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单元学习目标】
1.学会品味平淡朴素而又生动深刻的语言,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
2.关注细节,揣摩人物心理,体会多种人物表现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具体效果,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情感。
3.理解课文内涵,体会平凡人物身上闪光的品格,审视人性,净化心灵。
【单元学习重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方面整体把握文章的重点。
【单元学习难点】
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并理解文中人物的形象。
【单元导航】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大多体现的都是关于“爱”的主题,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阿长与山海经》:本文通过回忆长妈妈的一些生活片段,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寄托了“我”对长妈妈深切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老王》:本文通过描写老王艰难、凄惨的生活情况,突出了老王善良、淳朴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不幸者深切的关怀和同情。
《台阶》:文章通过描写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感人故事,侧面表现了劳动人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卖油翁》:文章通过卖油翁酌油这件事,展现了卖油翁倒油技术的精湛,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学法指导】
1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1.精读法
本单元学习熟读精思阅读法,属于“精读”。本册教材的前三个单元都是学习“精读”。具体到本单元,单元提示指出:第一: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第二,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关于关键语句,整套教材在反复地说,本单元的学习可以把重点放在如何发现关键语句,熟读精思更是以短小精悍的诗文和经典。但本单元的课文都很长,都是叙事类文章,因此我们可按照局部精读来处理。
2.根据不同文本重点,选择相应方法
《阿长与》中“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是围绕着对人物许多事情的叙述来表现的,教师可抓住这一点来启发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通过诵读,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老王》一文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文末应该成为启发教学的关键,这里应该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特点,初步感受语言风格。自觉接受文中思想的启发。
《台阶》这一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双重感情色彩,这种双重感情色彩需要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联系自己的体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知识链接】
1.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2.文人居士:青莲居士(李白) 香山居士(白居易)
东坡居士(苏轼) 易安居士(李清照)
3. 古代的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
御(驾车)、书(识字)、数(算术)。
【课时安排】4课时
预习案(自学完成)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1.掌握本单元重点字词和重点语句的含义。
2.识记“鲁迅、欧阳修、杨绛、李森祥”的相关文学常识。
3.把握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知人论世】
阅读资料,了解作者。
1.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杂文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因受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本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2.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1911年。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著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风絮》等;小说有《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译作有《堂吉诃德》《小癞子》等。
3.李森祥: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小说以农村、军营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短篇小说集《台阶》,中篇小说《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等。
4.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伶官传序》《六一诗话》等。
【基础积累】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将加点字字音写在括号里。
凹凼( )( ) 诘问( ) 疮疤( ) 粗拙( )骇( )掳( )
霹雳( )( ) 憎恶( ) 取缔( ) 镶嵌( ) 悚( ) 伛( )
愧怍( )( ) 晌午( ) 惶急( ) 孤孀( ) 涎水( )
尴尬( )( )
1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2.解释词语。
切切察察:
面如土色:
深不可测:
情有可原:
诘问:
渴慕:
霹雳:
震悚:
镶嵌:
塌败:
滞笨:
侮辱:
愧怍:
低眉顺眼:
微不足道:
筹划:
尴尬:
大庭广众:
若有所失:
3.重点句子翻译: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1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3)我亦无他,但手熟尔。
【整体感知】
4.快速阅读四篇课文,按要求完成并在课文中做批注。
(1)《阿长与》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事?
(2)《老王》围绕“老王”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事?
(3)请简要复述《台阶》故事情节,思考: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文眼”是什么?
(4)以《卖油翁》为题,为什么开篇没有写卖油翁,而是写了善射的陈尧咨?
