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庄子》故事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子,丰富文言知识。(重点)
3.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体会庄子的志趣。(重点)
4.感知惠子和庄子在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绿树成荫,莺歌燕舞,落英缤纷……春色近在呼吸间,好逍遥!这是“庄先生”的世界,
也是深圳原创舞台剧《庄先生》深圳剧组在室外排练的现场。2015 年 4 月 3 日,《庄先生》
深圳剧组首次开放其在深圳园博园汇芳园的排练现场。“庄先生”是谁呢?我们一起走进本
课来揭晓答案!
二、预习展示
1.庄子与《庄子》。
庄子,名周,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
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
邀为相,被其拒绝。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
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的主宰。
《庄子》文章特点:善于通过寓言故事说理;想象奇特,寓意深远;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幽默、诙谐。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子。
(1)文言词语。
重点实词:
①惠子相梁(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②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京城)
③非梧桐不止(栖息)
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疑问代词,怎么)
⑤于是鸱得腐鼠(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
一词多义:
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本来)
安得鱼之乐(怎么)
汝安知鱼乐(哪里)
于是惠子恐(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于是鸱得腐鼠(在这时)
(2)文言句子
①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②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不是梧桐不栖息,不是竹实不吃,不是甘
泉不喝。)
③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我不是您,因此当然不
知道您是否知道了;您本来不是鱼,您也不知道鱼的乐趣,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三、合作探究
(一)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1.庄子讲鹓 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鹓 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 ,
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
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
的效果。
2.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明确: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二)感知惠子和庄子在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惠子和庄子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
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不同,结合课文试作分析。
示例:《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
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唯恐避之不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
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
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
的风貌。
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他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
乐自由。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庄子〉故事两则》中有两个有趣的故事:惠子相梁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两则
短文篇幅都很短,百十个字。就在这短短的百十个字中,却尺水兴波,人物形象突出,故事
情节完整。其内容又很浅显,学习上不会有太大困难,学生很喜爱这样的小故事。因此,学
习这篇课文我注重在学习重点字词中理解句子文意,从而理解故事的寓意。
不足之处:因为两篇课文只设置了一个课时,所以上课任务比较重,因此一些细节问题没有
特别注重,估计有部分知识点会有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