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 回顾与思考(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 回顾与思考(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

ID:108214

大小:66.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三章 圆 《回顾与思考(第 2 课时)》 教学设计说明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圆的相关知识,结合《圆》复习课第一 课时,逐渐形成“圆的基本概念与定理”、“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与圆有关的 计算”的知识网络体系.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 在圆的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了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探索圆 周角与圆心角关系、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分类讨论思想, 研究拱桥跨度、拱高等问题时建立建模思想,研究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之 间关系定理时体会化归与转化思想等.同时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 很多探究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探究学习的经验,具备一定的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通过复习课第一课时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圆》的知识网络体系进行了初步 的梳理与构建.本课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从不同 角度展开提问并尝试解答,从另一个维度对本章的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进行反思, 通过进一步整合、重组,将其内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体系中.为此,本节课的教 学目标是: 1.通过问题的设计,对圆的相关知识与思想方法进行反思,逐步培养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圆的知识体系,内化数学思想方法. 3.在探索活动中通过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 能力.2 三、教学设计分析 本课共分三个环节:问题开放、变式练习、总结归纳. 第一环节:问题开放 如图:已知在△ABC 中,AB=AC,以 AB 为直径的⊙O 交 BC 于点 D,过 D 作 DE⊥AC 于点 E,CD= ,∠ACB =30 º . 请同学们尝试提出问题. 『分析』本题改编自一道课后练习题,题目的信息量非常丰富,由于问题的 开放性,学生可提出问题的角度很多,如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点 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有关的计算等.如: 问题 1:求证点 D 是 BC 的中点; 问题 2:求⊙O 的半径; 问题 3:求点 O 到 BD 的距离; 问题 4:求证 DE 是⊙O 的切线; …… 学生提出问题后,分组并进行求解或证明. 问题 1:求证点 D 是 BC 的中点; 『分析』本题涉及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通过连接 AD,构造直径所对的圆 周角,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即可得证. 本题辅 助线的构造方式是有关圆问题讨论的常用方案,本题也较好地体现了转化的思想 方法.类似地,学生还可以提出:求证 AD 平分∠CAB. 问题 2:求⊙O 的半径; 『分析』利用含 30º 角的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勾股定 理,等边对等角等方法,便可求得半径.本题较好地体现了 圆与三角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类似的,学生还可以提出:求 DE、AE、AD 的长度, 解题思路类似. 问题 3:求点 O 到 BD 的距离; 『分析』本题通过作 OF⊥BD,构造垂径定理基本模型,结合勾股定理便可 3 F3 求得结论. 教师点拨:以上几个问题主要涉及圆的基本概念与定理,请同学们谈一谈学 习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线索? ——圆具备轴对称性和旋转对称性,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方法我们探索垂径定 理及其逆定理,然后用推理证明的方法进行证明;用旋转变换的方法我们探索圆 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的定理,然后加以证明;我们还用推理证明的方法研 究了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师点拨:虽然圆这部分涉及的知识非常丰富,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学习的基 本线索,相关的概念、定理便易于理解、掌握.本章还研究了与圆有关的位置关 系,请同学们继续就有关内容提出新的问题? 问题 4:求证 DE 是⊙O 的切线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证明方法多种,涉及知识面较 丰富,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为此,本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分组讨论, 讨论、比较不同的证明方法,总结规律. 证法 1:由于已知点 D 为圆上一点,要求证 DE 是⊙ O 的切线,根据切线得判定定理,可构造辅助线 OD,并 证明半径 OD⊥DE.具体方法如下:连接 DO、AD,因为 AB 是 直径,所以∠ADB=90 º,即∠1+∠4=90 º;又因为 DE ⊥AC,所以∠4+∠C=90 º,可得∠1=∠C=30 º.因为 AB=AC,所以∠B=∠C= 30 º,故∠3=90 º -∠B=60 º;又因为 OD=OA,所以∠2=∠3=60 º,所以 ∠ODE=∠1+∠2=90 º,即半径 OD⊥DE,从而得证 DE 是⊙O 的切线. 教师点拨:这种证法的亮点在于准确把握了证明直线与圆相切的一种常用的 辅助线作法,构造半径 OD,通过证明 OD⊥DE,从而得证 DE 是⊙O 的切线.还 有其它证明方法吗? 证法 2:可以通过证明 OD∥AC,由∠ODE=∠DEC=90 º,证明 DE 是⊙O 的切线.具体方法如下:连接 DO,因为 OB=OD,AB=AC,所以∠5=∠B,∠C=∠B,故∠5﹦∠C, 所以 OD∥AC;又因为 DE⊥AC,所以∠ODE﹦∠DEC=90 º ,即半径 OD⊥DE,所以 DE 是⊙O 的切线. 教师点拨:本题结合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使证明方法更简洁了,可见在 几何证明过程中,知识综合应用的优越性. 5 1 3 4 24 证法 3:还有更简洁的方法!由于 BO=AO,BD=CD,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即 可得证 OD∥AC,便易证 DE 是⊙O 的切线. 『分析』通过一题多证,从多角度构建起知识的联系与拓展,进一步丰富的 几何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适时进行点拨,结合本题总结归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 系的有关知识以及与切线有关的常用辅助线作法. 第二环节:变式练习 变式:如图,已知⊙O 的直径 AB=2,∠ABC=30 º,BC =2 ,D 是 BC 的中点,试判断点 D 与⊙O 的位置关系. 请判断下列解题过程是否正确? 解:连接 OD、AD, ∵AB 是直径 ∴∠ADB=90 º ∵AO=BO ∴OD= =AO ∴点 D 在圆上 『分析』本题考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基本的思想方法是转化为点到圆心的 距离与半径比较,即把“形”的关系,转化为“数”的关系.该题解题过程为看 似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 半”便可获得结论,然而仔细分析题目条件却发现∠ADB 并没有条件确定圆周 角,条件不完备,解法错误.本题应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 OD 的长度,再与半径 比较作出判断. 解:连接 OD,作 OF⊥BC 于点 F 在 Rt△BOF 中,∠B=30 º,OF= OB= ∴BF= ∵D 是 BC 中点,BC=2 , ∴BD= BC= ∴DF=BD-BF= 3 AB2 1 2 1 2 1 2 322 =− OFBO 3 2 1 3 2 3 F5 在 Rt△DOF 中,DO= ∴OD=OB ∴点 D 在圆上 第三环节 课堂小结 1.通过开放问题情景,从多角度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能力; 2.《圆》的内容综合性较强,在具体应用中,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构建. 四、教学设计反思 本课借用一道课后作业题作为研究对象,请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提问并尝试 解答,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把本章的知识点重新组织起来.由于问题的开放性, 学生提问的角度有许多,包括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点与圆的位置 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有关的计算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提问, 并尝试解决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编 制题目时,需要思考回忆本章知识的线索,对照过去的问题,是一种主动参与, 思维是开放的.通过这样的参与,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 有助于把章节知识内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体系中,并获得新的意义建构,符合新 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课堂上学生还可以提出了许多精彩的问题,如求弧长问题、 求圆心角问题等,但由于时间所限,部分题目只能留待课下继续完成,面对当前 课改提出的探究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模式,如何掌控时间的分配,如何引导学生 学会发问,如何对学生提出的开放性问题进行有效点拨,如何优化资源的使用等 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思考的课题. 12 1 2 3 22 22 =    +     =+ OFDF

资料: 4978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