【自主质疑】
我的发现:
我的疑点:
展示案(课堂交流)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充分利用教材的助学系统,如单元和课文的阅读提示,旁批中的问题思考,完成精读任务。
2.通过当堂训练,深入思考课文,加深对课文重点段落的理解,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问题思考】
1.《阿长与》、《老王》、《台阶》里的主人公都是社会的“小人物”,他们具体是怎样的人呢?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2.《阿长与》一文可以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什么变化?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勾画出关键词。
3.卖油翁酌油前后,陈尧咨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
1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当堂训练】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4分)
(1)《阿长与》是一篇纪实性的文章。全文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之情。( )
(2)《台阶》以“台阶”为线索,通过父亲劳累大半辈子终于造起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赞美中国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精神。( )
(3)《卖油翁》是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
(4)《老王》通过写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老王艰难的生活和他善良厚道的品格。( )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单元课文中精彩的描写,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并学会运用。
2.在生活中学语文,观察并刻画身边普通人的“闪光点”,培养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的品格。
【问题思考】
1.作者在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一种什么写法?作者叙述的几件事情中,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
2.比较阅读
《阿长与》和《台阶》这两篇文章中,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分别找出。
3.《卖油翁》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
4.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的身上又常常优秀的品格。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什么形象,请回到文中选择2-3处进行分析。
【日积月累:人物描写的方法】
1.掌握阅读写人的文章。
简要复述文章,什么人,写了哪些事,哪些是重点情节。
1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2.人物描写的方法
人物描写方法
作用
示例
动作描写
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
《台阶》“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表现出父亲无比喜悦又手足无措的样子。
心理描写
心理是指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老王》“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暗示作者从直觉出发,已隐约感觉到老王身上散发的死亡气息,为后面自责因受到惊吓而忽略老王的心意做铺垫。
语言描写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阿长与》“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阿长所说的“三哼经”是“山海经”的误读,阿长并非有意读差,而是因为她本不识字;但不识字的她却千方百计地为“我”买到了启蒙的“宝书”,表现了她的善良慈爱和对读书的重视。
肖像描写
(外貌描写)
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
《台阶》“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表现父亲为造新屋已经耗费了许多精力,晚年因不能劳作而产生一种深深的失落之感。
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神态描写主要描写的是脸上的表情。
《台阶》“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1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表现了父亲对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的羡慕、向往,他在筹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早建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别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包括外貌(肖像、衣着、神态)细节,动作细节,语言细节,心理细节,环境细节等。本单元四篇课文侧重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作者善于运用传神灵动的细节,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的形象,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细节中见其人品,细节中见其精神。
《老王》“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生动形象的写出老王身体衰弱至极,病入膏肓,在临终前还给我送来香油和鸡蛋,突出了老王知恩图报的形象。
3.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细节描写+内容+情感(表达效果)+人物形象
例: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分析:运用外貌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老王身体衰弱至极,病入膏肓,在临终前还给我送来香油和鸡蛋,突出了老王知恩图报的形象。
【当堂训练】
1.分析下列句子中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1)她在“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直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后经提醒,仍是满床摆着一个“大”字。(《阿长与》鲁迅)
