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词句解析
一、对句子的理解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
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作者用
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
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
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
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
奉献给这青山。
3.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
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
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
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
4.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
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
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
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二、对词语的理解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
和损失。
盘踞:非法占据。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旺盛。
淤泥: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文中指树下堆积的泥土。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
被所围绕。
《青山不老》课文简说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
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
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
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
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
(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
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
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
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
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
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
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
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
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青山不老》相关链接
晋西北
晋西北在山西,通常指的是保德、河曲、偏关三县,它们隶属于忻州市,隔黄河、长城与陕西、内蒙古相望。
晋西北的老人
晋西北地处吕梁山脉的黄土高原,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
顽强地生存着。这里的老人中有的曾经当过纤夫、有的远走他乡以唱戏为生,更
多的则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种养家,刻满皱纹的脸和长
满厚茧的手都是他们饱经沧桑的印证。
晋西北风沙防治刻不容缓
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而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
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这些主要
分布于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个县(区)的风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
都在增加。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
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
成为当地人们最大的敌人。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从西伯利亚吹过来的强劲
季风,经大同、朔州地区把当地粒碎质轻的栗钙土卷向高空吹向河北平原、京津
地区。
绿色生态治理工程
晋西北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有沙化土地和潜在沙化土地面积1700
多万亩,近300万亩草地因风沙危害逐渐退化,成为风沙侵袭北京的主要通道
和三大风沙源之一。2000年国家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后,山西省各级政
府组织以部门为实施单位,发动30多万户农户在大同、朔州、忻州3个市、13
个县(区)和两个国有林业局展开大规模的生态治理工程。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
1946 年出生,1968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
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
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
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