。眼前的环境营造了一种迷茫而陌生的氛围,“我”离熟悉
的油麻地越来越远,内心充满抗拒和孤独,甚至请求父亲让“我”回家。
(2)父亲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他对我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
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明确:神态描写及动作描写。父亲内心十分沉重,虽然不忍心,但是依然坚决地前行,
面对父亲的漠视,“我”感到十分孤独。
(3)当我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我害怕了——这是我出门以
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我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
明确:环境描写。面对眼前无边无际的芦苇荡,“我”产生了害怕现实、害怕孤独的感
觉。
【教学提示】
在品读“孤独”的过程中,注意向学生点明环境及人物描写等,注重分析细节的作用,
将朗读与评析方法相结合。突出此时杜小康的无奈、茫然、恐惧、害怕、胆怯的心理。
【学法指导】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②渲染故事气氛,增强故事真实性。③烘托人物
形象。④推动故事情节。⑤暗示社会环境。⑥深化主题。
目标导学四:面对孤独,收获成长
1.当知道“孤独”不可避免的时候,“我”是如何面对孤独的?请结合具体的语段谈
谈。(分享解读的过程如目标导学三)
(1)后来,我和父亲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
就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明确:“我”和父亲已经学会适应现实环境,面对孤独。
(2)我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我居然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
松的羽毛里。我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我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明确:经历过生活的艰辛,感到辛酸,但是并不悲哀,表明此时的自己已经接受现实变
得坚强。
(3)我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
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我没有哭。我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明确:“我”经过了风雨的考验,在困境中磨练了自己,终于敢于面对现实,并勇敢地
战胜了自然界和人生中的风雨,使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强了。
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说文中的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并能在困难中成长,越磨练越坚强的孩子。
他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孩子。
他是一个碰到困难不退缩,遇到委屈不怨天尤人,遭到挫折不颓唐,积极地面对一切挑
战的坚强的孩子。
3.鸭群是杜小康最亲密的伙伴。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描写这些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
成长有什么联系?
明确:杜小康失学后,去放鸭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他是不能回避的;在孤独中,鸭群
是他的伙伴,他也只能从鸭子身上得到心灵的安慰;在风雨中他保护鸭群,感到成长的艰辛
和喜悦;最后鸭子下蛋,不仅是放鸭的成果,也是杜小康人生的一段成果,其中的甘苦都化
在“下蛋了”的惊喜中。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1.转换人物角度,利用朗诵,让学生更加感同身受。
2.将人物心理、环境描写等分析融为一体,有助于学生整
体把握文章内涵。
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限制,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对学生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培养不是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