(2)“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的很耀眼。”(《台阶》李森祥)
第4课时
【名著阅读目标】
1.提高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2.掌握阅读时“读书笔记”的基本要求有技巧,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3.尝试,抓住重点字、词、句、段进行分析解读,形成自我见解。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他出生于北京城一个下层旗人家庭,父亲在八国联军入侵京城时为保卫京城战死。他因此由母亲独立抚养,在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环境中长大,城市底层普通百姓的贫困生活使老舍深切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对市民生活的切身体验,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也使他逐渐形成了不满现实,同情下层人民的思想。
【创作背景】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1936年在青岛写成的。他曾说:“《骆驼祥子》是我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但作品最初的创作诱因却是很偶然的,一位朋友来老舍家聊天,随便谈起他在北京时曾用过一个车夫,那车夫自己买了车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终还是受穷。老舍当时就敏感地意识到“这颇可写一篇小说”。那个朋友紧接着又说了另一个车夫的故事,他被军队抓走,又伺机逃出,还偷偷牵回了三匹骆驼。这简单的叙述引起了老舍非常大的兴趣,从春到夏,他入迷地搜集资料,构思情节,他还写信给朋友打听骆驼的生活习惯。老舍虽身在齐鲁,但自由所见就北京下层社会的生活画面活跃在他脑中,给了他灵感和生活背景,一部以人力车夫祥子为中心,交织着背景穷苦社会世俗风情的作品很自然地构思完成了。
【读书笔记常用方法指导】
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过程中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能增加阅读的宽度。
1.摘录式笔记法
阅读时,可以把喜欢的描写或者认为重要的内容按照原文进行抄录。抄录时,能加深对文段的印象。很多人可以对读过的书进行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当你做足了量的积累,在写文章或论文时却非常有用。
2.批注式笔记法
批注式笔记法是在书中标记重要内容的基础上,在空白处加上相关的联想和注释。这种笔记方法的优势在于其便利性,你可以边读边记,一边标注出对你有用的关键内容,一边记录下你的所思所想。
批注的内容可以多样,不管是字词句的理解,还是关键概念引发的思考,还是此时此地的想法,或是联想的相关案例都可以。应用的场景也很多元,不管是文学类书籍的阅读,还是专业的著作,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1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3.大纲式笔记法
大纲是结构化的笔记。当我们对书本的关注重点不仅局限于某一个部分,而是想从整体上对整本书的整体框架和逻辑结构有一定的把握时,可以熟练运用大纲式笔记法。
在书本目录的基础上,用大纲的方式将书本的内容进行压缩和呈现,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体系化笔记的好处在于,非常有利于复习。当你在进行课程复习,或者回想读过的内容时,可以边看笔记边进行回想。
【问题思考】
1.阅读五至十三章,思考“30、31、5”三个数字在文段中代表什么意思?
2.品析小说中“京味儿”语言。
3.作者想通过祥子的命运向我们传递什么?
【当堂训练】
1. 与 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 。
2.祥子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 形象。
3.《骆驼祥子》以 年代末期的 为背景,以人力车夫 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
4.祥子来自 ,他的性格 。他最大的梦想是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 的人。
反馈案(课后作业)
第2课时作业:
1.了解散文和小说在“写人”方面的区别?
提示:本单元都是写人的文章,前两篇是回忆性散文,台阶是小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长与》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提示: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一是儿时的眼光,二是写作时的眼光。后一种眼光是含蓄的,学生要深入领会。
1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拓展阅读。推荐阅读书目:
(1)《藤野先生》鲁迅 (2)《我的母亲》胡适
(3)《我的老师》魏巍 (3)《父亲的自行车》余杰 (5)绘图版《山海经》
第3课时作业:
1.想一想你身边有哪些你印象深刻的小人物(普通人)?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小人物(普通人,甚至弱势群体)?
2.正所谓“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2020年春节,湖北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很快席卷全国。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许多普通人(小人物)表现出可歌可泣、有胆有识的一幕,有来自东南西北四方驰援的医护人员,有义务组建车队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志愿者,有收割自家大棚蔬菜免费献给疫区的菜农,有一直坚守岗位为大家做城市清洁卫生的环卫工人……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请围绕“普通人(小人物)”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写疫情期间普通人的故事,讲一讲对普通人的看法和感受。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第4课时作业:
1.请为祥子写一篇小传。
2.做一份关于《骆驼祥子》的手抄报。
1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参考答案】
预习案(自学完成)
第1课时
【基础积累】
1. 凹凼( āo )( dàng ) 诘问( jié)疮疤( chuāng ) 粗拙( zhuō ) 骇(hài )掳( lǔ ) 霹雳( pī) ( lì ) 憎恶( zēng )取缔( dì) 镶嵌 ( qiàn ) 悚( sǒng ) 伛( yǔ )
愧怍( kuì ) ( zuò) 晌午( shǎng )惶急( huáng )
孤孀( shuāng )涎水( xián ) 尴尬( gān ) ( gà )
2.
