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教学设计3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教学设计3篇

ID:105640

大小:24.9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7-1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六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教学设计 3 篇 【1】 一、课文内容分析   《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 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 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们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 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 感。文章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充分彰显了单元的主题 ——“艺术的魅力”。   北师版教材安排在了四年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关注故事和人物,初步感受环境描写 的好处,而在人教版中,作为六年级的教材,怎样利用教材发展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的认 识,把学生的阅读代入深层次的思考。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默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联 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自己的理 解谈感受,同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课前,我进行了前测:   1.你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你从哪些地方了解到的?简单地写一写。   2.文章的故事你听过吗?如果听说过,和你知道的有什么不同?   3.读课文后,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首,又弹一首?  4.初读课文后,你最喜欢哪个段落?为什么?   5.读一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结合前测我们看到,班级中有一部分同学学习乐器,所以他们对于贝多芬的名字并不陌 生,也听过或者演奏过他的作品,但是,对于贝多芬这个人不了解,特别是音乐中对生命不 屈的表达,困境中追求欢乐的主题以及贝多芬的人格的魅力,感触不深,还有一些同学,对 于贝多芬,只是音乐课上听过名字。就本篇文章而言,在前测第四题的整理中,70%的学生 都聚焦在第八、九自然段,能够感受到精彩的环境描写,丰富的联想所带来的一种想象的意 境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在第三题的前测汇总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贝多芬为什 么要弹琴给忙姑娘听”理解并不困难,但是在为什么又弹一首时的回答中 34%的学生谈到了 创作灵感,27%的孩子还停留在只是同情,18%的孩子谈到姑娘还想听,贝多芬要实现姑娘 的愿望,15%的学生谈到了知音,懂音乐,贝多芬为艰苦中的兄妹俩对音乐的执着所感动, 还有 6%的学生写出了其他的答案,同时,第五题的前测整理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直接把 三题作为问题提出,说明这是理解的难点,另外,这篇课文在知识、思想感情、意境等方面 同六年级学生都有一定的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2.通过创设情境、角色体验、读中感悟等方法感受《月光曲》的美好意境和贝多芬高尚 的情怀。   3.透过文字把握人物情感,体会贝多芬感情变化的过程,理解“再弹一首”时感情变化 的原因。   4.建立课内外的联系,感受命运多舛的贝多芬在生命道路上的坚强,及对音乐的热爱, 在学习探讨中受到熏陶。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创设情境、角色体验、读中感悟等方法感受《月光曲》的美好意境和贝多芬高尚 的情怀。   2.透过文字把握人物情感,体会贝多芬感情变化的过程,理解“再弹一首”时感情变化 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整体感知   1.板书传说。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传说故事的。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这样 一篇传说。板书:月光曲   齐读课题。   2.这是文章的第一段落,说来读一读,把这种传说的感觉读给我们听一听。   总结:传说的神秘,激起我们阅读的兴趣,同时巧妙地交代了人物,时间和主要事件。   3.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文章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那现在就请你们再快速地浏览一下文章,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设计意图】文章教学的开始抓住传说,体会传说故事的风格,同时从整体入手,使学 生理清文章脉络,为继续深入的研读文本做好铺垫。  (二)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深入研读文本的兴趣,我出示了书后思考题:   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首,又弹一首?   此时,组织学生默读自学,请他们快速提取信息,并和同组同学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充分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同时,学生在问题的引 导下,把教师要求下的读书变成学生内在需求的读书。