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诗海拾贝》备课素材整理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诗海拾贝》备课素材整理

ID:106870

大小:40.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8-2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采薇》译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 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 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 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 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 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 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春夜喜雨》教材理解 《春夜喜雨》诗词鉴赏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诗中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 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其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声绘形,是一首入化 传神,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所诵的佳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 写春雨适时而降。刮风下雨,本来是一种极平常的自然现象,它本无感情和知觉。 诗人在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思想感情,似乎它很懂得人们盼雨的心 情,“知时节”而来。接着点出是春雨,正因为是“当春”之雨,才显出雨之来 得可喜可贵。于是“好雨”二字脱口而出,极其感奋自然,诗人当时喜兴的情态 仿佛就在眼前。这里诗人对喜雨的赞美,既没有抽象的议论,也没有采用什么比 喻,而是真挚感情的自然爆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是神来之 笔,不但写出了雨的形态,而且传达出了雨的神态。在一个春天的夜晚,绵绵细 雨伴着和煦的春风飘洒大地,悄然无声地滋润着泥土、禾苗、花木。“潜”、 “细”二字,十分精确、形象,传出了春雨悄悄而来、轻轻而动的神态。将一个 特定的自然景物描绘到入化之境。无怪乎清人沈德潜称道这两句诗“传出春雨之 神”。如果说上两句是诗人在屋内听春雨飘洒声之所感,那么“野径云俱黑,江 船火独明”两句,则是诗人推门远望雨夜景色之再现。雨声沙沙,喜而思见。推门向外一望:细雨绵绵,乌云笼罩,天下一片漆黑,分不清山,看不出路,只有 远处闪耀着一点红光,是江上渔船的灯火。这迷人的春郊夜雨之景,使人在广漠 的幽暗中感受着一种甜美的静寂。这里作者细致地写出雨夜之景,正是以这种气 象寓托对喜雨的兴致心情。夜色越阴暗,才越能觉出绵绵细雨不断之势,盼喜雨 的心情就更加称意。诗人在这幅春郊夜雨的画面上,于一大片的黑色之中,点上 一点“渔火”的光亮,使得“黑”“明”映衬,醒目鲜明,从而更增强画面的诗 意。最后两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想象中的景象,也是诗人喜兴心情 的进一步表达。诗人推想这雨今夜一半时是不会停的,经过一夜的滋润,到明天 拂晓时,雨过天晴,锦官城满城含着雨水的百花,会更加鲜艳夺目,一片生机。 从这层春意盎然的想象中,足见诗人对好雨的喜悦难尽心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意 味。“红”、“湿”、“重”三字,极其形象、准确地表达了雨后花朵的特征。 故而明人谭元春说:“红湿字已妙于说雨矣。重字尤妙,不湿不重。”(见《唐 诗归》)。 这首诗全篇按时间的顺序,依照景物的变化,顺应着主观的感受,点染出 “春夜喜雨”的景色与气氛。全篇句句是“雨”,处处是“喜”,而“喜”字却 一字不露,足见诗人的匠心独运。 《西江月》运用的艺术手段 这幅江南山村月夜图,作者是运用哪些艺术手段来表现的呢? 首先在词调的选择上,作者选用了易于表现活泼欢快情绪的小令《西江 月》。 《西江月》词,为双调,五十字,上下阕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这首《西 江月》的“蝉”“年”“前”“边”四字都在平声“先”韵内,而结句的“片” “见”两字虽属仄声,但在词韵中也属同部。这样平仄韵同部互协,可以增加词 的声情之美,而这两个仄韵字都安排在上下阕的结句上,声调短促,戛然而止, 使整首词更显得和谐有力。 《西江月》每句字数大致整齐,为六、六、七、六句式。上下阕开头两个 六字句,易于对偶。这首《西江月》上下阕开头两句对偶都很工稳。这里需要特 别指出的,是关于“别枝”的解释问题。据我所看到的,大致有三种解释:一种是释“别”为“离开”,这里又有两种细微的不同说法,一是说月光“离别了树 枝”,一是说乌鹊“离开枝头”;第二种是释“别枝”为“斜出的树枝”;第三 种是释“别枝”为“另一枝”。我认为第三种解释是比较好的。因为“明月”两 句对仗十分工稳。“明月”对“清风”,都是自然景象,真可谓清风明月不用一 钱买;“惊鹊”对“鸣蝉”,“惊”“鸣”都是动词,而且都有使动的意思, “鹊”“蝉”皆属能飞善鸣的动物;“别枝”对“半夜”,“枝”“夜”都是名 词,“半”在这里作形容词用,“别”亦应是形容词,若作动词,则与“半夜” 不对偶。再说,词的下阕开头两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数量词 对数量词,名词对名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对仗非常工整。怎么能够设想,精通 词学的辛弃疾会在同一首词的对偶处出现不对偶的现象呢?其实,这里的“别 枝”,与唐代方干《寓居郝氏林亭》诗之“蝉曳残声过别枝”中的“别枝”是一 个意思。苏轼的“月明惊鹊未安枝”(见《次韵蒋颖叔》《杭州牡丹……》两 诗),周邦彦的“月皎惊乌栖不定”(《蝶恋花·早行》),说的也是明月使鹊 惊起,不能安栖,意境也是相同的。 其次,是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映的表现手法。 明月、清风、稻花、星雨、茅店、溪桥,原都是无情物,而惊鹊、鸣蝉、青 蛙,自然也不会有人的感情。但对这些客观景物的描写,却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 想和心情。对于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来说,他所看到、听到、嗅到、触到、感觉 到的一切,都是令人心情舒畅、欢欣鼓舞的。整首词的中心是“说丰年”,而着 重表现的是作者因年丰而引起的欢快情绪。 