切切察察:象声词。 形容细碎的说话声。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1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在情节上或按情理,有可原谅的地方。也作“有情可原”。
诘问:追问,责问
渴慕: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霹雳:又急又响的雷,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震悚:意思是身体因为恐惧或者过度兴奋而颤动,
镶嵌: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塌败:塌陷破败、倒塌败退。
滞笨:形容人行动迟缓或者思考迟钝。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愧怍:指惭愧;羞愧。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
低眉顺眼:指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也形容底层人民的卑微姿态。
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筹划:也作“筹画”。谋划;计划
尴尬:行为、态度不正常。
大庭广众: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 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若有所失:好像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3.
(1) 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2) 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不是很精湛吗?
(3) 我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奥秘(诀窍),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问题思考】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阿长:①“切切察察“的毛病; ②限制“我”的行动; ③睡觉摆“大”字; ④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⑤讲“长毛”的故事;⑥谋害“我”的隐鼠 ;⑦为我买《山海经》。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2.①老王为我送冰块,车费减半。:②老王送我的丈夫去医院,不肯收钱。③老王临终前一天送香油和鸡蛋我。重点写了老王临终前一天送香油和鸡蛋我。
3.《台阶》讲了一件父亲为造台阶而拼命苦干了一生的事。父亲在造台阶前,造台阶中,造台阶后的不同表现。
1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叙事线索是台阶。“文眼”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4.衬托卖油翁技艺精湛,对比突出卖油翁的不卑不亢、沉稳镇定。
展示案(课堂交流)
第2课时
【问题思考】
1.示例:
阿长:睡觉摆“大”字; 粗俗的睡态,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低层的农机妇女。
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封建迷信、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
为我买《山海经》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人。
老王:例如:老王为我送冰块,车费减半。:②老王送我的丈夫去医院,不肯收钱。可以看出,老王是一位强烈要求、善良,不看重金钱的人。可以看出,老王是一位知恩图报、心怀感恩的人。
父亲:他想是从三级台阶造九级台阶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
2.不大佩服→空前的敬意→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新的敬意。比如她的睡相不好,“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 不大佩服给“我”讲长毛的故事,空前的敬意谋害了“我”的隐鼠,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给“我”买来 山海经后产生新的敬意等刻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封建妇女形象,她有着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她不仅质朴,而且善良,关爱别人。作者由原来的讨厌她,变成敬她爱她。
3.从咄咄逼人到心服口服。
①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②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分析:运用语言描写,连续两问,语气盛气凌人,一是对卖油翁的态度表示不满;二是言语之间,不乏轻蔑和质问之意。
③康肃笑而遣之。
分析: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写出了陈尧咨看到卖油翁高超的技艺后心服口服,认输了的神情。
【当堂训练】
(1) √ (2)× (3)× (4)√
第3课时
【问题思考】
1. 欲扬先抑,以此凸显长妈妈淳朴、宽厚、善良的美德,表达自己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这样使文章更加真实生动,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1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文章用了大半的篇幅来写长妈妈的“缺点”和“错误”:饶舌多事、睡相不好、有许多繁文缛节、愚昧无知。而在后文又用她给“我”买绘图的《山海经》的事,表现她热情、乐于帮助别人的性情。
2.比较阅读
情感对比
《阿长与》
“我”的情感变化:不大佩服→空前的敬意→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新的敬意。
《台阶》
父亲在造台阶前后对比:
身体:健壮——父亲老了,身体垮
情感:充实,有目标——不知所措
台阶造前后对比:
台阶造前: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
台阶造后:台阶有九级台阶是水泥抹的面3.《卖油翁》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
1. 例如: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分析:运用外貌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老王身体衰弱至极,病入膏肓,在临终前还给我送来香油和鸡蛋,突出了老王知恩图报的形象。
例如:“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分析: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时的兴奋、喜悦之情,突出阿长纯朴善良、关心孩子的形象。
【当堂训练】
(1)全文没有华丽辞藻,却很好的把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2) 这一段写出了父亲的兴奋与焦急,他热切渴望砌上高的台阶。细节描写黄泥,写黄泥的颜色、光泽,其实是写父亲的心情,渴切而兴奋。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包括外貌(肖像、衣着、神态)细节,动作细节,语言细节,心理细节,环境细节等。本单元四篇课文侧重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作者善于运用传神灵动的细节,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的形象,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细节中见其人品,细节中见其精神。
第4课时
【问题思考】
1.
