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用残损的手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难点)
3.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14 年 12 月 11 日,为了悼念逝者,铭记历史,“血色的年轮——12·13 南京大屠杀死
难者国家公祭日诗歌朗诵会”在上海虹桥社区文化中心举办,朗诵会上现场朗诵了诸多爱国
诗歌,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就是其中的一篇。或许大家会问,这首诗为什么会入选
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该诗。
二、预习展示
1.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
难的岁月》。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2 年。1941 年,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逮捕了
几乎全部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内。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
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等资料,但他始终没有屈服,在酷刑下致残。但诗人自己的抗日精
神依然不减,他更加痛恨日本的侵略,对祖国和人民更加同情爱怜。诗人饱蘸感慨,在狱中
写下了这首如泣如诉的诗歌。
2.初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把握节奏与情感基调。
(1)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ǐ):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再读课文,用“/”划分诗歌的停顿。
明确: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三、合作探究
(一)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一找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
明确:描写了“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
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形象。
2.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诗歌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明确:本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无形的手
掌”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而“抚摸”则是思绪和联想的展开,心理和情
感的流动。
(二)通读全文,把握主旨情感
1.诗歌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
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
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
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归纳本诗的主旨情感。
明确:本诗运用想象的手法,对沦陷区和解放区的现实事物作了直观式的细节描绘,在
对比中表现了诗人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和对
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期盼。
四、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难点)
2.品味诗歌语言。(重点)
3.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上节课中,我们了解了诗人及其创作本诗的背景,也体会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及
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期盼之情。那么,本诗的这些情感是怎样一步步突显出来的呢?这节
课,我们就通过本文的语言及诗人运用的写作手法来探究这一问题。
二、预习展示
这首诗中,很多句子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请同学们选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大声诵读,并体
会诗句的美妙之处。
方法提示:可从词性、修辞、句式、内容感情、诗歌韵律等角度进行品析。
三、合作探究
(一)解读诗歌意象
读“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一句,这是诗中第二次出现“我
用残损的手掌”,有什么作用?“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两个意象选用得恰如其分,
你认为好在哪里?
明确:诗中第二次出现“我用残损的手掌”,是强调,因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我”,
在这块温暖明朗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两个意象用得恰
如其分,唤起了人的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动。通过人类共通的情感经验调动读者的联想,形象
感受到对如恋人般美好、如母亲般亲切的解放区的向往之情。
(二)赏析诗歌语言
1.作者感情的变化,具体体现在诗中一些起修饰作用的词语上,这些词语有些是积极、
暖色调的,有些是消极、冷色调的,请同学们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
效果。
明确:积极、暖色调词:新生、辽远、温暖、明朗、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冷色调词: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表达效果:通过对比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憎。
2.说说你对“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这句诗用“广大的土地”借指整个中国,用摸索中的想象把对敌人的恨和对中国
人民的爱细腻地表现出来。
3.“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了
什么作用?
明确:“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两个比喻,是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反衬解放区
——那里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恒的中国”的地方。作者道出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
感,对祖国未来寄予了热切的希望,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民的新生活。
(三)分析对比手法
1.“江南的水田……只有蓬蒿”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对比,突出江南大地的破败。2.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情色彩和表现手法明显不同,结合原诗具体分析一下。
明确:感情色彩:这首诗的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
的。前后两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
表现手法:诗的前半部分是诗人想象着用手掌触摸地图上的沦陷区,这里只有“灰
烬”“血和泥”,一片凄凉景象。风景如画的“家乡”,如今被侵略者强占,作者在诗句中流
露出忧愤。在前半部分里,诗人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即“江南的水田”一句),加重了情
绪的渲染。后半部分,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情绪陡然一变,因为那里“温
暖”“明朗”“蓬勃生春”。这首诗前后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人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
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在本诗的教学过程中,我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设置教学过程,逻辑清晰,过程合
理,涉及的知识点全面,学生对诗歌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和掌握,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不足之处: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只是提出了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
回答。这是单向的交流,不能算是师生互动,更谈不上两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并且在这个过
程中我扮演的是知识的拥有者,把自己的想法或预先设计好的答案告诉给学生,剥夺了学生
自主思考的权利,使学生失去了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