词的上阕着重于“面”的渲染,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 绘,鹊惊、蝉鸣,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三、四两句动静交混,而着重于动静 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都是为了突出“说丰年”三字。上阕对“面”的 渲染,已形成欢快喜悦的氛围。 词的下阕则着重于“点”的刻画。作者选取了夜行途中一个带有戏剧性的 特写镜头,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这个妙趣横生的 小插曲,使全词声情为之一扬。词的下阕一、三两句写静,二、四两句写动,而 一、二句的“四二”句式,节奏轻快,跌宕起伏,末句的“转”字、“忽”字, 更使作者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夜来飞雨,并没有使作者懊恼,扫兴,相反,更增加了词人的兴致。有的同志认为“七八个星天外”是“写云层之密”,只是从 云层里透漏出来七八个星星。但从整首词看,这样解释则缺乏情致。这一句是和 词的首句相照应的,写的正是“月明星稀”的实景。黄遵宪《早行》诗:“东方 欲明未明色,北斗三点两点星。”写的也是这种情景。如果云层很厚很密,那么 酝酿时间必然较长,星星只能透漏出七八个,那么月亮定是黯淡无光了,这样作 者思想上必然早有防雨的准备,这与上阕所描写的悠然恬适的心境是不相称的。 再说,作者经常来往于黄沙道中,对沿途景物非常熟悉,如早有准备,那结句的 “忽”字就无着落。盛夏时节,天气多变,刚才还是月明星稀,清风徐徐,想不 到刹那间飞来几片乌云,接着撒下“两三点雨”,作者猝不及防,不暇思索而匆 忙躲雨,及至“路转溪桥”,“旧时茅居”才蓦然出现在眼前。“忽”字在这里 用得是很传神的。所以我说这是“夜来飞雨”,是盛夏的阵雨。如果是未雨绸缪, 大雨将至,那就未免有点大煞风景了,而与整首词轻快活泼的情调也不和谐。五 代卢延让《松寺》诗云:“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唐李山甫《寒 食》诗亦云:“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辛弃疾在遣词用字上显然 是受了他们的影响,但不能据此断定“七八个星”是由“云层之密”所致。 再次,全词用语明白如话,而又灵活多变,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轻快活泼的 情调。 辛词好用典,好发议论,但这首小词,作者一不用典,二不发议论,而是采 用白描的手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实地描写出来,清新活泼,摇曳多姿, 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使人读来感到异常亲切自然。应该说,像辛弃疾 《西江月》这样描写农村风光的抒情小词,在整个古典词中是不可多得的。 关于艾青的生平和创作 蒋海涛 艾青是我的大哥。常有同志来访,或写信问我有关艾青的情况;同时我也发 现在有关艾青的资料记述中,经常有与事实有些出入的情况。因此,我在下面对 几个有关的问题作些回忆,作为答复和订正。 第一个问题,艾青的出生年月和对他早年在家乡的一点回忆。 艾青出生于 1910 年,与曹禺、吴强、姚雪垠等都是同年。有的文章把他的 出生月份弄错了。1979 年我为了编写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艾青专集》,住在北 京史家胡同我大哥家里,看到了在《长春》上发表的李又然同志写的文章。这篇 文章深情地回忆了他在巴黎时与艾青交往的情况,也提到了艾青这一笔名的来历。 李又然说:艾青在“蒋”字上打了一个叉,露出草头成了“艾”字;“青”字呢? 因为艾青是十二月生的。“艾”字的来历与许多资料谈及的比较符合,但他把 “青”字的来历搞错了。 李又然在 30 年代到我们家里住过一段时间,那时我才 12 岁光景。由于他是 艾青的朋友,我们把他当大哥哥看待,他住在我家东厢客房里,还逗我下过围棋, 我输了(我下围棋是从艾青那里学来的)。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就是艾青在监狱中托人带给李又然,后来在《春光》杂志上发表的。说艾青是十 二月生,大概他没有记清楚。根据我的记忆,我们兄弟三人的生日凑巧得很,都 是农历十七生的。艾青是二月十七,我的二哥是七月十七,我是十二月十七,月 份是等差级数,很好记。 有人问,有的材料上说艾青两字也是海澄(大哥原名蒋海澄)两字的家乡土 音的谐音,对不对?我想,是有关系的,家乡人称海澄发音和艾青相近。 艾青热爱家乡,但他一生天南海北,国内除西藏、台湾等地外,几乎遍历全国; 国外到过几个大洲。除童年和少年的一段时间外,在家乡的时间并不长。法国留 学回来和出狱后到过家里几次也都没住得很久。然而有许多事在我的记忆中却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记起了在家里的堂前,在写着“望益”那块匾额的下面,晚上他对弟妹们 讲读外国名著《茵梦湖》里的故事。我记起了他离开牢狱重新获得自由后,同我 们一起在本村祠堂前池塘里洗澡、戏水,他在池塘里低吟:“起来!饥寒交迫的 奴隶……”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国际歌》。 他教我下围棋,那黑白棋子还是用马粪纸剪的,有时下得竟忘记了吃饭。他 还同我们到村子附近的西周高背一带游览、写生,或者到风光绮丽的山坡上、池 塘边观赏,沐浴在大自然的波光色海里。他从外面带回来许多书刊,有红壳面的 《呐喊》,有封面上好像几个人挨在一起的《彷徨》,他住的东厢楼上的书橱里 挤满了厚厚的现代杂志。这些都启引过我在少年儿童时代就去轻敲文学的门扉。这一切,都像云烟消散一般地过去了,但当记忆一丝丝地重新萦绕脑际的时候, 又好像没有因年月的消逝而褪色。尤其是他为了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而离家远走 的坚毅意志,一直在我的心坎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抗战炮火打响了,他又义无反顾地违反父亲叫他留在家里的意愿,离开家庭, 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临行时并告诉我的二哥:“今后不管怎样,你们兄弟俩要做 正直的中国人,千万不能参加那个党(指国民党)。”这一临别赠言,也使我联 想到他的为人以及他为什么那样热爱鲁迅的作品。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有的文章和资料把艾青讲成义乌人(直到 1980 年 12 月 福建教育学院出的一篇谈《黎明的通知》的资料还说艾青是义乌人)。 艾青是浙江金华人,他读的浙江省第七中学(现在的金华一中),原来的校 址就在金华的名胜古迹“八咏楼”的附近。南宋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在金华住过, 她写过《武陵春》一词,词中写的“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 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中的双溪,就是义乌江和武义江汇合成的婺江。八咏楼楼 高数丈,面临婺江,登楼可以远眺。李清照在丈夫死后来金华避难时,曾登临过 八咏楼,写过很有气势的诗:“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 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题八咏楼》) 从金华出义乌门向东走,约七十华里的地方,有个村子叫畈田蒋,我们的家 就在这个村子里。