1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30”是祥子卖了骆驼后给刘四存起来的钱;“31”是虎妞补了整钱还给了祥子,骗他自己怀孕并且叫他在刘四生日的时候去提亲;“5”是曹先生被孙侦探跟踪,给祥子五元钱以备不时之需,结果祥子被孙侦探抓住,并抢走了祥子所有的积蓄。通过这三个数字,牵连出一系列的人物——曹先生、高妈、虎妞、刘四、老马小马、孙侦探。结合具体文本片段,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人物形象。例如孙侦探“你呀,我的傻兄弟,把你放了像放了屁,把你杀了像抹个臭虫。”在那个强取豪夺的社会里,他们随时都可以置祥子于死地。当时的劳动人民的命就是那么低微,那么的不值一提。一个军阀的走狗,都能欺负他们。最后祥子也一点一点被侵蚀,他人性的光辉被一点一点的抖落,最后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2.这种“京味儿”不仅体现在对北京的风俗民情、地理风貌、自然景物的充分展示,小说中对虎妞筹备婚礼的民俗的交代,以及对祥子拉车路线的详细叙述,都透出北平特有的地方色彩。在烈日与暴雨下拉车的祥子,对瞬息间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感受,既切合北平的自然地理情况,又与祥子这个特定任务的身份相一致。“京味儿”还强烈地体现在小说的语言上。小说提炼了北京口语,生动鲜明地描绘北京的自然景物和社会风情,准确传神地刻画出北平下层社会民众的言谈、心理,简洁朴实、自然明快,人物语言都是个性化的;叙述语言也多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既不夹杂文言词汇,也不采用欧化文法,长短句的精心配置与灵活调度,增加了语言的音乐感。《骆驼祥子》的语言造诣,充分表现了老舍是一位致力于民族化和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大师。
3.回答了破产农民涌进城市之后的命运问题,表明城市贫民要做生活和命运的主人,单靠个人奋斗史没有出路的。淳朴、勤劳的青年农民祥子,因父母双亡,在农村破产后进入北京城,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现实展开搏斗。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和堕落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与之境况类似的还有老马祖孙俩等底层劳动人民。作品正是通过底层人民在重重重压下的苦苦挣扎,活生生地告诉作者在那个万恶的旧社会,善良的人没有出路,依靠个人奋斗不能通向幸福,只通向更加悲惨的生活。
【当堂训练】
1. 祥子 车 虎妞
2. .下层劳动者
3.二十 北京市民生活 祥子
4.农村 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等 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 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等。
反馈案(课后作业)
第2课时作业:
1.有以下区别:(1)主观与客观:小说重在反映社会生活、描摹世态众生,有一定的客观性;散文重在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
(2)直接与间接:散文与小说中,都有作者的情感态度。但散文写人物,作者直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感受;小说写人物,作者的情感态度寄寓人物形象,一般不会直接站出来抒情议论。
1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备人:麦秀芳 王银博 麦祥波 伍丹妮
(3)解读的原则:散文的解读,应该尽可能尊重作者本人的情感指向;小说的解读,则往往存在“多元主题”的不同理解。
(4)散文中的人物是真实的,小说中的入物多故是虚构。
(5)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各种人称均有。
(6)散文写人,多半用寥数语白描手法带过,很少像小记那样全面立体地刻画。
(7)叙事方式环境描写,在散文与小说中也有不同持点。
2. “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