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默读划批,潜心 会文,阅读体验,初步与文本进行了对话。   (三)交流感悟,深入解读   1.关注对话,同情中见博爱。   (1)听话知因,同情弹奏。   随着学生发言出示第三自然段中的对话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体会到贝多芬由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而产生的同情和感 动,感悟到贝多芬的伟大情怀。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他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往往会从别人的话里听出言外之意。你认 为他会听出什么呢?   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逐渐深入文本,进而体会这段对话中盲姑娘对听到贝多芬演奏的 渴望;体会到兄妹家境的贫寒;还能体会到哥哥对妹妹的疼爱,更有盲姑娘的善解人意。  (2)谈话知音,灵感创作。   本节课学习的难点是让学生贝多芬感受贝多芬心情的变化,真正理解他为姑娘再次弹奏 的原因。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 贝多分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曲吧。”   师:贝多分从兄妹俩的对话中听出了他们的贫困,姑娘对音乐的喜爱,同情之心让他为 姑娘演奏一曲。   从这段对话中,你们是否也能听出一些弦外之音,找到贝多芬为姑娘在此弹奏的原因呢?   引导学生抓住“入神、激动”“纯熟”“感情深”“您”这几个关键的词语,展开设想, 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理解,进而感悟出她就是贝多芬的知音。   总结:是呀,千金易得,知音难求。贝多芬万万没有想到,这样一个穷困的盲姑娘仅仅 听他弹奏一曲就能知道他就是贝多芬。盲姑娘对音乐的理解,对他的了解早已深深地感动了 贝多芬。此时此刻,面对这样的盲姑娘,面对自己的音乐知己,贝多芬还仅仅是同情吗?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程少堂老师说:“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讲,是指语文课堂中,在一种共 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感情激发和语言品位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 的审美快感。”从刚才的挖掘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把学生拉入课文的情境为更好地体会贝 多芬内心变化而服务。   2.关注虚实,感动中显真情。  (1)走进“月光”,感受环境描写的意境之美。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变化,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课件出示这样的场景:月光下平静的 海面,海面上波涛汹涌……   ①在优美的《月光曲》配乐中,学生静静地听。   ②在文中找到描写乐曲旋律的课文片段。   ③并声情并茂地朗读。通过图片、文字和背景音乐感受《月光曲》中的情感。   ④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现“月亮升起,波光粼粼”“月亮升高,卷起巨浪”“月 光照耀,波涛汹涌”的动画,并配上相应的三个片断的乐曲,引着学生欣赏、想象、感悟, 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乐曲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感悟到乐曲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同时也教 会了学生根据事物特点展开联想的方法,使学生的积累感悟逐渐内化,这样的教学设计轻松 地突破了文章的难点。   (2)融入“月光”,感悟虚实结合的情感起伏。   师:这是兄妹俩听曲子时看到想到的。此时面对懂自己音乐的贝多芬,心里会想些什么? 拿起笔写一写。   ①为了引导学生发现贝多芬情感变化的更深层次,此时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联想, 把贝多芬音乐中想要表达的语言写下来。   ②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自然会提升对贝多芬的理解,也自然能够感受到他对穷苦人民的 那份热爱之情。   ③还仅仅是同情吗?进而感受到更深层次的贝多芬的伟大情怀。板书:热爱 真情  【设计意图】此处练笔的加入与阅读理解、音乐感悟相结合,为学生的倾诉表达提供了 空间,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更有助于学生对教 学文本的理解。   (四)抓住传说,丰富认识   1.抓传说,体会情感的美好。   文中对于月光曲诞生用的是传说,为了体会到人们对贝多芬的热爱,我告诉同学们这是 杜撰。并让他们探求其中的原因。在探讨中,学生很容易认识到,之所以这样,是人们对贝 多芬的敬重与喜爱。   2.品艰辛,感受生命的不屈。   (1)童年生活的艰辛。   (2)青年时期家人的去世,朋友的死亡。   (3)中年到老年,完全失聪。   (4)大量的音乐作品。   说一说感受。这传说,这杜撰,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就是这样的贝多芬,留给了后世人们敬仰,不但是他的音乐,更是他音乐中对生 命的热爱,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推荐阅读《名人传》   2.欣赏贝多芬的音乐。   六、板书设计    月光曲   听 琴声 谈话 同情   ↓ ↓   弹 乐曲 激动   ↓ ↓   记 《月光曲》 激情 【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8 个生字,正确读写“谐写、脚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4、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贝多芬的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一预习本课;教师一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了解学习乐器的学生。 