村子就在双尖山下,艾青在《双尖山》这首诗中这样写:“亲 爱的双尖山,/你是我的摇篮──/早晨,你看着我起身,/晚上,你看着我睡 眠。” 的确,在我家的楼上,从北面楼窗望出去,可以看到双尖山的山顶。双尖山,在 抗战时期是金华东义乌西一带游击战士经常出没的地方。我记得,我初次看到的 《献给乡村的诗》《雪里钻》等诗,就是由当时金萧支队游击战士带来的。 从我们这个村子向东走两里多路,就有一条小溪,隔溪就是义乌地界,我们 村里的方言同史学家吴晗家乡苦竹塘(属义乌地界,离畈田蒋约五华里)的方言 很相似,我们的母亲又是义乌县王阡(离我们村子 10 华里,比我们村子大)人, 所以有的人就误传我们是义乌人。 吴晗倒是真正的义乌人,他的外婆家却在我们村子里。吴晗童年、少年时代 在金华傅村育德小学和城里的金华中学(那时叫浙江省立第七中学)读书,假日常到畈田蒋外婆家来,常同艾青一起玩。出生在义乌的名人较多,如陈望道、冯 雪峰、吴晗等,所以有的人把艾青也说成义乌人。我们的村子离金华城 70 华里, 离义乌城倒更近一些,也容易把我们当成义乌人。 第三个问题,关于《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在狱中写的成名作。诗中的人物形象可说是实有 其人和实有其事。它与《我的父亲》是姊妹篇,都是研究艾青早年生活及其家庭 的重要诗篇。 大堰河是个童养媳,她的名字就是她出生的那个村庄的名字。她的村庄叫大 叶荷,大堰河是谐音。大叶荷这个村子很小。这个女孩子从小嫁到畈田蒋做童养 媳,度过了劳碌悲苦的一生,死时只有一口很简陋的棺木,一手把纸钱的灰,用 几把稻草盖一盖棺材,旁边也围点稻草,就算是一个坟墓。 大堰河的确是一个勤劳朴素的农妇,我的姑母早年丧夫失子,住在畈田蒋, 时常赞叹大堰河,说她很勤快,可惜死得太早了。旧社会的童养媳都是悲苦的, 连一个自己的名字都没有。我们村子里就有许多童养媳,都像大堰河一样,用出 生的村庄的名字代替她们的名字。 有人问,大堰河在劳动时还含着笑,是不是实写?我说,看看鲁迅写祥林嫂 到鲁四家开始做工的那一段,写到“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 也白胖了”就可懂得“笑”里所包含的深刻悲剧意味。大堰河的“含着笑”,一 方面说明大堰河的要求多么卑微,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旧时代穷苦人要谋生,哪能 哭丧着脸去惹东家或旁人的不愉快呢? 有人问:艾青被捕后,父亲哭到天亮,是不是真的?在我的记忆中,这是真 的。因为儿子走的不是与他同一条路,他的幻想破灭了。他曾盼望艾青早日从法 国巴黎回家,照他的意愿干事,但等而又等,儿子尚未回来,他竟吟咏起温庭筠 的词句来了:“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及至儿子回国,不但没有 衣锦荣归,而且是“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除了那些叛乱的书籍,和那些狂 热的画幅,和一个殖民地人民的深刻的耻辱与仇恨”,现在又被关进了监狱,由 于对儿子的绝望,确曾一夜哭到天亮。 选自《艾青研究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有删节。宋词简介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 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 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 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 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 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道。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 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 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 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 强烈的感染。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 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 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盲志,词抒 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 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 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 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 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 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 易于接受。 词大致可分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 一 90 字)和长调(91 字以上,最长的词 达 240 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 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 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 种独立的文体。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享年 67 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 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 齐名,并号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 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 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 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 13 年,山东一带即已 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 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 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 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 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 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 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 《辛稼轩诗文钞存》。