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词句解析
一、对句子的理解
1、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
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父亲”,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一个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公交车售票员,
被人歧视。然而此刻鲁迅先生却对“我”这样温和,这样亲切,使“我”从心底
感到温暖,感到慈父般的亲切,感到长者的慈爱。
2、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
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一个是崇拜鲁迅的文学青年,一个是关心、热爱文学青年的鲁迅,心有灵犀,
一见如故。“我”那种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抑制,但又不能不按捺下去。“结结
巴巴”,显示出“我”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先生就站在身边,激动的
神态和幸福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我向四周望了望”,表现出当时社会
环境的黑暗和险恶,怕有密探之流在旁边。作者阿累当时是“左翼剧联”成员、
中共地下党员,养成了高度警惕的习惯。“没有蹦出”鲁迅先生的名字,一是当
时环境的险恶,不能暴露鲁迅;二是作者有意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
这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由衷敬爱之情。
3、“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这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
量源泉,是“一面”给了“我”巨大力量。通过这句话,将一次“小”的见面同
鲁迅“大”的精神人格巧妙结合起来,画龙点睛,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二、对词语的理解
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在课文里有鲜明的意思。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莽撞:鲁莽。指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
踌躇:犹豫,拿不定主意。
摩挲:用手抚摩。颓唐:精神不振作。
打眼:引人注目。
憎恶:憎恨,厌恶。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一面》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
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
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
的影响和激励。回忆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课文重点展开叙述的。先写作者与
鲁迅先生这一面之交的原因:因为要等早班车回来,为了避雨,因此到内山书店
去躲一躲。再写内山先生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为鲁迅先生的出场
作铺垫。接着重点记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里既有对先生的外
貌描写,又有对先生推荐书、送书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
致入微。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
面”胜似数面之感。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
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第二次是在
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
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
“惊异”地望着鲁迅,观察更细致,连烟嘴是“黄色”的、安烟的一头已经“熏
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
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二是引
导学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一面教学资料
内山完造和内山书店内山完造(1885—1959),日本冈山人,20 多岁来到中国,起初在上海贩卖药品,兼售书籍,后开设了内山书店,自起汉名邬其山。
鲁迅与内山结交约在 1927 年底,两人友谊甚深,过从甚密。内山书店曾经是鲁
迅躲避国民党反动派通缉的秘密住所。鲁迅接待客人,也多在内山书店。鲁迅和
内山曾数度合作,办过版画展览。鲁迅曾为内山的作品《活中国的姿态》作序,
并有《赠邬其山》五律一首。抗战胜利后,内山回到东京,致力于中日友好活动。
1959 年 9 月,内山以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身份来华访问,因脑溢血去世。依其
生前意愿,葬于上海。内山书店亦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场所。
关于《毁灭》和《铁流》20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鲁迅十分重视十
月革命以来的苏联文学,尤其注重介绍反映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品。鲁迅着力
推荐的作品是法捷耶夫的《毁灭》和绥拉菲摩维奇的《铁流》。这两部小说写的
都是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生活。鲁迅认为“这两部小说,虽然粗制,却
并非滥造,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实在够使描写多愁善病的才子和千娇百媚的佳
人所谓‘美文’,在这面前淡到毫无踪影。”鲁迅甚至说,他爱《毁灭》,“就
像亲生的儿子一般”,并说“实在是新文学中的一个大炬火”,是社会主义文学
的“一部纪念碑的小说”。鲁迅把这类作品看作是战斗的无产阶级渴望的精神食
粮。因此他一方面鼓励曹靖华翻译《铁流》,一方面“经过不少艰难”亲自翻译
《毁灭》,并且自费印刷出版。
《毁灭》描写的是苏联内战时期一支由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组成的游
击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在西伯利亚地区同反革命匪帮进行战斗的故事。在
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时候,这部宣传革命英雄主义和
革命乐观主义的文学作品,对于我国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真好比“雪中送炭”。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法捷耶夫的《毁
灭》,只写了一支很小的游击队,它并没有想去投合旧世界读者的口味,但是却
产生了全世界的影响。至少在中国,像大家所知道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
也是对鲁迅翻译这本书的高度评价。
《铁流》描写苏联内战时期一支由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的红军,在布尔什维
克党的领导下,通过跟白军和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锻炼成为具有铁的纪律的队伍
的故事。作者成功地描写了革命群众的精神风貌,塑造了共产党员红军指挥员郭
如鹤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