联想的魅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出示名言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红楼梦》经济学家看见了管理,医学家看见了药理,文学家看见了诗词,吃货看见了美 食… 4、《西游记》有人看见了神怪,有人看见了宗教,有人看见了历史,有人看见了社会…… 小结:每个人读书,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我们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这样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收获。 一、导语引题,理解联想 1、回顾导语。 2、板书课题,齐读。 (1)问:看到这个“曲”字,你想到哪些词语? (2)它是我们的课文题目,也是一首夜曲,你再把它当作乐曲读一读。猜一猜这是一首怎 样的曲子。你最想干什么? (3)《月光曲》音乐的旋律就藏在文字中,快速浏览,找一找月光曲的旋律。 3、看课文第九自然段,生轻声读。 (1)问:那是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没直接写《月光曲》呀? (2)是通过写兄妹俩的想象,来写出贝多芬弹的这首曲子非常好。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这 是兄妹俩的想象?(好像)(3)这种用心读文,抓住词语的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 4、出示课件,语句:“月亮正从水天相接。酒过来.,指名读描写哥哥产生联想的句子。 (1)哥哥的头脑中一共联想到了几个画面?(月亮初升微波)(月亮升高穿过微云)(风卷 巨浪浪花翻涌) (2)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同桌探讨一下如何读好这一部分,主要从语气、速度方面去 考虑。 (3)交流展示,指四组同桌从方式、语气、速度、音量来展示汇报。 (4)多美的文字!多美的朗读!师生合作读。 师导读:我们来猜想,一开始,琴声是柔和的、舒缓的,所以听在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的 联想是—— 生接读:月亮正从水天相接……银光。 师导读:接着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所以听在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的联想 是—— 生接读:月亮越升越高……微云。 师导读:最后,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所以听在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的联想是 —— 生接读:忽然……涌过来……(5)师讲:是呀,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描写月光曲 意境的段落吧! 学生回环式朗读。 5、出示课件,师: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这样的吗?想不想听一听?让我们静静地听一 听月光曲(师相机介绍第一第二第三乐章) (1)问:你笑了,看来猜对了。你能想象弹奏者当时的动作神情吗? 看来我们都有一双发现音乐的眼睛。 (2)这首曲子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 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作曲家的高超技艺。这首能让我们的思想翩翩起舞,灵魂自由飞翔 的《月光曲》,它的作者就是——贝多芬。(板书:贝多芬) (3)出示课件,指名读资料袋,生齐读贝多芬名言。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美幸福。”他是这样说的,更 是这样做的。 二、整体感知,了解传说 1、过渡:让我们牵着文字的手,一起去聆听月光曲背后的传说!(板书:传说)问:何为 传说? 2、出示课件,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故事? 3、交流。(板书:听琴、弹琴、再弹、盲姑娘、皮鞋匠)相机点拨:抓住关键词语进行串联,也能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过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篇文章,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感受自 然就不同。我从这篇课文中,不仅仅了解了这个传奇故事,我更感受到了人物的一片深情, 感受了人格之美。 三、感受穷兄妹的手足情深。 1、出示课件,同桌分角色读 2-8 自然段,讨论:从有关描写兄妹俩的语句中,你体会出了 什么? 2、出示课件,同桌展示,全班交流 (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问: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 随便说说指的是哪句话? 她真的是随便说说吗? 你体会出她的哪些心情?(相机板书:手足情深) 指名读,全班读。 (2)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问:注意到 标点符号了吗?练习朗读。 多纯熟、多深各指什么?两个“您”读起来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热爱音乐) 指名读,全班读。 3、小结:就是这样一对生活穷困的兄妹,却让人感受到他们的手足情深而又热爱 音乐的品性。 四、感受贝多芬的博大胸怀。 1、出示课件,默读课文 2-8 自然段,学习要求: (1)勾画——用波浪线画出描写 贝多芬的语句。 (2)批注——联系上下文作想象:他当时的内心想法各是什么? (3)思考——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 又弹一曲? (4)讨论——同桌交流以上学习内容。 2、出示课件,全班交流,指名读课文,(或同桌一人读文,一人汇报讨论内容)出示相应的 语句,采访“贝多芬” 如:当(贝多芬听到新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谈的正是他的曲子)时,他会 想: ( )。