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 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 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 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 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 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 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 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 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他作为南宋朝廷大臣而写的一篇文章《议练民兵守 淮疏》,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 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这篇应用散文感情炽热,构思缜密,层层深入,有理有 据,语言也精确、简洁。文章仅用了六百余字,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 题,不枝不蔓,一气贯通,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预测、字字落到实处, 质朴无华,明晓畅达。一位豪迈旷达的词人,根据不同的文体的需要,能够写出 如此严谨、朴实的应用文,可见一位大手笔,在写作中是不能囿于一个狭窄天地 中的,应该熟练地掌握几套笔墨,既有自己喜爱的体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写出不 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别类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术家,虽擅长一种兵刃,但 对其他武器也能舞动一样。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 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 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节选自《应用写作》1998 年第 1 期,《词坛巨擘 公文高手——读辛弃疾》)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词中, 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另外,在《贺新郎》、《摸鱼儿》等词中,他用“剩 水残山”、“斜阳正在断肠处”等词句讽刺苟安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 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满。胸怀壮志无处可用,表现在词里就是难以掩饰的不平之 情。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水龙吟》,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 激发的同时,他也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 词构成悲壮的基调。辛词在苏轼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题材范围,他几乎达到 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 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 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 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 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 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 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 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 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 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 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 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 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 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 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 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 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 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 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 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 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 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 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 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又圆滑、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他也意识到自 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 