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学期教时总编号:
课 题 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使用人 审阅人
课 时 2 课时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得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能力目标:1、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2、观察瞳孔的变化并做出解释。
3、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
2、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
重点
难点
重点: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得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2、描述眼球和耳的
结构及其主要功能。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难点: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
教法
学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
准备 眼球、耳的结构模型;多媒体课件
板
书
设
计2
教 学 过 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
新课
导入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展示成果
质疑深化
人 体 对 外 界 环
境的感知
一、眼球的结构
1、课件展示:电闪雷鸣
的下雨场景,提问:在这
种环境下你们会怎么办?
问题:
2、你是靠什么感觉器官
感知这一环境的变化的?
3、当你遇到紧急情况,
如:突然一辆汽车疾驰到
你的面前,你会怎样?
4、谈话:人体对外界所
作出的这一系列反应需
要视觉、听觉和神经系统
的参与。
1. 指 导 学 生 观 察 课 本
P89 人眼球结构和照相
机结构示意图,完成讨论
1、2。同时指导学生完成
同步学习 P74 自主探究
1
2、引导学生讨论回答相
关问题,并指导总结。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
讲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从而了解眼睛的结构。
3、请同学们结合同步学
习一起来归纳一下眼球
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提问:
(1)眼球的结构包括哪
些部分?
边听学生回答边板书眼
球的主要结构。
(2)眼球的各部分结构
分别有什么功能?
1、学生观看,唤起生活
中的表象回答问题:我会
找一个地方避雨。
2、靠自己的视觉器官、
听觉器官以及皮肤感知
这一环境的变化。
3、心跳加快,面色苍白,
甚至吓出一身冷汗。
4、领会教师的谈话,体
会人通过各种感觉器官
适应环境的现象。
1、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
讨论问题:照相机的成像
原理是?镜头、光圈和胶
卷分别起什么作用?眼
球和照相机有什么相似
的地方?同时完成同步
学习相关内容。
2、展示小组的讨论结果:
(1)照相机的原理是凸
透镜成像原理,镜头起调
节焦距的作用,光圈起控
制光线的作用,胶卷起感
光的作用。(2)镜头——
晶状体;光圈——瞳孔;
胶卷——视网膜。
3、根据同步学习上的提
示,观察眼球的模型和课
件中的图片,解读教材中
图 IV-46 眼 球 的 基 本 结
构和功能图,回答:
(1)眼球的结构包括眼
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分
为外、中、内三层,内容
物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
(2)角膜无色透明可以
透过光线;巩膜白色坚固
有保护的作用;虹膜有色
素,中间有瞳孔等。3
教 学 过 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4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展示成果
质疑深化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展示成果
质疑深化
二、视觉的的
形成
三、近视的成因
1、多媒体演示:眼球
的成像原理及过程。
指导学生阅读课
本 p90 内容完成同步
学习 P74 自主探究 2
2、视觉是怎样形成的
呢?你能用自己的语
言描述视觉形成的过
程吗?
3、由此可见视觉形成
的地方是?
4、我们都有这样的经
历:如果你看电影迟到
了,刚进电影院时伸手
不见五指,过一会你才
能看见周围的座位和
人;当你刚走出电影院
时,你会感觉到外面太
亮了,不由得眯起双眼,
这是为什么?
1、指导学生阅读阅读
课本 p90-91,同时完成
同步学习的 P75 的自
主探究。
2、展示正常人和患近
视的人的视觉的形成
过程,比较有什么区
别?
3、远视眼又是怎么回
事?
4、近视可以配带什么
眼镜加以纠正,为什
么?
1、观看眼球成像的过程,
思考问题,同时完成同步学
习。
2、回答问题:视觉形成的
过程是物体反射的光线依
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
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
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
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
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
胞能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
神经传到大脑的一定区域,
产生视觉
3、视觉是在大脑的一定区
域内形成的。
4、唤起生活中的表象,产
生疑惑。
回答:人刚进入黑暗的环境
中还未完全适应,瞳孔还比
较小,因此看不见周围的物
体。过了一会儿瞳孔扩大,
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增多,因
此就能看见周围的物体。同
样的道理,外面的光线比较
强,瞳孔还未缩小,大量光
线进入眼球中,就感觉太亮
1、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了解近视的形成原因及如
何预防近视;同时完成同步
学习的相关内容。
2、小组讨论回答:近视:
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
的前后径过长,导致物象落
到视网膜的前方。
3、远视:晶状体的曲度过
小或眼球的前后径过短,导
致物象落到视网膜的后方。
4、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纠
正,因为凹透镜能发散光线。
教 学 过 程5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展示成果
质疑深化
强化训练
巩固提升
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
四、耳的结构
及听觉的形成
5、全国中学生的近视率
正在逐年增加,那么我们
应该怎样预防近视呢?
预防近视应从哪些方面
做起?
1、阅读课本 P92-94 了解
耳的的结构,同时完成同
步学习的 P76 的自主探
究。
2、多媒体展示耳的结构
模式图,让同学们总结耳
的基本结构是由哪些部
分组成的?
3、耳的各个部分有什么
功能?
4、多媒体展示实际问题:
晕车、中耳炎是怎么回
事?
5、多媒体展示听觉的形
成过程。同时了解耳的的
保护。
6、观看失明和耳聋患者
的生活视频
1、指导学生完成同步学
习的相关练习题。
1、指导小组共同总结本
节所学内容。
5、平时要做到“三要”“四
不看”
1、阅读课本,讨论完成同
步学习的自主探究,同时
思考听觉形成的原因。
2、观看图片小组讨论总结:
基本结构包括:外耳、中
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3、耳郭:收集声波;鼓膜
能接受声音的刺激,产生
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
到内耳。
4、晕车与半规管和前庭有
关,中耳炎是细菌通过咽
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的。
5、学生观看总结,外耳道、
鼓膜、听小骨再到内耳,
刺激了耳蜗中的感觉细胞,
再经听觉神经传到大脑,
产生听觉。
6、观看感受我们应关爱残
疾人。
1、做题
1、分小组总结,小组间展
示补充。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