当( )时,他会想: ( ) 3、师讲:是呀,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博大高尚情怀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俩而为 他们弹琴,有感于首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8-9自然段,感受音乐家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吧。(板书:博大高尚) 五、、总结拓展 1、 师讲:这篇课文熔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读后使人回味 无穷。虽说它是一个民间传说,不一定确有其事,但是,它也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好恶。 从这个传说当中,我们就能感受到贝多芬是一位深受人民敬仰和爱戴的伟大的音乐家。 2、出示课件,学习本课写实与联想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你听到的(春江花月夜)的一段乐 曲。学生自主练笔,全班交流。 六、布置作业: 1、找到贝多芬创作的其他的作品欣赏欣赏,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板书设计: 高音谱号连接:传说、听琴、弹琴、再弹、月光曲; 五线谱加音符连接:贝多芬(博大高尚)、自姑娘(热爱音乐)、皮鞋匠(手足情深) 【3】 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中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 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着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的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二、 教学设计思想: 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思想,我是这样设计的:本课 8 个生字。第一课时完成生字、 词语的教学,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的大意,并完成课后第四题的练习。第二课时围 绕课后思考题,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三、 教学目标: a)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 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培养联想和想 象能力。 c) 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 重点、难点: 1、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 2、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音乐导入。1、 同学们,请听。(播放乐曲《月光曲》) 2、 师:同学们,听过这首曲子吗?它叫“月光曲”,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即兴创作的。 贝多芬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被世人尊称为“乐圣”。关于这首曲子还流传着一 个动人的故事呢。 (二、)请快速浏览课文一遍,想一想:这个故事先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随机板 书:贝多芬、走近茅屋、弹奏一曲、即兴创作) (三、)谈话激趣: 1、 贝多芬作为大音乐家,到各地演出还到小镇上演出,并且无偿为穷苦人盲姑娘弹奏,弹 了一曲,又弹一曲《月光曲》,这第二次弹奏的曲子是不是贝多芬早已谱写好的?从哪些句子 可以看出?(生:从“花了一夜功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可以看 出,他不是早已谱写好的。) 2、 显然,贝多芬是在小茅屋里乘着兴致把曲子弹奏出来,而后追记的。我们知道美好乐曲 的产生不仅要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那么是怎样的情境使贝多芬创作 出这样一首名曲的呢? (四、)教学 3——8 自然段。 1、 请默看 3——8 自然段,拿笔,看看你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或者哪些标点符号读懂 了什么?在有关句子、词语、标点符号旁写上自己的感受。 2、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3、 抽生汇报,并及时指导感情朗读。 生:我从姑娘说的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啊!……那该多好啊!”知道盲姑娘是多么喜爱音乐,多么想去听音乐会呀! 师:你体会得好。那么,你能不能把盲姑娘当时那种迫切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抽读、 齐读) 生:我还从皮鞋匠说的话中的两个“太”字,读懂了皮鞋匠很爱妹妹,但他不能满足妹妹的 要求,心里难过。 师:体会得好!他当时的心里只是一些难过吗? 生:不是的,是很难过。 师:对,很难过。难过得……(师指自己的心) 生:心里很痛。 师:对,皮鞋匠当时心里隐隐作痛。那么怎样读这句才能表现出皮鞋匠买不起入场券时心里 隐隐痛楚呢? (指导读好皮鞋匠的话) 生:我还从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知道盲姑娘也很爱哥哥, 她很懂事。 师:你体会得好!看来,你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生 1:我还从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看出贝多芬很同情穷 兄妹俩,他是一个大音乐家,但他不拿架子,却还那样热情地要为盲姑娘弹奏。 生 2:我还从六自然段中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知道盲姑娘发现弹琴的人是贝多芬本人的时候,她很惊喜,有些不相信。 生 3:我要补充。从这里的两个“!”可以看出盲姑娘确实很激动,她赞美贝多芬的钢琴弹 得好。 师:只是好吗? 众生:不只是好,是特别好。 师:从哪个词语能看出? 生 1:从“纯熟”可以看出贝多芬的钢琴弹得特别好,他弹琴的技术很高超,可以说是出神 入化。 