的准备,并在江西上饶的带湖畔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果然,淳熙八年 (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 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辛弃疾一向很羡慕啸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 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但是,作为一个 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 难以忍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 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 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 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在这 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 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 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激昂慷慨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于开禧元年 (1205)重回故宅闲居。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身体衰弱, 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天溘然长逝。 虽然,自中原失陷以来,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已经成为文 学的中心主题,辛弃疾的词在其中仍然有一种卓尔不群的光彩。这不仅因为辛弃 疾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更为强烈,而且因为 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在他的词中表 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 在抒发报国之志时,辛弃疾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像 “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 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 郎》)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 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的慷慨热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滥的祝寿词: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 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 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而对于庸俗圆滑、面对民族危亡无所作为的官僚,辛弃疾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厌恶, 在《千年调》中他勾勒了这类人物的丑态:“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 然可可,万事称好。”然而正是这样的人充斥官场,把持权位,引导着一条苟且偷安的道路。他愤慨地 写道:“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卜算 子》) 当辛弃疾带领不多的人马冲过战场烽火来到南方时,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 图,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在 他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 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 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 得怵目惊心。然而即使词人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 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 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 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 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 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 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当代注本以邓广铭先生作的 《稼轩词编年笺注》最为流行。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夜莺的歌声作者谢尔盖·叶赛宁简介 1895 年 10 月 3 日,谢尔盖·叶赛宁出生在俄罗斯帝国时期梁赞州康斯坦丁 诺沃镇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祖父母的家中度过了大部分的童年时光,并于 9 岁 时便开始写诗。 1912 年,叶赛宁来到莫斯科,在一家印刷公司当校对员。次年,他申请就 读莫斯科国立大学,并作为一名外来学员在那里学习了一年半。早期时候,他的 诗的灵感大都来自俄罗斯的民间传说。1915 年,他来到圣彼得堡,渐渐结识了亚历山大·勃洛克、尼古拉·卡拉约夫、谢尔盖·高罗德斯基(sergei gorodetsky)和安德烈·别雷等当时俄国的著名诗人,并于同年发表了第一本诗 集:《亡灵节》(Радуница),开始闻名于文坛。 勃洛克促进了叶赛宁作为诗人的早期创作生涯,并与卡拉约夫教授他抒情诗 歌方面的一些写作技巧。而别雷则在诗歌的形式方面对叶赛宁有较大指导和影响。 后来,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对叶赛宁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使他的创作发生了 根本转变——他开始歌颂革命,赞扬工人阶级(但从根本上他并不理解革命和苏 维埃制度),以至于形成了所谓以“放荡不羁、玩世不恭”为形态的“叶赛宁气 质”(但此说法并不普遍)。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