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
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二、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三、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
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设想
反复朗读,联系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细读品味精要文段,探究疑难问题,理解课
文的写作技巧及语言特色;联系生活实际,拟写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的
发言提纲并在班上交流。
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
1、高尔基。
2、《海燕》写作的时代背景。
3、关于高尔基《海燕》的其他资料。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了解基本常识,朗读并整体感知课文。
一、导入
我们读了巴金《日》、《月》两篇短文,巴金通过写“日”、“月”表达了什么情感?(由
“日”、“月”这寻常的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表达作者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
我的伟大情怀,……) 二、课前准备情况检查及交流。
1、作者。2、关于《海燕》的写作背景及其他资料。3、教师归结,要求学生整
理文学常识并作好笔记。 三、朗读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记准生字字形;理解生词在文中的意思。注意重音,
停顿和语速。(运用工具书查正字音词义;与同学初略探讨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
理。)
a.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高傲(ào) 呻吟(yín) 翡翠(fěi) 掠起(1üè) 困乏(fá) 蜿蜒(wān yán)
b.解释下列词语。
高傲: 呻吟:
翡翠: 掠起:
2、指名朗读。方法:以意思相近的文段分段朗读,探讨重音、停顿、语速的处理。
四、探讨感知
1、教师引导设疑: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指导学生阅读课首方框内提示的文字并
思考
2、师生互动探讨:
(1)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通过对海燕的赞美,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课文中的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
形象。(联系背景理解、概括)
五、练习与研讨
1、字音词义,常识积累,朗读感受。
2、问题研讨
(1)课文标题是《海燕》,作品中为什么还写到其他几种海鸟?
(2)如果说“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那么课文
中其他事物也应该有其各自的象征意义,请列出来与同学探讨。
第二课时 学习课文象征、烘托、对批等表现手法,阅读理解精要文段。
一、上课时“问题研讨”交流。
二、朗读感受,思考探讨
1、朗读描写海燕的句段,观看海燕在乌云和大海之间穿梭号叫的画面,加深对
海燕这一形象的感受,引出象征意义。
2、朗读描写其他海鸟的语段,观看投影画面
(1)用文段中的词句概述这些海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种种丑态;
(2)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海鸟?举例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学生探讨后教师小结;烘托。 象征、烘托、对比等手法的概念及其在文艺创作中
的运用(结合本文作引导性阐述,从写作技巧方面引导学生欣赏)。
三、精要文段阅读理解。
1、朗读暴风雨来临之前大海上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的句段,具体说说你对这些
描写的理解。
2、文章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试在课文中找出几例并分析说
明(从表达方式、作品语言方面欣赏。)
教师小结:
1、充满激情的描绘――间接抒情 描写议论结合,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勇猛坚强、
乐观自信的无产
2、饱含激情的议论――直接抒情 阶级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
四、课文总结:
1、内容:略
2、艺术特色:略
五、拓展延伸
人生,并非只意味着阳光与鲜花,有时也会遇到坎坷,甚至面临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试以“面临生活中的暴风雨我该这样做”为话题,拟写一篇发言稿
在班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