生 2:我要补充,我认为当时盲姑娘惊喜的原因是她认为此人肯定是贝多芬本人,因为只有 贝多芬本人才能把曲子弹得这样纯熟,如果是其他人的话,就不一定弹得这样好。 师:盲姑娘可是看不见的呀!她凭什么断定此人就是贝多芬? 生:盲姑娘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她用心去感受音乐,她懂音乐,她知道只有创作乐曲的本 人才能弹得这么纯熟,所以她断定此人就是贝多芬。 师:你们体会得都很好。那么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盲姑娘当时那种赞美、惊喜表现出来呢? 师:同学们,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话后,他作何反应? 众生:贝多芬没有回答。 师:他怎么不回答?他当时怎么想的?生 1:我认为他不回答的原因是他不想张扬自己,他当时可能在想,还是不回答盲姑娘吧, 她喜爱音乐,我就再给她弹一曲吧! 生 2:我认为贝多芬当时听了盲姑娘的话也很激动,他来不及回答,当时他很惊讶:啊,在这 个偏僻的地方,竟然有人这么懂音乐,这个盲姑娘不简单呀! 师:你们真会想象,会体会。同学们,贝多芬发现盲姑娘很懂音乐,你们想,“我”懂音乐, 她懂音乐,这叫什么? 众生:这叫“知音”! 师:对,这叫“知音”。大家都知道知音难觅呀!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竟然找到一个知音, 而这个知音是正常人吗? 生:不是的,她是残疾人,是盲人。 师:对,这个知音不是正常人,是一个才十六七岁的盲姑娘呀!贝多芬此时的心里能不激动 吗?所以他问盲姑娘…… 生齐答:“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出示插图) 师:此时此刻,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吹起了茅屋里破旧的窗帘。那皎洁的圆月就在窗外, 它那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里来,你们看到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图上的情景描述出来吗? 生:我看到了那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里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是那么美丽。这 时,贝多芬不由弹起了琴键,穷兄妹俩听得是那样认真。师:文中是怎样描写图上的内容的? 生:文中第八自然段描写图上的内容。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轻轻地、美美的读第八自然段吧,让我们细细地体会这清幽的月光 下的一切。 (生有感情地齐读第八自然段的内容) (五)教学 9——10 自然段内容。 (《月光曲》响起) d) 师:同学们,你们听见了什么? 生:我听见音乐开始很慢,接着逐渐快起来,最后又快又强。 e) 这段曲调是贝多芬用钢琴弹奏出来的,文中是怎样用文字来描述这段曲调的呢?找一找, 找出来画上“﹏﹏”。 f) 抽生回答所勾的句子,师随机出示句子:“他好像面对着大海……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 涌过来……” 请大家自由读这几句话,根据你对音乐的理解,体会《月光曲》的曲调可能是怎样的? (出示选择题) 根据自己的理解,《月光曲》的曲调是( ),请选出合理的答案,并说出理由。a:舒缓——明快——激昂 b:明快——激昂——舒缓 c:舒缓——激昂——明快 (3)抽生选择。 生:我选择 a。因为月亮开始升起,表明月光下的一切都很幽静,这时,音乐应该是舒缓的; 接着,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微云在月光的照耀下飘动着,音乐应该是明快的;最后,风起浪 涌,月光下的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音乐应该是高昂激越的。 (4)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来听听《月光曲》,看看曲调同大家的理解是否一样。(放音乐) (5)把眼睛睁开,贝多芬用钢琴弹奏出这么美的乐曲,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段曲调表现 出来呢? (6)试读、抽读、范读、再抽读、配乐读。 (六)引导学生联想。 1、 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有问题问吗? 生:为什么皮鞋匠听了贝多芬的《月光曲》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呢?(抽生解答) 2、 引读“皮鞋匠看看妹妹……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3、 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大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抽生解答)4、 引读 10 自然段。体会并读好“陶醉”、“苏醒”。 5、 同样的音乐,不同的人理解不一样,产生的联想也不一样。黄老师相信我们五、三班的 59 位同学,你们听了《月光曲》后产生的联想也不一样。(放乐曲) 6、 抽生谈谈听了《月光曲》后产生的联想。 (七)学完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八)总结扩展。 1、 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 8——10 自然段。 2、 同学们,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或者是你想对图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说心里话?(随 机板书:有才华、有爱心) 3、 同学们,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段乐曲,想听吗?不过,听完以后要把联想到的景象告 诉大家。(放《苗岭的早晨》) 4、 抽生谈谈联想到的景象。 (九) 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8——10 自然段。 2、 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曲子,听后把联想到的景象写下来。 3、 上网或查资料进一步了解贝多芬。板书: 10、月光曲 走近茅屋 贝多芬 弹奏一曲 有才华、有爱心 即兴创作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