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章 圆
《回顾与思考(第 2 课时)》
教学设计说明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圆的相关知识,结合《圆》复习课第一
课时,逐渐形成“圆的基本概念与定理”、“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与圆有关的
计算”的知识网络体系.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
在圆的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了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探索圆
周角与圆心角关系、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分类讨论思想,
研究拱桥跨度、拱高等问题时建立建模思想,研究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之
间关系定理时体会化归与转化思想等.同时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
很多探究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探究学习的经验,具备一定的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通过复习课第一课时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圆》的知识网络体系进行了初步
的梳理与构建.本课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从不同
角度展开提问并尝试解答,从另一个维度对本章的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进行反思,
通过进一步整合、重组,将其内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体系中.为此,本节课的教
学目标是:
1.通过问题的设计,对圆的相关知识与思想方法进行反思,逐步培养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圆的知识体系,内化数学思想方法.
3.在探索活动中通过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
能力.2
三、教学设计分析
本课共分三个环节:问题开放、变式练习、总结归纳.
第一环节:问题开放
如图:已知在△ABC 中,AB=AC,以 AB 为直径的⊙O
交 BC 于点 D,过 D 作 DE⊥AC 于点 E,CD= ,∠ACB
=30 º .
请同学们尝试提出问题.
『分析』本题改编自一道课后练习题,题目的信息量非常丰富,由于问题的
开放性,学生可提出问题的角度很多,如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点
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有关的计算等.如:
问题 1:求证点 D 是 BC 的中点;
问题 2:求⊙O 的半径;
问题 3:求点 O 到 BD 的距离;
问题 4:求证 DE 是⊙O 的切线;
……
学生提出问题后,分组并进行求解或证明.
问题 1:求证点 D 是 BC 的中点;
『分析』本题涉及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通过连接 AD,构造直径所对的圆
周角,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即可得证. 本题辅
助线的构造方式是有关圆问题讨论的常用方案,本题也较好地体现了转化的思想
方法.类似地,学生还可以提出:求证 AD 平分∠CAB.
问题 2:求⊙O 的半径;
『分析』利用含 30º 角的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勾股定
理,等边对等角等方法,便可求得半径.本题较好地体现了
圆与三角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类似的,学生还可以提出:求 DE、AE、AD 的长度,
解题思路类似.
问题 3:求点 O 到 BD 的距离;
『分析』本题通过作 OF⊥BD,构造垂径定理基本模型,结合勾股定理便可
3
F3
求得结论.
教师点拨:以上几个问题主要涉及圆的基本概念与定理,请同学们谈一谈学
习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线索?
——圆具备轴对称性和旋转对称性,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方法我们探索垂径定
理及其逆定理,然后用推理证明的方法进行证明;用旋转变换的方法我们探索圆
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的定理,然后加以证明;我们还用推理证明的方法研
究了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师点拨:虽然圆这部分涉及的知识非常丰富,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学习的基
本线索,相关的概念、定理便易于理解、掌握.本章还研究了与圆有关的位置关
系,请同学们继续就有关内容提出新的问题?
问题 4:求证 DE 是⊙O 的切线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证明方法多种,涉及知识面较
丰富,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为此,本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分组讨论,
讨论、比较不同的证明方法,总结规律.
证法 1:由于已知点 D 为圆上一点,要求证 DE 是⊙
O 的切线,根据切线得判定定理,可构造辅助线 OD,并
证明半径 OD⊥DE.具体方法如下:连接 DO、AD,因为 AB 是
直径,所以∠ADB=90 º,即∠1+∠4=90 º;又因为 DE
⊥AC,所以∠4+∠C=90 º,可得∠1=∠C=30 º.因为 AB=AC,所以∠B=∠C=
30 º,故∠3=90 º -∠B=60 º;又因为 OD=OA,所以∠2=∠3=60 º,所以
∠ODE=∠1+∠2=90 º,即半径 OD⊥DE,从而得证 DE 是⊙O 的切线.
教师点拨:这种证法的亮点在于准确把握了证明直线与圆相切的一种常用的
辅助线作法,构造半径 OD,通过证明 OD⊥DE,从而得证 DE 是⊙O 的切线.还
有其它证明方法吗?
证法 2:可以通过证明 OD∥AC,由∠ODE=∠DEC=90
º,证明 DE 是⊙O 的切线.具体方法如下:连接 DO,因为
OB=OD,AB=AC,所以∠5=∠B,∠C=∠B,故∠5﹦∠C,
所以 OD∥AC;又因为 DE⊥AC,所以∠ODE﹦∠DEC=90
º ,即半径 OD⊥DE,所以 DE 是⊙O 的切线.
教师点拨:本题结合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使证明方法更简洁了,可见在
几何证明过程中,知识综合应用的优越性.
5
1
3
4
24
证法 3:还有更简洁的方法!由于 BO=AO,BD=CD,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即
可得证 OD∥AC,便易证 DE 是⊙O 的切线.
『分析』通过一题多证,从多角度构建起知识的联系与拓展,进一步丰富的
几何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适时进行点拨,结合本题总结归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
系的有关知识以及与切线有关的常用辅助线作法.
第二环节:变式练习
变式:如图,已知⊙O 的直径 AB=2,∠ABC=30 º,BC
=2 ,D 是 BC 的中点,试判断点 D 与⊙O 的位置关系.
请判断下列解题过程是否正确?
解:连接 OD、AD,
∵AB 是直径
∴∠ADB=90 º
∵AO=BO
∴OD= =AO
∴点 D 在圆上
『分析』本题考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基本的思想方法是转化为点到圆心的
距离与半径比较,即把“形”的关系,转化为“数”的关系.该题解题过程为看
似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
半”便可获得结论,然而仔细分析题目条件却发现∠ADB 并没有条件确定圆周
角,条件不完备,解法错误.本题应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 OD 的长度,再与半径
比较作出判断.
解:连接 OD,作 OF⊥BC 于点 F
在 Rt△BOF 中,∠B=30 º,OF= OB=
∴BF=
∵D 是 BC 中点,BC=2 ,
∴BD= BC=
∴DF=BD-BF=
3
AB2
1
2
1
2
1
2
322 =− OFBO
3
2
1 3
2
3
F5
在 Rt△DOF 中,DO=
∴OD=OB
∴点 D 在圆上
第三环节 课堂小结
1.通过开放问题情景,从多角度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能力;
2.《圆》的内容综合性较强,在具体应用中,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构建.
四、教学设计反思
本课借用一道课后作业题作为研究对象,请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提问并尝试
解答,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把本章的知识点重新组织起来.由于问题的开放性,
学生提问的角度有许多,包括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点与圆的位置
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有关的计算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提问,
并尝试解决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编
制题目时,需要思考回忆本章知识的线索,对照过去的问题,是一种主动参与,
思维是开放的.通过这样的参与,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
有助于把章节知识内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体系中,并获得新的意义建构,符合新
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课堂上学生还可以提出了许多精彩的问题,如求弧长问题、
求圆心角问题等,但由于时间所限,部分题目只能留待课下继续完成,面对当前
课改提出的探究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模式,如何掌控时间的分配,如何引导学生
学会发问,如何对学生提出的开放性问题进行有效点拨,如何优化资源的使用等
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思考的课题.
12
1
2
3 22
22 =
+
=+ OFDF